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全國滅鼠週今開跑
為辦理野鼠全面防除工作,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自今(二)日起至十一月八日止,為「全國滅鼠週」。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呼籲農友配合政府的措施,共同協力一起動員來滅鼠,提高防除效果。 金門防疫所表示,老鼠通常棲居農田為害造成農作物損失,或進入人畜居住場所竊食食物,破壞設施衣物,更可能傳播恙蟲病、斑疹傷寒、漢他病毒、鼠疫……等病而威脅人類生命。 因此,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及各鄉鎮公所等單位為有效降低農田鼠群密度,自今日起至本月八日止,實施農地投放毒餌滅鼠工作,防疫所表示,這次滅鼠週之滅鼠毒餌由防疫所免費提供給農友所取,並透過各鄉鎮公所村里或各產銷班等發放,於防除前分發給農民,請農民務必於防除期間施放。 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表示,農友對野鼠防除若有疑問或不瞭解,可與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聯繫,請電(0八二)三三六六二五或三三六六二六(林小姐)洽詢。
-
陶板創意&水頭聚落故事登場
秋日午后,「陶板創意&水頭聚落故事」昨在前水頭社區活動中心登場,大小朋友集體創作玩創意,以一百雙大小手妝扮水頭聚落,所完成陶板作品將鑲嵌在水頭候車亭的牆面改變公共空間藝術,呈現水頭聚落源源流長的悠悠歲月,也讓旅客在公共藝術領域能留下自己的註腳。 由金管處主辦,中原大學承辦這項「陶板創意&水頭聚落故事」,昨下午邀請對鄉土充滿熱血的陶藝家有賢小老師謝華東、民伯陶藝老師吳惠民指導,計有親子及賢小與古城師生共同創作。縣議員許華玉熱忱歡迎大家來關心水頭文化空間再造。 陶板創意以水頭聚落故事為主軸,參與大小朋友用雙手在一片片的陶板親手創意捏陶,有的捏塑朵朵的白雲、浪花;以及捏塑成不同圓圈圈;來自金門高中的外國交換學生「漢生」捏塑小魚兒,造型應有盡有,十分富有創意;謝華東及吳惠民則一旁悉心引領大家用心感覺及體略陶藝之美。 據謝華東指出,水頭聚落陶板牆係採用一百片陶板拼圖組成,整個構圖共分上圖即呈現視覺節奏組合,以自由發揮創作為主;下圖則以魚型串連成波浪紋,娓娓道出水頭聚落悠悠歲月,以及居民艱苦奮鬥的心路歷程,透過集體創作展現公共藝術。 縣議員許華玉表示,這幅陶板牆於完成後將鑲嵌於牆面(候車亭)旁,成為有旅客參與的公共藝術,邀請旅客到水頭聚落來玩的時候,一定要來參觀一下這座相當具有在地特色的候車亭,同時來認識水頭聚落的豐富人文與歷史背景、體驗南洋文化風情。 吳惠民長期以來一直秉持推動「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以提升生活品質,讓藝術永續經營的理念為己任。吳惠民的「返」、「薪」、「激突」、「「蛀」、「畫在虛無縹緲間」、「獨行」、「物換星移」等作品,在今年五月曾參「金門縣陶藝家聯展」,佳評如湧。
-
肯利熊幼兒園萬聖節化裝遊街驚艷新市
歡度一年一度的西洋萬聖節,位於金湖鎮的肯利熊優質幼兒園和文理補習班為落實雙語教學,讓幼兒認識西洋的節慶日,除了說故事以外並與小朋友DIY糖果罐,家長亦發揮創意為寶貝們設計造型,舉行遊街活動。 肯利熊園長王怡人的小惡魔裝扮、組長芬梅老師的白髮魔女、組長佩佩老師的女海盜,日昨上午帶領白精靈、女巫、吸血鬼、死神、幽靈船長……等,以及老師率領由小朋友裝扮的海綿寶寶、花仙子、哈利波特、巫師、惡鬼、超人、南瓜仙子、蕃茄公主、蜘蛛俠、小丑、白雪公主、灰姑娘、小蜜蜂、小白兔、消防員、國王、翼龍、青龍……,約二百人和精心打扮的家長們,到新市遊街,風靡了山外商家,也擠爆了街道,場面非常的熱鬧且有趣。 甚至,有小朋友的家長自備鞭炮歡迎「肯利熊搗蛋大隊」的來臨,小朋友高聲唱起「Trick or Treak」齊聲大喊「不給糖就搗蛋」,店家也熱情分送糖果。創意十足的肯利熊搗蛋大隊,喚醒了原本寧靜的街道,也讓小朋友度過一個難忘又滿載而歸的萬聖節!
