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紅十字會訪困難家庭 轉贈黃清安夫婦救助金
一筆筆善款的匯聚,是人間溫情的累積;一雙雙伸出的援手,是社會關懷的具體行動。金門縣紅十字會慰問兩戶面臨重大困境的家庭,轉贈「金沙鎮已故黃清安、董團治夫婦急難救助金」善款,盼能為他們在困厄時刻注入一絲溫暖與希望。 金沙鎮已故黃清安、董團治夫婦急難救助金於113年度及114年度分別撥款新臺幣十萬元,委由金門縣紅十字會轉贈慰助。日前,由榮譽會長洪國正、總幹事呂忠飛與執行秘書吳玲瓏代表前往慰助,分別轉交113年度第10筆及114年度第1筆善款,表達對案家的深切關懷與誠摯慰問。 金門紅十字會指出,第10筆善款慰助對象為居住於烈嶼鄉的林姓男子,現年57歲,五年前確診口腔癌,長年需往返台金兩地就醫。年初再度赴台進行下顎手術,切除舌頭後僅能依賴鼻胃管餵食,日常生活幾近無法自理。期間及後續化療階段,案主因身體虛弱,需仰賴妻子全程陪同照護。林先生原為水泥工,是家中主要經濟支柱,妻子為家庭主婦,夫妻共育有三名子女,雖子女皆已就業,然收入有限,無法支應龐大醫療與生活開銷。突如其來的病痛使家庭陷入困境,善款的到來,對其一家而言,無異於雪中送炭。 另一筆善款則慰助同樣來自烈嶼的另一位林姓男子,年僅46歲,原為烈嶼鄉清潔隊臨時人員。4月27日執勤期間,不慎自消毒車上摔下,送醫後診斷為腦部血塊及鼻樑骨折,並接受頭蓋骨移除手術,迄今已歷經三次大手術。儘管日前意識已恢復,仍在加護病房持續觀察與治療。案主與其妻皆為家中經濟來源,同為清潔隊臨時人員,育有兩名仍在就學中的女兒。因意外發生後,妻子需請假陪護,家庭頓時失去經濟支撐,加上後續龐大醫療支出,令一家人身心俱疲,經濟壓力迫在眉睫。 「金門紅十字會的責任,就是在最需要的時刻,把社會的溫情送到案家的手中。」紅十字會榮譽會長洪國正感性表示,感謝黃清安、董團治夫婦家屬的善念,讓愛延續不斷;同時也期盼更多鄉親能共同響應公益,為急難家庭點燃希望之光。 善款不只是金錢的援助,更是愛與關懷的具體展現。這些來自在地的愛心,無聲地滋潤著金門這片土地上每個角落,也讓社會更添一份溫暖與感動。
-
親子齊學齊打樂趣無窮 匹克球體驗營嗨翻週末
金門縣匹克球運動委員會辦理114年運動i台灣2.0匹克球週末體驗營,六梯次的親子研習活動,告一段落,專業教練引領親子體驗匹克球運動的樂趣。該會將持續於6月7日辦理一場全民暨親子盃匹克球友誼賽,推廣匹克球在金門的發展。 六梯次的匹克球週末體驗營,分別借用金寧中小學、金湖國小體育館場地進行研習,由專業教練楊世安、羅力維和四位助教教導親子學員學習體驗新興匹克球運動。此次以教學方式呈現,進行匹克球體驗及分組教學,並涵蓋基本及進階課程、小組競賽為原則,共六梯次有200多位親子家庭成員參與活動。 課程中,專業教練楊世安、羅力維為學員詳細講解匹克球的規則、基本技術和比賽策略,幫助大家迅速了解這項運動的魅力。在教練們專業的講解、互動下,讓學員們迅速掌握基礎知識,並分組參與基本動作練習,包括握拍、發球、接球和移動等技巧;同時安排實際比賽,學習如何計分等。有教練和助教的耐心指導,體育館內充滿了學習與挑戰的熱情。親子大帶小一起參與學習,初次體驗的大朋友們,發現打匹克球的時候,會不自覺的一直深蹲,在有趣好玩的運動之下,也是滿頭大汗。