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台大攜手金大共同探討東歐—東亞邊界議題
邊界議題在當代研究中愈發受到關注,金門作為特殊的邊境地帶,更是探討與研究邊界問題的理想場域。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與金門大學閩南文化碩士學位學程攜手合作舉辦「East Europe-East Asian Border Studies Workshop(東歐—東亞邊界研究工作坊)」,邀請來自台灣及東歐的學者,共同探討邊界相關議題,促進跨國學術交流。 金大指出,此次工作坊由台大地理系教授洪伯邑領銜,並帶領東歐學者團隊,包括芬蘭東部大學(University of Eastern Finland)教授Jussi Laine及塔林大學(Tallinn University)教授Tarmo Pikner,分享東歐邊界研究的最新發展。此外,金門大學多位學者也參與討論,包括海洋與邊境管理學系特聘教授兼副校長高瑞新、副教授兼主任馬祥祐,土木與工程學系教授林世強、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副教授盧政鋒、閩南文化學程教授兼主任劉名峰,以及清華大學社會所副教授沈秀華等。前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翁明志也前往與會。 金大指出,此次工作坊強調互動與討論,學者們透過議題分享與深度交流,探討東歐與東亞邊界的歷史發展、當代挑戰及未來趨勢,並從金門的邊境特殊性出發,思考更廣泛的邊界研究視角。東歐學者Jussi Laine說明,他們的研究關注邊界議題的跨區域、跨學科與應用導向,並期望透過學術與實務合作,深化對邊界現象的理解與探索。 金大副校長高瑞新表示,他的研究著重於海洋與邊境管理,而北歐國家涉及眾多邊境議題,包括國際關係等層面,再加上位處邊境的北歐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因此更容易因邊境議題引發衝突,成為值得關注的焦點。 金大閩南文化碩士學位學程主任劉名峰強調,金門的邊界議題日益受關注,因此透過與台大合作,邀請東歐學者舉辦「東歐—東亞邊境研究工作坊」,深化交流。隨著金門研究的發展,學程將持續努力,推動更深入的認識與探討。近年來,金門大學閩南文化碩士學位學程積極推動金門及閩南研究,並透過國際學術合作深化對邊界議題的理解,藉以提升金門的地理與歷史價值在全球的關注度。 在此次工作坊期間,與會學者與參與者積極交流,針對邊界議題展開深入討論,意見交換熱烈,充分展現學術對話的活力,也為未來的研究及學術合作開啟更多可能性。
-
人權館攜手金中辦無聲禁錮特展 重現白色恐怖歷史
由國家人權博物館主辦,國立金門高中社會專題課程師生協助規劃佈策展事宜的「無聲禁錮:白色恐怖的無聲記憶特展」,目前已於該校中正堂後棟展覽空間開放予校內師生配合歷史、公民與社會等課程內容觀展。而此次展覽為國家人權博物館繼去年首次跨海至金門高中校園辦理行動人權展後,再度到該校辦理展覽,金門高中社會專題師生團隊誠摯邀請金門鄉親前往參觀,深入了解這段歷史,社區民眾可於3月26日(週三)前,每日上午8時至下午5時,至該校警衛室登記進入展場參觀(假日不開放)。 金門高中指出,本策展係以國家人權博物館「臺灣監獄島:白色恐怖時期不義遺址特展」及「獄外之囚: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口述紀錄成果展」為策展主題,由該校專題選修同學共同規劃場佈、宣傳及解說文案等工作。 「獄外之囚特展」將於現場播放戒嚴時期白色恐怖受難者家屬的訪談影像紀錄,讓參訪者能透過受難者家屬的口述,了解當時白色恐怖下受害者所發生的悲劇,以及對一個家族乃至一個社區所造成的創傷。