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金防部太武操演 展現防衛能力
陸軍金門防衛指揮部昨(28)日清晨於烈嶼習山湖海灣實施「114年第一季太武操演」,以強化部隊實戰化訓練、提升作戰能力為目標。操演過程中,烈嶼守備大隊運用戰、甲車及火砲等裝備,對空中及海上目標進行射擊,驗證作戰計畫與建制武器實彈射擊成果,並依「一點生變、連鎖反應、全面制變」訓練要求,使官兵熟稔指揮與戰鬥程序,提升臨戰應變能力。 金防部表示,此次操演依據聯合防衛作戰構想與進程,執行多項課目演練,透過模擬戰場實況,使官兵熟悉射擊程序與作戰要領,進一步提升部隊戰力。該部近期頻繁進行戰備操演,不僅展現官兵平時精實訓練成果,也驗證外島防衛作戰能力,確保戰備狀態符合實戰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操演期間震撼的火炮齊射吸引不少軍事迷前來圍觀拍攝。儘管清晨氣溫驟降,且海邊風勢強勁,仍有民眾天未亮便前來卡位,只為目睹戰甲車與火砲齊射的壯觀畫面。有軍事迷表示,親眼見證重砲射擊的瞬間相當震撼,讓這趟早起的行程十分值得。
-
湖小2學子為歷史增添新篇章 鄭瑞堅期許將浯島歷史傳承下去
在金門的歷史長河中,無數的戰爭與英勇的軍人為這片土地奮戰,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日前金湖國小的兩名學生透過他們的文字,為這段歷史增添了新的篇章。五年級一班的駱晴同學與五年級四班的張峰碩同學,分別在金門日報上發表了關於金門歷史的作品,並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這兩篇深具歷史價值的作品,得到金門退役將領鄭瑞堅將軍高度認可,獲得他親自贈書,象徵跨世代的深厚情誼。 五年一班駱晴同學的文章《曾經輝煌之歷史戰爭—金門》充分展現她對家鄉金門的歷史理解。駱晴在文中寫道:「如果你曾經小看過金門,那你就錯了!金門可是度過許多戰爭,才走到今日。」她的文字生動描繪金門在歷經多次戰爭後,依然屹立不搖的堅韌精神。駱晴指出:金門至今仍保留許多歷史遺跡,如北山古洋樓上的彈孔,這些痕跡見證當年保衛家園的英雄事蹟,讓讀者不禁對那段艱難歲月產生深刻感觸。 另一篇文章來自五年四班張峰碩同學,名為《古寧頭戰役的驚險時刻》。張同學以細膩筆觸描繪古寧頭戰役的歷史。文中寫道:「古寧頭戰役讓我了解戰爭殘酷,以及戰士們的英勇。」雖然這些戰士最終犧牲,但他們的英勇精神永遠銘刻金門大地上。他感動又感慨,今天的和平正是這些英勇者犧牲換來的,這份珍貴的和平應當被世代珍惜。 兩篇文章的發表,不僅讓讀者再次認識金門的歷史,也讓曾任陸軍政戰部主任、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副主任兼執行官的退役將軍鄭瑞堅深感欣慰與肯定。鄭將軍長期以來致力金門軍史研究,他的著作《金門兵事史話》詳細記載金門的軍史。讀後,他對這兩位學生的作品表達高度肯定與鼓勵,決定將其著作《金門兵事史話》親自贈送給駱晴與張峰碩,激勵他們繼續深入研究金門歷史的動力。 鄭瑞堅將軍書籍贈送儀式於金湖國小舉行,由退休校長陳為學與金湖國小校長陳佩玉一同見證。陳為學校長在致辭時表示,他對兩位同學對金門歷史的熱情和研究表達高度認同與支持,鼓勵他們繼續透過文字來傳承金門歷史精神。陳佩玉校長強調,金門和平來之不易,是無數先人犧牲換來,讚許兩位同學對歷史的熱情,勉勵他們珍惜並傳承這份對國家安全與歷史記憶的深切關懷。 