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沙中游泳池暑假期間對外開放
金沙國中表示,本於推行全民體育活動,鼓勵校內員工、社區民眾透過游泳等運動,促進身心健康。考量許多鄉親從事游泳運動需求,以及學校泳池修繕後,逢暑假期間,在不影響學校教學與安全原則,訂定「金門縣立金沙國民中學114年度暑期游泳池開放使用實施要點」,並陳報縣政府核定後,將自今(6)日起期至8月22日(星期五)暑假期間對外開放使用。 依據「金門縣立金沙國民中學114年度暑期游泳池開放使用實施要點」規定,開放時間自8月6日起至8月22日,每週一至五上午8時至11時、下午1時至4時(週休二日)。全票30元,金門縣中小學學生,憑學生證免費,金沙國中教職員工及員工眷屬憑證免費。由於泳池水深120公分,身高未達150公分以上者,禁止進入。 金沙國中提醒,由於泳池未設置保險櫃,個人財物請自行負責保管,若有遺失學校概不負責。而上述開放時間,如遇颱風、空襲、雷電、更換池水或研習活動及游泳競賽等得限制或變更之;後續開放時間變更,將隨時公告於金沙國中網站、金沙國中FB粉專及游泳池門口,民眾若有相關疑問亦可於上班時間內以電話(082-352560轉21)洽詢。
-
觀光署「觀光亮點獎」 金門三景點高票擠進全國前十名 縣長肯定推動地方旅遊展成效 把握夏日時光再創熱潮
由交通部觀光署主辦的第2屆「觀光亮點獎」第一階段票選活動已於7月31日截止,金門縣表現亮眼,共有3處景點高票擠進全國前十名,展現金門觀光的實力與潛力,並凸顯各鄉鎮積極推動地方觀光的成果與決心。 縣長陳福海表示,金門能在全國亮點票選活動中榮獲佳績,除了顯示地方文化與觀光資源的豐富性,更證明在地居民與公所團隊的凝聚力與努力成果。他強調,金門擁有的不只是歷史文化資產,更有現代化的旅遊創意與服務品質,要讓更多人看到金門的新面貌與無限可能。 此次金門參賽的4處景點包括烈嶼鄉的「習山湖公園」、金城鎮的「後浦十六藝文特區」、金湖鎮的「陳景蘭洋樓」以及金門酒廠的「經武酒窖」,其中前3處順利打入全國前十名,充分展現金門觀光資源的多元面貌與競爭力。 縣府觀光處指出,烈嶼「習山湖公園」以32,066票勇奪全國第二高票,成為金門新興的親子旅遊亮點。該公園結合海濱自然景觀與共融式遊具設計,已成為親子共遊、網美打卡的熱門地點。排名全國第六的「後浦十六藝文特區」,歷經14年耕耘轉型,融合歷史建築與文創展演,成為金城鎮文化新地標。而位居全國第八的「陳景蘭洋樓」,不僅是金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洋樓建築,並以其優美建築語彙與豐富歷史背景,吸引大量旅客與網紅造訪。 對於習山湖公園榮獲第二高票,烈嶼鄉長洪若珊特別透過直播向所有投票支持的朋友致謝。她表示,習山湖的美不僅來自自然風景,更來自鄉親間溫暖的人情味。洪若珊感謝大家以行動推廣烈嶼之美,並承諾鄉公所將持續努力,讓烈嶼變得更好。她同時歡迎大家於8月9日、10日參加在習山湖公園舉辦的親子童玩節,共度夏日歡樂時光。 觀光處強調,這4處亮點景點體現金門結合歷史文化、親子休憩與建築美學的觀光魅力,誠摯邀請全國旅客走訪金門,親身感受在地的獨特風情。 為配合交通部觀光署推動的「台灣觀光100亮點 捲動國旅方案」,金門縣政府同步推出「金門秘境時光機」主題活動,自8月15日至10月31日展開系列文化體驗與行銷活動,包含話題十足的「打卡送好禮」、三大體驗遊程及優惠店家串聯方案,期待吸引更多國內外旅客走進金門,穿越軍旅時光、探索秘境風景,進一步提升金門觀光熱度。 縣長陳福海指出,金門觀光要與時俱進,也要保有在地特色;這次「秘境時光機」活動結合歷史空間、文創資源與網路社群行銷,正是對金門觀光模式的一次創新嘗試。