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碧湖殿醮慶 金湖鎮公所獻敬
金湖鎮湖前「碧湖殿」於農曆五月初九至初十舉行金府王爺聖誕千秋平安福醮慶典活動。金湖鎮公所秘書陳書文以及公所各課室主管、同仁前往拈香祝禱,在廟方人員引導下,除了遵循古禮祭拜,並敬獻爐敬金,誠心祈求金府王爺保佑,庇護地方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天降吉祥、民生樂利,受到湖前碧湖殿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和猛及境內長老等熱烈歡迎。 4日上午,各家戶準備牲禮、粿粽等祭品,前往廟宇虔誠膜拜、酬謝神恩,祈求境內風調雨順、消災解難,祈福納祥,願眾善信平安健康,各地前往祈福的民眾也絡繹不絕,廟內香火鼎盛,熱鬧非凡。
-
稅務有獎徵答 共計將送出198份獎品
金門縣稅務局為慶祝七月一日稅務節及推廣雲端發票,辦理「一一四年稅務節網路有獎徵答抽獎活動」,自即日起至六月二十日截止,獎品共計一百九十八份,歡迎踴躍參加。 稅務局表示,凡戶籍地址在金門縣之縣民皆可參加,可透過網路連結金門縣稅務局網站(網址https://kmtax.kinmen.gov.tw)首頁>宣導園地>活動專區內,作答前可先於「答案參考區」參考文宣及檔案,再點選「雲端發票及稅務常識」中的「我要投票」後進入,同意稅務局蒐集個人資料,登錄姓名、身分證字號、電話、戶籍地址等基本資料,完成作答後點選「送出」即可。答對所有題目者,就可參加抽獎,每人限一次抽獎機會,重複者將予排除。 稅務局長葉于綺表示,該活動運用財政部統一發票宣導經費,目的在宣導稅務常識,提昇民眾對租稅的基本認知,確立守法納稅、依法節稅觀念,並養成以載具儲存雲端發票習慣。 有獎徵答抽獎活動,預訂在七月一日(星期二)在公正人士見證下辦理公開抽獎,中獎名單將公布於稅務局網站及FB粉絲專頁(不另寄通知函),如因中獎者所登載之基本資料未詳實,致無法核對身分者,不得領獎。獎項及名額有: 特獎一名:獨得AirPods Pro 2nd-(USB-C)藍芽耳機乙副。 頭獎一名:獨得日立7L除濕機(玫瑰金) RD-14FR乙台。 貳獎一名:獨得石頭掃地機器人 Q5 Pro Q50ULE乙台。 參獎五名:各得Acerpure Chef二合一翻轉空氣炸鍋 KF743-70B乙台。 肆獎五名:各得象印9L電烤箱ZEETVHF21-BA乙台。 伍獎十名:各得my First Camera2防水兒童相機乙台。 陸獎十名:各得SONY可攜式無線揚聲器SRS-XB100乙台。 柒獎十名:各得Panasonic手持掛燙機NI-GHD015乙台。 捌獎十名:各得Tefal法國特福Neo果汁機BL425170乙台。 玖獎二十五名:各得Panasonic 負離子吹風機EH-NE11-V乙台。 普獎一百二十名:各得賣場300元禮券一份。
-
《浯鄉村事-金社區》從零開始打造共好 榜林社區終於有自己的「家」
早年坊間流傳一句俗諺:「榜林水查某、東洲好車鼓、后垵好菜脯。」此話俏皮點出金門三地之特色,以「榜林水查某」傳頌津津樂道,形容榜林地靈人傑,山明水秀,自古多佳人,寓意此地人文薈萃、風華獨具。 榜林地處金門本島核心地理位置,緊鄰伯玉路,為金城與金寧兩大行政區之間的重要樞紐。南來北往,交通便捷,五線道筆直開闊,暢通無阻,使榜林自然而然地成為串聯東西、聯通南北的交通要道與生活樞紐;其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不僅是車水馬龍的節點,亦是金門內陸交通網絡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三十載築夢路】榜林社區終於有自己的家 在衛生福利部辦理的民國113年度「社區發展工作金卓越獎」評選中,金門古寧頭社區榮獲「績效組甲等獎」,而榜林社區憑藉在社區營造中的創新服務模式與跨域合作精神,榮獲「服務與創新獎」,實至名歸。 這項榮耀是對社區多年努力的肯定,象徵著居民團結一心、積極參與社區建設的成果,而獲獎背後,是社區發展的平實紮實推動與集思廣益的團結合作精神。 對榜林社區而言,113年可說是能量爆發的一年。這一切的起點,是來自兩位性格迥異卻同樣熱血的「憨人」,一位急驚風的總幹事許丕煌,一位慢郎中理事長楊龍傳。他們一拍即合,卻又相互牽制;一人快如閃電,一人穩如老牛,兩人的節奏,一快一慢,卻如及時甘霖般注入社區的日常,灌溉出社區充滿溫暖且具生命力的好所在。他們彼此打氣、互為助力,以實際行動帶動整體氛圍的改變,讓社區的樣貌悄然轉變,讓原本寧靜的村落逐漸熱絡,讓居民參與的熱情如星火燎原般延展開來。 因為在榜林,這樣的轉變從清晨就可感受得到。