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租稅宣傳發票兌換戲券看好戲
國稅局金門稽徵所訂於十月十八日辦理「稅稅平安、酒酒長長│看好戲」租稅宣傳及統一發票推行宣導活動,特邀請宜蘭縣悟遠劇坊跨海演出歌仔戲戲碼,即日起至十月十六日上班時間受理兌換入場券,歡迎民眾備妥98年9│10月份之統一發票10張,即可兌換入場券一張,入場券兌完為止,如尚有疑問歡迎撥打該所電話(082)323984轉206陳先生洽詢。 為擴大租稅宣傳層面,國稅局金門稽徵所預定於本月十八日下午二時假金門縣文化局演藝廳辦理「稅稅平安、酒酒長長│看好戲」租稅宣傳及統一發票推行宣導活動,該所準備精彩歌仔戲戲碼,特邀請宜蘭縣悟遠劇坊跨海演出,以結合他縣地方社團資源辦理租稅宣導,藉由輕鬆的歌仔戲演唱,搭配歌仔戲寓教於樂之方式,讓租稅宣傳也可以『精緻典雅』,透過民眾以統一發票來兌換活動入場券,期能掀起旋風,進而提昇民眾對於購物時索取統一發票的良好風氣。 為落實宣導統一發票政策,本次宣導活動重金禮聘宜蘭縣悟遠劇坊演出精彩歌仔戲配合宣導,活動會場設置租稅宣傳服務站,分送國稅常識資訊宣傳單與稅務諮詢,並舉行國稅稅法常識填問卷活動,凡參與民眾全部答對者即贈送精美宣導品乙份,送完為止。節目表演活動中,穿插進行有獎徵答活動。 金門稽徵所指出,凡民眾備妥98年9│10月份之統一發票合計10張,即可兌換入場券1張,並自即日起至十月十六日止上班時間內來該所兌換,每人限2張,入場券兌完為止,歡迎民眾踴躍兌領,廖主任歡迎大家逗陣緊來看戲!如尚有疑問歡迎撥打該所電話(082)323984轉206陳先生洽詢。
-
全民票選促參LOGO
民間參與公共建設將有共同的識別標誌了,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邀請全民票選促參LOGO。 根據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表示,為讓社會大眾瞭解哪些公共建設是民間參與案件,工程會委託專業公司設計了五款促參識別標誌(LOGO),邀請民眾票選,未來將選出一款懸掛在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營運場所入口,以供辨識,只要看到促參LOGO,就知道提供公共服務的設施是民間參與的案件,民眾可以肯定經營公共建設的廠商,也可以找到反映意見的管道,以達到全民監督的目的。 而參與經營公共建設的廠商,亦可認同此促參LOGO,來建立品牌形象,進而整體提升公共服務水準。 促參識別標誌網路票選活動,自九十八年十月一日開跑,民眾只要於十月三十一日前至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網站(http://www.pcc.gov.tw)或活動網址(www.logo-pk.com.tw)投下最喜歡的LOGO,就有機會得到筆記型電腦、PS3、Wii、IPOD touch、折疊腳踏車、頂級保養組等精美好禮。
-
小病就打119消防局說不該
消防局近期受理報案發現有很多民眾因輕微身體不舒服,動輒就撥打119電話,要求派遣救護車送醫,消防局特別向民眾做宣導,緊急救護勤務皆以緊急危難救助為主,若民眾不分危急與否,均打119叫救護車,甚至會影響到其他真正危急病患就醫權益,及救護勤務正常運作。 