他表示,不僅要讓旅客看見金門,更要讓他們走進金門,深入體驗這座島嶼的故事。 觀光處表示,「金門秘境時光機」活動同步於台北與金門地區啟動公車廣告宣傳,車體設計融合金門四大經典景點—莒光樓、山后民俗文化村、建功嶼與經武酒窖,打造可愛的大頭兵主題公車,行駛街頭傳遞金門魅力。 活動期間,觀光處特別設計「打卡送好禮」互動活動,自8月15日至10月31日,只要完成指定任務即可兌換限量「阿特露營杯」乙份(每月限量500份,送完為止)。打卡方式包含:與活動打卡裝置合照、至金門五大鄉鎮(金沙鎮、金湖鎮、金寧鄉、烈嶼鄉、金城鎮)景點拍照打卡,並在社群平台公開貼文,標註「#觀光100亮點在金門 #樂遊金門」,即可參加兌換。 觀光處補充指出,金門擁有豐富的文化資產與自然景觀,此次藉由線上社群串聯與線下互動設計,打造整合式旅遊行銷模式,盼吸引更多民眾走訪金門、感受戰地遺跡與海濱風光交織的旅遊魅力,留下深刻旅遊回憶。 金門縣政府誠摯邀請國內外旅客把握活動期間,搭乘「金門秘境時光機」,深度探索金門的歷史底蘊與觀光亮點。更多活動資訊可至活動官網(http://mystickinmen.net.tw)查詢。
-
金門高中迎來首位女性校長 鄭青青走馬上任
新學期初始,國立金門高中迎來首位的女性校長鄭青青,新卸任校長交接儀式於昨(4)日早上舉行,新校長鄭青青從前任校長許自佑手中接過印信,在眾人的見證及祝福下,傳承學校作育英才的使命。 國立金門高級中學校長交接典禮,昨日早上10時在校內圖書館三樓視聽室舉行,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教育處副處長董雲馨、金門縣議會副議長歐陽儀雄、議員蔡其雍、王國代、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立法委員陳玉珍辦公室主任林孫全、金城鎮長李誠智、金城鎮民代表會秘書劉師政、金門大學副校長高瑞新、銘傳大學金門分部主任陳仁暐、金門農工校長吳志衍、校外會代理督導楊國良、金門高中校友會理事長林榮泉、常務理事王添泉、楊忠逸、家長會會長洪長享及多位家長委員、校務發展基金會常務董事蔡育仁、淡江大學校友會總會長陳滄江、救國團金門團委會總幹事林啟良等地區人士,以及國立佳冬高農校長林鴻源及行政團隊、新任校長鄭青青親友等貴賓亦飛抵金門觀禮。 交接儀式由副縣長李文良擔任監交人,並在與會貴賓的見證下,完成新卸任校長的交接。眾人期許新任校長鄭青青能在前校長許自佑及歷任校長所打下的基礎之上,帶領金門高中更上一層樓。 金門高中校長一職在今年八月進行人事異動,經過遴選後的新任校長,由原任職於國立佳冬高級農業職業學校組長的鄭青青接任,而原任校長許自佑將轉任國立華僑中學校長的職務。 新任校長鄭青青深知身上的重責大任,她表示,教育非一人之事而是大家共同成就的志業,並非她個人的起點,而是金中願景的延續。對於教育的願景,鄭青青提出三項方向: 一、「以學生為本,適性發展」。鄭青青表示將接棒許自佑校長,持續深化探索與展能兼具的課程,讓每位孩子找到方向與自信,並讓孩子提早認識自我與職場。她會把在職業學校的經驗融入高中,與教育團隊一起來設計合適的課程,協助他們提早確立自我的定位。 二、「教師共學,專業成長」。鄭青青強調,營造「支持」文化,積極思考如何給予老師支持,讓他們在教育的現場能有力量。她希望能讓師長教得安心、學生成長有感,彼此成為各自力量的來源。 三、「資源共享、社區共育」。鄭青青表示,未來將會串聯金門縣政府、金門大學與家長社群,共同打造永續開放,且具有溫度的教育環境。 許自佑認為金門是溫暖的地方,他表示,六年來感受各界給予的幫助,不論是中央、地方或與國中小的互動都維持良好;他代表金門高中與個人,對各界的支持致上謝意。 