這次是以政治受難者家屬的角度來訴說這段令他們不想再回想的悲劇,讓大家一起看看身為受難者家屬,他們經歷了甚麼?以及對他們的生命造成如何難以回復的衝擊? 「台灣監獄島展覽」則展示珍貴的歷史文獻、照片及有關當時政治犯的檔案資料,參訪者可以真切感受到那段時光的悲痛與掙扎。這場展覽不僅是歷史的回顧,更是對人性、自由與不公的深刻反思。台灣許多不義遺址不僅是過去政治迫害的場所,它也是社會轉型的重要象徵。希望藉由這場展覽,讓觀眾不僅了解歷史,還能夠反思今日的社會與人權議題。 我國在戒嚴時期,藉由動員戡亂臨時條款及戒嚴法等法令來擴大國家機器的權力,而憲法多數保障人民基本權利的條款則是遭到凍結,以致人民的生活與行動均無法受憲法的充分保障。在那個年代,校園師生受到愛國思想教育的影響,政府官方大力宣傳反匪、反共的必要性,其中又以「小心匪諜就在你身邊」的口號最為盛行。在寧可殺錯一人、不可放過的嚴厲政策下,許多政治案件與冤錯假案也造成了無數破碎家庭的悲劇。 「只有了解過去,我們才能更好地面對未來。」金門高中社會專題課程師生再次響應國家人權博物館的校園策展活動,希望這段歷史的介紹,能有助於師生以及民眾更深刻地反思那段歷史與當前社會現狀,並且珍視人權保障與自由法治在民主社會的價值。 我國以超過半個世紀的時間,從威權統制轉身走向民主自由,在這條看似理所當然的路上,實際上走得十分顛簸。未來團隊師生將以此特展作為跳板,進一步深入了解金門戒嚴時期相關政治案件的歷史,目前團隊正規劃製作關於金門的白色恐怖及不義遺址的相關展覽,並計畫於今年發表,希望能讓金門這片土地上政治受難者的故事得以被看見,使金門社區民眾能更加珍視自由與人權價值的可貴。
-
新生醫專護理科提供五年全額補助 助金門學子圓護理夢
新生醫專護理科傳來喜訊,金門地區學子透過教育部偏鄉離島計畫順利錄取該校護理科,圓護理夢。金門學子受惠,將享有五年全額補助學雜費、住宿費、書籍費全免及五年保證住宿,每學期更可獲得一次金門來回機票補助,並額外提供每月4,000元起的生活津貼,確保離島學子能夠安心學習,無後顧之憂地投入護理專業。 新生醫專表示,學業表現優異的學生,還可申請每學期額外獎學金,鼓勵學子持續精進,為未來的護理之路奠定更扎實的基礎。此外,該校將於本年3月22日、4月19日舉辦校園參觀日,家長與國三生可報名參加,釐清孩子的升學方向。 新生醫專表示,該校護理科積極推動護理公費生制度,與北、中、南、東12家教學級醫院合作,總計提供近500名公費生名額,確保學生在學期間獲得完整的培育與就業保障。錄取護理公費生的學生,每學年補助可達12萬元,五年最高累計補助總額高達60萬元。畢業後,公費生將由合作醫院提供就業機會,確保學生順利銜接職場,實現「畢業即就業」目標。 新生醫專指出,近年來,該校護理科學生在國家考試表現卓越,112學年度全國專技高考護理師榮獲全國榜首,且近三年國家護理師執照考試通過率高達80%,充分展現新生醫專堅實的護理教育品質與卓越的培育成果。護理科以「培育專業護理人才」為目標,透過完善的學習資源與經濟補助,讓更多優秀學子能夠無憂無慮地追尋護理夢想,未來投身醫療領域,成為社會不可或缺的專業護理人員。 護理科特別提到,114學年度五專第一階段優先免試入學,將於5月19日至5月23日開放報名,該科優先免試招生人數共計739名,錄取機會最高!歡迎有志於護理專業的國中畢業生踴躍報名,加入桃園唯一的護理專科學校。 此外,新生醫專強調,該校設有護理科、美容造型科、視光學科、口腔衛生學科、幼兒保育科、醫藥保健商務科、健康休閒管理科等五專學制,提供多元學習選擇。第一階段「完全免試入學」報名時間為5月1日至5月7日,各科招生名額分別為視光學科20名、口腔衛生學科15名、幼兒保育科30名、醫藥保健商務科32名、健康休閒管理科15名、美容造型科31名。完全免試入學結束後,緊接著5月19日「優先免試入學」報名,這個管道的入學方式占新生醫專整體入學管道九成以上的名額,歡迎有興趣的九年級學生把握完全免試、優先免試入學機會。詳情請至該校招生中心官網https://admission.hsc.edu.tw/查詢。