活動中心傳來陣陣輕快的呼吸聲與穩健的步伐,平均年約七十歲的長者們,跟隨著太極拳老師的引導,一招一式練習八段錦,神情專注,朝氣十足,是結合形體活動與呼吸運動的健身法,這是協會每週二上午固定於活動中心開設的健身課程,課程內容視居民珍貴如錦的身體之保健,為長者們重拾自信、邁向樂活養生的美好途徑。 榜林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楊龍傳表示,協會自民國83年成立以來,已走過三十個年頭。直到113年,榜林社區終於擁有了真正屬於自己的家,嶄新的社區活動中心落成,是社區凝聚力的象徵。回首一路走來,楊理事長感性地說,「看見無數人為這座中心的落成默默付出與努力,內心充滿感動與無限感謝」。 【有家真好】社區共築長者的幸福生活圈 在社區的每個角落,皆藏著溫柔而堅定的力量。自從協會有了屬於自己的「家」之後,這份力量有了依靠,有了向外擴散的起點。 每週定期舉辦的樂齡教學、南管課程、共餐、關懷長者訪視、烘焙點心坊、健康促進八段錦與舞蹈班等等活動,讓這個「家」多元有趣,是居民會習慣來的「生活依靠點」;在這裡,長者們重拾興趣,年輕人學習尊老敬老,而志工們更找到了服務的成就與溫度。 除了身體健康課程,心靈的滋養也同樣是學習重要指標,規劃傳統糕點與現代點心烘焙課程,邀請專業的糕點老師親自示範製作,教導長者們如何挑選食材、掌握比例,讓傳統點心或手作餅乾麵包烘焙走進家常廚房,是技藝的傳承,與家人之間共享美味的溫情橋梁。 協會志工們心繫著社區裡的關懷戶,常將製作「有愛的點心」溫情分享;在114年度的「人才永續‧社區共生」進階課程中,協會參與「簡報設計與會議模擬」上課內容,從其學習技能,深化社區治理與自我表達的能力。 談及簡報,理事長楊龍傳坦言,當初為了向中央及地方政府為社區爭取經費補助,必須親自上場簡報,竟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從未接觸過的領域、陌生的格式與繁瑣的流程,讓他一開始內心忐忑不安、壓力非常大。「真的是從零開始,什麼都不懂,只能一邊摸索一邊學,邊做邊修正」他回憶起那段過程,語氣中仍藏著幾分緊張。 社區的力量,就是讓人與人之間建立連結,使幸福感在平凡中會心一笑。 【從混沌到有序】協會建立SOP,打造社區共好藍圖 「他是我們社區歷來最積極、最認真的總幹事。」理事長楊龍傳毫不保留地讚賞許丕煌,兩人合作無間,已成為榜林社區穩定前行的核心推手。然而,這段搭檔關係的起點,卻是從一份掙扎開始。 當初提名許丕煌擔任總幹事時,他一度遲疑,甚至排斥。楊龍傳坦言:「他壓力很大,因為有責任感的人,總是對自己要求特別高。」但正是這份沉甸甸的責任感,讓許丕煌硬是扛下為社區做事的重擔,一點一滴逐步搭建起社區的運作架構。 「其實我們兩個都不是專業出身,我不懂,他也不懂。」楊龍傳笑說,那時候他們是臨危受命,彼此互為支撐、摸索前行。「真的就是一起跌跌撞撞,一起把路走出來的。」榜林社區的轉變,不是單靠個人的力量,而是整個志工團隊齊心努力的成果。他們堅信:「社區的成功,不可能只靠一兩個人。」這份理念落實於他們的行事風格中,不爭功、不搶名,而是將每一分榮耀回歸給在地志工與居民的集體付出。 從什麼都不會,到逐步建立社區的標準作業流程與志工培訓制度,兩人並肩走過的這段歷程,他們的謙遜,並非退縮,而是一種共學共進的姿態。正因如此,榜林社區才得以穩紮穩打地往前走,逐漸建立起屬於自己的風格與節奏。 【以人為本】推動榜林社區新願景 榜林社區團隊如同一個齒輪緊密運作的機器,各司其職、分工明確,目前參與的志工與幹部近四十人夥伴攜手前行,其中不乏具專業技能的志工,為社區的永續發展默默付出,此外,行政組與活動組皆有固定人員,確保社區大小事有條不紊地推進。 當談及未來的展望時,榜林社區協會理事長楊龍傳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語氣沉穩而充滿信念。他所描繪的,不只是一幅發展藍圖,而是一種全方位關懷的願景,期許社區未來更聚焦於長者、婦女與兒童青少年的身心福祉,同時,肩負起地方歷史文化保存與傳承的責任。他深知,唯有守望相助、同理共情,才能讓一個社區真正蓬勃生長、綿延不絕。 「社區的發展,不是表面的建設,而是從人出發,從彼此關心與扶持開始。」楊理事長這句話,道出他對社區營造核心精神的深刻理解。他口中的「服務推動」,是一種日復一日的實踐,是透過志工與幹部無怨無悔的付出,在平凡中淬鍊出溫度與力量。 在大家同心協力之下,榜林社區活動中心不再只是功能性的建築空間,而是逐步蛻變為居民心中的「第二個家」,一個讓人安心停留、充滿愛與活力的所在。這裡,是學習的空間,是聯誼的交流,更是一處讓人產生歸屬感與情感牽掛的生活場所。 社區的穩健發展,並非一蹴可幾,而是在「一步一腳印」的耕耘中逐漸成形。