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觀世音慈心會溫暖貧困家庭李文俊贈感謝牌彰善舉
社團法人觀世音慈心會會長何文杞一行廿八人昨日專程來金送愛心,在各鄉鎮社會課承辦人陪同下展開佈施關懷活動,分別前往各鄉鎮慰問貧困家庭,致送一份慰問金、食品來表達關懷心意。金寧鄉鄉長李文俊致贈感謝牌感謝該隊千里迢迢來關懷金門民眾的慈善心懷,讓許多弱勢民眾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秉持著「用心關懷台灣、用愛行善社會」服務宗旨的社團法人觀世音慈心會,會長何文杞擔任團長,成員包括有副會長張進卿、財團法人感恩基金會執行長吳龍三、觀世音慈心會金門站長王建立及義工等一行人,以關懷弱勢團體及亟需幫助的民眾為主要的服務工作,昨日專程來金展開佈施關懷活動,會長何文杞等一行人分成四組成員,在各鄉鎮社會課承辦人陪同下走訪慰問貧困家庭,實際了解居民生活情形,致送一份慰問金、食品,親身了解受慰者遭遇的問題,而盡可能提供幫助。今(廿六)日將跨海前進小金門慰問中低收入戶貧困家庭。
-
金山農友協會正式成立
基於社區發展、居民福利、及團結互助之現代化的社區,金山農友發展協會昨日正式成立,昨日並舉行成立大會暨聯誼餐會,由縣長李炷烽頒發當選證書予第一屆理事長戴德財,戴德財表示:這是責任的加重,今後將會盡心竭力,提供服務。 金山農友發展協會成立大會暨聯誼餐會於昨日晚間假葡京餐廳舉行,首任理事長戴德財主持,縣長李炷烽、縣議員李沃士、楊應雄、縣府社會局長張金成、金城鎮長蔡輝詩、代表會主席陳天成及協會理監事、會員均出席觀禮祝賀。並由縣長李炷烽頒發當選證書予第一屆理事長戴德財,戴德財頒發各理監事當選證書。 理監事的當選名單如下。理事:歐陽金山、王宇林、王維仁、薛承助、歐陽怡山、吳光權、戴克林、薛永妥。 常務監事:王宇定。監事:歐永賜、李萬幸。
-
警方今晚展開全縣酒駕大執法
鑑於日前金湖地區發生一件酒後駕車肇事致人於死並逃逸之重大交通案件,縣警局為遏制此類酒後駕車重大違規行為、防制酒後駕車肇事發生,將於今(二十六日)晚展開全縣性同步大執法擴大取締酒後駕車工作,針對地區餐廳、酒店等易飲酒駕車處所附近道路及重要道路編排勤務加強取締酒後駕車,彰顯該局對於酒後駕車等重大違規案件之取締決心,局長陳瑞通並呼籲地區民眾勿酒後駕車,以身試法。 依據縣警局統計資料顯示,地區上(五)月份取締到之酒後駕車計二十三件,其中酒後駕車肇事者就有三件,而違規案件中因呼氣中酒精濃度超過每公升○‧五五毫克(含)以上或酒後駕車肇事遭以公共危險罪移送法辦者亦不在少數,再加上日前金湖地區發生一件酒後駕車肇事致人死亡案件,顯見酒駕肇事及移送件數未因該局加強取締酒駕車勤務而有所減少。 為了持續遏阻駕駛人酒後駕車違規行為發生,縣警局將擴大取締酒後駕車執法工作,於今日下午六時起至明日上午六時止,律定各警察所及交通隊、保安隊等單位於地區易飲酒駕車處所及重要路段路口等編排勤務,展開全縣性同步大執法工作。 縣警局表示,除於夜間攔檢酒測外,為靈活編排勤務,強化取締效果,杜絕駕駛人誤認白天酒後駕車不易遭到取締的僥倖心理,亦將規劃日間取締酒測勤務,以有效遏止酒後駕車及肇事行為。 