金經樂道
-
呂俊石以月眉開發案探析BOT大型公共建設模式
人物小檔案 出生地:金湖鎮西村 現住地:台中市大雅區 學 歷:柏村國小,金湖國中,桃園農工,聯合工專建築科,朝陽科技大學營建管理碩士班 經 歷:長億關係企業總經理,漳州兆陽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 談起呂俊石,鄉親們或許印象會比較模糊,但說起月眉育樂世界曾經有位縣籍副總經理,大家可能立馬就會恍然大悟。 呂俊石首先提到他的父親呂天註,是屬村裡輩份最高的耆老,例行生活即是種田、捕魚、做點小買賣;膝下6男2女,管教蠻為嚴格;平常積極投入公益,舉凡村裡的婚喪喜慶、廟會活動、新加坡募款,小至植樹等等事宜,都會熱心參與。 823砲戰時他只有3歲多,但仍能記得家禽在砲擊前都有停止活動的前兆,也記得祖母拉著他進防空洞躲砲彈的情景,他對這些從小便均印象深刻。 國中畢業時,想到自己排行老二,認為應該出外闖一闖,於是選擇赴台報考升學。聯合工專畢業後,他分別進入建築師事務所和建設公司各待了一年多光景,陸續學會繪圖與施工監造,二者對他日後事業發展都有莫大的幫助。 役後,他於民國68年進入「中霸天」│楊天生的長億集團,從基層的工程助理幹起。到了80年代,長億旗下的長生營造、東華營造和振新營造等三家公司,資本額都已各在6、7億以上,而其營造工程則都是由呂俊石集中掌管。 他指出,長億上市以後每年完成的業績都有上百億,其後會下市的原因在於財務槓桿用得過高,譬如一項工程需投資100萬,一般會實際投入50萬,另外貸款50萬,而長億則是實際投入20萬,剩餘的80萬全都透過貸款,遇到房地產出問題時,就會措手不及│這是後話。 96年時,台中同鄉會為家鄉的家扶中心和清寒子弟,舉辦了一場四天三夜夏令營│知性之旅,當時便想到月眉育樂世界的副總呂俊石,而他也慨然同意招待門票全免。 他表示,月眉育樂世界原是長億因應出問題前兆所作的投資。他說,月眉育樂世界原本規劃分為三期,即水上樂園、跑馬場和度假村,但後來以水上活動為主題的第一期工程尚未完全構工,20幾家銀行團便動手收銀根,致使這一被評價為全世界排名第四的休閒設施未能畢竟其功。 曾經,他在90年朝陽科技大學營建管理碩士班的畢業論文即以《BOT專案規劃之研究-以月眉育樂世界為例》探討過相關問題。這篇論文以BOT工程專案投資計畫之實務研究為出發點,並舉國內外BOT之運作模式、融資方式、工程特性等方面的相關文獻進行深入探討。 全文另以台中月眉育樂世界投資開發案,同時也是國內第一個BOT大型休閒育樂開發案為研究對象,將整個BOT專案投資計畫從孕育籌備、規劃興建、營運管理及轉移之運作流程,以案例模的方式分析,並從工程規劃、財務融資分析的觀點探討,來評估分析及建議其較適合的投資方式,希望未來能對以BOT模式所興建的大型公共建設投資專案有所助益。 於長億關係企業任職階段,在他手上完成了台南小鎮、台中小鎮、朝陽大學和衛道中學遷校等代表工程。據他指出,89年長億已標下松山機場至桃園機場段捷運線工程,但因政黨輪替而未正式簽約,否則當時所評估的台北15個站點部份可以完成區段徵收進行開發,且完成捷運開發後將會有7、8千億的預期效益,他更是已在沿線進行了數十遍勘察。 不過,他在長億的日子壓力也是挺大的,一個月通常只能休息兩天,若是遇上工程招標,整個禮拜都找不到時間睡個好覺。尤其,他總謹記自幼父親「今日事,今日畢」的一再告誡,認為這一信念即是職場立足的不二法則,從而更難得到應有的紓壓。 他也表示,公司應該建立制度和自己的班底,而不能僅是只有資金。他說,日本工程師傅的培養需要三年四個月才能出師,工種也分得很清楚,所以不會樣樣通而樣樣鬆,這方面台灣基本是抄襲日本,但卻是金門工程不佳的主因。而培養一個班底不是短時間就能一蹴可成,至少得花上1、20年,以長億的營造工程經驗來說,已經培養出一群優秀的班底,不過他也說:「台灣真正上軌道的公司,能夠同時具有這兩項條件的沒有幾家。」 91年時,公司問題開始凸顯,一面進行人員裁撤,一面他也想要離職。退休後,他和幾位常跑廈門、漳州的朋友在大陸合夥成立兆陽公司,分批開發房地產事業,現在每個月總還要去個4、5天。但有些法令在台灣執行推動時按部就班即可,在還是人治社會的大陸,不只行政作業關卡很多,靠關係時也極麻煩。 關於大陸市場,呂俊石認為早期還可以,現在再投入經營已經比較困難,而他當下只想在原本投入資金的基礎上徹底把工程完結,對於名利都已看得很淡,並不想再去特意追逐。
-
莊苓堅閒暇致力投稿以反映城鄉差距問題
