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縣議會國民黨團譴責補助遭砍 籲回歸法治、尊重地方
金門縣議會國民黨團嚴正譴責行政院刪減地方「一般性補助款」:罔顧法治、懲罰地方、踐踏民生! 針對行政院近日以總預算為由,擬刪減地方政府「一般性補助款」,嚴重衝擊地方政府在教育、社會福利、基礎建設等領域的正常運作,金門縣議會國民黨團日前嚴正表達抗議,痛斥民進黨中央政府罔顧法治精神,恣意操作預算分配,將依法應撥付的補助款淪為政治報復工具,形同懲罰地方政府,令人痛心。 金門縣議會國民黨團指出,民進黨政府在總預算高達3.1兆、創下歷史新高的情況下,仍無法有效施政,反而透過模糊說詞轉移焦點、抹黑在野黨,甚至試圖透過刪減地方預算製造朝野對立與基層民怨。若中央政府一手高喊「財政紀律」,一手卻大砍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補助預算,這樣的執政者應受到人民唾棄。 國民黨團強調,「一般性補助款」屬於依《財政收支劃分法》所列之法定撥款,非立法院可隨意刪減之項目,且該法明文規定:「不得低於前一年度數額」。行政院此番未經法律依據,擅自調降地方補助額度,明顯違反行政程序與信賴保護原則,根本是「變相不給錢」。 黨團書記長洪成發議員進一步指出,依初步估算,金門縣本年度「一般性補助款」恐遭刪減5.2億元,對本縣整體財政衝擊極大。面對外界質疑,行政院始終無法提出具體法律依據,只會以空泛說辭掩飾事實,根本是企圖藉此延續立法院在審議「財政收支劃分法案」與「114年度中央總預算案」時的政治對抗。 副書記長王國代議員也表示,金門縣財政規模有限,中央每年撥付的一般性補助款主要用於基層教育、社會福利、道路建設等基本民生開支,一旦遭到削減,受害最深的將是鄉親百姓。民進黨中央政府不檢討政策浪費、不砍網軍預算,卻對保障人民生活的基層支出下手,這樣的政府何來「公平正義」可言? 金門縣議會國民黨團嚴正呼籲中央政府應立即停止違法削減一般性補助款的行為,回歸法治、尊重地方,切勿再將預算當成政治鬥爭的工具。我們將持續為金門鄉親爭取合理權益,捍衛地方自治與基層民眾的生活尊嚴。
-
【星期三專欄】一探1300萬年前的火山記憶 烈嶼綠石槽成熱門打卡點
烈嶼青岐南山頭獨特的玄武岩地質以及「綠石槽」海岸的獨特「亮點」景觀,公務部門、民意代表、鄉民接待訪客,總會帶客人走訪南山頭海岸,欣賞獨特的玄武岩地質景觀,和綠石槽奇景,感受小金門海岸之美,成為小金門新興的待客之道。 鄉長洪若珊表示,烈嶼鄉四周環海,有豐富的地質環境及海岸生態。其中,「青岐港」海岸位於青岐,每年的三至五月,以石蓴、滸苔等為主的綠色藻類滋長,連綿不盡的綠色地毯、縱向溝槽,紋理分明岩脊形成令人驚嘆的烈嶼「綠石槽」海岸景觀。除此之外,青岐南山頭海岸線上呈現玄武岩美麗而富變化的地質景觀,是金門地區唯一的一段玄武岩海岸,全長約一公里,有特殊洋蔥狀風化的柱狀玄武岩、花崗岩等地質景觀,風化柱狀玄武岩,表面呈現黃色、紅色、褐色等不同顏色構成的峭壁氣勢雄偉、極富景觀之美。 長期推動鄉土地質教育的退休校長林英生指出,青岐海岸玄武岩是新生代晚中新世的產物,噴發年代在1300萬年前約與澎湖玄武岩的噴發同期,常見六角形柱狀節理,灰黑色的玄武岩風化後礦物的化學組成改變而形成紅褐色的土壤,將海岸染成一片紅色。青岐港南端的南山頭地區,受風浪潮汐的影響侵蝕強烈,岩石風化的產物迅速被移去,柱狀節理益形明顯,節理面上常見通氣柱構造。 此外水面下凝固的黑色熔岩流,在退潮時露出非常壯觀。林英生說,青岐海岸玄武岩熔岩流覆蓋於金門層之上,在含黏土砂岩層中露出生痕化石,此乃生活於其中的古生物的住室或覓食管道經上方熔岩流的迅速覆蓋,再經漫長的地質時代受地下水中鐵質的吸附作用,最後形成的痕跡化石,如今因上層玄武岩被風化移除,才能露出地表,而在地層中紀錄了這一段歷史。