縣警局交通隊指出,取締酒後駕車勤務係屬於預防性工作,雖然自駕駛飲酒結束後至遭警方攔檢時沒有發生意外,但無形中已累積潛在的危險性,控制能力已不若未飲酒前之正常駕駛,無異是一顆不定時炸彈,意外隨時都可能發生,一旦發生後,不是車毀、就是人員受傷,嚴重一點的都可能造成死亡,這也是警方為什麼會一直持續強力取締酒後駕車的主要原因。 縣警局局長陳瑞通再次呼籲地區駕駛人要有「酒後不開車、開車不喝酒」、「指定駕駛」等交通安全觀念,除了可免於受罰,也才能「快樂出門、平安回家」。
-
台灣內科醫學會移地金門辦學術研討會
台灣內科醫學會到金門舉辦會員代表選舉及研討會。金門縣立醫院副院長李錫鑫昨日與理事長王德宏等醫界的來賓會面,雙方都認為兩岸防疫是重大課題,尤其是人與人、人與禽畜之間的傳染病,必須加以防範。其中,禽流感更是重點。 李錫鑫表示,在「SARS」之前,金門就已經留意防疫工作;行政院疾病管制局對此也非常重視。縣立醫院的烈嶼分院與臺大在防疫工作上,也有交流往來。 在李錫鑫與王德宏的對話中,兩人都認為兩岸防疫是很重要的一環,因為兩岸的交通頻繁,疫病的流行,會衝擊臺灣的醫療網,也會衝擊金門的觀光業,必須謹慎管控。 金門地區的醫師,包括內科或非內科,將與台灣內科學會的成員交流,共同研討醫療常見疾病的處置和治療。研討會的時間訂在今天下午一點到三點。 台灣內科醫學會到金門除了會務討論(會員代表選舉)及學術研討外,也是慕名金門的風光而來。太武山、山后、馬山、古寧頭、瓊林、中山林、夏墅、水頭、古崗湖、太湖,都列入他們的遊程。
-
李縣長讚揚李增紅夫婦愛鄉愛家情懷
財團法人金門古寧頭增賢書室基金會第七屆獎助學金頒獎活動昨日舉行,縣長李炷烽等人應邀頒獎,讚揚基金會創辦人鄉僑李增紅、倪珠賢夫婦這一份愛在故鄉、回饋鄉梓的情懷,期許大家要感念李增紅夫婦創辦基金會的用心,繼續努力用功求學,將來學有所成,服務社會。 這項頒獎典禮係於昨日上午十時在「增賢書室」二樓禮堂舉行,縣長李炷烽賢伉儷、縣議會主任秘書李增德、縣議員李沃士、基金會顧問李炎改、李朝金、金寧鄉長李文俊、金湖鎮長李成義、金寧警察所所長邱國豐、古寧國小校長李仁木、金寧鄉代會主席陳成勇、金中老校長盧錫銘,古寧李氏宗親會理事長李再杭及理、監事、古寧頭鄉親以及老鄉僑夫婦親友在場觀禮,得獎學生,或親自出席領獎,或由家長代為領獎,現場座無虛席,場面十分熱鬧,現場洋溢著書香滿室、人才濟濟的氣氛,觀禮人員的熱絡,也表達出對老鄉僑的敬重。 李縣長嘉許得獎學生品學兼優的優異表現,期許他們要感念李增紅夫婦創辦基金會的用心,繼續努力用功求學,將來學有所成,服務社會。最值得欽佩、社會學習效法的還是鄉僑李增紅夫婦及家人的這一份愛鄉愛家情懷,也為大家作了最大的啟示,很多人一定會見賢思齊,在適當時刻,在有適當力量的時候來服務社會,這也是這項頒獎活動最大的意義。 議會主秘李增德、基金會顧問李炎改也代表鄉親感謝老鄉僑對地方的回饋付出。這一份愛鄉的情懷,在全國是少有的完整措舉,希望大家學習他們夫婦倆恩愛攜手打拚的精神,也要學習重視子女教育,並在子女有成就後,引導返鄉繼續參與家鄉事務的精神。 前年身體中風的李增紅,在身體慢慢康復,今年依然堅持返鄉來主持頒獎活動,在現場可看到李增紅頻頻向觀禮人員握手致意,李縣長也帶頭以「祝福歌」來祝福李增紅「老康健」,每一年都返鄉主持獎助學金的頒獎活動,在溫馨的歌聲中,讓李增紅相當的窩心。 