人物小檔案 出生地:金沙鎮西園村 現住地:台北市大安區 學 歷:述美國小,金沙國中,金門高中,東吳大學日文系 經 歷:YE-DATA軟式磁碟機公司業務副總,台灣互華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西園村外原本有條海堤,潮汐依著堤岸來來往往,形成了一片廣闊的鹽田,這是金門縣誌記載自元朝初期即有的景觀。小時候,莊苓堅總喜歡在海堤之間抓彈塗魚(學名:花跳)、招潮蟹,當時那兒還有錯錯落落的紅樹林。後來,因為田墩養殖場施作,潮堤崩斷了,海流變窄了,潮水漲至臨馬路邊的景象不見了,連紅樹林也已不復存在。 除此,對家鄉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國小曾經是棒球校隊,穿著禦寒的棉衣代替正常的內衫裝備,這在當時的物質條件下也是不得不然的做法。只不過因為學校太小而經常輸球,還被用金門話譏笑是「糯米國小」,往往讓他更覺生氣。 據說,莊姓原是西園望族,莊苓堅聽聞後反應訝異,但仍承認古厝確實是間「二落四櫸頭」的建築,卻在十年前已將古厝改建成為西式洋房。他說很後悔改建,如果可以重來,他希望能將古厝保留下來。 由於是日文專業的關係,他在學校畢業後進入日商YE-DATA工作。雖然業績做得不錯,但自認為學得差不多了,且公司又沒有好的制度,在任職滿一年時本想離開,便又應徵了另一家HITACHI(日立)貿易部所屬的獨立公司。 結果,老闆不肯讓他離職,還特地到他家直接向他的父親懇留,他仍不為所動,後來他的老闆又請日本的國際部部長(約相當於台灣的業務經理)遊說,並曉之以「石上三年」,才可算是告一段落,於是才決定留下,一做便是6年多。(註:「石上三年」意指在石頭上需經至少三年磨礪才能平順) 他說,由於科技的發展在這二、三十年來突飛猛進,以前一個家庭在他進公司時能有一台電視機已經算是不錯,但現在能同時有好幾台都不稀奇,資訊給我們生活帶來很大的變化,家電、通信亦然。所以,YE-DATA因市場不再需要軟式磁碟機,且還有松下、TEAC等競爭對手存在,致使市場萎縮而面臨式微,此時他才下決心離職另謀發展。 其後,YE-DATA公司總經理辛島正矩在回日本之後,也跳槽到SUNWA TECHNOS CORP公司任職,並委其查找台灣的代理商,由於辛島對他的信任提攜,雙方便在民國84年合夥成立了在台分公司。他指出,SUNWA TECHNOS CORP在台分公司主要銷售日本進口的半導體工廠設備和電子零件,中華映管、凌巨科技、台塑勝高科技等股票上市公司都是他們的客戶。 然而在兩年後,雙方雖在發展前景的目標一致,卻因為母公司SUNWA TECHNOS 在日本是年營收約二百三十億台幣的大型上市公司,日方要求台灣分公司必須每年花費20萬元聘請會計師簽帳,而莊苓堅認為當時公司剛起步,只要確實遵守會計制度,依法處理帳務,就可以節省下這筆費用,另外還有一些經營理念上的不一致,雙方乃協商將全部股權和業務移轉給莊苓堅。十多年來,他的公司一直與SUNWA TECHNOS公司維持良好合作關係,營運大致穩定。 筆者原先並不認識莊苓堅,他的哥哥莊苓宗倒是見過幾次,之所以想到訪問他,原因是因為近年來總能在金門日報副刊看到他的文章。他除表示與哥哥的思想天差地別外,也指出會想要投稿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關心家鄉金門。他說,過去雖然也會關心,但一來沒有時間,也覺得沒有那個能力書寫,而現在在台灣也生活了30來年了,閱歷相對也比較豐富。 尤其,他的父親在85年回金定居,這十多年他也較常回金,投稿是「感觸良多、有感而發,格外關心的仍是醫療問題和金門的就業機會缺乏,留不住年輕人口的問題。」他提到,他的姐姐胃病想要照個內視鏡,在金門要等一個月,而在他住家附近的國泰醫院則可以在2-3天內安排檢查,這就是城鄉差距。 他表示,金門如果要成為幸福縣市,常住人口總數至少必須到12-15萬人,尤其是青壯年人口;因為,一定的健全人口數,才能完整地呈現適當的經濟規模與醫療、教育等等的完整性。他戲謔地補了句:「稿件中的敏感內容還經常會被主編刪除!」 莊苓堅也曾在文章中建議後送醫療需要建立正常管道,力求不必透過關係才能拿到病床等等,但他特別強調他沒有任何成見、利益關係、黨派或其他政治意圖,完全都是為了家鄉更好,所以他願意仗義直言。也因此,他希望每位政治人物都要努力,不要辜負了鄉親投下每一票的殷殷期盼。他也提議,醫療養生島可以先從醫療美容、醫療健檢做起,以較能立竿見影獲利的方式,逐步建立醫療體系和人力栽培。
-
【異鄉鬢影】
由新加坡福建會館主辦的「第七屆世界福建同鄉懇親大會」,擬定於今(2012)年11月22日至25日召開,活動時間為期三天。為此,該會會長蔡天寶特率團來台舉辦活動說明會,並邀請旅台各福建同鄉會共同組團參與。 旅台各地金門同鄉會亦均接獲此一象徵「福建同鄉團圓日」活動的函文邀請。新加坡福建會館會長蔡天寶將於說明會中,向旅台福建各同鄉社團介紹今年大會的各項活動內容和安排,邀請社團積極報名參加以增進鄉誼,和促進各地在經濟、學術、藝術和文化領域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活動說明會分為台灣南區與北區各一場。南區訂於本(3)月23日上午10時至下午2時止,地點設於高雄市漢王洲際飯店國際廳(高雄市鹽埕區七賢三路98號;電話:07-5313131)。