在另一端的沙溪海岸已不見玄武岩蹤影,露出的岩石是古老的花崗片麻岩,海岸受風浪長年的侵蝕,雕塑成雄偉壯觀的形貌,甚富自然之美。 鄉長洪若珊表示,這幾年鄉公所不斷努力提報青岐港一帶海岸景觀為「烈嶼鄉環境教育園區」,最終獲得環境部國家研究院認證通過成為金門縣第5個環境教育場所。同時,其也是位於國內最西邊的環境教育場所,距離大陸廈門僅5公里,洪若珊歡迎各個機關團體到烈嶼鄉參加環境教育課程。 洪若珊指出,「烈嶼鄉環境教育園區」以南山頭玄武岩海岸為推動環境教育的主軸,除了希望可以增進來訪者對於岩石的基本認識,也要藉此解說全球暖化造成海平面上升的迫切問題,以期落實愛護自然及節能減碳的生活態度。該園區最終冀望透過環境教育,保護烈嶼地質景觀及海岸生態,降低遊客人潮帶來之垃圾與污染,保育海岸動、植物生態環境,在推動觀光發展之餘,亦維護自然環境之美,達到保護烈嶼地質景觀、生態環境的目的。 洪若珊表示,鄉公所自109年3月23日起派解說員駐點提供解說服務,成立「青岐港生態小教室」俾供遊客瞭解烈嶼鄉景點特色,以達行銷效益,並配合電瓶車遊程互相串連,限定美景及導覽解說而普獲好評。洪若珊指出,鄉公所今年持續辦理「2025綠色岐蹟‧烈嶼綠石槽」系列活動,內容包括「低碳載具暢遊綠石槽」、「玩『轉』綠色岐蹟」、「綠石槽明信片—寫張明信片給一年後的自己」以及「綠色岐蹟‧寫生徵圖比賽」等,活動持續至5月31日,依據綠石槽的生長狀況來調整運行時間。遊客可搭乘限定「綠石槽電瓶車」,輕鬆造訪這片季節限定美景。 洪若珊表示,青岐港綠石槽和風化柱狀玄武岩景點推廣漸趨成熟,知名度及曝光度均有成長,鄉公所持續推動,以創造烈嶼鄉獨特觀光亮點,引入更多觀光遊客進行觀光遊憩,增添遊客旅遊此地趣味與新體驗。洪若珊歡迎全國各地遊客前來烈嶼,透過低碳旅遊與生態導覽,深度體驗烈嶼鄉的自然之美。
-
金中1518同學會熱情聚首 結業59週年再續同窗情誼
走過近一甲子的時光,金門中學第15屆高中與第18屆初中(簡稱1518)同學們在盈春閣餐廳舉辦「結業59週年同學會聯誼活動」。本次活動共計有李錫南等50位同學踴躍參加,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金門縣議會祕書陳崑福、立委陳玉珍服務處主任董志謀與林孫全、金門中學李福生老師及莊能秀女士等6位貴賓亦應邀出席,現場洋溢著溫馨、懷舊與濃濃的同窗情誼。 活動由會長葉天仁擔任主席,以一篇感人至深的開場致詞揭開序幕。他以「話語比溫湯更暖心,濃情比美酒更醇厚」為主題,表達對所有同學們的深摯情誼與懷念之情。他說:「同學會讓熟悉的面孔同時聚光,讓久違的腔調再次迴響,既定格於往日的痕跡,也躍動於現今的互動,舊雨今聚,青春重溫。」他特別提及,從民國52年起始的1518緣分,歷經62年歲月沉澱,依然如初般熱切,見證著彼此情誼的歷久彌新。 葉天仁會長亦不忘緬懷過世的洪天助與王嘉羅同學,哀悼之餘,也更提醒大家珍惜眼前,珍重情誼。他感性地表示:「今天你我都是主人,都是貴客,自家主場,請盡情盡興,讓歲月生香,讓情誼留芳。」 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在致詞時表示,很榮幸代表陳福海縣長出席這場意義深遠的同學會。他指出,金門中學近來才剛完成校慶,而1518同學們又再次聚首,顯示出對母校的深厚情感與強烈的歸屬感。他期許這樣的情誼聯繫能年年延續,為每位同學的人生添上更多難忘的篇章。 會中由總幹事葉長雯報告過去一年的工作成果與經費收支,事務詳實,運作透明,獲得與會同學一致肯定。多位貴賓更不吝贈送佳釀,為活動增添喜氣與祝福,包括金門縣政府陳福海縣長致贈0.6公升高粱酒一打、金門縣議會洪允典議長贈送原釀21高粱酒一打,以及立法委員陳玉珍服務處贈送0.6公升高粱酒一打,展現地方關懷與重視。