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烈嶼5/5表揚9位模範母親
烈嶼鄉公所將於5月5日辦理114年母親節模範母親表揚活動,共計表揚9名模範母親,其中2名模範母親同時接受縣級表揚。 鄉公所指出,獲選今年模範母親,分別是林湖村—林素賢(縣)、許羅鈴(鄉)、鄭趙燕(鄉);上岐村—吳梅蘭(縣)、方麗華(鄉)、方秀鳳(鄉);上林村—林洪迎(鄉) ;西口村—許團治(鄉);黃埔村—林秋菊(鄉)。 鄉公所表示,九名模範母親優良事蹟如下: 林湖村-林素賢(縣):林女士現年83歲,待人親切和善,謙卑有禮,早期經營藝品店,育有3女2男,其子女分別從事教育、台電、水電行業,村內遇有婚喪喜慶均能主動提供協助,熱忱奉獻精神備受鄰里推崇;為人知福惜緣、敬老慈幼,對人真心、對事用心、熱愛家庭,操持家務盡心盡力持家有成,平凡樸實,為家庭無怨無悔全心全意付出,不圖回報,彰顯母性光輝。 林湖村-許羅鈴(鄉):許女士現年86歲,早期與其夫共同經營電報業務,並且在交通不便的烈嶼代售遠東航空票務,育有5男1女,子女從事各行各業,其中一子從事殯葬業,改善早年繁雜的禮俗,讓鄉親於辦理喪事時能更為便捷,協助鄉親殯葬事宜深獲好評,許女士熱心公益,對於村內各式活動能主動提供協助,熱忱奉獻精神備受鄰里推崇。 林湖村-鄭趙燕(鄉):林女士高齡96歲,身體硬朗,待人親切和善,謙卑有禮,品德端正,重視倫理,是位深具中國傳統婦德的良善婦人;家中五代同堂,早年於東林市場經營小吃店,為人熱心公正,敬老慈幼,對人真心、對事用心、熱愛家庭,對人友善且好客;鄭女士兒孫滿堂,兒孫從事各行各業,在社會上均有所成就及貢獻,為人知福惜緣,足為表率。 上岐村-吳梅蘭(縣):吳女士現年73歲,育有2子2女、丈夫擔任小學校長退休,子女在其悉心教導下皆有所成,長子擔任金酒公司經理、次子任職於中油金門航空站、長女嫁居台灣、次女則為補教界教師;吳女士熱心公益,不僅協助社區公共事務,同時也擔任鄉公所志工多年,協助關懷獨居長者,為善不落人後。 上岐村-方麗華(鄉):方女士現年71歲,配偶已逝世,擔任上岐村1鄰鄰長,熱心服務,曾獲本鄉績優鄰長;育有2子1女,長子服務於金門自來水廠、長女任職養工所、次子為專業駕駛,家庭和樂美滿。 上岐村-方秀鳳(鄉):方女士現年65歲,服務於烈嶼鄉公所,育有1子1女,長子就讀大學4年級,長女自大學畢業,目前工作於高雄;方女士做事認真負責,任勞任怨,為人樂觀,對家庭無私的奉獻,頗受好評。 上林村-林洪迎(鄉):林女士現年83歲,待人親切和善,謙卑有禮,品德端正;其子在台灣上班,林女士丈夫(歿)早年是上林村宋江陣教頭,村內遇有婚喪喜慶均能主動提供協助,熱忱奉獻精神備受鄰里推崇。 西口村-許團治(鄉):許女士現年69歲,育有3子1女,長子及三子於台灣科技公司上班,次子任職於警界,長女為藥劑師,子女皆有一定成就,在各自領域努力奮鬥;許女士相當重視家庭教育,諄諄教誨,深得鄰里間好評;擔任西口村第14鄰鄰長已逾35年,負責盡職,敦親睦鄰,遇村內婚喪喜慶活動,都能主動幫忙,深獲鄰里好評。 黃埔村-林秋菊(鄉):林女士和先生從事餐飲小吃,其夫君為11鄰鄰長,雖年紀漸長,夫婦仍同心努力發揮廚藝專長,成為地方特色小吃,聞名內外,屢有觀光客聞名而來品嘗;育有1子1女,兒子在烈嶼分駐所任職警員,女兒目前在台灣工作,兒女工作都努力認真、負責,獲得同仁間好評及主管的認同;為人樂觀開朗,敦親睦鄰,待人誠懇,家庭生活美滿,凡是鄉里間之婚喪喜慶廟會,均能主動協助,且動員鄉親幫忙,以期將事情辦好,深獲左鄰右舍讚賞。
-
《浯鄉村事-金社區》影集不如海邊吹吹風吹出洋樓風潮 再現珠山聚落風華
