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金酒胡璉基金會主辦 金門文藝扎根陶冶計畫 首次徵案入選名單出爐
由財團法人金門酒廠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的「114年金門地區文化藝術向下扎根藝術陶冶計畫」第一次徵案入選名單正式公布。本計畫致力於推動文化藝術深植校園,提供學童更多接觸藝術的機會,並透過專業師資與系統化課程,傳承金門豐富的文化底蘊,培養學童的藝術素養與創造力。 「114年金門地區文化藝術向下扎根藝術陶冶計畫」旨在透過引進多元化的藝術教育資源,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融合,創造適合在地發展的藝術學習模式。基金會希望藉由與在地藝術家的合作,提供系統化且專業的藝術課程,讓學童能夠透過實作與創意表達,深入體驗藝術之美,並激發自身的藝術潛能。 該計畫更希望促進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發展,讓金門的藝術教育在扎根的同時,也能夠綻放出嶄新的色彩。基金會表示,藝術教育不僅是美學的培養,更是對文化認同與創造力的深層挖掘,期望透過這樣的計畫,讓藝術成為學童成長歷程中的重要養分。 經過審慎評選後,以下學校與其計畫獲選本次徵案: 正義國小—跳鼓陣、金寧國小—太極拳、賢庵國小—公揹婆舞蹈、二胡、古城國小—古城墨韻書法、金鼎國小—藝起玩爵士、開瑄國小—金門傳統再造、中正國小—「浯」島視界—風獅爺傳奇、鼓吹隊:傳承與創新的心靈樂章、上岐國小—藝岐寫書法—美字教學。 這些計畫涵蓋了從傳統民俗、音樂、舞蹈、書法到現代藝術的多元內容,顯示出金門豐富的文化內涵與創新潛力。 該計畫將於三月至六月期間全面推動,各校將攜手在地藝術家,提供專業指導,帶領學童深入體驗藝術之美。課程內容強調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的兼容並蓄,並特別重視實作與創意表達的結合。 例如,正義國小的「跳鼓陣」課程將帶領學生學習傳統的鼓陣文化與表演技藝;賢庵國小的「公揹婆舞蹈」與「二胡」課程則著重於民俗舞蹈與傳統樂器的學習與演奏;古城國小的「古城墨韻書法」則透過書法藝術的研習,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與審美能力。 此外,現代藝術的元素也被引入教學中。金鼎國小的「藝起玩爵士」透過爵士音樂的學習,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創意表達;開瑄國小的「金門傳統再造」課程,則結合傳統工藝與現代創意,探索文化創新的可能性。 財團法人金門酒廠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表示,希望透過該計畫深化金門的藝術教育,促進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並讓藝術成為學童成長歷程中的重要養分。未來,基金會將持續整合資源,打造更多元的藝術學習平台,讓金門的文化藝術教育更加蓬勃發展。 同時,基金會也呼籲社會各界持續關注並支持「114年金門地區文化藝術向下扎根藝術陶冶計畫」,共同為金門的藝術教育貢獻心力,攜手培育新一代的文化藝術人才。
-
協助新住民就業 縣府辦手作課程