如今,榜林社區已邁入穩定執行的階段,無論是銀髮族的關懷據點、婦女成長課程,或是親子共學的活動計畫,每一項行動都圍繞著「共融共好」的核心理念而展開。 「我們不希望長輩只是被動地留在家中,而是能每天早上主動走出家門,來到活動中心,與朋友話家常、參與課程,活出另一種晚年生活的可能性;我們也希望年輕人在外工作時,能夠安心,因為知道家裡的長輩有人陪伴、有人關心。」理事長說這番話時,語氣溫柔卻堅定,像是一盞穩定不熄的燈火,照亮社區前行的方向。 這些從無到有、由點到線再延展至面的累積與努力,讓榜林社區從昔日草創的微光,走向今日穩健而有溫度的樣貌。楊理事長不談空泛的願景,而是強調每一步的踏實與細節的累積:「我們的心願很簡單,就是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把每一個人都照顧好,讓社區成為一個大家願意走進來、也願意留下來的地方。」 在這條以人為本、以情為繫的道路上,展望未來,活動中心的規劃將朝向更多元與永續的方向邁進。楊理事長進一步分享他的心願,期盼未來的社區活動中心,能逐步具備「日間學習型」的功能,發展成如同樂齡大學或個人成長中心般的學習空間;讓長者持續學習、婦女自我成長、兒少在課餘中接觸多元內容,從「被照顧者」的角色轉變為主動參與、樂在其中的「生活實踐者」。 他堅信,學習不應有年齡界線,成長也不該受限於身份定義。只要社區中心能真正發揮效能,成為一個「天天有活動、日日能學習」的生活平台,落實榜林是一座擁有文化厚度與學習能量的心靈歸屬地。 未來的道路或許漫長,但這條溫暖踏實、以人為核心的社區之路,正一點一滴鋪展於榜林的活動中心。從關懷到教育、從陪伴到共學,榜林社區的每一個腳步,都是對「共好生活」最真摯的詮釋。
-
互相效力的島嶼故事在古崗董允耀洋樓展至6/28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推動的「藝術轉動社區計畫」,首度走入離島地區,攜手金門縣文化局與金城鎮古崗社區發展協會合作,推出《互相效力的島嶼故事》展覽。展覽在3日於金門金城鎮古崗的董允耀洋樓正式開幕,不僅標誌著藝術計畫進駐文化基地的嶄新里程碑,更是洋樓修復完成後首度對外開放展演,吸引各界關注。 開幕活動現場嘉賓雲集,氣氛熱絡。包括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館長黃瓊瑩、藝術轉動社區計畫主持人吳瑪悧、金門縣文化局局長陳榮昌、縣政府觀光處處長許績鑫、縣議員董森堡,以及長期關注地方文化與藝術發展的專家學者、教育工作者與社區代表皆到場共襄盛舉。來自瑞士的富蘭克林大學藝術史教授Gabriel Nell Gee,也親臨參與,顯示展覽的國際關注度。 黃瓊瑩館長表示,古崗社區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尤其「古崗學校」甫入選文化部首屆「百大文化基地」,顯示其文化潛力受到中央肯定。此次展覽由生活美學館與金門文化局簽署場地合作備忘錄,攜手推動藝術進駐,由藝術家林煌迪與陳信成率先創作,以當代藝術視角回應地方歷史記憶。她邀請民眾走進這座風格典雅的洋樓建築,透過藝術展覽開啟一段多層次的文化體驗旅程。 金門縣文化局局長陳榮昌指出,董允耀洋樓過去在歷史上有其重要角色,如今經修復後轉型為文化展演場域,意義非凡。此次展覽以當代藝術形式進行詮釋,凸顯了金門文化與當代創作的結合潛力。他期盼未來能吸引更多國內外藝術家與研究者駐地創作,深化金門在地文化內涵,也讓金門故事被世界聽見。 金門縣議員董森堡則指出,透過本次展覽,不僅讓董允耀洋樓重返大眾視野,也促使古崗社區的文化能量被重新看見。他希望未來能結合百大文化基地資源,與周邊聚落如古崗學校、歐厝、珠山、水頭等地串聯發展文化小旅行,吸引更多青年返鄉參與,活化地方,延續文化命脈。 藝術家林煌迪分享創作理念時表示,金門長期以戰地形象為主流印象,他在駐地創作過程中,試圖透過訪談、圖像紀錄與空間投影裝置,捕捉居民日常生活中蘊含的記憶與情感,並將這些片段轉化為具象符號,呈現在展場空間內。他認為,這些看似微小的故事,正是島嶼文化的核心,也值得被更多人看見與理解。 此次《互相效力的島嶼故事》展覽由林煌迪與陳信成共同創作,作品內容結合觀察、媒材實驗與社區互動,轉譯居民記憶中的故事為跨越時空的影像符號,營造出既詩意又具歷史感的觀展氛圍。展覽以藝術語彙呈現地方脈絡,並鼓勵觀眾與作品、空間、歷史產生對話。 展覽地點為金門縣金城鎮董允耀洋樓(地址:金門縣金城鎮大古崗84號),展期自即日起至6月28日止,每週六上午9時至12時對外開放參觀,邀請各界民眾在初夏時節走入古厝,感受藝術與文化交織的魅力。
-
居家托育服務中心辦研習 提升相關人員專業知能