北區則訂於本月24日上午10時至下午2時止,地點設於台北市華國大飯店12樓宴會廳(中山區林森北路600號;電話:02-25965111)。 相關事宜可洽南區協辦聯絡人高雄市金門同鄉會總幹事翁維麟,電話:07-5616601、0937327248;或北區協辦聯絡人王麗貞,電話:02-25949406、0919387728。 世界福建同鄉懇親大會三年一度。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今年世界福建同鄉懇親大會將首次在新加坡舉辦,估計將會吸引40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地30多個國家與地區的福建人參加,打破大會自1994年開始舉辦以來最多人參加的紀錄。懇親大會也將從今年11月22日起,一連四天就文化、經濟和傳統文化課題進行交流,政治與社團的代表亦將受邀針對不同課題發表演講。 據悉,福建省在海外的鄉親有一千多萬人,分佈在世界一百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第一屆世界福建同鄉懇親大會於1994年在美國洛杉磯發起舉行,其宗旨是為全世界的福建人提供一個交流平臺。時至今日,世界福建同鄉懇親大會已成為世界福建籍僑胞聚集交流、凝聚鄉情、回饋桑梓的重要橋樑。 今年懇親會訂於新加坡濱海灣金沙勝地舉行,而新加坡也是早期金僑落番徙居較為密集的國家。今年的懇親會,預估將有近5000名生活在世界各地的福建籍僑胞和閩籍社團負責人聚集獅城,交流各自在經濟、學術、藝術和文化領域的打拚成果,擴大與祖籍國、故鄉的合作,凝聚鄉誼,共謀發展。
-
洪友斌圓起自小充滿想像的彩虹之夢
人物小檔案 出生地:烈嶼鄉青岐村 現住地:台北市內湖區 學 歷:上岐國小,烈嶼國中,泰北中學美工科 經 歷:德芝美家具有限公司銷售主任,世代國際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 在前往大直的路上,洪玉芬一再跟筆者重申,她最小的么弟洪友斌雖然學歷不高,但卻有能力吸引意大利家具商特地赴台指定與他合作。談他的慧黠、談他如何神通……… 在學一向注重靈活思考和創意的他,出社會後先做了平面設計一年,負責廣告稿的企劃和基礎設計,然後因父親有意讓他接棒家中事業,便被叫回金門幫忙招呼生意,而他也拗不過地說好只回去一年。被「關」了的一年期間,他經常不斷地奇想:「我只是沒有機會,如有機會一定要表現得比別人更好。」 隔年回台,隨意在UCC煮吸虹式咖啡一段時間,接著才進入德芝美家具公司,雖然分配的是延平北路不算甚好的區域,卻也能做出一些業績,不明所以的半年後,公司協理竟私下期許他到「震旦行」接受磨礪。在震旦行家具部門,他直接跳過實習階段,以既有的經驗和基礎,便在進公司三個月時成為令人刮目相看的Top sales(傑出業務員)。 但該年過完春節後,他卻毅然地離開震旦行,原因是認為台灣家具商販賣的家具大都不是自己設計的,一般只不過是從許多工廠現成拿來轉賣的舞台。一向對美感具有想像的他希望能有自己的特色,不想因此隨波逐流,其後德芝美協理邀他再回公司,給的誘因是將從國外引進一套系統家具。 84年3月,決心自創品牌的他開始籌組自己的公司,在籌備期間即常有不曾謀面的日本客戶前來要貨,而這些客戶還都不是小咖,有丸紅、SONY、大高社、麒麟啤酒等日商,所收取的訂金也因此充足了自己的創業準備金。 公司剛開始基本都在賺錢,而賺了錢卻就想研發。他說,研發是很花錢的工作,因為自己沒有經驗,台灣對工業設計本來也不強,開個模具需花上個3、400萬,相對庫存的成本支出和損失便會更高,投入研發的工作時間長了,每天只能睡上幾個小時。 說起一直是全世界業界領先品牌的義大利家具,富有美感且具創意。91年,他在芝加哥國際家具展認識了一位新加坡商人,即將其所告知的義大利品牌引進台灣銷售。93年,在義大利科隆看中一款品牌坐椅,更是二話不說買下兩貨櫃,回台跑通路苦了一年之後,所銷售客戶群的質與量便明顯有所提升。 現在,義大利Casamania、Kristalia兩家品牌都會直接來台找上他推銷產品,因為他是近年來在台灣買得最多的客戶。洪友斌表示,洽購時通常就是由姐姐洪玉芬負責翻譯的工作,目前他已從米蘭找了5個品牌的OA辦公家具,生活家具另有5家,他的客戶群則有GE、BMW、奧迪、第一化工、101拜耳、英國文化協會等等,外商需要門面都會找到他。 他提到,出國時總覺得國外的飛機場相對台灣具有可看性,「台灣如此,更何況是金門」,常想如果能有同樣前瞻的思維,試著讓公共設施更加優質,整體景觀就會不一樣。而為了回饋家鄉,他還想過要捐一些家具回金門。
-
洪友倫談銷售金門高粱酒的經驗與感想