消防局指出,依據統計資料顯示:97年1月至12月份緊急救護出勤次數為1,814次,送醫次數1,616次,空跑次數198次,急救送醫人次1,643人次;其中以急病550人次排第一,佔33%;車禍受傷398人次排第二,占24%;一般外傷252人次排第三,占15%;本(98)年1月至8月份緊急救護出勤次數為1,395次,送醫次數1,182次,空跑次數213次,急救送醫人次675人次;其中以急病432人次排第一,佔37%;車禍受傷271人次排第二,占23%;一般外傷172人次排第三,占15%(以上均四捨五入);雖然急病高居送醫原因第一位,但很多病例並非緊急傷病,實務上曾發現有些慢性病患會習慣性叫救護車到門診看病拿藥,也有人牙痛、肚子痛或頭痛也會叫救護車,在台灣南部某大學甚至曾發生學生在宿舍擠青春痘流血也打119報案叫救護車,如此讓急需救護之重症病患卻叫不到救護車,因為救護車輛、人員是有限的。 消防局表示,近來受理報案發現有很多民眾因輕微身體不舒服,動輒撥打119電話要求派遣救護車送醫;依據緊急救護辦法第3條規定,緊急救護「指緊急傷病患或大量傷病患之現場急救處理及送醫途中之救護」,而所謂緊急傷病患係指「因災害或意外事故急待救護者」、「路倒傷病無法行動者」、「孕婦待產者」、「其他緊急傷病者」。消防單位執行緊急救護勤務皆以緊急危難救助為主,若民眾不分危急與否均打119叫救護車,將造成緊急救護資源濫用,降低地區整體緊急救護服務品質,甚至影響到其他真正危急病患就醫權益及救護勤務正常運作,即使調度他轄分隊救護車支援,必然耽誤傷病患送醫救治之黃金寶貴時間,造成不良後果,影響層面甚鉅。 金門地區人口有老化現象,民眾緊急救護案件快速增加,為避免救護車濫用,消防局呼籲地區民眾珍惜並妥善地使用我們有限的緊急救護資源,才能讓地區真正需要緊急救護的病患都能獲得最好最快的服務。
-
旅菲華僑返鄉拜會省府
循由小三通返鄉探親、參訪的菲律賓金門同鄉會僑親一行,昨日由理事長李健民率隊前抵福建省政府拜會,省府第一組組長楊誠璽在熱誠歡迎他們到訪時指出,旅外鄉親一直是金門最大的後盾與支柱,期盼他們經常組團返鄉走訪,關心、投入家鄉的建設發展,讓金門的未來更好。 菲律賓金門同鄉會由理事長李健民、前理事長薛南武率隊由菲律賓飛抵廈門,於十日由廈門小三通前抵金門展開四天三夜的金門快樂行,昨日下午五時並前往福建省政府拜會,受到第一組組長楊誠璽、秘書陳國興、組員楊菱琪等人的熱情接待。 日昨楊誠璽在金城鎮公所前巧遇薛南武理事長等人,得知菲律賓金門同鄉會鄉僑千里迢迢返鄉探親參訪,特別邀請他們到省府走走、敘敘舊。昨日楊誠璽代表因公在台的省主席薛承泰、秘書長曾華德竭誠歡迎時指出,他曾隨同前主席顏忠誠等省府團隊赴菲律賓宣慰僑胞,受到菲律賓金門同鄉會前理事長薛南武與現任理事長李健民等金門僑親的熱誠接待,心中感念很多,僑親對於家鄉的建設發展非常關心,也經常返鄉探親參訪,一直是家鄉的後盾與支柱,此次僑親返鄉,能親自接待,內心感到非常歡喜。 楊誠璽說,金門是福島,擁有好山好水,不論是戰地遺跡、生態環境、閩南建築等等,歡迎僑親經常返鄉走走,關心故鄉的發展,並提供建言。 他也指出,隨著兩岸關係的和緩,彼此間往來更加密切,去年十月十五日開放直航後,小三通更加便捷,旅居海外的僑親返鄉的路更為廣闊、方便,也希望僑親在返鄉參訪後,有一個美麗的回憶,並能將金門的好,多多向菲律賓的鄉僑或朋友推薦,鼓勵更多的鄉僑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回到家鄉,投入家鄉的建設發展,讓金門的明天更好。 李健民指出,二十年來他前後五、六次返鄉,看到家鄉進步繁榮,心裡非常高興,此次組團回金門探親、參訪,當中有幾位不是金門籍的鄉親,他們來到金門,看到金門對於戰地遺跡、文化保存等等,留下非常好的印象,未來也會鼓勵更多的菲律賓年輕子弟返鄉走走,看看家鄉的建設發展,感受家鄉濃濃的人情味。 昨晚間,省府也設宴招待返鄉的僑親,以濃郁香醇的金門高粱酒歡迎僑親返鄉,進一步拉近彼此的距離。
-
印尼老僑黃炳三率子女返鄉