副縣長李文良代表縣長陳福海歡迎鄭青青加入金門教育的行列,他表示,校長是一校的領頭羊,不只帶領團隊更要推動校務。他感謝許自佑任內讓金門高中欣欣向榮,也期許未來由他帶領的華僑中學能與金中有更多的交流互動。李文良表示,金門自古有「海濱鄒魯」之稱,甚至在明清時期就有44位進士,對比同時期澎湖僅一位,台灣23位,顯見地區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而金門高中是地區唯一,也是金門重要的教育重鎮,多年來在各項藝文、體育競賽都有不錯的成績,是師長共同努力的成果。他指出,國立學校的資源雖來自於中央,但縣府也從不缺席。李文良感謝校務發展基金會、校友會與各界對於教育的投入與重視,共同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李文良還說,教育應該是不斷積累的能量,而高中是開花結果的階段。他希望新任校長鄭青青可以與地區各學校互動,不僅是連結國中,更是可以再向下與國小合作;同時也可以思考如何善加運用金門大學端的資源,來為學生創造優質教育。 家長會會長洪長享說,他身為五個孩子的爸爸,對於教育是相當重視。不論是卸任或是新任的兩位校長,他感謝兩人都願意飄洋過海到金門為教育奉獻。洪長享感謝許自佑校長六年的無私付出,為金門高中奠定良好的高升學率,各項領域都有出色的成績;另外也感謝鄭青青校長選擇離島金門來投入教育,教育是金門各界十分重視的一環,期盼她能如其「青青」之名,為金門教育的茁壯出力,讓金門高中的學生青青茁壯。
-
用愛滋養孩子 專家分享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為深化親職教育觀念、強化家庭功能,金門縣家庭教育中心與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攜手辦理「114年金門縣扎根零歲社區串聯宣導講座」,特別邀請具有戲劇治療專業背景的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助理教授張志豪進入社區,帶來一系列結合心理與戲劇的創新課程,現場氣氛溫馨熱烈,吸引眾多親子家庭踴躍參與。 金門縣長夫人許梨羡特別出席該講座,並在致詞中感性表示,金門的未來仰賴下一代,而孩子成長最重要的起點就是家庭。她語重心長地引述縣長陳福海的話指出,「房子蓋壞了可以拆掉重蓋,孩子教養失敗卻無法重來。」這句話道出所有為人父母的心聲,同時提醒社會各界,投資孩子的未來,必須從家庭教育做起。 許梨羡強調,孩子是我們最珍貴的寶貝,從出生那一刻起,父母、祖父母就是他們的第一位老師,而家庭則是他們的第一所學校。她表示,「我們常說孩子像一張白紙,寫下什麼就留下什麼。0到6歲是孩子大腦發展最迅速的黃金時期,也是親子建立情感的關鍵階段。只要我們願意多陪伴、多傾聽、多鼓勵,就能為他們的一生打下良好根基。」 許梨羡特別感動地分享陳龍安教授常說的一句話,「一顆種子可以成就一片森林,一個觀念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她同時補充說明,「今天我們在這裡所種下的,是正確的教養觀念、是溫柔的陪伴方式、是用愛滋養孩子的未來。」期許透過這樣的活動,讓更多家庭更有信心地當父母,讓更多孩子擁有更美好的童年。 此次講座邀請張志豪講師以「愛在復原力:親子溝通好技巧」為題,透過互動劇場、角色扮演、身體語言練習等戲劇元素,引導家長理解孩子的內在情緒,學習更具同理與理解力的溝通模式。張志豪讓家長透過戲劇互動體驗孩子的情緒感受,並反思「怎麼聽孩子說,也讓孩子聽得見大人的心」。有家長深受觸動地表示,「以前總覺得孩子不懂事,今天才發現,是我沒聽懂他的情緒訊號。」活動現場處處可見親子間的真誠對話與情感交流。 