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監理站籲防詐團假冒機關行騙
近日有民眾陸續收到假冒政府機關名義發送的詐騙簡訊,內容如「汽車燃料費未繳納」、「汽車牌照稅未繳納」等,並夾帶疑似官方網站連結,誘騙民眾連結至不明詐騙網站輸入個人資料,稍有不慎即可能陷入詐騙陷阱。 金門監理站嚴正提醒,這類簡訊皆為詐騙集團所為,切勿輕信!真正的公務機關發送的簡訊皆會透過「政府專屬短碼簡訊平台」發送,簡訊開頭皆標示為「111」的專屬短碼,民眾可藉此判別簡訊是否為官方訊息。 監理站也特別提醒,正確的監理服務網網址為:https://www.mvdis.gov.tw/。如收到來源不明的簡訊、電子郵件或不熟悉的網頁連結,切勿點擊,更不要隨意輸入個人資料。如有疑慮,請立即聯繫各地監理所或撥打165反詐騙專線進行查證。 金門監理站呼籲民眾提高警覺,共同防範詐騙行為,守護自身財產與資訊安全。若接獲可疑訊息,謹記「不點、不信、不回應」,並即時通報,協助打擊詐騙集團的非法行徑。
-
從山林聽見詩意 太武山AI奇景音樂會開創文化學習新場景
一場前所未有、穿越古今的教育革命在金門盛大引爆!昨(25)日清晨,「AI奇景音樂會」於太武山盛大開演,結合清代詩文、生成式AI與職人級音樂現場,打造跨越時代的沉浸式聲景體驗。更令人振奮的是,中華民國童軍總會【在地連結訓練】菁英團隊同步加入,全國菁英共走太武十二奇,展開一場結合文化深度與行動價值的雙軌冒險。 琵琶職人陳璽尹震撼演奏,太武山回響千年之音!晨曦微露,太武山腳早已聚集熱情人潮。第一場《千丈壁魂搖音樂會》於山壁之巔正式開演—琵琶獨奏者、音樂職人陳璽尹以絕對專注與極致手藝,將太武山山魂山勢引入旋律,一曲未完,已令人屏息震撼。 陳璽尹,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曾於北京、福州、新加坡、比利時等地登台演出,是國內少數結合演奏與教育的年輕職人典範,活躍於各大文化推廣與藝文活動,深耕地方、連結國際。本次音樂會,她以專業與熱情,帶來三場無與倫比的太武山聲景實演,令人動容。 十二奇重現,AI揭示清代詩境三大失落奇景!音樂會並非單純表演,而是一場充滿科技魔法的「文化尋寶」。金門縣政府教育處運用生成式AI技術,依據清代黃琇《太武山十二奇記》重現失落奇景,首次定位出三大新地點。風動石:傳說中可隨風微顫的奇岩,重新現身於陡峭邊界。一覽亭遺址:昔日眺望之地,如今山影依稀,歷史與現代重疊。石室遺址(辛丑興岩):文士交流之地,揭示知識份子在亂世中的精神庇護所。 這場融合古詩文、山林導覽與AI影像的走讀活動,不僅讓太武山生圖成為金門版《長安三萬里》,也開創地方教育的嶄新模式—讓大家走入歷史現場,讓知識從土地長出來。走進山林的音樂地圖,一場身心靈的冒險旅程!整場走讀行程由專業導覽團隊引導,路線如下:南風隙→石壁→羊腸道→《千丈壁魂搖音樂會》→風動石→步雲梯→《石門迴盪音樂會》→海印巖→陳龍功德碑→石塔→一覽亭→《倒影塔流形音樂會》→蟹眼泉→偃蓋松→蘸月池→香几案→石室遺址→返回。 每一站點皆與歷史文本及地景呼應,結合現場演奏與聲景設計,打造一條可以「聽見詩意」、「看見歷史」、「走進文化」的教育路線。走讀者不再只是聽課的學員,而是跨時代的文化行者。 童軍總會跨域參與,讓領袖訓練成為文化洗禮!更令人振奮的是,這場音樂會同步迎來中華民國童軍總會的「2025國家研習營—訓練人員訓練班」參與!來自全國的童軍教練菁英不僅在陽明二營區接受密集訓練,更踏上太武山,實地參與AI音樂會走讀活動,展現童軍精神的高度行動力與文化敏銳度。 透過這次共學共走,童軍不只是「搭帳露營」的代名詞,更是能與時俱進、與地方文化深度連結的行動教育典範。他們以實際行動詮釋「以青少年為主體」的精神,也讓「訓練」不再只是口令與操作,而是生命中一段對話土地、理解歷史的深度經歷。 一場從金門發聲的教育革命:讓世界走進來,讓臺灣走出去!本次活動的成功不僅在於規模與參與,更在於理念與突破。 