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建構永續金門縣府將適度調整未來發展策略
金門縣未來地方永續發展推動的構想,金門縣政府希望未來做適度調整發展策略,以在「全球化」與「地方化」相融相成的趨勢下,建構獨特性與不可取代的發展地位,使島嶼的經濟發展、社會文化與自然生態,能有序運作與平衡發展。 金門縣政府為朝建構社安體系,塑造祥和社會;擴大金酒產銷,經營全球品牌;拓展觀光產業,帶動旅遊升級;深化金門優勢,推動閩南原鄉;轉型安全農業,推廣無毒產品;加強衛生環保,形塑陽光城市;提昇教育環境,恢宏海濱鄒魯::等目標努力,並針對各項建設和發展,擬訂了地方永續發展策略的構想。 在農業建設方面,將推行生產履歷制度,農漁業輔導轉型為有機、無毒產品;擴大輔導精緻型牛、羊、鹿畜牧養殖,創造酒糟育成之特產品;發展近海漁業養殖與金門特有酒糟烏魚子之生產;調整農漁畜產品產銷結構,透過技術輔導與認證,整合管理制度;一級產業三級化,配合觀光推廣一鄉一產業一特產。 在工商發展方面,將排除障礙,規劃風景區之開發,及觀光星級飯店之籌建;機場工2-7工商綜合區之開發,使成為兩岸精品展售特區;籌建金酒第三生產線,使金酒年產量達三萬噸;建立金酒觀光酒窖,以樹立金酒陳年與酒質之權威。 在交通建設方面,加速推動完成金門港一港三區建港計畫;推動「聰明公車系統」,發展「休閒服務公車」|縣民休閒外出;「長青健康公車」|就醫就診服務;「觀光接駁公車」|自助旅行遊客;推動解說計程車服務團,擴大計程車從業人員就業機會,多元化觀光產業發展;敦促交通部提昇金門航空站規模與功能,使金門航空站成為金門對外交通重要意象。 在觀光建設方面,希望推動金門|大陸間之會議型、商務型觀光與「邊境旅遊」;規劃設置「兩岸旅遊精品中心」;規劃釋出公有土地,排除投資障礙,鼓勵民間投資與觀光遊憩設施;結合岸際軍事設施,規劃水域活動基地,導入活動型、年青化、休閒型的觀光活動,型塑陽光島嶼形象;全面調查島內軍事設施,制訂軍事設施活化再利用自治條例,發展軍事體驗旅遊活動;結合傳統閩南建築再造計畫,全力推展民宿計畫,發展特色、知性、深度之旅遊。 在基礎建設方面,朝投資自來水廠高級化處理,使合格率邁向百分之百;推動全縣家戶污水接管率達百分之七十;完成地形(1/1000)測量及都計樁之訂定,建立地形、都計、地籍三圖合一的地理資訊系統;推動全島無線寬頻網路架設,完善資訊設備;完成區域排水第二期、第三期工程;塑造金門城鄉新風貌計畫,全面檢討鄉村整建;完成「歷史漫步」老街魅力工程|包括後浦老街、金沙老街、金門城北門老街等之整修。 在社會建設方面,調整社福補助重點,消除社會不公平之事項;發給育兒津貼、鼓勵父母親自養育,培養正常健康之下一代;完成身心障礙福利機構之設置,減少家屬台金兩地之奔波;強化署立醫院功能,並朝向兩岸優質醫院目標前進;加強社區總體營造及基本培力計畫,以塑造地區在地文化之生活、生產、生態之三生環境;強化社區衛生保健作為,及早期療育、獨居老人送餐與居家服務工作;推動導航方案,提供低收入子女工讀機會,不幸婦女緊急扶助,補助配偶照顧,社區照護服務,建構優良之社福照護網絡;擴大充實大同之家規模及功能,興建老人養護中心;擴大就業機會,從金酒之擴廠、星級飯店及遊憩區之完成、工業區之開發,增加八百至一千個之工作機會;加強警消機能,使鄉親均能走路放心、居家安心、生活寬心;推動健康城市之理念,塑造健康島、長壽縣之美景。 在教育建設方面,朝爭取金門技術學院升格為金門大學,提供獎學金鼓勵海內外優秀學生來金就讀,培育優秀之下一代人才;鼓勵小校參與校際整合,提升教學效能;鼓勵各級學校發展特色及專長,實現「一校一藝團、一人一樂器」、「一人一運動、一校一團隊」之目標;爭取大學來金開設各種學分班、學位班,建立終身學習制度,開設社區多元化課程,提供縣民進修機會與管道;建立全民運動機制,鼓勵各社區團體定期舉辦活動、觀摩、學習,建立健康、快樂的島嶼。 