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李縣長接待第三社區營造中心成員
縣長李炷烽昨日接待「第三社區營造中心」成員時強調,唯有社區的積極參與,才能充分展現地方的特色,盼各界能以后豐港及山外社區為師,持續凝聚居民共識,共同打造未來的新金門。 來金參與浯洲金城─生態環境營造研習營的「第三社區營造中心」成員一行四十餘人,昨日由文建會科長吳華宗、視察卓琇琴、第三社造中心主持人,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教授王文成、長榮大學社工系教授黃肇新率領下,前往縣府拜會,受到縣長李炷烽等人的熱烈歡迎。李炷烽特別致贈「金門之友」紀念牌與錦旗,感謝台省各社區代表用行動表達對金門的支持。第三社區營造中心也回贈錦旗、陶畫做為紀念。 李炷烽認為,社區總體營造的成功關鍵在於社區居民的積極參與,唯有居民高度共識與積極參與,才能真正凸顯地方特色。目前金門地區被列入「營造點」的社區共有后豐港及山外社區兩處,李炷烽也盼地區各社區能以后豐港與山外社區為師,共同為打造未來新金門而努力。 李炷烽同時提出具七百年歷史的西園鹽場,希望文建會支持縣府再生計畫等構想,讓鹽場能再次獲得全新的生命力。 到訪的各社區代表,對金門的純樸民風、古樸的建築特色讚譽有加,但也以恆春為例,提醒縣府注意「銀合歡」可能對環境帶來的衝擊,建議造林植樹時應妥善選擇樹種等。 昨日拜會縣府的第三社造中心,係來金參與浯洲金城|生態環境營造研習營,成員包括南台灣及離島七縣市的輔導團隊、社區營造員等,對縣府、縣立文化中心連日來無微不至的照顧與協助亦表達感激之意。一行人下午搭機返台,結束為期三天的活動。
-
縣府增進海上航安邀專家舉辦說明會
為加強海上航行安全,縣府昨日舉辦講習,邀請中央氣象局及成功大學近海水文中心專家學者,就海上風浪、天氣圖解讀及船舶觀測、航行安全等主題進行講座。縣長李炷烽強調,海運是金門對外的重要管道,也攸關地區民生需求,感謝成大及中央氣象局的協助,也盼透過講習能減少海上事故的發生。 該項「安全的海上航行與活動講習會」由縣府主辦,成功大學近海水文中心、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承辦,昨日假縣府多媒體簡報室舉行。包括港務處長張國土、海巡隊副隊長傅錦榮、消防局、建設局以及航運業者、金門技術學院學生近百人出席參加。 縣長李炷烽在致詞中指出,海運與空運是金門對外的運輸管道,其中空運自今年九月四日ILS儀降系統啟用後,已進入新的里程碑,使尚義機場的起降標準大致等同於松山機場,目前正積極爭取從丙種機場能升格為乙種機場,並進一步爭取國際包機的可能。 海運方面,近年來縣府不斷推動料羅港的硬體建設,也在中央的支持下展開了水頭商港的新建工程。李炷烽表示,海運的暢通與否,與地區民生息息相關,幾乎所有的民生物資都必須透過海運,小三通之後,海上航運益發顯得重要。他強調,目前兩岸欠缺適當的溝通管道,中央亦不肯授權地方政府進行協調,致使小三通金廈間航線的救難通聯機制遲遲無法建立,也讓經常往返的鄉親、台商擔風冒險。他並指出,硬體的建設固然重要,但軟體操作及資訊提供亦不可或缺,希望透過此次講習能為海上航安加分,也對業者的工作有所幫助。 成大近海水文中心主任高家俊則指出,水利署、中央氣象局對金門近海海象偵測相當重視,自八十八年七月起亦投入許多資源,陸續在料羅港外海設置海上資料浮標、氣象站、潮位站,及九宮碼頭、料羅港、水頭碼頭、新湖漁港設展示站,同時配合小三通及水頭商港發展需求,在今年八月增設水頭潮位站,為水利署、氣象局及港務處提供海域監測資訊。 