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海內外傑出鄉親系列報導之九》楊誠康服務鄉親
楊誠康祖籍金寧鄉安美村中堡,出生於民國三十一年十二月七日,陸軍官校專修班畢業,曾任陸軍排連長司令部反情報官、中國國民黨鄉鎮民眾服務站主任、中國國民黨縣黨部考紀會常委 ,現為台中縣大甲鎮鎮公所行政室主任。 楊誠康在擔任中國國民黨台中縣黨部鄉鎮民眾服務分社主任時,服務海線六鄉鎮,並任縣黨部考核紀律委員會常務委員,經常透過人際關係與鄉內各鄉鎮同事為金門鄉親服務,解決困難。楊誠康也於黨部服務期間廣結善緣,人脈極廣。他自述表示,為鄉親服務是最光榮的事情。而為擴大服務鄉親,與鄉親及老一代前輩共同策組台中縣金門同鄉會,楊誠康本身亦是台中縣金門同鄉會之創會發起人之一,而故鄉一切人、事、物均是其服務及關注的課題。
-
《海內外傑出鄉親系列報導之九》翁維麟熱心公益
翁維麟祖藉金寧鄉下堡,出生於民國四十六年十一月七日,台北亞東學院、中原大學肄業,曾任高雄市金門同鄉會第八、九屆總幹事(義務職),現為中華電線纜(股份)公司金屬事業部副理。翁維麟常結合階層社會關係,積極參辦海內外鄉會各種活動,拉近鄉親間的情誼,並積極爭取支持推展會務,促進鄉誼,為鄉親調解糾紛、出錢出力,熱心公益,值得嘉勉。
-
《海內外傑出鄉親系列報導之九》陳德豪足堪表率
陳德豪出生於民國三十年七月二十九日,祖籍為烈嶼湖下。畢業於南英高職,曾任台南縣金門同鄉會理事長、糕餅總工會幹事、活力旺協會理事長、現職為糕餅總工會幹事、活力旺協會理事、台南團管區顧問等。任職於台南縣金門同鄉會創會理事長時,出錢出力,服務台南鄉親,足堪表率。 陳德豪任職於台南縣金門同鄉會創會理事長時,出錢出力,服務鄉親,足堪表率。時常熱心從事各項公益活動,並曾代表晉見前總統李登輝先生,以為金門爭取預算,勞心勞力為金門付出,足為年輕人的模範及表率。
-
另類跨年晚會寒風中鼓動鄉親熱情
除了縣政府的跨年晚會之外,「金門縣鄉土文化建設促進會」及「教育部台南社會教育館─太武山工作站」也在國立金門技術學院舉辦了一場另類的跨年晚會,在金鐘獎得主「玉霖」的主持、串場下,技院學生及地區鄉親在寒冷的夜裡,度過了一個充滿熱力、青春與感性的跨年夜。 這項晚會主要由意思特國際傳播公司策劃,卅一日晚間在國立金門技術學院中庭舉行,請來台灣地區各大唱片公司指定「最佳簽唱會主持人」,同時也是金鐘獎得主的玉霖擔任主持人。晚會則安排了校園美聲歌手、學生社團、地區知名熱門樂團前往現場表演,在台灣舞曲DJ界享有盛名的貓王Elvis(「舞曲大帝國」等舞曲製作人)也應邀在節目中表演。參與的學生、民眾則手持螢光棒,隨著音樂搖曳起舞,氣氛與氣溫正好形成強烈的反比。 