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大台北小宮廟艋舺金門館走過風華歲月

發布日期:
記者: 李增汪/綜合報導。
點閱率:1,185
字型大小:
  萬華「金門館」現由始建人王士仁的第四代裔孫王來蓮、高清美夫妻負責管理。
(縣府駐台新聞連絡人陳永富提供) 萬華「金門館」現由始建人王士仁的第四代裔孫王來蓮、高清美夫妻負責管理。 (縣府駐台新聞連絡人陳永富提供)

 台北市萬華區遊客熙來攘往的「剝皮寮」古市街景區旁,有一座「艋舺金門館」隱身於廣州街81巷內,這座不起眼的小宮廟,始建於清咸豐7年〈西元1857年〉,至今158年歷史,它供奉金門「蘇府王爺」,乃清末移調至艋舺的金門水師所建,歷經清朝、日據、民國時代,曾三度遷建,連結金門與台灣的民間信仰,一度也是赴台打拚的金門人聚會暫居所。
台灣目前有三座「金門館」,分別位於台北艋舺、台南安平及彰化鹿港。金門館主祀蘇府王爺,為金門人士及福建水師所祭祀的神祇。最早創建、規模也最大的鹿港金門館,建於清乾隆52年(西元1787年),是清代的班兵會館,同時供奉分香自金門東門內校場觀德堂的蘇府王爺,並兼金門會館。於民國89年10月25日公告為古蹟。
晚了70年興建的「艋舺金門館」,是台北唯一從金門迎奉來的神明廟兼同鄉會館。經3度遷建,現址僅占地十多坪,主祀蘇府王爺,配祀觀音佛祖、五營兵將及謝、范二將軍。王爺誕辰跟金門城隍爺一樣,也在農曆4月12日。萬華「金門館」現由始建人王士仁的第四代裔孫王來蓮、高清美夫妻負責管理。
據該會考據:乾隆51年林爽文發難,聲勢浩大。清廷派協辦大學士嘉勇公福康安,統率十萬大軍,並由金門提調水師左右兩營來台平亂,水師官兵由金門「伍德宮」恭請蘇大王〈蘇永盛〉神像護軍渡海,遂於台灣建廟立祀。當時金門人王士仁等奉調戍守艋舺為兵,駐紮於艋舺兵盤埔、亦名營盤埔、俗稱協右,即今龍山國中校址。王士仁等兵勇就在營旁建「金門館」,以為共伙及祀奉蘇府王爺,並聯誼金門人之所。至民國前17年〈1895〉,清廷割台予日本。民國前13年,日本買充該廟址為日本警官訓練所,金門館被迫遷到蓮花池街。台灣光復後,廟地被徵收建老松國小,又再遷至廣州街81巷4弄3號現址。
艋舺金門館的設立,有一則民間傳奇故事。據台灣歲時小百科記載︰艋舺金門館是由金門的王氏人家移奉來台,最初僅祀王家,及至光緒某年間王爺化身成人至市街購買祭典用品及建材若干,成交的時候,王爺忽然失去蹤影,商家所收到的金錢也變成金紙,所購的物品更是神奇的跑到王爺神像前,經王氏人家擲筊請示,謂需建廟奉祀,乃集資建「金門館」祀奉。不過此屬鄉野傳說,與清代、民國的台金蘇府王爺相關文獻有很大差異。
另有一說,指艋舺「金門館」蘇府王爺,乃從鹿港「金門館」分香而來。此說,王士仁的第四代裔孫王來蓮並不認同。他表示,艋舺金門館蘇府王爺確從金門〈金湖鎮〉伍德宮迎奉而來。由於金門館有特別的金門與台灣民間信仰香火傳承,台灣著名的歷史學者林衡道教授,生前就常帶領民俗或學生社團參訪艋舺金門館,細數一百多年前,金門神祇與兵勇渡海來台的故事。
可惜當年建廟後,王來蓮的曾祖王士仁即奉調回金門,留其曾祖母在台,爾後因台金交通往返不便,與金門族人漸失聯繫;建廟兵勇後代也分散疏遠,艋舺「金門館」附近,現在也少有金門人居住了。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