人物小檔案 出生地:烈嶼鄉青岐村 現住地:台北市大直區 學 歷:上岐國小,烈嶼國中,金門高中,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系,政大企管EMBA 經 歷:華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業務專員,擎崗國際有限公司負責人(金酒經銷商) 同樣是跟著父親做生意,小小的洪玉芬是非常的痛恨做生意,她的大弟洪友倫則是從小就對行銷工作有興趣。即使讀的是商業設計,喜歡的卻是企業管理,所以也常去企管系旁聽,後來也一直在行銷領域學習研究,曾經做過歐系電腦周邊產品業務,也曾在姐姐的公司負責過非洲方面的市場銷售推廣。 從83年起,他白天在華豐工業公司上班,晚上就開始賣酒當副業,把老家雜貨店的高粱酒引進台灣銷售。他說,之後客戶漸趨穩定,也建立了自己的行銷通路,他便辭去正職,借用姐姐「擎崗」的執照專心從事酒品批售,當時住在內湖的五樓,又順道借了一樓弟弟洪友斌的院子當倉庫。 92年,他在大直成立第一家門市,由於靠近美麗華商圈,屬於都會中的高級住宅區,自然是個高度消費的市場,尤其對於洋酒的歡迎度甚高,因而便在高粱酒之外兼做洋酒的經銷商,自此業績一路都在成長,每年都至少能有5、6次接受出國旅遊的機會。 他表示,門市附近剛開始時對金酒的接受度並不高,後來是透過舉辦試飲的活動,才漸漸打開當地的市場,現在該門市金酒品項約有5、60種,洋酒則有上百種,因為平時與金酒的互動頻繁,很多怕買到假酒的客人,都是經輾轉介紹到他這裡來批購。 但他覺得金酒對經銷商的照顧不周,售後服務亟需加強。譬如,當一瓶酒出了瑕疵,洋酒大盤會馬上請服務人員在當天出面來處理,金酒則要自己花時間親自去向下游收,然後再交回金酒分公司,之後還需要再等3、4個星期才能得到回覆。再者,金酒也不若一般洋酒會附送一定比例贈品幫助店家銷售,而他與金酒的交易總是現金給付,但下游客戶卻是開票,需自負被倒帳的風險。 他認為,金酒從當初舊金城小廠到今日已是百億大公司,但還並非可以保證能長久永續,所以應多照顧與傳遞經營方向給各層經銷盤商,以凝聚團隊精神來一起打拚。他說,金酒現在毛利率已是TOP(超過50%),最近調高出廠價格很令消費者不以為然,有一部分拒喝或轉向其他品牌,如此除給予競爭品牌機會,更加重了一般經銷商的負擔。 非常重視客戶反映的他,總能適時回報品質、包裝、產品設計等訊息,也可能是唯一把意見隨時Email回給金酒的人。在網絡還不發達的時代,他便經常自費印製目錄送給盤商,來增加客戶對金門高粱酒的認識,並增加客戶的信任感。 洪友倫指出,家庭教育裡的寬以待人、嚴以律己,以及品德與信用維持對他影響最大;生活崇尚儉樸的他,最大休閒就是好好欣賞一場NBA或MLB比賽。
-
洪玉芬依憑感覺從商書寫希望不滅
人物小檔案 出生地:烈嶼鄉青岐村 現住地:台北市大直區 學 歷:上岐國小,烈嶼國中,金門高中,輔仁大學歷史系 經 歷:東齊興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非洲經貿協會監事,財團法人中華整廠發展協會監事 洪玉芬說她小時候其實是不喜歡做生意的。小時候,洪玉芬家裡開冰果室、撞球間和雜貨店,還批發烈嶼地區軍中福利社供應的各項用品,因此格外的忙碌、緊張,她形容:「為生活催逼,心情經常搞得烏煙瘴氣,『非常的痛恨做生意』。」卻沒想到後來事業勃發,她說她是依照父親踏實、穩健的態度在走每一步。 說起事業建立的緣由,那得回溯到大學時代。她表示,當時半工半讀,白天她在出口公司上班,時常得跑工廠接觸各種公司販售的機械物料,同時瞭解一些技術方面的知能;另一方面,歷史專業是她懵懵懂懂胡亂填的,一直也沒有培養出過任何興趣,相對認真的反倒是旁聽國貿系英文書信寫作,這奠定了她日後從事外貿工作的語言基礎。 再者,由於自小對文字的喜好,她也較為專注大眾傳播編輯課程,並將大傳設定為畢業後的發展志向,在校擔任過系刊《史園》、《史訊》總編輯。但畢業後因為讀的是歷史系,她的父親傾向於要她報考公職,但她仍是「志不在此」。 嗣後,留在台灣應徵編輯類工作屢屢碰壁,適民國70年代正值出口外銷相當蓬勃之際,她很快的找到了專職出口外銷英文書信繕寫的工作,次月起更進補習班加強英文聽說讀寫的能力,前後持續了兩年。她說,當大部分人都在享受假日時光時,她則是在租賃處練習英文書信寫作,而當時月薪是15000元,她繳補習費就得花8000元,而且為了精進寫作功力,一年還連續換了3、4個工作。 大約是76年的時候,洪玉芬進入主要以出口接單為營業項目的東益集團。她說,東益集團生產的塑膠草蓆銷售地區以回教國家為主,而草蓆是回教國家每日頂禮五次的必需品,但後來台灣經濟轉型、外銷緊縮,很多依靠密集勞力的工廠外移,東益集團便改賣原本用來生產的機器,甚至轉作以內銷生產為主的事業。 其後,在一次經貿業者的講演座談會中,圍繞著「整合」討論的主題,給了洪玉芬靈感--何不整合多家公司一併外銷?於是她在79年成立了「擎崗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從家裡的一張桌子做起,先把老東家的草蓆編織機和朋友委託的一些禮品賣出口,然後再利用空餘的時間勤奮地找客戶。 