隨著時間逼近午夜,氣溫不斷下降,但現場的氣氛卻是愈夜愈HIGH,晚間十一時五十分許,包括福建省政府秘書長翁明志、委員陳滄江,以及校長李金振,旅居馬來西亞華僑多人來到台上,與學生、民眾們共同倒數計時。正式告別二○○四,進入二○○五年時,現場施放煙火,吸引了所有民眾的目光。 倒數計時結束後,翁明志、陳滄江、李金振及馬來西亞華僑仍在台上與民眾共舞同樂,甚至在學生、民眾「脫掉」、「脫掉」的呼喊聲中,真的讓陳滄江把外套給脫了,氣氛也因此達到最高點。 金門在地的「Yes 59樂團」則壓軸演出,由主唱洪立人演唱「一了百了」,「One Night In 北京」等曲目。整個活動直到午夜一點以後才結束。 兼任金門縣鄉土文化建設促進會理事長的福建省政府委員陳滄江表示,這場晚會是以全民性、健康性、娛樂性的方式呈現,與往年「官方版」的跨年活動截然不同,從這次活動中印證了地區年輕人的狂飆活力,以及各協辦單位、社團的執行能力。他表示,未來將持續為地區年輕人舉辦各種多樣化的活動。
-
《海內外傑出鄉親系列報導之九》楊維居造福鄉梓
楊維居出生於民國三十四年十月十五日,祖籍金沙鎮官澳村。從小家庭困苦,十六歲時半工半讀完成小學學業,爾後因為家中經濟狀況不佳無法繼續升學,便以務農方式幫忙改善家庭經濟。民國六十六年開始經營貨運事業。十年後成立益晟通運公司,本著「打拚」、「努力」、「勤儉」的精神努力奮鬥,今已是金航海運、金欣海運公司等公司董事長。 楊維居現為金航海運公司董事長、金欣海運公司董事長、益晟通運公司董事長。民國六十六年創設益晟通運公司時,擁有高達十七部之多的油罐車,擔負全國百分之六十的食用油料輸運量,在全國食用油料運輸上,佔有絕對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而為回饋家鄉、提攜後進,常儘量僱用金門鄉親,提供鄉親許多就業機會。 擔任金航海運公司董事長,凡事事必躬親,全力以赴,而為回饋家鄉,故舉凡有鄉親需要辦理安寧返鄉者,一律給予免費服務,協助其走完人生的最後一段里程。而他的金欣海運公司,除往返國內、外載運各種燃油外,亦經常代政府運送食用水至馬祖等離島,以協助解決離島乾旱時期之用水需要,造福離島居民免於受無水可用之困境,盡一己之力,回饋社會、造福鄉親之行,值得嘉許。 八十九年時當選高雄縣金門同鄉會第五屆理事長,九十二年並連任第六屆理事長至今。而楊維居,每年九九重陽節時,必定親自返鄉(金沙鎮官澳村),設宴宴請村內所有老一輩鄉親,陪他們過節。楊維居在事業有所成就,本著回饋家鄉、提攜後進、敬老尊賢之心無私奉獻,堪稱金門子女之典範。 楊維居也自述表示,成功沒有訣竅,「打拚」、「努力」、「勤儉」是不二法門,腳踏實地、實在做事,一定可以走出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成就自己非凡的人生!