李增紅也謙虛的表示,他只是對家鄉盡點心意,他說,每位父母都希望子女能認真用功讀書,力爭上游,努力的學習,有優異的課業成績,他希望藉由設置獎助學金來鼓勵學子上進向學,將來學有所成,能為社會、家鄉服務,為鄉親來做事,這是他最大的盼望。午間李增紅並「擺桌」宴請親友、宗親,氣氛熱絡。 鄉僑李增紅為古寧頭北山人,民國三十六年間離鄉背井到遙遠的「新加坡」打天下,終於由苦力、工人、船員、進而當起了「聯源私人有限公司」的大老板,闖出了一片新天地,開創了自己的公司企業,建立信譽,經營層面逐漸遍及荷蘭,美國、英國與東南亞各國,變成新加坡商界聞人,但是他仍然過著樸實的日子,不侈奢生活。李增紅返鄉捐獻巨資成立基金會,設置獎助學金,興建書室大樓:::等等,總數達台幣壹仟多萬元,全數由其個人點滴累積下來的養老金,但是私底下,部份捐獻金額,係以子女名義認捐,使這個基金會能永續發展,成為古寧地區一個永久性的教育慈善文化機構,以嘉惠鄉梓。他的心意,獲得了家屬的熱烈迴響,每一次活動,子女們都能暫時的放下自己的工作,千里迢迢的回到自己的家鄉參加活動,讓他的第二代認識自己的根源與鄉親,感受到族人的特殊情懷;認同到家鄉的可愛,而永遠的傳承下去。
-
獲聘為金技講座教授鄭愁予盼發揚人文學科
「詩,不是重心,詩人,才是重心」。鄭愁予昨日輕鬆走訪各地,他認為詩人本身必須具有特別的氣質,因為,能否寫出真摯的作品,關鍵在於詩人的氣質。他也指出他個人寫詩的風格,沒有完全浪漫,也沒有完全寫實,是抒情詩,但卻是以知性的手法處理。 「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裏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響,三月春幃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一首「錯誤」,讓鄭愁予譽滿詩壇,也成為強說愁的青春年少,最浪漫的記憶。 談起詩,鄭愁予表示,任何一個民族都有詩,中國詩的起源,要追溯到二千六百年前的詩經。他指出,傳統的詩以言志為主,現在的詩則重在抒情。 鄭愁予認為,「詩,不是重心,詩人,才是重心」。他強調,詩人本身必須有一種特別的氣質,才能寫出真摯的作品,他說,有的人雖可透過文字修練、技巧雕琢,寫成一首「詩」,但缺乏詩人的氣質與抒情的內涵,終究不能成詩。 鄭愁予表示,不同的情緒下,寫過很多不同的作品,當下在金門,長詩「衣缽」,最能訴說他此刻的心境,這首長詩,是為時代而寫,也是他個人真性情的流露。 對於一般人喜歡以「過客」、「歸人」看待形容像他這樣的人,鄭愁予說,這是屬於政治性、而不是文學性的,也沒探討人性本質的一種說法。他強調他是台灣人,但不是在台灣出生的台灣人,而是一出生就是中華民國國民的人,也許是這樣的出生背景,才會讓人有那樣的認知。 鄭愁予指出,他的詩,沒有完全浪漫,也沒有完全寫實,這也是他一向的風格。他說,他的詩是抒情詩,但處理的手法是很知性的,他處理的技巧不純然是中國的,有很多是西方技巧,只是大家看不出來,這就是知性的過程,但究其本質,卻是抒情的。 