金門縣政府教育處指出:「AI奇景音樂會是金門教育創新與地方特色結合的實驗場,我們嘗試以AI導入古文教育,以藝術設計重新定位自然人文,以走讀活動引發學習動機,讓知識不再只是紙上談兵。」 同時,中華民國童軍總會也表示:「童軍是一種行動式的教育,這次的在地連結不只是訓練課程的延伸,更是與地方、文化、科技共同呼吸的一次深度實踐。」 在太武山上,我們看見未來的教育樣貌!從天光乍現到餘音繞山,從歷史重現到行動實踐,這場橫跨人文、科技與領導力的盛會,不僅翻轉了金門的教育想像,也讓整個臺灣看到—原來教育可以這麼詩意、這麼震撼、這麼有力量。 未來,期待更多這樣的交會,讓音樂家走入山林,讓學員走入歷史,讓童軍走入文化,讓AI走入人心。這不只是金門的勝利,更是整個臺灣教育的一次精彩示範。
-
烈中校友廖志耀回饋母校 設獎助金助清寒學生
烈嶼國中校友廖志耀回饋母校,捐贈新台幣50萬元,設立清寒獎助學金,鼓勵學子向學。烈中校長黃文華感謝廖志耀校友熱心回饋母校義舉,捐款助學、以行動傳承奮鬥精神,是後輩學子學習的典範。 熱心教育的廖志耀、李玉綢夫婦,這一趟返鄉做公益之旅,繼日前先後慨捐新台幣100萬元予金門高中、50萬元予金城國中、30萬元予母校卓環國小,設置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學生,以及捐款新台幣20萬元,提供金門家扶中心扶幼助學服務,廖志耀也回饋母校烈嶼國中,捐贈新台幣50萬元,設立清寒獎助學金助學,廖志耀夫婦回饋地方的義舉,傳為地方佳話。 烈嶼國中校長黃文華指出,第十屆畢業校友、也是烈中創校55週年校慶傑出校友之一的廖志耀,與太太李玉綢一同返校,捐贈新台幣50萬元設立「清寒獎助學金」,希望為烈嶼的學弟妹們鋪設一條更穩健的學習道路。黃文華說,從后井走出世界的廖志耀在家鄉努力學習過的人,總忘不了這片土地給予的滋養。這筆獎助學金的設立,不只是金錢的資助,更是一份深植人心的精神傳承。 黃文華表示,廖志耀出身烈嶼后井,從小家境清寒,國中時期每日往返學校與家之間,腳步踏實、意志堅定。一路走來,他始終銘記求學時代獲得的幫助與鼓勵,如今事業有成,夫妻同心經營阜欣貿易股份有限公司,夫妻倆始終心懷故鄉,期盼用實際行動回饋這片孕育他們的家鄉。 烈中指出,捐贈儀式上,金門縣國樂協會理事長李有忠、烈中校友會長蔡金爵、家長會長林長竣、榮譽會長李良財與烈中師長們,一起共同見證這份動人的返鄉情懷。與會來賓皆表示,廖志耀夫婦的善舉,不僅是一份對母校的感謝,更為烈嶼社區注入持續推動教育的活水。廖志耀也向在場的學生分享了他的人生經驗。他語重心長地說:「他一直記得,刻苦耐勞、努力勤快,是他走到今天最重要的態度。讀書學習的路可能辛苦,但只要願意付出,一步步踏實走,路就會越走越寬。」這段話不僅道出他的人生哲學,也希望傳遞給學弟妹們一份難得的生命啟示。 校長黃文華感謝廖志耀校友的深情義舉,也承諾將善用這筆獎助學金,協助有需要的學生減輕就學負擔,讓他們在學業與夢想的追求上能更加無後顧之憂。黃文華說,這份來自學長的鼓勵與扶持,對學生而言,無疑是一股強大的支持力量。烈嶼國中全體師生,向廖志耀夫婦致上最誠摯的謝意。這不只是一筆捐款,更是一段家鄉與教育之間,跨越時光的深刻連結與溫情對話。未來,學校也將持續善用社會各界的關懷資源,讓每一位孩子都能在這座小島上看見希望、堅定前行。
-
環教學會推海洋環教走讀課程 培育在地海岸守護者
為推動海洋保育與環境教育在地扎根,金門縣環境教育學會日前舉辦「114年推動金門海洋保育環境教育走讀培訓課程」,採實地走讀方式,帶領40位學員走入金門西半島的古寧頭、北山海岸、嚨口與瓊林等地,結合歷史解說、地景觀察與軍事文化,深入探索金門島嶼獨特的自然與人文脈絡。學員紛紛表示「這不只是一場課程,更像是一場走進土地、連結記憶的旅程」。 課程自金城體育場出發,首站來到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古寧頭。由學會名譽理事長吳啟騰老師引領,詳細講解雙鯉湖與慈湖的生態功能與戰地歷史,並造訪關帝廟、縣定古蹟振威第、以及具有閩南與洋樓建築特色的北山古洋樓。站在砲戰遺址前,老師娓娓道來八二三砲戰時期的艱困處境,現場學員無不動容,彷彿穿越時空親歷那段動盪歲月。 