-
黃武仁家屬捐資沙中設立獎學金
為紀念已故校長黃武仁對教育的貢獻,家屬於日前遵循其遺願,捐款新台幣50萬元予金門縣立金沙國民中學,設立「黃武仁校長紀念進步獎學金」,此舉也讓其一生奉獻教育之精神在金沙國中薪火相傳並激勵學子追求卓越。金沙國中表示,黃校長無私捐資獎掖後進,學校師生對此深表感念,也期盼受獎學生能珍惜這份鼓勵和關愛! 金沙國中表示,黃武仁先生於民國56年進入金沙國中服務,並於民國61年接任第四任校長。任職沙中期間,其治學嚴謹,深受學生敬仰。其後歷任金城國中、金門高中校長,並擔任國民黨金門縣黨部主委、立法委員、省府委員等重要職務,一生致力於教育與社會服務,貢獻卓著。 已故校長黃武仁一生奉獻教育服務社會。為紀念已故黃武仁校長對教育的貢獻,及延續其教育理念,家屬依照其遺願,日前特別捐資新台幣50萬元予金門縣立金沙國民中學,設立「黃武仁校長紀念進步獎學金」,鼓勵學生持續進步、奮發向上。 金沙國中指出,家屬遵循已故校長黃武仁之遺願,捐款並特別設立上述獎學金,以表達對學子的支持與鼓勵。該獎學金可動用本金,並依據學生學業成績表現進行發放。金沙國中依據行政會議決議,獎學金將主要用於定期考試進步獎,每位獲獎學生可獲得新台幣200元,並於升旗時段公開頒發,以資嘉勉。 金沙國中也表示,黃校長一生樸實,卻將自身積蓄投入教育,其家屬亦秉持同樣精神,無私捐資設立獎學金,讓這份愛與關懷得以延續。學校師生對此深表感念,並期盼受獎學生能珍惜這份鼓勵,持續努力,勇於突破自我。 黃武仁校長家屬的善舉,不僅是對金沙國中學子的肯定與支持,更展現了對教育的熱忱與無私奉獻。這筆獎學金的設立,將持續激勵一代代學子追求卓越,讓黃武仁校長的精神在金沙國中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
西園后珩獎學金4/1起開放申請
金門西園后珩第62期獎學金即將於4月1日至4月30日受理申請,凡原籍西園后珩之學生皆可提出申請。此項獎學金旨在鼓勵學子精進學業並維持全面發展,並期盼透過獎助方式,為地方培育更多優秀人才。 本期獎學金依照不同教育階段區分為大專、高中、高職、國中及國小五組;共計提供13個名額。大專組(含五專四、五年級)計三名,每名新臺幣2,000元;高中組兩名,每名1,500元;高職組兩名,每名1,500元;國中組三名,每名1,000元;國小組三名,每名500元。 為了維護獎學金的公正與激勵效益,申請者在智育、德育、體育、群育與美育各科目成績皆須達75分以上方具資格。此外,已畢業且享有公費者、就讀夜間部者及有任一科不及格者,則不在此次申請範圍內。 為了加速審核作業並確保流程順暢,所有申請者須繳交前一學期之正本成績證明書,以及高中職以上學生之學生證影印本,使審查單位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審核,並確保申請者的資格符合要求。 有意申請者請於規定期間內,將成績證明與相關證件寄至「金門西園51之1號 黃先生收」,並可透過電話(082-351832)洽詢。主辦單位提醒有意申請的學生把握時間,及早準備並於截止日期前完成寄件,讓審核單位能順利進行資料審查,確保優秀學子都能及時受惠。 金門西園后珩第62期獎學金的設立,展現了地方對教育的重視與對學生未來發展的關懷。期待通過此獎助機制,鼓勵更多學子在求學道路上不斷精進,也為金門培養更多能在各領域發光發熱的人才。凡符合資格者,切勿錯過這次難得的申請機會。
-
積極推動縣內閒置公共空間活化利用 陳福海:透過資源整合 創新警光會館多元社福用途