為提升居家托育人員專業知能與服務品質,金門縣居家托育服務中心近日舉辦「托育服務規劃與評估、兒童生活環境及學習」研習課程,總時數達6小時,吸引縣內多位托育人員踴躍參加,充分展現對專業成長與幼兒照顧品質的高度重視。 本次研習特別邀請現任臺北市內湖區居家托育服務中心督導、社團法人新北市樂芙關懷協會總幹事游宜親擔任講師。游老師擁有豐富實務經驗,長期致力於托育政策推動與保母專業教育,課程內容扎實且貼近現場實務,深受學員肯定。 研習過程中,游講師強調居家托育人員在幼兒照顧與發展中的關鍵角色,深入解析托育服務規劃的核心理念。她指出,優質的托育計畫應根據幼兒年齡及發展特性量身設計,並重視個別差異,從生活作息安排、活動設計、教具選擇到互動方式皆需靈活調整,落實因材施育,滿足每位幼兒的多元需求。課堂中透過實例講解與案例討論,引導學員學習如何運用發展理論與觀察紀錄來擬定適切的托育策略,同時也強化與家長溝通合作的技巧,建立穩固的托育夥伴關係。 此外,講師也特別強調兒童生活環境對幼兒身心發展的深遠影響,指出安全、整潔且具啟發性的空間是托育服務的基本條件。她提醒托育人員應妥善把關照顧環境的安全性,包括避免危險物品接觸、保持空氣流通、確保遊戲區無障礙、注重清潔與衛生,致力於營造一個促進探索與學習的友善環境。 金門縣居家托育服務中心表示,未來將持續辦理多元化的專業課程,協助托育人員持續進修與自我精進,進而提升整體托育服務的專業與品質。中心也提供托育媒合、補助申請及加入托育行列等服務,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洽詢了解。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08:00–12:00、13:30–17:30(例假日暫停服務)。聯絡電話:082-323126
-
深情連結 沙中親子工坊編織花朵造型手機掛繩
為增進家庭親子關係、強化親職溝通與陪伴品質,金沙國中日前辦理一場次「家庭展能計畫—親子手作工作坊」,邀請築夢手作創辦人蔡雨蓁擔任講師,以親子溝通與陪伴為主題分享伴孩子成長的經驗,也鼓勵與會家長多邀孩子參與日常事物,建立良好互動,也藉以提昇親子情感聯結和信任感。會中也在其引導下,親子動手編織手機掛繩,共創美好回憶! 金沙國中表示,為增進家庭親子關係、強化親職溝通與陪伴品質,日昨特別舉辦「家庭展能計畫—親子手作工作坊」,並且邀請築夢手作創辦人蔡雨蓁擔任講師,除了帶來主題分享,也帶領與會親子進行一場別具意義的Macrame編織美學手機掛繩手作課程,吸引眾多親子熱情參與。 會中,講師蔡雨蓁,先以「親子溝通與陪伴」為主題分享育兒心法,她援引自身陪伴孩子成長的經驗,鼓勵家長邀請孩子一起參與日常小事,從中建立良好互動,提升親子間的情感連結與信任感。她強調,真正的陪伴並非單純的時間堆疊,而是高品質的互動與共創回憶。 在主題分享後進行手作課程,由蔡雨蓁帶領與會親子編織手機掛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從介紹材料和工具開始,進一步挑選顏色,分辨線材長短,再將線穿入金屬扣環,一邊觀賞講師預先錄製的教學影片,一邊動手學習如何運用平結、雀頭結等基本編織技巧進行創作。在老師的細心指導與實作引導下,親子們合作完成充滿創意的花朵造型手機掛繩。 在這場「家庭展能計畫—親子手作工作坊」活動中,氣氛十分熱絡,許多家庭親子在製作過程中互相協助、討論步驟,展現出濃厚的親子情誼。而有的家長與孩子一同研究編織方法,並學習從中克服困難也收穫滿滿成就,場面溫馨感人。快樂時光易逝,即使活動接近尾聲,與會親子仍沉浸在創作的樂趣中,紛紛表示「還想繼續做」、「真的很有趣也很有意義」。 金沙國中指出,此次「家庭展能計畫—親子手作工作坊」不僅要讓親子透過手作加深情感連結,也希望能提升家長對親職教育的理解與重視。未來將持續辦理更多有溫度與深度的家庭教育活動,讓親子共同成長、攜手築夢。
-
青年鋼琴家黃玉瑭7/6辦獨奏會及留學分享座談
金門在地青年鋼琴家黃玉瑭,將於2025年7月6日(星期日)下午3時,在金門縣文化局演藝廳舉行《2025黃玉瑭鋼琴獨奏會》,並於演出後舉辦「留學分享座談」,與家鄉鄉親分享她一路從離島走向歐洲音樂殿堂的心路歷程與真誠思考。 黃玉瑭自小在金門成長,畢業於中正國小、金城國中、金門高中與東吳大學音樂系,隨後赴法深造,進入巴黎師範音樂院,師承巴黎高等音樂院教授、法國鋼琴大師Bruno Rigutto。在旅法期間,她不僅專注於鋼琴演奏的磨練,也累積豐富的舞台經驗與跨文化理解。她將於今年秋季前往瑞士,進入日內瓦高等音樂院,修讀世界四大音樂教學法之一的達克羅士教學法,正式邁入音樂教學與研究的新階段。 本場鋼琴獨奏會的曲目橫跨古典與現代,包含克萊門蒂、梅湘、佛瑞、利蓋蒂與蕭邦等作曲家的精選作品。