為協助新住民瞭解就業權益及培養第二專長,縣府於日昨在縣府新聞發佈室辦理「協助新住民就業計畫手工藝實作課程」,除向新住民宣導就業資訊外,並教導新住民製作口金包及掃帚,吸引35位新住民熱情參與。 本次實作課程邀請地區著名手作老師周玟慈擔任講師,教導新住民體驗掃帚的綁法,現場除介紹掃帚工具、掃帚應用、色彩搭配及實作外,並指導學員綁掃帚的技巧及動手縫製口金包,學員經過教授後,皆順利習得製作掃帚的技巧並完成口金包的縫製,現場氣氛熱絡。 社會處指出,縣長陳福海非常關切新住民就業技能培訓,隨著本縣新住民就業比率逐年提升,相關就業訊息及勞動權益亦日趨受重視,為維護新助民就業相關權益,將會不定期辦理新住民就業宣導活動,倘新住民有勞動權益相關問題,亦可洽社會處勞工科詢問,電話:082-373291。
-
清明習俗炊膨粿 婆婆媽媽一起來
金門清明節傳統習俗要炊膨粿,祭拜祖先,慎終追遠,議員許玉昭帶領青溪婦女姐妹們用金門在地地瓜做清明應景傳統「膨仔粿」,飄香金門發糕獨特的美味。許玉昭鼓勵民眾多選用在地食材製作各式糕粿米食,讓家人可以享用古早味粿。 清明節將至,金門清明節祭祖、掃墓必備清明糕點澎仔粿,議員許玉昭和青溪婦女姐妹們共聚一堂齊炊粿,大夥分工合作準備做傳統「膨仔粿」的食材,選用金門在地地瓜來做粿,推廣食農教育,傳承做粿的手藝和文化。許玉昭和婦女用棕葉鋪底,搓揉好粿皮,一碗又一碗放進蒸籠蒸熟。隨著蒸煙裊裊,頃刻間,蒸籠一開、出爐的粿香四溢,有著傳統糕粿新鮮現做的好味道,還有粽葉的香味。「膨仔粿發不發?」完全靠經驗的累積,婦女姊妹都有一手嫻熟的好技藝,每顆發粿都「發」且裂得漂亮,完成Q軟美味的在地傳統米食「膨仔粿」。許玉昭說,用在地食材做的金門「膨仔粿」,是純手工、原汁原味,飄香著金門發糕獨特的美味,和其他地區的發糕滋味有所不同。 許玉昭指出,清明為金門最重視的節慶,金門清明節傳統習俗,要炊膨粿,祭拜祖先,慎終追遠、緬懷先賢、飲水思源、尊循祖先的教誨及發揚傳統民俗,傳承文化。 許玉昭說,發粿(閩南語)又叫發糕,諧音發財、高升,可用於祭祀或饋贈親人。粿上裂痕為「笑」,蒸熟的發粿會因為在蒸煮的過程中,使發粿高出碗面且上方表皮脹裂,呈十字或不規則型的裂痕,龜裂紋路愈是深,表示愈發!象徵要發財、發丁,以及家運、事業發達。金門發糕和其他地區的發糕滋味有所不同,加了營養豐富的地瓜,與其他地區米漿製的發糕有所不同,也稱為「膨仔粿」(發粿),有獨特的在地美味。 許玉昭指出,婆婆媽媽一起做好吃的古早味粿,大夥回味傳統炊蒸米食,找回懷念的好滋味,更重要的是藉由活動讓在地炊粿文化能傳承下去,讓更多年輕一輩有機會學做傳統糕點,感受粿香的好滋味。
-
烈嶼玄天上帝聖誕醮慶 洪成發祝禱
烈嶼南塘真武廟、青岐仙祖宮、西方釋迦佛祖玄天上帝廟、下田真武廟等四間廟宇慶賀玄天上帝聖誕,縣議員洪成發應邀前往參加醮慶,祈祝地方風調雨順、鄉親安居樂業。 議員洪成發帶領服務處團隊,繼首日參加西方釋迦佛祖玄天上帝廟、下田真武廟慶賀玄天上帝聖誕醮慶,再前往參加南塘真武廟、青岐仙祖宮的醮慶儀式,受到各廟宇管委會和鄉親的歡迎。洪成發依循古禮祭拜,向玄天上帝等神駕上香、獻爵、獻牲禮、獻金帛等,並各敬獻6千元爐敬金,祈求庇護鄉親安居樂業,地方安寧。 議員洪成發擔任烈嶼保生大帝廟管委會7屆主委,出錢出力帶領保生大帝廟管委會理監事、志工來執行廟宇的事務。 洪成發特別感謝烈嶼各宮廟管委會對烈嶼保生大帝廟各項廟務工作的協助,尤其是每一年於農曆正月初一至初三辦理「擲聖筊競賽」告一段落後,農曆正月初四熱鬧舉行全鄉繞境巡安活動,結合各廟宇的陣頭、車隊,迎請保生大帝神像「坐鎮」陣頭,領同其它神明的神像繞烈嶼鄉各境,來護佑地方安寧。
-
陸男乘橡皮艇偷渡遭逮 檢方聲請羈押獲准