在贈書活動中,鄭瑞堅將軍特別使用金門地圖向在場師生說明古寧頭戰役的歷史背景與當時戰況。他生動講解讓兩位學生彷彿親臨戰場,對金門戰史有更深體悟。鄭將軍的著作《金門兵事史話》不僅是金門軍史的精緻闡述,也是一部以「史話」形式呈現的作品,以說故事的方式,深入淺出講述金門軍史,為未來續修《金門縣志》提供寶貴參考資料。 鄭將軍希望:透過年輕學生的關注與學習,將金門歷史傳承下去,讓這段歷史在未來世代依然閃耀光芒。此次活動不僅是兩位學生與退役將軍之間的跨世代對話,更象徵著金門歷史在當代學子心中得到了延續與發揚。正如駱晴與張峰碩所表達的那樣,金門的和平來自於過去的奮戰,未來的和平也需要每一個人的關注與守護。 這段跨越時間與世代的交流,將是金門歷史傳承的重要一環,也激勵著更多的年輕學子關注、學習並保護這片曾經為家園付出無數的土地。
-
「金寧之美」繪畫比賽 48件優勝作品出爐
2025金寧鄉石蚵文化季將於4月12日盛大展開,其中由古寧國小承辦的「金寧之美」繪畫比賽徵件活動,成功吸引眾多學生參與,共計收到三百一十一件參賽作品。近日評審活動於古寧國小舉行,並由校方特別邀請金門美術學會理事長唐敏達、理事洪明燦、金門縣水彩協會理事長楊天澤三位專業評審進行評選。 經過嚴謹評比後,從參賽的優秀作品中選出優勝作品共48件,這些作品將於金寧鄉公所舉行展覽,並在展覽期間公開頒獎。 比賽結束後,金寧鄉公所特別將作品連同畫框一併贈送給創作者,為孩子們留下寶貴的成長紀念。 此次比賽涵蓋國中組、國小高年級組、國小中年級組、國小低年級組以及幼兒園組,各組的獲獎作品皆展現出不同年齡層對於金寧美景與石蚵文化的觀察與詮釋。從色彩運用、構圖設計到題材選擇,均展現出豐富的創意與巧思,呈現出金寧鄉特有的風貌與文化意象。 在國中組的比賽中,特優由金城國中徐竫惟、王譽霏獲得;優選得主則為金城國中李可心、陳婉華、張芝妤;佳作獎則由金城國中陳良蘐、許子芊、陳玥慈獲得。 國小高年級組中,特優獎由金鼎國小王雅玄、楊語恩奪得;優選得主包括賢庵國小陳思翰、中正國小黃恩典、周庭均;佳作獎則由古寧國小李中聖、康橋國際學校林軒綸、古寧國小李承縉、李昱宏,以及金鼎國小陳柏睿獲得。 國小中年級組的特優獎由金鼎國小賴華逸、柏村國小呂叔峮獲得;優選名單中包括多年國小黃苡緁、賢庵國小李毓晨、正義國小莊雨僖;佳作獎則由金鼎國小陳儁旻、翁宥薰、賢庵國小吳俊承、多年國小黃暐筑,以及古寧國小楊沐凡獲得。 國小低年級組的特優獎由柏村國小呂岳庭、陳宥彤獲得;優選名單中包括多年國小許爾桔、金鼎國小黃思淇、古寧國小邱俊睿;佳作獎由中正國小沈芮伊、多年國小劉耀寬、金鼎國小張博恩、古寧國小陳易、柏村國小陸治均獲得。 幼兒園組方面,特優獎由古寧國小附設幼兒園徐瑀辰、金鼎國小附設幼兒園黃祺晏獲得;優選名單中包括金沙國小附設幼兒園賴宇澤、黃言昕、張宇潔;佳作獎得主則為金湖國小附設幼兒園高昀悅、金沙國小附設幼兒園張恩維、黃晨珆、金湖國小附設幼兒園賴昀謙,以及金沙國小附設幼兒園葉晨軒。 此次「金寧之美」繪畫比賽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藝術才能的平台,也透過畫作加深了他們對於家鄉文化的認識與情感。無論是刻畫金寧鄉的自然美景,還是展現石蚵文化的特色,每一幅作品都展現出孩子們豐富的創意與熱情。這樣的活動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藝術素養,也成為推廣在地文化與美學教育的重要一環。
-
卓環國小直笛隊表現優異 赴台參賽獲優等