慢慢走,才會聽見風輕輕吹著珠山的老牆與老樹 今年博眼球《不如海邊吹吹風》影集,全劇以金門傳統聚落與自然風光為取景特色,而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主角海諾與奶奶經營的「海邊吹風」民宿,正是坐落於珠山聚落深處的「薛永南兄弟洋樓」,那是歲月留下的一頁書籤,宛如置身一場跨越時代的對話中,與過去的金門人,緩緩交換著眼神與心事。珠山,從來不是喧鬧的主角,它以安靜而深邃的人文姿態,讓人願意在這裡停下腳步,靜靜感受劇中人的喜怒哀樂,也感受自己心中某段久違的悸動。而「薛永南兄弟洋樓」,就是那個可以讓心靈歇腳、眼神沉醉的所在,不只是有故事的老房子,而是情感的容器,是影像與回憶交會的火光。 洋樓靜靜地坐落在聚落的一隅,它沒有過度裝飾,卻因時間的沉澱而顯得特別有味道。洋樓不只是劇中的一個場景,它也讓人重新認識珠山這個歷史悠久的聚落。來到這裡,不需要刻意安排什麼行程,只要沿著小巷慢慢走、聽著風、穿過老牆、看著陽光落在屋瓦之上,就能體會到那股靜靜流動的生活感。 因為《不如海邊吹吹風》影集,又喚起人們開始注意到這座小小洋樓,也讓珠山多了一分被看見的溫度。對在地人來說,這裡一直都是生活的地方;但對遠道而來的旅人,它則像是一本還沒讀完的老書,每翻一頁,都藏著一段動人的故事。 鄰近「薛永南兄弟洋樓」,便是珠山社區發展協會所設立的日照中心,是金門第一處由社區發展協會來經營承辦的日照中心,也是全台第二個由社區發展協會經營承辦的日照中心,對於外人而言,或許只是個提供老人照顧的場所;但對於珠山人而言,這裡是父母可以安心依靠的「第二個家」,是兒女們能夠暫放牽掛的「安心角落」,更是長者們重新點燃生活熱情的「人生學堂」。正如縣長陳福海所說:「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這座中心正符合這句話最溫柔而具體的回應。在這裡,長輩們不再只是靜坐在家中數時間的滴答聲,而是每天穿戴整齊,走進這個熟悉的空間,有人問候,有活動參與,有同伴閒聊,有健康促進課程,也有營養的餐食。日照中心不僅是照顧,更是一種「生活」的延伸。 中心長輩說,這裡就像小時候去的「學堂」,只是現在學生換成了銀髮族。長輩們會一起畫畫、唱歌、學做手工,彷彿時間也因此變得柔軟起來,而到了傍晚,中心就像學校的鐘聲響起一般,長輩們陸續回家,回到子女、孫輩的身邊。這種白天「上學」、晚上「回家」的節奏,不僅減輕了家庭照顧的負擔,更讓銀髮歲月重新找回尊嚴與價值。 日照中心不只是照顧的場所,它是整個珠山社區共同呵護的一座「情感基地」。這裡的服務,是溫柔地安放每一位老人的青春記憶與當下需求,讓他們依然有被傾聽、有被需要、有被愛的感覺。擔任兩屆的珠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薛明遠語氣溫和卻深沉地說道:「珠山,是一個擁有六百八十年歷史的單姓聚落,我們薛姓子孫在這裡繁衍生息,代代傳承。然而,隨著時代變遷、為了謀生,人口外移,這個昔日熱鬧的村落,如今常住人口逐年遞減」。村裡的巷弄依舊彎曲有致,古厝屋瓦依然泛著歲月光澤,但少了孩童嬉鬧聲與街坊熱絡寒暄,多了一分寂寞與靜謐。「現在社區內要辦個活動,真的不容易,常常是『人手不夠』四個字,讓我們感到無力又心疼。」對薛明遠來說,如何讓村民願意留在村裡,甚至願意回到家鄉,是歷屆理事長與理監事最掛心、也最難解的課題。他語重心長地表示:「我們始終在思考,該如何讓村民願意留下來,甚至吸引外出的人回流,這是縮短城鄉差距的關鍵所在。雖然被劃為國家公園管理聚落,從某個角度來看,這確實是一種保護,但同時也帶來不少生活上的限制。例如建築空間受限,使得生活空間難以擴展,加上年輕人在此難以實現理想的生活型態,導致人口外流的情況年年攀升。我們希望相關單位能真正理解這些困境,給予更多彈性與支持;而留在村裡的,往往是年紀漸長的長者,老人家不願離開熟悉的土地,但行動力變差、身體狀況也需要更多照顧。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努力成立了『珠山日照中心』,希望長輩們可以在自己熟悉的社區中,獲得妥善照護,安心終老,不必搬去離家遠的地方。」 