昨(1)日海巡署金馬澎分署第九(金門)岸巡隊第一機動巡邏站人員執行清晨巡邏時,於清晨6時49分在金門寒舍花前海域發現一艘可疑橡皮艇,並於岸際當場查獲一名陸籍男性企圖偷渡入境,已將相關人船押返調查,全案將報請金門地檢署指揮偵辦;隨後在8時許,4艘中國海警船進入馬祖西引及烏坵水域,金馬澎分署立即調度巡防艇對應監控。 金、馬海域位處中國灰色地帶襲擾最前線,金馬澎分署面對來自中國可疑目標威脅均嚴陣以待,巡防區全天候運用科技偵蒐及岸海勤務,強化相關應處作為。此案為一名陸藉人士於清晨拂曉企圖以橡皮艇之小型目標方式自金門偷渡入境,仍遭金門第九岸巡隊即時發現,發動岸際攔截圍捕成功緝獲。隨後雷達即時監控發現馬祖西引及烏坵限制水域又分別各有2艘海警船越線襲擾,金馬澎分署成立應變中心,並調派PP10082、10037、3586及10081等巡防艇前往對應。 中國在4月1日早上7時30分發布軍演前夕,金馬澎分署第九岸巡隊即在6時49分發現及緝獲此案,金馬澎分署表示,中國對我方進行灰色地帶襲擾不但已成為常態,亦不斷以各種手段測試我方反應,此次小型目標偷渡案件恰巧在中國發布軍演前一刻隨即遭我方查獲,海警船隨後緊接壓境,不排除其與軍演具有關聯性,甚至可能為軍演一環。中國採取複合式發動灰色襲擾或軍演的態勢十分明顯,金馬澎分署將持續提高警覺及強化勤務部署,並與友軍單位保持橫向密切聯繫,積極打擊偷渡及維護國境海域安全。 記者莊煥寧/綜合報導 金門地方檢察署偵辦被告鄭○○違反《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案,經檢察官訊問後,向金門地方法院聲請羈押獲准。 海巡署金馬澎分署第九(金門)岸巡隊第一機動巡邏站人員於昨(1)日上午6時49分執行清晨巡邏時,在金門寒舍花前岸際查獲被告鄭○○(男,61年次,陸籍)乘坐充氣式橡皮艇,利用划槳方式企圖偷渡入境,岸巡人員當場予以逮捕,並依法展開調查。 經金門地檢署檢察官陳岱君訊問後,認定被告鄭○○違反《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中「大陸地區人民未經主管機關許可,不得進入臺灣地區」之規定,並涉嫌觸犯《入出國及移民法》第74條第1項「未經許可入國罪」,罪嫌重大,且有逃亡之虞,故認有羈押之必要,已正式向金門地方法院聲請羈押,法院已經裁定羈押。 地檢署強調,將持續指揮海巡署金馬澎分署第九(金門)岸巡隊等司法警察機關深入追查,釐清被告鄭○○自行駕船偷渡至金門之動機、原因及目的,並確保國家安全,防範類似案件再次發生。
-
【舊聞新知】4月4日兒童節
1925年,來自54個不同國家的兒童權利倡導者齊聚瑞士,召開「兒童幸福國際大會」,並在會中通過了《日內瓦兒童權利宣言》。這份宣言發布後,各國紛紛設立「兒童節」,以表達對兒童權利的重視與支持。台灣則在民國20年,參考「中華慈幼協會」的建議,將每年的4月4日訂為兒童節。 兒童節,不僅象徵對兒童權益與福利的重視,也向一代又一代快樂成長、勇於探索的孩子們致敬。從早期對兒童健康與安全的基本保障,到現代強調教育創新與多元發展,兒童節的意義隨著時代演變而更加深遠。每年金門縣政府及各鄉鎮公所皆會舉辦多元慶祝活動與模範兒童表揚大會,營造屬於兒童的溫馨節慶氛圍。本報回顧過去歷史,帶領讀者了解早期金門的兒童節慶祝方式。 ●民國63年4月4日的《金門日報》報導,金門各鄉鎮分別舉行兒童節慶祝大會,金門各界為祝賀未來主人翁的節日,主任委員暨秘書長親自蒞臨金門育幼院與院童歡度兒童節。金門衛生院為促進家庭重視子女健康,也舉辦全縣健康兒童比賽。 ●民國64年4月4日的《金門日報》報導,金門各鄉鎮分別舉行兒童節慶祝大會,當天在金城國小舉行慶祝大會,由縣府主任秘書周澤榮代表縣長,勉勵這群未來的主人翁,將來成為一個報效國家的好國民。