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縣議會臨時會今起一連召開十天
金門縣議會將於今日起一連十天接續召開第十七、十八次臨時會,本次臨時會的重點在完成審議97年度金門縣總決算暨附屬單位決算及綜計表審核報告,及縣府提案審議。 金門縣議會第四屆第十七次臨時會將於今日起召開,議程安排為: 今日:一、 議員報到。二、主席報告召開本次臨時會緣由。三、決定議事日程。四、議案讀會。 十月十七、十八日:週休二日,停會。 十月十九日:分組審查議案暨蒐集資料。 十月二十日:聯席審查│本縣98年度總預算第2次追加減預算案。 第十八次臨時會議程為: 十月二十一日:一、審計室報告:97年度金門縣總決算暨附屬單位決算及綜計表審核情形。二、聯席審查:97年度金門縣總決算暨附屬單位決算及綜計表審核報告。三、審議97年度金門縣總決算暨附屬單位決算及綜計表審核報告。 十月二十二日:上午│三讀議案第二讀會: (一)審議本縣98年度總預算第2次追加減預算案。 (二)審議縣府法案。下午│三讀議案第三讀會:(一)審議本縣98年度總預算第2次追加減預算案。(二)審議縣府法案。 十月二十三日:一、審議縣府提案。二、審議人民請願案。 三、審議議員提案。四、臨時動議。 十月二十四、二十五日:蒐集資料。
-
建金門大橋李縣長﹕相信是真的
「金門大橋終於要浮出來了!」,這張支票終要兌現,金門縣長李炷烽相信這次是「真的」,昨天在主管會報中,裁示相關配套措施要趕快啟動;據了解,其路線已確定在北路廊(大金門湖下至小金后頭),縣府近期將召開委員會,邀請委員表達意見;另重大公共議題,李縣長也作明確裁示。 縣府主管會報昨上午八時十分假第一會議室召開,由李縣長主持,副縣長楊忠全、主任秘書盧志輝、參議、消保官、縣府各局室主管暨一級機關首長均與會。 備受關注的「金門大橋」興建,有關配套措施,李縣長要求縣府團隊加速進行,如環境影響評估差異,要求速邀集委員辦理及再次研擬都市變更案,俾便陳報內政部再審議,爭取其通過後,憑以辦理土地徵收,讓大橋興建能順利進行。 李縣長對各鄉鎮垃圾處理面臨壓力,經向環保署爭取獲補助一年4200萬元推動「本縣垃圾委託轉運台灣處理計畫」案,換言之,金門日產三十至四十噸生活垃圾將運往高雄縣焚化爐處理,取代傳統掩埋方式,其費用每噸高達近四千元,花費不貲,李縣長裁示,基於節能減碳,要求持續加強垃圾分類工作之推行。 「2009海峽兩岸中秋博餅王中王大賽」由地區代表博出個「總狀元」,在廈門風光抱走年度最大獎,價值台幣約100多萬元的頂級轎車。該部車是否能運回地區使用,李縣長裁示,交旅局就兩岸汽機車進出口貿易政策及措施進行瞭解,以供民眾參考利用。 金門戰地國際藝術節將進入尾聲,將在十八日在海濱公園舉辦熱門音樂會後圓滿劃下美麗的句點,李縣長鼓勵鄉親及青年朋友熱情參與藝術饗宴;李縣長也了解文化局整修項目,希望能配合大陸合唱團下月初小三通赴台演出,是否提供場地安排在金門演出一場,促進兩岸音樂交流。 金廈海域旅客建立緊急救援機制及管道,李縣長裁示,持續爭取主管部會及協調大陸政府推動,消防局爭取黑鷹直昇機進駐地區時,亦應表達本縣之需求及主張。他強調,金廈建立空中小三通,在緊急醫療及海難救助實有其必要性,若在意外時可臨時啟動。 事實上,縣府在金廈海上,抑是空中緊急救難救災推動,迄今已整整走了八個年頭,一籌莫展,李縣長表示,大陸醫療水準平均不會高於金門,但主要是在關鍵時刻有應急之必要性,尤其金門天候或重大災難發生時,前進大陸乃是權宜之計,盼台灣從不同角度切入思考,也是凸顯台灣優勢及彰顯台灣醫療進步的一大好機會。 副縣長楊忠全主張,目前向中央爭取緊急救難救助時,應與平日政策問題作一明確區隔,他以日前發生澎湖及大陸中線巴拿馬籍船難為例,包括兩岸相關救援單位均出動,主要緊急救援是不分國界,他希望爭取兩岸建立合理救援合作機制;李縣長也裁示,更大困難都要突破,地方政府要具體力爭。 