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中度颱風楊柳來襲 鄉鎮公所與各單位嚴陣以待
今年第11號颱風—中度颱風楊柳來襲,昨(13)日接近中午開始,金門地區的風勢有明顯變大的趨勢,氣象預測入夜後風雨將變大。為了因應颱風可能造成的淹水災情,金城鎮長李誠智在颱風來臨前夕,於日前會同縣府工務處實際勘查民生路、民權路等易積水路段。李誠智表示,除了先請清潔隊及相關單位進行清淤及將落葉等淤塞物移除,保持暢通外,同時請工務單位進行改善工程。 中央氣象署昨日下午的陸上海上颱風警報指出,第11號颱風中心已於下午一時左右,在臺東縣太麻里附近登陸。颱風未來向西北西移動,其暴風圈正籠罩臺東、花蓮、南投及臺中以南陸地,對臺東、花蓮、苗栗以南地區及澎湖、金門構成威脅。 金城鎮長李誠智日前與工務處長陳家輝等人,在颱風前夕針對民生路、民權路段排水設施進行現地會勘,了解現狀並找出解決辦法。 李誠智表示,兩路段都是金城市區車流量龐大的路段,每遇強降雨都容易造成積水,日前的會勘除實際打開孔蓋思考解決之道外,另指示清潔隊員先行針對轄區內的水溝清淤。 此外,李誠智表示,有接到清潔隊員的反映,在清淤過程中排水通道內還有許多管線在其中,這些設施設備可能會導致阻礙排水,也讓他們在清除過程中障礙重重;此次會勘特別將這些狀況向相關單位說明。 中央氣象署提醒,颱風及其外圍環流影響,昨日在基隆市、臺北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臺中市、南投縣、彰化縣、嘉義市、宜蘭縣、金門縣、連江縣局部等地區有平均風六級以上或陣風八級以上發生的機率;昨夜至今晨,金門縣亦有平均風九級以上或陣風十一級以上發生的機率,需嚴加防範。 記者陳麗妤/金沙報導 依據中央氣象署預報,今年第11號颱風「楊柳」於昨(13)日晚間至今(14)日清晨所挾之強大風雨可能會影響金門。為嚴防颱風及其外圍環流影響,金沙鎮公所針對低漥及易淹水地區可能造成積淹水情形,昨日已啟動相關整備。金沙鎮長吳有家率隊,多次巡視各抽水站及水閘門,確保機具能順利運行,同時也備有沙包、抽水機等因應。鎮長吳有家表示,今日上午停班(課),籲請鄉親做好防颱工作,非必要不出門。 因應今年第11號颱風「楊柳」防颱準備,金門縣災害應變中心於昨日一級開設,金沙鎮防災中心亦配合開設,並由鎮長吳有家坐鎮指揮。依據中央氣象署預報,受颱風「楊柳」影響,金門縣於13日夜間至14日清晨可能會出現平均風9級以上或陣風11級以上強風,提醒鄉親務必做好防颱準備。為嚴防颱風及其外圍環流影響,鎮長吳有家進駐金沙鎮防災中心,並率隊多次巡視金沙地區各區域排水、榮湖及堤南抽水站以及各水閘門,以確保機具能順利運行;並提前進行預防性洩洪。同時備有沙包、抽水機等,並動員怪手等機具因應,防範低漥及易淹水地區可能造成積(淹)水情形,或強風影響主要道路交通等。 鎮長吳有家表示,金門縣政府依據中央氣象署之颱風動態發佈,13日晚間及今日上午停班停課,提醒鄉親做好防颱準備,檢查加固門窗,清潔水溝保持暢通,準備飲水、手電筒、電池,低窪地區若有需要沙包可向鎮公所洽詢。另外,建議取消戶外活動,確保人身安全,同時隨時注意颱風動態,於防颱期間非必要不出門,若有需協助之處可電洽082-352150。 另外,由於今日上午停班停課,無法受理積木兌換,敬請已完成「預約」之遊客於下午恢復上班課後再前往兌換,若有疑問留意APP公告或先撥打上述電話洽詢。