當日另舉辦兒童節演講比賽,全縣首屆美展也在湖小展出。 ●民國69年4月4日的《金門日報》報導,當天在金門民眾育樂中心隆重舉行兒童節慶祝大會,慶祝大會由石縣長主持並頒獎,勉勵兒童努力奮發圖強。當日,地區各小學也舉辦吃糖果、摸彩、看電影等活動,讓小朋友度過一個愉快的專屬節日。 縣長陳福海自上任以來,積極推動「扎根零歲教育計畫」,展現對0至6歲幼兒身心發展關鍵期的高度關注。計畫不僅著重學校教育,更延伸至政府、社會、家庭與社區等層面的協力,打造一套全方位、具系統性的幼兒教育照護模式,為金門的孩子奠定健全成長的基礎。 縣長陳福海亦責成縣府團隊從提供完善的托育服務,到優化校園環境,再到進一步推動縣內多處體育館重建與全民運動發展,全力為培育金門的下一代打拚。具體成效及目標如次: ●在佈建托嬰中心方面,本縣目前計8家托嬰中心(含社區公共托育家園),可收托277名幼兒,現在正持續佈建4處托嬰中心,朝向金門公托0等待目標邁進,透過廣泛佈建更可提供家長托嬰育兒的可近性與便利性。 ●在廣設2歲幼幼班方面,預定於116學年達成全縣16班,2歲幼兒入園率5成,並全面開辦課後延長照顧,減輕家長負擔。 ●在持續優化校園環境方面,全面盤點老舊校舍問題,目前共計推動14案之教育場館工程,期能提供地區學子更加安全、更優質的學習場所。 ●在學校軟體建設方面,縣府持續強化藝術、體育、科技等多元學習場域,並鼓勵學校規劃特色課程,讓孩子們從生活中學習、從體驗中成長。 ●在親子共融場域方面,闢建榮湖共融公園、莒光共融公園、習山湖共融公園等適合親子共同遊憩的場域,透過陪伴增進親子感情。 此外,在3月30日優秀兒童表揚大會,縣長陳福海也提到真正關鍵的教育投資應聚焦於幼童本身的發展與成長。尤其,幼兒時期是人格養成與智能發展的關鍵階段,家長的陪伴與參與對於孩子的成長更是重要。因此,縣府規劃推動家長成長班,透過專業的學習與交流,提升親職教育能力,也能為孩子創造更好的成長環境,更能幫助新手父母學習育兒知識,提升家庭教育品質。兒童節是兒童專屬的節日,在歡慶、表揚及提供小朋友看電影等快樂活動之餘,縣府更將攜手鄉鎮公所、家長、學校及社區,整合各界資源,一起努力營造更優質的成長環境,培育未來的主人翁。
-
防範火災 消防局啟用無人機巡查
清明節慎終追遠,民眾掃墓焚燒金紙,金門縣消防局為防範清明時期田野墓地火災的發生,確保民眾掃墓安全,特別運用先進科技,選定在清明節前後,由外勤分隊於歷年火災熱點進行無人機空中巡查作業,盼能有效防止火災事件的發生。 消防局說明,利用無人機於空中進行巡查,可以從上而下監看大範圍田野墓地,迅速偵測火源。若發現民眾掃墓不慎遺留未熄滅的香燭金紙或其他火源,將立即通報警消人員進行緊急處置。藉由空中巡查勤務,提高民眾對於防火科技偵測之能見度,杜絕火災發生。 消防局提醒,清明節前後兩週期間是民眾掃墓度高峰期,同時也是最容易發生墓地雜草火災的時間,因此民眾務必留意掃墓過程中的用火安全,並且要切記「四不一要」原則:除草「不」用火、紙錢「不」燃燒、爆竹「不」燃放、菸蒂「不」亂丟、垃圾「要」帶走。另外在掃墓離開以前,務必要再三檢查火源是否熄滅,或改採環保安全措施,避免使用明火,以減少火災風險。
-
名城電視提前歡慶兒童節 名妹與城哥蒞臨校園同歡共樂
