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李縣長建議中央比照港澳將金門做為兩岸一國兩制實驗區
復興航空行銷部主任單筱輝昨日拜會專訪縣長李炷烽,李炷烽建議中央,比照港、澳,將金門做為兩岸「一國兩制的實驗區」。對於金門國際包機金門─澳門首航美夢成真,李炷烽表示,「我們若不走出去,人家就進不來」,他更強調,包機不是目的,發展成為定期航班才有意義。 復興航空行銷部主任單筱輝是在該公司金門站站長劉靜宜、督導呂其源陪同下,前往縣府拜會專訪縣長李炷烽,交通旅遊局長林振查在場作陪。該專訪內容將於該公司航空雜誌上刊登。 縣長李炷烽推介金門是個安全、沒有污染、不會交通阻塞的美麗之島。他表示,其實金門適合老人長住,雖然金門是個離島,但對外交通聯繫方便,更大的優勢是,可以往來廈門,經由廈門這一國際港都,可以很便利的去北京、上海、國外各地。因此,就兩岸的地理位置觀察,金門是個交通軸心。 李炷烽指出,如果政策允許,讓金門具有轉運功能,就可以帶動金門的人潮、商機,他說,以台中為例,要前往大陸,只要經金門到廈門,就可到達,比起經由桃園機場、香港、廈門還方便。 對於金門國際包機金門─澳門首航,經多方爭取後美夢成真,縣長李炷烽甚感安慰,他強調,「我們若不走出去,人家就進不來」,他認為金門國際包機的落實,不僅是地區的發展機會,也是未來廈門旅遊業開拓市場的另一窗口。李炷烽說,人來人往,有了穩定的客源後,除了可促進旅遊業發展,大型的投資才會進來,業者才會花錢改善充實各項設備。 李炷烽表示,如果只有金門-澳門對開國際包機,維持營運可能都有問題,但假如能經由香港、澳門、廈門、金門再飛回到澳門,這一航線就有其價值,因為可以更方便地往來多個地方。李炷烽強調,包機不是目的,發展成為定期航班才有意義。他希望中央在政策上能同意經由金門自由進出,這樣就可以帶動地區人潮與發展。 李炷烽建議中央,比照港、澳,將金門做為兩岸「一國兩制的實驗區」。他認為,金門要想走出自己的道路,就必須要結合兩岸的資源,李炷烽說,他在就職演說中已提及,金門缺水、缺電,如何進行工業生產?而且,發展工業對地區生態也不好,因此,地區發展觀光似乎才是可行之道。 李炷烽表示,如果金門能定位為兩岸「一國兩制的實驗區」,讓兩岸人民,不僅可自由進出港、澳,也可以來去金門,讓觀光客多一種選擇,屆時,金門的發展將不可限量。 李炷烽呼籲中央多給金門一些空間,多予金門政策支持。對於報載阿扁總統有意將國慶慶典移到中山堂,他認為不如移到金門舉辦,因為放眼國內,只有在金門,中華民國才是最被認同的。他也建議復興航空乾脆改名為「金門航空」,較有利於向中國大陸爭取航線。
-
金門國際包機首航美夢成真
昨日是縣政府推動金門觀光邁向國際化的歷史創舉,「金門澳門」國際包機直航活動昨天舉行首航典禮,縣長李炷烽也率縣府團隊熱烈響應,晚間八時起飛的首航班次客滿,縣長李炷烽表示這項活動是一種創舉,有其歷史性的意義,為金門推動國際觀光旅遊跨出一大步,落實「讓兩岸認識金門.讓金門走向世界」的施政願景。 金門縣政府昨日晚間六時三十分在尚義機場舉行首航典禮,參與貴賓冠蓋雲集,出席有省主席顏忠誠、縣長李炷烽、副縣長楊忠全、立委吳成典、復興航空副總經理徐宜中、縣議員洪允典、陳玉珍、許燕道、林長耕、金門航空站主任王幼琳、地區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吳嘉獎與地方各界首長均出席昨天的包機首航典禮,共同見證金門有史來首次國際航空直航的新里程碑。