-
元旦升旗典禮各鄉鎮寒風中展熱情
昨天是二OO五年的元旦,也是93年底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天,金門地區慶祝民國九十四年元旦擴大升旗典禮暨自強晨跑活動,昨日清晨在縣立運動場展開,迎接新的一年到來,縣長李炷烽期許縣民齊心協力共同建設自己的家鄉,為自己金門爭取更有保障,更合理的地位與權利。並祝福參加晨跑者跑出堅定的腳步、堅定的決心與美好的未來,在新的一年能有更美好的規劃、美好行動能力。 金門地區元旦升旗典禮昨日清晨六時三十分在各鄉鎮同步展開,雖然天候寒冷凜冽,近千位不畏冷冽寒風熱情參加,在攝氏四點一度的低溫中,縣長李炷烽帶領大家高唱國歌,並向冉冉上升的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行舉手禮致敬,迎接新年第一道曙光,場面莊嚴而隆重。 縣長李炷烽致詞時感謝鄉親不畏寒冷的清晨來參與升旗,用嚴肅神聖的態度迎接94年元旦,參加有意義的升旗典禮暨自強晨跑活動,其精神令人感動,升旗在過去是件稀鬆平常事,大家面對革命先烈用鮮血所換取的這面國旗,相信大家都懷有崇敬、感恩的心,但這面國旗有少數人想藉選舉語言改變,在革命的階段旗子用生命鮮血換得,過去所有主張應是以誠懇、務實的訴求才是正確合理,希望集結大家的力量,來尊敬,保護這面國旗。 李縣長說,今年94年是地區建縣九十週年慶所舉辦一連串活動,就是要所有金門人面對新世紀,如何能緬懷過去,讓大家立足現代,盡到自己的努力,如何團結金門人的力量,來開拓更美好的明天,新的一年是金門鄉親共同目標與使命,過去一年,大家的努力,已讓共識慢慢形成,努力也有成果,相信未來是充滿希望。李炷烽期許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建設自己的家鄉,為自己金門爭取更有保障,更合理的地位與權力。並祝福參加晨跑者跑出堅定的腳步、跑出堅定的決心與美好的未來,也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能有更美好的規劃、美好行動能力。 記者李金鎗/金城報導 迎接民國九十四年元旦的到來,金城鎮昨日清晨六時三十分在縣立運動場舉辦了升旗典禮與路跑活動。縣長李炷烽帶領金城地區各單位、學校首長和千餘位參加升旗活動的民眾,向國旗致敬,共同迎接新年的到來,他也祝福大家平安如意,並一起許下新年新希望。 昨天清晨室外的氣溫降到攝氏四點一度,天色還烏漆抹黑,冷冽的寒風擋不住學生、民眾參與的熱誠,縣立運動場已陸續湧進城區各機關、學校員工學生準備參加升旗典禮,有人是特別一早起床迎接元旦,部分年輕人則一夜未眠,從昨晚的跨年晚會一直high到清晨的升旗典禮。縣長李炷烽、副縣長楊忠全、立委吳成典、縣府暨附屬單位主管、金城鎮長蔡輝詩、城區各機關、學校、社團、中央駐金單位主官也分率員工、學生一千多人湧進運動場參加九十四年元旦升旗典禮。 記者張建騰/金湖報導 金湖鎮昨天舉辦元旦晨跑,由鎮公所祕書陳雲軒主持,他代表鎮長,祝福全體鄉親。 記者張建騰/金沙報導 「咨爾多士,為民前鋒。矢勤矢勇,必信必忠。」昨天是九十四年元旦,在寒峭的晨曦中,金沙鎮的社會青壯、長青老人、國中國小,一二百人在金沙國小的運動場上集合,齊唱國歌,禮敬國旗,並參加榮湖路跑。 清晨五、六點時,星月交輝。后水頭上空有一星如月,運動場上方則有玉輪巍巍。