卓環國小直笛隊在113年度全國學生音樂比賽中,在國小團體組北區決賽表現優異,榮獲優等殊榮,再創佳績,展現堅強實力與不懈努力。 113學年度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團體項目北區決賽由新竹縣政府承辦,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宜蘭縣、花蓮縣、金門縣、連江縣等10個縣巿菁英好手同場交流,參賽人數是歷年之冠。卓環國小直笛隊由校長楊杰頤、音樂老師謝佩珊、學務組長田昱柔帶隊前往參賽;他們一路陪伴與指導,為孩子們提供了最完善的支持與鼓勵。參賽學生則分別在不同聲部發揮專長,Soprano直笛組:方苡馨、林宸羽;Alto直笛組:洪唯馨、洪伊准、方劭元、黃寀菻、林孟勳;Tenor直笛組:林玥辰、洪詩雅、許芯瑀、許詠名;Bass直笛組:羅丹、林玟圻、甘乃安、林凡軒、林思彤。 卓環國小直笛隊自111學年度起便開始參與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連續三年皆獲得優秀成績。今年的比賽項目為「直笛合奏」國小團體組,參賽師生歷經近一年的練習,並在指定曲和自選曲上投入大量時間精進技藝,此次比賽的演奏曲目包含:Paul Zilcher - Waltz、James Duncan Carey - Mock Baroque。卓環國小直笛隊最終於北區決賽中脫穎而出,獲得評審肯定,榮獲優等殊榮,再創佳績。 卓環國小直笛隊在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後,受邀前往台北市議會,參加由財團法人王月蘭慈善基金會舉辦的「第六屆月蘭獎頒獎典禮暨傳愛音樂會」,為現場來賓帶來精彩的音樂演出。 校長楊杰頤表示,卓環國小直笛隊在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中獲得優等,這是孩子們長期努力與團隊合作的成果。學校師生對學生們在比賽中的表現感到驕傲,也感謝指導老師的辛勤付出。此外,能夠受邀參加王月蘭傳愛音樂會演出,是對卓環國小直笛隊音樂實力的肯定,這樣的機會不僅讓學生們拓展視野,也讓他們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現自信與才華。 楊杰頤指出,財團法人王月蘭慈善基金會長年致力於推廣音樂教育,學校透過「傳愛教室」計畫於2024年8月獲贈各式直笛共6件。感謝王月蘭慈善基金會積極推動學童的音樂教育,讓孩子們透過音樂探索自我、培養才華,並在舞台上綻放自信光彩。卓環國小與該基金會結緣於此,該校學子因而能在音樂學習的道路上獲得更多資源與機會,讓學生們能夠持續精進,勇敢追夢。 楊杰頤表示,財團法人王月蘭慈善基金會於此次傳愛音樂會演出時,贈與該校直笛隊表演獎勵金一萬元,並補助學子們前往音樂會演出的相關費用,讓學生們能夠無後顧之憂地參與這場意義非凡的音樂盛會。 楊杰頤指出,此次比賽與活動能夠順利進行,特別感謝金門縣政府、縣議員洪成發、林金殿、林子傑及施騰東紀念校務基金,以及卓環國小校友會與家長會的鼎力支持。此外,該比賽與公益音樂會活動亦獲得家長們的全力支持,特別感謝家長會副會長許志恒特地飛抵台北音樂會現場協助活動拍照、錄影,記錄活動花絮,並感謝隨行家長包括邱如玉、林婉真、段靜菁、洪嘉梅、洪凱琳、洪彩慎、林安香的協助,因為有家長們一路陪同學校參賽的學生,讓整趟赴台賽事和前往公益音樂會表演的旅程更加順利。 楊杰頤表示,「台上10分鐘,台下10年功」,音樂藝術的完美表現,除了參賽學生自己的努力,背後更有學校師長及家長不遺餘力的支持。直笛合奏需要長時間的練習與默契,學生們加入直笛隊後,利用課餘時間、假日期間在老師指導下進行練習,從生澀的表現逐漸進步,在舞臺上表現優異。