縣長李炷烽致贈感謝牌感謝旅行公會與復興航空等協助金門國際包機得以實現的單位。 縣長李炷烽致詞時指出,金門國際包機首航具有多重意義,首先將使金門航空交通可與國外直接接軌,推動金門走向國際化,並可透過「國際包機」促成國際人士來金門觀光,藉由落實「金門機場」成為「具有CIQ功能之轉運機場」,更可為日後推動發展「國際定期航線」、「兩岸中轉國際航線」奠定基礎。 省主席顏忠誠指出,金門在縣府、議會努力下,國際包機首航今天如願直航港澳,這是金門的創舉,更是金門劃時代新的一頁。過去小三通之前常說兩馬對開,兩門先行,這是兩岸船隻來往,今天兩門首航,金門與澳門開的是飛機,空中行航線又向前邁出一大步,又突破一件很艱難、不容易實現的事,更期望金門與澳門首航能成為固定的航線,能讓金門飛進每一個角落,帶動地區的觀光旅遊事業。 國際包機首航是由復興航空一百九十四人座A三二一型客機擔綱,首航班次於晚間六時由復興航空公司載運國際旅客十二人由澳門直飛金門,當晚七時廿分抵金進行五天四夜參訪。金門鄉親一百九十四人搭復興航空班機在晚間八時十分直飛澳門,在晚間九時四十分抵達澳門,在澳門機場受到復興航空董事長范志強、台北經濟文化中心主任陳崇弘等人熱忱歡迎。對於落實金門開拓國際觀光,讓金門走向世界的施政理念,更別具歷史意義。 旅行公會規劃五天四夜行程中,金門縣政府組團赴澳門香港推介金酒與觀摩城市建設活動,由縣長李炷烽擔任團長,副縣長楊忠全、縣府主任秘書翁廷為任副團長,隨團人員有立法委員吳成典、金門縣議會議長、副議長與各位議員、縣府各局室主管、各報媒體記者、金酒公司工作人員與特產業者參與推出特產展示。並於十九日晚間直飛澳門,第二天上午李縣長將率隊在澳門國父紀念館舉辦「慶祝金門、澳門國際包機首航暨金門高粱酒推介活動」,同時拜會澳門旅遊局與旅遊公會。下午搭船前往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舉辦「金門高粱酒推介活動」,並拜會香港旅遊局與旅遊公會、香港金門同鄉會。李縣長及縣府局室主管將於廿一日返金,其餘團員則繼續進行相關城市建設參訪行程,全團預定廿三日由澳門直飛金門,結束首航行程。
-
今年三小通可望破60萬人次
小三通試辦至今已有五年多時間,旅客入出境年年持續成長。今年一至八月份,金門小三通的旅客出入境人數近四十萬人次,較去年同期成長約一成四,境管人員預估今年全年出入境人數可望突破六十萬人次,再創歷史新高。 根據警政署入出境管理局金門服務站統計,今年一至八月,金門小三通出境人數為二十萬七百三十四人次,入境人數為十九萬六千七百四十九人次,入出境合計是三十九萬七千四百八十三人次。 而與去年一至八月入出境人數的三十四萬九千八百六十九人次相比較,今年前八個月入出境人數增加四萬七千六百一十四人次,同期成長率為百分之十三點六。 境管局指出,金門和廈門小三通從七月一日開始,由原先一天往返十二航次增加為二十航次客船,另外從六月八日開始增開金門和福建泉州石井港客運航線,預估今年全年入出境人數,可望突破六十萬人次大關。 金門小三通自二○○一年元月二日啟動,當年旅客進出人數為二萬一千三百七十七人次,二○○二年為五萬三千六百八十一人次,二○○三年為十六萬一百零三人次,二○○四年為四十萬五千五百五十人次,去年為五十一萬八千七百一十九人次,連同今年一至八月的三十九萬七千四百八十三人次累計,達到一百五十五萬六千九百一十三人次。
-
母乳哺育加開宣導列車