已有30多年歷史的金門縣警光會館,原隸屬於中央警政署管理,早期作為警察人員與相關單位的交流聚會場所,但近年逐漸閒置。金門縣長陳福海上任後,積極推動縣內閒置空間活化政策,致力將閒置資產轉化成可服務地方社區的重要據點。因此,他特別與縣警察局進行協調,成功將警光會館重新規劃提供作為社福用途,充分發揮公共資產的價值。近日陳福海縣長特別邀集金沙鎮公所、衛生局、社會處、家庭教育中心等相關單位,召開專案會議,共同討論警光會館未來的多元運用與整建計畫。 為了積極推動金門縣內閒置公共空間的活化利用,金門縣長陳福海持續推動創新政策,透過妥善規劃與資源整合,將具有30年歷史且逐漸閒置的警光會館重新活化,規劃轉型為具備多元社會福利功能的服務據點,為金沙鎮及金門鄉親提供更全面的公共服務,進一步提升居民的生活福祉與整體社區發展。 根據規劃設計單位介紹,此次警光會館的多元運用整建工程規劃詳細,內部規劃涵蓋了托嬰中心、日照中心、兒少福利據點、家庭教育中心等多元功能,特別強調提供金沙鎮兒童、青少年、長者及其家庭完整的服務空間。經過專業設計團隊初步評估後,整建工程的預算約為新台幣1億元,工程細節將以滿足多層次社會服務需求為主要目標,打造全方位、綜合性的社會福利基地。 縣長陳福海在會議中表示,金門縣政府施政核心始終堅持以「民生需求」為最高指導原則。為了避免公共資源的浪費和閒置,縣府團隊將著重資源整合與最佳化運用,警光會館的轉型將緊扣地方實際需求。他指出,金門縣人口結構逐漸高齡化,年輕家庭的育兒壓力與長者照護的需求同步增加,這些都是政府施政的重點。因此,警光會館的改造工程,不僅限於硬體設施升級,更肩負起促進幼兒教育、提供專業長照服務以及支持家庭功能的重要使命。 陳縣長進一步提醒各單位,在提出內部空間需求時必須精準且明確,避免資源浪費。他強調整建預算需嚴格控制在1億元內,以免對其他重要公共建設形成排擠效應。他鼓勵各單位清晰界定自身需求,藉此能更有效率地規劃預算,並且精準掌控工程支出,確保公共資源的妥善運用。 此外,陳福海縣長在會中也特別提醒參與規劃的所有單位,在整建計畫的設計階段必須留意各項細節,跨單位之間要積極討論交流,充分運用集體智慧,務求設計方案切合實際需求,真正落實公共服務的最大化,並確保後續工程品質與成果都能滿足鄉親期望。 關於警光會館未來的整體活化設計,陳福海縣長提出以「簡約、實用、明亮且設備完善」為核心理念。他明確表示公共設施不應追求華麗,而應強調實用性與親民性,所有設計必須貼近使用者的日常需求,使民眾感受到設施的溫暖與便利。同時,他也指出,設計過程中將特別考量無障礙設施的配置,並充分利用自然採光及通風,減少能源耗費,營造環境友善且可持續發展的公共空間,為金門縣民創造更加舒適宜居的服務環境。 此外,為有效解決警光會館活化後可能產生的交通接駁需求,陳縣長已責成本縣車船處協助規劃相關的接駁交通服務,將透過妥善的車次安排,確保居民能夠便利、安全地進出會館,真正享受到公共服務的便利性。 陳縣長指出,警光會館整建後,必須真正符合各年齡層民眾的實際需求,提供更完善、更優質的公共服務。他期盼透過精細的規劃設計,將警光會館打造為金沙鎮乃至金門縣社區福祉的重要基地,全面落實縣府「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的社會福利政策,打造安全、便利、多元且兼容不同族群需求的公共設施,真正造福更多鄉親,滿足社區長遠發展的需求。 陳福海縣長進一步指出,警光會館的整建與活化,不僅是一座建築物的翻新,更代表著地方未來發展能量的凝聚。縣府將鼓勵在地社區團體、志工組織與民間單位共同投入,讓警光會館在重新啟用後能成為社區的多元服務平台,從幼兒照顧、親子課程到長者關懷活動,皆能透過跨部門合作與民間力量的參與,形成一股持續發展的正向循環。 同時,縣府也將持續檢視其他尚未被充分運用的公有建物或空間,將警光會館整建成功後的經驗複製到更多地點。