第二站移師至北山斷崖及嚨口海岸,學會理事長林英生老師親自講解「貓公石」的地質成因與演化歷史。這些紅褐色、孔隙狀的石頭,其實是由古代九龍江末端的泥沙礫石經過紅土化及海水長期侵蝕所形成的特殊岩層,不僅為金門所特有,更見證島嶼演變的自然力量。透過林老師深入淺出的解說,學員對金門地質環境有了全新的認識與敬畏。 隨後,一行人來到瓊林聚落,這座以「科舉文化」與「宗族建築」聞名的傳統聚落,曾孕育出眾多明清進士與舉人。陳炳容博士帶領大家探索瓊林的歷史脈絡,並進一步解釋蔡氏大宗家廟內「副魁」、「外翰」等匾額所代表的文化意涵,將原本艱澀的歷史知識化作活潑的現場互動,讓學員深刻感受金門人的文化驕傲與家族榮光。 走讀亮點之一,是進入嚨口村「嚨口一號營區」。該營區依山傍海,前方設有三層反登陸軌條砦,背後則是滿佈蚵田的海灘景觀,軍事防禦與自然景致完美交織,不僅見證金門防衛歷史,更被譽為「北海岸最美軍事景點」。植物講師陳西村老師在此地講解沿岸常見的海岸植物與傳統民俗故事,將自然知識與在地生活經驗緊密結合,引發學員高度興趣。 活動於下午三時三十分圓滿結束,參與學員紛紛表示課程內容豐富,不僅拓展了對金門自然與歷史的理解,更激發守護海洋環境的責任感。金門縣環境教育學會也特別感謝金門縣環境保護局的協力支持,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走讀培訓及保育推廣課程,期盼培養更多在地的「海洋守護者」,一同守護金門海岸線的美麗與永續。
-
銀髮健身俱樂部114年第二期課程 即起報名
為促進長者身心健康與社會參與,金門縣政府在金城社福館設立的「銀髮健身俱樂部」持續推動多元健身活動,深獲縣內長者好評。114年第二期團體課程將於6月2日正式開班,即日起開放線上報名,歡迎年滿65歲以上長者及55歲至64歲的潛在服務對象踴躍報名參加,共同享受活力滿滿、健康加分的樂齡生活。 銀髮健身俱樂部自設立以來,即致力打造適合銀髮族的運動環境,不僅提供安全完善的自主訓練設施與InBody身體組成分析檢測,更規劃專為長者量身打造的團體課程。本期課程內容涵蓋心肺促進、核心雕塑與肌力舒展等方向,融合運動科學與樂趣互動,由具備專業背景的老師親自授課,協助長輩強健體魄、提升生活品質。 課程安排貼近長者日常需求與身體狀況。例如,週一課程透過輕快音樂結合舞蹈動作,營造愉悅氛圍,有效刺激心肺功能;週二聚焦核心訓練,幫助改善姿勢與平衡能力;週三則著重肌力與柔軟度的提升,使學員在日常活動中更加靈活自如。課程設計不僅注重健康效益,更強調參與感與社交互動,讓運動不再是負擔,而是一種樂趣。 除了團體課程外,銀髮健身俱樂部也設有自主訓練空間,讓長者能在非課堂時間自主安排鍛鍊,養成規律運動習慣,長久維持身體機能。InBody檢測則提供精準的身體成分數據,幫助學員了解自己的體能變化,提升運動動機與信心。 報名全程採線上辦理,響應無紙化與數位便利原則。民眾只需掃描QR Code(詳圖)即可完成報名程序。若遇操作困難或有其他疑問,亦歡迎來電金門縣政府社會處長青及身障福利科洽詢,將有專人提供協助。聯絡窗口何小姐,電話082-318823分機67528。 縣府社會處表示,隨著高齡社會來臨,推動銀髮健康不僅是服務,更是責任。誠摯邀請符合資格的鄉親把握機會報名參加,讓運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一起迎接更加自信、健康、有活力的每一天。
-
成功牽罟班傳承地曳網捕魚 三位老漁人合計逾兩百歲