4月1日適逢兒童節前夕,多年國小特別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慶祝活動,邀請名城有線電視的吉祥物「名妹」與「城哥」蒞臨校園,與全校師生共同歡慶這個充滿童真與快樂的節日。當兩位吉祥物現身,學生們興奮不已,歡呼聲此起彼落,現場氣氛熱烈,為校園帶來滿滿的節日氛圍。 名妹與城哥不僅與學生們熱情互動,還帶來精美的文具小禮物作為兒童節驚喜,讓孩子們感受到滿滿的關愛與祝福。學生們爭相與吉祥物合影,紛紛拿起手機或相機記錄這難忘的時刻。一位三年級的學生興奮地表示:「以前只在電視上看到名妹和城哥,沒想到今天竟然能夠親眼見到,還可以一起拍照,這真是我過得最開心的一次兒童節!」 多年國小不僅在學科教育上用心耕耘,更以獨輪車運動聞名全金門。自民國91年起,學校便將獨輪車融入課程,學生從低年級開始學習騎乘技巧,並透過日常練習培養平衡感與協調性。如今,多年國小的學生幾乎人人皆能騎獨輪車,甚至能輕鬆穿越整個校園,被譽為「獨輪車小學堂」。 多年國小校長張志猛表示,學校長期推動獨輪車運動,不僅提升學生的身體協調性,更培養他們的毅力與自信心。他提到:「獨輪車不只是學校的特色活動,更是一種讓孩子們學習如何面對挑戰、培養堅持精神的方式。」 名城有線電視董事長許雪芳表示:「兒童節是孩子們專屬的節日,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讓孩子們留下美好的童年回憶。我們深信,快樂的童年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基石,因此名城有線電視將持續支持這類活動,陪伴孩子們快樂成長。」 她進一步表示,除了娛樂性質,這樣的互動也能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社交技巧,並增進自信心。「我們看到孩子們與名妹、城哥互動時,眼中充滿了光彩,那種純粹的快樂是無可取代的。希望這些珍貴的回憶,能夠成為他們成長過程中的美好時光。」 對於此次活動的舉辦,多年國小校長張志猛表示,兒童節不僅是讓孩子們開心的日子,更是一個能夠學習與成長的重要時刻。「透過此次活動,孩子們不僅能夠享受快樂,也能從互動過程中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展現自我,甚至如何迎接挑戰。我們希望孩子們能從這些活動中獲得更多成長的機會。」 這場充滿歡笑與溫暖的兒童節活動,在名妹與城哥的陪伴下畫下完美句點。多年國小表示,未來將持續舉辦各類特色活動,讓學生在學習之餘,也能享受快樂的校園生活。而名城有線電視也承諾,將繼續支持地方學校,透過各種方式為孩子們帶來更多美好時光。
-
最後一天!金門家扶捐款助學送限量百合花瓶組
金門縣陶瓷廠與金門縣林務所聯合發起「一花一瓶,築夢家扶」公益活動,捐贈百合花束與陶瓷瓶予金門家扶中心,並提供500組別具意義的百合花瓶組,贈送給指定捐款「獎助學金」專款的善心民眾,以實際行動支持弱勢兒童的教育需求。 陶瓷廠廠長林蔚尚與林務所所長鄭向廷於31日親自將百合花與陶瓷瓶送至金門家扶中心,家扶中心扶幼主委楊肅謙及主任洪依帆則回贈感謝狀,以表達誠摯謝意。 廠長林蔚尚表示,希望以「感恩惜福」的概念傳達愛與溫暖,透過廢棄陶瓷瓶再利用,結合林務所創造出獨具特色的百合花瓶組,邀請鄉親共同為地區弱勢兒童逐夢助學盡一份心力,也讓廢棄陶瓷瓶重新找尋到新的意義。 所長鄭向廷表示,林務所除戶戶有盆栽活動與公益結合外,現在是百合綻放的季節,此次仍持續以行動支持扶幼助學,透過同仁親手栽培的百合(香水品系),攜手陶瓷廠一同帶給金門家扶扶助兒童多一分希望與溫暖,呼籲鄉親逗陣來做公益。 金門家扶扶幼主委楊肅謙再次感謝陶瓷廠及林務所的公益行動,支持家扶「獎助學金」計畫,因這份愛心與關懷,幫助兒童們走出困境,擁有更多的學習機會與成長空間。 金門家扶中心說明,凡至金門家扶現金捐款「獎助學金」專款200元以上,即贈送百合瓶花組乙組,每組含陶瓷瓶乙只及百合三株(每株花苞3~5個),數量有限,送完為止,活動期間至今(2)日下午5時30分止。這筆善款將作為扶助兒童獎助學金使用,除了減輕兒童在教育學習上面臨的經濟壓力外,同時希望透過獎助學金,鼓勵兒童持續努力向上學習,使他們在通往學習的道路上,能夠無後顧之憂勇敢地往目標前進,歡迎來電洽詢326139。