透過此類「以點帶面」的方式,整合民生、社福、教育與醫療等多重資源,使更多鄉親受惠,並進一步提升整體社區發展與地方競爭力。 縣長陳福海強調,警光會館的活化整建計畫是金門縣政府積極推動社會福利政策的重要一環。透過這次全面改造,縣府將打造一個更完善且優質的公共服務空間,落實便民利民的施政方針,實際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同時也創造更高的公共價值與地方發展契機。金門縣政府將繼續全力以赴,期盼在各界通力合作下,為鄉親帶來更美好、更宜居的未來。
-
金門寫作協會春季讀書會 太武山下文學與音樂共鳴
金門的春天,總是帶著一份清新與恬靜,與這片土地的歷史文化共鳴,讓每一個角落都散發著深邃的文化氣息。3月18日,金門縣寫作協會於金湖鎮夏興「太武山下」民宿舉辦的春季讀書會,正是這樣一場融合文學、音樂與文化的盛會。此次讀書會在金門寫作協會前理事長陳為學的召集下,與會者聆聽三位講者的精彩演講,並在音樂與文學的交織中,品味到了這場心靈的饗宴。 活動的亮點之一便是首次嘗試將文學與音樂結合,這一創新形式讓本次讀書會變得別具一格。金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王宏男、安琪莉莎合唱團團長蔣釆凌以及業餘書法家洪松柏三位講者,為現場四十餘位文友帶來了豐富的文化體驗。他們所分享的內容,無論是民俗學的探索,還是音樂與書法的情感表達,都讓在場每一位參與者深受啟發。 在開場致辭中,陳為學校長首先感謝所有來賓的到來。他表示,音樂與文學兩者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視,尤其是歌詞創作,它本身就是作者表達情感和思想的關鍵媒介。 陳校長說道:「在今天這場讀書會中,我們將文學與音樂兩大元素巧妙結合,這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嘗試。音樂和文學在我們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特別是歌詞創作,它本身就是作者表達情感和思想的重要媒介。透過歌曲,這些深刻的情感和故事得以生動展現,讓我們的文化交流更加多元和豐富。」陳校長進一步指出,這次的讀書會,不僅是一次文學與音樂的結合,更是一場心靈的對話。他感謝洪春柳理事長的支持與鼓勵,正是因為理事長的全力推動,才使得金門縣寫作協會能夠勇敢嘗試這種嶄新的形式,並將文化交流的領域進一步擴展。陳校長邀請大家在5月11日的母親節活動中,來到夏興社區活動中心,感受音樂與文學之間的完美交融。 金門縣寫作協會的洪春柳理事長,作為此次讀書會的發起人之一,也在致辭中表達了自己對讀書會形式變革的心聲。她回顧了四季讀書會的構想,並分享了自己對讀書會發展的深刻理解。她提到:「四季讀書會的構想始於我對恢復過去讀書會的渴望,最初,讀書會是以紙本書籍為主題,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開始引入電影作為延伸,讓讀者有更多元的選擇。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老朋友的視力和閱讀能力逐漸下降,於是我們開始思考如何讓讀書會更符合當下的需求。」洪理事長進一步解釋道,讀書會的形式以講座形式進行,並將每位講師的演講時間控制在30分鐘左右。這樣的安排,使得活動更具時效性與集中度,並能夠最大限度地吸引現代人對於短時高效交流的需求。 「我們的目標是保持讀書會的小而美,參與人數控制在30人左右,這樣既能確保討論的深度,又能促進參與者之間的交流。這樣的靈活性使得每次讀書會都有不一樣的氛圍,而每次的活動場地也隨著負責人的選擇而變化,這次我們選擇了『太武山下』民宿,帶來了不一樣的文化氛圍。」