-
慶祝醫師節50餘位醫師為金門醫療把脈
為金門醫療把脈!金門縣醫師公會昨舉行98年度醫師節慶祝活動,邀集全縣50餘位醫師齊聚暢談「金門縣醫療現況與展望」,大家矢志守護縣民健康為最大的努力目標;不同於往年是今年邀請兩位民眾現身談就醫經驗,也讓醫生聽聽民眾對醫療的期待與心聲。 據縣醫師公會理事長陳信雄指出,在政府相繼推動「病人不動,醫師動」、「醫療在地化」、「署立金門醫院新建500床醫療大樓」、「建設金門為醫療養生島」等政策後,加上衛生局、署立金門醫院與各基層醫療院所的所有醫療服務人員持續努力,民眾對醫療的信心逐漸提升。 不過,中興航空兩次墜機失事造成機毀人亡的慘劇,緊急醫療後送問題再度備受金門鄉親們的憂心與關注;因此,陳信雄希望透過「金門縣醫療現況與展望」座談,大家能凝聚智慧共同檢討改善相關問題,會議結果並將呈報相關地方及中央主管機關成為離島醫療政策參考。 縣衛生局局長陳天順在「金門縣境外就醫分析與展望」簡報指出,本縣緊急後送的病患以神經內、外科、心臟內科、骨科、內科等為最多,94年至96年間緊急後送人數資料,顯示民眾對地區實際提供的醫療服務有明顯的不信任感,境外就醫費用亦成等比率增加。 陳天順表示,地區加保人口所繳交之健保費比實際使用之健保支出約不足14-18%,因此衛生局認為展望未來將推動興建綜合醫療大樓、增購醫療儀器、增加醫師人力與科別及署立金門醫院成為台北榮總之分院等政策;未來更全力朝養生醫療健康島、養生文化村發展。 除了醫界說法,縣府參議楊肅池也以民眾觀點談及赴台就醫經驗,他衷心的期盼醫界應該針對地區最常轉診及後送的科別,運用各種鼓勵措施補強長駐醫療團隊來金,同時藉用高科技傳輸以整合病歷與檢查報告,減少病人台金來回奔波之苦;另外建議做好保送生返鄉服務規劃。 來自台北新光醫院的財務課課長李添福以其的對財務專長提出「金門現行醫療規劃芻議~從金門一對80歲老夫婦放棄台北就醫談起」,他曾在金門服役,與金門結下不解之緣,他講述金門有一對罹癌80歲老夫婦,由於醫療不便而放棄台北就醫的小故事,令在場者莫不鼻酸與無奈。 他這次由本報的網路電子報上得知金門醫師公會的召開是項活動後,特別自費來金參加,同時也以其在新光醫院長期的工作經驗及由澎湖醫院與台北恩主公醫院的現況分析,針對署立金門醫院未來新建500床的醫療大樓規劃,他建議在病人流量與財務管控之推估模型應審慎規劃。 昨醫師節慶祝餐會係在盈春閣舉行,會中也表揚響應公會發動之「救助88水災急難捐款」活動的會員,包括有陳信雄、張本中、吳錫鋪、林江水、黃逸萍、黃煥星、陳毅書、劉兆輝、蕭炳宏、王文君、李月娥、楊恭孝、劉泊彤、楊英夫、李錫鑫、邱詩淵等16位會員慷慨解囊,共募得55萬5千元,已轉捐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及時救助災民;全程活動最後在熱鬧的歌唱聲及摸彩活動中劃下圓滿的句點。
-
朱熹聖誕李縣長主持公祭感念德澤