在日照中心的窗邊,幾位阿公阿嬤安靜地曬著太陽,身邊是貼心的照護人員,語氣柔聲細語,就像多年前,母親在廚房邊炒菜邊呼喚兒女的名字。這樣的光景,也許不再喧囂,但卻很溫暖、很堅定。就像珠山靜靜守著歲月,也守著人與人之間最深的情感連結。 縱使年輕人出走、人口老化是珠山社區目前面臨問題之一,但社區村民一直有強烈的凝聚力與社區自主意識,居民對社區事務的參與度高,以社區發展協會組織作為支撐點,除了承辦日照中心所需的基礎能量,更需要藉由聚落文化讓珠山被看見。 沿著活動中心的小徑繼續前行,不消幾步,一座靜靜綻放的綠意空間會映入眼簾。這不是什麼名勝古蹟,卻有著屬於社區深刻記憶與感情的「梅園」,一片由眾人之力灌溉而生的生命之林。珠山社區發展協會現任理事長薛明遠說起社區與梅樹的緣分,早在2015年便已悄然展開。當年,社區正思考如何讓長照服務與自然環境產生更多連結,前薛氏宗親會理事長薛承琛,時任金門扶輪社社長期間,發起了一場跨組織的合作,號召金門扶輪社、梅花之友會與珠山社區三方共襄盛舉,在日照中心旁闢地造園,一點一滴築起這片「梅園」;這些梅樹,種植在由社區宗親無償提供的土地上,不僅凝聚了鄉親的情誼,當年的小樹苗已長成枝葉繁茂的梅林,開花結果之際,不只是季節的更迭,更是珠山社區共同守護土地、實踐環保理念的最佳見證。 回望珠山社區的發展歷程,除了深厚的歷史脈絡與建築美學外,更讓人動容的,是社區居民對家鄉未來的期盼與行動力。自民國八十六年起,珠山便率先於金門縣內啟動社區總體營造計畫,成為在地社區營造的先驅者。這不只是一場政策的推動,更是一場由下而上的生活革新。居民們以共識為基礎,以凝聚為動能,從修繕街道、活化老屋、舉辦文化節慶活動,到建立日照中心與社區活動空間,每一個舉措,都深植著「讓珠山村民生活更好」的初心。 珠山過去曾經歷過一段輝煌繁華的黃金年代,那是貿易、僑匯與文化鼎盛交織出的絢麗時光。而如今,社區活動中心不僅為居民提供交流與凝聚的平台,更是珠山再度邁向復興的關鍵節點。透過這樣的空間,人們得以重新相遇,找回「我們是珠山人」的集體認同,並以行動書寫屬於這塊土地的新篇章。 在這片歷經歲月洗禮的土地上,珠山人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根。他們選擇相信,繁華不必只是過去的註腳,更可以是當下正在發生的現實。透過持續不懈的社區努力,他們一步步翻轉了「邊陲聚落」的想像,讓珠山成為金門社區的表率,這片有著六百八十年歷史的聚落,將繼續在時間的河流中前行,不疾不徐地綻放屬於自己的光芒,是歷史的光,也是人心所向的光。 從洋樓到日照中心,再至梅園,時間彷彿被溫柔拉長,每一處皆有故事,每一步都充滿人情。 當你漫步於金門珠山社區,從一棟棟閩南古厝、洋樓建築,到蜿蜒的巷弄小道,處處可見時代更迭的痕跡。每一條石板小徑,每一扇木窗、紅瓦屋簷,那不是什麼名聞遐邇的古蹟,也不是刻意營造的觀光景點,而是一段關於凝聚、用心與土地情感的在地故事。 走過珠山,最深刻的感受不僅是歲月的痕跡,而是「人在歷史中生活」的具體樣貌。這裡不是歷史博物館,而是一個仍然有呼吸、有脈動的聚落。從屋瓦上的青苔,到巷弄間傳來的炒菜聲,從牆上懸掛的對聯,到每年元宵熱鬧的燈謎活動,每一處細節,都流露著生活的溫度。 珠山社區的可貴之處,在於它不將歷史封存為過去,而是將它活用在今日。透過社區活動、文化保存與老屋再生活化,一代代珠山人正書寫屬於自己的當代篇章。 在金門,珠山不是最顯眼的地標,也不是最多人朝聖的網紅打卡點,但正因如此,它更像是一處被時間溫柔對待的聚落。如今的珠山,是一幅流動的畫,是一首緩緩吟唱的詩。它邀請人們放慢腳步,用眼睛看歷史、用腳步走入故事,更用心去感受「山仔兜」的人情與溫度。
-
古厝民宿節昨起正式開跑 邀旅人走入聚落感受閩南魅力