楊杰頤說,孩子在不斷地練習當中,除了精進直笛的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訓練孩子們的專注度跟提升對自己的要求度,因為覺得現在的孩子在專注度的方面是需要特別訓練,如果能夠透過他們喜愛的直笛來實踐,就有動機透過音樂的展現,讓孩子們瞭解自身專注度的成長是有顯著地變化。楊杰頤表示,學校未來將持續推動音樂教育,提供孩子們更多學習與表演的機會,讓音樂成為他們成長的重要養分。她期許卓環國小直笛隊能持續努力,精進演奏技藝,再創佳績。
-
屏科大師生感受烈嶼綠石槽之美
屏東科技大學師生參訪烈嶼鄉環境教育園區,體驗綠石槽生態之美。烈嶼鄉長洪若珊歡迎各地民眾、學生到烈嶼感受豐富的地質與海岸生態環境。 屏東科技大學師生參訪烈嶼鄉環境教育園區(青岐港),透過實地走訪認識當地得天獨厚的地質環境,學習保育觀念,並親身欣賞海岸生態之美。鄉長洪若珊熱情歡迎來訪師生,並表示青岐港已獲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認證為環境教育設施場所,可搭配教育學程及戶外學習,歡迎各界多加利用。 此次屏東科技大學師生特別搭乘低碳載具(電瓶車),前往青岐港進行環境教育生態校外教學,鄉公所為此安排專業環境教育講師進行導覽與解說,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青岐港的地質特色,並透過實地觀察綠石槽,進一步了解地質景觀與海岸生態保育的重要性。 鄉長洪若珊指出,烈嶼鄉四面環海,擁有豐富的地質與海岸生態環境。其中,青岐港每年3月至5月間,因石蓴、滸苔等綠色藻類大量滋長,形成宛如綠色地毯般的「綠石槽」,搭配縱向溝槽與紋理分明的岩脊,構成令人驚嘆的自然景觀。此外,青岐南山頭海岸線更展現出金門地區唯一的玄武岩海岸,全長約一公里,擁有特殊的洋蔥狀風化柱狀玄武岩、花崗岩等多樣地質樣貌,峭壁壯觀,極富景觀價值。 洪若珊表示,烈嶼鄉公所多年來積極推動青岐港周邊海岸景觀做為「烈嶼鄉環境教育園區」,並成功獲得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的認證,成為金門縣第5個環境教育場所,亦是國內最西邊的環境教育場域,距離廈門僅5公里。她誠摯邀請各機關、學校及團體到訪烈嶼,透過專業的環境教育課程,親身體驗並學習海岸生態保育的重要性。 洪若珊歡迎全國遊客把握每年3月至5月的春季限定綠石槽觀賞季,透過低碳旅遊與生態導覽,深度體驗烈嶼鄉的自然魅力。她期盼這類環境教育與觀光結合的行程,能夠吸引更多旅客前來烈嶼,促進當地觀光發展,讓更多人認識這片珍貴的生態寶地,並留下難忘的旅遊體驗。
-
協助青少年 縣府召開少年輔導委員會會議
金門縣政府日前召開「114年第1季少年輔導委員會會議」,針對青少年犯罪預防、校園安全維護及輔導機制進行報告討論,主持人副縣長李文良代表縣長陳福海感謝各委員專業協助、提供諮詢,以及各單位努力輔導,希望盡所能去幫助需要幫助的青少年。 該會議在縣府第一會議室舉行,由副縣長李文良主持,各委員及教育處、社會處、衛生局、警察局等相關單位承辦人員出席。李文良代表縣長陳福海感謝各委員與各單位能夠群策群力,來幫助青少年,並歡迎各單位針對相關議題進行橫相溝通交流。 會議中,檢視上次會議主席指(裁)示事項辦理情形時,由各單位針對基於113年度業務推動之分析,提出114年度須加強之部分。隨後並由警務組(警察局)、教育組(教育處)、社輔組(社會處)、衛生組(衛生局)校外組(校外會)等編組單位依序進行工作報告。 