金門縣成功休閒漁業發展協會日前在金湖鎮八二據點舉辦牽罟體驗活動,共有約22人熱情參與,包括塔山發電廠副廠長陳啟賢、台灣新鄉村協會劉晉宏教授、金門縣攝影學會理事長黃邦培及多位學會成員皆到場共襄盛舉。活動一開始先安排祭拜、緊接著出海撒網、壓軸的牽罟收網過程更是讓人期待,讓參與者親身體驗「與大海拔河」的傳統捕魚技藝,進而學習尊敬大自然與生態保護的重要。 牽罟班今年首次出海了 活動一開始,由徐鴻義教官帶領大家進入牽罟的世界,細細講解這項古老又珍貴的捕魚技藝。他說,「牽罟」金門俗稱「牽網」,在台灣本島則叫「牽罟」,是一種源自先民的傳統海岸捕魚技術。此次體驗活動為今年成功牽罟班首次的出海活動,依照傳統習俗,每年度首次出海都必須舉行祭拜儀式,徐教官說,「討海人沒有三分命,出海捕魚是很辛苦又危險的一件事」,所以要祈求整個活動平安圓滿。 在祭拜儀式中,徐鴻義教官一一介紹成功牽罟班的成員,他說,主祭者是牽罟班的班長也是他的舅舅陳振福;前面三位「老公仔標」年紀加起來超過200歲,他們負責出海,後面年紀相對較輕的拿香跟拜,負責岸上出力。「在場的這些人頭髮都白了,年紀也不輕了,這個工作,年輕人不願意做,且這個工作捕不到魚,收入不穩定,而他們堅持這份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這項傳承不要斷掉。」 徐鴻義教官還提到,早期牽罟是不允許女性上船,他們認為這是有忌諱的,但是這些舊有觀念隨時代進步已逐漸打破,就像早期女性不能進到裝甲車、機艙,但現在有很多傑出的女性飛行員,性別限制已不再是藩籬。 牽罟就好像與大海拔河 在協會成員合力準備將船拖入海中的同時,牽罟班班長陳振福則在岸邊熟練地駕駛廂型車,利用車輛牽引控制船體下滑的速度,以避免船隻因坡度過大而過快滑入海中,確保作業過程安全無虞。徐鴻義教官表示,船的外殼結構是玻璃纖維,整體淨重1,600公斤,加上馬達、網、繩等工具,總重要超過2,000公斤,所以很需要人力協助將船拉下海,早期用人力將船扛到海上,所以這項工作很「吃重」。目睹協會成員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將沉重的船隻從運送船架上成功分離並順利推入海中,許多到場的民眾也說,這份工作真的很辛苦、不容易。 牽罟的網,兩邊則各綁上100公尺的繩,兩尾端則固定在岸邊,透過漁船把漁網撒到海裡,繞個半圓弧,靜待約20至30分鐘後,再由岸上的人合力收網將漁網拉上岸,教官說,這個畫面就像與大海拔河一樣。 針對當天的牽罟,班長陳振福說,外面的浪比較大,目前在退潮,潮水是走下面,走得比人還快,所以現在網放得比較靠近西南方向,水流是西南往東北走,網具會隨著潮流逐漸被推向東側。所以,牽罟不僅是技術與體力的考驗,更需要對風向、潮汐與海象具備充分理解與判斷能力,才能精準佈網、順利收網,達到良好的捕撈效果。這正是牽罟作為一門傳統技藝所蘊含的智慧所在。 金門牽罟班還有一項比較特殊設計,就是「腰架」,透過腰架的使用,比較不容易受傷,徐鴻義教官說,早期腰架是用苦苓木製成,因其具有韌性,耐用性較高,腰架的作用,主要是避免直接將繩子放在身上施力,造成傷害,他也邀請成功休閒漁業發展協會理事長陳向鑫向大家示範腰架的使用,讓民眾認識這項兼具實用與巧思的傳統工具。 三天打魚真得兩天曬網 針對漁獲量要怎麼分,教官說,漁獲一般以「大頭」與「小頭」劃分,小頭指船主或出資提供漁具者,通常可獲得三成漁獲,其餘七成則由參與捕魚的船上與岸上人員平均分配,其中船上作業風險較高,故可以多分一成。 徐鴻義教官說真正參與這個活動才知道什麼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漁網使用後需定期曬乾與保養,早期漁村常設「埕」來晾網,捕完魚,漁網常常要曬個幾天,這句話不僅是俗語,更是牽罟日常的寫照。 成功牽罟班為金門唯一 「成功牽罟班」為金門地區現存唯一仍維持運作的牽罟團體。隨著現代漁業技術的發展與漁村人口老化,牽罟這項古老的捕魚方式面臨失傳危機。如今,僅有成功村仍保存並延續這項傳統。協會成員長年辛勤維護船隻與漁網,致力推廣牽罟文化,希望藉由體驗活動,讓更多民眾親身感受先民捕魚的智慧與精神。
-
烈嶼鄉民代表會明日召開臨時會
烈嶼鄉民代表會第13屆第12次臨時會,將自5月27日起召開3天議程,烈嶼鄉代會歡迎鄉親對於烈嶼鄉各項建設發展、鄉務運作有任何建言,或需向民意代表提出陳情與協助,亦可利用此次開會期間,透過代表們提出。 烈嶼鄉民代表會指出,3天的會議日程如下: 5月27日(星期二):一、代表報到。二、主席報告召開本次臨時會緣由。三、預備會議。 5月28日(星期三):一、審議廢止「金門縣烈嶼鄉殯葬設施管理自治條例」第一讀會、第二讀會。二、基層建設考察。 5月29日(星期四):一、審議廢止「金門縣烈嶼鄉殯葬設施管理自治條例」第三讀會。二、審議代表提案。三、審議鄉公所提案。四、審議人民請願案。五、審議臨時動議案。六、臨時動議。七、閉會。