-
董森堡與李俊龍會勘慈湖排水現況
中度颱風「楊柳」正朝台灣接近,預估將為金門帶來強風與豪雨,為了確保颱風期間排水順暢,議員董森堡趕在風雨來臨前,與金寧鄉代表李俊龍、工務處及金門國家園管理處前往慈湖會勘排水情況。而颱風逼近中,董森堡呼籲鄉親務必加強防颱準備,留意住家周邊排水情況,並密切關注相關的防災訊息。 董森堡表示,日前金寧代表李俊龍向他反映慈湖排水議題,因此他特別邀請相關單位辦理會勘。在昨日的會勘中,眾人亦觀察到外海雖已退到低潮,但慈湖內水位卻下降非常緩慢,即使主排水的大閘門已經打開,湖水水位仍低於閘門底緣,導致流量受限。 對此,李俊龍擔憂若是颱風降雨量過大,加上外海潮汐影響,湖水滯留的情況恐會更加嚴重,對周邊環境與安全造成壓力。 董森堡表示,經檢視慈湖出水口主閘門下方原本設有一條150公分高的明溝(副排水道),並有自己的閘門;過去曾經損毀並由縣府工務處爭取水利署預算修復,但修繕時流水斷面未恢復原狀,而是鋪設直徑僅約60公分的暗管並回填,致使現行排水量大幅減少。經觀察檢測目前慈湖水量一天水位僅能下降約一公分,而這樣的瓶頸,使得慈湖內湖水換流緩慢,恐長期恐導致換水率降低、水質惡化,甚至影響生態及防洪功能。 為了兼顧颱風前的緊急需求與長期治理,昨日現場的會勘人員做出相關決議: 一、短期措施:請國家公園先行清理現有暗管內的淤泥與阻塞物,提升現有排水效率。 二、中期措施:再次辦理會勘研議重新開挖、啟用原有150公分高的副排水道,恢復原有流量能力。 三、長期措施:向水利署爭取系統性改善計畫,全面檢討慈湖排水系統,根治換水不良問題。
-
《金門瞭望》蟲蟲危機 嚴防秋行軍蟲來襲
特約主筆:李金生 「秋行軍蟲」的飛行能力超強,一個晚上的飛行均速可達150公里,若碰到西南氣流旺盛,更可催速直逼250公里,等於一個晚上就能飛越台灣海峽。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七月底發布今年第一道警訊,指出這種害蟲在地區部分高粱田的危害率已達10%,提醒農友加強全面戒備。 原產於美洲的「秋行軍蟲」(fall armyworm)因常於夏末、秋季時大群出現在農田中而得名。研究發現它的生命周期約1個月,總共可產1千顆卵,繁殖力十分驚人,幼蟲會大量啃食禾本科如水稻、甘蔗和玉米之類細粒禾榖及菊科、十字花科等多種農作物,破壞它們的生長機制,造成成長停滯和產量銳減,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被視為有如古代「蝗害」的天災之一。 2018年12月,秋行軍蟲經由緬甸傳入中國大陸,快速散播至臺灣、韓國與日本等國家或地區。與大陸僅一水之隔的金門首當其衝,藉由強盛的西南氣流,也在次年發現全島近2,000公頃高粱田面臨「蟲蟲危機」,當時的農委會防檢局組織包括台灣大學、中興大學、嘉義大學及屏東科技大學等4所設有植物醫學等相關科系的師生團隊跨海會診,以盡快降低蟲口數,有效控制族群繁衍速度為首要目標。 原因是中央評估,這種學名草地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害蟲,具有遷移飛行快、繁殖力高、寄主廣、破壞力強等特性,若未能做到有效控制,全台農損將高達新台幣35億元以上,比過去數度造成恐慌的禽流感還要嚴重。 高粱與小麥是金門兩大主要經濟作物,在欠缺防治經驗的當年,中央和地方都十分緊張,全島共建置20個偵測點,隨時掌握最新散播範圍。