對於獲聘為金門技術學院講座教授,鄭愁予感謝之餘,也認為金門技術學院的前途光明無限,他希望該校能由金門放眼世界,成為屬於金門本地的完善大學。 鄭愁予表示,當各地的學術界都形成各種勢力,明爭暗鬥之時,金門仍是塊純潔的淨土,在這裡辦高等教育,成為教學與研究合一的完全大學,可能性很高,他相信目前的金門技術學院,將是這所完全大學的基礎。 鄭愁予希望在科學之外,發揚人文學科,他認為,由宏觀的歷史角度來看,金門有非常深厚、悠久的文化基礎,這趟金門返鄉之行,遇到很多在地作家,看到很多地方出版刊物,讓他非常動情,這就是金門的特色。他說,講座教授是一項頭銜,以後有機會的話,可能會在金門開設文化、文學方面的課程。 金門技術學院校長李金振則表示,能聘請鄭愁予這樣的文學大師為講座教授,是該校的一件大事,未來鄭愁予除繼續從事文學創作外,還可在該校開課,並由他本人決定課程名稱,李金振指出,該校刻正規劃興建國際學人宿舍(楊忠禮園),總經費新台幣四千多萬元,其中,二千萬元係旅馬來西亞金僑楊忠禮捐獻,不足部分則由教育部補助,該校將會為鄭愁予安排宿舍,方便來金進行教學、研究工作。 李金振說,鄭愁予在城中演講完後,他特地發講座教授聘書給他,鄭愁予也欣然接受。李金振表示,講座教授雖一年一聘,但可續聘,地位較教授崇高,他認為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也會透過鄭愁予,相繼說服鄭愁予的好友高行健等人來金,進駐金門技術學院。 據瞭解,鄭愁予是該校第三位講座教授,第一位是外文系教授漢貴恩,曾為國科會講座教授,後來經金門技術學院聘為講座教綬,教授英語測驗,目前已離校,現為美國西佛羅里達大學的講座教授,同時也在美對該校學生進行同步遠距教學,一周二天(周四、周六),這學期四學分,下學年為八學分。 第二位講座教授為陳雲潮,為IBM高級工程師,原為台北工專電子工程系主任,到美深造後,就留在IBM當高級工程師,後在紐約大學任教,金門技術學院希望借重其實業經驗,讓該校學生理論與實際結合。 第一位講座教授漢貴恩係二年前聘任,陳雲潮、鄭愁予則是今年新聘講座教授,李金振相信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講座教授進駐校園。 在昨日走訪過程中,金門陶瓷廠長石永和等人力邀鄭愁予在陶胚上題字,鄭愁予以擅寫詩但不擅寫字婉拒,因盛情難卻,他還是寫下「最美的形式,給予酒器」、「情歸浯江、落籍金門」二句文字,提供廠方珍藏。另外,也在金酒公司董事長李榮文、省府委員陳滄江陪同下,參觀製酒過程。中午並接受鄭氏宗親會午宴,與理事長鄭藩志等宗親話家常。稍後於傍晚搭機離金,隨即趕赴花蓮、大陸西安後,返回美國。
-
全縣志工大會師展開研習活動
縣府昨舉辦「社政志工成長教育訓練研習活動」,會中共有全縣一百五十餘位志工前往參加,縣長李炷烽在致詞時表示,感佩志工們平時的犧牲與付出。他也說,施比受有福,鼓勵年青朋友應向社工們學習,適時的伸出援手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社政志工成長教育訓練研習活動」昨於縣府多媒體簡報室舉行,研習活動,內容非常豐富、精采,分別由寧中小老師李錫南主講「社會資源的結合及運用」、新竹市至愛服務協會會長傅正泰講述「志工團隊的統合及協調」、「志工團體的運作及成長」、行政院勞工福利處科長陳德進演講「志願服務的方法及技巧」、以及由縣府社會局局長張金成所主持的「綜合討論-縝密思考研究方案」等。 