少輔會警政組在工作報告指出,113年12月至114年2月間該會輔導的個案,包括受理13件、開案7件、不開案6件,開案評估中4件,不開案原因為拒絕輔導3件、非該會輔導範圍3件(同時進2案)、拒絕輔導1件、非該會輔導範圍2件(住居地不在金門)。結案5件、行為改善5件;本期訪視輔導共計服務235人次。 對於戒煙班績效輔導成效,副縣長李文良建議對針對戒煙沒有成功的整理分析。而當中有部分孩子出外打工,須注意孩子的打工安全宣導與課業輔導。關於拒絕輔導個案,李文良表示應持續注意。 關於入校宣導活動,副縣長李文良建議宣導能以小班制,化整為零,比較貼近學生。而本期統計兒少性侵案有七件,是否與學校整合輔導?是否徵詢家長意見?有必要需與教育處等單位加強橫向聯繫。 會中有討論一項提案:「為加強網絡單位之橫向聯繫,請各單位提供針對少年辦理之計畫或方案活動,俾利後續資源轉介及業務合作」。副縣長李文良建議少輔會蒐集設計製作表格填寫,發給各協力單位填寫後再送少輔會,讓各編組單位掌握相關資源與活動。 針對拒絕輔導部分,警察局長黃壬聰指出,在台灣的經驗中,從來沒有看過拒絕輔導這個名詞,拒絕輔導不開案的理由,或是沒有輔導的必要,在備註要寫清楚,會比較完整。副縣長李文良表示,少輔會可依據警察局長黃壬聰意見,進行補充或修改,讓大家更了解,更徹底呈現、掌握真實狀況。
-
第26屆金城盃慢速壘球賽 新北市藍鷹奪冠
為期兩天的第二十六屆金城盃慢速壘球賽於日前正式在金門縣立壘球場圓滿落幕。來自新北市的勁旅「藍鷹」隊伍,在十二支跨海參賽的台金隊伍中脫穎而出,勇奪這一屆賽事的冠軍。亞軍由地主隊「烈嶼黑潮」拿下,季軍和殿軍則分別為「榕樹下」及來自廈門的「廈門台商金龍」。 第二十六屆金城盃慢速壘球賽,今年共計進行十六場次的激烈賽事,吸引了來自地區以及台灣的眾多壘球好手齊聚金門競技。球賽的閉幕頒獎典禮上,由金城鎮鎮長李誠智親自主持,金門縣政府參議陳金增、金城鎮代表會主席郭永隆、代表陳天成、蔡宗儒、教育處代表、以及各個參賽隊伍代表皆到場,一起共襄盛舉。 金城鎮長李誠智在致詞中,首先向所有參賽隊伍表達誠摯感謝,並對獲勝隊伍致上熱烈祝賀。他強調,為期兩天的賽事在陽光普照下順利完成,選手與裁判們的努力和付出功不可沒。李誠智期許未來能有更多球隊參與金城盃慢壘賽,共同推動壘球運動的發展,並鼓勵全民投入運動賽事。 縣府參議陳金增則是代表縣長陳福海表達對金城鎮公所辛勞付出的感謝,他肯定金城盃慢壘賽能年年吸引眾多球友跨海參與,實屬不易。他同時向每一位參賽的選手送上一句鼓勵:「競技場上只有努力的成績,沒有同情的分數」,藉以祝福所有參賽者球技更上一層樓。 金城鎮代表會主席郭永隆再次鄭重地向各參賽隊伍致意,以及向金門縣慢壘協會和鎮公所工作人員表達謝意,並誠摯祝賀所有在賽事中脫穎而出的隊伍。大家在球場上揮灑汗水,也收穫了珍貴的友誼,期待來年能再次相逢,共敘情誼。 第二十六屆金城盃慢速壘球賽,共有十二支隊伍參與,包括海峽老虎隊、金一體育、廈門台商金龍、國立金門大學、金酒公司、烈嶼龍骨拉山、金門農工、廈門品客、烈嶼黑潮、廈門利茗鯨魚、榕樹下以及冠軍隊伍藍鷹。 閉幕典禮當中,大會同時頒發個人獎項,肯定選手們的優異表現。冠軍隊伍藍鷹的尹壽德榮獲最佳教練獎;美技獎由廈門台商金龍的江家添獲得;而功勞獎則頒給藍鷹的蘇士鈞。所有獲獎隊伍與個人在熱烈的掌聲中接受表揚,並相約明年再見,持續在金城盃慢壘賽的舞台上切磋球技。
-
從民眾角度思考 以大局高度決策 陳福海:透過跨局處合作 為縣政尋求最佳解方