從嚴謹的古典結構到當代音響語彙,曲目設計不僅展現演奏者的技術與詮釋力,也帶來一場豐富的聆聽旅程。 除了演出之外,黃玉瑭也將在會後分享自己從小在離島學琴的歷程與挑戰。她表示:「自己身為金門人,深知離島資源的匱乏,到了台北念大學後,才真正體會到知識與視野的差距,這也更加堅定要努力提升自己,回頭為離島學音樂的孩子們創造更多的可能。」 本場分享將涵蓋從兒時學琴、升學歷程,到如何準備海外留學、融入法國音樂文化,並開放現場觀眾提問與交流,讓對音樂、留學或藝術教育有興趣的朋友都能從中獲得啟發。 黃玉瑭誠摯邀請所有關心音樂、教育與青年成長的聽眾朋友,一同到場聆賞音樂、參與對話,感受來自金門青年的音樂力量與國際視野。
-
烈嶼體育會將召開舞林大會
烈嶼鄉體育會將於6月8日舉辦2025年「舞林大會」多元舞蹈嘉年華,由各舞蹈團體帶來不同的舞蹈,該會歡迎鄉親相招到烈嶼鄉體育館欣賞這一場舞蹈饗宴。 烈嶼鄉體育會執行教育部體育署推動「運動i臺灣2.0」計畫,將於8日下午2點在烈嶼鄉體育館舉辦2025年「舞林大會」多元舞蹈嘉年華,來自大、小金門各鄉鎮的16隊舞蹈團體、社區舞者共聚一堂,以舞會友,帶來不同類型的舞蹈,互相切磋學習。 烈嶼鄉體育會指出,此次的舞蹈嘉年華活動,16隊表演團體帶來各種不同類型的舞蹈運動,包括:烈嶼鄉體育會風雞超跑團的土風舞、東林舞讚千歲團的娛樂舞、上岐國小的兒童舞、西方社區的廣場舞、上林海韵志工隊的慶典舞蹈、伶舞者舞蹈團的中國古典舞、金門縣銀髮族手語社的手語、金門元極舞烈嶼分會的養生武舞、金門縣兩岸藝文神韻舞團的古典舞、卓環國小的流行舞、塔后社區發展協會的恰恰、信義新村社區發展協會的中國古典舞、金門縣婦女會的現代舞、古寧頭社區舞蹈班的土風舞、禪韻舞團的禪舞古典舞、金門縣台灣原住民義工協會的山地舞、烈嶼鄉體育會的帶動跳防暴操。
-
財政部關務署高雄關副關務長高丁財拜會縣府 爭取離島免稅政策貼合地方需求 推升經濟動能
為促進離島免稅政策與地方產業發展銜接,財政部關務署高雄關副關務長高丁財於昨(5)日拜會金門縣政府,與縣長陳福海及相關局處團隊進行交流,就「離島地區營業人免徵關稅商品項目表」實施情況、實務運作瓶頸與未來精進方向進行意見交換。會中雙方針對目前免稅制度在金門的實施落差進行討論,共同期許建立更為貼近在地需求的制度更新管道。 縣長陳福海表示,金門雖為離島地區,但同時也是觀光、經商與人流頻繁的前線節點,對物資流通與成本管理有其特殊挑戰。過去縣府也接獲多起業界反映,部分實用商品雖有進口需求,卻未列入免稅範圍,使得政策難以有效落實。 縣長陳福海表示,離島地區在政策執行上不應只是「比照辦理」,而應從地方實際出發,打造具彈性與效率的制度環境。他強調,離島免稅政策若能與地方產業需求有效銜接,不僅可減輕業者營運負擔,更能激發市場活力,帶動整體經濟動能。 目前中央核定之「離島地區營業人進口免徵關稅商品項目表」共計320項,涵蓋食品、日用品、衣飾、家電等多類商品,原設計目的為降低離島經商成本、活絡地方消費。然而根據財政部關務署統計,金門實際適用免稅模式者相對有限,近三年大多營業人仍採「完稅進口再銷售」的方式,113年度僅4項商品適用免稅制度,與政策原意出現明顯落差。 會中,高副關務長特別說明,中央關務系統尊重地方需求,若縣府或業界認為現行商品項目表未能反映實際營運情況,可依《離島建設條例》及相關施行辦法,提出增列申請,中央將責成各部會辦理跨部會評估,視需求適度調整免稅品目。 縣長陳福海指出,金門長年處於特殊的政治與地理環境,從古寧頭戰役至今,始終肩負前線角色。金門人務實、親民,他從事公共事務三十多年來,深知在地營業人的實際困難,也理解海關執行面的辛勞。他表示,政策不能只有規定,更要貼近老百姓的需要。他也強調,中央若能賦予離島更多彈性空間與制度支持,金門有信心扮演好「示範型離島」角色,讓金門的聲音被聽見、需求被看見,推動一套屬於離島特色的稅務模式。 此次拜會,雙方除針對制度本身進行討論外,也關注到實務執行層面包括「免稅商品是否回流本島」、「免稅品進口後的追蹤管理」、「制度宣導是否明確」等環節,並對如何建構更清楚、有效的監管與資訊公開制度交換看法。 高副關務長亦表達肯定,並表示關務署樂意扮演協作角色,若縣府能提出具體項目與依據,將啟動跨部會機制審慎評估,並研議簡化地方申請流程,減少行政負擔,朝向共贏推進。 此次拜會特別安排海關與縣府相關局處同仁進行技術座談,說明現行通關與免稅機制,為後續金門自主建議機制鋪路,並初步擬定未來聯繫窗口與階段合作方向。 縣長陳福海強調,縣府將積極整合地方聲音,提出具體建議爭取中央支持。他希望中央聽見離島的聲音,地方才能持續前行。縣府會持續與關務署攜手合作,打造一套符合金門特性、具可行性與效益性的免稅制度,真正為在地經濟注入實質助力。
-
金門-臺北6月加開11架次往返班機疏運旅客