-
金大畢典 954畢業生啟程航向未來人生
國立金門大學昨日舉行113學年度畢業典禮,為954位日間部、進修部、研究所的畢業生以及樂齡大學結業學員的校園生活畫下完美句點。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傳達縣長陳福海的祝福之意。金大校長陳建民並以「追求夢想,永不停歇」一席話勉勵畢業同學啟程航向未來人生。 畢業典禮於昨日下午二時三十分在該校體育館舉行,954位畢業生共聚在體育館,穿著學士袍、戴上學士、碩士方帽,接受學弟妹們歡送的捧花與禮物,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歡慶畢業禮成的溫馨時刻。進修推廣部企業管理學系畢業生顏達仁,高齡85歲,也穿著學士袍和同學一樣以興奮的心情,排排坐著參加畢業典禮,成為會場注目的焦點。來自馬來西亞、印尼等多個國家的境外畢業生家長、以及台灣各地和金門本地家長更是全程陪伴著畢業生參加活動,分享子女完成學業的美好時刻。金大樂齡學員以及家屬也參加活動,讓這場畢典活動中充滿著幸福溫馨的畫面。 金大校長陳建民、副縣長李文良、立法委員陳玉珍辦公室主任董志謀、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金門防衛指揮部副指揮官李其桓、銘傳大學金門分部陳仁暐副主任、虎尾高中校長秘書黃炯賢、印尼雅加達金門會館副主席黃業雄、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總幹事林啟良、金門大學校友會理事長李光杏、昇恆昌金湖廣場經理劉雅均、金湖飯店總經理蕭一如、副理吳美娟、元大銀行經理吳介平和金大主管、教師團隊,一起向畢業生以及樂齡大學的結業學員,獻上祝賀,祝福畢業生鵬程萬里,開啟人生的另一個里程。 大會播放總統賴清德特別以影片親自向畢業生致意,並以日本動漫「葬送的芙莉蓮」主角的一句名言:「害怕並不是什麼壞事,是這份恐懼帶我走到今天」,鼓勵畢業生勇敢自信面對挑戰,同時鼓勵畢業生善用「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赴海外拓展或創業圓夢。副總統蕭美琴則在賀電中勉勵同學關懷世界,以開放態度學習新知,以機智奮勇肩負責任,祝願畢業同學們滿懷信心邁向未來。 副縣長李文良傳達陳縣長祝福畢業生鵬程萬里。李文良表示,金門縣政府一直和金門大學維持良好夥伴關係,縣政府的建設計劃案和專業諮詢以及教育、研究等多項領域,皆有密切合作,金大師長提供很多支持和幫忙,相輔相成,建設發展地方,金門大學好,金門就可以更好。李文良也感謝學子選擇到金門求學,不僅帶來實質的經濟效益,更為金門注入年輕人特有的朝氣和活力,這也是縣府尤為珍惜的寶貴力量。李文良表示,金門縣政府和金門大學攜手營造更友善的學習生活環境和求學條件,包括,金門縣政府每學期提供每位金大生新台幣5,000元的就學津貼、2,000元的交通圖書券以及縣民特有的家戶配酒等福利政策,展現縣府對來金學子的重視與照顧,鼓勵更多各地學子來金門就讀,也會提供縣民一樣的福利,像對待自己小孩的照顧,讓家長放心,學子安心到金門就讀大學。 李文良也強調,縣長陳福海非常重視青年的發展與未來,縣府積極整合資源,創造多元機會,也提供青年無息創業貸款,以行動協助青年創業,讓每一位有志創業的青年能夠找到實現創業夢想的舞台。李文良歡迎畢業學子們留在金門就業發展,鼓勵創新創業,為金門的未來注入新活力。 立委陳玉珍辦公室主任董志謀也轉達陳玉珍的祝福表示,畢業只是起點,未來人生還要面對很多問題和挑戰,期許畢業生以堅定心態迎向未來,靠著信心和智慧,堅定往前走,鎖定人生目標,迎向更亮麗人生。