時任縣長楊鎮浯偕建設處長文水成等人赴沙崗一帶高粱田履勘,宣布縣防疫所已緊急採購中央建議的防治藥劑,因應全島契作高粱全面用藥需求,也呼籲農友加強田間巡視和通報工作,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 當時,中央帶領的會診團隊除進行10種公告緊急防治藥劑的藥效試驗,找出最適合金門環境與物種的防治方式外,同時也針對除高粱、小麥以外,可能亦遭秋行軍蟲入侵的花生、地瓜及多種十字花科蔬菜,進行潛在性的危害調查。 金門做為防疫最前線,相關的防疫經驗和成果,都是確保台灣大後方的最大保障。中央針對這種根據國際文獻報告,寄主廣達353種作物的害蟲,也在「決戰於境外」的大戰略下,以金門做為防治研究,投入相當資源的地區,目標就是建構具參考性,協助台灣走出「蟲蟲危機」的金門經驗。 確實,這是一項長期抗戰的工作。一旦發現秋行軍蟲入侵,就年年有或大或小的災情,也就是在著眼於農作成果維保的大原則下,必須年年上緊發條,沒有鬆懈的餘地。只要做好田間巡查和適時投藥防治,即可有效降低它們危害程度,不致影響作物生長和產量。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金門的秋行軍蟲警訊頻傳,但當年高粱總產量221萬公斤,較前5年平均產量還多出10萬餘公斤。這是一個有趣的結果,中央防檢單位推測原因有可能是因為噴藥防治秋行軍蟲,順便也把其他的蟲害一併清除。在害蟲明顯減少情況下,儘管當年因為乾旱,全島高粱栽種降至1,773公頃,但實際收割僅1,328公頃,另有445公頃棄收,但單位面積收穫量卻因此變多。 安全用藥是防治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環,必須嚴格遵守安全停藥期。目前農業部建議多種具防治效果的推薦藥劑如賜諾特、剋安勃、諾伐隆及蘇力菌(有機農業可用),只要依照說明書輪替使用,就可避免抗藥性產生,確保農作的正常生長和消費大眾的健康。
-
小三通金廈航線今上午停航
颱風來襲,昨(13)日小三通航線全面停航一天。金門縣港務處昨日下午宣布,今(14)日中午前的金廈航線停航,另金泉航線則是全日停航。港務處提醒,旅客搭船前,務必預先向船公司確認航班。 港務處昨日發出小三通客運(金門—廈門、金門—泉州)停航公告指出,因受楊柳颱風影響,經與陸方協商,金廈泉航線停航。 其中,金廈航線今日由金門水頭往返廈門五通的船班,於中午12時前停航,後續復航時間將另行公告;而金泉航線今日從金門水頭往返泉州石井的航線,則是全日停航。
-
書法學會筆墨書寫現代詩聯展8/16文化局詩意開展
當筆尖輕觸宣紙,墨香漸漬開來,字裡行間流淌的不再只是古典詩詞的韻律,而是來自現代詩的自由呼吸與心靈低語,金門縣書法學會今年度第一檔書法聯展《筆墨書寫現代詩》將於8月16日至27日於金門縣文化局第二、三展覽室登場,並於8月16日上午10時舉行開幕式,誠摯邀請各界貴賓、鄉親朋友與藝文愛好者共同走入這場詩與書的相遇。 長年致力於推廣中華書法藝術的金門縣書法學會,每一次的展覽,主題都由理監事會精心策劃,不僅在書體選擇上多方嘗試,更在創作題材上持續求新,讓會員的視野得以開闊,書藝的深度與廣度也在一次次展覽中沉澱。 這一次的主題「筆墨書寫現代詩」可謂別具巧思,打破了傳統以古詩、詞賦為主的題材框架,將當代詩歌引入書法創作。