這時的天氣實在太冷了,室內溫度才七度,室外更是寒風砭骨。迎風時,呼吸受窒。參加元旦活動的人們,窸窸窣窣,瑟瑟縮縮,呵著凍,等待黎明。有些人則先在操場小跑幾圈,做做熱身運動。 月落星沈,旭日東昇。六點半,參加活動的人們重整隊伍,在司儀的讚禮下,齊唱國歌,接著向冉冉上升的國旗敬禮或行童軍禮。 國歌的訓詞要人忠信勤勇,還要人為民前鋒。參加典禮的人們不畏天寒,披星戴月,依約而往,為的就是表達愛國的情懷,應該就是具體而微的忠信勤勇吧! 記者張建騰/金沙報導 金沙鎮鎮長昨天在元旦升旗典禮致詞,祝福中華民國國運昌榮,國泰民安,金門繁榮進步。 記者張建騰/金沙報導 金沙鎮九十四年元旦晨跑依男、女,分成社會、長青、國中、國小,共八組進行。安瀾國小的路跑成績特別出色,有十位小學生得獎,連校長張秋沐也拿下長青組第四名。 記者許加泰/金寧報導 金寧鄉慶祝九十四年元旦擴大升旗典禮暨自強晨跑活動,昨日清晨六時三十分假寧中小舉行,鄉長李文俊帶領學生、民眾向國旗致敬,共同迎接新年的到來。他也呼籲金門人要團結起來,為金門的定位及前途來努力打拚。 昨日清晨六時三十分左右,在冷冽的寒氣中,寧中小校園大廣場已湧入來自金寧鄉公所、各機關、學校、及民眾,參加由金寧鄉長李文俊主持的元旦升旗典禮及自強晨跑活動,大家參與的熱誠,沖淡了寒意。 李文俊帶領所有人員高唱國歌,展現愛國的赤誠,看著國旗緩緩升起,現場氣氛莊嚴隆重。現場人員並合唱兩首愛國歌曲,不管是學生或是民眾手拿著國旗揮舞,愛國歌聲及國旗飄揚的情景,表露出金門民眾愛國的這一份情操。 李文俊致詞時先向鄉民拜年,也有感而發指出,地方每一年元旦都會慎重的舉行升旗典禮,來緬懷先賢先烈拋頭顱灑熱血開創了中華民國,讓國民享有自由民主的生活,但過去以來,金門的定位問題一直未能明朗化,他呼籲本地鄉親結合旅台鄉親團結起來,齊心一致的為金門的定位及前途來努力打拚。 記者洪志慶/烈嶼報導 烈嶼地區昨日清晨在綜合運動場辦理「九十四年元旦擴大升旗典禮暨自強晨跑活動」,鄉長林金量及烈嶼地區軍、警、學校及民眾四百多人參與,在高唱中華民國國歌及隆重肅穆的升旗典禮之後,緊接著展開晨跑活動,鄉公所也設計「2005年健康卡」,讓參與晨跑活動人員有完成全程的健康憑證,參與壓軸的摸彩活動。 烈嶼鄉慶祝九十四年元旦擴大升旗典禮暨自強晨跑活動,昨日清晨六時三十分假綜合運動場舉行,鄉長林金量帶領學生、民眾、駐軍向國旗致敬,共同迎接「二○○五」新年的到來。
-
鼓勵紙藝創作在金門紮根美藝術家艾婕音辦成果發表會
前進金門進行紙藝創作推廣的美國藝術家艾婕音,昨天下午在金門縣文化局舉辦成果發表和感謝茶會,對於金門有六種以上的植物可用來做紙藝術材料和創作,是鼓勵金門鄉親多加利用和推廣,以讓紙藝創作在金門紮根,並進而美化人生。 美國藝術家艾婕音和夫婿艾庭熙兩人,是在去年底前進金門,並在金門縣文化局為「Made in Taiwan─形塑台灣」巡迴全台紙藝環境藝術計畫,展開紙藝創作的展覽和推廣。艾婕音和夫婿艾庭熙兩人,在兩週金門停留期間,並走訪金門採擷地方上特色植物,經過烹煮做成紙漿變成手工紙,再以製作出來的特殊手工紙,為台澎金馬不同城市塑造它們特殊的「在地地圖」。 去年一月美國藝術家艾婕音女士,以富爾布萊特學者獎助進駐台灣。近期又榮獲文化建設基金會一年贊助計畫至今年七月。這項以「Made in Taiwan─形塑台灣」藝術計劃,將延續她去年上半年由學術交流基金會、富爾布萊特基金會協助來台的創作內容,由台灣各地取材製作手工紙,並創作環境藝術作品。 