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農試所「台農一號」種薯培育有成今秋將推廣地區農友種植
「金門縣農業試驗所」培育的「台農一號」馬鈴薯「種薯」(約二千五百公斤)將於今秋推廣給農民種植。有意栽培的民眾請於十月一日前向「金門縣農會」辦理登記。電話為「三二二三七六」。 農試所表示:「種薯樹量有限,欲購者請速登記。」農會將會以登記先後為序登載,直至數量分配完為止。每公斤種薯的售價為四十二元(含農會運雜費每公斤二元)。 據農試所的郭志銘、王毓霜、楊明幼表示,農友種植馬鈴薯時,視「芽眼」的大小塊而定,每分地約需一百到一百二十顆種薯;收成約三千公斤。其種植適期為十月中旬至十一月中旬。 農試所提供的種薯為黃皮、黃肉,與臺灣種植的白肉不同。馬鈴薯可以取代地瓜做成湯圓、紅粿等各類食品;也可以做成咖哩洋芋、炸薯條、炸薯球、玉米濃湯等。
-
文建會古蹟日金門子婿燈示範製作博得滿堂彩
由行政院文建會主辦的2004年文化資產人才年|文建會古蹟日系列活動昨日登場,金門地區則由文化局策辦,縣府民政局協辦,與全國各縣市同步推出「走訪後浦建築之華」活動,三十多位學員在文化局人員和國立金門技術學院副教授江柏煒帶領下,不但前往古崗村參觀「金門子婿燈」參觀老師傅董天補示範、介紹子婿燈,並走訪後浦領略古蹟和歷史建築風采。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古蹟日活動,金門縣文化局昨日也同步實施,並以「走訪後浦建築之華」為題目,邀請國立金門技術學院副教授江柏煒擔任講師,帶領三十多位參加民眾走訪金城鎮市區的台閩一級古蹟欽旌節孝坊、模範街等歷史建築;此外,文化局也安排學員走訪古崗村,參觀年近九十歲的老師傅董天補示範製作傳統子婿燈的絕活。 金門縣文化局表示,這場既有的定期活動,自民國九十年開始辦理,每年由文建會訂定一主題後,由各地區文化局(中心)策辦與主題有關的相關活動,今年金門縣文化局活動是以「走訪後浦建築之華」為經,以「金門子婿燈」製作絕活為輔。而這項用以提昇縣民生活品質的休閒文化體驗活動,融合了休閒、美學與教育和薪傳功能於一身,今年已經邁入第四個年頭。從二○○一年的文化資產年到二○○二年的文化環境年,到二○○三年的文化產業年,以迄今年的文化資產人才年,文建會均精心策畫以不同的主題,用以彰顯文化資產的魅力,希望能藉活動帶動全民參與來認識、體驗文化遺產的風采,也希望民眾除了體認古蹟與歷史建築珍貴同時,並能發現先人留存下來至今仍然運用於日常生活的文化資產與價值。目前,古蹟日的活動在全國已蔚為風潮,各地每年在九月份的第三週同步舉行,民眾有了更多的機會與選擇參與這場文化盛會。 古蹟日活動今(十九)天將繼續實施一梯次,金門縣政府民政局為了配合活動推展,十八、十九日兩天也開放了朱子祠、將軍第、魁星樓、水頭酉堂和西山前李宅等五處古蹟,時間為早上八時起至下午六時止,提供有興趣民眾前往參觀訪古。
-
縣府「人力培訓計畫」重賞魅力難擋