金門縣各界公祭南宋大儒朱熹八百七十九周年聖誕祭典,昨日上午在浯江書院「朱子祠」舉行,縣長李炷烽率同縣屬機關學校主官管遵循古禮敬祭,感念先賢大儒朱子對金門教化恩澤。 南宋大儒朱熹聖誕祭典昨上午九時起在金城鎮國定古蹟浯江書院「朱子祠」舉行,由縣長李炷烽擔任主獻官,金酒公司董事長李清正、縣府民政局長洪國正、烈嶼國中校長宋文章為陪獻官,與祭人員包括縣府暨所屬單位主管、學校校長等二、三十人參與。 李炷烽依古禮向「先賢朱子熹神位」上香、獻花、獻饌、獻爵、獻果,同時帶領與祭人員,行三鞠躬禮,追懷先賢朱子對金門的貢獻,場面莊嚴隆重。 朱熹為儒學大師,字元晦,江西婺源人,生於宋高宗建炎四年(西元一一三○年)農曆九月十五日,學者稱晦庵先生,為南宋理學大儒,十九歲登進士,十九歲出任福建泉州同安縣主簿,當時金門屬同安縣管轄,受其教化,自此文風大興,科甲鼎盛,明清進士即有四十七人,被譽為「海濱鄒魯」。 朱子祠位於金城鎮中正國小旁,於民國八十年經內政部評定公告為台閩地區第二級古蹟,朱子祠的原址為義學,後由金門水頭人黃汝試等捐資改建為浯江書院及朱子祠,為金門祭拜朱熹的場所,相沿有二百四十多年歷史,成為地方文化的特色。 朱熹於慶元六年庚申(西元一二○○年)三月初九病逝於建陽考亭之滄州精舍,享壽七十一歲,同年冬十一月葬於建陽縣唐石里的大林谷。嘉定二年詔賜諡曰「文」(稱文公),累贈太師,追封信國公,後改徽國公,從祀孔子廟。朱熹一生著述繁富,著名而影響最大的是《詩集傳》和《四書章句集注》,它們成了後來歷朝學子必讀的教科書。他強調「格物致知」,即窮天理、明人倫、講聖言、通世故,並把傳統的綱常加以理論化和通俗化,認為「三綱五常」應是社會的最高道德標準,而且是永存而不滅的,這套學說後來成了統治者的正統理論,影響深遠而巨大。
-
金門竹類標本園開幕悠遊好去處
位於林務所東側的「金門竹類標本園」昨天隆重開園,金門縣長李炷烽和與會貴賓共同主持揭幕,並種植竹子紀念和頒獎表揚彩繪比賽得獎學生,現場也有竹扇彩繪與竹編DIY等各項活動。「金門竹類標本園」廣泛蒐集東亞地區特殊或高經濟價值竹種,累計有一百六十餘種,面積約三公頃,竹種最多、規模最大,堪稱為目前國內竹類標本園區之最。 歷經六年多的精心規劃及整建後,金門竹類標本園在昨天上午九時三十分正式開園,開放供本縣鄉親和觀光旅客入園遊賞。其開園典禮在祥獅獻瑞中揭開序幕,金門縣長李炷烽和農委會林務局技正林錦德分別頒獎給參加彩繪竹類標本園比賽國中組和國小組前三名與佳作得獎同學,每人各得獎牌和獎金一份,以資鼓勵。 彩繪金門竹類標本園比賽得獎名單:一、國中組:第一名,潘雨彤、第二名,李佳穎、第三名,金寧中小學李家箏。至於佳作部份:陳儀庭、陳玟玲、林孟萱、林宜臻、李怡潔等五人。二、國小組:第一名,李宇澤、第二名,盧震彥、第三名,甯俊瑋。佳作部份:李靈、陳嬿如、許博宇、陳志賢、楊鈴婷、莊昱潔、楊宇翔、王宏軒、李珺、楊郁萱等十人。 之後,李縣長和農委會林務局技正林錦德、金防部副指揮官白永成等與會貴賓共同為金門竹類標本園揭幕,並在林務所所長葉媚媚導引之下,參觀園區內的各類竹子和涼亭等設施與悠然的美麗環境;同時,李縣長和貴賓也種下竹子,有大節竹與方竹,希望金門的子弟恪守氣節、行為方正;種下布袋竹,希望金門的觀光蓬勃發展,財滿布袋;種下全世界唯一會結果的竹種│梨果竹,祈求金門的自然環境能順利「開園、結果」,永續經營。 李縣長致詞時表示,金門林業建設發展,已經過一甲子歲月;今天看到的金門森林景致,與過去的童山濯濯、黃沙滾滾的景象,有著天壤之別。