金門縣政府昨(27)日召開縣務會議,針對地區建設、教育工程與民生議題等共八項提案進行討論。縣長陳福海於會中勉勵與會鄉鎮長及縣府各局處主管,強調推動縣政須掌握期程、超前部署,並能即時回應問題、調整對策。他指出,縣府將積極協助各鄉鎮完成地方建設,面對民眾陳情,更應從鄉親角度出發、以大局思維看待問題,透過跨局處合作,共同尋求最佳解方。 針對「寧中小校園內私有土地交換案」,陳縣長指示持續與議員溝通,並掌握議會程序委員會開會時程,爭取順利排入議案審議。他並指出,「縣長與鄉親有約」活動中,民眾的訴求不僅涉及縣府各局處,也涵蓋鄉鎮公所權責,必須跨單位通力合作。他強調,各單位應以同理心面對陳情,必要時整合社區發展協會或公所資源,共同協商,唯有從民眾的立場出發,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對於地區建設需議會支持的計畫案,陳縣長提醒各局處應提前部署,掌握議會開會時程,適時向議員說明內容脈絡,爭取支持。他強調,結合地方民意的影響力,方能順利推動各項建設。 在教育工程部分,陳縣長指出,雖然議員普遍支持,但縣府仍需維持良好溝通與互動關係,突破實務困難,才能讓好的建設順利落實。他也特別提到,各鄉鎮若有案子能帶動陸客來金、活絡地方產業觀光,縣府將全力支持,透過資源整合放大效益,並鼓勵鄉鎮與縣府共同討論,排除執行上的盲點。 針對「以縣有地交換學校內私有土地」提案,陳縣長強調,應以容積轉移概念為基礎,訂定公開處理要點或自治條例,活化農業區、轉為住宅區,透過土地交換解決學校用地問題。他指出,金門各鄉鎮擁有大量縣有土地,應善用以降低政府支出並提高施政效率。 關於「極端氣候導致金城易淹水」問題,陳縣長指出,應整體規劃並爭取中央韌性防災計畫補助。他表示,面對水利署的政策限制及公開言論,金門可思考提出具體方案滿足金門七成水源需求。他指示工務處從大戰略角度爭取中央水利建設資源。 針對「節慶返鄉機位實名制」議題,陳縣長建議縣府可成立聯合窗口,彙整航空公司航班資訊,找出可調整時段,並與民航局及航空公司協調,運用觀光處預算包機,或加開夜間航班,確保鄉親順利返鄉。在「烈嶼鄉文化館修繕補助」案中,陳縣長指出,目前需先取得使用執照合法化建物證明,方能申請中央補助。他強調公部門應以法令為本,研究解套方式,先行合法化爭取預算,再進一步充實館內文化內容。 針對「瓊安路第二、三期拓寬工程」私有地徵收案,陳縣長表示,因目前地區學校建設案件眾多,工務處已超負荷,若鄉鎮公所有承擔能力,縣府將全力協助。他並指示財政處、工務處及地政局盡速協調工程規模與範圍,並善用目前財政較有餘裕的條件,共同分擔經費,力拚於116年度完成內政部補助計畫。 在「九宮格優化計畫及太湖周邊景觀改善」案中,陳縣長指出,該案已帶來顯著觀光效益,300萬元投入吸引約9,000人次到訪。他建議可爭取金酒公司加入投資、提高誘因,並加強周邊基礎建設如道路與綠美化工程,提升整體景觀品質與遊客體驗。 對於「焚燒廢棄物引發火災」問題,陳縣長強調應依法重罰,並以太武山掃墓為例,呼籲民眾焚燒紙錢後務必熄滅火源,避免釀災。他也指示民政處加強集中焚燒金紙的勸導,結合佛教會等宗教團體推動環保祭祀觀念,尤應針對清明節期間加強防火宣導與消防應對。 在衛生局報告餐廳食品安全及不定期稽查情形後,陳縣長表示,食安工作須建立完善SOP,並要求相關單位加強查核。對於人力不足部分,縣府將全力支持,學校供餐單位亦須嚴格把關。他指出,消防、公安、食安與治安等各項人力物力與經費需求,縣府都會支持到位。 至於醫療院所面臨的問題,陳縣長也指示衛生局應基於三方共管責任,詳實記錄包括電梯故障、護理人力不足、病房空間不足等問題,作為未來爭取改善的依據。 針對近期兩岸議題頻繁,陳縣長強調,兩岸之間沒有小事,凡事都需謹慎處理。他呼籲各單位若遇到敏感議題,可共同研議因應策略,確保兩岸交流能更順暢、務實推動各項合作。 面對多項縣政工程與民生議題的推動挑戰,縣長陳福海以務實積極的態度,強調跨局處、跨鄉鎮攜手合作的重要性,並以「從民眾角度思考、以大局高度決策」為原則,凝聚共識、凝聚行動力。未來縣府也將持續秉持這樣的施政理念,確保各項建設與政策落實到位,為鄉親打造更宜居、更幸福的金門。