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在縣府「人力培訓計畫」的重賞號召下,由社區大學開設、縣府人事室推薦的課程相當受到青睞。雖不全然是為了十萬元的「獎學金」,但社大也表示,今年新生報名人數激增為七百多名,部份原因正是這項計畫的鼓勵。 社區大學表示,今年因應縣政府「人力培訓計畫宣導」,特別開辦了六門與國家考試相關課程,其中心理學由於報名人數不足未能順利開課,其他課程則有行政學概要、行政法概要、法學緒論、政治學概要與地方自治概要等五科,報名總人數達一百五十三人,分別為六十二人、一百零三人、四十九人、二十七人與十七人,其中行政法概要(一百零三人選修),是所有國家考試的必考科目,也是五科當中最受歡迎的一科。 縣府推出這項政策,用意在鼓勵在地鄉親踴躍投考公職,提昇縣民參與國家公務人員考試之意願與能力,培育優秀人才投入各級機關公務工作,基於這項目標所訂定的「金門縣人力培訓計畫」規定,約聘僱人員及臨時人員參與縣府委託社區大學辦理之課程,於參加國家舉辦之公務人員考試及格,錄取分發至縣府或所屬機關任職時,將由縣府發給「獎學金」十萬元。一般縣民在社區大學選修與報考國家考試有關之課程,並於參加國家考試獲錄取、分發至縣府或所屬機關任職者,同樣可以獲得縣府發給的「獎學金」十萬元。 人事室主任翁正義表示,這項計畫今年是首度試辦,只要試辦成果良好,也獲得鄉親的支持與肯定,未來將繼續辦下去,也將視需求及師資供給繼續開辦其他相關課程。
-
碉堡藝術展開幕後首次週日湧現參觀人潮
「金門碉堡藝術館|十八個個展」自九一一開幕以來,昨日是第一個週日假期,幾處緊鄰景點、可及性又高的碉堡,都湧入了許多參觀人潮,不論觀光客或在地鄉親,都對這種藝術形式感到新奇。十八處碉堡,儼然已成為地區新興的觀光資源。 「金門碉堡藝術館」共分為六個地點展出,包括長寮段的兒童展,以及林厝古戰場營區、南山排陣地、古寧頭慈湖三角堡、水頭村以及塔山砲塢等,在九月十一日的開幕式熱鬧登場之後,昨日適逢第一個例假日,雖然下午天氣陰沈,東半島還下了滂沱大雨,西半島卻有天公作美,只零星灑下了幾滴雨,六處展場、十八個個展吸引了許多人潮前往參觀。 作品最密集的南山排陣地,緊鄰著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的雙鯉濕地自然中心,成為觀光客最密集的展場之一,許多遊客下了車就直奔陣地展場,逐一參觀其中的每個個展,只見相機的鎂光燈此起彼落,各展館的導覽解說人員也忙著向遊客解說展覽的意義與內涵。在中山室劉小東「十八羅漢像」展館發送的「金門碉堡藝術館護照」,也成為遊客最搶手的紀念品,領了護照之後紛紛「按圖索驥」,巡迴在各館之間收集章戳。 在入口處旁邊,由李錫奇、蔡志榮製作的「戰爭賭和平」,不但上方懸吊著一大串砲彈造型的酒瓶,門前還擺著骰子圖案的桌椅,碉堡內部還有樂透開獎機,用最簡單明瞭的形式向遊客訴說:在戰爭的陰影下,所有一切都成為賭注,且不論「戰果」如何,誠如「十賭九輸」這句俚語,飽受戰火蹂躪的人民都將是最大的輸家。 王文志的「龍藤虎穴」作品,從遠處看來彷彿一株「巨筍」,遊客們也好奇碉堡上這麼一座龐然大物究竟是什麼,走到門口才知道,原來這作品還開放入內攀爬,也成為南山排陣地所有作品中最受歡迎的一個。 排在砲陣地最末端,由垠凌製作的「以情愛體現世界和平」,碉堡頂端寫著「情慾有理」四個大字,內部則擺設了開幕當天用來現場表演的一張粉紅大床,在彈藥庫裡則擺設一部電視,重複播放著演出內容。導覽人員不斷提醒:「未滿十八歲請勿入內參觀」,遊客則好奇到底這位天使臉孔、魔鬼身材的模特兒,想要透過影像傳達什麼訊息。 