衛生局將邀請行政院衛生署金門醫院共同舉辦「金門縣母乳哺育支持團體」活動,定於九月二十三日以及十月十四日上午九時至十一時分別辦理兩場次,地點在署立金門醫院一樓衛教室,歡迎所有孕婦、新手爸媽及其家人一同前往參與。 為協助地區孕婦、產婦正確哺育母乳觀念,衛生局將辦理「金門縣母乳哺育支持團體」活動,計將邀請行政院衛生署金門醫院共同舉辦,以哺乳的好處以及新生兒沐浴、談母乳哺餵時乳房常見現象及護理等為題,定於九月二十三日、十月十四日兩天,上午九時至十一時,假行政院衛生署金門醫院一樓衛教室辦理。 衛生局指出,據相關研究顯示,母乳為最適合嬰兒出生後的天然食物已是不爭的事實,但是此事實與其偏低的母乳哺育行為卻不成比例;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均曾進行母乳哺育推廣計劃,提昇全國母乳哺育率。而據衛生署分析,台灣地區母乳哺育率低落的原因,包括母親個人因素如哺育的次數及方法的不正確、就業的關係、身體不適,醫療院所的設施及政策不利於母乳哺育,醫護人員及民眾對母乳哺育的認知不正確,孕產婦之家人未予支持,社區中缺乏諮詢資源幫助哺乳婦女解決哺乳問題等等。 而提升醫護人員及民眾有關母乳哺育的認知;營造職場友善的哺乳環境,建構職場支持系統,鼓勵職場婦女持續哺餵母乳至少六個月;及健全社區母乳哺育支持網絡,以提昇國人哺餵母乳之比率已成為衛生單位的重要工作之一。近年來衛生單位積極的以自然、溫馨的方式推動母乳哺育,民國八十一年起就開始推展相關業務,並從民國八十八年起獎補助各公司行號設立哺集乳室。民國九十年起推廣母嬰親善醫院認證,提供一個支持母乳哺育的醫療環境,提升孕產婦優質的哺乳情境,鼓勵媽媽為寶寶哺餵母乳儘早作準備。 母嬰親善醫院所提供的環境,確實明顯提昇了媽媽們的哺乳意願,據統計,九十四年底計有99家醫療院所通過母嬰親善醫療院所認證,參與認證的醫院之住院純母乳哺育率為44.30%,混合哺育率為48.90%,總哺餵率為93.20%,較行政院衛生署八十八年進行之台灣地區醫療院所產婦住院期間哺餵母乳的比率55.05%為高。不過,相關研究也證實,除了母嬰親善醫院,更多媽媽們的哺乳問題是在她們離開醫院,回到家庭與社區後才發生的。 衛生局表示,有鑑於此,期望透過推廣,提昇母乳哺育率。而在相關經驗以及研究證實,母乳哺育支持團體是以「支持」為主軸,藉由聚會時間婆婆媽媽的經驗交流,讓大家一起相互支持與學習,使得越來越多的媽媽哺乳。
-
大同之家老人令人稱羨
台中家扶溫媽媽服務隊隊長吳美鑾一行二十五人,昨日參訪大同之家時,看到院內老人家悠閒的生活,不禁的羨慕,親切和老人家寒暄話家常,也贈送慰問金表達關懷之意。隨行的李淑睿是金門鄉親,目前擔任台中市金門同鄉會副理事長,她個人也帶來健康食品,祝福家鄉長輩們身體老康健。 這些來自台中的家扶中心志工媽媽,昨日先到金門家扶中心進行交流訪問,隨後又到大同之家送愛心,受到大同之家主任陳大鵬、縣政府社會局課長許美鳳以及老人家的熱情歡迎,讓他們感受到金門農濃的人情味。 吳美鑾一行人在實際參訪大同之家,也有另一番的感受,她們覺得老人家無憂無慮、悠閒快樂的生活,活的很有尊嚴、很自在,不像台灣都市中的老人家,受限都市有限的空間及環境,在壓力中過生活。他們也稱讚金門人很有人情味,濃濃的鄉土情,在現今工商競爭的社會,愈顯的彌足珍貴。 大同之家主任陳大鵬稱許這些溫媽媽們投入社會服務工作的熱忱,犧牲奉獻來協助照顧弱勢的愛心,令人敬佩。他也感謝溫媽媽們專程到大同之家送關懷,帶給老人家溫暖。
-
為舊衣找新主人