高家俊根據過去五百宗海難事件的分析指出,在極端的天候與海象下發生海難事件的機率並不高,反而是天氣由好轉壞的時刻,漁民、船員比較容易在心理上失去防備,進而發生海難,高家俊因此強調海象測報資料的重要,希望透過講習增進相關從業人員的專業知識。昨日安排的課程內容包括中央氣象局海象測報中心主任徐月娟主講的「海象預報」,水利署水文技術組正工程師李如晃主講的「海岸災害現況與防救策略」,成大近海水文中心助理研究員董東璟主講的「海上的風浪」,華梵大學環境設計系教授李汴軍主講的「認識天氣圖」,水文中心助理研究員錢樺主講的「船舶觀測與航行安全」等,高家俊並與張國土共同主持綜合座談。
-
烏坵軍、政首長及鄉代主席首度聯袂拜會縣府
新到任的烏坵守備區指揮官陳福海昨日在鄉長蔡元珍、鄉代會主席林榮仁陪同下前往縣府拜會。由於烏坵島上的基本生活條件相當欠缺,陳福海希望台電能儘速前往設置小型發電廠提供民生所需,落實照顧當地居民,有關小型垃圾焚化爐的設置案也希望縣府協助持續推動。縣長李炷烽除應允將全力協助之外,也提出烏坵嶼百年燈塔的維護整修計畫,希望軍方能夠支持。 今年六月份接掌烏坵守備區指揮官的海軍陸戰隊上校陳福海,及烏坵鄉長蔡元珍、鄉代會主席林榮仁等一行,昨日上午前往縣府拜會,由縣長李炷烽出面接待。與前金湖鎮長同名的指揮官陳福海特別轉達海軍總司令苗永慶的指示,強調烏坵島上民生條件極度欠缺,尤其電力均仰賴軍方發電,由於設備老舊且容量有限,經常因負載過大造成斷電情形,希望縣府爭取台電儘速前往設置小型發電廠,將軍、民用電分離處理,以落實照顧當地居民。 此外,陳福海指出,先前環保署計畫在烏坵鄉設置小型焚化爐,處理當地軍、民的垃圾,但經評估後卻又擔心造成二次污染。陳福海表示,島上軍、民不過五、六百人,每日垃圾產量亦不過五百公斤,希望縣府協助爭取恢復設置,以有效處理垃圾問題。 李炷烽回應指出,過去數十年來縣府確實忽略了對烏坵鄉親的照顧,到現在居民連出入都如此不便,有關發電廠、焚化爐等需求,將交由相關部門儘速協助爭取,而縣府今年也爭取到離島建設基金補助,將為鄉公所興建行政大樓,並改建活動中心,希望能逐步改善烏坵鄉的基本居住環境。 李炷烽並表示,烏坵鄉有座清同治十一年英國籍工程師興建的烏坵嶼燈塔,目前已經停用,具有百年歷史的古蹟,相當值得保留,縣府正爭取文建會經費補助進行燈塔的維護與整修,希望讓這座百年燈塔能重放光明,也盼軍方全力支持。 陳福海表示,該座燈塔已經停用,由於燈塔的位置正好在島上的據高點,目前已成為「瞭望哨」,認為燈塔維護整修應不致影響戰備,亦樂觀其成。 林榮仁則指出,烏坵鄉民多來自於對岸的福建莆田,逢年過節直航莆田湄州探親、祭祖,是許多烏坵鄉親的渴望,希望縣府協助爭取比照小三通模式開放直航。李炷烽則表示,做與不做其實都在中央的一念之間,過去縣府曾趁著迎媽祖的機會,搭載烏坵鄉親赴大陸探親,若中央能在政策上更加開放,協調對岸直接派船就近支援,相信就能一圓烏坵鄉親的探親夢,未來將透過管道向中央爭取,讓烏坵鄉親也能同享小三通的便利。 為了歡迎首度同時出現的烏坵地區軍、政首長、鄉代主席一行,李炷烽特別致贈以海印寺為主題的複製油畫,並致贈「金門之友」紀念牌,以及縣政紀要、就職週年紀念冊給陳福海,也希望未來軍、民之間能密切合作,共謀烏坵鄉更美好的發展。陳福海則回贈寫有「一日陸戰隊、終身陸戰隊」的T恤做為紀念。
-
新加坡僑領張允伏一行返鄉拜會縣府獲李縣長熱烈歡迎
