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金寧圖書館親子活動 彩繪鋁罐來種植多肉植物
金寧鄉公所於金寧鄉圖書館辦理「地方特色系列閱讀推廣」活動,聘請植創jgarden-蔡宜宸講師教學鋁罐彩繪&蝶古巴特拼貼+植物種植,以「廢棄物回收再生&創意改造」為理念,為友善環境盡些許棉薄之力。鄉長楊忠俊表示,這次利用廢棄鋁罐來當盆器,讓大家學習友善環境,親子共同創作,從小教導下一代打造綠色未來,也希望推廣閱讀,培養愛物惜物的觀念。 這項活動原本要在母親節前夕舉辦,但受到疫情影響延後辦理,金寧鄉長楊忠俊夫婦及社會課長李煜翔都到場參與。蔡宜宸講師每次都會為活動帶來創新的作品,讓民眾眼睛為之一亮,這次利用鋁罐來當盆器,利用蝶古巴特拼貼將餐巾紙上的圖案黏合於坯體上,圖案表面刷上保護漆,即是與眾不同的作品。透過手作與植物種植的過程,傳遞手作樂趣與植物養植愛好,並透過植物觀察、養植成就、達到自信、社交、情緒安定、健康維持及療癒心理等許多益處。 鄉長楊忠俊非常感謝大家假日願意走出來參與活動,原定是母親節活動因疫情關係延後到父親節舉辦,當前社會家庭母親與父親都是家中重要的核心,要出去上班,回家後還要陪伴小孩,非常的辛苦!為了小孩的成長歷程付出了許多心思,大家放假時能多與小孩陪伴,一起增進知識,讓每一刻都成為未來美好的回憶。平常父母上班忙碌與孩子互動時間較少,所以金寧鄉圖書館積極推動假日推廣親子藝文活動,感謝各位鄉親的支持驅使鄉公所前進的動力,希望鄉親們能持續關注,未來會帶來更多不同的活動。爸爸與媽媽都是家中重要的樑柱,利用親子休閒時光,一起到圖書館吸收知識、聽故事,參加活動不僅可以增進親子情誼,也能讓大人從學習中陪伴彼此成長,親子共同做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鋁罐盆栽,也在假日多了一份美好回憶。
-
代間教育2場講座 歡迎報名
為提倡代間教育,金門縣家庭教育中心將於8月13日及8月20日辦理「世代對話—祖孫共處共學生活秘笈」講座,歡迎祖孫三代一同報名參加。報名請致電家庭教育中心,電話:312843。 活動地點為金門青年活動中心(救國團2樓),8月13、20日講座分為上下午場,上午場9點至12點、下午場1點30分至17點30分,共四場次,名額有限,來電報名額滿為止。 活動規劃有祖孫共學講座及代間同樂DIY,可豐富家庭生活情趣,鼓勵祖孫三代共學,促進不同世代的情感交流,學習如何讓祖孫關係更親密。藉由繪本故事的精神,提供家庭價值的傳承,透過生命故事的講述,一同創作家庭生命繪本,並增進祖孫互動與了解、分享快樂,以及凝聚家人關係。
-
實踐醫療在地化 金門IDS計畫提昇有成
本縣衛生局局長李錫鑫於本月5日受邀出席「全國山地離島偏鄉醫療觀摩會」,研討山地離島醫療發展現況。衛生局說明,臺北榮民總醫院自民國94年起承作金門IDS計畫,為逐步實踐在地化醫療,減少病患後送轉診情況,在健保署和金門縣政府的合作下,由北榮派出專科醫師進駐金門醫院,提供急診醫療、專科檢查、專科門診、專科駐診等服務,以提高金門在地醫療量能;至今投入的專科醫師支援急、門診共38,488診次,專科駐診累計1,357名,醫師、醫事人員支援專科檢查也有2,299診次,已服務超過80萬人次,大幅提昇金門醫療品質。 李錫鑫指出,在金門、馬祖、澎湖等離島IDS醫療中,金門IDS是最精緻、擁有最佳品質,成果也是最豐碩的;特別感謝北榮長期對金門醫療的支持與付出,不論是協助心導管室的成立、神經外科的進駐、協助癌症者之化學治療,以及遴派醫師全天候支援,大幅提昇就醫便利性,讓金門鄉親減少臺金奔波之苦,對金門急重症醫療的完善有莫大功勞,也讓縣內緊急轉診後送率有顯著下降,是達成在地化醫療的重要指標。 