洪理事長說道。洪理事長感謝所有參與者的支持與反饋,並表示希望這樣的創新形式能夠不斷延續,將金門的文化活動推向更高的層次。 王宏男教授的演講以《近年來我在民俗學的學思歷程》為題,帶領大家深入了解金門的民俗文化。王宏男老師表示,金門的文化以閩南、僑鄉、戰地為主,若要了解金門,更重要的是村落文化。不管是「無宮、無祠不成村」或「無宮、無祠、村不興」,都在形容金門宗祠與宮廟的重要性。王宏男研究發現,金門168個村落有193座宗祠、265座宮廟,近七成的村落同時設有宮廟宗祠,僅16個自然村未設有宮廟。換句話說,高達94.38%自然村設有宮廟,可見民間信仰對金門人生活的重要。 王宏男以有獎徵答的方式,活潑地為聽眾介紹:金門最多異性村落的家廟是安岐,有吳、周、林、許和蔡氏五宗祠;同姓家廟數量最多的則是古寧頭,包括北山、南山與林厝村共有11座李氏宗祠;六鄉鎮中的烈嶼鄉是宮廟數量密度最高的鄉鎮……。 蔣釆凌團長的講座以《我所認識的為學校長》為主題,回顧了自己與金門文學界的淵源以及與陳為學校長的深厚情誼。她表示,安琪莉莎合唱團的成立,源自於對音樂的熱愛,也源自於對金門的深深情感。蔣團長說:「安琪莉莎合唱團的宗旨是『追求美聲,締造和諧』,我們希望通過歌聲將愛與和平的理念傳遞給每一位聽眾。」她在講座中分享了許多安琪莉莎合唱團的故事,並提到母親節活動中,將會有更多的音樂與文學的融合表現,邀請大家共同感受音樂與文學的交織魅力。 最後,業餘書法家洪松柏的講座《我書法學習路上的貴人》令在場的文友們深感動容。正業為烈嶼鄉金瑞成貢糖店負責人,他謙稱自己一輩子只會作糖、作餅,能長期維持對書法的愛好,要歸功於書法學習路上的諸多貴人老師,他從小學黃國龍、中學蔣克家、林天助、董耀揚等老師談起,娓娓道及金門書法學會張奇才、台灣書畫名家李轂摩……等人,因為他們的教導和鼓勵,才能讓他得以在書法世界中悠遊不輟。 這場讀書會的成功,不僅體現了金門縣寫作協會在推動文化活動上的創新與努力,也讓音樂與文學的結合呈現出不一樣的魅力。在這個春意盎然的季節裡,金門的文化活動再次展現了它的生機與活力,並為未來的文化交流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
金城社福中心聯繫會報 聚焦身障者就業議題
縣府為整合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教育、心理健康、就業服務及治安維護等體系資源,強化跨網絡聯繫及溝通協調機制,於昨(19)日在金城綜合社會福利館多功能教室召開「金門縣金城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暨網絡單位114年度第1次聯繫會報」,會中深入討論金城社會福利服務中心(針對脆弱家庭)與身心障礙者的就業、福利及服務相關議題,並邀請各大網絡單位進行工作討論與溝通。 會議由社會處處長黃雅芬主持,會中針對社福中心(脆弱家庭)與身心障礙者相關就業、福利與服務業務及金門縣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社會處勞工行政科(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窗口)、社會處長青及身障福利科(輔具資源、身心障礙者轉銜接受長期照顧追蹤服務)、財團法人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承接縣府早期療育聯合服務中心)、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承接縣府身心障礙者服務中心、輔具資源中心)相關服務議題,邀請網絡單位與會進行討論。 