立委陳玉珍辦公室主任董志謀及議長洪允典祕書陳崑福均表示,兩位長官因公無法到場致意,特別致贈高粱酒各一打,祝賀大會圓滿成功。 同學會中李志安同學也特別從台灣返金參加,而洪繼仙與鄭清平兩位同學則抱病由家人攙扶到場,堅持出席的精神令人動容,贏得全場如雷掌聲。此外,李錫南與翟美玉同學也建議,明年適逢金中結業60週年,應擴大慶祝並攜伴出席,讓這份難得的情誼更加深厚。值得一提的是,前議長陳水木夫人莊能秀也特別準備伴手禮,贈予每位與會同學,傳遞溫馨祝福。 「一期一會,相見是福。」最後,全體與會人員在歡笑與祝福中圓滿結束這場意義非凡的聚會,並相約明年再見,續寫金中1518的青春記憶與人生交誼。
-
電腦美工繪圖基礎課程 即起報名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基宜花金馬分署金門就業中心(金門訓練教室)針對在職者規劃「電腦美工繪圖基礎(假日班)」,以協助鄉親藉由職業訓練增強技能因應職場的快速變動的需求,報名自即日起至六月十三日(星期五)為止受理民眾報名,預訂六月二十一日(星期六)辦理甄試。 電腦美工繪圖基礎(假日班)的訓練期程共九十六小時,上課時間從七月十二日開始,至十月十八日為止(每周六上午八點十分到下午四點三十五分),參訓者需為具勞工保險、農民健康保險或就業保險被保險人身分之在職勞工,在營國軍官士兵須經上校以上權責單位薦送,否則不予受理。訓練費用共計新台幣五千四百三十三元(學員繳交:兩千兩百一十元、政府負擔:三千兩百二十三元);上課地點於金門就業中心(地址:金門縣金寧鄉伯玉路二段五十五號,榜林圓環旁)。 金門就業中心表示,「電腦美工繪圖基礎(假日班)」課程,內容有Adobe Illustrator指令操作、多媒體應用編輯能力及印前製程圖文組版丙級檢定學、術科試題解析等,並於訓練期間輔導印前製程圖文組版丙級檢定考試。除相關課程推出外,鄉親如有參加職業訓練需求,也可透過「台灣就業通」網頁查詢參訓資格與線上報名,網址:https://course.taiwanjobs.gov.tw/,或掃描QR Code(如圖),致電金門就業中心082-311119轉8136,洽詢何小姐諮詢報名事宜。
-
金寧鄉公所偕代表會傳遞端午祝福 長輩感受節慶人情味
端午佳節將至,金寧鄉公所與代表會秉持敬老愛老精神, 26日上午聯袂前往金門縣大同之家進行節前慰問。金寧鄉長楊忠俊偕同鄉公所同仁及鄉民代表會主席黃文欣等人,一同向院內長者表達關懷與祝福,並致贈加菜金,讓長輩們感受濃濃節慶氣氛與地方溫情。 此次慰問行程,由楊忠俊鄉長率領社會課長李煜翔、民政課長張寶仁、清潔隊長周金平、鄉親服務室主任許國泰共同參與,鄉民代表會方面則由主席黃文欣帶隊,副主席楊水信、代表翁明惠與代表會秘書陳家慶一同出席,展現地方公部門齊心關懷長者的行動力與凝聚力。 在大同之家門口,楊忠樞組長偕同院內社工與工作人員親切接待一行人,現場氣氛溫馨融洽。楊忠樞代表主任王麗娟及院內全體住民,感謝鄉公所與代表會長年來對長者的支持與慰問。他表示,每逢年節都有金寧鄉長與代表來訪,讓院內長者感受到來自社區的溫暖與關懷,是他們生活中珍貴的支持與鼓舞。 楊忠俊鄉長表示,端午節是中華文化中重要的傳統節日,象徵驅邪避疫與祈福納祥,也是一個傳遞關愛的時刻。鄉公所與代表會每年都會特地安排慰問活動,前來探視大同之家的長輩們,送上節慶祝福與實質關懷。他指出,大同之家長年致力照顧院民,提供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與豐富多元的活動,讓長者生活有尊嚴、有品質,實屬難得,值得肯定。 楊忠俊強調,非常感謝院方人員的辛勞與付出,也感謝鄉代表會的全力支持,長者是社會重要的資產,應該被珍視與尊重。 金寧鄉公所未來也將持續推動友善長照與關懷弱勢的各項政策,讓每位長者都能安心生活、快樂養老。