會中,北榮神內醫師季康揚分享自己於金門支援時的案例,一位住在小金門的婆婆,晚上將近十點突然意識改變、單側無力,經烈嶼分院急診醫生判斷為中風,立刻聯絡海巡,由海巡艦艇將婆婆送至大金門,再由救護車送往金門醫院,經診斷為典型中風,立即注射血栓溶解劑,並安排飛特立專機後送北榮,聯繫麻醉科及放射科做電腦斷層的灌注掃描及取栓。季康揚認為,如果沒有IDS計畫支援,後送時間或是等待支援的時間,可能就會錯過中風黃金治療期,患者後續恢復可能就不會這麼好。 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陳威明指出,北榮承作金門IDS計畫已邁入第18年,在健保署與金門縣政府的合作下,北榮派出多位專科醫師進駐金門醫院,並協助金門醫院成立心導管室,自104年正式啟用後,截至111年3月已治療1,632位病患,讓金門鄉親因急性心肌梗塞後送的比例從31%下降到4%,105年核磁共振造影室正式啟用,108年更開始了癌症化學治療,免去病患臺金奔波之苦,這是提昇金門在地化醫療的重大成果。陳威明亦表示,金門醫院的進步大家有目共睹,十分感謝中央健康保險署及金門縣政府給予臺北榮民總醫院機會為離島醫療盡一份心力,北榮將持續給予最大的支持與幫助,精益求精,心繫金門,守護金門鄉親的健康。 本縣衛生局強調,培養人力、增進設備、提昇醫療規模和品質,積極強化以金門醫院為核心之醫療在地化,是規劃金門醫療產業的重要策略,目前縣內心血管疾病、緊急手術、癌症化療等醫療服務皆已到位,在地急重症照護日趨完善,未來衛生局會持續精進和更新設備、人力,讓在地醫療取得更大成果,也讓鄉親獲得更多的關懷和照顧。
-
金門島裡島趣:國際設計師-學生工作坊12日截止報名
你對設計思考認識多少?你想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嗎?由金門縣政府教育處主辦,委由好金門國際傳媒團隊執行的「2022國際設計思考教育活動」,第一波3場次工作坊,即日起至12日止開放報名,歡迎國小五年級以上、國中三年級以下學生填表報名,不要錯過這個專為金門在地文化打造的設計思考活動。 縣府教育處說明,為實踐金門縣國際教育實施綱要「全球思考‧在地行動‧創新思維無國界」,該處特別規劃「金門縣2022國際設計思考教育」學習方案,積極培育全縣中小學學生設計思考及解決問題能力,希望訓練學童成為具備思考力、實踐力、創新力及國際視野的新世代。 第一波活動自8/15到8/23開辦3場次紮實又有趣的「金門島裡島趣:國際設計師-學生工作坊」,將邀請全縣國小五年級以上至國中三年級以下學生全程免費參加,活動設計將「國際教育(International Education)」與「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結合,以訓練解決問題能力的新興教育方法論,強調如何讓設計思考融入教育,培養孩子解決問題、應變世界的能力,分別由來自捷克、法國與美國的國際設計師帶領學生一起以金門在地議題出發,尋求創新解決方案,並創造更多的可能性,迎向未來世界的挑戰。 工作坊主題包含建築、繪畫及音樂,善加運用金門在地的天然資源,重複使用再結合創意發想,達到永續思維的理念,活動內容如下: 課程一:8/15(一)8/16(二)捷克Petr Danda-「住在金門的好」;透過有趣的活動,加深對視覺識別和建築價值的認識。 課程二:8/17(三)8/18(四)法國Olivier Ferrieux-「繪出金門的好」;讓學生能對生活周遭的人事景物更有感受,對於色彩、圖案性質與多元媒材的創作結合更具信心。(課程二僅限國中生參與) 課程三:8/22(一)8/23(二)美國Ross Aftel-「聆聽金門的好」;學習打擊樂到學習圖形樂譜,讓學生繪製自己獨一無二的樂章,培養即興演奏的技能。 活動地點在金門大學綜合大樓一樓國際系106教室,教育處提醒,3場次課程均由家長接送學員至上課地點報到及活動結束後接送,另報名採先報名先錄取,主辦單位保留活動變更之權利,任何活動內容修改更正,以臉書公告為準,此外,凡遇天災或不可抗力因素,需延期辦理活動時,將另行通知。活動最新資訊,歡迎至「金門島裡島趣」粉絲團按讚即可收到第一手資訊,報名相關資訊可洽詢0908325351王小姐。