在文化建設方面,將繼續推動「金門」列入世界遺產之世紀大工程;啟建金沙大佛石雕觀音聖像,建構宗教園區,讓金門以仙洲佛地再現;擴大「金門學研究」,加強各項文化活動紀錄保存,推動台閩間文化交流;擴大歷史及傳統建築維修補助,保存地方文化特色;擴大兩岸及世界各地文化展演活動與交流,以提高鄉親之精神生活,並擴大鄉親之視野;成立「閩南文化學習圈」,編撰教材與舉辦研習營隊,深化閩南文化與藝術。 在環保建設方面,引進乾淨能源,爭取台電來金設立大型風力發電系統,兼具觀光與節能效益,減少環境污染;強化綠化美化工作,訂定第三個十年森林經營管理準則,維持森林覆蓋率達50%以上,並朝景觀林及休閒林業發展;執行行道樹十年植栽計畫,使道路景觀四季有特色;加強各項影響環境變化之監測與公害防治,建立環境管理資料庫;鼓勵民間籌設工程廢棄土方銀行,增加資源之再利用;輔導設立有機堆肥廠,收集廚餘等有機廢棄物,使成有用之資源,並利農地耕作。 在土地利用方面,全面檢討都市計畫土地分區管制規則,對自然村、國宅專用區之建蔽率適度放寬,以符實需;健全都市計畫作為,以因應市場及重大建設之需求。 金門縣政府研考室指出,金門位於兩岸邊陲,為一蕞爾小島,有限的自然與人力資源,對於島嶼發展極具挑戰性,解除軍管後,隨著民意高漲,無可諱言的,衍生了公共財私有化與快速的環境變遷,衝擊了原有文化生態特質,影響島嶼環境與居民價值觀。有鑑於此,永續發展的思維與行動,將有助於金門建構長遠恆久的發展方向。 縣府研考室並指出,2006年4月22、23日,金門縣縣政發展研討會的舉辦,縣府邀請公務部門、非營利組織、企業人士、地方民眾,針對金門發展獻策,獲致「觀光立縣、文化金門」為發展主軸,體認到「在觀光立縣的施政主軸上,唯有以文化為底蘊的觀光才能長久,才能永續,唯有以文化為根基的觀光,才能兼具厚度與深度」,未來將適度調整發展策略,在「全球化」與「地方化」相融相成的趨勢下,建構獨特性與不可取代的發展地位,使島嶼的經濟發展、社會文化與自然生態,能有序運作與平衡發展。
-
五穀粽吃出健康
端節前夕衛生局上下體驗包粽樂,並以健康養生五穀食材為訴求,包出一顆顆低油脂、高纖維的肉粽,衛生局也特別提供五穀粽食材給民眾做參考。 五穀係指:糯米、黑糯米、薏仁、糙米及燕麥,再加上瘦肉(不使用肥肉)、蝦米、豆乾丁(植物性蛋白質)等配料,另外增加紅棗、栗子、碎蘿蔔乾、濕香菇等,以增加膳食纖維量。
-
佛教界贈獨居老人營養品
端午節前夕,金門佛教弘法基金會昨提供營養品請金門縣政府社會局代為致贈全縣獨居老人。社會局對該基金會關懷獨居老人善舉,並代表受惠老人表達感謝之意。 金門佛教弘法基金會昨天由董事呂丙丁、總幹事陳文經,帶來端午節向全縣獨居老人賀節的營養品,希望透過金門縣政府社會局的協助,將營養品轉送到獨居老人手中。社會局代局長黃雅芬在代表接受該批端節慰問獨居老人營養品時,除了代表受惠老人表達感謝之意,並即轉請鄉鎮公所各志工代為轉送,期讓獨居老人分享端午過節的氣氛和社會的溫暖。 金門縣政府社會局目前提供地區獨居老人送餐(中餐),據統計有七十,提供緊急救援則有二百人。
-
吳龍山連任羅厝社區發協理事長
烈嶼鄉羅厝社區發展協會召開第二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改選理事長暨理、監事,現任理事長吳龍山的服務熱忱,深受社區居民的肯定,繼續連任理事長。烈嶼鄉長林金量推許該社區在理事長吳龍山以身作則的領導下,無論在配合政府政令宣導、或是落實社區環保工作以及爭取成立烈嶼第一個數位機會中心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成效,是該鄉的模範社區,他也期望該社區愈來愈有發展。 