關心旅居海外僑親的縣長李炷烽,昨日上午接待曾在民國三十六年做過金水小學校長,目前旅居印尼三馬林達的老僑親黃炳三,對於他心念故鄉,並不忘帶領家族後輩回到金門認識家鄉、宗親,是相當肯定和敬佩。 高齡八十七歲的黃炳三,是於十月十日帶同四個女兒和二個兒子(老大和老四)及女婿、親家等一行十人,循小三通管道從廈門搭船班來金門,並受到金門縣黃氏宗親會理事長黃國龍、退休教師黃靜柯及水頭鄉親的歡迎。 多次走訪東南亞僑社、關懷僑親的縣長李炷烽,對於坐著輪椅的老僑親回家鄉,也親自攙扶,並致贈華僑訪談錄及經典金門等輯冊,希望有助後輩認識家鄉。而對於社會局每半個月寄一次金門日報報紙給海外僑社閱讀,由於要過十幾天才會收到,時效上較慢,也建議懂電腦的僑親可上金門日報網站閱讀。 李炷烽也對於很多僑親一輩子旅居海外,難得回來家鄉一趟,也請社會局局長許乃權、課長李廣榮安排餐敘歡迎。並建議退休教師黃靜柯,組織一個八到十人考察小組,去海外僑社看看僑親。許多在海外有各姓僑親的金門在地宗親會,並應將關懷觸角延伸,當作重點工作。 而在一九九六年曾經回到金門一次的黃炳三,這次帶領子女回到金門,目的是要子女認識家鄉、宗親,及懂得「飲水思源」。金門縣黃氏宗親會理事長黃國龍等,並安排餐敘和走訪水頭村落及金門各地,讓黃炳三感受家鄉情濃。 在印尼出生,十四歲才回到金門,並到鼓浪嶼、上海等地讀書的黃炳三,民國三十六年也在前水頭的金水小學當教師兼校長,一直到民國三十八年因時局不穩,才赴印尼東婆羅州三馬林達定居。
-
縣議會臨時會十六日起舉行十天
縣議會第四屆程序委員會昨日召開會議,敲定自十月十六日起一連十天接續召開第十七、十八次臨時會,本次臨時會重點在完成審議97年度金門縣總決算暨附屬單位決算及綜計表審核報告,及縣府提案審議。 縣議會第四屆程序委員會昨日下午三時在議會行政大樓二樓會議室召開第四十三次會議,會議由議長謝宜璋主持,程序委員有副議長許玉昭、議員李麗貌、許華玉、莊良時、洪麗萍出席,議會秘書長張忠民、法制室主任許丕贊、議事組主任甯國平、組員梅承業、鄭碧綺等人列席。 縣府則由主任秘書盧志輝率領府會總聯絡人李增財(建設局長)、主計室主任李秀荷、文化局長李錫隆、環保局長張國土、工務局長許鴻志、交通旅遊局長林振查等人到場,針對提案內容向程序委員適時提出說明。 謝宜璋表示,此次會議是依據地方制度法第三十四條第三項之規定暨本會議事規則第二十條之規定,應縣府要求特別召開,會期中將審議97年度金門縣總決算暨附屬單位決算及綜計表審核報告與多項縣府提案。 在經過充分討論後,敲定從十六日起一連召開第十七次、第十八次臨時會,會中也通過「97年度金門縣總決算暨附屬單位決算及綜計表審核報告」,及縣府二十五項提案列入臨時會議程。 排定之第十七臨時會議程為: 十月十六日:一、議員報到。二、主席報告召開本次臨時會緣由。三、決定議事日程。四、議案讀會。 十月十七、十八日:週休二日,停會。 十月十九日:分組審查議案暨蒐集資料。 十月二十日:聯席審查-本縣98年度總預算第2次追加減預算案。 第十八次臨時會議程為: 十月二十一日:一、審計室報告:97年度金門縣總決算暨附屬單位決算及綜計表審核情形。二、聯席審查:97年度金門縣總決算暨附屬單位決算及綜計表審核報告。三、審議97年度金門縣總決算暨附屬單位決算及綜計表審核報告。 十月二十二日:上午│三讀議案第二讀會: (一)審議本縣98年度總預算第2次追加減預算案。(二) 審議縣府法案。 下午│三讀議案第三讀會:(一)審議本縣98年度總預算 第2次追加減預算案。(二) 審議縣府法案。 十月二十三日:一、審議縣府提案。二、審議人民請願案。三、審議議員提案。四、臨時動議。 十月二十四日:蒐集資料。 十月二十五日:蒐集資料。
-
兩岸中秋博餅王中王金門代表隊勇奪總狀元