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金門就業服務站,在寒冬來臨前,發起「舊衣回收」活動,轉贈給有需要之失業家庭。活動自即日起至10月31日底止,有意提供舊衣民眾,可以將衣物清洗打包後,送至金門就業服務站,以便為此衣物找尋下位新主人,創造舊衣新價值。 金門就業服務站謝彧玥表示,隨著天氣逐漸轉涼,又到衣物換季的日子,不少人都有購置新裝的習慣,長年下來,家中也就囤積不少衣物,卻又不知該如何處置。處理舊衣的方式有多種,您可以分送給朋友、或是直接清理掉。但現在有一個方式,讓您的舊衣延續新生命,請將家中多餘不需要完好的舊衣,送至金門就業服務站,提供給有需要的人,讓每個人都能過個溫暖又溫馨的冬天,歡迎您一同參與。金門就業服務站表示,長期以來從事就業服務,發現一群弱勢失業勞工,如新移民女性(大陸、外籍配偶)、低收入戶、負擔家計者之家庭等,陷入生活困境,常苦於無法為家人添購衣物,令人為之心酸。金門就業服務站除了於服務中發放給有需求之失業者外,若有多餘,弱勢族群中有需求的人亦可自行前往領取(但請先行電話聯繫)。 該站希望透過本次的活動,一方面達到環保功能,另方面能幫助到真正有需要的人,誠摯邀請您一同加入金門就業服務站辦理之「溫馨舊衣情,溫暖滿人間」的舊衣回收活動,願在寒冬來臨之際,讓社會中的弱勢者,能有個溫馨溫情的冬天。回收地點:金門就業服務站(金門縣金城鎮民權路173號)。洽詢電話:082-311119#201。
-
廈門四阿嬤定明日返鄉
因戰亂滯留廈門的金門籍何素綢、何掽皮、蔡連贅和許信四位高齡老阿嬤,在金門縣愛心慈善基金會與金門縣紅十字會協助下,預定將於二十日上午搭乘九時三十分班船,小三通回到失聯超過六十年的金門,在中秋節前一償返鄉團圓的心願,歡迎他們的親人屆時將到場相迎,讓老人家感受到濃濃的關懷。 金門縣愛心基金會和紅十字會策辦的「廈門四位高齡阿嬤相招回娘家會親」活動,定於二十日展開,將跨海回到金門娘家會親的阿嬤是:九十一歲何素綢與八十六歲何掽皮姊妹、九十五歲蔡連贅、八十六歲許信,四位老阿嬤歲數加起來有三百五十八歲。 這是金門縣愛心基金會繼七月十七日安排九十四歲惠安阿嬤鄭勸返回金門南門尋親後,再一次促成兩岸離散家庭團圓。 金門縣愛心基金會董事長許金龍昨日表示,老家在小金門楊厝的何素綢是在六歲被賣到廈門,妹妹何掽皮則是出生四十天也被賣走,姊妹與金門失聯長達八十六年,親人還待確認查證。 蔡連贅老家在金沙鎮沙美老街,失聯七十四年,許信則老家在金寧鄉后湖村,失聯六十年,金門縣愛心基金會已經幫他找到親人。 許金龍說,這個月七日舉辦的兩岸離散家庭團圓活動,阿嬤的親人和鄉人組團跨海到廈門會親,四位老阿嬤表達想回到金門老家的心願,因此,促成這次中秋節前相招回娘家活動,協助她們一償回家的心願。 何素綢等四位高齡的阿嬤,預定二十日搭乘上午九時三十分新集美的班船自廈門搭船小三通到金門,展開三天的到城隍廟膜拜、回娘家省親祭祖、走訪家園、參訪等行程。
-
戰勝乳癌北市溫馨協會志工六人經驗談
台北市溫馨協會志工陳寶桂、洪明珠等六人戰勝乳癌,抵金推廣乳癌防治。過去她們曾經徬徨失措、看著醫學統計的存活率倒數日子,如今她們渡過人生黑暗時期,健康、快樂服務人群。陳寶桂說,鼓勵婦女朋友,若發現有異狀,不要害怕,心理的健康對病情影響甚大,有時候退一步想,人生會更寬廣。 婦女防癌自身做起,台北市溫馨協會志工陳寶桂、洪明珠、李秀霞、楊彩琴、黃素玉、邱竣華等六人到金門推廣乳癌防治宣導,曾經是乳癌患者的她們,成為婦女朋友的幫手。 