金門縣文化局指出,去年六月行政院文建會主委陳其南曾親臨樹火紙博物館,參觀艾婕音女士的「台灣地圖」展覽,現場與她討論作品並談到延伸全台的藝術計畫。陳其南認為此計畫與「文化公民權」的社區發展及文化公民理念相當接近。在未來半年多當中,艾婕音將進駐台灣十二個不同縣市,透過不同接待進駐單位,分別與各個社區合作工作數周,並在當地舉辦「公民美學」紙藝推廣工作坊。除了製作過程指導,也將展出她的作品及當地與民眾共同製作的新作品。 這項「Made in Taiwan─形塑台灣」延續「場所地圖」系列作品,繼續採擷當地特色植物,經過烹煮做成紙漿變成手工紙,再以當地製作出來的特殊手工紙,為台灣不同城市塑造它們特殊的「在地地圖」。透過當地的藝術家、學生、老師、民眾等合力完成過程,以天然、手工材質及特別採擷地點,呈現不同縣市的獨特重要性。每一個縣市的「在地地圖」製作過程,都將變成不同社區的特殊記憶及文獻歷史,記錄當地的生活經驗。 金門縣文化局並表示,這十二份「在地地圖」結集成「Made in Taiwan─形塑台灣」大型裝置藝術作品,今年九月之後,將在台灣及國際巡迴展出二年。所有製作過程將以攝影、錄影方式記錄,由艾婕音的先生艾庭熙協助執行,艾庭熙是一位歷史學教授及前博物館館長。
-
世界金門日大會宣言
欣逢金門建縣九十週年,金門縣政府昨日在金門縣文化局盛大隆重舉辦慶祝大會和首屆世界金門日活動。大會中,與會海內外金門鄉親並共同連署了宣言,將結合海內外鄉親與關心金門的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來建構金門成為和平經濟特區,並追求島嶼永續發展,掌握區位優勢、建立文化認同,期將金門推向國際舞台。 金門建縣九十週年暨世界金門日,大會連署的宣言,係以金門固守閩南天險,致以歷代兵燹、數承戰禍,唯浯先民,累世胼營;爰得人丁不滿百、京官三十六,海濱鄒魯、譽載華表,鬱鬱蒼蒼、黍禾酎足;斯逢建縣九十週年慶暨世界金門日,「戰爭無情.和平無價」,島內島外,匯聚無數金門人的感懷與希望,興思歷史過往,勾勒未來願景,讓兩岸認識金門.讓金門走向世界。 謹此宣言: 我們追求和平的決心與毅力絕不改變。金門是兩岸友誼的橋樑,不是兩岸爭戰的沙場。金門即將不再是離島,乃是以海洋與大陸為腹地的中心。戰役遺跡、僑鄉文化、閩南風情,舉目所見盡是獨特的在地文化,尤屬世界珍貴之資產。讓我們結合海內外鄉親與關心金門的各界人士,建構金門成為和平經濟特區,追求島嶼永續發展。掌握區位優勢,建立文化認同,共同努力,將金門推向國際舞台。未來,金門將要起飛,今天,金門正要出發,偉哉仙洲、大哉金門。 二○○五年 元旦
-
《人物專訪》盧文韻─一位不是金門人的金門人
在這次返金參加世界金門日活動的僑親中,有一位成長於金門、以金門人為榮,祖籍卻是宜蘭的女性,她,就是盧文韻。 民國四十年出生於宜蘭的盧文韻,九歲時,因母親蔣種因到金門中學教書,便跟著來金,直到十六歲初中畢業時,才跟著父母遷回台灣。在金門度過青春時期,金門老師、同學真情相待,讓她愛上這塊島、這島上的島民,也從此自許為金門人,過千山越萬水。 