金門已經連續4年在海峽兩岸中秋博餅王中王大賽中「槓龜」,今年大出絕招,出動了「骰子貢糖」和「狀元刀」的雙重加持,讓金門代表隊,一路過關斬將,超幸運的李素雲博出了「四紅帶十一」,擊敗了海峽兩岸三百三十多位參賽者,得到了年度王中王大賽的「總狀元」,在廈門風光抱走年度最大獎,價值台幣約100多萬元的頂級轎車。 「2009海峽兩岸中秋博餅王中王大賽」,順利在廈門圓滿落幕,有來自金門、澎湖、台北、台中、高雄、漳州、福州、同安、廈門市等各地狀元,計330人參與王中王大賽,大夥有共同的目標,就是要抱走年度大獎頂級轎車。 金門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受廈門海峽導報邀請,也選派金門地區代表赴大陸參加「2009海峽兩岸中秋博餅王中王大賽」,該會延續往例,於金門中秋博狀元餅總決賽中選拔「狀元」出征。縣府交通旅遊局長林振查、金門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吳嘉獎、秘書長董國財也專程跨海到廈門「助陣」。 吳嘉獎指出,兩岸慶中秋壓軸的「博餅王中王大賽」,由海峽導報在廈門主辦,在來自各地的330名參賽者,其中金門代表出賽共計26名狀元,但只有一名金門代表李素雲進入總決賽,在經過了好幾輪的比賽,甚至已經把所有彩品都給博走,狀元依然害羞不見人,最後取得總決賽參賽者的同意,換了新的狀元碗與骰子,企圖把狀元給喚出來。此時金門代表團隊使出渾身解數,將整個圓桌給包圍起來,眾人不懼形象,齊聲吶喊為李素雲加油,在越喊氣勢越旺的情況下,果真不負眾望,李素雲真的博出了「四紅帶十一」,擊敗了所有參賽者,得到了年度王中王大賽的「總狀元」,金門代表團開心的一同分享得大獎的喜悅。 李素雲說,以平常心參賽,眾人為她加油才是最大關鍵,再加上金門貢糖及狀元刀加持,讓她真的是無往不利。李素雲的另一半董國財,更是樂透。 吳嘉獎指出,為了爭得「王中王」,金門縣政府與金門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也巧思的大出絕招,出動了由「陳金福號」贊助「骰子貢糖」,全場香氣逼人,把來自各地參賽者迷得團團轉之後,再出動「金合利」贊助之「狀元刀」,讓金門代表隊,一路過關斬將,順利抱走年度最大獎,贏得最高榮譽。吳嘉獎說,會有這樣的想法主要原因,是金門貢糖為金門最熱門伴手禮,也是最能夠代表金門的人氣茶點,做成應景骰子,肯定能夠造成轟動。再加上享譽全世界的金門鋼刀,搭配中秋佳節,把鋼刀做成象徵圓滿吉祥的圓月彎刀,讓人擺脫送刀為不吉利的想法。
-
金門﹑內戰與冷戰學術研討會圓滿閉幕
「金門、內戰與冷戰」兩岸學術研討會,昨續在國立金門技術學院進行四場十二篇論文發表後,於傍晚圓滿閉幕。兩岸學者均認為,透過於金門建立平台的學術研究切磋和相互交流,將有助對歷史真相的更了解,並提醒世人和平的可貴。 昨日上午二場論文發表,發表人分別有:孫德剛、劉磊(未出席,由周娜代表發表)、鄭華、周娜、牛大勇、戴超武。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研究員孫德剛在以「試論一九七九至一九八零年美台『準聯盟』關係的形成」作論文發表時,是認為一九七九年以來,美台關係就屬於典型的「準聯盟」。一九七九至一九八零年是美台關係經歷磨合和調整的時期,也是美台準聯盟關係最終形成的重要歷史時期。 孫德剛指出,美台「準聯盟」關係在形成過程中受到多重三角關係的影響,包括美國行政部門、立法部門和中國、臺灣組成的三角關係,中國大陸、臺灣和美國組成的三角關係,以及美國、中國和蘇聯形成的戰略大三角關係。在「零和遊戲」的作用下,上述各種力量經過激烈的討價還價,最終達成一種臨時妥協和脆弱平衡。