新加坡僑領張允伏及前台北縣金門同鄉會理事長張邦育一行昨日返抵金門,並轉往縣府拜會,縣長李炷烽特別感謝僑親對故鄉的關切,也歡迎僑親組團返鄉參與明年的「世界金門日」系列活動。 新加坡僑領張允伏,目前是亞美集團的董事經理,所屬的事業體遍及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臺、港、越及中國大陸等地。海外事業有成的張允伏,以及前台北縣金門同鄉會理事長張邦育,昨日在縣議員張光海、社會局長張金成及張氏宗親耆老陪同下前往縣府拜會,受到縣長李炷烽、副縣長楊忠全等人的歡迎。席間雙方並針對金門各項建設及近年來的發展狀況交換意見。縣府去年四、五月間曾組團前往新加坡宣慰僑親,李炷烽特別感謝僑親們在參訪期間的熱忱接待,更指出縣府明年將隆重舉辦「世界金門日」系列活動,屆時也歡迎新加坡僑親們組團共襄盛舉,也希望海外僑親共同關切、支持金門各項重大建設。
-
李縣長走訪金沙金寧慰問七位百歲人瑞
金門縣長李炷烽昨天走訪金沙、金寧地區,慰問吳尊等七位剛滿百歲人瑞,除了轉頒陳水扁總統敬老狀及內政部金鎖片外,同時也送給每人乙個大紅包,祝賀老人家們多福多壽。李縣長發現百歲公、百歲婆的共同點是多勞動、飲食均衡、多吃蔬果、少動怒,養生之道殊值縣民學習,讓金門縣名副其實成為長壽縣。 李縣長昨天上午九時在縣府社會局長張金成、課長陳大鵬及金沙鎮長黃奕焮、金寧鄉長及承辦人員陪同下走訪金沙、金寧各村里,親自上門慰問吳尊等七位剛滿百歲人瑞,除贈送每人三千元禮金外,還代發陳水扁總統敬老狀和內政部所發放金鎖片,恭賀他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百歲人瑞看見李縣長來慰問,都顯得十分開心,接過縣長的賀禮也是頻頻說:「真歡喜!每年都收到縣長的賀禮,希望年年有今天,也祝福李縣長連任成功」。李縣長說,看到老人家身體健朗,心情愉快,子孫賢孝家庭和樂,內心也很高興。李縣長還親切的為百齡人瑞戴上祝福金鎖片,向老人家表示尊崇敬意。 李縣長在拜訪百歲人瑞時,向他們請益養生之道,發現他們都有一共通特點即早年生活清貧,從年輕起就從事勞務工作,天天流汗,吃得也簡單,因此,能保持年輕、健康;他們長壽訣竅就是凡事看得開、不生氣,其次,飲食均衡、睡眠飲水充足。還有就是不能認為自己老了,要永遠告訴自己還很年輕,那就能永遠保持年輕。 據社會局統計,金門縣百歲以上人瑞,計有:一百零五歲的林文通(男)、一百零四歲的王陳厚(女)、呂圭(女)、邱壽汽(男)、一百零三歲的翁松林(男)、楊黃翠霞(女)、一百零二歲的李珍治(女)、黃李玉釵(女)、陳安心(男)、一百零一歲的李炳坤(男)、陳翁鸞(女)、洪志勵(男),及一百歲的吳尊(女)、王水吉(男)、洪林珠(女)、林妙寬(女)、陳趙椪(女)、楊清雲(男)、陳晚發(男)等十九人。 縣政府社會局指出,每位人瑞均獲贈內政部敬老金鎖片,以及金門縣政府敬老禮金新台幣三千元,剛滿百歲人瑞則由李縣長代為轉頒,除了縣長慰問百齡人瑞外,另全縣有三百五十位九十歲以上、尚未滿百歲的人瑞,各獲贈一千元敬老禮金,將由各鄉鎮長轉贈,此外,縣府也將表揚高齡模範及尊老楷模,弘揚敬老美德。
-
金門縣登錄歷史建築居全國之冠達九十七處