針對財政局長黃景舜提出,台灣有一縣巿報廢公務品上網拍賣,對公部門此作為,李縣長希望金門明年跟進,李縣長說,公務品未到使用年限,往往被儲放閒置等時限到再報廢,致公部門儲藏室物滿為患,乏人管理,他建議堪用之公務品可移撥再使用,物盡其用,資源可貴,管理人員更要負起責任。 金門未來發展在那裡?李縣長強調,觀光發展仍是本縣施政主軸,從八十一年底本縣對外開放觀光到大陸開放二十五個省區可至地區觀光再到目前這一、二十年地區發展觀光期程,實施之成果等相關資料請妥為檢討及收集統計,除讓民眾了解外,亦作為新縣府團隊接續施政參考資料。 有關都計變更前次遭駁回後,李縣長相信也很快會有政策宣示,他希望都計變更早日通過,未來土地收購及徵收才於法有據;至於,北巿明年辦理國際花博會,李縣長鼓勵地方產業若有機會應主動參與共襄盛舉;此外,規劃建蓋的金山書院,他裁示,繼續予進行追蹤及執行。 有關農舍申請程序複雜,李縣長倡議作業簡化、標準化;另國家公園五年修訂計畫報告及取消國家公園範圍內農舍限建之相關協調事項,請加緊執行。縣府視訊會議系統,李縣長裁請各單位洽研考室善加利用。另近期於浯江溪口發生的死魚事件,他要求環保局應對外說明發生原因及處理情形,避免民眾過度反應。 基於未來整體建設規劃之需,地區屬國家公園管轄範圍內村莊建設及公共設施設置,李縣長裁示,研考室研議統籌各單位意見後,俾利協調國家公園管理處放寬建設及鬆綁法令之限制。另協調金門航空站設置資訊看版,即時上傳成功大學設置於水頭港區水紋觀測設施所觀測之資料,供往返於兩岸旅客參考,所需經費請研議由縣府相關經費支應。
-
縣府構思在白龍溪築建攔水堰
金門水資源不足,縣府構思在白龍溪下游築建乙座「攔水堰」,用以蓄水、灌溉及防潮,使水資源再利用發揮到最大效益;縣長李炷烽昨聽取初步基本設計簡報時,希望維護水資源能兼顧生態保育,拒絕破壞及嚴禁人工化。 「金湖鎮白龍溪下游改善計畫」基本設計審查會議,昨天下午二時三十分假第一會議室召開,由李縣長主持,與會包括有工務局長許鴻志、養工所長董漢耀、林務所長葉媚媚、金湖鎮公所及料羅里辦公處、建設局等多人均出席參加。 據永力工程顧問有限公司指出,計劃主要針對白龍溪下游蓄水、灌溉及防潮之共通性,海水滲透對水質之影響,流域兩側洪水淹沒區影響層面等研擬可行之改善計畫,規劃為兼具水資源利用及民眾景觀休憩之空間。 初步規劃河段為兼具水資源利用及景觀休息之功能,因此考量設置攔水設施以攔蓄淡水;而現有一既存攔水堰,經規劃公司現勘已無功能,且結構體堪用狀況不明,加以該斷面河相已變遷,留用之可行性較低,故建議予拆除。 白龍橋至白龍溪出海口之間,長度約4百公尺,攔水堰設置,初步於廢棄攔水堰址或接近海口位置評估設置,又以出海口位置為宜,其估計可增加約450立方公尺之蓄水量,工程費也較低,主要功能蓄水、防止鹽化,以及地下水補注。 針對計畫初步設計,計劃河段現況護岸多未經整治,除既有水堰之外其餘多呈現自然河相,也因此,李縣長希望在建置攔水堰時,應以維持現有生態為重,朝景觀之協調性與水資源之可利用性為主,至於,第二階段景觀部份可配合海水浴場作整體的討論與研究。 會中,李縣長由簡報獲悉河道附近有近十筆土地,他質疑河道旁私有土地,是否在近年遭到登記取得,因未來可能影響金門改善工程規劃,包括河道之管理及維護,對整體水資源再利用影響甚鉅,所以,李縣長也要求相關單位進行了解及檢討,避免不合理情況發生。
-
《古寧頭戰役學術研討會》許舜南李仕德分別探討中美關係國共成敗