衛生局指出,大部分的民眾可能認為癌症離自己很遠,且認為癌症不可能會降臨在自己身上,甚至以為年紀輕不會罹癌!據相關統計資料顯示,不只是二、三十歲的人,甚至是四、五十歲的人也一樣,都會有類似的想法,並在罹病後往往也非常不能接受,反而對病情有害。 北市溫馨協會志工配合衛生局辦理乳房觸診暨子宮頸抹片檢查活動,今年二度來金門協助推廣防治工作,特別的是,來金門的志工們她們均曾是乳癌患者,經由治療現已健健康康,並走出低潮幫助別人。 陳寶桂說,三十二歲時,她自我檢查發現乳房有異狀,經過前往台安醫院檢測確實為乳癌第二期,當時不知所措,尤其身為大家庭的長媳,小孩尚小,心情五味雜陳,反覆自問「為什麼是我」,十分痛苦。 陳寶桂也說,個性要求完美的她,也許是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了,起初不敢讓家人知道,但是轉換心念,她配合醫生的治療,於檢查確定後一週內手術切除,也讓自我要求高的她,辭掉工作,休息一年。 而讓她十分感動的是,手術那一年,不但家人沒有責備反而給予支持,全家人因為她倒下了生病了,更親密、靠得更近了,尤其先生的支持讓她安心養病。 經過一年的休息,陳寶桂說,她體驗到了,其實不一定要上班,他也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大病初癒的她保持健康、愉快的心情,勇敢面對外面,她走出去了,有自信的去進修,考取證照後,便從事代書工作,在三十七歲時,自己開了建設公司。 走過人生低潮期,陳寶桂五十歲就結束她的工作,退休養老,她說,這時的生活更愜意更踏實,同年她加入志工行列,以她自己為例,服務人群,推廣婦女防癌宣導工作,充實自我人生。 陳寶桂現今已五十七歲,從事志工工作七年了,她藉由不斷的和人群接觸,自己胸襟更開闊了,而她說,在溫馨志工裡面,她們先講求照顧志工,在志工獲得照護後,才能照顧需要照顧的民眾。 陳寶桂說,回想這一路走來,她想要告訴所有婦女朋友,病靠醫生,但是心理卻只能控自在自己,鼓勵大家,凡事不要計較,退一步想,會更寬廣,愉快的心情十分重要。 陳寶桂也說,婦女朋友除了藉由健康檢查外,平常自我檢查真的非常重要,花幾分鐘時間,你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健康和人生。而若萬一有任何的異狀一定要找專科醫師做進一步檢查,並且不要難過、失志,應平常心對待;生活還是得過何不開心坦然面對,況且現在的醫學進步,只要配合醫生的治療,痊癒的機率是相當高的,她自己就是個例子。 台安醫院乳房中心個案管理師林思瑋表示,在接觸的病人中,很多人不敢走出來,對於自己過度沒有信心,往往影響病情,曾有些初期患者,因為難過、傷心無法釋懷,一年之後就倒了;相對的有些末期的患者,她正確、健康的面對,保持愉快的心情,和醫生配合接受治療,反倒健健康康的。 林思瑋也說,醫學預估的存活率是一個參考值而非絕對值,不要小看自己的心理情況,在生病時,生理的健康往往能左右身體的健康,鼓勵大家,要自我心理建設,拿出自信來認真過每一天。 林思瑋也指出,對於生病的婦女而言,先生的支持更為重要。婦女朋友除了自信外,樂觀看待生命,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和想法,認真、自信的過每一天,做對的事情,生命就更有義意。 溫馨志工洪明珠也說,二年前她也是乳癌患者,當時她也無措、難過、當檢查知道自己罹患乳癌時心情五味雜陳,也思考過,為什麼是我,我怎麼那麼倒楣,但是,多想無益,在家人的支持和配合醫生治療下,現在已經健健康康了,更能保握和珍惜,擔任志工幫助別人。 洪明珠也說,自己在進行化療時也曾退縮過,因為害怕而想逃避,但是在志工的鼓勵下,她撐過去了,做完化療,現在恢復健康,她說,平常一定要自我檢測,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而飲食上也要特別注意,若生病一定要聽從醫生的建議、要相信醫生,另外讓自己保持快樂的心情是一帖良藥。