金門縣政府昨日召開金門縣歷史建築登錄審查會,會中審查通過新增金沙鎮浦邊周氏古宅等十六處歷史建築(將俟金門縣政府公告後才算完成登錄),使得金門縣登錄歷史建築累積達九十七處,高居全國各縣市第一,金門縣政府將研究進行整修活化再利用。 金門縣歷史建築第四批登錄審查會議,昨日上午九時起在金門縣立文化中心三樓會議室舉行,由副縣長楊忠全主持,審查委員李增德、陳家欣、李增財、張忠民、邱上嘉、張崑振、江柏煒、許維民、黃振良、李錫隆等與會。會中並公布金門縣第三批歷史建築審查結果,共有十六處將報請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登錄。 金門縣這次新增的歷史建築,金沙鎮有十三處,烈嶼鄉有三處,其中,金沙鎮為浦邊周氏古宅、周氏二落大厝、周安邦古厝、何永洋樓、何氏洋樓、何肅墻洋樓、后宅王仁吉兄弟洋樓、王金城洋樓、英坑黃信堅洋樓、後浦頭黃卓彬洋樓、黃氏家廟、沙美基督長教會及牧師樓、張文帝洋樓;烈嶼鄉為西方林天來洋樓、林氏三合院、方宅。 金門縣立文化中心主任李錫隆表示,行政院文建會自民國八十九年十月二十六日發布「歷史建築登錄及補助辦法」以來,截至今年五月為止,全國縣市已經登錄的歷史建築總共有二百六十二處,其中,金門縣即佔八十一處,經過昨天審查通過新增十六處,累積有九十七處,數量仍高居各縣市第一名。此外,金門縣歷史建築登錄審查委員會昨天也就第四批歷史建築候選名單,包括舊金沙鎮公所、沙美萬安堂等十四處進行審查,預定在十一月召開的審查會公布結果,屆時,金門縣歷史建築數量可望突破一百處。 由於歷史建築部份有傾倒之虞,且在歷史建築登錄為一種「榮譽制」,目前尚無經費補助修繕。 昨審查會中,副縣長楊忠全依據委員的建議,指示縣府工務局研究將歷史建築維護與獎勵傳統建築維修辦法相結合,並訂出優先順序審查標準,期使歷史建築發揮活化功效。
-
二○○三青少年志工菁英獎受理報名
保德信人壽及中華民國志願服務協會共同主辦,縣府指導的「2003青少年志工菁英獎」目前正受理報名,凡於九十一年十一月起一年內持續或曾有具體服務事蹟的國、高中、職、五專一至三年級在學學生均可參與甄選。詳情可前往「青少年志工菁英網」查詢,網址:www.soc.org.tw。 所謂「青少年志工菁英獎」(The Prudential Spirit of CommunityAwards,簡稱SOC),1995年創立於美國,由保德信人壽和全國中等學校校長協會聯合發起,主要用意在表揚志工服務方面表現優異的國、高中學生,也是一項屬於青少年志工的特殊榮譽。在美國,每年都會有超過六百人接受表揚,日本與韓國每年也有將近二千人報名參選。台灣地區自2000年起也加入了該項活動行列,由保德信人壽與中華民國志願服務協會共同主辦,並整合學界、媒體與台灣各大公益社團之力量共同推動。 金門地區去年亦有金門高中張俊彥榮獲「評審獎」,縣長李炷烽亦安排親自接見,對張俊彥的表現給予高度肯定,盛讚他是青少年投身志工的最佳示範。獲獎的張俊彥從國中開始就因為參加童軍團接觸了志願服務工作,之後持續利用週六上午在家扶中心擔任課輔小老師,也已成為家扶中心的好幫手。 該項「青少年志工菁英獎」目前正受理報名,凡目前就讀於國中、高中職、五專一至三年級在學學生,九十一年十一月起一年內持續或曾經有具體服務事蹟,在校期間熱心參與公益活動,對促進社區福利有具體貢獻者,均可報名參與甄選。報名時以個人為報名單位,團體(或社團)同樣以個人名義報名。曾獲選為「青少年志工菁英獎」之傑出志工獎、全國菁英獎及親善大使獎者,不得以相同事蹟繼續報名參加;但如有其它不同之傑出事蹟者,則不在此限。 有意申請者,只要填妥申請書,加蓋學校或所服務團體之印信,在十月底以前(郵戳為憑)以掛號方式郵寄至「青少年志工菁英獎執行小組」收即可,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50號3樓。洽詢電話:(02)8712─ 6639,或直接前往「青少年志工菁英網」查詢相關資料及下載報名表,網址為www.soc.org.tw。
-
總統出訪暨總統府文物展下月一日起巡迴金門亮相