幹部改選,常務理事:羅馬牌、吳國祥;理事:洪國泰、羅棟樑、陳全成、洪能票、羅天壽、羅來補、羅德勝、洪金保;候補理事:羅愛國;常務監事:羅天戚;監事:李進發、洪江河;候補監事:羅天降;並聘請羅裕閎為總幹事,羅天沛、陳佩琴為副總幹事,羅志成為總務,羅天升為會計,羅駒駪為出納。 吳龍山特別感謝鄉長林金量經常性到社區發展協會指導、協助與關心,也感謝幹部、居民們的努力配合,才能讓該會會務工作推展順利,而有今日的局面和成效。吳龍山說,擔任社區幹部職務,是一種榮譽,亦是責任加重,付出更是重要,希望社區居民持續努力,使社區業務能更加蒸蒸日上。 會後,並舉辦聯誼餐會活動,感謝所有參與社區各項活動者之辛勞,並充分交換與分享社區事務之各項經驗。
-
神明落難金城警所暫棲身如有神像遺失快去領取
民眾昨日到金城警察所報案或洽公時,可以在會客室的茶几上看到六尊神像,不知情的民眾還誤以為是警方請來神明坐鎮,藉神力鎮壓境內的妖魔鬼怪,讓竊案消弭於無形。 原來,金城警察所是於日昨一天內不約而同地受理二件分別拾獲三尊神像案,六尊不速之「神」的到訪,也使得民眾調侃金城警察所一時之間成為神明收容所,所內顯得是「神氣十足」。 金城所係於二十七日下午三時許,接獲林姓民眾報案指稱,於西海路天后宮旁洗手台,發現三包垃圾袋包裝物,經打開一看原來是三尊佛像。由於三尊神像並不屬天后宮所有,林民乃帶著三尊神像向警方報案,由警方協助處理。 無獨有偶的是,當日晚間十時許,庵前守望相助隊隊員於該社區執行社區及廟宇防竊勤務時,在該社區「愛國將軍」廟內神桌上,赫然發現三尊不屬於該廟之神像,乃將神像請往金城所報案,拜託警方代為處置。 同一天同時受理二件拾獲神像案,員警也感到有些訝異,對於六尊到金城所作客的神像,金城所根據受理民眾交存拾得遺失物作業程序辦理,依規定填寫收據四聯單交拾得人收執外,並將祂們暫時安置於所內會客室茶几上,並敬上茶葉表示禮遇。城警也呼籲地區廟宇如有神像遺失(遭竊),請與該所聯繫或親至該所認領,將神像早日接回供奉,別讓神明流落在外!
-
新故鄉社區營造培力計畫補助文化局籲踴躍申請
金門縣文化局辦理九十五年度新故鄉社區營造培力計畫,經訂有「金門縣社區營造點徵選及輔導計畫作業要點」乙種,均歡迎鄉鎮公所、社區學校、社區協會、工作室、團隊、社區發展協會、社區組織、基金會等,依計畫內容項目於七月底前踴躍提出申請,文化局將分成二階段進行資格選和實地踏勘與書面審核之計分評審,以做為補助與否的依據。 計畫內容方面,第一項的「社區產業振興計畫、社區生活提昇」,辦理內容主要有:一、轉化社區現有生態、文化資源,或活化居民現有產品、飲食成為社區新產業等。二、發展提昇社區生活方案。補助對象:鄉鎮公所、社區發展協會、社區組織、工作室。補助原則:一、補助經費以新台幣十萬元為上限。二、需有研發與行銷或包裝課程。三、需真正落實在社區(市街),對居民(縣民)有所助益為思考方向。 第二項的「社區營造資源調查與行銷計畫」,辦理內容主要有:一、社區生態、文化、人文資源調查。二、內容需要社區環境與社區空間的居民會議與座談(需書明辦理主題、目的、辦理場次、參加人員、講師及預期效益)。三、需有社區向外引薦與促銷活動。四、需與社區結合並落實居民參與。補助對象:鄉鎮公所、學校、工作室、社區發展協會、社區組織、基金會。補助原則:一、補助經費以新台幣十萬元為上限。二、應註明參加人員、分工職掌、調查方式、計畫期程、目標。三、應並依專家學者意見修正內容後始可結案。 第三項的「社區生態或文化地圖」,辦理主要內容有:一、生態地圖:可由照片和社區示意圖繪製而成,並以網頁多媒體呈現。二、文化地圖:社區歷史、軍事建築等,以手繪方式和照片呈現,並以網頁多媒體呈現。補助對象:學校、社區協會、社區社團、工作室。補助原則:一、補助經費以新台幣十萬元為上限。二、需公開展示。 第四項的「家鄉守護員計畫」,辦理主要內容有:一、具生態或文化特色資源之社區,組成社區志願者,擔任例如解說、環境維護工作團隊。二、有志提昇社區生活之人士或團隊,且提供具體之計劃及執行方案者。