金門縣設有金城社福中心與金湖社福中心,金城社福中心服務範圍包括金城鎮、金寧及烈嶼鄉地區,金湖社福中心則服務金湖及金沙鎮。兩個社福中心的服務對象主要是遭遇家庭經濟困難、家庭關係衝突、兒童或青少年發展不利等情況的個人與家庭。每月除了定期的關懷訪視外,社福中心還提供經濟扶助、物資援助、資源連結與專業轉介等服務,協助有需要的家庭。 社會處指出,金城社福中心設有個案組與方案組,並提供社會福利諮詢及個案管理服務,針對每個家庭的需求提供個別化服務計畫,助力家庭自立自助。 社會處長黃雅芬代表縣長陳福海感謝網絡各單位撥冗與會,並表示縣府為有效處理家庭問題,推動家庭支持服務計畫,從源頭做好預防工作,並配合中央政策設立「金門縣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從社區中的個人及家庭為中心出發,整合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教育、心理健康、就業服務及治安維護等體系資源,落實銜接各系統服務,以提高服務的可近性與預防性,協助有困難、有需要的個人及脆弱家庭,進而強化家庭功能。 政府強化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中之策略四為強化部會網絡資源布建,拓展公私協力服務,發展跨網絡多元服務資源及協力合作服務尤為重要,透過每次社政和網絡單位間於聯繫會報中不斷地進行橫向溝通交流與分工合作,期待能滿足個案服務各面向之輔導與需求,協助並提供弱勢族群相關服務,而社安網裡的各單位工作人員,除原有之專業外,可同時了解其他領域之基礎概念及服務進程有助於提供有需要之兒少及家庭最佳之協助與建構跨部門之合作模式。
-
教育處幼教博覽會3/22登場
金門縣政府教育處將於3月22日(星期六)舉辦「金門縣114年度幼教博覽會」,這場以「點亮扎根零歲,幼兒教育起飛」為主題的活動,將於金門縣立金城體育館盛大舉行,活動時間為上午9:30至下午3:30。此次活動以「點亮扎根零歲,幼兒教育起飛」為主題,旨在強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並深入推動扎根零歲政策。 本屆幼教博覽會將會有本縣19所公立幼兒園及扎根零歲相關資源攤位至現場設攤。舞台節目部分將有MOMO親子台哥哥姊姊帶動唱、魔術彼得泡泡秀及魔術表演、一顆糖舞蹈工作室等精彩內容。 舞台下除各校展示校園辦學特色外,並精心設計了適合2-6歲幼兒的六大領域闖關活動,包括身體動作與健康、認知、語文、社會、情緒及美感,家長與孩子可共同參與闖關,集齊印章後還能兌換精美小禮物。 此外,活動現場也首次邀請「扎根零歲」政策宣導攤位,包括文化局、衛生局、社會處、教育處及家庭教育中心,提供家長深入了解金門縣政府為0-6歲幼兒所設計的政策及福利服務,現場還設有更多有趣的闖關活動,讓親子同樂。 教育處提醒,請活動當日參與民眾注意,附近交通將實施交通疏導,為利交通順暢金城體育館後廣場將開放停車,浯江北堤路體育場旁路段進行交通指揮,僅開放單側通行。 教育處表示,本次活動是金門縣幼教博覽會的第二屆舉辦,透過多樣的活動形式,期望能夠提升社會大眾對於幼兒教育與早期發展的重視,並讓家長了解更多扎根零歲政策與相關福利資源,為金門縣的幼兒教育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歡迎所有0-6歲幼兒及其家長前來參與,共同感受金門縣在幼兒教育上的用心與努力,讓我們一起點亮扎根零歲,讓幼兒教育起飛。 縣府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各項針對幼兒發展與照顧的政策措施,積極落實師資培訓、教學資源提升及親職教育課程,持續為本縣幼兒教育打造優質的教育環境與資源,期望透過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與努力,讓每一位幼兒都能獲得良好的早期教育,健康快樂地成長。