理事長徐心富回憶,當主題提出時,不少會員對「現代詩」感到陌生,甚至不知如何下筆;然而,隨著閱讀與體會,大家開始從不同的當代詩人作品中汲取靈感,把詩的意象化作筆端的線條與墨色,呈現出既有書法氣韻、又蘊含時代精神的全新面貌。 「古詩與現代詩,有著不同的美學語言。」徐理事長說,古詩注重典雅含蓄,營造「可解與不可解之間」的韻味,形式上有五律、七律、絕句等格律限制,對仗與押韻都是必須;而現代詩則以自由精神和真切情感為核心,句式長短不拘,注重的是內在情意與意象傳達,屬於「可感與不可感之間」的交流。 談到現代詩的源流,徐理事長特別提到,其發展可追溯至五四運動後的文學改革。當時胡適提出「新詩八要」言之有物、講求文法、去除爛詞套語、不講求對仗、不模仿他人、不做無病呻吟、不用典章、不避俗語俗字為中國新詩開啟了嶄新篇章,也為今天的書法創作提供了更寬廣的舞台。 「書法不是僅僅寫字,它是文化素養的沉澱,也是藝術思維的延伸。」徐理事長深信,本次展覽既是一次筆墨與詩意的對話,亦是一次跨越古今的創作實驗。從《詩經》的質樸歌詠,到古典詩詞的格律之美,再到現代詩的自由奔放,書法成為這條文學長河的載體,讓觀者在一幅幅作品中,看見時代的脈動與心靈的回聲。 誠摯邀請社會大眾於展覽期間走進金門縣文化局,與創作者一同感受筆墨之美、現代詩的文字魅力,並在一筆一畫間,讀到屬於自己心底的那首詩。
-
清大移地教學結合文化之旅 高材生體驗新校地風采
清華大學科管院在職專班執行長林世昌教授帶領近90位在職生到金門進行移地教學,並踏上才剛出爐的火熱清大金門校地豐蓮山。清大金門教育中心總監李金振說明目前的進度已完成測量、整地、鑑界等工程,預計於年底前完成校園整體規劃及首棟校舍工程之可行性評估。 林世昌執行長近八年來,除定期來金門為清大MBA在職專班金門班授課,特別每年率領清大校本部學生到金門進行移地教學。今年更是首次聚集九所碩士在職專班的同學,其中EMBA亞太、深圳班更是不遠千里自泰國、深圳等前來金門,體驗此趟不一樣的多重目標學習營。 林世昌教授在金湖飯店講授時間管理的訣竅。林世昌指出,他從大學教授的工作破題,如何在繁忙的研究、教學、服務、輔導的多面向的項目中,從事良好的時間管理以避免焦慮,並以自身指導數十名碩博士的龐大工作量為例,向在場的同學們分享他的因應之道。其中,維持規律、利用黃金時段、進行充分長度之深度工作以及創造不受干擾的環境,是有效工作的重要關鍵。最後,林世昌執行長將主題延伸到如何善加運用科技產品以增進工作效能,同學們皆滿滿收穫。 在密集的教學課程中,還穿插多項金門特殊文化的參訪,包括擎天廳、迎賓館、823戰史館、俞大維紀念館、馬山觀測站、翟山坑道、陳景蘭洋樓、山后民俗文化村、金酒公司等。其中深具意義的是清大碩士在校生,在林世昌執行長的帶領下,浩浩蕩蕩地踏上才剛出爐的火熱清大金門校地豐蓮山。 林世昌教授指出,在校園正式啟用前,清大近百位高材生用他們的熱情和認同感,證實了清大的版圖已從台灣本島延伸到海外金門。同學們在校園的山頂上,共享清風吹拂的清香,寫下風聲、雨聲、讀書聲的美譽,雖然與清大最年輕的校地邂逅,那種似乎早已熟悉的校園景象,寫在每位學生滿意地笑容上,離開時都充滿依依不捨的情懷。 清大李金振總監表示,清大金門校地甫於去(113)年5月6日,行政院發文同意無償撥用,隨即教育部於同月10日發文,要求清大於六個月提出興建計畫書,目前的進度已完成測量、整地、鑑界等工程,預計於年底前完成校園整體規劃及首棟校舍工程之可行性評估。 李金振總監講述清大金門校地的回顧與前瞻,以及取得之過程。