緊鄰著古寧頭慈堤觀景平台的三角碉堡,原本是個「平封戰啟」的軍事設施,透過藝術家汪建偉的創意,將碉堡內部硬梆梆的軍事設施裹以乳白色軟泡綿,成為一處極有特色的「軟目標」。而碉堡頂端由大陸藝術家沈遠創作的「喇叭茶」,從遠處就能一眼望見,喇叭口正對著數千公尺外的大陸廈門,透過喇叭口飄散出來的,不再是「親愛的共軍弟兄::::」,或「起義來歸」之類的心戰喊話,而是遊客、鄉親之間的閒話家常。由於視野遼闊且景致迷人,三角碉堡也取代了原本最熱門的觀景平台,成為眺望對岸的最佳去處。 此次最受外界矚目的兒童展,地點位於長寮段農地重劃區,小朋友的作品雖然外觀看起來沒那麼「專業」,卻也趣味盎然,同樣吸引了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前去參觀,除了拍照之外,有人甚至帶著孩子去寫生,用兒童最單純的心靈來鑑賞作品,再以最純真的畫筆留下參訪的紀錄。 位於水頭村的塔山一號、二號、三號砲塢,由於地點標示並不明顯,且連外道路凹凸不平,甚至一號砲塢受茅山塔重建工程影響,遊客必須將車輛停放在外面,再步行入內參觀,因此人潮明顯比不上其他幾處展場。來到三號砲塢,從外面就能聽到敲擊、拆解鋼琴所發出鏗鏘的巨響,這就是譚盾所創作的「音樂視覺」。再走進砲塢及彈藥庫內,就能充分領略出燈光、影像與碉堡本身所鋪陳出的詭譎氣氛。 昨日出現在各展示場地的參觀人群,除了一車車的觀光客之外,也有不少在地鄉親攜家帶眷前往參觀,穿梭在各碉堡之間,大家討論的話題都圍繞著個展內容。對這項獨特的藝術展大多給予肯定的評價。 縣府指出,這項碉堡藝術館的展示,將持續進行四個月,由縣府聘僱的臨時解說導覽人員也將持續在展場為民眾提供服務,歡迎鄉親利用假期踴躍前往參觀。
-
招生成果亮眼社區大學熱鬧開學
開學啦!哥哥爸爸、姊姊媽媽大家「相招來讀冊」!金門縣社區大學昨日隆重舉行九十三學年度開學典禮,由縣長李炷烽主持,教育局長盧志輝等貴賓都應邀參與,李炷烽勉勵學生要好好學習,不但可獲得新知還可以交新朋友,開闊更寬廣的人生。 金門縣社區大學今年報名人數大爆滿,共有七百多位,所以昨日的開學典禮還未登場,就有相當多的新生來報到,此外,各方的嘉賓也齊聚為新生祝福,包括縣長李炷烽、教育局長盧志輝、交通旅遊局長陳朝金、人事室主任翁正義與地區各級學校校長等。 李炷烽在致詞時表示,今年招生人數大幅增加,顯示地區民眾自我學習成長意識相當高,希望未來可以跨入全民學習的新時代。此外,李炷烽也對學員多所期勉,希望他們在社大求學期間可以具備終身學習能力、培養和諧的人際關係、統合人力與開創性。李炷烽語重心長的提到,求學不外乎讓自己更精進,學習做人處事,他強調唯有好好讀書才能增長智慧,讀出明理,悟出一點緣,讀出一顆心。希望學生新學期好好讀書,獲得新知,多交新朋友,開創更美好的人生。 此外,他也提到社大的多功能、多目標,將可嘉惠更多學子,對於社區大學深入各鄉鎮開辦課程,李炷烽也讚揚這是以少就多、以教師就學生的好政策,顯示了教育機構的明顯進步。 金門縣社區大學的招生人數,從去年二百多人激增到今年的七百多人,校長李沛慶相當欣慰,認為這象徵社區大學已獲得相當多地區民眾的高度認同,所以今年社區大學陸續增開了心靈淨化等課程,讓課程增加到六十多種類別,讓學生的選擇更多樣性。他也勉勵新生要思索未來願景、想學什麼與課程對自身的意義何在,希望學子都能享受學習的樂趣,開發自我的潛能。 今年社區大學共開設六十多堂課程,有人文學程、社會科學學程、自然科學學程,其中又個別細分為學術性、生活藝能與社團課程,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心靈課程、舞蹈、太極劍等課程相當受歡迎,許多課程都出現爆滿的情形,所以校方強調,未來還將會廣徵學生意見,多開設民眾有興趣的相關課程,讓地區的民眾都可以一起來學習。