她用很傳統的方式深耕、結合工廠,漸漸地擴大到出口其他不同的2、30種產品,然主要仍以生產民生用品的機械設備為主,範圍則逐步延展到整條的生產線--包括安裝、維修、零件供應及其技術指導。理論上說,這種包括構成整廠設備的機械、器具的製作、銷售,以及為發揮整廠設備整體效能所需的技術知識輸出,就是所謂的「整廠輸出」。 原先在學校重文史、輕數理的她,因為必須向客戶分析成本和利潤,工作中的計算後來又變得極其的熟巧。不過據她指出,公司成立那年正好他的先生拿到中山獎學金赴美留學,那兩年她的客戶成長最多,還得自己帶小孩,是身心最感煎熬的時候。 由於事業有成,洪玉芬後來又成立了東齊興業股份有限公司,且現在還分別是財團法人中華整廠發展協會監事和台灣非洲經貿協會監事。其中,中華整廠發展協會是於民國85年4月正式成立,目的在為長久性擴大服務整廠廠商,協助一般中小企業升級與轉型,並合法爭取更多的國際商機及政府單位輔導資源;台灣非洲經貿協會則是於96年1月正式成立,其目的在於結合有志發展非洲各國業務的經貿人士與團體,及以促進台非經貿往來為宗旨。 她表示,由於中共的打壓,台灣在國際上的外交空間不大,許多國家自己去得了,但以政府的名義出行反而去不了。目前她從事外銷的國家遍及亞、非、美洲等國家,會參加台灣非洲經貿協會主要是她在非洲經營的時間較早,成績也較突出,但加入對交流、洽談等活動,確實也有幫助。 至於大陸方面,由於台灣許多不再生產的工廠,所原用的機器都移到大陸合資,她因此很早就去過泉州南安,也曾去過澳門洽談代銷彈簧墊仿藤蓆,但基本在中國的營運並不算順利,所以現在只作從大陸拿貨,再銷往國外的三角貿易為主,亦即是80、90%的銷售商品是台灣自身製造的產品。 因為工作關係旅行了70多個國家,經常在機場等候飛機的時刻,她會不經意地拿起筆來,記敘心中的種種感觸和所見所聞,辛勤筆耕的結果曾讓她獲得2008年浯島文學獎,並在98年將記錄商旅心得的散文集結成冊--《希望不滅》,這本書的銷售量,曾經盤踞聯合文學出版網站第二名達五週之久。 出書之後,更感書寫真是痛快,於是「文字之夢,是她步入中年後,樂活的倚靠!」100年,她進而邀集了多位深諳家鄉美食的作者、畫家,共同寫就《島嶼·食事--金門人金門菜》,珍饈美味,故里家園,誠如書中所說「這些文字,讓離家久遠、他鄉變故鄉的遊子,(可以)循著記憶的長河,有個珍貴的回溯……」。
-
洪家姐弟從國際市場品牌銷售的經驗談興趣與商機
這幾年,洪玉芬不論是獲得97年浯島文學獎,抑或者佔據聯合文學出版網站第二名達五週之久的大作《希望不滅》,再或是經營外貿有成及其商旅了70多個國家,甚至是近期出刊的作品《島嶼·食事--金門人金門菜》,一直都在地方媒體版面上受到注目。 這次邀訪她時,洪玉芬原則上是同意了,但條件是必須同時採訪她兩位很優秀的弟弟--洪友倫和洪友斌。 想「鄉訊版」最基本的用意即是在記載旅外的金門人與金門事,更何況對讀者而言,每個人的經驗都是一面鏡子,於是同意前往一併訪談。 整理完三人專訪稿後,發現他們三人有一個共通點--即因著個人興趣或感覺而創業,所不同的或許是洪玉芬比較像是歪打正著,但他們在創業過程中所付出的艱辛和努力,相信則是一致的。從小金門到台北讀書、創業漫長的過程,一步一腳印,各有不同的甘苦經驗談,且飲水思源、不約而同地感念家鄉環境的磨鍊及父母身教的影響。
-
陳素民奉命承接金門第一所幼稚園的籌設與構建
人物小檔案 出生地:金湖鎮后沙村 現住地:台北市信義區 學 歷:山外太武小學,金門中學初中部,台北女師幼稚師範科,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師範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結業 經 歷:金城幼稚園主任,金寧、金湖、金城小學教師,金城、大理國中、中山女高教師,中山女高訓育組長、訓導主任 初中入學考試,陳素民是全縣第一名的女狀元。在那個年代裡,她觀念傳統的父親原本反對讓她報考,但她並不想就此在田裡過一生,更相信書中自有黃金屋。姐姐為遂其所願,說好誆叫她到井邊洗衣服,讓她把衣服藏在高粱田稈裡,繼則要她逕往考場應試,於是後來家中長輩只好勉為其難,而她也自勵一定要學有所成。 初中畢業那年暑假,正值823砲戰烽火連天之際,已經保送台北商職的她,躲了炮火10日,趁著登陸艇搶灘料羅灣不久,她和十七位同學奔至尚義外灘,與攔阻的蛙人說明赴台讀書的原意,成功隊隊長同情她們的處境和求知欲,下令蛙人各背一名學生,泅水送上專供補給的登陸艇。 能到台北,陳素民依靠兩位曾在山外太武小學兼課的老師幫助最大。一位是政戰女兵李沛,李沛在校兼教美術,經常鼓勵他們多讀書,也給他們台灣的地址,之後陳素民便是短暫安頓在李沛淡水的家,向來也一直受其影響甚大。 而她最初申請的學校是台北商職,所需繳交的註冊費,除了自己歷年得到的獎學金100多元外,其中最大宗的一筆600元則是錢守義老師借的。其他還有許永燮校長、陳以欣老師、陳瑞瑛姐姐、陳天類叔叔等等,也都在她的回顧中頻頻提到。 一向堅決反對她赴台讀書的父親,也在她臨行前終於動心首肯。