於去年十一月十三日起在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開展的「總統走出去,總統府也走出去─總統出訪暨總統府文物展」,即將於十月一日至二十日巡迴在金門縣立文化中心舉辦,金門鄉親將有機會透過展出,瞭解總統府的歷史與運作,並體會總統陳水扁及第一夫人歷次出訪的意義與成果。 由總統府指導,外交部、行政院文建會、新聞局共同主辦,國立歷史博物館承辦的「總統走出去,總統府也走出去─總統出訪暨總統府文物展」,金門縣展出為第十一站,並訂於十月一日上午十時在金門縣立文化中心一樓大廳舉辦開幕典禮後,正式展出。 這次巡迴展的展出內容共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總統府的文物展,第二部分是外交部禮品展。包括總統及第一夫人歷次出訪,外國政要致贈外交禮品及總統辦公室照片、國璽與榮典之璽的複製品、先總統蔣公曾經乘坐的轎子等各項文物。
-
躍動青春──群英亂舞大會下月五日登場
金門縣衛生局為提昇本縣各鄉鎮民眾對健康體能及運動的重視及認知,將於十月五日下午一時三十分至五時三十分假縣立體育館舉辦「躍動青春、舞出迷人風采─群英亂舞大會」,歡迎各鄉鎮及社區民眾在九月三十日前電話報名330697轉174、175。 縣衛生局針對各鄉鎮、社區民眾辦理健康促進活動,由鄉鎮各社區民眾自由組隊報名參加,參加組別人數以至少十人以上四十人以下為原則,其參加活動內容如元極舞、土風舞、有氧舞蹈、健康操、扇子舞等皆可組隊報名參加,報名以二十五組為限。 「躍動青春、舞出迷人風采─群英亂舞大會」,安排十月五日下午一時三十分至五時三十分假縣立體育館登場,希落實推動全民健康促進的任務,及提昇本縣各鄉鎮民眾對健康體能及運動的重視及認知,鼓勵力行健康生活之理念,以促使更多民眾擁有健康,共同享受良好的生活品質。 縣衛生局將聘請專家組成評審團,當場評分後公佈比賽成績,評審標準如下:前三名:依評審者評分優先名次,分別為第一名至第三名。特優獎:經評審者評分第四至第六名為特優獎。最佳創意獎;最佳造型獎;最佳團體精神獎;最佳表演獎;最佳勇氣獎。
-
縣府與金門技術學院合辦「觀光解說員訓練計畫」
由金門縣政府與國立金門技術學院合辦的「金門縣政府觀光解說員訓練計劃─提升國際接待能力」,將從今(二十九)日起一連舉行三天。主辦單位特別邀請到許耀天、吳繼文、林存青、江心靜等講師,內容精采可期,歡迎地區觀光從業人員踴躍出席參加。 該項研習活動,今(廿九)日上午八時三十分起辦理報到,研習地點在國立金門技術學院三樓觀光管理學系階梯教室。第一天課程上午安排許耀天主講「解說員升格國際牌,金門走向國際舞台」,以及吳繼文主講的「How are you?遊覽車&日常生活接待篇」;下午安排吳繼文主講的「大家開心─情緒管理DIY」,以及許耀天主講的「How are you?遊覽車&日常生活接待篇」。第二天(卅日)課程安排林存青與江心靜主講的「環遊世界地理觀」及「世界真奇妙─各國風土民情」。 受邀擔任講師的許耀天,是中華民國國民旅遊領團解說員協會理事長暨職訓委員會主委,也是中華民國觀光導遊協會理事、中華民國觀光領隊協會常務理事暨職訓委員會主委、中華民國旅行業經理人協會理事暨職訓委員會副主委。吳繼文則是國內知名作家,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日本國立廣島大學文學碩士。曾任聯合報副刊編輯,時報出版公司叢書編輯部文學主編、經理、總編輯等職。譯有吉本芭娜娜︽哀愁的預感︾,著有︽世紀末少年愛讀本︾長篇小說。