-
為期一個月 金門購物嘉年華3/29登場
「2025金門購物嘉年華」將於3月29日登場!為期一個月的購物節,超過130家金門在地特色商家與青創品牌加入。特約商家將提供專屬購物優惠或滿額摸彩券,讓消費者在享受購物優惠的同時,也有機會抽中超過500項豐富好禮。縣府邀請大家在3月29日至4月30日期間踴躍參與「2025金門購物節」,享受購物樂趣的同時,也有機會把超值好禮帶回家! 縣府產業發展處表示,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並活絡各產業,讓年輕人在金門找到舞台並站穩腳步,特別規劃「2025年金門購物嘉年華」。透過此活動鼓勵民眾支持年輕創業者和在地品牌,提升金門產業的曝光度,同時吸引更多外地遊客前來消費,共同擴大經濟效益。 產發處說,活動期間,凡於指定特約商家(特約商家網址:https://portaly.cc/kinmen2025)消費滿200元,即可獲得一張摸彩券。只要依照摸彩券上的指示完成登錄後,即可獲得一次抽獎機會,消費越多中獎機會越高。 此次獎項相當豐富,包含近300項金門高粱酒、金門特色產品,以及最流行的3C商品如iPhone16、iPad、Switch、PS5等。此外,還有全球風靡的POP MART系列公仔等,共超過500項獎品,滿足不同年齡層消費者的喜好。希望藉由金門高粱、特產與流行商品的結合,吸引更多消費者前來參與。 除了實體消費活動外,購物節也將結合線上行銷,透過社群媒體全面推廣金門,讓更多人看見並支持在地店家。
-
歡慶農民節 縣農會推動新農業運動 打造永續發展環境
金門縣農會於3月27日隆重舉行中華民國114年農民節慶祝活動,活動在金湖飯店二樓太湖廳盛大舉行,今年的農民節主題為「推動新農業運動、金門農業亮起來」,以表揚金門地區在農業生產、技術創新及社區服務上作出卓越貢獻的農民和農事小組長。 此次慶祝活動中,對五名模範農事小組長、三十四名模範農民及六名績優安全農業示範農戶進行了表揚。這些獲獎者在農業發展、技術創新及社會貢獻方面,無論是提高農業生產效能、推動農業創新,還是關心社區發展,都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慶祝大會由金門縣農會理事長蔡水游主持,由李文良副縣長帶領縣府團隊、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吳增允執行長、金門縣議會歐陽儀雄副議長、洪成發議員、周子傑議員、王國代議員、董森堡議員、李養生議員、陳玉珍立法委員辦公室主任董志謀、消防局長呂英華、金湖鎮民代表會主席蔡乃靖、金寧鄉民代表會主席黃文欣等長官蒞臨指導及頒獎。縣農會常務監事許玉昭、總幹事文水成也出席了活動。大家共同見證了這一場慶祝金門農民辛勤付出的盛會。 蔡水游理事長在致詞中表示,農民是農業發展的基石,金門縣農會深感榮幸能夠在這樣的場合作出對農民的肯定與表揚。他感謝所有農民對金門農業所作的努力與貢獻,並期許未來金門農業能在創新與永續發展方面不斷前行。蔡理事長指出,儘管金門的農業條件有限,但金門縣政府近年來大力推動安全農業和有機蔬菜,這些措施不僅能提高農產品的質量,也有助於提升金門農業的市場競爭力。 