她說,雖然臨別時父親給了金手鐲,大姐也給了她金髮夾,但後來這些金飾都沒派上用場而原物奉還。她還強調,能夠得到家人祝福的人,在外闖蕩才能成功。 在台剛開始上學的時候,每天一早從淡水搭火車到台北車站,再轉搭公車到濟南路的台北商職。由於經常坐錯火車和公車,車費和飲食的問題也無法好好解決,主要也考量到讀書的時間不敷使用,於是不久便到羅斯福路的外島服務處,詢問有無幫助流亡學生辦理轉學到公費學校的可能性,嗣再擬了份公文給教育廳,但卻一直等不到回音。 其後,她與也是極度無法適應生活的鄉親同學結伴,下台中霧峰到教育廳一探究竟。來到中興新村,省府辦公人員得知他們來自金門,便紛紛問起砲戰經過,並告訴他們金門高中已經遷台,900多名學生已經分發到全省各公立高中就讀,而他們轉學之事則只能看廳長能否幫得上忙。她說,當他們聲淚俱下述說砲戰的點點滴滴,講到自己的顛沛流離,親人離散而生死未卜,在場的人莫不動容,無一不掬同情之淚。 見到劉真廳長,也拿到廳長的轉學台北女師的推薦信,向省府科長與眾人道謝後,他們旋即趕回台北。第二天,告別李沛老師前往台北女師報到,並住進女師的宿舍。她說,其後她就把李沛老師的家當作娘家,放假時都會抽空回去看看,畢業典禮也是請老師以家長身分出席。 畢業後,她先回到金湖、金寧等國小任教。當時,蔣夫人宋美齡蒞金慰勞軍民,由小小顏毓萍負責接機送花,當蔣夫人問起讀書情況,隨扈回報金門尚無幼稚園後,蔣夫人立即下令迅速創辦,於是台北女師幼稚師範科畢業的陳素民,乃奉令調往金城國小,並負責金城幼稚園的籌劃和構建。 一年後的四月,金城幼稚園開始招生。陳素民受命擔任幼稚園主任兼婦聯會總幹事助理,院長則由王多年、馬安瀾等歷任金防部司令官的夫人擔綱。幼稚園在她自編教科書、戮力經營下辦得有聲有色,尤其因為從小喜歡繪畫,更把幼稚園佈置得像個兒童樂園,園中教具和幼兒裝備一應俱全。 由於經營有成,她獲得了保送師範大學美術系就讀的機會。她先在入學前結婚,並在畢業後陸續回任金城國中及幼稚園老師,前後加總約服務了四年多。她說,在她學成返金後,她的先生也赴台讀大學,並調往台北市政府任職,後來半工半讀把身體搞差了,所以她在民國60年才申請後調以方便就近照料。 後調台北後,她先在大理國中任教,一邊也在中山女高兼課。其後,由於她有行政工作管理的資歷,乃旋於隔年接任中山女高訓育組長,之後更升遷至訓導主任一職。她形容,凡事她儘量發揮傳統金門人盡心盡力的精神,所以才能一路獲得器重,也因此得以照顧到來自家鄉以及清寒、單親的學生。 由於一直無法忘情於學生時代即開始研習的書畫,陳素民在77年毅然辭去行政工作,重拾乾槁已久的畫筆。原有機會參加校長甄選的她,更在民國82年服務年滿28年時退休,原因只是為了想要做一位平凡的藝術愛好者,在書畫的世界中找到自己屬意的天地。 為了精進書法上的功力,她還追隨當代名書法家謝宗安老師習作,並跟著四處舉辦展覽。從民國65年起,她定期參加國內外書畫聯展計百餘次、個展6次,還推出過刊物《陳素民書畫集》(一)(二)兩冊。作品先後收入台灣當代美術家名錄、台灣教育資料館、中國北京書畫院及連續三年薦入日本書道家美術大鑑。 她的女兒李佩道從小在她的專業氛圍中成長,台藝大畢業後除在國小教授美術,母女倆也四度開過書畫聯展。而因李佩道是早產兒,自幼體質欠佳,這促使陳素民從82年起一路尋覓宗教上的依歸,終於在90年找到佛教密宗的一支│真言宗,並覺得這個宗派與心理學非常接近,現在每週有四天都是在研讀真言宗的相關書籍。 她特別指出,生命是平等的,而你我到世間來都是在完成自己的願力,猶需在生命有限的人生百年中做佛的事業,即如來心、薩埵行。因此,她皈依徹聖大阿闍黎,按照課表努力跟進、學習,並從身、口、意去力行,同時也期望能把佛法教義傳播出去,普遍帶動人間和平。 學佛以後,她近年來的作品開始走向書畫合一,透過紙、筆、墨、彩表裡運作,相為溝通、對話,並以中國書法之筋、骨、血、肉、氣、神併行交互創作,俾達無為界。而她如今所作的畫及書法作品,主題總與金門有切割不了的關係。 總體憶往,陳素民回想當初之所以能夠轉學成功,全是由於金門砲戰而因禍得福,在以後她整體人生的奮鬥歷程中,金門的經歷也都能讓她絕處逢生。她認為,金門不僅是孕育她成長的地方,也是家鄉遊子在外的精神支柱。 她說:「我慶幸生於亂世天堂--金門,苦難與戰爭經驗讓我茁壯成長,助我生命發熱發光。金門人及這個小島,近半世紀來因國共爭戰而飽受戰火摧殘,卻總能屹立不搖,也象徵著金門人生存的堅韌意志力。」 由於本身也是台北市金門同鄉會的一員,她得以收到來自家鄉的《金門日報》,「尤其見到報導家鄉日日新的信息,更是無限的興奮。歷任縣長及公務執勤者的心力展現,更是長江後浪推前浪,生生不息。」她表示,記得前任縣長李炷烽上任時,曾經寫過一副「冀望」對聯致贈:「浯洲心傳照古道,酒鄉耕耘寄青天。」如今他雖然卸任了,仍希望接任之人持續古道繼照、青天坦蕩。
-
睿智賢淑旅中同鄉會總會長李淑睿光榮交棒