-
月到中秋分外明金門老鄉隔海尋親
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節倍思親,因為歷史因素讓許多親人兩岸相隔,現年八十五歲住在福建省永春縣的陳玉老太太,及目前住廈門同安區的五十八歲的蕭加成先生等二位鄉親,日前隔海透過當地金胞聯函轉財團法人金門愛心基金會,希望能協助在金尋親,金門愛心基會董事長許金龍也期盼金門的親人見報後能與他聯絡,電話為三二七一七○,大哥大○九三三六九九一七一。 許金龍指出,現住大陸福建省永春縣蓬壺鎮麗里村十一組門牌一八八號的陳玉老太太是一九一九年四月十六日出生於金門「橫街」,店號全幕(閩南音)經營食什,幼時父母早亡,已忘了他們的名字。只知其二伯陳柱早亡,三叔陳水。在一九三七年日本侵佔金門,兵荒馬亂,民眾四處逃難,陳玉當時十九歲,其二伯母帶她逃至廈門,為籌往安南資費,將她賣予一個永春人,經週折後嫁給永春蓬壺麗里村民林仲斗,歲月悠悠,現已四代同堂,兒孫繞膝,身體硬朗,行走自如,只是離家數十年,由於歷史原因,一直無法返回娘家見親人一面,年事越高,思鄉倍切,期望有生之年能回金謁祖,與親人相聚,一了生平心願。 許金龍轉述,陳玉老太太在來函中回憶當年離家時,家中有一個妹妹,名叫陳勤。堂兄弟陳清垣(又叫柳)為二伯父之子,隨二伯母去安南尋舅;陳壽溫、陳壽琛、陳經絡為其三叔之子。而堂姊妹陳前音、陳秀英為二伯父之女,堂姪陳敏澤、陳敏杰為清垣之子。堂姪女陳阿嬌為清垣之女,另一位年幼,姓名不詳。 許金龍表示,至於另一位希望代為尋親的鄉親為現住廈門市同安區西池小區A樓六之三○四室的蕭加成,是於民國三十五年六月十五日出生在太武山下村莊,隔年(民國三十六年)年底,其生母楊氏帶著強褓中的他到廈門竹樹腳,以黃金四點八兩賣給廈門電燈公司外線工蕭敬造為養子,當時雙方並以紅紙立下賣身契。 改名為蕭加成在來函中說,他本性楊,其生父生母均姓楊,在家排行老三,當時經常有人說「楊(羊)母養楊(羊)子」,其生母也曾到過廈門竹腳鄉養父蕭敬造家探望幾次,但後來養父搬到同安居住後,從此失去聯絡,蕭加成希望金門的鄉親能協助他尋找當年在太武山下的生父母及胞兄等親人,一償思親之情。
-
馬偕醫院前進金門為民義診
「北銀公益彩券金門戶外開獎相關公益活動|馬偕義診活動」昨日熱烈展開,由馬偕醫院院長黃俊雄親自帶領專科醫師前進金城鎮公所,為地區民眾義務進行「成人整合性健康篩檢及後續追蹤服務」及「B、C肝免費抽血檢查」等系列活動,吸引近六十位的鎮民投入,一起以行動關心自己健康。並呼籲建立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定期作全身健康檢查,有助於早期發現疾病並及早治療。 這項馬偕義診活動係由台北銀行、台北銀行公益慈善基金會、中天電視台主辦、馬偕醫院、金門縣政府、衛生局協辦的「金門公益日」系列活動之一,期望透過活動,將愛心與關懷散播到每一個需要幫助的族群,具體實踐公益彩券「人人都是受益者」的公益精神。 