在變更為文教用地方面,首先經過金門都市計畫委員會的初審,再送內政部營建署都市計劃委員會的複審,在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變更的手續關關難過關關過;第二階段則是無償撥用,其關鍵在申撥不動產計畫書中對撥用後是否如期進行興建計畫,其中重中之重,就是要交代經費的來源,不僅要有核准的承諾,而且要有具體的金額。這些都在李金振總監努力不懈以及校方高層的全力支持之下進展順利。 李金振表示,這場由近百位清華高材生親身參與的豐蓮山之旅,為這塊嶄新校地注入了最真實的生命力與認同感。此次參訪不僅是一趟校園巡禮,更是一次夢想的啟航,預示著清華大學金門校區即將承載新一代學子的熱情與使命,為這片曾是古時風景名勝的土地,開創一個集教育、創新與國際視野於一體的璀璨未來。
-
金門兒童合唱團第二期甄選開跑 歡迎學童踴躍報名
由財團法人金門酒廠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的「金門兒童合唱團」即日起啟動第二期團員甄選,廣邀全縣對音樂有熱情、具歌唱潛力的學童踴躍報名。報名期限至8月29日(星期五),甄選將於9月7日(星期日)舉行,相關簡章與報名方式可至基金會官網查閱(https://kkl-hulien.org.tw/?p=10558)。 金門兒童合唱團自今(114)年3月8日完成首屆甄選並正式開團以來,表現備受肯定,成果斐然。來自全縣多所國小的42名團員,經過系統性的訓練與舞台歷練,在短短三個月內即展現出高度的音樂表現力與團隊默契。特別是在6月15日於「胡璉逝世紀念音樂節」中的首次正式演出,更贏得現場觀眾熱烈掌聲,演出深具感染力,也讓觀眾耳目一新。 不僅如此,縣內多位學校師長與家長亦對孩子的進步表達高度肯定,指出參與合唱團不僅提升音樂能力,也讓孩子的自信心、專注力及舞台表達力有明顯成長,成為難得的全人教育養分。 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表示,金門兒童合唱團的創立,旨在提供金門在地學子一個專業且充滿溫度的藝術學習平台,透過合唱的訓練與團隊合作,培養學童的音樂素養與人際互動能力,讓孩子在歌聲中找到自我價值,並從舞台中汲取成長能量。 展望未來,基金會希望藉由合唱團的長期發展,逐步建立金門特色的音樂品牌,讓更多孩子有機會站上舞台,唱出金門的聲音、唱出童年的光芒。 本次第二期招募對象為目前就讀國小二年級至六年級的學童,無須具備專業音樂背景,僅需對歌唱有興趣與熱情。通過甄選後,團員將接受一系列專業課程訓練,包括合唱技巧、視唱練耳、舞台表現與肢體律動等,由具豐富經驗的音樂教師與合唱指揮共同指導。 基金會強調,合唱團是一個學習歌唱的場所,更是一個充滿溫暖與友愛的音樂大家庭,孩子們在其中彼此陪伴、共同成長,在一次次練習與演出中,累積成珍貴的學習與回憶。 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誠摯邀請家長與學童把握機會,踴躍報名參與金門兒童合唱團第二期甄選,一同見證孩子在音樂中綻放的光芒。
-
金沙閱讀夏令營 為孩童奠定扎實的語文基礎