林存青(Vicky Lin,本名林姬瑩),與江心靜(Pinky Chiang,本名江秋萍),兩人在一九九八年七月到二○○一年十一月間,共花了九百二十天,騎單車以雙腳踩踏過卅二個國家,走過五大洲,見識過阿拉斯加的遼闊、紐西蘭的原野、中澳沙漠的孤獨、歐洲璀璨的文明和非洲大自然的生命力,經歷了無數的挑戰與考驗,仍堅持心中的夢想,接受了許多陌生人的慈悲與善意,一路化險為夷,平安回到家園。回到故鄉後,兩人成立「藍色空間工作室」,投入文化創意產業,參與演講、教學等教育工作,並透過「Vicky&Pinky單車環球夢」網站(http://www.vickypinky.idv.tw)的經營與電子報發行,分享夢想的實現、旅行的感動、生活的哲學、環保的概念、世界的關懷等深層思維,期盼每一位熱愛生命的朋友,都能美夢成真。 該項研習歡迎所有觀光從業人員,或將來有意成為觀光產業人員的民眾踴躍前往聆聽,全程參與研習者,將發予證書。
-
向教師賀節縣府舉行優良、退休教師聯誼餐會李縣長與夫子盡歡顏
昨天是教師節,縣府特別舉行退休教師、特殊優良與資深優良教師聯誼餐會,縣長李炷烽除向他們賀節,也感謝他們為金門教育工作付出心力,促進地區的教育發展。 縣府是於昨日中午假金瑞大飯店舉辦這項聯誼餐會,邀請地區退休教師及昨日上午接受表揚的特殊優良教師與資深優良教師及來自各地的一百二十多位退休教師共聚一堂,一起歡度教師節,縣長李炷烽偕同夫人吳麗鳳、立委吳成典出席,一起向教師賀節。 曾經是辛勤灌溉地區教育園地老園丁的退休教師,付出一生青春歲月在教育樹人工作,培育許多傑出優秀人才,縣長李炷烽昨日在餐會中也憶及昔日的教導恩師,緬懷師恩浩蕩,他也強調老師恩惠比海深、比山高。 他也對於教師在教育工作上盡心付出的奉獻精神,表達最誠摯的敬意。並贈送每位退休教師金酒,祝福他們教師節快樂,由金門縣退休教師協會理事長盧錫銘代表接受。
-
金門歷史建築邁向破百大關
經過三次的審查,金門地區目前已有八十一處建築審查通過列為歷史建築,昨日審查委員則再次前往金沙地區實勘十二處建築,預定今(廿九)日上午在文化中心三樓會議室召開第四次審查會,可望讓金門地區的歷史建築突破百處。 金門地區經過三次的審查,目前已有八十一處建物列為歷史建築,但八月十八日召開第三次審查會時,由於與會委員意見紛歧,會中並未針對十九處建物做出決定,金門縣歷史建築登錄審查委員會委員昨日則再次走訪金沙鎮,實地踏勘十二處建物,包括工務局長陳家欣、建設局長李增財、縣議會主任秘書李增德、文化中心主任李錫隆以及地區文史工作者黃振良、雲林科技大學設計運算研究所所長邱上嘉、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張崑振、金門技術學院助理教授江柏煒等人均前往參加。 將列為第四批審查並安排昨日實勘的建物共有十二處,包括沙美地區的金沙鎮公所舊址,張璋滿五腳基店屋、沙美萬安堂、張氏洋樓、張氏古厝(沙美101號)、張氏古厝(沙美102號),張氏古厝、張氏三落大厝,陽翟地區的金東電影院、永昌堂暨浯陽小學校、陳篤浪古厝、陳篤欽古厝等。 參與實勘的委員,從鎮公所舊址出發,一路前往沙美市區、信義路老街、大菜宅等處,針對列冊的建物逐一觀察、紀錄,並與鄉間的老人家攀談,以瞭解建物的歷史,過程中不斷交頭接耳熱烈討論,並以相機點點滴滴記錄建物的特色。該項會勘結果,將連同第三梯次審而未決的十九處建物一併列入討論,預定今(廿九)日上午九時起在縣立文化中心三樓會議室進行審查,可望將使金門登錄有案的歷史建築數量突破百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