而小朋友們在有經驗的教練帶領之下,透過小遊戲,讓小朋友在不知不覺中,也學會了打匹克球,大朋友、小朋友還對打起來了,是很好上手的運動。 楊世安說,匹克球簡單來說就是拿著桌球拍在羽球場上打網球的概念,匹克球是一種持拍型運動,擁有易學易上手的特點,匹克球的球速較羽球、桌球舒緩,球拍較網球輕巧,是結合羽球、網球、桌球各項優點所形成的運動項目,既不像網球這麼重,也不像羽球怕風,也不像桌球怕踩,打法類似網球卻能夠減輕手肘負擔,同時也能保有相當程度的運動量。 金門縣匹克球運動委員會主任委員任奕勳感謝教育部體育署指導,同時感謝金寧中小學、金湖國小出借體育館場地,讓該會能順利在金寧中小學、金湖國小進行6梯次的體驗營來推廣匹克球運動。任奕勳也預告該會將於6月7日辦理一場全民暨親子盃匹克球友誼賽,鼓勵更多民眾、學生加入匹克球運動的行列,體驗這項充滿活力的全民運動。
-
18堂免費課程開放參與 婦女運動樂活班啟動健康新生活
為持續推廣全民運動風氣,營造健康、快樂、樂活的生活型態,金門縣體育會積極響應「114年度運動i臺灣2.0計畫」,於今夏推出「全民舞蹈婦女運動樂活班」,以深入社區的方式,帶領鄉親朋友一同踏上健康運動之路。此次課程特別選擇廣受歡迎的「土風舞」為核心項目,融合律動與社交,期望透過活潑有趣的舞蹈形式,提升婦女及社區民眾的運動參與率,讓健康生活落實於日常。 課程自6月18日開課,至8月9日止,為期近兩個月,共計舉辦18堂課。上課地點選在交通便利且充滿社區氛圍的盤山村廣濟廟前廣場,每週三、四、六晚間8時至9時舉行。課程全程免費,無需事先報名,民眾只需於課程時間前往現場,即可現場加入、即時參與,十分便利,廣受期待。 主辦單位表示,土風舞是一種結合音樂節奏與團體舞步的群體性舞蹈,動作優雅、步伐簡單,適合各年齡層民眾參與。透過規律的舞蹈練習,不僅能達到有氧運動的效果,促進心肺功能與血液循環,更有助於增進肢體協調與柔軟度,是一項兼具趣味與健康的全民運動方式。尤其對於平日缺乏運動習慣的婦女朋友來說,是接觸運動、培養健康生活的理想起點。 此次課程由經驗豐富的指導老師帶領,課程內容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無論是否具備舞蹈基礎皆可輕鬆參與。老師將搭配輕快音樂,教授多首經典土風舞曲目與基本舞步,讓參與者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自然而然地培養運動興趣與習慣。活動現場更是洋溢歡樂氣息,不少學員表示,參加課程不僅能運動健身,還能認識來自鄰里的朋友,擴展社交圈,增進社區凝聚力,堪稱一舉多得。
-
金寧鄉創意水果冰粽DIY 打開長者健康味蕾
為提升長者體能健康並倡導健康生活方式,金寧鄉衛生所承接國民健康署114年度「長者健康促進站」計畫,今年度分別於后沙嚨口社區及西浦頭社區開設「長者健康促進班」,透過規劃多元豐富的課程內容,鼓勵長者養成規律運動與健康飲食的生活習慣,獲得社區長輩踴躍參與與熱烈好評。 本年度課程內容涵蓋基礎運動訓練、健康衛教課程與認知促進活動,透過專業講師帶領長者進行伸展操、肌力訓練與互動遊戲,有助於增進肢體協調與延緩退化。同時透過營養與慢性病預防講座,加強長者對健康飲食與自我照護的正確認知。 