發跡於旅行社,得意於航務、汽車運輸業的盧文韻,經歷顯赫,現為香港利有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廈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樂觀地看待任何困頓,堅持執著的做事態度,讓盧文韻商場一路走來,雖有風波,但總能逢兇化吉,因此,被朋友們戲稱為「非常女人」、「九命怪貓」。 盧文韻表示,她不頂喜歡俗稱的「女強人」封號,她認為,「強者,強己不強人;恕者,恕人不恕己」,女強人應該是「適應能力、面對壓力強,但不強人」的真女人。 在「建縣九十週年慶暨世界金門日」慶祝大會上,看到金門學子以及女性朋友開心又自信的表演,盧文韻笑著說,金門真的不一樣了。原本是商場上的女中豪傑,前陣子一場大病,讓她頓悟不少。未來,她將投注更多心力在教育事業上,希望生命更加有意義。返金,既探友也考察,算是她回饋金門的第一步。 從沒回過父母大陸老家省親的盧文韻,卻已走訪金門多次。「只要愛金門、認同金門的,就是金門人」,盧文韻為世界金門日、金門人,做了更富世界觀的新註解。
-
香港鄉僑盧文韻慨捐十萬元會務基金
返鄉參與建縣九十週年與世界金門日活動的香港鄉僑盧文韻女士昨日上午拜會金門紅十字支會,並慨捐十萬元作為會務基金,她說,以身為金門人為榮,並鼓勵大家多做善事,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讓社會處處充滿祥和與溫暖。 在香港經商有成的盧文韻董事長是香港商界的傑出女性,此次是應縣府邀請返鄉參與建縣九十週年與世界金門日活動,昨日並在當年在金門讀書時的同學也是柏村國小校長翁明國的陪同下,前抵莒光山莊金門紅十字會會所拜會,受到會長王水彰、副會長洪國正、周德,常務理事許玉昭、彭垂濱、理事王添泉、蕭偉權、林再求、監事許秋霖及總幹事許金象與志工的熱誠歡迎。 盧文韻女士在受聘為第一屆金門紅十字支會時,於民國八十九年時也捐出十萬元作為會務基金,昨日她再度捐贈十萬元充實會務基金,並希望藉此拋磚引玉,有更多的愛心人士共同來響應,讓紅會各項人道救援與服務工作更能順利推動。 會長王水彰除了介紹金門紅十字支會會務發展現況,也代表該會致贈第二屆金門紅十字支會顧問聘書,及由該會出版,記載該會推動人道關懷活動點滴的「宏規懋績」一書,他並感謝盧文韻女士對於金門紅十字會事務的關心與支持,同時慨捐會務基金,以愛心行動為紅會人道事務肯定與鼓勵。王水彰也表示金門紅十字支會將致贈金門高粱酒一打,讓盧文韻在返回香港時帶著家鄉的特產與家人一起回味金門的鄉土味。 在香港經商有成的盧文韻對於家鄉事務相當關心,幾次返金都曾捐款贊助獎、助學金或社會公益經費,她說,她以身為金門人為榮,在媒體報章中多次看到金門紅十字支會致力於兩岸人道救援事務,協助病重鄉親或台商返鄉後送治療,及各項關懷服務工作,讓她很感佩。 同時也是香港蘭開夏中央大學名譽院士的盧文韻說,她在去年患了重病,住院治療了半年多,出院後讓她對於生命又有一番體悟,她表示,人的一生起起落落,看到世界上發生天災人禍,更感到紅十字等國際救援組織與公益團體的付出與努力的相當有必要,希望盡自己的能力,多從事一些公益活動、多做善事,為更多人服務,讓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幫助與溫暖。
-
《世界金門日僑社系列報導之十》高雄市、高雄縣、台南縣、台南市金門同鄉會簡介