-
台商脊椎受傷經小三通中轉
在大陸福建投資茶園的台商曾國正,八月底發生車禍,造成頭部、脊椎等多處受傷,身體無法動彈,昨日在金門和廈門紅十字會協助下,自廈門小三通送到金門,預定今日中轉回台灣接受更好治療。 家住台中縣大雅的三十六歲曾國正,是在福建省漳州龍岩漳平投資茶園的台商,八月三十日在漳平發生車禍,被送到漳平市立醫院,診斷結果,頭部、腦部嚴重受創,身體有多處骨折,尤其是脊椎受創,身體癱瘓。 曾國正的姊姊曾子瑜緊急經港澳地區中轉到福建,妹妹曾春梅則向金門縣紅十字會申請協助,專案小三通到漳平會合,廈門市紅十字會接獲金門縣紅十字會通報也協助處理。 由於曾國正脊椎受傷,應儘量固定避免移動,金門縣紅十字會總幹事許金象帶著志工林再求、何慶輝等昨天帶著身長背板擔架趕往廈門協助接人。 曾國正是由廈門市中山醫院調派救護車到漳平市立醫院接人,下午一時多抵達廈門和平碼頭,由待命的許金象等接手,搭乘廈門到金門末班船「馬可波羅號」,並於下午五時三十分順利送回金門。 許金象表示,曾國正目前先送到署立金門醫院觀察,由於傷勢嚴重,應儘量避免移動,因此,將安排今日的空軍C-130型運輸機送回台灣治療。
-
給返鄉過節鄉親換證方便10月7日戶所加班半天
金門縣政府考量旅台鄉親會利用中秋節連續假期返鄉過節,在內政部函示十月七日戶政事務所加班受理全面換證措施暫停辦理,但縣府仍決定十月七日(週六)上午,金門縣各戶政事務所照常加班,受理民眾換領身分證,請旅台鄉親和地區民眾多加利用。 縣府民政局指出,依據內政部函示,「九十五年十月七日(星期六)各戶政事務所加班受理全面換證措施暫停辦理」。金門縣政府考量本縣旅台鄉親眾多,為服務返鄉渡假民眾順便辦理換證事宜,爰決定各戶政事務所於十月七日(週六)上午八時至十二時照常加班半天,受理民眾換領新式國民身分證業務。並儘量做到隨到隨換,俾免民眾多次奔波。 民政局表示,全面換證作業自九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啟動迄今已逾九個月,金門縣應換證人數約達六萬三千餘人,截至九十五年九月十五日止,已換證數為四萬六千六百二十七張、(製證率73.58%),已發證數為四萬五千五百九十三張(發證率72.00%)。而各鄉鎮戶政事務所發證率分別為,金城|68.93%、金湖|72.81%、金沙|74.19%、金寧|71.91%、烈嶼|76.68%、烏坵|76.44%。 縣府民政局並表示,內政部於九十五年九月十二日召開全面換證第八次檢討會議,會中決議略以:「依原訂計畫換證作業定於九十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截止」,擬於近期公告舊證自九十六年一月一日失效。爰請鄉親儘快利用時間,攜帶符合規格之相片一張及舊證,至戶籍地戶政事務所辦理換領新式國身分證。
-
趁換身分證一家八口七人改名