近期臺北—金門航線旅運需求持續攀升,機位緊張、一票難求的情形日益嚴重,引起金門縣議會議員高度關注。金門縣長陳福海亦對鄉親返鄉交通便利相當重視,特別指示縣府觀光處積極作為,主動與民航局及立榮航空公司協調爭取加班機。縣府表示,在當前國內航空市場人力調度吃緊、機組員短缺等諸多限制下,最終成功爭取到6月份增開11架次台北—金門加班機,盼能有效緩解航線壅塞,提升交通服務量能,保障金門居民與旅客往返權益。 金門縣政府指出,根據金門航空站提供的統計資料,2025年5月份金門航線載客率連日突破九成,多日甚至出現滿載情況,不僅造成金門鄉親返鄉不便,也對當地觀光旅遊產業形成壓力。為確保島內基本交通需求不受影響,縣府緊急啟動交通協調機制,並在多次與民航局與航空公司的溝通下,終獲立榮航空支持,協助加開航班,滿足日益增長的搭機需求。 此次加班機排定於6月各週重點日期執飛,預計增加11架次往返班機,搭配不同時段安排,提供旅客更具彈性的出行選擇: 第一梯次(週五)加班航班:6月6日、13日、20日、27日;台北→金門:18:45起飛、金門→台北:20:40起飛。 第二梯次(週日)加班航班:6月8日、15日、22日、29日;台北→金門:17:00起飛、金門→台北:19:00起飛。 第三梯次(特定平日)加班航班:6月9日、18日、23日;台北→金門:16:30起飛、金門→台北:18:30起飛。 縣府呼籲,儘管此次增班能暫時緩解航線壓力,但整體供需仍屬緊張,建議有需求的旅客務必提早規劃行程、儘早訂位,以免向隅。航班資訊亦可能因航空公司營運狀況進行調整,建議旅客可至立榮航空公司官網或撥打客服專線(02-2508-6999)查詢最新航班資訊。 縣府強調,金門身為離島地區,空中交通對民眾的日常生活、就醫就學、商務活動及觀光旅遊都極為重要,縣府始終將交通視為民生的根本,對於航班運能的變化及市場需求動態,會持續高度關注與即時因應。除了此次6月加班機外,縣府將針對即將到來的暑假旅遊旺季與中秋連假等未來高峰期,持續與航空公司及中央相關單位密切聯繫,滾動檢討航班安排,研議可行增班措施。
-
議會議案讀會 縣府36提案、議員16提案通過審查
金門縣議會第八屆第五次定期會昨(5)日進行議案讀會議程,由議長洪允典主持,縣長陳福海率一級機關(單位)首長(主管)以上人員及二級機關首長列席。會議分別審查通過縣府提案36案、議員提案16案,均交付各審查委員會審議或聯席審查,審查意見將提交大會審議。交付各審查委員會的縣府提案及議員提案案由,分述如下: 【縣府提案】 案一:審議「金門縣營建工程剩餘土石方處理自治條例」修正案〈三讀案〉。 案二:審議「金門縣畜犬管理自治條例」修正案〈三讀案〉。 案三:審議財團法人金門高職文教基金會114年度預算案〈三讀案〉。 案四:審議財團法人金門高中校務發展基金會114年度預算案〈三讀案〉。 案五:審議金門縣113年度總預算第二預備金動支數額表。 案六:審議衛生福利部補助辦理「社工智慧決策行動平臺應用設備補助計畫」,經費計新臺幣92萬2,000元整(中央補助款),同意先行墊付案。 案七:審議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補助辦理「身心障礙照顧服務資源布建計畫—擴增社區日間作業設施」,經費計新臺幣124萬7,000元整(中央補助款),同意先行墊付案。 案八:審議環境部環境管理署補助辦理「美質環境推動計畫」,經費計新臺幣744萬3,000元整(中央補助款550萬8,000元、縣配合款193萬5,000元),同意先行墊付案。 案九:審議內政部補助辦理「殯葬設施量能提升計畫」,經費計新臺幣5,000萬元整(中央補助款3,500萬元、縣配合款1,500萬元),同意先行墊付案。 案十:審議行政院補助辦理「第六期(112-115年)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113年度滾動檢討新興計畫—烈嶼鄉生命紀念園區內部殯葬設備工程(內部殯葬設備工程)」,經費計新臺幣976萬9,000元整(離島建設基金879萬2,000元、縣配合款97萬7,000元),同意先行墊付案。 案十一:審議行政院補助辦理「第六期(112-115年)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113年度滾動檢討新興計畫—烈嶼鄉生命紀念園區內部殯葬設備工程(納骨堂增置納骨櫃體)」,經費計新臺幣1,200萬元整(離島建設基金1,080萬元、縣配合款120萬元),同意先行墊付案。 案十二:審議行政院補助辦理「第六期(112-115年)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113年度滾動檢討新興計畫—金門縣殯葬管理所及各民眾公墓增設納骨櫃暨環保自然葬工程」,經費計新臺幣5,160萬7,000元整(離島建設基金),同意先行墊付案。 