家庭教育中心主任吳玉華指出,該系列講座依據教育部推動的親職教育政策,持續結合五鄉鎮資源,深入五鄉鎮推廣「零歲起步」的教養觀念。透過專業講師的帶領,強化婚姻溝通、親職支持與情緒教育,期望讓家庭教育落實於日常,讓每個孩子都擁有穩固的成長起點。 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陳龍安亦全程參與親職列車各場次,他以長年推廣創造力教育的經驗指出,「父母在教養過程中遭遇多大的困難,就蘊藏著多大的創造力來突破。」透過生活化的魔術教學,傳遞「問、想、做、評」的育兒策略,以創意點燃父母的教養熱情,實踐「扎根零歲、家庭共好」的理念。
-
重溫家鄉味 竹市金同會舉辦閏月親情宴
新竹市金門同鄉會近日溫馨舉辦「閏月親情宴」活動,結合農曆閏月的金門傳統習俗與提前歡慶父親節的溫暖心意,邀請旅外鄉親齊聚一堂,重溫家鄉味、傳承風俗情,現場氣氛熱絡溫馨,充滿笑聲與感動。 此次活動特別融入「閏月食十三菜粿」的民俗意涵,透過親手製作菜粿與糖粿,不僅讓參與者回味童年記憶,也讓年輕一輩了解這段與自然節氣、地方信仰緊密相連的文化傳統。在鄉親蔡蔭治女士的指導下,現場從揉粿皮、調內餡到包裹封口,每個步驟都富含鄉土情感,也充滿長輩們對後生傳承文化的期盼。 菜粿製作過程中,長輩們娓娓道來「食閏月」的傳說:農曆每三年多出一個月,俗稱「大條年」,金門人會製作十三個菜粿來拜土地公,象徵一年十三月,最後丟一個給狗吃,稱為「狗吃閏月」,寓意將不吉利驅走,迎接平安順遂。這樣的文化脈絡,讓現場民眾深受感動。 傍晚,由同鄉會精心準備的「金門風味美食饗宴」正式展開,菜色包括象徵添福添壽的豬腳麵線(特選金門麵線)、十三香茶葉蛋及多道金門道地小吃,讓鄉親們在歡笑聲中品嚐熟悉的味道,並藉此向辛苦付出的父親們表達誠摯敬意。席間,鄉親們不僅舉杯互道祝福,亦共同回顧成長歲月裡父親的身影與付出,氣氛溫馨感人。 晚間接續舉辦理監事會議,凝聚鄉親意見,討論會務推動與後續聯誼活動規劃。隨後開放自由交流時間,眾多鄉親久久重逢,相互寒暄、合影留念,場面熱絡感人,充分展現同鄉會「以情連人、以食聚心」的凝聚力。 總幹事李素寬表示,新竹市金門同鄉會長年來致力於推廣金門文化與傳統習俗,舉凡冬至搓湯圓、端午綁粽子、中秋做土仁粿等活動,都廣獲鄉親迴響與參與。此次閏月親情宴,特別以文化習俗結合家庭感恩主題,期盼讓旅外鄉親在異鄉也能感受到家鄉的溫度與歸屬感。
-
水陸大法會引領普施 在地業者張國威捐十萬元助力
由張國威(威哥)創辦、以活化營區與推廣老兵飲食文化為理念的「光華園餐廳」近期已正式啟動營運,除帶動地方創新發展外,也積極參與在地公益。張國威日前捐贈新台幣十萬元,支持即將於8月16日至22日假金湖國中舉辦的「2025兩岸和平消災祈福超薦水陸大法會」,以實際行動表達對法會理念的高度認同,並為兩岸和平與眾生安樂祈願,展現企業回饋社會的深厚情懷。 水陸法會由多方信眾與宗教界共同籌辦,以「和平消災、兩岸共融」為核心精神,期盼透過完整莊嚴的儀軌,為過往亡靈超薦、為現世眾生祈福,更為當前兩岸局勢祈願和平穩定。籌備處表示,水陸法會為宗教盛典,是一場富含文化教育意義的生命禮俗課程,引領民眾體悟「普施」精神,傳遞「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善念力量。 張國威指出,金門作為曾經的戰地前線,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與戰地資源,蘊含深厚的宗教信仰與精神傳統。他深信,若能將傳統信仰活動與現代社會公益結合,將能激發地方更強的凝聚力與文化自信,進一步引導青年返鄉、企業投入,為金門帶來更新與希望。 「我們既是在活化空間,也是在活化記憶、活化精神。」