早年因為時局動盪,不少金門的子弟被迫遠走他鄉,但為了凝集大家的情感,於是金門同鄉會在各處紛紛成立,目前台灣共有十一個旅台金門同鄉會,其中台南市、台南縣、高雄市與高雄縣等四個金門同鄉會,身繫團結居住在南部金門鄉親的重責大任,金門人的親和再加上「下港」的熱情,讓他們服務熱度更顯熾熱。 高雄市金門同鄉會成立於民國六十一年四月九日,當初是為了聯繫鄉親情誼,結合團體力量,發揮團隊精神,與為鄉親提供服務才形成的,目前已經擁有三十多年歷史,會員代表有二仟多人,而同鄉會的全體理監事均為義務職,為落實在地鄉親服務,同鄉會有建立會員資料卡,經常與會員聯繫;配合政府推行政令,宣揚國策,而各種節日,也會配合有關單位舉辦慶祝活動,策動會員參與,提升會員愛鄉愛國情操。接受鄉親優秀子女申請,造就金門出類拔萃青年。運用各種社會關係,協助會員創造事業。同鄉婚喪喜慶,皆會派員協助辦理,爭取會員向心力。堪稱是旅居台灣地區金門鄉親的第二家庭,不僅在為高雄地區之金門鄉親提供服務,亦為來台返金之同鄉,提供諸多服務。 高雄縣金門同鄉會成立至今已邁入第十六個年頭,歷經了五屆理、監事的改選及部分理、監事的更迭,才使得會務工作得以在穩定中成長,早期高雄市、縣同鄉會的鄉親原是同命一體、不分彼此,並無地域之區分,唯因後來高雄市改制成院轄市,使旅居高雄縣之金門鄉親,無法參加該會之各種活動,也迫使旅居高雄縣的鄉親,不得不忍痛脫離高雄市金門同鄉會的母體,當時旅居高雄縣的金門鄉親頓然缺少了一個可供連繫、聚會的處所,莫不令關懷鄉情維繫的有心鄉親極度的想另尋出處,後來歷經多位熱心鄉親的積極籌劃、奔走下,費時三月,才在民國七十七年十月份宣告成立,首任理事長即由謝經歷先生榮任,當時會員人數約有二百餘人,第二屆仍然由謝經歷先生榮獲連任,第三屆、第四屆則由黃康成先生榮任並連任,第五屆則由現任理事長楊維居榮任,迄九十一年十二月止,會員人數已高達八百五十餘人。 台南縣金門同鄉會成立算是較特別,早期在台南的金門鄉親為軍眷較多,居住眷村,較接近台南市附近,因氣候、雨量、土壤及水源之利;還有公路交通運輸發達,續有金門鄉親從各地搬來新營縣政府附近定居;後隨輕、重工業科技的發展,金門社會結構改變,年輕人的外流,兩岸通婚後愈多的金門鄉親在永康附近落居。新營市陳德豪鄉賢,早年於台南發展,事業有成;有鑑於各縣市已先後成立金門同鄉會,唯獨台南縣尚未成立,為促進鄉親之聯繫,謀求鄉親團結合作;於八十七年十月三十一日,假新營市,成立金門同鄉會,陳德豪為首屆創會理事長,也因其熱心公益服務鄉親,眾望所歸,二屆連任理事長;後繼三屆鹽水鎮洪木華理事長,四屆新化鎮葉長春理事長,發揚光大,現台南縣內金門鄉親約有三千多人。 台南市金門縣同鄉會於八十二年七月十八日正式成立,並由董振茂先生高票當選該會第一屆理事長,該會設於台南市,同鄉會草創初始,會員不滿百且缺乏相關經費,幸賴鄉賢董氏夫婦出錢出力,四處奔走,且提供自宅為會址,會務始克順利推動。該會非以營利為目的之社團法人,以加強旅居台南市之金門鄉親之聯誼,藉定期聚會,聯繫感情,敦睦鄉誼,促進團結,發揮團隊精神,協助鄉親解決問題;同時結合鄉親的力量,增進公益,以回饋鄉梓為宗旨。該會創會至今,已屆滿十一週年,歷經六任理事長,會員約近三佰人。
-
送舊迎新明天更美
一輪紅日化為海珠,這是二○○四年的最後一個落日,在海上映出無數個身影。夕陽的光華,讓江山顯得如此多嬌,引人留連。 昨天下午五點十五分,舊年的太陽在天際上全隱。不過,新一年的日出,也許會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