適逢端午佳節前夕,金寧鄉衛生所為讓長輩過節也能吃得安心、吃得健康,特別在促進班活動中設計「水果冰粽DIY體驗」,以輕鬆趣味的方式結合營養觀念,鼓勵長者實踐健康飲食。活動中選用奇亞籽、當季水果與吉力T等低熱量、天然食材,取代傳統高熱量、高油脂的肉粽餡料,製作出色彩繽紛、口感清爽、冰涼消暑的創意水果冰粽,不僅營養均衡,也深受長者喜愛,成為夏日健康飲食的新亮點。 未來金寧鄉衛生所將持續推動各項促進長者身心健康的社區活動,結合衛生教育與在地特色,深化長輩對健康生活方式的認同與實踐。期盼鄉親們能在傳統節日中也兼顧養生之道,共同打造健康樂活的高齡友善社區。
-
水彩Fun心畫走進鄉鎮 藝術家用畫筆創作在地故事
由「臺灣國際水彩畫協會」發起,並串聯「新北市現代藝術協會」、「未央藝術協會」及「金門縣水彩畫協會」共同響應的《水彩Fun心畫》畫聚活動,參加的藝術創作者們日前在金門各鄉鎮角落揮灑畫筆之中圓滿落幕。金門縣水彩畫協會表示,此次盛會集結了全臺多位水彩藝術創作者,在金門得天獨厚的自然與人文環境中,進行了為期五天的戶外寫生與藝術交流,為金門這座充滿戰地風情的小島留下豐富的藝術足跡。 水彩畫協會指出,這次的畫聚地點涵蓋金門多個具代表性的景點,包括總兵署、貞節牌坊、莒光樓、得月樓、九宮碼頭及民俗文化村等。在這些獨特的場域中,參與者們沉浸於自然光影與歷史氛圍的交織之下,深刻體驗金門獨一無二的文化景緻;加上藝術家們透過精湛的水彩技法或是即興寫生,藉由細膩的描繪將眼前所見、心中所感,轉化為一幅幅生動的水彩畫作,在揮灑顏料、筆觸流轉的過程中,不僅留下了屬於金門的藝術紀錄,更展現了水彩藝術的無限可能。 《水彩Fun心畫》畫聚不僅促進了水彩畫家之間的交流與成長,更深化了地方與外地藝術界的合作關係。透過跨縣市協會的共同努力,讓金門的風景與文化得以被更多藝術創作者記錄與傳遞,也讓水彩藝術能更貼近大眾、走入生活。 金門縣水彩畫協會表示,對於活動的圓滿成功感到振奮,未來也會持續與全臺水彩藝術界保持緊密合作,積極規劃與舉辦更多元化的畫聚、展覽與藝術推廣活動;水彩畫協會期望透過不懈的努力,能讓更多人看見金門這塊土地的獨特風采與文化深度,也希望藉由藝術家的畫筆,傳遞水彩藝術所帶來的溫度與力量,讓更多人感受藝術的美好與影響力,共同為臺灣的水彩藝術發展注入新動能。
-
金門大學送別45位境外應屆畢業生 創歷年新高
又是一年鳳凰花開的季節,國立金門大學國際暨兩岸事務處在這充滿祝福與離情的季節,特別為應屆境外畢業生舉辦一場溫馨感人的送別活動,祝福今年即將畢業的45位外籍學生,鵬程萬里。 金門大學於日前舉行113學年度畢業典禮,為954位日間部、進修部、研究所的畢業生以及樂齡大學結業學員的校園生活畫下完美句點。金大國際暨兩岸事務處也再特別為應屆境外畢業生舉辦一場送別活動,由國際長翁瑞宏率領同仁,聯合準備象徵祝福與感謝的畢業花束,親手送給今年即將畢業的45位外籍學生,場面溫馨動人,洋溢著滿滿的不捨與祝福。 金門大學陳建民校長表示,今年的畢業生來自四個不同的國家與地區,分別為中國大陸1位、越南2位、馬來西亞14位,以及印尼28位,總人數創下金大歷年來境外生畢業人數新高,再次證明金大持續推動國際化的用心與豐碩成果。 翁瑞宏指出,這些外籍學生在金門的求學歲月,不僅克服了語言與文化的差異,更在學業與生活中展現出強韌的適應力與成長力。翁瑞宏向所有畢業外籍生勉勵:「你們離開故鄉,遠渡重洋,選擇來到金門求學,這不只是學業旅程,更是一段跨文化交流與自我突破的歷練。