張國威分享,光華園所在原為老舊營區,他希望透過整修與創意經營,賦予舊空間新生命,讓它成為青年創業、產業展演的新舞台。而這份活化與重生的理念,正與水陸法會「安頓人心」的宗教精神不謀而合,因此他決定捐款助法會籌備,期盼能拋磚引玉,鼓勵更多企業與鄉親共襄盛舉。 光華園以「老兵菜」為特色主軸,復刻軍民共食年代的樸實菜色,如復興鍋、戰備炒米粉等,喚起世代記憶,讓觀光客透過飲食認識金門。同時,規劃結合文創展演、在地商品展售、青年創業空間等功能,打造多元融合的發展平台。張國威認為,文化與產業可以並行不悖,宗教信仰與公益行動亦是推動地方轉型的重要能量。 「如果能成功落實營區活化、餐飲文化再造等理想,相信金門的未來將充滿希望與機會!」張國威強調,光華園不只是營利空間,更是社會參與與文化實踐的平台。他呼籲更多有志之士一起為金門努力,讓這片土地不只被記得,更持續被愛著。 隨著水陸法會的腳步漸近,籌備工作也緊鑼密鼓展開。主辦單位感謝各界善信、企業踴躍響應,其中不乏像張國威這樣的在地新創力量,以實質行動投入公益,為金門社會注入源源不絕的正能量。 民眾可透過法會專屬網站了解更多資訊與報名方式(2025金門水陸大法會網站連結https://cpwla.kinmen.org.tw/)。此外,金門日報亦設置水陸法會報導專區,可掃描QR-CODE至金門日報網頁(路徑:首頁\新聞專區\水陸法會)瀏覽相關報導及文稿。
-
通過追加減預算及各項提案 烈嶼鄉代臨時會閉會
烈嶼鄉民代表會第13屆第13次臨時會落幕,鄉代表實勘基層建設,提出多項建議事項,反映地方需求問題。 烈嶼鄉民代表會召開第13屆第13次臨時會,議程由鄉民代表會主席林長耕主持,副主席吳福全、鄉代表洪健中、方駿洋、林宜蘭、林長征及洪雅明出席,烈嶼鄉公所鄉長洪若珊率各課室隊主管列席。 鄉代會指出,此次會議議程主要是審議「金門縣烈嶼鄉114年度總預算第一次追加(減)預算案」三讀會、基層建設考察、審議代表提案等。 基層建設考察地點,包括: 一、濬深前埔農塘,以利農事耕作與農業發展。 二、庵頂天師宮涼亭處增設1條道路,讓民眾可以到涼亭休憩,另庵頂往黃厝道路轉角處雜草樹木修剪,避免影響行車視線,以維交通安全。 三、湖下保安宮至湖埔路新設排水溝,避免雨水沖進民宅,以維民眾財產安全。 四、羅厝大排與湖下排水系統排入湖下農塘,以為農塘蓄水灌溉功能。 五、湖下勝利門洪理事長宅附近替代道路,原有道路為私有地,土地所有權人要求返還。 六、黃將軍廟上方道路連結羅厝聚落道路及排水系統。 七、東崗出海口建議施作不鏽鋼閘門,避免淹水發生。 八、烈嶼鄉公所前方農地重劃區2處農塘施作不鏽鋼閘門,避免淹水發生。 九、烈嶼鄉公所前方農地重劃區鄉親倉庫路口前拓寬及水溝加蓋,以維民眾交通安全。 十、東林華南汽水廠至樂透店車輛裝設限速標誌,以維行人安全。 十一、東林街126號牆壁新裝1台監視器朝向東林街145號旁農路出入口,避免事故發生後之權責釐清。 鄉代會指出,在審議金門縣烈嶼鄉114年度總預算第一次追加(減)預算案,歲入追加新台幣(以下同)499萬8,000元整,歲出部分原追加748萬元整,經大會審議後,本次歲出追加預算刪減8萬元,歲出預算刪減後計追加740萬元,本次追加(減)歲入歲出短絀240萬2,000元整,經審議結果「照原案修正後三讀通過」。 有關鄉民代表提案方面,共計7案,第1-4案由主席林長耕提案:「建請鄉公所全面檢視並定期疏濬本鄉排水系統,以免遇雨成災,俾以保障鄉親生命財產安全。」「建請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烈嶼院區每週增設肝膽腸胃專科醫生看診,以維烈嶼鄉親醫療權益。」「建請鄉公所反映權責單位於九井路自華南汽水廠至樂透彩券行此段道路裝設限速40公里標誌,以維人車安全。」