在昨日的「金門古寧頭戰役60週年學術研討會」上,李仕德與許舜南分別以「金門古寧頭戰役前後中美關係之探討」、「金門古寧頭戰役國共雙方成敗得失之分析」為題發表論文,藉此探討還原當年的戰役史實。 此次的學術研討會由中國文化大學副教授李仕德打頭陣,他發表的論文題目為:「金門古寧頭戰役前後中美關係之探討」,並由其老師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教授兼主任王綱領負責評論。 李仕德指出,民國38年10月24-27日的金門古寧頭戰役,為國民政府在大陸連串失利後的一次勝仗,對播遷台灣的國民黨在士氣上是一大鼓舞,被視為政治軍事上對抗共黨的轉機,而當時美國對外關係強調的反共或圍堵(containment)政策卻視古寧頭戰役而不見,此與美國對華外交政策的輕忽有密切關連。 李仕德進一步提到,直到當年10月古寧頭戰役始穩住一線海上江山,時美國軍方與國務院對於台灣的戰略地位有不同的看法,國務院對蔣中正存有偏見,直至1949年11月國務院始承認蔣為台灣的實質權力來源而開始與蔣接觸,時美國希望台灣維持一親美的行政組織,亦看準國府對美援之殷切,因而意欲在軍政人事上插手,唯美國對華政策並未有太大的轉變,直到1951年美軍在韓戰中佔優勢,美國始重估台灣戰略地位對美國全球防衛的重要性,至此美國才積極的軍援國府。 至於,國防大學戰爭學院助理教授許舜南則發表「金門古寧頭戰役國共雙方成敗得失之分析」;評論人是鄭有諒。 許舜南認為,古寧頭戰役,前後歷時三天,共軍傾萬餘之眾,渡海來犯,但卻悉數被殲,其意義固不止於一場徹底而空前之殲滅戰。更重要者此一偉大勝利,在全般戰略上,具有扭轉乾坤,重啟契機之重大涵義。是役一戰,石破天驚,使共軍為之戰慄,國際輿論頓形改觀,民心士氣賴以振奮,臺、澎、金、馬得以轉危為安,戡亂戰史由是開創新頁,中華民國也才有今日之成就,甚至以民主自由經驗,經濟繁榮促使大陸政權走向改革與開放。 而從金門古寧頭戰役國共雙方成敗得失之分析,許舜南說,給予我們的啟示是:一、勝利的先決條件在於指揮官的卓越領導。二、官兵精神戰力的發揮為決勝的重要憑藉。三、官兵堅強意志與高昂士氣為勝利的要素。四、精誠團結與協同合作為勝利成功的礎石。五、狂妄輕敵終將招致慘敗。六、缺乏統一指揮的部隊註定要打敗仗。 許舜南表示,古寧頭戰役,國軍擷取了大陸失敗的教訓,上自司令官,下至每一個士兵,均能團結一致,合作無間、只求達到勝利,不計個人生死,因而創造了光榮的勝利。
-
老兵戰地重遊高歌把酒話當年
戰地重遊憶過往,老兵之歌唱出當年服役的心聲,四十一位台金古寧頭參戰老兵昨在金門相會,走過古寧頭紀念館、擎天廳、明德公園、莒光樓,晚間的感恩餐會上口述過去的軍人歲月,在他們心中記憶猶新的仍是當兵的日子,分別獲頒「功在金門」獎牌,老榮民倍感榮耀。 金門國家公園古寧頭戰役六十週年學術研討會昨日舉行,透過退輔會、金門榮民服務處邀請台金四十一位參戰老榮民與會,從論文發表、專題分享中端看世人對該場戰役的表述,下午並在榮民服務處輔導員的協助下,依序走訪莒光樓、古寧頭戰史館、擎天廳、明德公園、李光前將軍廟等,回憶年輕時的青春故事。 在結束參訪活動後,主辦單位昨夜透過感謝晚宴,由金門榮民服務處處長鄭有諒、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副處長張登文,一一頒發感謝狀、「功在金門」之獎牌給老榮民,表彰他們捍衛台海和平和國家安全之貢獻,也感謝他們親臨會場,讓活動增色不少。在晚會上,老兵之歌依舊傳唱,沒有歌譜、不用看詞,至於其傳唱之緣由無人能夠清楚表達,只是,透過歌曲大家哼哼唱唱,把酒話當年,口述軍旅生活,感恩惜福又溫馨。 四十一位參加「金門國家公園古寧頭戰役六十週年學術研討會」的老戰友,有十六位為台籍,二十五位為金門籍,他們分別是,羅幼芳、何顯邦、劉亮明、歐曉雲、姚步雄、熊震球、池善文、田興柱、張積瑞、張振南、林科題、鮑鎮威、謝源岳、周安、王承波、韓文昭、李茂林、樊林寶、溫仕忠、聶清林、陳歷唐、劉興仁、劉緒錦、柯炳炎、劉錫榮、陳澤安、陳延舉、莊隆濤、莊宏生、李水團、李成接、李水成、李錫坦、李柏洲、李錫御、李清燦、楊福壽、楊振為、紀成魁、楊金練、黃志遠。