為協助孩子奠定扎實的語文基礎、提升未來的閱讀與學習能力,金沙鎮圖書館結合閱讀推廣規劃辦理「114年暑期幼童閱讀夏令營」。該活動連續多年辦理,儼然已成為轄區升讀小一孩童暑期的標準配備。今年同樣邀請專業老師到場指導,透過認識注音符號、繪本伴讀、團康、體能遊戲、戶外教學等多元方式,自然而然且循序漸進地帶領孩童走進語言學習的世界,為語文學習以及下一階段學習做好準備。 今年「暑期幼童閱讀夏令營」於8月11日上午開跑,共計有24位孩童參與;在專業講師李孟瓞、黃慧純等帶領下,展開為期10天的有趣學習體驗。金沙鎮長吳有家特別到場關心並勉勵參與的幼童;他指出,今年活動回到圖書館辦理,相信在適宜的環境、良好的資源和兩位專業老師帶領下,孩子們能有一個非常棒的學習體驗。吳有家表示,每一個階段的學習,經由閱讀汲取各方面的知識,而語文又是開啟閱讀大門的錀匙,注音符號更是中文學習的基礎;因此要鼓勵每一位小朋友,在這10天的時間裡,學好注音符號,為未來的學習奠定扎實的根基;同時也要感謝兩位專業老師的指導。 暑期幼童閱讀夏令營由專業講師李孟瓞、黃慧純,透過注音符號學習、閱讀、遊戲等多元活動,在一場精彩又實用教學中,為孩子們開啟語言學習的第一步。在課程中,李孟瓞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正確掌握注音符號的發音與筆畫,並巧妙融入趣味十足的教學設計,讓孩子們在輕鬆而活潑的氣氛中學習。 關於注音的學習,李孟瓞指出,除了課堂上帶領學員從讀「音」開始,依序地學習注音符號的正確讀音、筆劃等,鼓勵小朋友們放學後務必要完成作業,再唸出來複習,以加深印象;家長們也可以從旁陪伴學習,將這一段不僅是語文基礎,更是自我挑戰與啟發的學習旅程中,幫助孩子們踏出快樂學習的每一步。
-
推動在地化營養照護 讓長者吃得營養又健康
本縣為全國高齡比例偏高的縣市之一,面對高齡人口快速增加,長者的健康照護成為全民關注的議題。金門縣衛生局社區營養推廣中心以「營養走進社區、落實到餐桌」為目標,持續推動在地化營養照護,陪伴長者「吃得下、吃得夠、吃得對、吃得巧」,吃得有尊嚴,也吃得有溫度。 根據113年度金門縣長者飲食營養調查,透過迷你營養評估—短版(MNA-SF)進行營養篩檢,及早發現潛在營養不良風險族群,並安排後續追蹤與介入。調查顯示,約有9.8%的長者存在營養不良風險;其中自然齒少於20顆者占59.3%、小腿圍低於建議標準(男性34公分、女性33公分)者高達45.5%,可見咀嚼困難與肌力不足普遍存在。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長者雖體重看似正常,甚至略顯圓潤,但實際上卻因肌肉量不足而落入「肥胖型肌少症」的隱性高風險族群,潛藏跌倒與失能的雙重風險。 針對上述問題,社區營養推廣中心除提供個別化的營養指導外,也鼓勵長者搭配規律運動,透過「吃得夠、動得夠」雙管齊下,提升身體功能與生活品質。根據追蹤統計,約有65%具營養不良風險的長者,在接受介入後的6至8週內,體重不再下降,甚至回升,小腿圍與握力亦呈現穩定或上升趨勢,對預防肌少症具正向意義。 調查也發現在六大類食物攝取中,金門長者最容易忽略堅果、未精製全榖雜糧(如糙米、薏仁等)、水果及乳品的攝取,尤以堅果種子類每日攝取不足1湯匙者高達75.6%,為改善營養不均的問題,社區營養推廣中心從調查結果出發,深入社區辦理團體營養教育課程,結合「我的餐盤」健康操、飲食頻率評估與簡易實作體驗(如燕麥牛奶、堅果豆漿),強化營養知識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並設計在地化桌遊《食金不眛對對碰》,推廣至各級學校、衛生所及樂齡中心,讓營養觀念從小扎根、跨齡共學,提升學習趣味與實用性,促使全民一起把營養種在生活裡。 