「許我一個新的名字、新的身分證、新的人生!」,由於去年年底全國開始換發新身分證,不少人乾脆趁換新的身分證順便改名字,以全新身分證、全新名字,展開新的人生。金寧鄉戶政事務所單是上個月就受理十八件申請改身分證及戶口名簿上的名字,其中,李姓民眾一家八人,除了他的妻子外,全家大小都改名字,據了解,李姓民眾和他的子女是因宗族輩份的關係而申請改名。戶政人員提醒,依照法律規定改名字一生只能兩次,改名之前最好三思。 以往改名多是因為名字不雅,像過去有許多人取了「豬屎」、「狗尿」、「罔腰」、「罔市」等鄉土味十足的名字,日後因不雅而改名。以往改名要詳列原因,並限一次,民國90年內政部放寬改名的條件,而改名也以兩次為上限,並且不用列明原因,於是此後改名字的人愈來愈多,其中不乏是高學歷者和公務人員,多數改名者無非想藉以帶來更好的運道。 去年12月起全國換發新身分證後,不少人認為既然要換新的身分證,也就趁這次換證改名字。金寧鄉戶政事務所表示,這幾個月來,都有民眾提出申請改名,四月份有六人、五月份九人、六月份六人、七月份十二人、八月份最多有十八人,該所受理案件後,還必須上國防部和刑事局、法務部網站查有無犯罪紀錄和不得改名紀錄,才會受理。 在這一波改名熱潮,李姓民眾一家八人,除了他的妻子外,全家大小都改名字,據了解,李姓民眾為了替孩子改名,還花費三萬多元請命理姓名學師來命名,他的六位子女也有第二次改名,終生不能再改名。戶政所指出,一生只能改二次名,提醒想利用這次換新身分證改名字者,最好深思熟慮,考慮清楚後再更改。 金寧戶政所指出,設籍金寧鄉的民眾,有11529人,該所自受理民眾換發新的身分證,目前已完成換證有七成,還有許多人尚未換證,提醒民眾舊的身分證只能用到今年年底,從九十六年元月一日開始就必須使用新的身分證。 戶政所表示,領取身分證必須本人來領取,如果旅居台灣的鄉親,因行動不便或是罹病住院者,可提出醫療院所開具的證明書,委託親人來辦理,該所會循行政系統委由台灣的戶政所人員協助發送新的身分證。
-
烈嶼鄉《兒童五子棋秋季大賽》林金量頒獎績優
烈嶼鄉公所在烈嶼鄉立圖書館舉辦「95年度兒童五子棋秋季大賽」,參賽的多位選手,經一番較技後,洪敬家棋高一著,奪得「棋王」。鄉長林金量鼓勵選手持續精進棋藝,有機會代表烈嶼鄉、或金門縣對外參加比賽,為家鄉爭光。 鄉長林金量積極加強推動烈嶼地區各項藝術、美學、音樂、技能等生活化之活動,為更加發揮鄉立圖書館功能,鼓勵烈嶼學區兒童參加正當休閒娛樂,並且發揚棋藝國粹,鄉公所特計畫舉辦「兒童五子棋秋季大賽」活動,以達寓教於樂、培養優秀均衡全能人才。 這項活動,計有烈嶼地區國小三至六年級學生60多人參賽,比賽戰況十分激烈,由洪敬家奪得第一名,獲頒獎金1000元、獎狀乙禎;洪世展獲第二名,獎金800元、獎狀乙禎;洪宇龍獲第三名,獎金500元、獎狀乙禎;洪凱倫、洪瑋佾、蘇珈玉、陳慶典、洪志豪等5人獲優勝,獎金各200元,獎狀各乙禎。 鄉長林金量親自頒發獎狀、獎金,勉勵參賽小朋友除了用功讀書、孝順父母,也希望大家多多動腦、勤練棋藝,培養優質理性思考邏輯,凡事三思而後行、謀定而後動,他也勉勵選手以棋會友、精進智謀腦力,可助益課業的學習。 林金量也表示,鄉公所未來會研擬增加圍棋比賽項目,屬棋賽之進階、困難度增高,並計畫擬聘圍棋教練,培養鄉內圍棋選手。 林金量也感謝方耀年、洪春暉、羅炳築、林長衡、李長貴、陳宗亮等六位裁判先進及工作人員之辛勞,於頒獎後,他開心和所有小朋友合照留念,大家相約明年春季棋賽見面,屆時相互切磋琢磨、再一較長短、進行君子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