三、以社區生態、文化資產、社區環境與社區生活空間的居民會議與工作坊為主。補助對象:鄉鎮公所、社區學校、社區協會、工作室、團隊、社區發展協會、社區組織、基金會。補助原則:一、補助經費以新台幣十萬元為上限。二、需有組織架構、實施要點、執行計畫與訓練課程(含定點解說人員及社區生態、歷史建築環境維護辦法等)。 計畫執行方式,透過徵選「文化局先培訓社區企劃人員」,以及發佈徵選辦法,由文化局進行審核、輔導、考核。 評審方式,分成二階段,第一個階段為資格選、第二個階段為實地踏勘與書面審核之計分評審。第一階段資格選,由金門縣文化局就資料列表從寬審核處理。凡金門縣有心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工作,且能具體提出實施地點之公所、社區、基金會、工作室、社區發展協會、社區管理委員會等之團體(至少三人)及學校。依規定將計畫(電子檔E-mail至chenjuxu@ms57.url.com.tw)送達文化局。 第二階段計分評審,內含實地踏勘(佔百分之四十五)與書面審核(佔百分之五十五)。錄取以評審委員的總分核計後,取優者的名額為補助對象,未達標準者從缺。 評審規則,初審中未通過第一階段資格選者,不得進入第二階段之計分評審。評審人員由專家、學者、地區傑出人士或文化局人員等組成,進行實地勘查及書面審議。評審人員就提送計畫單位實地踏勘,並就計畫提出問題,同時進行計分。而已錄取者需就審查意見修正計畫,經金門縣文化局核可後始得執行計畫,未依限修正者或自動棄權者由備取者遞補。 至於本案聯絡人:陳建武,電話:082-328638轉113,傳真:082-323553,E-mail: chenjuxu@ms57.url.com.tw。
-
金寧正音班圓滿劃下句點
金寧鄉公所辦理的「ㄅㄆㄇ正音班」基礎學習活動,經一個多月的研習於昨日結業。鄉長李文俊親自驗收小朋友的學習成果,強調注音符號是國語文教育的根基,和英文教育同樣的重要,鄉公所預定利用暑假假期再開辦基礎英語研習活動,他歡迎轄區家長屆時可幫小朋友報名參加。 這項結業儀式於昨日上午十時假鄉公所四樓團康室舉行,小朋友還特別打扮造型,相當的活潑可愛。鄉長李文俊在鄉公所秘書傅仰鑫、課長王四川的陪同下,親自主持結業式,對小朋友多所勉勵。 李文俊表示,注音符號是國語文教育的根基,近年來,地區新移民新娘愈來愈多,這些來自異地的外籍新娘,本身也要接受學習中文的基礎教育,在缺乏語文能力情形下,無法輔導孩子學習「ㄅㄆㄇ」正音的中文基礎,而學校一年級正式課程的安排學習注音符號又很短,很快就進入教導國語文,對於這些外籍新娘的孩子們會較吃力,為此,鄉公所才特別為轄區內幼稚班大班的學童開辦「ㄅㄆㄇ正音班」基礎學習活動,希望能為小朋友打下語文教育的基礎,以助益未來中文教育的學習。 小朋友拿著國語課本大聲的朗讀,聽在家長的耳裡,歡喜不已。李文俊也多所嘉勉,並表示,英文是世界共同的語言,英語教育也是非常的重要,尤其是目前英語教育已從國小三年級開始接觸學習,為此,鄉公所預定利用暑假假期再開辦基礎英語研習活動,他歡迎小朋友繼續報名參加,為自己未來學習做好根基。李文俊也頒發獎品獎勵表現良好的小朋友,開心的與小朋友合拍「畢業照」。 活動中,也透由賓果、走迷宮遊戲、以及闖關遊戲,來測驗小朋友學習的成果,並有獎勵品。
-
金門樂府31日舉辦南管發表會
為歡慶端午佳節,金門樂府傳統樂團訂於五月卅一日上午假金城鎮前水頭社區舉辦九十五年上半年金門樂府傳統音樂研習南管成果發表會,團長李麗娟歡迎鄉親逗陣來鬧熱,共同歡度不一樣佳節。 這項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輔導、金門縣文化局指導、金門樂府傳統樂團主辦、前水頭社區活動中心協辦成果發表會,定於五月卅一日上午十時至十一時在金城鎮前水頭社區活動中心開唱,京劇音樂含鑼鼓演出有楚宮恨(二簧原板)倪雲飛演唱、楚宮恨(二簧慢板)倪雲飛演唱、狀元媒(二簧原板)倪雲飛演唱。南管曲目由陳金潭、許銘豐老師領奏,演出有指:(出庭前)李麗娟執板、曲:(夫為功名林美月主唱、曲:(感謝公主)楊秀珍、陳秀月對唱、曲:(暗想暗猜)黃燕燕主唱、譜:(清風頌)楊明雪執板。