「建請鄉公所反映權責單位於東林街126號外牆增設1台監視器朝向東林街145號旁農路出入口攝影,以維人車安全。」第5案由副主席吳福全提案:「建請鄉公所反映權責單位全面檢視並定期維護修剪路樹枝葉,避免遮蔽路燈照明設備,以維路燈照度與亮度及交通安全。」第6案由代表林宜蘭提案:「本鄉東林出海口排水系統不良,每逢豪雨導致東林聚落嚴重淹水,請鄉公所全面檢視排水系統並改善,以維居民生命財產安全。」第7案由代表林長征提案:「建請鄉公所濬深前埔農塘,俾以農耕蓄水,使農塘成為蓄水、滯洪、生態的多功能農塘,以利農事耕作與農業發展。」,經大會討論後,決議結果「照原案通過,送請有關單位辦理彙覆」。 臨時動議方面,代表林宜蘭關心介紹烈嶼鄉簡介「戀戀烈嶼」影片應隨著金門大橋通車後適時更新、芋頭節執行方式及內容與烈嶼鄉重要工程工期應協調,才有安全道路使用;副主席吳福全關心烈嶼鄉公所同仁職災,希望公所協助與照護、上庫天后宮前道路景觀燈損壞及周邊缺角等,應一併處理並補強,以維交通安全;代表洪健中關心基層建設考察民眾意見,鄉公所應予以回復,避免造成鄉公所與民眾誤會、L18據點將軌條砦部分移除,確保遊客玩SUP的安全性;代表方駿洋關心烈嶼鄉的經濟發展、軌條砦影響烈嶼鄉發展觀光,應予以移除,龍蟠路路燈照明不夠亮改善及修剪樹木高度不夠高改善,以維交通安全。 主席林長耕督促鄉公所團隊對於鄉代表於本次會議及平時所提出鄉親們的建議事項,均能儘速處理及回復,協助解決鄉親的問題。
-
通過總預算決算案 金寧鄉代臨時會閉會
金寧鄉民代表會「第十三屆第十三次臨時會」1日在金寧鄉代表會議事廳落幕,為期三天的議程順利完成。會中三讀通過由金寧鄉公所提案的「114年度金門縣金寧鄉總預算第一次追加(減)預算案」,並審議通過五項代表提案及113年度總預算決算。 此次會議由代表會主席黃文欣主持,副主席楊水信與代表李俊龍、陳秀金、翁明惠、莊振源、陳孝融、辛愛華、陳尤莉等出席。鄉長楊忠俊率領金寧鄉公所各課室主管,包括民政、建設、社會、行政、農觀、環保、人事、主計及政風等單位主管列席,接受與會代表質詢。 鄉公所主計單位指出,114年度總預算公告實施後,各單位依據法定預算數及計畫進度執行。惟執行過程中,因應軍公教人員待遇調整、公共圖書館閱讀設備升級計畫(收支併列),以及部分業務實際需求,需依《預算法》第79條及「114年度中央及地方政府預算籌編原則」第6點規定,彙編第一次追加(減)預算案。 追加(減)預算案概要如下:一、收支概述:本次歲入追加373萬7,000元,歲出則追加1,419萬元,增加短絀金額為1,045萬3,000元。 二、歲入歲出主要項目:歲入部分: 1.統籌分配稅增加462萬2,000元。 2.上級政府補助收入減少88萬5,000元。 歲出部分總計1,419萬元,分列如下: 1.一般政務支出:68萬2,000元。 2.教育、科學及文化支出:101萬3,000元。 3.經濟發展支出:1,500萬元。 4.社區發展與環境保護支出:-250萬5,000元(減列)。 追加後總預算數為歲入2億9,379萬元、歲出3億4,122萬8,000元,預計年度短絀為4,743萬8,000元,將移用以往年度歲計賸餘支應。該案經三讀會審查,全數「照案通過」。 五項代表提案均獲通過:1.主席黃文欣提案:民眾反映環島北路西山路段車流量大、車速過快,為提升人車安全,建議增設行車測速器。2.代表翁明惠提案: 頂埔下168號前產業道路周邊住戶增加,夜間照明不足,建議協調養工所增設路燈。3.代表辛愛華提出三案: 第一案:速聖廟周邊發生多起竊案,路口未設監視器,建議邀集相關單位會勘後增設路燈,提升治安。 第二案: 金鼎國小大榕樹路口車禍頻傳,因無反光鏡產生視線死角,建議增設反光鏡。 第三案:下埔下26及26-1號附近道路雨天積水嚴重,危及行車安全,建議整修道路排水設施。 在臨時動議中,主席黃文欣特別提及,近日鋒面降雨過後,清潔隊與綠美化人員持續冒高溫從事戶外工作,工作條件艱辛,呼籲公所特別關注同仁身體狀況,並加強提醒補充水分、注意防暑措施,以維護人員健康與安全。