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送上誠摯的鼓勵,勇敢面對未來,無論前方的道路有多麼坎坷,都要勇往直前,終將找到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 典禮也安排今年畢聯會會長都市計畫景觀學系王俊棋、進修推廣部企業管理學系顏達仁,以及管理學院事業經營碩士在職專班林蔚尚,代表全體畢業生上臺接受陳建民校長親自頒發畢業證書並撥穗。副縣長李文良特別向85歲高齡顏達仁致意,稱讚他終身學習的精神,給了當今的年輕人,最好的模範,更是閃亮的樂齡學習典範。 陳建民校長並以「追求夢想,永不停歇」一席話勉勵畢業同學啟程航向未來人生。畢業生應勇敢行動,追求及實現人生美好的夢想,並在實踐中不斷地修正方向,永不停息。面對競爭,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斷學習與成長,只要立定目標後有去做的意志,以及去學習的心態,就一定能讓自己有所改變,進而超越自己。陳建民引用日本一位已故的老詩人柴田豐的話,「不論年紀多大,人生才剛剛開始,追求美的腳步永不停歇。」尤其學生還年輕,人生才剛剛開始,希望大家築夢踏實,勇往直前。陳建民校長也頒發智育獎、德育獎、體育獎、浯洲書院│朱熹獎予得獎畢業生,肯定他們獲獎的優異表現。顏達仁也是獲獎學生,陳建民校長誇讚顏達仁和在場的樂齡銀髮學員,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和毅力,為學子樹立學習的標竿。榮獲象徵金大最高榮譽的楊忠禮榮譽校長獎獲獎的有:電機工程學系甲班楊孟潔、電機工程學系乙班李竣翔、食品科學系黃韻瑋、資訊工程學系李易、土木與工程管理學系王家恩、建築學系劉珊如、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施玟慧、應用英語學系甲班陳芝嫺、應用英語學系乙班陳美香、華語文學系許慧筑、都市計畫與景觀學系廖彩莉、海洋與邊境管理學系王俞婷、企業管理學系邱大偉、觀光管理學系陳郁綺、運動與休閒學系黃亞緹、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陳沅筠、護理學系高子喬、社會工作學系張芮綺、長期照護學系陳芊彤。進修部則有: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張宇強、企業管理學系顏達仁、觀光管理學系李錦屏、運動與休閒學系陳憶萍、企業管理學系翁翊慈,以及社會工作學系張春美。
-
金門消防局奪全國替代役備役演訓丙組第1 縣府團隊雙軌推進T-CERT 強化防災韌性
金門縣消防局近期在防災訓練表現上再創佳績,不僅於內政部首次辦理的「113年替代役備役各類演訓召集評核」中勇奪防災救護組訓練丙組第1名,同時也積極推動「臺灣民間自主緊急應變隊(T-CERT)」建置與訓練,強化金門民間與政府聯防的防災韌性。對此,金門縣長陳福海表示肯定,指出縣府一向重視防救災體系建構,透過替代役制度與T-CERT訓練雙軌推進,既提升組織應變效能,也強化在地場域的自助與互助能力。 金門縣消防局近日在內政部辦理的「113年替代役備役各類演訓召集」評核中,榮獲防災救護組訓練丙組第1名。丙組共有宜蘭縣、臺東縣、花蓮縣、基隆市、嘉義市、澎湖縣、金門縣及連江縣等8個縣(市)政府消防局參與評核,金門縣消防局能夠在此評核中奪得第1名佳績,獲內政部肯定,實屬金門之光。縣長陳福海表示肯定,不僅展現金門在替代役演訓制度推動上的專業與效率,更彰顯離島在資源有限情況下所能創造的高度執行力,實為縣府團隊與地方合作的成果。 消防局表示,替代役備役演訓召集是為強化國土全民防衛韌性,使替代役備役役男具備緊急救護、防空避難、治安維護及交通管制等支援各民防團隊相關專業技能,以利國家需要時召集備役役男支援救災、醫療救護及治安維護,藉由強化備役役男民防訓練,以確保社會持續平穩運作。金門縣消防局積極辦理此項訓練,於113年度內完成4場次、249人演訓召集,圓滿完成任務,獲中央單位評定成績優良,位列丙組第1名。 金門縣長陳福海對於消防局在此次評核中奪得佳績,表示高度肯定與由衷欣慰。