-
《島嶼觀察站》人民,你為什麼不生氣?
這麼些年來,臺灣的領導人陳水扁和他的老婆、他的孩子、他的親信,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出了很多荒誕不經的劣行。近來,陸續有人提出要罷免陳水扁的說法,不想,在野的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卻始終表達了反對的態度,一如他在2004年陳水扁用兩顆子彈當選連任時的態度一樣。冷靜、溫和、謙謙君子的風度。這和其他民主國家的政治領導人相比,真的蠻不相同。 臺灣在野黨的主席不生氣,或許是因為他受到中華文化的薰陶,個人修養特別好,也可能是因為他希望讓民進黨繼續爛下去,以方便2008年的總統大選。這都可以理解,但是||街角賣水煎包的李老伯、車站旁等客人的計程車司機阿成、小學裏教美術的陳老師、水頭碼頭賣船票的黃先生、湖下種高粱的楊先生,為什麼你們也都不生氣?說起來,您們都是民主社會的「主人」。總統者也,不過是一個公僕。但是,公僕做事做得這樣差,主人卻始終無動於衷||難怪臺灣的政治環境越來越差。 過去一年來,TVBS電視節目上的幾位有見識的社會精英人士,幾乎已經快說破了嘴皮。李濤夫婦已經在電視上「搞革命」,都已經要滿周年了,可是我們看見的還就只是那少數幾位有膽識、有魄力的精英人士,其他的人民似乎反應不是那麼熱烈。 或許,這才是在野黨主席不敢發動罷免案的真正原因吧? 畢竟,發動罷免需要多數力量的集結,如果事情不成,人民的支援不夠,恐怕還會有反效果。為了安全起見,馬、宋兩位主席會面之後,決定「先看看民進黨本身的反應再說」,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問題是,阿扁上臺已經六年了。六年來,臺灣老百姓的生活是不是更好了呢?答案是明顯的否定。 阿扁經常專機出訪幾個小友邦國家,也就是,扁政府前外交部長陳唐山所說的那種「鼻屎大的」國家,我們的外交有沒有給我們帶來任何的實惠呢?答案是明顯的否定。 阿扁上臺之初,時時欺騙百姓,讓人民以為只要臺灣反大陸,就可以獲得美國的協助,甚至必要時可以協助臺灣搞台獨,以美國軍隊的實力來對抗大陸「萬惡的共匪」。結果呢?美國和大陸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大陸越來越努力于復興中華優美文化,美國深受感動;而臺灣天天吵著要「去中國化」(那不就是文化大革命嗎?),搞得美國總統氣得用英文髒話罵阿扁。 這種連「兒皇帝」式的外交都搞不開的外交工作,讓人民滿意嗎?我很懷疑。 阿扁曾經口口聲聲說他是「出門拚外交」,「回國拚經濟」。經過了六年的實際檢驗,證明他的「拚外交」其實只是對內拚金權社交;他的「拚經濟」只是暗中在股市「拚家族經濟」。對於社會主人的利益,一點都沒有照顧到。 過去阿扁政府還喜歡強調臺灣的人權保護,自吹自擂,還想要花錢搞「人權外交」。結果不過是讓幾個收錢的友邦人士出面,頒發獎牌給自己的老婆、副手,讓臺灣的眾多外勞受到不人道的待遇;讓許多大陸新娘無法履行民法上的夫妻同居義務;甚至讓臺灣的一些外籍新娘受到虐待或神秘的死亡而已。 金門位在福建省境內,過去,為了臺灣的安全,人民出生入死,忍受種種人權限制幾十年。現在,金門人民想要有個安全方便的機場,都不可得。 大陸走上了改革開放的道路,民生經濟蓬勃發展,臺灣卻在李登輝、陳水扁連續主政近二十年以來,走上了封閉自閉的道路。 筆者有時會聽到金門鄉親抱怨:臺灣的政治環境不好,金門的政治環境也不好,心中不免感到有些難過。孰令致之?人民自己要擔當起做主人的責任啊!