因此,從荒蕪的土地,變成是一個綠洲,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每一個人,都要由衷的感念;特別是早期的軍方、尤以胡璉將軍奠定金門造林綠化的基礎,此後軍民一體,同心協力,造就了今天金門綠色盎然的美麗環境。 李縣長說,林務所全體員工胼手胝足,近年來為金門環境綠美化扮演著「工程師」,在烈日寒風之中,以汗水打造了今天的金門,點點滴滴,他表示慰勉和感謝。同時,透過竹類標本園開園,重申綠化美化之外,也提供一個教育、觀光、休憩多元的森林功能。 李縣長也講述了他與竹子的一段感情,他說,在五十年間,金門開始引進竹子,田頭田尾種竹子,每當下田澆菜之後,還要澆竹子,產生感情和美好的回憶。多年前,李縣長至大陸漳州訪問,也陸續引進竹子。他希望未來在既有的基礎下,將不同的竹類引進,來到竹園的遊客在很短時間內,可以看到不同竹類,無需再到其他各地。 李縣長指出,金門植樹造林的成功,最大的功臣是軍方,希望軍方仍秉持胡璉將軍的精神,在國軍轉型之後,能持續支持金門的建設與綠美化工作,並祝金門明天更燦爛、更美好。 林務所所長葉媚媚表示,為因應林業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離島林業的特色,民國92年縣長李炷烽特別指示,利用具有的園區闢劃竹類標本園區,面積有三公頃,廣羅各地的竹子,約一百六十餘種,並以活潑互動跟有趣的方式來呈現竹類的生態以及多元價值。 葉媚媚說,經過六年多的投資與經營,除完成竹種引進、竹廊道,以入口意象軟硬體的設施和投資,為與鄉親分享這項林業的成果,透過竹園彩繪、竹藝DIY、竹炮鳴放、竹美食品嚐,讓鄉親來參與竹類的豐富享饗。 金防部副指揮官白永成指出,金門早期童山濯濯,後來植樹造林以防風為主;最近幾年做了林相改變,從早年防風的功能,轉化為觀光、美化的功能,且功不可沒。白永成也保證,金防部官兵與鄉親站在一起,金門的綠美化工作,金防部絕不落在他人之後,攜手打造一個金門美麗之島。 金門竹類標本園開園首日,即湧進五百多位的遊園人潮,共同參與這場豐富的竹之饗宴。在現場除了準備精美的紀念品供入園參觀的民眾兌換外,更透過遊園章蒐集換取竹筒飯等竹美食的活動,鼓勵地區民眾走入園區內,親自去感受竹子的自然之美。同時,為了讓大家了解竹材利用及竹文化的傳統,可以透過現場報名的方式,參加由金門陶瓷廠專業畫師現場教學的竹扇彩繪與竹編DIY課程。 林務所表示,金門竹類標本園之落成,幸蒙農委會林務局、農委會動植物防檢局金門檢疫站、林業試驗所、中華造林事業協會、金門縣養護工程所、國立台灣大學、中興大學、嘉義大學、陸軍金門防衛指揮部、廈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福建省華安縣林業局及金門縣政府等單位在經費挹注及專業指導;另陳永圍、白錦聰、薛燕璘不辭辛勞的大力協助,致表感謝。
-
送聖燒法船法會落幕圓滿殊勝