會中李錫南老師以生動、有趣的短片為志工們說明志願服務的效能,他也說,適時的伸出援手對於需要幫助的人來說是無窮的助益。他也指出,社會是互補性的,人與人的相處也是,因此大家應該取長補短,並在彼此需要的時候能伸出雙手幫助他人。 傅正泰也提及,志工應了解志願服務的意涵,明確工作的內容,信守工作承諾,並不任意批評同僚與服務機構。他也說,志工們平常應有責任心、向心力以及榮譽感,成員間也應要彼此了解,相互討論、互相協助以增加智慧及能力,以期能把服務的工作做得更完善。 而陳德進也以許多實例分析告訴志工們,服務時應有方法,否則將會因「愛心有餘,方法不足」而傷害了服務的對象。他也說,為了有效運用有限的社會資源,志工們對於服務助人的認知應該跟進,改掉以往「慈善救濟」的想法,並力求創新突破。 「社政志工成長教育訓練研習活動」今為第二天的研習活動,會中安排有,師大教育心理與輔導系教授洪有義所主講的「雙向溝通」、「溝通技巧」以及金門技術學院教授李碧瑩所講述的「活動及方案設計」等主題。
-
社大成果發表會動靜態展演亮眼
金門縣社區大學昨日舉行別開生面的成果發表會,約有將近三百多位師生齊聚一堂陸續表演太極、瑜珈、舞蹈、小提琴等動態學習成果,此外,還有靜態的插花藝術與中西式點心成果展示,有聲、有色、有美味,豐碩的學習成果讓與會人員印象深刻。縣長李炷烽在致詞時表示,希望社大可以成為全國終身學習的典範,深耕遍及金門每個角落。 成立已經邁入第三年的金門縣社區大學昨日上午九時許在國立空中大學金門學習指導中心舉行成果發表會,由校長李沛慶主持,其他與會嘉賓包括縣長李炷烽、教育部國教司長劉奕權、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長柯正峰、政大教研中心主任陳木金與前空大金門中心主任陳義揚、縣府教育局長盧志輝、文化局長李錫隆與地區各級學校校長。 李炷烽在致詞時表示,二個月前還親自寫信寄給每位社大的學員,期許大家認真學習,李炷烽說,過去地區由於環境、背景等因素,許多人失去學習空間,如今太平盛世,學習已經銳變成享受;他也期許社大現在招生已有七百多人,有朝一日,學員可以增加到七千人,他建議社大可以將部分課程推廣到長者或老人組織,讓更多鄉親都來學習。 李炷烽欣喜的指出,金門終身學習正在逐步成長,希望未來可以增加更多課程,吸引鄉親來參與,讓金門成為學習典範,縣府也會全力支持各項經費,讓社大的課程遍及金門各角落。 劉奕權也表示,金門在推廣終身學習上相當努力,且用心與成果大家都看得到,充分發揮空大的功能,他強調,終身學習很重要,尤其環境讓大家不得不學習,像現今國人的平均年齡達八十歲,以退休的六十歲年齡相比較,有許多空閒時間可以作學習成長,而劉奕權也讚許社大課程琳瑯滿目,教育未來會在經費上全力來協助,讓金門成為學習天堂。 陳木金也說,這是他首次來金門,但以前總會聽到曾經來金門當兵的哥哥與弟弟對金門的諸多讚美,所以他早就期盼很久,並帶來球鞋,打算好好走走,遊歷金門;陳木金指出,思考金門發展,有第一手知識,又累積先賢智慧並發展出自己的特色,期許展現華人光芒。 