案十三:審議行政院補助辦理「金門縣長期照顧交通接送服務之無障礙車輛購置補助計畫(114-115)」,經費計新臺幣400萬元整(離島建設基金360萬元、縣配合款40萬元),同意先行墊付案。 案十四:審議衛生福利部補助辦理「113年精進地方政府關鍵食安管理計畫」之「檢驗強化方案—擴大抽驗稽查量能」,經費計新臺幣240萬元整(中央補助款),同意先行墊付案。 案十五:審議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補助辦理「114年度銀髮健身俱樂部補助計畫」,經費計新臺幣227萬2,728元整(中央補助款200萬元、縣配合款27萬2,728元),同意先行墊付案。 案十六:審議交通部補助辦理「智慧運輸系統發展建設計畫—114年度金門縣交通控制系統建置計畫」,增列經費計新臺幣1,529萬4,118元整(中央補助款1,300萬元、縣配合款229萬4,118元),同意先行墊付案。 案十七:審議「金門縣公有收費停車場使用管理自治條例」廢止案。 案十八:審議經濟部水利署補助辦理「自來水智慧型水網推廣計畫」,增列經費計新臺幣800萬元整(中央補助款),同意先行墊付案。 案十九:審議內政部補助辦理「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5案,經費計新臺幣7,966萬6,000元整(中央補助款6,532萬4,000元、縣配合款1,434萬2,000元),同意先行墊付案。 案廿:審議內政部補助辦理「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結構安全性能評估」,經費計新臺幣110萬元整(中央補助款),同意先行墊付案。 案廿一:審議「福建省金門縣毛豬保險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廢止案。 案廿二:審議農業部補助辦理「金門地區外來種移除計畫」,經費計新臺幣2,000萬元整(離島建設基金1,700萬元、中央補助款100萬元、縣配合款200萬元),同意先行墊付案。 案廿三:審議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補助辦理「114年金門縣社區農村再生輔導計畫」,經費計新臺幣120萬元整(中央補助款),同意先行墊付案。 案廿四:審議農業部補助辦理「第六期(112-115年)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金門縣畜牧產業廢棄、汙染物暨蚵殼粉混合再利用計畫」,經費計新臺幣1,200萬元整(中央補助款1,080萬元、縣配合款120萬元),同意先行墊付案。 案廿五:審議經濟部補助辦理「直轄市縣(市)節電夥伴節能治理與推廣計畫」,經費計新臺幣1,000萬元整(中央補助款),同意先行墊付案。 案廿六:審議財團法人金門高中校務發展基金會113年度決算案。 案廿七:審議財團法人金門高職文教基金會113年度決算案。 案廿八:審議文化部補助辦理「金門話欲去佗」,經費計新臺幣86萬元整(中央補助款60萬2,000元、縣配合款25萬8,000元),同意先行墊付案。 案廿九:審議教育部補助辦理「公共圖書館閱讀設備升級實施計畫」,經費計新臺幣85萬725元整(中央補助款58萬7,000元、縣配合款26萬3,725元),同意先行墊付案。 案卅:審議教育部補助辦理「金門縣立圖書館修建計畫」,經費計新臺幣1,082萬9,330元整(中央補助款535萬9,330元、縣配合款547萬元),同意先行墊付案。 案卅一:審議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補助辦理「114年國定古蹟邱良功母節孝坊清潔維護計畫」,經費計新臺幣100萬元整(中央補助款65萬元、縣配合款35萬元),同意先行墊付案。 案卅二:審議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補助辦理「B類—金門縣瓊林聚落建築群內傳統建築風貌修復工程補助案」,經費計新臺幣1,107萬1,035元整(中央補助款874萬9元、縣配合款233萬1,026元),同意先行墊付案。 案卅三:審議行政院補助辦理「第六期(112-115年)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113年度滾動檢討新興計畫—提升金門縣山域緊急救援(護)人才培育計畫」,經費計新臺幣329萬元整(離島建設基金296萬1,000元、縣配合款32萬9,000元),同意先行墊付案。 