他指出,替代役備役演訓召集制度的推動,對於提升地方防災應變效能意義重大,金門縣消防局能在全國性評核中榮獲第一,代表金門縣在訓練制度、組織調度與專業執行上皆具備堅實基礎。縣府未來將持續挹注資源,強化各項防災與救護能量,打造更為安全、有韌性的生活環境。 陳縣長也強調,金門地處離島,面對災害的應變能力與平時的整備息息相關,而替代役制度正是強化民防力量的重要機制。他感謝消防局同仁在每一場訓練中皆投入百分之百的專業精神,並與民政處、各鄉鎮公所密切配合,展現縣政團隊的整合實力。他期許各單位持續精進,發揮訓練成果,守護家園安全,讓金門成為全國防災工作的典範。 在113年度內,金門縣消防局圓滿辦理4場次替代役備役演訓召集,共動員249人次,順利且超額完成各項任務,成效斐然。本次獲評丙組第1名,充分證明金門縣在替代役演訓制度上的完備規劃與執行力。 消防局長呂英華對全體參與訓練的同仁表達肯定與感謝。他表示,能在首次舉辦的評核中獲得此項榮譽,正是全體消防人員投入與努力的成果,並感謝搶訓科科長陳金城、科員趙冠羽等核心人員的辛勤付出,展現了金門消防團隊的專業與凝聚力。 呂局長亦特別致謝縣府民政處兵役科、金門縣替代役役男勤務編組管理中心秘書沈少明,以及各鄉鎮公所的鼎力協助。他強調,此項榮譽不僅屬於消防局,更是整個縣府體系齊心協力的成果,也進一步為金門鄉親帶來驕傲與信心。 消防局指出,113年為內政部首次辦理「替代役備役各類演訓召集評核」,首次辦理替代役備役演訓召集便能獲得內政部高度肯定,是消防同仁努力工作的成果,也要特別感謝縣政府在縣長領導下的支持與協助,才能使備役演訓召集業務持續精益求精,更加強化全民防衛韌性。 除了替代役制度外,金門縣消防局亦積極強化民間自主防災能量,於5月20日至22日連續三天辦理「臺灣民間自主緊急應變隊(T-CERT)」基礎培訓課程,涵蓋金門航空站、料羅港、水頭港等3支隊伍。課程內容包括基礎導論、災害應變與組織架構、基礎救護實務及輕型搜救訓練等,藉由專屬分科教官赴各場域授課,提升基層應變能力,建構民眾參與的第一道防線。 消防局長呂英華特地出席水頭港隊伍開訓,並與港務處處長許嘉興共同見證課程展開。他指出,T-CERT建置的核心在於「自助、互助、共助」,透過結合政府、地方組織與民間團隊的力量,在災害初期政府資源尚未抵達前,即可發揮即時應變的能力,對於離島來說意義尤為重大。此次訓練過程中,民航站主任洪念慈也高度參與,展現公部門跨機關聯防協作的效能。 呂局長進一步表示,T-CERT將成為政府防救災工作的重要夥伴,透過全面而專業的培訓課程,不僅讓學員深入了解災害現場管理與應變原則,也為各重要交通設施場域建構起第一線自主防護能力。未來消防局將持續推動全民防災教育,強化社區災害應對能量。 陳縣長強調,金門縣將以此次榮譽為動力,持續提升替代役備役制度的訓練內容與協作機制,讓演訓不只是例行作業,更成為整體防救災體系的重要支柱。他強調,未來縣府也將持續盤整資源,強化跨機關協同運作模式,透過不斷演練與精進,確保面對災害時,金門具備最快速、最有效的應變能力,守護鄉親的安全與福祉。
-
體育會頒各單項運動委員會主委聘書
金門體育會舉行該會所屬第十三屆各單項運動委員會主任委員頒贈聘書儀式,由理事長歐陽儀雄頒發聘書予各單項運動委員會主任委員,副縣長李文良傳達陳縣長的祝賀,感謝為縣內基層體育發展常年的經營與付出,讓金門各項運動能蓬勃發展,帶動全民體育,健康樂活。 該項活動於23日晚間六時舉行,由金門體育會理事長歐陽儀雄主持,副縣長李文良、縣府社會處長黃雅芬、體育會常務監事李再杭、體育會副理事長蔡其雍、副理事長唐麗輝、常務理事許大鴻、張中法、以及體育會理監事到場向體育會所屬各單項運動委員會新任主任委員致意。 副縣長李文良指出,隨著環境的變遷,政府相關部門重視民眾的健康促進與維護,體育會和所屬各單項運動委員會是推展基層體育運動、促進全民參與以及發展競技運動不可或缺之要角,期盼藉由縣府積極推展、整合體育資源,協助體育會暨所屬各單項運動委員會會務發展,帶動全民體育,強化民眾自發性、自主性的規律運動習慣,且讓運動結合生活及文化,發展地方性的特色運動,進而培養民眾運動興趣,使民眾從為個人健康而運動,提升為愛好運動而運動。 