他也特別向院內長輩們獻上節日祝福,祝大家端午安康,富貴長命,身體健康、笑口常開! 代表會主席黃文欣則表示,鄉公所與代表會一向密切合作,在民政、社福與長照事務上攜手推動,期盼透過實際行動展現對長者的重視。每年端午、重陽等重要節日,都會安排前往養護機構進行慰問,讓長輩們在節慶期間不孤單,感受到鄉里濃厚的人情味與關懷心意。 黃文欣指出,這樣的慰問不僅是形式上的關心,更是社會責任的實踐。他表示,未來代表會將持續支持鄉公所推動各項長者福利措施,打造高齡友善、溫馨有愛的社區環境。 此次活動中,公所與代表會人員與長者互動熱絡,關心長輩們的生活與健康情形,聆聽他們的需求與心聲,現場氣氛融洽感人。院方也安排了簡單的茶敘與點心招待,讓來訪嘉賓與長者一同分享佳節喜悅。 本次金寧鄉端午節前夕慰問大同之家,不僅傳遞節慶溫暖,也彰顯鄉公所與代表會對長者福祉的重視與持續投入。透過行動凝聚地方善意與力量,為營造長者安居、社區和諧的友善環境持續努力,展現金寧鄉以人為本、關懷在地的核心價值。
-
桃園市金同會端午前夕包粽趣 手作粽飄香情誼更濃
端午節前夕,桃園市金門同鄉會近日於同鄉會會館舉辦「粽葉飄香慶端午包粽趣活動」,由理事長林天福親自主持。此次活動不僅是一場傳統習俗的再現,更是一場凝聚鄉誼、傳承文化的溫馨聚會。現場氣氛熱絡,笑聲不絕於耳,鄉親們透過親手包粽子的過程,共度充滿意義的佳節時光。 為了讓活動順利進行,理事長林天福在活動前一週便親自到市場選購黑豬肉與各式餡料食材,並提前一天將糯米浸泡四小時後瀝乾,粽葉也事先仔細清洗並以熱水燙軟備用。所有餡料切丁後再以調味料醃製入味,展現對細節的用心,充分準備迎接這場節慶手作饗宴。 活動當日,雖然桃園地區下起豪大雨,卻絲毫不減鄉親們的參與熱情,約有五十位鄉親冒雨前來共襄盛舉。原定於戶外進行的包粽活動臨時移至室內舉辦,幸好同鄉會會館空間寬敞,足以容納所有參與者。鄉親們分組協力包粽,彼此間互相指導、交流經驗,也依個人口味發揮創意,製作出一顆顆各具特色的粽子,讓活動增添許多樂趣與溫馨。 除了親手體驗傳統美食的製作,會館中午也準備了豐盛的餐點款待鄉親,包括芋頭米粉、虱目魚湯、滷豬腳及當天現煮的熱騰騰粽子,讓大家在勞動之餘飽餐一頓,也共同感受端午節的溫暖氣氛。 同鄉會也貼心準備了伴手禮,讓每位參與者都能帶回五顆新鮮包好的粽子,回家與家人朋友一同分享佳節的喜悅。理事長林天福在致詞中表示,端午節是華人文化中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象徵著團圓、感恩與傳承。他感謝大家在風雨中踴躍參與,也期盼透過這次活動,不僅讓會員們更了解傳統文化,也加深彼此之間的情感連結,讓同鄉情誼在歡笑與香氣中更加深厚。 此次「包粽趣」活動不僅展現了金門同鄉對傳統文化的珍惜與實踐,更凝聚了在地鄉親的向心力,讓端午佳節更具意義。桃園市金門同鄉會也將持續透過各式文化聯誼活動,搭建情感交流平台,為鄉親打造一個溫馨團結的大家庭。
-
寧湖慈善會端午送暖 訪福田家園與康復之友進行慰問
端午節前夕,寧湖土地公廟慈善會秉持關懷弱勢、敦親睦鄰的宗旨,特別於近日前往金門縣福田家園與康復之友協會進行節前慰問,致贈加菜金及節令食品,為身處社福體系的朋友們帶來一份溫暖與祝福。 活動當天,慈善會由理事長林德恭率隊,偕同榮譽理事長蔡育仁、理事章美龍及總幹事洪憶青前往福田家園,致贈端節加菜金新台幣1萬2千元,讓機構能在節慶期間添購食材、提升膳食品質,讓院內住民一同感受到節日的喜悅與團圓氣氛。林德恭表示,福田家園長期照顧身心障礙者,是金門社會福利的重要支柱,慈善會希望藉由每年定期慰問,不僅表達敬意與支持,也盼能拋磚引玉,喚起社會更多關注與資源投入。 慰問福田家園後,慈善會成員亦隨即前往康復之友協會,準備了多顆由在地廠商製作的傳統肉粽,與協會成員提前共享端午氣氛。