慶祝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成立三十週年與傳統建築民宿經營邁入二十週年的雙重里程碑,金管處舉辦的「汝好!金門」金門國家公園古厝民宿節在昨(三)日正式登場。金管處表示,昨日起到二十六日為止,使用活動「LINE@電子集點卡」,參加聚落走讀活動、入住金門國家公園標租民宿、賣店消費滿額等集點方式,就可累積點數兌換限量精美「陶喜杯」紀念品。 「汝好!金門」金門國家公園古厝民宿節,昨日上午十點三十分,選在水頭聚落得月樓前廣場舉辦開幕活動,包括縣府秘書長陳世保、觀光處長許績鑫、立法委員陳玉珍辦公室主任董家瑋、水頭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黃福勇、金門縣傳統建築民宿協會理事長顏湘芬、台灣好客民宿協會理事長周榮棠及觀光產業代表等齊聚一堂,在KDC舞團的動感舞蹈下,一起為活動揭開序幕。 金管處處長鄭瑞昌表示,金管處從民國九十四年著手古厝民宿的推展,在推動將私人產權設定三十年給予金管處使用這條路上很是辛苦,一路走來共修復八十間古厝民宿、四間賣店,去年營業額四千多萬。經過該處了解這些民宿賣店也直接造就了一百五十多個全職工作機會,並且間接帶動的經濟效益是非常龐大的。 鄭瑞昌認為,金門古厝的修復與活化利用,促成了閩南傳統文化的保存,這些古厝都是很具代表性的有形文化,不過從一一六年開始,首間設定三十年租約的古厝即將到期,未來古厝民宿該如何發展,值得大家共同來思考。 縣府秘書長陳世保說,國家公園一路走來協助將金門觀光發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古厝民宿的開發更是翹楚。他也建議,民宿節的活動也可以納入更多更有古早味的遊戲體驗,讓更多人了解到傳統文化。 金管處表示,金門以保存完整的閩南傳統聚落建築聞名,國家公園園區聚落現存的眾多古厝經整修活化為特色民宿,讓這些老建築不再靜滯,而是成為旅人可以入住、可以與民宿主人互動、可以細細體會閩南古厝的精彩,發現古厝民宿新故事的空間。去年,觀光署百大好客民宿金質獎活動,金門縣獲選的八間民宿當中,就有其中七家就是金管處標租經營的古厝民宿,表現亮眼。 昨日活動開幕後,下午首先登場的「聚落走讀與民宿體驗活動」,分別於水頭與珠山聚落進行,吸引許多遊客慕名參加。由熟悉在地文化的導覽員帶領下,遊客穿梭於巷弄之間,細細品味聚落的歷史脈絡與建築故事。參與者在兩聚落間移動,不只是走馬看花,而是深入了解金門人與聚落共同生活的記憶與情感。活動運用民宿空間設置金門地方特色美食及手作體驗活動,包括冰滴咖啡、炒麵茶、旗袍換裝、手作紅龜粿、包粽子等,讓參與者用味覺、觸覺與視覺全方位體驗金門。不少民眾表示,這樣深入民宿、結合文化、飲食與生活的行程,極具深度又趣味十足,是一次難得的文化旅行。 此外,在五月十日(星期六)下午在古寧頭聚落還有一場聚落走讀導覽與體驗活動,古寧頭身為歷史知名的戰役場域、金門石蚵的重要產地,加上聚落中豐富的閩南古厝,當天的走讀導覽令人期待。 同時,還有體驗金門麻花捲、現烤高粱蛋塔、石蚵畫創作、旗袍換裝等豐富內容,金管處也廣邀旅人們再度走入金門,體驗古寧頭聚落的歷史文化與豐富味蕾。
-
銘傳首辦國小遊戲開箱營 學子化身主播探索廣電世界
銘傳大學金門分部首次國小遊戲開箱營課程於日前順利登場,透過有趣的「遊戲實況」、「開箱體驗」課程,讓每位與會學子都能對廣播與電視內容產製有初步的認識,也運用虛擬攝影棚等設備,化身小小主播,練習口條、學習廣播電視製作,從玩中學,培養表達及邏輯思維能力。 銘傳大學主任秘書暨金門分部主任樊中原表指出,銘傳大學金門分部為落實深耕金門地方教育計畫,積極向教育部爭取各類專業營隊經費預算,透過營隊或課程體驗,將高校專業課程資源向下扎根至金門基礎教育。樊主任也進一步指出,銘傳大學相當重視金門就學環境發展,持續地發揮大學社會責任,幫助金門創造最優質的學習環境,讓金門各級學校可以利用銘傳完備的專業設備「玩中學」,及早讓金門學子為自己的學習歷程加分。