-
迎城隍寫生比賽各組優勝出列
金城鎮公所配合農曆四月十二迎城隍舉辦寫生比賽活動,吸引各學校國小學童踴躍參與,收件計有六百零四件作品參賽,鎮公所邀請評選委員校長李根樂、老師董皓雲、美術學會蔡繼堯、唐敏達等多位專家評審,各組優勝作品成績業已出爐,主辦單位擇日將由鎮長蔡輝詩頒發獎狀、獎金獎勵。 四月十二迎城隍美術寫生比賽各組別得獎人:他們是,幼稚園組:第一名李宜庭(古城)「四月十二迎城隍」,指導老師李菁晏。第二名陳彤(城幼)「莒光樓景觀」。第三名張辰威(城幼)「城隍爺遶境遊行活動」。佳作:黃敬倫(湖小)「城隍爺生日快樂」、蔡語儂(開瑄)「魁星樓」、黃興宗(古城)「城隍廟口前」。 小學低年級組:第一名洪菱(金湖國小)「看熱鬧」,指導老師陳麗芬。第二名陳政賢(古城國小)「迎城隍」、第三名黃怡雯(古城國小)「迎城隍」。佳作:王丞(中正國小)「打花草」、邵羽漢(古城國小)「迎城隍」、許雅淳(金寧中小學)「迎城隍」。 小學中年級組:第一名陳左佑(正義國小)「迎城隍」,指導老師陳筱薇。第二名洪馨(金湖國小)「城隍廟」,第三名杜彥瑩(中正國小)「迎城隍」。佳作:陳劭豐(金湖國小)「迎城隍」、顏如琦(中正國小)「城隍爺出巡」、陳孝蓉(正義國小)「熱鬧的迎城隍」。 小學高年級組:第一名蔡欣燁(金湖國小)「迎城隍」,指導老師王慧騏。第二名陳彥霖(正義國小)「迎城隍」,第三名楊恕皓(湖埔國小)「我愛看八家將」。佳作:黃鈞祺(中正國小)「迎城隍」、洪芷涵(上岐國小)「飆轎」、林子誠(賢庵國小)「迎城隍」。 金城鎮長蔡輝詩表示,今年首次配合城區民俗活動於五月二日起至五月十九日舉辦農曆四月十二迎城隍寫生比賽活動,透過活動推展金城鎮人文薈萃、景色秀麗的獨特風情及農曆四月十二迎城隍宗教活動,培養兒童藝術素養,豐富藝術內涵,增進兒童對民俗文化的認識,滋潤善良觀念及態度,體驗鄉土文化,促進熱愛鄉土的情操。並邀請美術學會多位專業人士就參賽作品進行評審,各組優勝作品成績業已出爐,獲獎作品擇日將頒發獎狀、獎金表揚。
-
金門學研究會正式誕生了
「金門學研究會」昨日舉行成立大會,由蔡鳳雛高票當選第一屆理事長。蔡鳳雛表示,未來該會將發揮推動金門地方研究,促進地方文化發展,落實全民文化運動,增進民眾生活品質的宗旨,營造金門成為深具特色的人文區域。 金門學研究會成立大會昨日上午九時許假金門縣文化局二樓視聽室舉行,會議由與會人士共推文化局長李錫隆主持,會中針對金門學研究會的組織章程與工作計畫進行討論。 經過研商,僅對會員資格限制進行修正,放寬為凡設籍金門縣或贊同該會宗旨,年滿二十歲以上,有行為能力,填具入會申請書,經理事會通過,並繳納入會費後,即為該會會員。 會中,也再次宣告金門學研究會成立的任務,主要包括: 一、推動金門地方研究,結合地方民眾、社團組織與產官學界,綜合本土觀與國際觀,促進金門與世界接軌,讓金門成為國際間的文化重鎮。 二、推動地區生活群組研究,結合宗族聚落與社區營造,應用社會、族群與民間組織等資源,提昇金門地區生活文化,營造金門成為深具特色的人文區域。 三、推動地區生態群組研究,結合地方特色、人文空間、地理環境、城鄉關係等人文資源,強化地區人類生態發展特質,塑造金門成為海內外華人的文明故鄉。 