-
警局推暑期青春專案 立槳課程明天起報名
為鼓勵青少年從事健康休閒並提升自我保護意識,縣警局將在八月十六日舉辦暑期青春專案「陽光少年戶外探索教育體驗營」,推出立式划槳(SUP)課程,活動報名將從明天(六日)的下午六點起開放報名,至八月十日下午六點截止,名額共計四十名。 縣警局說明,活動對象以設籍本縣或就讀本縣國中、高中職十二至十八歲青少年為主,報名方式為: 一、前往縣警局官方臉書粉絲專頁,於「2025陽光少年戶外探索教育體驗營」貼文留言「我符合資格,並參加青春反詐活動」。 二、點選貼文內報名連結並依指示填寫資料完成報名。錄取名單將透過臉書抽獎工具隨機抽出,若錄取者未能參加,將依報名順序遞補。 課程將在八月十六日上午八點三十分至下午兩點,在金門高中游泳池(金門縣金城鎮光前路九十四號)舉行。課程內容包含:水域安全教育、SUP器材介紹與操作、基本技巧(趴划、跪划、站姿划槳)、方向控制與轉向技巧、翻船復位與水中自救、團隊合作演練、龍舟板分組競賽。所有課程皆由專業教練指導,並有員警全程維護安全,提醒學員及家長務必遵守教練及現場指揮指示,確保活動安全順利。 縣警局表示,這項暑期營不僅能協助家庭減輕暑期照顧壓力,提供青少年安全且有趣的暑假選擇,更能建立自我保護能力與正確價值觀,活動全程免費,並提供午餐與平安保險。
-
第11屆父親節感恩音樂會8/8溫馨開演
一年一度的父親節即將來到,為感念父親對家庭的默默奉獻,歌頌父愛,宣揚父愛光輝,金門縣圓韵愛樂協會將於8月8日父親節舉辦2025年第十一屆父親節感恩音樂會~古詩新韻敘衷情,該協會歡迎鄉親們前往文化局演藝廳聆賞同樂。 由金門縣政府、陳玉珍立委辦公室共同指導,金門縣文化局主辦,金門縣圓韵愛樂協會承辦的第十一屆父親節感恩音樂會「古詩新韻敘衷情」,將於8月8日晚間七時於文化局演藝廳登場,並由圓韵合唱團、金門縣兒童合唱團、金門縣合唱團共同擔綱演出。活動中,將分別由圓韵合唱團帶來〈聞笛〉、〈那顆星星就是我呀〉、〈我只在乎你〉;金門縣兒童合唱團帶來〈甜蜜的家庭〉、〈天黑黑〉、〈Do Re Mi〉;金門縣合唱團帶來〈一樣的月光〉、〈牽手〉、〈牽阮的手〉、〈再回首〉。另外,亦特別準備了三團大合唱曲目〈阿爸ㄟ風吹〉、〈You raise me up〉、〈感恩的心〉,除了發揮大合唱交流之精神,相互切磋求進步,更是藉著歌聲歌頌父愛,感念椿庭之恩! 金門縣圓韵愛樂協會指出,這一系列的父親節感恩音樂會自2015年首次登場後,持續舉辦至今年已邁入第十一屆,正是另一個十年的開端,曾經參與的幕前幕後人員均深感欣慰。值此光輝時刻,金門縣圓韵愛樂協會本著端正社會善良風氣、禮讚父愛之初衷,除了邀請自首屆至今年年參與的種子隊——圓韵合唱團、金門縣合唱團擔綱演出之外,今年還特別邀請初試啼聲即已名聲大噪的胡璉藝術基金會所屬的金門縣兒童合唱團共襄盛舉。相信今年這一場老中青少共同演繹的父親節感恩音樂會更能開創新局,帶來耳目一新的美聲饗宴,歡迎鄉親們前來聆賞同樂。 該協會指出,2023年因文化局演藝廳整修,第九屆父親節感恩音樂會改採走入社區、擁抱鄉親,與鄉親同樂的展演形式,分別在金門縣大同之家、烈嶼鄉上庫社區活動中心,與大同之家的院友及鄉親們歡度溫馨的音樂饗宴。去年,延續多元的展演模式,持續在部立金門醫院、金湖蓮庵里活動中心完成第十屆父親節感恩音樂會,均獲得很好迴響。 今年,另一個十年之端,賡續往例,在理事長翁維璐、常務理事劉湘金、洪雪卿、理事許美姿以及總幹事黃菊芳的精心策畫下,邀請了由指揮李永舜老師與伴奏李宣萱老師所領軍的金門縣合唱團、指揮洪雪卿老師與伴奏王立梅老師所率領的圓韵合唱團,以及指揮李永舜老師和伴奏李宣萱老師所指導的胡璉藝術基金會所屬的金門縣兒童合唱團,一起演繹盛會、共襄盛舉。