新科技進程不斷進步,以此次國小遊戲開箱營課程活動為例,課程也設計以實用且新穎的方式進行。 銘傳大學金門分部首次國小遊戲開箱營課程,於4月26日以及4月27日辦理,透過「遊戲實況」、「開箱體驗」,結合虛擬攝影棚以及模擬直播情境的遊戲開箱,讓學員有機會坐上主播台,進行口條訓練並參與廣、電內容製作,建立基本知識與技巧,學員也以熟悉且喜愛的內容,經由輕鬆有趣的製播過程中學習到廣、電節目產製,除了對於口說更有自信,亦從中培養表達與邏輯思維能力! 為增進金門地區國小學生對新媒體的運用能力,銘傳大學於首次國小遊戲開箱營課程中,以實用及實作為主軸,讓每位學員循序漸進建立基礎知能。銘傳說明,課程中讓每位學員先由發聲神功練起,體驗一日主播實況。學員們在完成播報、化妝基本訓練後,再透過遊戲實況模擬,分組體驗如「實況主」般的遊戲講解與表演,模擬直播互動情境,搭配開箱遊戲挑戰,訓練學員的邏輯與口語表達。此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活動也引領學子在實際操作中,了解廣電節目產製必要之各項設備,包括鏡頭、麥克風、導播等基本廣電器材,進一步經由模擬節目錄製流程,結合以遊戲導向的團體任務方式,讓學員完成每階段挑戰,也提升合作與溝通能力。 銘傳大學補充說明,此次也希望透過新穎有趣的課程讓每位參與的學生都能對廣播與電視製作流程有初步的認識,同時也有機會體驗節目主持技巧,練習在鏡頭前自信表達,培養創意思維與腳本發想能力。主要課程設計之目的,在於維護媒體學習資源相對較缺乏的離島學生的媒體教育權益,同時利用網路和媒體無遠弗屆的力量,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讓與會的金門孩子和離島學生未來都有機會成為新科技媒體人。 活動豐富、新穎有趣,不少人是初體驗,從陌生到熟悉、從緊張到建立自信,學子收穫滿滿。中正國小三年級許傑翔形容,營隊中小小主播的體驗很好玩也很有趣,像是真的上電視一樣!另一位中正國小五年級的陳奕瑄則表示,僅上虛擬攝影棚主播台,一開始有點小緊張,但完成任務之後覺得對自己更有信心,下次還想再來參加!另外,開瑄國小五年級李宥緯也說,此次課程中的遊戲與自己平日常玩的遊戲不太一樣,藉活動也有機會認識更多不同種類的遊戲,十分有趣而且能很快融入其中。而對於自己第一次進入虛擬攝影棚當小小主播,她有著深刻體會並形容:「其實有點緊張,不過我還是努力完成了!有了這次的經驗,讓我以後也想嘗試當主播,覺得很有趣,也很有成就感!」
-
少年隊前進校園宣講 攜手師長防制毒品滲入校園
民風淳樸、治安良好的金門,一直以來是社會穩定的典範。然而,隨著新興毒品型態層出不窮,尤其針對青少年所衍生的威脅日益嚴峻,為有效防堵毒品進入校園,保障學童身心健康,金門縣警察局少年警察隊隊長李鑫鍇應中正國小陳為信校長邀請,前抵該校視聽中心參加教師研習活動,為全校約百名教師進行「新興毒品危害與校園安全」專題講座,現場反應熱烈,老師們踴躍提問、發言,共同為學生身體健康把關。 本次講座重點聚焦於近年國內新興毒品中危害甚鉅的「喪屍菸彈」(主要成分為依拖咪酯),李鑫鍇隊長從毒品成分、吸食後反應、查緝現況與防制策略等面向,深入淺出地分享最新資訊。他說,該類毒品因具有強烈中樞神經抑制效果,吸食後可能出現意識混亂、昏迷、肌肉顫抖,甚至因合併酒精或其他抑制劑使用而導致呼吸衰竭,嚴重者恐致命,對青少年的危害不容小覷。 李鑫鍇也延伸說明校園常見的安全議題,如校園霸凌、兒少性剝削防制與網路詐騙案例解析,提醒教師們在日常教學與學生互動中提高警覺,發揮第一線觀察者的角色。講座過程中,教師們反應熱烈,積極提問與交流,展現對學生安全議題的高度關注與責任感。 縣警局少年警察隊表示,打擊毒品犯罪是一項長期且需全民合作的整體性工作。警方持續強化查緝作為的同時,更希望透過與校方、社區的密切合作,建立毒品防制的防護網,提升教師與家長對新興毒品的辨識與應對能力。