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議員選舉卅一人保證金可獲領回廿六人可獲每票卅元競選經費補助正副議長選情躍躍欲動頗受各界關注
經過了激烈的選戰,開票結果自然幾家歡樂幾家愁。根據選罷法規定,本屆縣議員得票數必須跨過二百三十八票門檻才能保住十二萬元的保證金,估計連同當選人共有三十一人可以「安全過關」,共有二十六人可獲每票三十元的競選經費補助。
選罷法第三十八條第二項第二款規定:其他選舉未當選之候選人,得票不足各該選舉區應選出名額除該選舉區選舉人總數所得商數百分之十者,保證金將不予發還。根據上述規定計算,此次議員選舉必須跨過二百三十七點一○六票門檻,才能獲發還十二萬元的保證金,而超過該項門檻的參選人,除了十七位當選人之外,還包括陳水賜、王水彰、楊重城、吳成宗、石兆 、倪振金、孫惠文、林梅雀、沈炎平、陳永財、林茂林、賴育茜、楊財祥、翁伸金等,共三十一人可以「安全過關」。獲得二百三十票的參選人翁明堆則以八票「飲恨」。
在選舉經費的補助方面,根據選罷法四十五條之五規定:當選人在二人以上,得票數達各該選舉區當選票數二分之一以上者,應補貼其競選費用,每票補貼新臺幣三十元。而此次選舉結果,得票最低的當選人許永鎮共獲得七百零四票,換算經費補助門檻應為三百五十二票,可獲得競選經費補助者包括十七位當選人,以及陳水賜、王水彰、楊重城、吳成宗、石兆 、倪振金、孫惠文、林梅雀、沈炎平等參選人。其中票數最高的洪允典,以每票三十元計算,可獲得補助金四萬四千零七十元。
綜觀此次選情,仍以資深議員當選比例最高,從「行銷」角度來看,顯現所謂市場「先佔」優勢在金門政壇確實不容忽視。換言之,現任議員由於問政過程與民眾頻繁接觸,較易獲得民眾肯定,民眾的認知、辨識率也較新人為高。
在政黨比例方面,雖然國民黨已成為縣議會的「第一大黨」,國民黨中央也興高采烈在選後召開記者會宣告「勝選」,但從過去二屆議員的表現,所謂「政黨政治」似乎仍未成形,政黨間是否能夠以不同政黨的特性來合縱連橫,針對議題提出不同看法,仍有待選民觀察。
幾位不幸落選的候選人當中,亦不乏形象清新且訴求明確的人選,例如第一位以烏坵人身份投入議員選戰的高丹華;擁有碩士學位、上校退伍目前擔任教職的倪振金;具有法學專業素養的翁恆忠;曾參選第一屆縣議員,形象良好且對兩岸等各項議題頗有見地,目前是名城有線電視公司董事長的石兆 ;平日相當關切弱勢族群,目前擔任世界展望會金門中心社工員的高春美等,都未能獲得選民青睞,如有意進軍政壇恐怕還得多加把勁。
另一項選民關切的議題則是議長與副議長人選。包括「三連霸」的資深議員陳恩賜、衝上第一高票的洪允典、曾擔任副議長的許玉昭、經商成功後轉戰議員順利當選的楊應雄等,都是可能的熱門人選,而承續「父業」的陳玉珍是否可能循「許玉昭」模式出馬擔任副議長,種種動向都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