同時,還特別邀請退休校長許維民繼續擔綱主持,導聆觀眾進入音樂殿堂,共享動人心弦的經典音樂盛會。 該協會特別感謝彰化銀行、臺灣企銀、金酒公司、金廈海運、金環球旅行社熱情贊助,每一股來自各界的暖流都將匯成一股前進的動力,讓感恩的心持續湧動,讓美好的歌聲沁人心脾,傳唱不歇的美麗樂章。該協會表示,鄉親的參與將會是協會最大的鼓舞與前進的動力,歡迎鄉親們的共襄盛舉,共度一個溫馨美好的夜晚。
-
烈嶼西方社區父親節活動登場 長輩玩牌K歌歡度佳節
勞苦功高的爸爸們,您們辛苦了!為慶祝父親節,烈嶼鄉西方社區發展協會辦理四色牌大賽暨卡拉OK歡唱聯誼活動,社區長輩們共聚一堂動腦娛樂,也聯絡情誼。烈嶼鄉長洪若珊和社區的父親們一起切蛋糕,祝福父親節快樂。 早期在閩南地區、金門、台灣都極為盛行四色牌,「四色」又叫「十胡仔」,金門在軍管時期嚴禁賭博,警察嚴厲取締賭博、玩牌的軍民,四色牌屢遭查禁。但隨著金門解除戰地政務體制,時空背景轉變,玩四色牌已經是銀髮族的消遣娛樂,閒暇之餘,屋簷下、廳堂可見一桌桌打四色牌的長輩,玩牌娛樂,也閒話家常。 烈嶼鄉西方社區發展協會慶祝父親節,利用假日辦理一場四色牌大賽(群胡),邀請社區父親們開博。按桌次坐好位後,開始發牌,長者全神貫注的佈局、摸牌,將、士、象、車、馬、包、卒相繼打出,紅、黃、白、綠紙牌滿場飛舞,「自摸」、「中花」、「到了」聲音此起彼落。競賽過程中,父親們的精神為之抖擻,腦細胞瞬間全部活化了起來,都是為了能夠從牌桌中勝出贏得獎勵。協會透由活動讓父親聚玩四色牌,大家一起在牌桌上動動腦,賭輸贏聯絡情誼,歡度父親佳節。 烈嶼鄉長洪若珊到場向居民們賀節,洪若珊肯定協會團隊付出很多心力,辦理活動,服務社區居民。 洪若珊鄉長、西方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方建軍和居民一起切蛋糕,祝福八八父親節快樂。
-
洪清漳金門潮間帶攝影展即起於文化局展出
由金門縣文化局主辦的《潮間的凝視-洪清漳金門潮間帶攝影展》,即日起於文化局展覽室展出,展期至8月13日,並將於8月9日上午10時舉行開幕式。展覽呈現攝影者洪清漳十餘年來深入金門海岸、紀錄潮間帶生態的心血結晶,以影像呼籲社會重新思考人與海洋之間的深層關係。 洪清漳自2008年起長期投入潮間帶拍攝工作,蹲守、涉水、潛伏於灘地之間,迄今已拍攝並辨識超過1,500種海洋生物,當中包含多種臺灣未曾紀錄的稀有物種,並曾命名發表「金門鐘螺」,為金門自然史寫下重要一頁。 「攝影是一種凝視,我希望觀者能從畫面中理解我們與海洋不可分割的命運連結。」洪清漳表示。他強調,這些影像是他與潮間帶共同生活的證據,盼能成為觀眾關注海洋的契機。 本次展覽作品除生動呈現潮間帶生物樣貌外,亦透過空拍畫面呈現海岸環境變遷,包含互花米草快速蔓延、蚵田掩蓋積砂導致產業衰退,以及海漂垃圾問題等,引發對人類活動與自然之間關係的省思。 展場中可見洪清漳長年與在地蚵農互動的珍貴紀錄。他是生態觀察者,更是環境教育推動者,透過攝影課程、田野實作、生態筆記與棲地巡守等方式,引導學生與民眾走進潮間帶,實踐「保護海洋,從認識開始」的理念。 他呼籲社會大眾正視氣候變遷與人為影響下的海岸危機,共同推動減少海漂垃圾、支持友善養殖、抑制外來種等行動,攜手守護這片生命搖籃。 配合展覽,文化局亦將於8月9日(星期六)下午2時至4時於三樓會議室舉辦專題講座,由洪清漳老師親自主講,分享他十多年來的生態觀察與拍攝歷程,帶領聽眾深入認識潮間帶生命的低語與變遷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