此外,也呼籲社會大眾若發現身邊親友出現吸食毒品的可疑行為,如精神恍惚、行為異常、反應遲緩等,應立即撥打110或向警察機關通報,共同防患未然。 縣警局局長黃壬聰指出,為貫徹陳福海縣長所強調的「建立校園安全預防機制,加強防制毒品及幫派滲入校園」施政理念,縣警局將持續深耕校園安全推動工作,透過教育宣導、跨單位合作及強化查緝,從源頭遏止毒品侵害校園。他也提醒民眾,面對網路上來路不明的廣告與邀約,務必提高警覺,切勿因一時好奇而誤觸毒品陷阱,珍惜健康與家庭幸福。 他強調,縣警局將持續走入校園、社區與家庭,攜手師長、家長與學生,打造無毒、無詐、無害的學習與生活環境,共同守護金門下一代的未來。
-
防疫所推動保行動 養工所暖心響應讓露露有溫暖的家
為營造友善飼養環境,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除持續落實犬貓疫苗注射、寵物登記等防檢疫工作外,也透過可愛動物認養,為毛小孩找到家。日前,金門養護工程所多了一位毛小孩新成員-「露露」!露露是來自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的收容犬,經過專業照護與社會化訓練,有良好的適應力。養工所透過此次認養,給流浪犬一個溫暖的家,更成為機關以實際行動支持動物保護、打造人犬共好的暖心典範。 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指出,露露是一隻流浪犬,原本收容在防疫所動物收容中心,在經過專業照護與社會化訓練,展現出穩定的性格與良好的適應力。被認養到養工所後,迅速融入辦公環境,成為員工們每天最期待的療癒夥伴,閒暇時還會在辦公室裡撒嬌、陪伴大家緩解壓力,而在非辦公時段,露露也默默守護著辦公場域,盡責扮演安全守門員的角色。 而愛牠就要保護牠,為了讓露露過得更健康、安心,養工所也在防疫所的協助下,定期安排健康檢查與疫苗注射,讓「愛牠」不只是口號,更是落實動物福祉與職場安全的具體行動。 防疫所表示,流浪動物不是問題,而是等待被理解與疼惜的生命。無論是民眾還是機關單位,只要多一份接納,就能讓牠們少一份漂泊。誠摯邀請大家一起加入「認養代替購買」、「以領養代替遺棄」的行列,給牠們一個有尊嚴、有愛的家。 藉此,防疫所也再次提醒大家,注意狂犬病疫情,務必要依規定按時幫犬貓施打狂犬病疫苗,雖然目前金門縣並非狂犬病高風險地區,只要遵守「二不一要」原則:「不棄養家中寵物」、「不接觸、捕捉及飼養野生動物」、「每年主動為家中犬貓及人工飼養的食肉目動物注射狂犬病疫苗」,就能輕鬆守護家人與毛小孩的健康安全。 防疫所也指出,營造友善飼養環境,請你我從自身做起,愛牠保護牠、認養不棄養,並且讓我們從認養一隻狗開始,為流浪動物寫下幸福新篇章,也讓金門成為更有溫度的家園。
-
民生交流促進金門經濟脈動 小三通人次續創新高
正逢大陸五一假期(5月1日至5日)期間,一水之隔的金門成為福建省居民外出旅遊的熱點。縣府觀光處統計,光是5月1日、2日的陸客入境金門人數為4,754人,不少知名特產與小吃店擠滿人潮,展現金廈泉間的交流熱度與金門觀光市場之活絡態勢。金門縣長陳福海表示,隨著小三通人流持續升溫,縣府團隊將持續強化觀光互動與民間往來,希望透過穩健、有序的觀光交流,帶動金門地區經濟、觀光與服務業同步發展。 縣府觀光處統計至2025年4月底止,小三通出入境旅客人次已破55萬人次,較去年同期成長50%。光是在5月1日單日入境旅客2,465人、出入境總人數達5,215人次,累計至2日已有4,754人次陸客入境。自4月30日開始,小三通往來人次明顯成長,當日經小三通入境金門人數,更來到4,068人次。據統計5月1日上午,通關大廳人潮再次湧現,入境金門人數再創高峰,金門市區街道商家也因人潮湧入而呈現門庭若市、商機熱絡的景象。 觀光處指出,自2024年9月底大陸開放福建居民辦理赴金門旅遊簽注以來,陸客來金人數持續攀升,特別是以自由行方式來金之人數增長迅速,成為疫情後陸客來金的主要旅遊型態。