四、推動地區生產群組研究,結合文學藝術、文化資產、創意產業、經濟發展等多元條件,促進金門文化永續發展,打造金門成為新世紀的創意島嶼。 五、推動地區全民文化運動,結合政治與社會、學術與文史、文藝與社教、傳統與現代等多元發展,讓文化落實在民眾生活,增進民眾文化素養,開創金門成為文化豐原。 在稍後的選舉裡,經投票結果,選出第一屆理事長暨理監事,他們是─理事長:蔡鳳雛;常務理事:董群廉、郭哲銘、王先鎮、王建成,理事:李錫隆、王先正、楊清國、周志強、黃奕展、楊加順、陳欽進、吳鼎仁、陳水龍、董水應;候補理事:郭朝暉、李再杭。常務監事:張序伯;監事:林世龍、蔡群生、顏炳洳、林永進;候補監事:許維權;總幹事:陳延宗。
-
走訪中山林雨中尋找金門自然生態之美
雨中探索金門之美!由社區大學、烈嶼國中合辦之「走訪中心林|探索自然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習活動計畫」,昨在雨中進行,計有一百餘人參加,內容豐富包括地質風貌、環境生態保育、植物、標本diy,學員興致不受天候影響,個個收穫頗豐。 由金門社區大學、烈嶼國中合辦之「走訪中山林|探索自然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習活動計畫」,昨日舉行,天空下著雨,仍有一百餘位學員前往參與,學習興致不受雨天影響。 該活動昨假中山林舉行,包括地質風貌、環境生態保育、植物、標本diy等,首先由烈中校長吳啟騰、寧中小校長楊瑞松,針對中山林之歷史典故、由來、地質風貌及形成進行詳細的簡介。 另外由陳西村講解紅樹林自然生態,內容包括環境功能、教學功能、環境生態、分佈範圍、生長習性等內容,而陳秀竹也負責講解環境生態保育。 陳西村表示,金門紅樹林以浯江溪口潮間帶最具代表性,此處主要以海茄苳為主,數量大小植株計應可達萬株以上,另外金沙鎮浦邊亦有為數不少的海茄苳。另有長得較高為水筆仔。 依據林務所記錄,民國六十八年曾自台灣淡水河口引進栽植此處,故一般人皆認為金門水筆仔都來自淡水。其實九十年曾對金門紅樹林調查發現,在田浦出海口、小金門的后頭出海口、上林出海口及清遠湖出海口皆有水筆仔之蹤跡,有的植株比浯江溪口的還大,據悉應來自大陸,時間可達四、五十年以前即存在。 陳西村也表示,除此之外,在小金門的后頭及蓮池外之出水口發現老鼠竻、上林及清遠湖發現桐花樹,此二種並不產於台灣,故與大陸有相當的地緣關係。台南四草有人送地區二百株五梨跤,目前種於浯江溪口,生長效果相當好。 陳秀竹談及環境生態保育時表示,金門島嶼早期因為實行戰地政務,且長期受到軍管的限制,在各方面的發展相較於台灣有明顯的落後。但卻因為軍管的限制,減少了開發的壓力,環境也避免了污染,自然生態的資源因而被保留了下來。希望大家認識金門之美之後,能一起關心金門,並一同來推動環境保育工作。 結束上午的活動後,下午首先藉由介紹金門、栗喉蜂虎等影片觀賞,讓學員更能認識金門的人文風俗習慣及生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