-
《古寧頭戰役學術研討會》張火木楊樹清李福井引經據典深入評析
表揚參戰英雄之功勞,在古寧頭戰役六十週年前夕,金門國家公園透過研討會方式,向英雄們致敬,透過學術論文發表,對此一台海關鍵戰役進行評析,透過老榮民口述為歷史做進一步考證。張火木教授、楊樹清透過書籍脈絡探究社會如何看待此一歷史事件,並以龍應台新書為切入點,剖析社會現況,引發世人省思。 金門國家公園「古寧頭戰役六十週年學術研討會」昨日上午八時起假國家公園舉行,共計有四篇論文發表,由金門縣文史工作協會理事長許丕華主持,本報鄉訊版主編(資深作家)楊樹清,以「從1949看金門古寧頭戰役」為題進行報告;本報編輯(資深戰史作家)李福井擔任評論;另外,實踐大學副教授張火木也發表論文,題目為「金門古寧頭戰役相關史料評析」,並由金門高中退休教師正先正進行評論。 楊樹清從小說家陳映真創辦的《人間雜誌》以及《顯影月刊》兩份刊物中,分析論述台金媒體如何站在金馬人民利益所做的探索和註解,並從中拉出一條金門的運命線索。 李福井在評論時指出,他是評論人、戰史作家同樣也是古寧頭人,楊樹清從報導文學的角度看兩份刊物對金門的觀察,不過,若以人民的觀點來看,則應該如自己新書《無法解放的島嶼:古寧頭戰役的背影》所論述,兩岸領導人有朝一日在金門相遇,簽署和平協定,攜手合作,讓金門變成戰爭的終點化身和平的起點。 張火木引用歷史學者、文學作家等著作為史料進行分析,從台大教授齊邦媛著作《巨流河》到作家龍應台最新著作《大江大海——1949》,兩人從大時代宏觀角度來書寫戰爭歲月的傷痕與記憶,不僅容易引起讀者共鳴,退一步環伺社會,亦能對照出許多發人省思的問題。王先正也就論文中引經據典在評論中進一步說明,讓史料分析與緣由更密切結合。
-
和平祈福音樂會17日將加開碼頭班車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預定於10月17日晚間7時假縣立體育場辦理一場「金門古寧頭戰役和平祈福音樂會」活動,車船處當日並加開水頭碼頭班車,讓小金門觀眾能全程欣賞這一場精湛的音樂饗宴。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舉辦「金門古寧頭戰役和平祈福音樂會」活動,特邀大提琴家張正傑教授、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及女高音林惠珍等多位知名音樂家於10月17日晚上7時假縣立體育場演出,主辦單位特別協調車船管理處於當晚9時加開自體育場至水頭碼頭班車疏運,公車將停放於民族路候車亭(稅捐處對面),及9時30分加開水頭往九宮班船疏運,讓小金門觀眾能全程欣賞這一場精湛的音樂饗宴。該處歡迎大、小金門的鄉親攜家帶眷前來欣賞,共渡週末。 金管處特別感謝車船管理處的協助,方便小金門鄉親參與盛會。金管處表示,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將以「比才/卡門前奏曲」揭開序幕,並為觀眾帶來最適合展現出古寧頭戰役的曲目「孟德爾頌/芬加爾岩洞序曲」(獨奏:鄧詩屏)、「海頓/小號協奏曲」、「德弗札克/大提琴協奏曲第二樂章」(獨奏:張正傑)、「威爾第/歌劇茶花女選曲:真是奇妙!」(獨唱:林惠珍)、「艾爾加/第一號威風」、「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讓聽眾沉浸在這些國際音樂大師的作品樂曲中,並從中感受體會不同的生命樂章。 金管處表示,10月18日翟山坑道場次獲得民眾熱烈報名,目前已全部額滿。另當日因辦理音樂會活動,翟山坑道暫停對外開放參觀,請遊客民眾諒解。