這種脆弱的平衡中既有安全對抗關係,也有安全合作關係,美台「準聯盟」關係則是各種力量相互牽制,相互妥協的結果。一九七九年以來,美台「準聯盟」關係始終是中國大陸、臺灣和美國三方安全困境的根源,也是西太平洋地區安全與穩定的潛在不穩定因素。 發表人之一的劉磊因未出席,由另一發表人周娜代為發表。劉磊係以「一九七零年初美中接觸的恢復與美臺關係的變化」作論文發表。他在論文資料中指出,鑒於一九六零年代末的國際形勢所迫,尼克森一九六九年執政後,著手嘗試改善中美關係。隨著中蘇衝突和美國越戰困境的加劇,中美雙方各有所求,經過一九六九年一年的努力,一九七零年初實現了中美華沙大使級會談的恢復。同時在這一過程中,美臺關係也發生著微妙的變化,美國對臺灣從全面的保護與支持,逐漸走向有條件的、有限度的保護與支持,但還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支持「中華民國」的基本政策。 論文提到,臺灣的蔣介石政權為了維護「中華民國」的生存與安全,進行了積極的外交努力,加之臺灣對美國在亞洲仍具重要意義,因此臺灣當局雖不能逆轉美中關係變化的大趨勢,至少也為保障自己的生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國際關係學係副教授鄭華昨日以「中美關係解凍談判中的臺灣問題」作論文發表強調,「臺灣問題」作為中美關係解凍系列談判的核心議題之一,貫穿於雙邊談判的始末。此項研究依時間發展順序,從溝通管道的開啟、基辛格秘密訪華、中國的聯合國代表權問題、尼克森訪華、起草「上海聯合公報」等諸多事件中,逐一環節審視雙方在臺灣問題上的分歧與差異,並進而解釋雙方是如何形成「暫時便利」的雙贏,從而最終促成「上海聯合公報」的發表。 鄭華指出,一九六九至一九七二年中美關係解凍是在冷戰宏觀背景之下,東方社會主義陣營的最大發展中國家│中國,與西方資本主義陣營掌門人│美國之間的一場旨在改善敵對關係的首腦級談判。而臺灣問題作為中美關係解凍談判中的核心議題之一,無疑增加了談判推進的難度。
-
兩岸學術研討會學者﹕1954年炮擊金門旨在解放臺灣
「金門、內戰與冷戰」兩岸學術研討會,昨日上午第二場論文發表,由發表人周娜、牛大勇、戴超武擔綱。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講師周娜昨日以「試論艾森豪政府在台海危機中的決策模式│以第二次台海危機為例」作論文發表,認為第二次台海危機是第一次台海危機的繼續和發展,美國基本沿用了在第一次危機中的政策路線。與第一次危機所不同的是,第二次危機中,美國抓住時機,與臺灣當局進一步調整關係,在原有的美台「共同防禦條約」的基礎上達成了美台「聯合公報」,從而使美台關係在上述兩個基礎上長期確定下來。 周娜指出,綜觀台海危機的處理細節,艾森豪與杜勒斯的關係並不例外。杜勒斯在其中起到了極為積極和重要的作用,但不外乎美國外交政策的設計者、執行人和發言人。雖然他傾向對中共採取更為強硬的立場,但卻從未擅自行事。艾森豪始終牢牢掌握著對台海局勢的最終決定權。然而,美國將對台海的決策同整個西太平洋的安全以及美國在世界上的信譽與威望聯繫起來的思維邏輯,使美國在危機處理中缺少迴旋餘地。即使是艾森豪採取模糊戰術,也不能從根本緩解美國在危機中所處的尷尬局面,當新的危機發生時,美國將極有可能重陷進退兩難的境地。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牛大勇昨日以「一九六零年代初期美台關係中的金門馬祖問題」作論文發表,認為中美關係中的一個重大麻煩是臺灣問題。美台關係至今仍是牽制和干擾中美關係正常發展的一個主要因素。冷戰時期的一九六零年代初,甘迺迪政府醞釀著對華政策的調整,但在對台關係和金門、馬祖等沿海島嶼問題上,面臨障礙。 