柯正峰則說,空大與社大兩校結合,充分利用資源,他也期許空大與社大二者相接軌,創造最好的學習典範。 李沛慶在致詞時表示,成果發表會,是要讓全體師生共同檢驗彼此的學習成果,是一項交流互動的好機會,李沛慶也說,未來靜態的成果展示將巡迴各鄉鎮展示,讓更多的民眾可以欣賞到大家作品。 昨日這場成果發表,可謂精彩連連,有瑜珈、小提琴、合唱團、土風舞、太極拳甚至還有逗趣的英語話劇戲劇表演、溫馨的手語表演及熱力四射的國際標準舞,讓與會嘉賓大開眼界,頻頻鼓掌叫好。 至於許恩仁老師所指導的插花藝術與其他包括陶藝、素描、棒針編織、國畫等靜態展示,也是會場的焦點所在,許多學員帶著親友團介紹自己的成果,還有人現場就開始討論下一次要做哪項作品。而同學精心製作的中西式點心,更是讓人食指大動,頻頻品嚐。 社區大學表示,社大的學員學歷、年齡、職業都不一,但學習的熱情卻是值得肯定,不管是那一個科目他們都能夠全心投入,學習的成就和快樂,能在他們身上明顯的感受出來。
-
碼頭裝卸隊代表議會陳情
捍衛自己的權益,一群碼頭工作人員代表昨日前往縣議會陳情,由議員王再生與楊應雄代表接受,經過兩人協助與港務處、交通旅遊局協調,做出決議,要求縣府與陳情人雙方搜整資料,核對確認雇用關係,於一週內送議會檢討改進。 昨日是會期的最後一天,但是上午還有陳情案件出現,就是金門港碼頭裝卸隊洪海水一行向議會陳情,請求縣府應比照台灣高雄碼頭裝卸民營化發放退休、補償金案例辦理,以符法治。由議員王再生與楊應雄代表接受,其他列席人員尚有交通旅遊局長林振查、港務處長張國土等人。 由於交通旅遊局與碼頭裝卸隊代表就任用資格的爭議意見有所出入,最後由議員王再生與楊應雄兩人協助溝通,並做出決議要求縣府與陳情人雙方搜整資料,核對確認雇用關係,於一週內送議會檢討改進。 議員王再生與楊應雄兩人均表示,應當先找出當年的原始公文,找出資格認定標準,再來討論。 張國土也表示,會再蒐集相關資料,研判適法性;他也提到,這個案子已經陳情了好幾年,縣府依法行政,會積極來協助處理。
-
縣府與民有約節目消防局篇明起播出
由縣府、名城有限電視製播的「與民有約」節目,這週輪由消防局登場,消防局長吳興邦、縣議員張光海,針對地區消防救災等問題,發表意見,精彩訪談訂六月二十六日(周日)至二十八日,每天下午一時至二時、晚間八時至九時,在33台名城電視頻道播出,歡迎鄉親一起觀賞。 主持人蔡青在訪談中,分別提出下列議題,包括:金門地區消防工作推動情形;消防局成立經過;水上安全的維護;救護車的使用管理;消防人力編制;金廈海域安全維護;高樓救災等等,消防局長吳興邦、縣議員張光海分別針對問題提出寶貴意見。 「與民有約」是縣府特別規劃的節目,縣府希望透過該節目的製播,彰顯這些年來縣長、縣府施政理念與成效,成為縣府與民眾間的橋樑。縣府指出,該節目分二階段實施,第一階段以局處說明施政業務為主,讓民眾對各項業務有充份瞭解,各局處室分別受訪、說明完後,第二階段再由縣長率局處室主官管參加現場call in,對整體業務作綜合性總結與政策說明,同時對鄉親提問進行具體回應與溝通。 各局處錄製業務說明原本共計十四場次,其中,民政局、社會局、工務局、建設局、財政局、文化局、教育局、環保局、警察局已製播完畢;七月份將陸續登場的為:地政局、稅捐處、交通旅遊局。另外,八月份則預訂增加二場次,針對農、林、漁、牧業務進行錄製。