昨日馬偕醫院院長黃俊雄、行政部副院長張文成等醫療團隊在衛生局長陳天順、縣立醫院副院長李錫鑫陪同下於上午九時起在金城鎮公所六樓展開,活動內容包括有肝炎防治衛教宣導活動、地區整篩服務B、C肝檢驗結果異常個案者超音波複檢及地區二十至四十歲民眾B、C肝免費抽血檢查。 馬偕醫院護理師於肝炎防治衛教宣導活動中指出,肝病是台灣的國病,每年死於癌症的男性中,以肝癌居於首位,使得國人莫不聞肝癌而色變。但是一般人往往僅注意肝癌的可怕性,卻容易忽略掉肝硬化的嚴重性。慢性肝炎和初期的肝硬化、肝癌往往沒有症狀,必須要靠抽血和腹部超音波來加以篩檢,甚至切片以得到可靠的病理診斷。並指出長期肝指數異常的常見原因,簡單來說有下列幾點:B型肝炎:經由血液接觸(如共用針頭、刺青、穿耳洞)和性行為所傳染的B型肝炎病毒,是國人慢性肝炎的重要原因。C型肝炎:在台灣,約八至九成的肝癌和B型肝炎有關,和C型肝炎相關的約有一成左右。其傳染途徑和B型肝炎類似,但到目前為止仍無疫苗可資運用。
-
庵邊紅龍果園即起開放軍民參觀採果
金湖庵邊果農呂世強以有機肥料加上技術研發,成功培植品質佳、甜度高、又可口的紅龍果,今年產收高達七、八千公斤,除價格「俗俗賣」回饋金門鄉親外,自即日起紅龍果園也開放遊客、鄉親及學校小朋友現採現吃,購買數量多者還可享免費送府服務,歡迎大家一起前進紅龍果園共享摘果樂。 庵邊果農呂世強三年前就引進紅龍果栽種,以有機栽培,他表示,紅龍果正確名稱為「仙人掌蜜果」,分成紅皮白肉的火龍果、紅皮紅肉的天龍果及黃皮的金龍果;紅龍果的花朵相當美麗,可以賞花,也可以當菜、曬乾泡茶,現在到他的果園,還可以吃到難得品嘗的「炸火龍果花」及「火龍果花湯」。 在呂世強用心研發及栽育,今年紅龍果不僅品質佳,而且產量超過往年一倍以上,平均每粒最大約有一斤半至二斤重量,甜度十七至十九度,比台省紅龍果十四至十五度高;這幾年紅龍果被推廣為健康水果,已逐漸受到重視,現地區約有五、六戶果農種植,不過產量就屬呂世強為最大戶。 縣農會鼓勵地區鄉親多食用本地紅龍果,口感甜度絕不遜色進口紅龍果,每六巿斤盒裝一盒二百元,農會推廣課訂購專線322376或呂世強0919025325或334881。除此,也歡迎遊客、軍民大眾現採現吃及參觀,另提供學校學生到果園戶外教學,寓教於樂。
-
金寧榮欣志工為獨居老榮民清掃居家
秋節將屆,金寧鄉榮欣志工服務隊,昨日由縣議員許玉昭亦是榮欣志工督導帶領下,滿懷愛心為金寧轄區獨居老榮民整理居家環境,榮民服務處長李洪也贈送中秋月餅,提前賀節,老榮民窩心感謝不已。 許玉昭偕同榮服處金寧鄉駐區服務組組長蔡承坤、輔導員呂金水帶領該隊隊長游明智、副隊長林麗寶、志工陳淑珍、陳明妹、楊惠青、蔡玉盞、林祥佑、陳能英、蔡麗惠等一行人,懷抱著關懷獨居老榮民的愛心,主動為獨居老榮民清掃居家環境。 許玉昭一行人手持清潔工具分工合作整理環境,清洗住宅門、窗、地板、傢俱,滿懷感激的老榮民也主動配合丟棄宅中陳舊物品及廢棄物,儘管志工們個個汗流浹背,看到老榮民流露出的喜悅,志工們也樂在其中。許玉昭等人的問候請安,關懷之情,令老榮民窩心不已。 許玉昭指出,單身獨居老榮民,雖然晚年生活有受到政府的照顧,每月可領生活津貼,但年紀大,要獨自整理居家環境,常力不從心,經年累月也造成環境髒亂,影響生活。志工們主動來幫忙大掃除,就是希望讓老榮民有個乾淨的環境生活,這也是實際表達對老榮民的關心,讓老榮民過個乾淨的中秋佳節。 榮民服務處長李洪稱許志工們的這一份服務精神,也帶來中秋月餅,向王世堂、尹耀田、許屬金、許慶治等老榮民及家屬表達一份關心與賀節心意。