-
林松杞夫婦獎學金即日起受理申請
98年度烈嶼鄉林松杞夫婦紀念獎學金,已經開始受理申請,該項獎學金管理委員會自即日起至10月31日止受理申請,歡迎符合資格者把握機會,在期限內檢附相關證件向該會或卓環國小教導處提出申請,逾期不予受理。 申請方式:(1)國中組、國小組逕由就讀學校負責初審後;再行送交該會複審之。(2)其餘各組由申請人或家長於申請時間內填妥申請表,並檢附應繳證件向該會辦理申請。聯絡地址:金門縣烈嶼鄉西宅7號(林世在)。聯絡電話:(082)362655。聯絡機關:卓環國民小學教導處(張瑞麟)。聯絡電話:(082)362124、362116。
-
金門國際藝術節日本舞伎本週壓軸演出
為期一個月的2009金門戰地國際藝術節活動將於本周末進入最後高潮,閉幕週活動將邀請到知名日本舞伎團隊、魔術小丑等到文化局演藝廳演出,歡迎民眾踴躍到場觀賞。 金門縣文化局表示,本週五晚上七時三十分金門戰地國際藝術節將假文化局演藝廳進行演出,邀請到知名京華舞伎舞團與深受金門鄉親喜愛的迷思魔幻劇團演出,以裝扮道地、舞蹈技巧純熟的日本舞蹈呈現出濃厚的東方風情;再配合詼諧小丑與神奇的魔術表演。同樣的精彩表演團隊除了週五晚間的演出之外,也將於週六下午至金寧鄉寧園藝文中心做巡迴表演,歡迎金門鄉親把握機會到場欣賞。 今年度的金門戰地國際藝術節從熱鬧開幕至這一週閉幕式共為期一個月,其中結合裝置藝術家與表演藝術家駐村計畫與網路創意短片徵選等系列活動,結合金門在地資源以及企業大力協助之下為金門帶來了豐富多元的藝文表演,同時透過藝術節的舉辦也讓國際看到金門在砲火之後的人文精神與進步。
-
金門水資源短缺李縣長憂心忡忡
「金門的農作物都快枯死、渴死了!」,金門縣長李炷烽為金門水資源欠缺憂心忡忡,渴望中央對大陸供水政策放行;台灣學者教授許泰文一行也十分認同,因為金門目前連水資源都不足,更甭談新生水再利用,對金門整體發展也沒有助益。 成功大學教授許泰文等五位台灣各大學的博士教授,昨下午結束廈門學術研討會後小三通抵金門,並親自抵縣府拜會,受到縣長李炷烽熱忱歡迎,由於雙方皆是出身教育界,談論話題也相當廣泛,無所不談,也默契十足,現場笑聲連連,氣氛愉快。 據成大教授許泰文指出,「廈門一海洋環境監測及預報技術研討會」,十一日至十三日在廈門舉行,台灣許多學者教授及專家受邀出席參加,針對台灣海峽及其鄰近海域之環境監測和預報技術議題進行學術交流,以加強兩岸學界的學術合作及提升災害預警能力。 針對海洋環境監測及預報技術研討議題,李縣長指出,金門技術學院成立海洋事務研究中心,主要也探討兩岸海洋事務問題,由教育界學者主持以培育人才,其立場相當超然,可望未來發展延伸至海洋觀測,將提升氣象預報準確度,科技是日益精進。 提及兩岸關係下的金門發展,李縣長又免不了談到大陸供水政策,因為老天不下雨,金門農作物快渴死了,他認為,地下水超抽,大陸供水僅是維持基本運用而已,每日排放廢水五千噸,微乎其微,不足用以灌溉,更別說是製成新生水,連新加坡人都不飲用新生水,大部分作為工業用水。 成大教授許泰文、高家俊、博士吳立中、中興大學教授蔡清標、建國科技大學教授莊甲子認同新生水用途,他們認為,由大陸供水,也不失是可行政策之一。他們並建議在機場及小三通碼頭設置大型電視牆,提供海象風浪等資訊,服務往返旅客參考,李縣長對此樂觀其成,將全力協助促成。 雙方也針對廈門、金門機場定位及發展;以及教育議題、兩岸民主政治及國際情勢等等,均有精闢見解,李縣長強調,教育不以賺錢為目的,然目前不少學校招不到學生,當初成立大學之多,也是因政治因素造成,如今面臨少子化,也面臨現實招生困難,情何以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