根據統計資料顯示,自恢復陸客來金旅遊後,以旅遊簽入境之陸客,截至2024年底,持旅遊簽來金人次累計達4萬2,397人次;而2025年截至4月底止,已將近5萬9,203人次,顯示自陸客開放以來已突破10萬大關(10萬1,600人次),其中自由行陸客人次仍佔絕大多數,佔整體陸客來金人數約95.6%比率,顯示疫後時代陸客來金旅遊型態,由團體旅遊轉向以自由行為主的趨勢不變。 縣長陳福海表示,金門身處兩岸之間的前線位置,自歷史、文化到地緣關係皆具備特殊角色。面對當前小三通交流逐步恢復,他強調金門縣政府將持續把握契機,推動更多觀光與民生層面的交流,盼能成為兩岸互動的友善窗口與實驗平台,進一步深化彼此間的理解與信任。 陳福海縣長也指出,觀光不僅帶來人流,更能牽動消費與服務產業的連動發展。金門縣政府將持續與中央及相關單位協調,擴大陸客來金旅遊政策利多,並透過多元觀光策略與在地產業結合,帶動經濟活絡與民生發展,讓金門成為兩岸和平交流的示範區與永續發展的生活島嶼。 觀光處長許績鑫表示,落實陳福海縣長超前部署及積極因應陸客來金相關整備,觀光處先邀集相關港口聯檢單位整備因應措施,在大陸五一長假前完成大陸泉州莆田地區之旅遊推介,同時運用大陸時下最流行的微信、小紅書等流量經濟加大行銷力道,並且在陸客最常出現的家樂福大賣場及昇恒昌金湖廣場設置大型旅遊看板。此外,也呼應旅客需求並深化觀光體驗,如於近期配合農曆四月十二浯島城隍文化觀光季,推出迎城隍系列活動,包含在地特色藝陣遊行、表演及互動體驗等,致力於文化、宗教與觀光活動的結合,期能促進文化傳承,並提升來自大陸及台灣各地旅客對金門廟會文化的認識與參與感。 有感單一活動無法長期維持吸引力,縣府觀光處未來也將推動「活動+主題旅遊+體驗」的複合觀光模式,規劃結合金門戰地文化、閩南聚落特色、自然生態資源,融入深度導覽、數位互動導覽或體驗經濟等設計,提升旅客在金門的停留時間與消費動能,藉此活絡在地經濟脈動,強化金門觀光產業韌性。 觀光處指出,未來縣府也將持續透過串聯在地特色產業、強化多元化旅遊體驗,並多方布局兩岸、國際等客源,期為金門觀光轉型與永續成長,注入多元且持續發展的新動能。 縣長陳福海強調,金門的發展必須根植於地方優勢,善用小三通與地理區位所帶來的戰略契機,進一步深化兩岸觀光與民生交流。他表示,未來縣府將持續強化「以人為本、以觀光帶動產業」的施政理念,結合政策工具與民間資源,營造讓旅客願意來、停得久、消費多的觀光環境,真正讓金門成為兩岸交流的重要節點與地方振興的核心引擎。
-
2025金門購物嘉年華圓滿落幕 壓軸抽獎送出Gogoro大獎
「2025金門購物嘉年華」於昨(2)日舉行最後一場壓軸抽獎直播,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與邀請的縣府主管抽出縣府加碼提供的Gogoro電動機車一台等獎項,為為期一個多月的活動劃下圓滿句點。統計該活動自3月29日啟動以來,累計超過180家在地特約商家參與,登錄摸彩券筆數突破8萬4千筆,總登錄消費金額更突破新台幣2,000萬元,成功帶動金門商圈消費熱潮,展現地方經濟活力。 金門購物嘉年華壓軸抽獎活動昨(2)日下午在縣府多媒體簡報室舉行,由副縣長李文良親自主持,並邀請產業發展處李銘培處長、政風處王育俞處長、金門日報社蔡湛成社長、觀光處城市行銷科陳明伶科長等人,透過「金門青年三創服務平台」粉絲專頁同步直播,公開抽出最受矚目的大獎。獎項包含縣府加碼提供的Gogoro電動機車一台、iPhone 16 128G一台、POP MART系列公仔、金門酒廠提供的「好事連連」5L金門高粱酒組合,以及金門大橋紀念酒與金門電話亭紀念酒等超過200項好禮,吸引民眾線上熱情關注與參與。 副縣長李文良於致詞肯定產業發展處的積極籌辦。他說,本次活動成功刺激地方經濟、帶動買氣,也為在地商家創造良好的行銷平台,尤其是本屆購物嘉年華特別結合地區文創品牌、青創業者及傳統產業加入特約商店行列,展現金門多元的產業能量。 