體育會理事長歐陽儀雄頒發聘書予各單項運動委員會主委,並對各單項運動委員會團隊協助推動運動發展,表示感謝。歐陽儀雄希望在良好的基礎上,累積更多能量,一起協助政府從學校、社區、鄉鎮,提升體育發展環境,讓體育更蓬勃發展。他將與大家攜手努力,為體育界盡最大努力。 體育會指出,第13屆第3次理監事會單項主任委員聘書頒贈名單,他們是:肌力健力運動委員會洪成發、慢速壘球運動委員會陳錦偉、棒球運動委員會陳錦偉、田徑運動委員會蔡其雍、游泳運動委員會石永城、飛鏢運動委員會尚文凱、健美運動委員會張雲德、氣排球運動委員會楊育菡、匹克球運動委員會任奕勳、馬術運動委員會吳錫鋪、射擊運動委員會李光杏、槌球運動委員會莊振源、全民舞蹈運動委員會辛愛華、民俗體育運動委員會許績才、圍棋運動委員會孫國智、鐵人三項運動委員會謝文甲、國術運動委員會李榮利、籃球運動委員會蔡西湖、金湖分會張中法、龍舟運動委員會許丞慶、滑輪溜冰運動委員會張中法、輕艇運動委員會王勇培、撞球運動委員會蔡建偉、自由車運動委員會陳禹翰、桌球運動委員會陳文傑、瑜珈運動委員會楊忠模、排球運動委員會吳秉樺、足球運動委員會盧冠宇。
-
推廣雲端發票 稅務局辦租稅繪圖創作徵圖比賽
金門縣稅務局為增加學生租稅及建立正確納稅觀念,辦理「114年推廣雲端發票辦理租稅繪圖創作徵圖比賽」(見圖),利用繪畫創作方式,培養本縣國中小學生對我國租稅制度及稅務常識基本認知,活動自即日起至114年6月2日止,請符合資格學生踴躍參加。 稅務局表示,凡本縣國中7至9年級、國小3至6年級學生都可參加,徵件結束後,自114年6月9日起,該局將邀請專業人士進行評選,各組特優、優勝及佳作6名,將分別頒發500元至3,000元不等禮券及獎狀1紙。 該活動得獎名單,將於6月16日在稅務局網站、FB粉絲專業公布,活動詳情請至稅務局網站查詢,或撥打電話082-325197轉分機212向電子作業科呂小姐洽詢。
-
陸上龍舟趣味競賽歡笑連連 雙寶一家、chicken banana分別奪冠
「2025年運動i台灣陸上龍舟趣味競賽」於昨(24)日下午1時30分在金門縣立體育場熱鬧登場,活動由教育部體育署指導、金門縣政府主辦、金門縣立體育場承辦,吸引本縣鄉親組21支隊伍參賽,現場人潮湧現,參加人數達200餘人,場面熱絡、歡笑聲不斷。 本次活動結合傳統龍舟與創意趣味競賽形式,參賽隊伍在體育場金城館木質綜合球場上以龍舟造型的充氣龍舟進行多人合力趣味競賽,不僅考驗親子團隊默契與體能,也讓民眾在運動中體驗節慶氛圍與趣味挑戰,透過趣味競賽的方式,讓大小朋友們體驗同舟共濟的精神,促進親子互動,營造美好的家庭及社會氛圍。 活動由金門縣政府副縣長李文良主持,金門縣政府秘書長陳世保、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教育部體育署運動i台灣訪視委員暨金門大學學務長董燊教授、金門縣政府教育處體健科莊凱倫科長以及縣立體育場場長王志仁、金門體育會秘書長辛雷達等人,共同與民眾同樂。 李文良副縣長致詞時勉勵大家踴躍參與運動,期望大家在歡樂中運動,養成良好健康習慣。 陳世保秘書長表示縣長非常重視0-6歲的幼兒教育,他代表縣長陳福海勉勵鄉親們踴躍參加增進親子關係的幼兒教育。 吳增允執行長表示,本活動因安全又趣味性十足,屢屢獲得熱烈回響,透過創新競賽形式,不僅活絡親子互動及社區團隊,也讓不同年齡層都能樂在其中。」 在熱烈的比拚中,每一支隊伍都展現了團隊合作的精神,奮力競逐,經過激烈的角逐,最終得獎隊伍名單如後: 親子組冠軍雙寶一家龍舟隊、亞軍黃氏兄弟衝衝衝隊、季軍終點等你隊。 國小組冠軍chicken banana隊、亞軍QQ衝衝隊、季軍揚帆啟航。 各隊的表現贏得了在場觀眾的熱烈掌聲和讚賞。 獎勵方面,報名並完賽人員每人致贈精美紀念品乙份;各取前三名由王志仁場長頒發獎狀以及精美獎品各乙份。 本次陸上龍舟趣味競賽,成功展現全民運動精神與金門在地特色,讓參與者在團隊合作與歡笑中,度過一個充滿活力與正能量的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