經過了七永日莊嚴隆重的儀式,金門兩岸和平消災祈福超薦水陸大法會昨日下午在縣長李炷烽及法師、信眾等三千多人繞境祈福、燒法船送聖後劃下了圓滿句點。同時肯定此次法會功德莊嚴殊勝,共同護持金門永世和平,讓兩岸干戈永息,世界永享和平安樂與幸福。 由金門縣政府主辦,金門大佛園區開發基金會承辦的「兩岸和平消災祈福超薦水陸大法會」,自廿四日下午灑淨、晚間點燈,廿五日清晨的「梁皇早課」以來,一連在縣立體育館與金城國中體育館的內、外壇舉行七永日,包括大陸廈門南普陀寺以及台灣、金門等兩岸三地佛教與志工團體齊聚在金門,共同為過去歷年來在戰役中死亡的國軍、大陸解放軍將士,以及所有六道眾生、冤親債主超薦,也為金門這塊土地上的所有鄉親祈福,更為國家社會的安定祈求。 整個法會昨日進行最後一天的儀式,下午一時在內壇進行圓滿供、圓滿香、送聖,外壇由能仁家商董事長明乘長老主法持續頌唸藥師經、梵剛經後,包括縣長李炷烽、前立委吳成典、總功德主代表王水衷、李台山、台北縣金門同鄉會榮譽理事長張邦育等人均身著海青全程與會,展開繞境送聖儀式。送聖儀式首先在水陸法會會旗開道下,縣長李炷烽和信眾手拿大幡、小幡、鮮花、紙蓮花、平安燈、提壺、寶蓋等,參與法會的鄉親、志工們則在法師、長老的率領下,隊伍由體育場出發經民族路、金城國中抵達雄獅堡旁的金城海濱公園「送聖」,為地方民眾消災祈福,場面相當莊嚴殊勝。 在能仁家商董事長明乘長老主法下,來自台灣和大陸廈門的法師於南門海濱誦經,信眾們在法師、長老們的引領下展開「送聖」與燒法船。信眾們依然雙手合十,口宣佛號,在進行簡單的儀式之後,將所有的紙蓮花、平安燈、榜文、各熄牌位、受薦先靈牌位等全部放在法船上後引火。 熊熊烈火伴隨著朗朗誦經聲,「法船」逐漸被大火吞噬,象徵所有亡靈都乘著法船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為七天水陸大法會劃下圓滿句點。送聖後並在金城國中體育館發放平安米,參與送聖佛事信眾大排長龍等待領取,計送出二萬多份平安米與信眾共結殊勝法緣。 縣長李炷烽在法會圓滿後有感而發,強調除了有形的建設之外,洗滌人心、淨化心靈的社會建設也同樣重要。李炷烽說,「水陸法會」是佛教中最為隆重、功德最殊勝的儀式,希望能眾志成城、誠感動天,成就殊勝功德,共同護持金門永世和平,讓兩岸干戈永息,世界永享和平安樂與幸福。
-
李縣長頒獎表揚榮民楷模
金門縣政府昨日中午在葡京餐廳舉辦金門縣慶祝第三十一屆榮民節聯誼餐會,縣長李炷烽並頒獎表揚各鄉鎮今年榮獲榮民楷模,對於當年自衛隊員付出和國軍一樣,也希望中央對於金門自衛隊榮民給予更多照顧和關懷。 由於昨日地區各項活動頻繁,縣長李炷烽主持和參與多項活動,並在參加銘傳大學田墩校區動土典禮後,於中午十二時二十分許才趕赴榮民節聯誼餐會會場。李炷烽於表達抱歉之意同時,也對於推動自衛隊員納入榮民的立法過程,就事論事肯定當時民進黨立委蔡明憲將此法律在一讀會納入國防委員會審查的努力。 李炷烽指出,古寧頭戰役六十週年紀念系列活動剛過,雖然總統馬英九也親自來金門主持相關活動,但對於兩岸這場戰役未有紀念地標的設置,實有一點遺憾,是希望透過繼續努力,來爭取國家對此戰役設立應有的地標紀念這段史實。 金防部副指揮官白永成則以老榮民對國家的貢獻,感念長輩的付出,並祝榮民佳節快樂。 金門縣榮民服務處處長鄭有諒也對於縣府照顧榮民的用心,自我期許對於金門榮民的照顧,朝服務熱忱不降溫、服務不中斷、品質不降低來繼續努力。 