-
縣府辦公教人事管理資訊系統教育訓練
為輔導各機關人事業務資訊化,縣府人事室昨舉辦第二梯次「公教人員人事管理資訊系統教育訓練」,對象為機關學校之專任(兼辦)人事人員,縣府人事室主任翁正義也蒞臨致詞,該訓練講師為烈嶼鄉代表會秘書洪國泰。 翁正義表示,人事資料的電腦化加快作業的速度,各位人事人員應多多加強人事方面的專業並且充實電腦相關知識,以因應人事業務以及機關組織修編之需求。 人事室表示,這套人事專用資訊系統總計有十餘個子系統,而第二梯次的訓練主要為各機關學校的人事人員,因此特別規劃各校人事人員適用的訓練課程計有:組織編修、個人基本資料、任免遷調、人事傳輸暨系統管理四個子系統,可說是量身訂作。 洪國泰表示,各位人事人員每個月應定期做系統更新,同時也要定期上傳回報所屬機關的人事編制,適時更新人員資料。
-
大陸漁民炸魚拒捕公安開火兩失蹤四人獲金門海巡隊救起
金門南方東碇島海域昨日下午發生大陸公安船對大陸漁船開火事件,福建「閩莆漁一一0九八號」漁船起火後漂往東碇島,船上六位漁民當中有兩人失蹤、四人獲救,全案正由金門海巡隊調查處理中。 金門海巡隊表示,失蹤的是船老大黃文秀及漁民黃金狀,獲救的漁民黃春榮、黃大弟、黃亞清、黃文芳四人。其中,黃亞清和黃文芳受傷,被送往金門縣立醫院治療,另失蹤兩人由海巡隊巡防艇漏夜搜救中。 該起開火與漁船失火事件,發生在昨日下午二時三十分左右,編號閩莆漁一一0九八號漁船在東碇島海域遭到兩艘大陸公安船追捕,據側面瞭解,這些漁民可能在該處炸魚,遭遇公安船查緝,又持炸藥拒捕,才引發這起事故。船隻在起火之後失去動力,又撞上礁石,獲救的四人是以跳海方式向東碇島我方守軍求救。 金門海巡隊則是在下午三時接獲金防部戰情通報,隊長蔡長孟立即調派正在料羅灣參加海洋油污染演練的PP「一000九號」巡防艇馳往現場處理,並出動二00六號、二0二三號趕往支援。海巡隊員在協助滅火後救起黃春榮、黃大弟、黃亞清、黃文芳四人,其中二十六歲的黃亞清疑似兩腳腳跟中彈,傷勢較重;四十六歲的黃文芳則腳部割傷。兩人經東碇島國軍先行包紮處理後,由海巡隊二00六號巡防艇緊急送回金門,轉往金門縣立醫院治療。 海巡隊員登船清艙時,除了漁獲之外,還發現五包疑似爆裂物,正進一步鑑定當中。而事故的處理過程中,大陸公安船則停在東碇外海約三千公尺處觀察,稍後才自行離去。 縣立醫院則表示,兩名受傷的大陸漁民都沒有生命危險,但黃亞清失血過多,一度有血壓低、心跳加快現象,經治療後已經穩定,由於腳跟有粉碎性骨折,將轉往國軍金門醫院接受骨科手術。 雖傳出大陸漁民有炸魚情形才遭追捕,但漁民黃文芳否認炸魚,僅證實被公安船開槍,金門海巡隊則表示,將漏夜深入調查,以釐清案情。 對落海失蹤的其他兩名大陸漁民,金門海巡隊表示,一百噸的一000九號巡防艇,還停在東碇島海域搜尋救人。
-
縣府舉行海洋油污毒性物質災害緊急應變演練