-
新竹市香山區代表團拜會金湖鎮
日前新竹市香山區長陳享澤率領香山區各里長一行38人拜會金湖鎮公所,受到金湖鎮長陳文顧、金湖鎮民代表會主席蔡乃靖等人熱忱接待歡迎,並在金湖鎮公所三樓會議室展開各項業務交流。金門縣工策會副總幹事陳根松、金湖鎮民代表會代表陳秀卿、蔡建偉、張中法、李志鴻、代表會秘書洪君烈、新市里長吳孟霖、山外里長陳晚開、正義里長陳偃武、溪湖里長黃建忠、蓮庵里長呂永林及鎮公所秘書陳書文皆到場參與,雙方藉由實務經驗的分享與討論,希望將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效益,為鄉親的福祉來打拚。 金湖鎮長陳文顧表示,對於新竹市香山區長陳享澤率團來金湖鎮參訪表達熱烈的歡迎之意,金湖鎮的發展歷程與其特殊的歷史背景息息相關,早期因軍事駐紮奠定了基礎,隨著開放發展,經過多年規劃與努力,逐步提升觀光環境與鄉鎮建設,成就今日亮眼的發展成果。金湖鎮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碧海藍天、清新空氣,以及整潔宜人的環境,這些都是居民共同維護與努力的成果。他希望來訪的貴賓們在參訪過程中,能夠深刻體驗並給予寶貴的建議,讓金湖鎮能夠持續進步、日益精進。陳文顧表示,此次交流不僅是一個學習與借鏡的機會,更是兩地深化情誼的重要契機,期盼透過相互觀摩,促進未來更多合作與發展的可能性。 金湖鎮民代表會主席蔡乃靖表示,非常高興能夠迎接來自香山區的代表團,此次交流不僅讓雙方有機會分享施政經驗,也加深了彼此的友誼。金湖鎮擁有豐富的文化底蘊與觀光資源,而香山區同樣擁有獨特的自然景觀與地方特色,雙方在地方治理與觀光推動上皆有值得學習與借鑑之處。他期盼來訪貴賓能夠在金湖鎮留下美好的回憶,並希望未來能夠進一步拓展合作交流,攜手促進地方發展。 新竹市議員陳慶齡則表示,這次能夠與香山區的里長們一同來到金湖鎮參訪,深感榮幸,也非常感謝金湖鎮的熱情接待。他認為,地方發展與治理需要透過不斷學習與交流來精進,而這次的參訪正是雙方互相學習的良好契機。金湖鎮擁有獨特的軍事文化與觀光資源,而香山區則有豐富的自然景觀與地方特色,雙方在觀光發展與地方建設上皆有值得彼此學習與參考之處。他誠摯邀請金湖鎮的團隊未來能夠前往新竹市交流,讓雙方有更多機會深入了解、共同成長,進一步促進雙城合作與友誼。 香山區長陳享澤則表示,能夠率團來到金湖鎮交流學習,感到十分榮幸與欣喜。金湖鎮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地方建設井然有序,許多景點與設施都充分展現了當地的用心與努力,這次的參訪讓團隊成員獲益良多。他指出,香山區同樣擁有豐富的觀光資源,包括17公里美麗海岸線的自行車道、港南運河公園、香山濕地的賞蟹步道,以及東側翠綠遼闊的青青草原等,都是極具特色的旅遊景點。此外,客雅溪流域蘊含閩、客族群共榮的歷史軌跡,也是展現地方文化的重要象徵。他誠摯邀請金湖鎮的夥伴們未來能夠蒞臨香山區參訪指導,相互學習,促進雙方更多元的合作與發展,讓這份珍貴的情誼持續深化,共創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