人物小檔案 出生地:金寧鄉林厝村 現住地:台中市北區 經 歷:美商玫琳凱化妝品公司美容顧問暨資深督導,台中市金門同鄉會第十屆理事長,台中市旅中同鄉聯合會總會長,金門縣政府中部服務處主任,台中市政府市政顧問 一支蠟燭點燃另一支蠟燭之後,它本身的光芒並不會減弱,反而因為另一支蠟燭的燃燒而讓空間更顯光明。快樂的人,不是得到的多,而是計較的少。親愛的鄉親們,讓我們用生命來寫日記吧,它一定是最精彩的! 淑睿100.10.10 101年3月3日,李淑睿光榮、圓滿交卸台中市旅中同鄉會聯合會第11屆(立案第5屆)總會長職務,並由台中市國民黨黨部副主委陳有江手中,接下總統馬英九以國民黨主席身份為民間社團卸任理事長製頒的第一面牌匾。 兩年前的3月,李淑睿經台中市不同地區同鄉會理事長全數推舉為總會長,如此一致通過是歷年來創紀錄唯有的一次。後於幾經推辭未果後,她仍是勉為其難在來自全台各地旅中鄉親好友見證祝福下,假台中市北屯區中信大飯店三樓的交接場合,以第一位女性、也是第一位金門人接任了「台中市旅中同鄉聯合會」總會長一職。這是榮耀加身的一刻,更是責任承擔的一刻。 成立近二十年的「台中市旅中同鄉聯合會」,是因旅居台中市的台灣地區各地同鄉會有感於外來人口各自為政,而有進一步凝聚整合之必要,乃由創會會長、鄉林建設公司董事長賴正鎰發起,並在其他11個同鄉會積極響應下共同組成。 但成立時聯合會原有的同鄉會,交到李淑睿手中之時已僅剩下6個,惟這兩年在她帶動從事公益和勤作拜訪之下,又迅速恢復及增長至包括金門、馬祖、南投、彰化、雲林、高雄、宜蘭、嘉義、澎湖、苗栗、屏東和台中縣等12個同鄉會,目前這些會加總約有近百萬旅居台中的鄉親,可以說是她把聯合會又給做大了,台中市副議長陳天汶、民進黨蘇嘉全也都是該會的顧問。 任內,她不惜成本開辦了聯合會創會以來第一本會刊│創刊號,據說連國民黨中央黨部都專程前來索取;除此,她還將章程關於總會長出線制度從選舉制改成輪派制,以讓條件懸殊的不同各會都有機會擔任總會長。依照約定,3日她將職務交卸給馬祖同鄉會的林法 後,需再出任輔導理事長兩年,並允諾大多數是金門籍的志工群全力贊助、配合其順利完成兩年任期。 當日下午四時許,擇定作為交接典禮和餐宴會場的新天地飯店五樓,這批由鄉賢鄭允全率領的志工團隊,便已陸陸續續趕抵飯店佈置會場,而不小心在幾天前挫傷腳趾的李淑睿更是忍痛全面坐鎮。鄉親許仁德以遒勁有力的書法大字,記述兩年來的成果展示,特別是其中的大副對聯「一脈鄉傳承先啟後 繼往開來造福鄉親」,不僅讓會場增色不少,更屢屢博得各地同鄉會的嘉賓們讚賞不已。 這場大台中合併後第一次的交接儀式正式拉開帷幕時,李淑睿首先以卸任理事長的身份上台致辭。她表示除了感觸良多之外,還要特別感謝創會會長賴正鎰、前彰化同鄉會理事長暨台中振宇五金連鎖超商董事長洪坤山、精神領袖台中市台中縣同鄉會劉仲敬前理事長等等前輩的合力相挺、支持和鼓勵,以及在場有心人士的共同維繫。她並強調,兩年來為了行銷金門,邀請了各鄉會兩度參訪金門;為了行銷金酒,該會喝掉了十幾萬的金門高粱酒。 現場,不僅來了台中市各路政治精英或其代表,台中市政府社會局主任秘書劉宏忠更在百忙中,特別趕來參與此一聯合會大家庭的活動,並主持監交儀式。 關於李淑睿的半生傳奇,本版曾於去年3月登載過其女兒聶湘聆的專訪文,文中分別談到母親李淑睿和哥哥聶政偉。據訪談內容可知,李淑睿從小便即熱心公益,後來曾在台灣家扶基金會和台中家扶中心擔任志工,也投入了「溫媽媽」愛家服務隊及其認養人和永久之友等組織,還曾因此當選過台中市政府、台中市表揚好人好事運動協會及全國好人好事代表;同時,她也膺選過模範母親。 更由於年輕時赴台的一些經驗使然,李淑睿後來積極參與和推動鄉務活動,曾經擔任過台中市金門同鄉會四屆副理事長和一屆理事長,以及旅台金門李氏宗親會開閩五山祖祭祀輪值「爐主」。也正因為如此,她深受縣長李沃士的賞識和倚重,而在去年銜命接任金門縣政府中部服務處主任一職。 即將卸任總會長前,李淑睿在聯合會創會會刊中寫道:「650多個日子是使命和責任的交付,是匯集眾人智慧與心血的結晶………不知不覺中度過了最珍貴、有意義的650多個日子,有歡樂、有溫暖、有惶恐、有挫折,當中點滴豈是言語能道盡。」她也不忘提及合作無間的志工團隊們,「因為有你們協助與參與、鼓勵與支持,淑睿才有勇氣克服一切困難,自我提升、進步………雖然我將卸任,但服務鄉親的心永遠不會變、不會停……」;一如本人,字裡行間充滿著真性情。
-
吳玉珮以香醇酒餚燒出清甜的台中双漁堂