看到你們順利完成學業,我們感到非常驕傲與欣慰。」 翁瑞宏也提到,這些學生在校期間積極參與課堂學習與校園活動,不僅增添校園的多元色彩,也讓更多本地師生有機會認識與理解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進一步拉近彼此的距離。翁瑞宏對外籍學生給予祝福表示:「希望你們永遠記得金門這塊土地,這裡不只是你們學習的地方,更是你們人生中一段重要且溫暖的回憶。無論將來你們身處何方,我們永遠以你們為榮。」。 金大表示,此次送花活動由國際處同仁規劃,每束花都選用色彩繽紛、象徵祝福的花束,代表學校對畢業生的深厚祝福與期許。畢業生們手捧花束,眼神中流露出感動與感謝,不少人表示,這份來自學校的用心與關懷,讓他們倍感溫暖,也讓金門這段歲月更加難忘。國際處也藉此機會感謝所有協助境外生學習與生活的師長與在地學生夥伴,正是有大家的陪伴與支持,讓來自四面八方的學生們能夠安心學習、快樂成長。未來,學校將持續努力打造更友善、更多元的學習環境,吸引更多優秀的國際學生來到金門大學就讀,共同開創跨國交流的新篇章。
-
鼓勵職校生追夢 歐特文旅贈獎助學金
國立金門高級農工職業學校即將於6月2日舉行第114級畢業典禮。在這充滿祝福與期許的時刻前夕,金湖鎮在地旅宿業者「歐特文旅」資深校友陳福星陳老闆特別以旅店名義,捐贈新台幣壹萬元整,作為畢業生獎助學金,用以鼓勵家境清寒、勤奮向學的畢業生,期勉他們畢業後持續努力,未來能回饋社會,傳遞善的循環。 陳老闆感性表示:「我年輕時也是在艱困的環境中成長,深知努力與援助對人生的重要。這筆捐贈不僅是金錢上的支持,更是希望帶給年輕人一份力量與勇氣。只要不放棄,就有希望。願你們帶著堅持與夢想,走得更遠。」 校方表示,這筆獎助學金將於畢業典禮當天正式頒發,公開表揚受獎學生,肯定他們的努力與毅力。 吳志衍校長也表達誠摯感謝:「感謝歐特文旅的善心義舉與對教育的長期關懷支持。這份獎助學金不僅是對學生的實質鼓勵,更是對教育價值的肯定。期勉獲獎學生在未來人生旅途上,持續秉持求知求新、心懷感恩、勇於回饋的精神,為自己開創出更寬廣的未來。」 這項獎助學金為即將踏上人生新階段的畢業生注入了一股溫暖而堅定的力量。畢業典禮當日,也將成為見證愛心實踐與青年啟程的重要時刻。
-
金沙國小領導日活動 演繹七個習慣的影響力
「揚帆啟航‧築夢遠方」,金沙國小辦理一年一度的自我領導力教育│領導日活動。 校長李盈潔率全體師生,幼兒園到六年級,透過音樂、舞蹈、戲劇、英語等方式,努力扮演自己爭取的領導人角色,也完好地向與會嘉賓及父母演繹「七個習慣」(主動積極、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不斷更新)。家長也分組入班,孩子侃侃而談班級領導力學及個人領導力筆記,一連串精采的表現,讓家長與貴賓讚賞不已! 金沙國小第八年辦理「自我領導力教育│領導日活動」,於五月二十七日上午於活動中心舉辦。在大鼓明快的節奏和陣陣鼓聲表演下揭開熱鬧序幕,接續由古箏社團帶來精彩的演出。包括,金沙鎮吳有家鎮長、金門縣政府教育督學李心馨、金沙國中校長黃明森、沛德國際教育機構陳鳳蛟助理、校長李盈潔率領全體師生和職員,家長會會長陳茂全也率副會長張鴻志及委員們約300餘人齊聚一堂參與,一同欣賞與參與孩子所規劃與主導的「揚帆啟航‧築夢遠方」活動。 