「九十三年度海洋油污及毒性化學物質災害緊急應變演練」昨天在「料羅」舉行。金門縣長李炷烽(大會主席)表示,演習活動是「永保地球健康、美麗」的象徵與實踐。 李炷烽縣長表示:「一四九二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比他早一百年的鄭和,也有同樣的壯舉。一九五二年,麥哲倫環遊世界一周。回顧歷史上的這些大事,我們可以說:『五百年前,地球就已經是一個村莊。地球上的每一份子,都不能再自掃門前雪,不能不管他人瓦上霜。地球是大家共同的家園,必須生生世世讓它保持潔淨,防範任何出自大自然或人為的破壞。』」 這場演練主辦機關為「行政院環保署」和「金門縣政府」。承辦單位為「金門縣環境保護局」。 參觀或參與這場演練的人士包括福建省政府祕書長翁明志、環保署中區「環境督察大隊」副大隊長姜祖農、中區「毒災應變諮詢中心」主任黃肇嘉、「水保處」科長宋浚泙,還有臺南市、臺中、彰化、嘉義、連江、雲林等縣環境保護局以及「海洋巡防總局」的代表。 翁明志祕書長表示:「環境受污染將造成生態丕變,透過演習,讓人員對器材的使用熟練,加強應變的人力,才能做到有備無患。」 姜祖農副大隊長表示,金門雖然是「中區」服務的範圍,但隔海太遠;經過這次的演練,讓他覺得對金門可以放心。宋浚泙科長肯定這次的演習;他說:「『真戲好做,假戲難演!』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演出單位都展現了訓練有素的實力。」 黃肇嘉主任表示,毒化物的處理特重風向的轉變及事後的除污,這次的演習注意到了,抓得到重點! 記者張建騰/金湖報導 「金門縣政府」於昨天下午二時三十分在「料羅」海濱舉行「九十三年度海洋油污緊急應變演練」及「毒性化學物質災害緊急應變演練」。 金門縣環境保護局局長蔡是民表示,這次演習共有中央及地方二十個單位、二百多人參加。 「海洋油污緊急應變演練」是模擬一艘「台塑石化公司」的重油油輪因配件鬆脫造成重油外洩,各單位立即啟動應變計畫,執行攔油索佈放、汲油等任務。其步驟包括:「海洋油污緊急事故通報」、「即時緊急應變」、「設置現場應變中心」、「清理海面殘油」、「善後處理」。 「毒性化學物質災害緊急應變演練」是模擬外海漂來裝有疑似毒性化學物質的鐵桶。事故發生之後,金門縣環保局立即派員處理,初步判定為甲醛後,便成立處理應變小組,由縣長擔任指揮官,負責全盤應變對策。過程中,金防部化學兵架設人員消毒站;警察局開始進行交通管制;衛生局派醫療救護團待命。化學兵的工作包括清洗及消毒,並以不透水布將污染物沙灘進行阻隔;移除污染源至下風處;用砂、土圍堵洩漏:::等。 此項演練是根據︽金門縣毒性化學物質災害處理中心︾辦理,目的是為了提升對毒性化學物質的應變處理能力。 以上參演的機關有:「金門縣政府」及環保局、衛生局等各局室、「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巡防總局第九海巡隊」、「金門岸巡總隊」、「金門機動查緝隊」、「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金門防衛司令部」、「中國石油油品行銷事業部金馬行銷中心」、「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金門區營業處」、金門縣環保志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