李文良也表示,未來將持續優化活動內容,吸引更多青年創業團隊、文創業者與傳統商家共襄盛舉,讓「金門好物」被更多旅客與消費者看見,打造兼具創意與經濟效益的消費文化。 縣府產業發展處表示,本次購物嘉年華不僅以線上抽獎、青創市集、旅遊集點等多元活動模式活絡地方商機,更成功打造金門春季大型消費盛事品牌,落實縣長陳福海由縣府與金酒公司帶頭提升地區經濟產業發展的目標,後續也將持續檢討優化,為金門地區經濟注入更多成長動能。 縣府也提醒中獎民眾領獎時應攜帶身分證件及摸彩券,自即日起至5月29日(四),每週一至週五上午9時至12時、下午2時至5時,前往金門青年三創服務平台(金門縣金城鎮模範街1-1號)辦理領獎手續。請民眾留意領獎期限,逾期視同放棄,不再另行補發。
-
寓教於樂 衛生局定向越野活動打造無毒健康新風貌
為提升民眾對心理健康及毒品防制的重視,金門縣衛生局日前在中山紀念林舉辦「心航向前,無毒無畏」定向越野體驗活動,吸引上百名民眾熱情參與。活動結合運動挑戰、趣味闖關與衛教宣導,在自然環境中打造一場身心兼顧的健康之旅,展現鄉親對健康生活與無毒環境的重視與支持。活動當日包括衛生局局長蔡建鑫、醫事科科長蔡其衡、長期照顧科科長呂士傑、疾病管制科科長許珊瑋也到場共襄盛舉,與民眾一同體驗健康生活、傳遞無毒理念。 本次活動以定向越野為主軸,參與民眾手持地圖穿梭於林間步道,尋找各項任務關卡,在自然中體驗運動樂趣的同時,也透過衛教攤位進行互動學習。宣導主題廣泛,涵蓋毒品危害防制、心理健康、自殺防治、精神疾病去污名化、長期照顧、無菸環境、傳染病防治、新興醫療科技、預立醫療決定及婦幼健康等,讓民眾在挑戰中自然獲得正確的健康知識。 金門縣毒品危害防制中心表示,未來將持續與社區緊密合作,設計更多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的衛教活動,將健康意識與無毒理念深植在地,攜手打造一個更健康、安全與充滿希望的金門家園。
-
陸上龍舟競賽5/24登場 即日起開放網路報名
端午節將至,為了協助國小學童也能體驗到端午佳節的龍舟競賽氣氛,縣立體育場訂於本(5)月24日(星期六)下午1時30分於金城體育館籃球場舉行2025年金門縣陸上龍舟趣味競賽,並自即日起開放報名。縣立體育場場長王志仁指出,陸上龍舟競賽是近年來風靡全球的趣味親子活動,非常適合親子同樂,歡迎鄉親攜家帶眷共襄盛舉,體驗一場融合傳統與創意的親子活動。 縣立體育場場長王志仁表示,為了讓國小學童也能感受端午節的傳統氛圍,並在趣味中培養運動習慣,今年持續舉辦「陸上龍舟」活動。不同於水上龍舟競賽,陸上龍舟又被稱為旱地龍舟或「充氣毛毛蟲」,是近年來風靡全球的親子趣味運動項目,參與選手們乘坐造型可愛、色彩繽紛的充氣龍舟,在地面上齊心協力競速前進,不僅安全無虞,更能引發小朋友的極大興趣與參與熱情。 本次活動獲得教育部體育署「運動i臺灣2.0」計畫及縣政府經費補助,期盼透過充滿趣味的方式,鼓勵民眾自發參與運動,實踐「自發、樂活、愛運動」的理念,同時也呼應縣長陳福海推動「金門運動島,友善幸福城」的施政願景。 競賽分為親子組與國小組,家長可與孩子組隊參賽,也歡迎國小學童自由組隊同樂,活動全程免費。活動採網路報名方式,自即日起至5月19日(星期一)下午五時截止。民眾可至金門縣立體育場官方網站下載報名表,填寫完成後寄至承辦信箱yee234321@mail.kinmen.gov.tw,信件主旨請註明「陸上龍舟報名」。如有任何疑問,歡迎電洽金門縣立體育場蔡詒訓先生,電話:082-335311。 所有參加者將獲贈精美紀念品一份,表現優異的隊伍也將獲頒獎狀,為這場親子運動留下美好的回憶。縣立體育場同仁特別鼓勵鄉親踴躍報名,讓孩子們在歡笑中享受運動的樂趣,體驗一場充滿節慶氣氛的端午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