金沙國小指出,由於領導日活動由孩子們主導與主持,每個孩子努力扮演自己爭取的領導人角色,彼此分工合作完成任務,老師們則在旁觀察不干預。因此,活動現場由小燈塔團隊介紹團隊工作內容與成果,包括領導人工作簡介、七個習慣戲劇宣導。並且邀請神秘嘉賓-三位目前就讀七年級校友上台分享七個習慣對他們國中生活的影響,以國中生活為例,生動的逐一說明運用哪一個習慣可以克服遇到的困境,讓大家更深刻的了解七個習慣的影響力,這也是領導日活動辦八年首次亮相的新環節。 校長李盈潔致詞時,藉由學校去年起籌辦構思領導日活動的歷程,引領學子們一一闡述,思考領導力「七個習慣」在過程中如何地實踐,也希望孩子們放手盡情地展現自己,希望領導日活動愈來愈好。 金沙鎮鎮長吳有家指出,連續八年參與金沙國小「領導日」活動,見到學校和孩子的成長。由於學校緊鄰工程工地,目前仍在陣痛的過程。相信透過近幾年的建設,金沙國小將再展現另一個100年。最後也希望學子持續努力,公所會做學校和學生學習的後盾,不論未來在那個學習階段亦或未來工作,持續實現領導力的學習成果。 今年領導日活動中,穿插精彩的演出,包括,天真可愛的幼兒園中班小朋友的舞蹈表演。英語社團也首次登台並以英語介紹七個習慣與生活實例。最後,舞蹈社的勁歌熱舞,以及一、二、三年級孩子的英語歌唱表演,一連串的表演讓所有觀眾看得連連讚嘆,一同見證孩子的認真學習的成果。 而成果發表會後,舉牌領導人引導來賓、家長分組在校園內參觀自我領導力佈置,分別介紹七個習慣樹、學校使命宣言與聆聽英語社團以英語介紹校內環境及自我領導力布置。來賓與家長分組參與班級活動。各班學生介紹班級內的七個習慣成果,有班級使命宣言、七個習慣樹、班級領導人角色、領導力工具融入領域教學成果,各班各自設計介紹的流程與展演方式。
-
古寧頭傳承包粽、香包 包入人情味
金門縣金寧鄉古寧頭社區發展協會舉辦「端午節包粽、香包文化傳承及獨居長者關懷活動」,結合傳統手作教學與社區關懷行動,透過代代相傳的民俗文化,促進親子共學與世代交流,也為社區注入溫暖人情味。 系列活動於5月24日展開,由「傳統香包製作」打頭陣。活動特別邀請專業講師帶領親子家庭一同縫製香包,內容物為艾草與薰衣草,象徵驅邪避穢與祈福平安,讓參與家庭在手作體驗中深入了解端午節的傳統意涵。許多小朋友在家長陪伴下完成造型可愛、香氣宜人的香包,開心地展示成果,現場充滿歡笑與節慶氛圍。 壓軸活動「青銀包粽文化傳承與長者關懷」於5月29日溫馨登場,吸引古寧國小學生與金門大學外籍學生約40人參加。為促進文化交流與世代互動,社區志工預先準備好糯米、豬肉、粽葉與棉繩等材料,並邀請80多歲的高齡阿嬤們擔任包粽老師,親自指導學生們從捲粽葉、裝餡料到綁繩等步驟,傳授一代代流傳的手藝與生活智慧。 長輩在教學過程中細心講解技巧,並分享過去端午節的過節記憶,讓年輕學子們不僅學到實用技能,也更深刻體會傳統節慶的文化底蘊。現場粽香四溢、歡聲笑語不斷,形成溫馨又感人的跨世代互動畫面。 來自印尼的金門大學外籍學生分享說,在家鄉也有吃粽子的習俗,但這是第一次親手包粽子,感到新奇又有趣,透過這場活動不僅學到中華文化,也更貼近在地社區生活,對金門留下深刻印象。 活動結束後,協會志工與理監事們也沒有停下腳步,將當天包好的肉粽逐戶分送至社區內弱勢家庭與獨居長者手中,將節慶的祝福與社區的溫暖傳遞到每一戶需要關懷的地方,落實「包粽傳情、香包送暖」的核心理念。 