人物小檔案 出生地:金沙鎮大洋村 現住地:台中市北區 學 歷:多年國小,金湖國中,金門高職農經科,日本東京東瀛學院 經 歷:朝陽科技大學附設社會大學藥膳料理講師,双漁堂(原海金沙)餐館負責人 在台中學士路上有一間開了十多年的漁堂,老闆娘吳玉珮個性極為爽朗熱情,她做的菜總多了份媽媽的味道,讓住在附近的居民或是上班族,幾乎每週都會登門一嚐她親手做的料理。 小時候,吳玉珮家開雜貨店,除了顧店,還需要去種田、洗衣服,沒什麼時間可以讀書,所以成績總在剛好及格邊緣。有時候,她得在濃密的木麻黃林裡放養山羊,驚恐地亦步亦趨躲過陷落的防空壕,她說因此她練就了極佳的爆發力,從國小三年級到高中階段,都是學校的運動代表隊。 她表示,由於老師很嚴格,因此一開始就對英文課很排斥,但對家政課卻是非常感興趣,三個年級都是學校重點培育的才藝班,進而得以保送高職農經科,這輩子於是都沒有參加過聯考,同時也與烹飪結下了不解之緣。 高三那年她的父親辭世,因而畢業後沒能繼續升學,隻身赴台工作賺錢。在屏東短暫停留後,她先上台北工作了一段時間,再因非常要好的知己洪慧蘭邀約下台中,在鞋廠裡擔任現場領班,直到四年後公司遷往大陸發展去職。 79年母親離世後,她標了會,帶著妹妹出來創業│在台中開設「海金沙」餐廳。剛開始生意不是很好,第三天妹妹含著淚水向她哭訴:「我們不要做了,好不好?」想到還有一筆會款待還,她也心灰意冷隨口回了類似的話語:「那……我們一起都不要活了,好不好?」「不要活了」│她的原話用得更為激烈。 還好!撐過半個月後,美味可口的菜色漸漸傳出口碑,而且剛好瓊斯盃籃賽在台中舉辦,餐廳附近的證券行、建設公司、中國醫藥學院也都紛紛來電訂便當,餐廳經營才慢慢的走出困境。當時,鐵板麵和豆豉排骨是她店裡的招牌菜。 妹妹在85年結婚後無人幫忙,兄妹心疼這一行業辛苦,力勸她別做了。休息之後,由於之前餐廳認識的日本友人都甚關照,特別是其中的一對夫妻視她有如己出,她便赴日就讀語言學校,並學習日本料理,同時也到當地老人福利中心學做陶藝。 再從日本回來時,吳玉珮又開了家「海金沙」西餐廳,但因地點吸引不了人潮,維繫兩年期間把過去5、6年賺的給賠了進去。她說,收了後沒有工作,她每天都生活在恐懼當中,直到房東來電告知學士路有個點可租,她才再標會開了漁堂,開幕時間是88年的8月8日。 「双漁堂」的名稱,是前國立台灣美術館主任邱綿春所取的,因為她生肖屬蛇,整個「双」字呈現得像隻小蛇。生意漸趨穩定後,她在92、93年分別撥空考了丙級和乙級證照,並一邊看書、一邊從事改良研究。 後來,因為天候關係,台灣開始時興泰國料理,吳玉珮還專程去了一趟泰國,請了兩位老師One by one (一對一)學做泰國菜,並已取得泰國官方頒發的證照。 93年時,金門酒廠開始三節家戶配酒,到年底已經囤積不小的量,她想到可以用來灌香腸當過年的伴手禮,當溫體豬胛心肉遇上金門58度高粱酒,煎熟後咬一口,酒香四溢包準上癮。第一張訂單就被要了300斤,現在她總要在每年春節前一個月灌約1000多斤香腸。所以,她說要特別感謝金門酒廠。 灌香腸之外,過年前她也會一併做鹹豬肉、櫻花蝦和蘿蔔糕各1000斤。粽子也是漁堂的特色小吃,她提到,之所以包粽子是因為懷念媽媽的味道,起初不會包粽形,只懂得包長條形,因為客人要就開始賣,現在過完年後就得著手包粽,每年端午節總能賣個近2萬顆。 吳玉珮的特色小吃各有名堂,卻都有著濃濃的家鄉味。她的麻油雞選用雞腿部位的肉,吃起來Q嫩有彈性,搭配會回甘的湯頭,喝完一碗寒意頓失。麻香螃蟹是以老薑、麻油爆香後,加入金門高粱酒去腥,蟹肉肉質鮮香彈牙,湯頭則清甜油潤,還有飽滿的腴滑蟹黃,嚐來特別滋補。 她的蘿蔔糕,選用的是梨山產的蘿蔔,和東港櫻花蝦及埔里香菇炒出香味後,以2比1的比例混入玉米粉,加水攪拌後和炒好的佐料拌勻,再放進蒸籠蒸3個小時,帶有特殊鮮味的蘿蔔糕便出爐了。她說,蘿蔔糕除了乾煎單吃,也可以用避風塘式做法,先將蘿蔔糕切成塊狀,下油鍋炸酥後以椒鹽粉和蒜酥炒香拌著吃。 再者由於學貫中西,像麻油什錦火鍋的美味來自湯頭,吳玉珮不惜成本用一整隻土雞全雞熬5個小時,做為雞高湯精華,再以嚴選台中大雅專門出口日本的上等金牌黑麻油,爆香老薑收到差不多九成乾,以1比10的黃金比例,混合熬好的雞湯,煮到滾後濃而不膩,喝了不會感到燥熱。 麻油松阪豬是道改良的日本料理,用麻油爆香薑片,加豬頸肉、山藥和一些高湯下去拌炒,松阪豬肉片吸滿麻油香氣,會讓人不知不覺多配一碗白飯。鮮蝦麻油麵線則是選用新鮮沙蝦、澎湖手工麵線,以老薑、麻油與米酒、枸杞滾煮,淡淡的鹹味讓湯頭喝來更加鮮甜。 現在,漁堂已經在台灣島內闖出了名號,爽報、美食王、蘋果日報、自由時報都曾闢專欄報導她的美食,或請她親身示範教導讀者獨門手藝。電視台《非凡大探索》也曾錄影介紹她的「麻油雞」製作方法及食物大改造等等,她也上過中天娛樂台《冰冰好料理》教導觀眾「養生麻油蔬菜鍋」及「麻油料理」等手藝,節目更是推崇她的「櫻花蝦炒飯」料好實在。 儘管如此,吳玉珮現今仍是待字閨中。她說,他的父親吳永素在他們小時工作壓力較大,經常自己生悶氣、喝悶酒,常拿小孩和別人家的比較,動不動就會要他們罰站,有時令母親氣得翹家出走,然後再召集全村的人出動幫忙找,所以她從小就常暗示自己長大後不要生小孩,也所以一直都把生活重心放在事業上,而讓感情留白。 吳玉珮的父親原是民俗文化村負責維修改建的老師傅。她說,妹妹嫁作建築商人婦後生活品質穩定,弟弟也從軍中退伍直接進入中科院上班,對於父母逝世時尚未成年的弟妹們來說,能夠擁有目前的成就,相信天上的雙親可以感到欣慰了。雖未結婚,吳玉珮在閒暇之餘也培養了旅遊及油畫繪製等興趣,生活依然多采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