牛大勇指出,甘迺迪時期的美台關係,表面上平平淡淡,沒有什麼大的起伏,實際上暗潮洶湧、波瀾起伏。這時期的美國,在許多問題上同臺灣當局發生齟齬,除了聯合國中國代表權問題、美國同蒙古關係正常化問題、廖文毅赴美簽證問題、從緬泰老邊境地區撤走國民黨殘軍等問題之外,還有反攻大陸和沿海島嶼棄守等問題。 牛大勇認為,歷史帷幕之後發生的這一系列事件,折射出美國對華政策中長期存在的一些根本性的矛盾。在影響甘迺迪政府對台政策的諸多因素中,地緣政治利益、意識型態、道義原則、威權的擴張、目標的確定、力量的限度等等,都被美國決策層反覆考慮和權衡。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戴超武昨日以「中國、美國與第一次臺灣海峽危機的結束」作論文發表,認為一九五四至一九五五年中國炮擊金門和發動解放浙東島嶼戰役,實際是中國再次提出「解放臺灣」任務具體體現。 戴超武指出,中國之所以在朝鮮停戰協議和日內瓦會議後作出如此決定,是同當時的國際形勢以及臺灣海峽局勢的發展變化分不開的。一方面隨著遠東國際形勢的緩和,臺灣問題日益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反對國際上製造「兩個中國」的陰謀成為中國首先必須解決的問題。另一方面,如何突出臺灣問題,中國領導人採取了炮擊金門和解放浙江沿海島嶼的方法。
-
古寧頭戰役60週年學術研討會14日登場
「烽火激戰三晝夜,台海和平一甲子」。今年10月25日正是金門古寧頭戰役60週年紀念日,值此意義非凡的時刻,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預定於10月14日假中山林遊客中心簡報室舉辦「金門國家公園古寧頭戰役六十週年學術研討會」,邀請台金參戰官兵代表及相關來賓計90人與會,緬懷當年國軍保家衛國、犧牲奉獻的精神,同時也向這些難得齊聚一堂見證歷史的參戰英雄代表們致上最崇高的敬意。 金管處表示,因研討會活動場地需要,14日中山林遊客中心第一視聽室上午暫停影片播放服務,該處深表歉意,並請旅行社業者及遊客配合與見諒。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曾偉宏表示,這項由管理處主辦,內政部、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指導,金門縣榮民服務處協辦,金門縣文史工作協會承辦的研討會活動,主要是有感於金門古寧頭戰役對兩岸人民而言,均有其戰爭代價與和平啟示的重大意義,特於這場國共關鍵戰役六十週年紀念前夕,隆重策辦本項活動,向當年參戰英雄代表們表達誠摯的敬意與謝忱,彰顯「戰爭無情、和平無價」的普世價值,同時也透過學術研討形式匯集學界對該戰役成敗得失之分析與評價,以作為兩岸人民共同追求和平之歷史殷鑑。 金管處進一步表示,研討會將以管理處今年出版之「戰爭歲月和平世紀---金門古寧頭戰役六十週年專輯」新書發表會揭開序幕,並進行包括專題演講、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之論文發表與評論、與會人士交流座談等多項議程,藉此探討金門古寧頭戰役之歷史定位與時代意義,也期望透過這難能可貴的機會記錄更多可貴的口述史資料,研討會後也將安排與會參戰英雄代表們參訪軍事景點重溫昔日戰地情懷,並彰顯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致力於戰役史蹟保存與活化之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