理事長林德恭親手將粽子分送給學員,並與大家親切寒暄、互動。林德恭指出,康復之友協會長年致力於精神障礙者的復健與社區融入,這份精神與行動令人敬佩。慈善會雖力量有限,但希望透過實際行動表達關懷,也讓康復者們在社會角落中不感孤單。 榮譽理事長蔡育仁則說,端午節是華人傳統三大節慶之一,也是表達祝福和家庭團聚的重要時刻,慈善會希望在這樣的時節中,讓福田家園與康復之友協會的服務對象也能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與節慶的氛圍。他並感謝所有參與活動的成員,以及默默支持慈善工作的鄉親,正因為有大家的支持,慈善會才能年年持續辦理各項公益關懷行動。 理事章美龍與總幹事洪憶青也在慰問過程中,與機構代表溝通了解近期需求,盼日後能進一步提供所需資源與協助。兩人均表示,慈善的力量來自於日積月累的耕耘與信念,未來慈善會仍會持續以實際行動,協助社福團體與需要關懷的族群。 寧湖土地公廟慈善會多年來在地方持續推動慈善事務,無論是急難救助、節慶慰問或是獎助學金發放,皆秉持回饋鄉里的初心,實踐「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信念。 此次端午送暖活動,不僅為福田家園與康復之友協會注入節慶的溫情,更再次彰顯慈善會長年關懷弱勢、傳遞人情味的公益精神。
-
前水頭社區邀康心個案包粽 共享端午溫情時光
端午佳節將屆,前水頭社區關懷據點於日前舉辦一場傳統技藝課程,選在端午節前夕,邀請志工、參加共餐的長輩們一起包粽子、話家常。值得一提的是,社區連續三年邀請康心工作坊的個案來體驗包粽子,在長者們的細心指導,以及歡聲笑語中體驗傳統技藝的樂趣,並促進社區的融合與交流。 活動是在前水頭社區活動中心三樓舉行,於日前上午九點卅分展開,現場粽葉飄香。前水頭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黃福勇也到場,跟著參加據點課程的長輩們一同動手包粽,展現了對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視,也拉近了與居民的距離。 前水頭社區志工隊隊長許華玉表示,這已是連續三年邀請康心工作坊的個案共襄盛舉。她說邀請康心的個案參與社區活動,讓他們增加與民眾接觸的機會,也讓他們適時地走出戶外,透過這樣的交流,不僅讓康心工作坊的個案有機會參與社區活動,也促進了社區的多元與包容性。 活動中,志工們細心地指導工作坊個案如何挑選粽葉、拌糯米、包餡料、綁粽繩,一步步傳授裹粽的技巧。大家分工合作,彼此協助,現場氣氛溫馨熱絡。不論是手巧的長輩,還是體驗的康心學員,都在歡樂的氛圍中完成了屬於自己的粽子。 許華玉進一步說明,這些親手完成的粽子,將讓康心工作坊的參加個案帶回去,品嘗他們自己製作的美味粽子。此外,參與課程的志工們也額外準備了一些粽子,將會前往慰問社區內行動不便的長者們,讓他們也能感受到節慶的溫暖與關懷。 前水頭社區發展協會表示,未來將持續舉辦更多元化的社區活動,促進社區居民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共同打造一個更溫馨、更具包容性的社區,讓每位居民都能在這裡找到歸屬感與幸福感。
-
民眾黨粽情眾意親子手作活動5/31登場