案卅四:審議行政院補助辦理「第六期(112-115年)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113年度滾動檢討新興計畫—充實緊急救災救護資訊設備計畫」,經費計新臺幣1,034萬元整(離島建設基金930萬6,000元、縣配合款103萬4,000元),同意先行墊付案。 案卅五:審議行政院補助辦理「第六期(112-115年)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113年度滾動檢討新興計畫—AI智慧巨量情資分析預警系統建置計畫」,經費計新臺幣1,900萬元整(離島建設基金1,710萬元、縣配合款190萬元),同意先行墊付案。 案卅六:審議「吳金生、周清庭君所有金寧鄉寧湖三劃段833-10、833-11地號私有地與同段264(1)地號及金寧鄉寧安二劃段165(1)地號縣有地專案交換」,同意處分案。 【議員提案】 案一:建置0-6歲金門縣友善育兒環境數位服務。提案議員:陳泱瑚。 案二:建請衛生局協助金門醫院,優先設置「癌症治療中心」,引進放射治療等相關設備,以強化在地癌症醫療能量,回應民眾迫切需求。提案議員:蔡其雍。 案三:為因應護理師缺工潮、培育金門地區護理人才,請縣府主管單位會同部立金門醫院、各醫療診所、金門高中就地區護理需求趨勢做人力資源總檢討,並擬定相關補助辦法鼓勵護理師留金,營造優質醫療環境。提案議員:董森堡。 案四:建請縣府清整撥用公有土地與營舍資訊,就部分未投入活化或閒置之廢棄營區進行計畫徵件,邀請各界藝術家進駐創作,增加藝術創作與在地觀光文化資源。提案議員:董森堡。 案五:建請縣府城鄉發展處針對違建商討良策。提案議員:王國代。 案六:建請縣府城鄉發展處研議有哪些自然村可以開放,不受「既存傳統建築外牆10公尺範圍內不得超過三層樓」之限制。提案議員:王國代。 案七:為提升金門地理資訊系統操作效能與圖資品質,建請縣府改善現行系統操作限制,更新高解析度圖資,並結合中央研究院等機構提供之時序圖層資源,以建構具深度與延展性的公共地理資料平台。提案議員:董森堡。 案八:為因應大陸旅客電子支付習慣,減少地區行動支付基礎建設落差,建請縣府主動協助在地商家導入合法之多元行動收款機制(如:微信支付、支付寶),以提升觀光消費便利性,避免非正式收款引發洗錢風險,並有效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提案議員:董森堡。 案九:為振興金門石蚵傳統產業與文化,建請縣府研擬推動保價收購、採蚵勞動補助、文化推廣、蚵田認養制度、生態教育旅遊等多元方案,以因應產量驟減、勞力斷層、文化流失與現場作業困境等實際問題,重建石蚵產業文化價值與觀光潛力。提案議員:董森堡、李養生。 案十:建請縣府責成林務所派員全面檢視烈嶼鄉各主(次)要道路兩側樹木是否有妨礙行車安全之虞。提案議員:洪成發。 案十一:建請縣府編列預算整建烈嶼鄉后頭候車亭至虎堡段排水溝。提案議員:洪成發。 案十二:建請縣府編列預算並規劃烈嶼鄉烈新段公共設施停車場及公園興建案。提案議員:洪成發。 案十三:建請觀光處針對金城鬧區機車停車格長期不足情形,進行通盤檢討與前瞻規劃,增設機車格、優化停車動線,以解決民眾違停與交通安全疑慮。提案議員:蔡其雍。 案十四:建請教育處、文化局及車船處共同規劃於大眾運輸工具公車,導入金門話(閩南語)與各站點地名舊稱同步播放之語音機制,以深化在地文化記憶與金門話語言傳承。提案議員:董森堡。 案十五:建請縣府修訂「金門縣獎助大專校院建校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自治條例」補助規範,以優先補助或提高補助比率或額度等方式,鼓勵校內學生團體申請經常門活動預算費用,並納入學生參與式預算,提撥固定比率供學生社團或學系學會使用。提案議員:董森堡。 案十六:為因應少子化現況、健全烈嶼地區教育制度,建請於烈嶼地區開設國小全雙語教學,並就烈嶼學區各校進行整併,保留師生比例、校名與校址,整合成為各校單一執行幼托、幼稚園、小學業務,增加學生教育資源,提升學生競爭力。提案議員:董森堡。
-
第三審查委員會會議
金門縣議會第八屆第五次定期會第三審查委員會會議昨日上午10時起召開,由召集人洪成發主持,副召集人王國代、委員許大鴻出席與會,兼幹事洪方鈞列席;縣府城鄉發展處處長黃儒新、科長李程遠、商中治、湯麗雲等與會說明。經過審查,第三審查委員會計通過縣府提案2案,議員提案3案,審查意見如下: 縣府提案方面為第1、20案,審查意見均為照案通過。 議員提案方面為第5、6、7案,審查意見均為照案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