金寧鄉長楊忠俊表示,古寧頭社區能將傳統文化與節慶活動結合,融入日常生活中,是社區營造與文化教育的重要表現。他特別肯定協會積極推動文化傳承,並結合國小學童與外籍學生參與,展現出跨文化、多世代共學的成果。 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也特地出席活動,對古寧頭社區長年推動文化保存與關懷行動給予高度肯定。他表示,端午節不僅是吃粽子、掛香包,更是家族與社區情感連結的節日,是代代相傳、凝聚人心的重要時刻。透過這類活動,能讓民俗節慶真正融入現代生活,並促進文化的活化與延續。 古寧頭社區發展協會指出,未來將持續推動以節慶文化為核心的社區活動,深化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讓傳統節日不僅是回憶,更能成為現代生活的一部分。協會也希望透過一代傳一代的參與機會,讓孩子從小認識並珍惜在地文化,讓香包與粽香的記憶,成為人與人之間最溫暖的橋梁。
-
金城鎮暑期網球夏令營受理報名
暑假即將來臨,金城鎮公所為鼓勵學童們走出戶外、體驗運動魅力,特別規劃的「金城鎮二○二五年暑期網球夏令營」活動,報名已經正式開放,歡迎所有五歲以上、對網球懷抱熱情的孩子們一同加入,其中設籍金城鎮且就讀鎮轄區國小的學童將享有優先報名資格,名額有限,額滿即止。 金城鎮公所說明,只要是符合各班別年齡與需求之學童均可報名參加,每人限報名一個梯次;報名費用為新台幣三百元整;有意報名的家長,請把握機會前往金城鎮公所官方網站或「金城今晨」Facebook粉絲團查詢連結進行線上報名。設籍金城鎮且就讀本鎮轄區國小的學童,可享優先錄取權益,繳費時請準備身分證明文件及縣民卡以茲證明。 夏令營旨在推廣地區網球運動風氣,讓孩子們在專業指導下,度過一個充滿活力、健康且充實的暑假,民眾若對報名程序有任何疑問,可洽詢金城鎮公所社會課莊先生,電話:(082)325058轉分機505。關於活動內容及課程相關問題,則歡迎致電專業的任教練,電話:0955-450371。 金城鎮公所表示,為提升教學互動品質,今年的網球夏令營精心規劃了三個不同班次,總計僅開放八十五個寶貴名額。希望透過系統性的教學與分齡分級的課程,讓孩子們不僅學習網球技巧,更能從運動中培養團隊合作精神與持之以恆的態度。 夏令營詳細班別資訊如下: 一、進階培訓班:對象以具備一定基礎,欲精進球技者為主,營隊日期為七月七日至十一日(週一至週五)的每日上午九點至十一點,名額限十五名。 二、五至六歲入門班:對象以初次接觸網球或接觸時間短的幼童,日期為六月三十日至七月十一日(分兩週次,每週一至週五)的每晚六點三十分至八點,名額每班限十五名(共兩班)。 三、七至八歲入門班:對象以初次接觸網球或接觸時間短的學童,日期為六月三十日至七月十一日(分兩週次,每週一至週五),時間為每晚五點至六點三十分,名額每班限二十名(共兩班)。 「金城鎮二○二五年暑期網球夏令營」活動由教育部體育署、金門縣政府及金城鎮民代表會擔任指導單位,金城鎮公所主辦,並由金門縣立體育場與金門體育會協辦,金門體育會網球運動委員會承辦,預計於暑假期間在金門縣立網球場熱鬧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