-
議長、議員與玉照天宮信眾捐家扶700公斤白米
玉照天宮玉皇大天尊的信眾與金門縣議員及社會各界人士發起的公益捐贈活動,為金門家扶中心捐贈了約700公斤的白米。 此次捐贈由金門縣議長洪允典、金門縣議員李養生、常福建設李泰德及其他熱心信眾共同參與,並由金門縣議會秘書長吳鎔銘及李泰德代表,親自將物資送到金門家扶中心,表達對弱勢家庭的關懷與支持。 家扶中心感謝所有捐贈者的善心與支持,並將此份愛心傳遞給需要幫助的家庭,帶來一份溫暖與希望。金門家扶中心主委楊肅謙表示,這批白米不僅能有效減輕家扶扶助家庭的經濟負擔,更能讓這些家庭感受到來自社會大眾的關懷與支持,並帶給受助兒童及家庭一份心靈上的溫暖。 此次捐贈活動的白米將在3月22日,隨著金門家扶中心每月的扶助金一起發放,社工將會親自將這些物資送到每個扶助家庭手中,幫助他們減少生活開支。金門家扶中心主委楊肅謙表示,這些物資的捐贈不僅是物質上的支援,還是對弱勢兒童及家庭情感上的支持。透過這樣的公益行動,受助者能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溫暖,並激勵他們在困難時期保持希望與積極心態。 金門家扶中心主委楊肅謙感謝玉照天宮玉皇大天尊信眾的支持,尤其是在眾多信眾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這批捐贈物資才能順利進行。金門家扶中心主任洪依帆再次對所有捐贈者表示感謝,並表示將會依照計畫將物資準時發放到每個受助家庭,幫助他們減輕生活負擔。 此次捐贈的信眾包括金門縣議長洪允典、金門縣議員李養生、常福建設李泰德、以及其他信眾和社會團體。這些捐贈者透過實際行動表達對弱勢群體的關懷,為困難家庭帶來希望與實際的幫助。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單純的捐贈行為,更是一次社會責任的實踐,充分體現了金門地區各界對公益事業的重視和支持。 金門家扶中心的成員也特別感謝議長洪允典和議員李養生的支持。洪允典議長表示,透過提供生活物資,他希望能夠讓更多需要幫助的家庭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溫暖與支持,並期望這樣的公益活動能夠持續下去,成為促進社會和諧與安定的力量。 金門家扶中心目前正扶助約340名兒童及青少年,這些兒少來自金門地區的弱勢家庭。除了每月定期提供生活扶助金和生活物資外,家扶中心的社工人員還根據每個兒少的不同需求,為其提供脫貧能力的培訓、教育學習機會以及資源支持,協助他們走出貧困困境,提升自我發展的能力。 家扶中心強調,這些援助不僅是物質上的幫助,更是對兒童及青少年未來發展的投資。社工們會根據每個受助者的不同發展階段,量身定製相關的扶助方案,並為他們提供不同的學習資源,幫助他們改變命運、擺脫貧困的困境。家扶中心也會繼續積極尋求社會各界的支持與合作,進一步擴大扶助範圍,幫助更多困難中的兒少和家庭。 金門家扶中心表示,這次的捐贈活動不僅是一次物資的贈送,更是一場愛與希望的傳遞。社會大眾的每一份關懷和支持,對於這些處於困境中的家庭和兒童來說,都是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家扶中心希望能夠藉此機會,喚起更多人對弱勢群體的關注與支持,讓更多困難家庭能夠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從而激發他們勇敢面對未來、改變命運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