照顧者的角色同樣關鍵,為強化備餐人員對高齡友善飲食的理解與應對能力,持續辦理共餐營養培訓課程,從食材挑選、備餐技巧到實地體驗「咬不動的感覺」,協助社區據點從備餐思維開始進化,並推動「營養共餐認證計畫」,從「食物營養、食品安全、人員衛生、環境衛生」四大面向進行實地輔導與評核,通過後即授予認證,並定期接受複核。截至目前已累計23處共餐據點通過認證,佔全縣據點約55%。 金門縣衛生局呼籲,照顧健康不能只靠醫療,更要從日常的飲食做起。透過社區營養推廣中心的多元行動,一步步將營養落實到社區、家庭與個人,每一口食物,都是守護一生健康的開始。若民眾或家中長輩有出現體重下降、食慾不佳、走路變慢等情況,建議進行迷你營養評估—短版(MNA-SF)篩檢(可掃描QR code,如圖),若分數低於11分,請撥打金門縣衛生局健康促進科082-338863分機708或712預約諮詢。
-
長者活躍老化競賽活動 受理報名至8/20止
為提供長者展現健康活力舞台,金門縣衛生局舉辦「金門縣114年長者活躍老化競賽活動」,預定於8月30日在金城國中藝文中心登場,歡迎鄉親逗陣組隊來參加,報名日期自即日起至8月20日下午5時截止,報名電話及任何疑問請逕電金門縣衛生局338863轉717翁小姐。 衛生局指出,因應高齡化社會的來臨,提升高齡者可以健康老化並落實健康在地老化成為推動預防延緩失能首要任務,衛生局藉由長者活躍老化競賽,不僅促進長者的身心健康,更活絡了長者的晚年生活,達到健康老化的目的。同時帶動健康風潮,實踐「在地老化」與「活躍老化」的精神。 該競賽活動每隊組隊參與人數為20至30人;參賽對象為55歲以上(民國59年次(含)以前出生者),其中65歲以上(民國49年次(含)以前出生者)參與表演之人員需超過該隊總人數80%,惟其代表隊伍之長者不得重複參與同場次之其他隊伍參賽。參賽評審標準:身體活動30%、長者安全15%、團隊精神25%、舞台表演25%、銀髮參與5%等四大項;每隊以6分鐘為上限,表演音樂內容、配樂,依各隊需要自行設計、剪輯,不以同一首歌曲為限。表演方式得用故事性或具地方特色並結合增加長者身體適能,促進肌力、平衡度、柔軟度及心肺耐力之動作設計,搭配音樂節奏方式進行,演出評分僅限舞台上演出內容為主,舞台下任何表演不採計分數。 衛生局表示,藉由組隊報名參加長者活躍老化競賽活動,讓長者走出家裡,走出社區、走出社會,在熟悉的社區中參與活動,除了可拓展晚年人際關係、多交朋友,增加社會參與機會外,更可延緩老化,讓自己的老年生活更加精彩,進而增進身體、心理、社會全面的健康。 此次競賽獎項:金牌獎一名獎牌及禮券10,000元、銀牌獎一名獎牌及禮券9,000元、銅牌獎一名獎牌及禮券8,000元、最佳團隊獎一名獎牌及禮券7,000元、最佳活力獎一名獎牌及禮券7,000元、最佳精神獎一名獎牌及禮券7,000元、最佳創意獎一名獎牌及禮券6,000元、最佳造型獎一名獎牌及禮券6,000元、最佳表演獎一名獎牌及禮券6,000元、最佳風采獎一名獎牌及禮券5,000元、最佳歡樂獎一名獎牌及禮券5,000元、最佳台風獎一名獎牌及禮券4,000元。獲得金牌獎之隊伍將代表本縣赴台參加全國總決賽,若無法出席由銀牌獎依序遞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