而昨餐會中,獲頒獎表揚的榮民模範,計有:金城鎮│歐陽炳吉、許乃格;金湖鎮│陳金巢、鄭金星;金沙鎮│黃會仲、陳心甫;金寧鄉│李媽成、蔡瑞炎;烈嶼鄉│施天補、洪朝根。獲致贈清寒慰問金的榮民有:金城鎮│董有琬、陳火土;金湖鎮│陳天厚、陳水泉;金沙鎮│楊長西、梁坤仁;金寧鄉│許益壽、翁水斌;烈嶼鄉│林順早、洪港。 昨參加餐會的來賓,還有金防部副主任陳忠文、縣府主任秘書盧志輝、民政局長洪國正、教育局長李再杭、社會局長許乃權,以及鄉鎮長、村里長,和多位三合一選舉參選的候選人,到場向榮民賀節、致意。
-
救國團團慶表揚志工
救國團金門縣團委會昨日舉辦慶祝救國團成立五十七週年團慶,並表揚優秀兼任志工幹部。金門縣長李炷烽也以救國團完成在每個階段任務並朝轉型努力,表示肯定之餘,也冀望年輕人要有積極進取往前走的雄心,以促進社會更進步與提昇。 救國團金門縣團委會慶祝救國團成立五十七週年團慶大會,昨日上午十時起在救國團金門青年活動中心舉行,由指導委員顏達仁主持,金門縣長李炷烽及金門縣團委會顧問翁廷為,以及多位國中校長和金門縣團委會總幹事蘇葆坤和各分會會長、團友等到場祝賀。 顏達仁也特別感謝縣府和團委會委員大力支持團務推動運作,讓救國團在最艱苦時局中撐過來。並希望青年人為社區、家鄉、國家來多做一些事情。 縣長李炷烽也以自己八年縣長任期將屆,對縣政工作推動,是問心無愧,並要感謝大家的支持協助與指導。他也以天底下沒有不可取代職務,對於有人建議他四年後再選縣長,捲土重來,也表明絕不會走回頭路。並對金門縣團委會協助海外青年聯繫和教育尋根,表達感謝之意。 而昨接受救國團金門縣團委會表揚的優秀兼任志工幹部,分別是:馬志亮、楊素卿、洪慧玉(榮獲四等服務獎章);吳啟騰(團務貢獻獎);許乃忠(勞績獎章、代表金門縣赴台北接受表揚)、張金勝、施宏遠(勞績獎章);莊洽填、唐暖金(一等服務獎章)、孫國興、楊宏龍、許珍昌、袁小雄(二等服務獎章)、許雅雲(三等服務獎章)。
-
竹園今開園有吃有玩
金門林務所竹類標本園今(一)日啟用,並舉辦開園慶祝活動,備有Q的竹桶飯、爽口的竹筍湯、古樸的竹扇、有趣的竹炮,以及舉辦各種有趣的有獎徵答及摸彩活動,並留下一席位子,等您來共享這場豐富的竹之饗宴。 金門竹類標本園預定在今天上午九時三十分舉行開園典禮和表揚活動,林務所表示,前五百名入園的遊客,可以憑金門日報裡的兌獎券換取精美的小贈品外,率先完成集滿遊園章的前八百名民眾,還可以換取美味的竹美食,屆時請各位鄉親踴躍參加。 為了讓金門地區民眾共同見證全國第一竹類標本園的落成,林務所在竹類標本園開園啟用活動,現場除了頒發彩繪竹類標本園活動得獎的學生外,更將透過兌換紀念品及換取竹美食的方式,讓活動更加多元有趣。 同時,為了讓大家了解竹材利用及竹文化的傳統,可以透過現場報名的方式,參加由金門陶瓷廠專業畫師現場教學的竹扇彩繪與竹編DIY課程,名額有限,請大家一定要提早入場。 另外,為了把握難得的機會與鄉親交流,屆時金門縣環保局、衛生局、消防局、防疫所、地檢署、稅捐處及國稅局稅捐稽徵處等單位,將會舉辦各種有趣的有獎徵答及摸彩活動,現場有的吃、有的玩、有的拿,還可以學習很多有關竹的有趣知識,林務所誠摯的歡迎地區鄉親闔家蒞臨參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