端午節將至,台灣民眾黨金門縣黨部結合公益與文化推廣,除啟動「端午送暖‧粽傳關懷」行動關懷在地長者,並將於5月31日(星期六)上午9時30分至11時30分,在黨部辦公室(位於金橙牛肉麵旁)舉辦【粽情眾意‧花帔香包】親子手作活動,邀請家庭一同體驗金門花帔文化,透過手作香包深化親子連結,傳承地方工藝。 活動特別與「築夢手作」合作,邀請戴雨蓁老師親自授課,指導大小朋友使用富含金門特色的花帔布料縫製香包,作品可作為實用鑰匙圈隨身攜帶,不僅實用美觀,也讓傳統文化從節慶走入日常生活。 活動採報名制,參加者需為年滿四歲以上的小朋友與陪同家長一同報名,每組一大一小為限。名額有限,報名連結將於今(28)日下午3點公布於「台灣民眾黨金門縣黨部」Facebook專頁,依報名順序錄取。 除了文化體驗,黨部也不忘在端午佳節前夕傳遞溫情,啟動「粽傳關懷」公益行動。由立法委員聯合服務處主任楊霈璿率領黨部幹部與志工,聯合浯江老人協會前往華山基金會金門站,致贈象徵平安與祝福的肉粽,向長者們傳遞節慶問候與關懷。 民眾黨金門縣黨部秉持「實際行動、深耕地方」的核心精神,期望讓每位長者都能在傳統節日中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與尊重。這份來自在地的用心,不只是一份節日問候,更是一份長期服務地方、用行動支持高齡照護的決心。 立委聯合服務處主任楊霈璿表示:「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更是傳承文化、表達關懷的時刻。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實際行動,讓長輩真切感受到被予尊重與重視,也希望號召更多年輕世代投入關懷行列,一起打造有感的幸福金門。」
-
深化府民溝通 即時掌握基層需求 縣長與鄉親直接對話 展現快速處理問題行動力
為深化府民溝通、即時掌握基層需求,金門縣政府於5月26日下午在縣府大禮堂舉辦「縣長與鄉親有約」面對面交流活動。縣長陳福海親自主持,率領秘書長陳世保、參議及各局處首長到場與會,與鄉親直接對話、傾聽心聲,展現縣府團隊關懷民意、快速處理問題的決心與行動力。 縣長陳福海表示,「縣長與民有約」的目的,就是傾聽民意、發掘問題,並與鄉親一同面對、共同尋找解決之道。縣府各局處將結合參議們的經驗與專業,研擬應對方式,對於無法單靠地方解決、需中央修法的部分,縣府也會主動向民眾說明清楚,誠實面對現況,並尋求中央支援。未來,縣府也考慮邀請民意代表列席會議,協助了解法規修訂的可行性。 昨日活動自下午3時正式展開,請鄉親填寫服務摘要後,依報到時間順序領取號碼牌。經初步了解案情後,縣府依據案件性質,引導陳情人至相關權責局處,由各該局處首長親自接待與說明,充分了解鄉親所提出的需求與反映的民情。若陳情內容具體,並需縣府協助處理,相關單位將即刻啟動後續處理機制,積極回應民眾訴求,務求讓每位參與民眾都能獲得即時且具體的回應。 活動中,陳縣長逐一了解每位民眾的陳情內容,並現場詢問案情細節,指示相關局處即刻展開處理,對於無法當場解決的事項,亦責成各單位加速研議,務必提供後續追蹤與進度回報。針對民眾所提議題,都在活動中逐案討論、逐一處理。 對於鄉親的陳情案件,縣長陳福海表示,縣府將秉持謙卑的態度,協助民眾釐清問題,無論是地方權責或中央立法,都會透過中央與地方的協力機制,攜手解決鄉親的需求與困難,他也強調,縣府依法行政,但更不忘以人民需求為本,爭取地方最大福祉。 縣長陳福海重申,縣府辦理「縣長與鄉親有約」的初衷,是希望打造一個開放、直接的對話平台,讓民眾有機會表達需求、也能親身感受政府部門的回應效率。他強調,傾聽不只是表面功夫,更是施政的起點,只有真正理解基層民意,政策的設計與執行才有其價值。他也要求各局處應主動作為、即知即行,以具體成效回應民眾期待,讓行政資源用在真正有需要的地方,落實「有感施政」,厚植人民對政府的信賴。 根據縣府民政處統計,此次座談會共計受理6件陳情案,類別涵蓋城鄉發展1件、觀光2件、地政1件、環保2件。民眾建議及陳情事項包含協請土地所有權取得、土地面積疑義、蚵殼環境清潔、觀光補助款核撥疑義、停車場周邊噪音補助等事項,充分展現民眾對基礎建設與公共服務品質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