-
金門旅台藝術家書畫聯展今起亮相歡迎觀賞
金門縣文化局將於七月一日盛大舉行成立一週年慶系列活動,而配合週年慶所推出的「浯潮再起」金門旅台藝術家書畫聯展,並訂於今(二十五)日起至七月八日止,在文化局第二展覽場展出十八位旅台藝術家的藝術創作品,歡迎大眾踴躍到場參觀欣賞,以領略藝術家不同風貌的藝術創作。 金門縣文化局成立一週年慶系列活動之一的「浯潮再起」金門旅台藝術家書畫聯展,係由金門縣文化局主辦,金門縣美術學會協辦,金門畫會承辦。這項聯展,除了六月二十五日至七月八日在金門縣文化局展出外,下檔後並將移地在台北國父紀念館逸仙藝廊展覽,展期從七月十二日起至七月二十四日止。 「浯潮再起」金門旅台藝術家書畫聯展,參展藝術家有:李錫奇、王士朝、許水富、黃世團、陳瓦木、李水潭、陳海贊、陳能梨、鄭盈銘、呂坤和、張國治、李沃源、張國英、翁國鈞、李錫岳、唐敏銳、蔡儒君、翁明哲等人。展出作品有國畫、油畫、版畫、水墨畫::等。
-
《名詩人城中開講》鄭愁予以煙火是戰火的女兒為題講演
客居美國長達三十七年的名詩人鄭愁予,在縣長李炷烽、立法委員吳成典和金門縣鄭氏宗親會的邀請促成下,把戶籍遷到金門縣金城鎮北門鄭北海祖宅,昨日並應邀在金城國中以「煙火是戰火的女兒」為題向青年學子暢談金門詩之旅,吸引金城國中教師、學生聆聽名詩人侃侃而談創作詩的過程與意境,現場如沐春風,驚嘆聲與掌聲不斷。名詩人鄭愁予及多位藝文人士並將其著作的詩集贈送給金城國中典藏。 曾任教於美國耶魯大學、曾獲國家文藝獎、中國文藝協會文學詩歌類榮譽文藝獎章、「文訊雜誌」票選為當代最受歡迎詩人的鄭愁予,一九六七年至二○○四年之間,共五度造訪金門,並留下五首詩作:金門集、飲酒金門行、煙火是戰火的女兒、八二三響禮炮、大膽島童謠,表達對金門島的深深情懷。 名詩人鄭愁予的專題講座於昨日下午三時三十分在金城國中體育館開講,進場時受到金城國中國樂團演奏及全校師生熱烈掌聲歡迎,並由金城國中校長李再杭、報導文學作家楊樹清引言開場,詩人古月、作家石德華、金門旅台畫家陳瓦木、國史館編修董群廉、金門旅台博士詩人洪進業(洪騂)、鄭氏宗親鄭珍、明道文藝社長陳憲仁、彰師大國文系教授張麗珠及金門技術學院校長李金振、金門縣寫作協會理事長楊清國、金城國中教師、學生全程聆聽名詩人鄭愁予侃侃而談創作詩的過程與意境。對他的詩作「錯誤」中的詩句「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對藝術愛好者更是耳熟能詳,不但已成為現代詩的「金句」,也把他為人的灑脫表露無遺。 演講於五時告一段落,名詩人鄭愁予將其著作的「鄭愁予詩集」、詩人古月的「我愛」、作家石德華、詩人洪進業等多位作家的著作書籍贈送予金城國中典藏,金門技術學院校長李金振並聘請名詩人鄭愁予擔任該校講座教授,也獲得全校師生熱烈的掌聲。 鄭愁予,本名鄭文韜,先祖出自福建南安石井,為明延平郡王十五代裔孫,清初鄭成功與戚繼光的後裔受清廷招徙河北,因此,鄭愁予於一九三三年在山東濟南出生,定籍河北寧河,卻因鄭成功在金門從事抗清復明大業,而與金門結下不解之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