李文良副縣長在致詞時強調,農會作為縣府與農民間的重要橋樑,不僅在農業政策的推廣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在農民技術輔導和農業發展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他回顧道,八年前他擔任教育處長時推動學校午餐契作計畫,並且這項計畫如今已得到更多農戶的支持。這不僅改善了學生的飲食質量,也為農民開闢了穩定的市場。李副縣長表達了對金門農業未來發展的信心,並表示,縣府將持續協助農民解決生產和銷售方面的挑戰,確保金門農業不斷穩步發展。 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則指出,金門的土地雖然貧瘠,灌溉水源取得不易,但在金門縣農會的努力推動下,金門的農業仍保持穩步發展。他表示,中央政府將繼續關注金門農業,並協助金門解決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問題,特別是在水源供應、灌溉設施等方面,確保金門農業可持續發展。 金門縣農會總幹事文水成在致詞中提到,天氣變化對農作物的影響越來越大,尤其是高粱等作物的收成,這使得農民面臨較高的風險。他強調,農會推動的高粱保險計劃能幫助農民分散風險,並表示農會將努力爭取保費補助,鼓勵更多農民參與保險。此外,他還介紹了金門農產品溯源機制的提升,從過去的10%至20%提升至80%至90%,這不僅保證了消費者的食品安全,也增強了金門農產品的市場信任度。 在頒獎表揚後,金門縣農會安排了農民節聯歡餐會,與會農民們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共度這個屬於他們的節日,並進行了幸運摸彩活動。蔡水游理事長在結語中再次強調,金門農業的未來將依靠農民的辛勤付出,農會將繼續推動農業創新,攜手農民共同打造永續發展的農業環境,讓金門農業在新時代中持續發光發熱。 此次活動不僅是對金門農民辛勤付出的認可,也是對未來金門農業發展的展望。金門縣農會將持續努力,為金門農業的創新與永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並促進農民的福祉。 當選今年模範農事小組長有五位,他們分別是:蔡水盛(金城鎮西門里)、許李秀寬(金寧鄉榜林村)、陳回(金湖鎮山外里)、黃榮第(金沙鎮光前里)、杜順意(烈嶼鄉西口村)。 模範農民有三十四名,分別為: 金城鎮:楊麗紅(東門)、王德木(西門)、陳國富(南門)、楊土金(北門)、翁明鳳(金水)、宋元才(古城)、戴德財(珠沙)、吳進國(賢庵)。 金寧鄉:吳金贊(榜林)、翁朝枝(盤山)、王英錫(后盤)、楊淑江(安美)、李其融(古寧)、徐金塔(湖埔)。 金湖鎮:蔡其通(瓊林)、陳水石(正義)、陳鈞曹(新湖)、林維強(山外)、陳國興(溪湖)、黃秀鳳(蓮庵)、謝得(料羅)。 金沙鎮:陳金發(何斗)、王天然(浦山)、葉立志(汶沙)、張繼續(西園)、黃麗金(官嶼)、梁海南(三山)、黃曉蘋(光前)、鄭天右(大洋)。 烈嶼鄉:楊黎盆(林湖)、方林玉貞(黃埔)、林水海(西口)、陳寶珍(上岐)、林建城(上林)。 績優安全農業示範農戶有:第一組第一名黃順達(金沙鎮光前里)、第二名鄭君培(金沙鎮西園里)、第三名吳淑鴛(金城鎮賢庵里)。 第二組第一名洪莊清漢(烈嶼鄉黃埔村)、第二名洪文尊(烈嶼鄉上岐村)、第三名洪瑞隆(烈嶼鄉林湖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