-
車船處召開年中工作檢討會
金門縣公共車船管理處召開111年度年中工作檢討會,由處長吳志偉主持,各課室主管及同仁均前往參加,並邀請上級單位金門縣政府觀光處科員張功潭列席指導,檢討過去半年處務工作成果,亦籌謀策進後半年度施政主軸及工作目標。 吳志偉首先感謝與會同仁平日的辛勞與付出,該處業務性質繁雜,有賴同仁們兢兢業業,奉獻一己之力,使車船處各項業務能按部就班的推動與執行,以四通八達、完善無縫交通路網為目標,致力打造縣內便捷優質的公共運輸環境。之後由車船處各課室依序進行業務計畫執行、工作重點及未來努力方向報告,進行案件檢討及意見交流。 與會的縣政府觀光處科員張功潭也對車船處近年愈發展現業務的正向活力表示肯定,而針對車船處經營縣內公共運輸業務,縣府依舊會全力支持,請車船處同仁可安心在工作崗位上提供鄉親更創新、優質的服務;他另提出業務改良建議,包括公車路線新增或調整站點,公車動態資訊系統之連動呈現,宜縮短系統更新時間,儘速顯示正確乘車資訊;至於評估站點建置候車亭,需有票證等客流量數據資料作為參考並納入研議基礎,再決定是否於現地設置候車亭及其規格大小,並審慎評估候車亭設置地點之優先性排列。 吳志偉表示,符合民需的公車行駛路網規劃、周全的配套硬體設施及員工服務品質乃該處任務及課題,基於本縣村里聚落、道路系統與交通特性等因素考量,為實踐人本交通規劃理念,以服務民眾為目的,需突破外在環境挑戰,多方權衡後採取妥適作為,針對各課室重要業務推展,特別要求下列事項列入追蹤管考: 一、金門大橋目標通車期程為10月中旬,而大小金門公車路網計畫已於111年7月經縣府核定,可貼切服務鄉親在通勤、就醫、就學、購物日常之民行需求,但此項措施鄉親可能尚未清楚了解如何搭乘與有效利用,為免辜負此計畫推動的良善立意,後續路網規劃成果內容於各社群管道上的行銷、宣導極具重要性。 二、未來金門大橋通車後,金門本島與烈嶼鄉聯結的運輸模式,將由過去的船運轉變為陸運,故對於烈嶼通勤鄉親來說,公車沿線途經的候車亭環境場域、智慧動態資訊顯示系統設置等硬體項目均有檢討、調整及優化之需要,須巡檢烈嶼各鄉鎮村落不同站點候車設施,積極改善並於大橋通車前如期完成,以營造優質便利的候車空間。 三、電動巴士乃未來通勤大眾運具趨勢,且為力拚淨零碳排,中央政府已設定2030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政策,為應對未來可能投入運能的電巴充電量需求,車船處場域的充電樁等先期設備的擴充建置,宜分階段、分期程備妥腹案;並構思妥善運用既有建華停車場內太陽能自主發電系統,產出綠電除販售台電公司外,並與電巴的充電設備完成電力系統整合。 四、為提昇整體公共運輸服務品質,提昇乘客滿意度,該處通盤檢討全縣公車候車亭座落位置、候車環境及公車停靠空間等現況,衡量現地條件及票證資訊分析等要素,將老舊候車亭漸進式汰除或翻新,因應現今候車亭追求簡潔明亮、易於管護的潮流。 五、車船處提供運輸服務品質之良窳,由客訴案件作為資訊回饋及檢討依據,該處定期召開會議,彙整每月客訴案件態樣及後續處置情形並加以檢討,同時將各案處理、改善結果列冊以茲借鏡;每逢員工定期教育訓練期間,邀請資深同仁或外部專家講授服務品質課程,深化以人為本、服務導向觀念,提昇同仁服務知能,並建立橫向溝通管道,期能迅速處理解決各業務突發問題。 六、針對車、船安全建立內控制度,成立稽查小組並律定督導抽檢實行辦法,要求同仁全面落實實施公車、船舶每日自主檢查及設備定期檢核,依據檢查表按表操課,確保設備或機件正常運作及遵循交通法令規範,以維交通載具行駛安全。 七、有關台灣好行金門線,該處已連續7年(2015年至2021年)榮獲交通部觀光局舉辦台灣好行服務管理及服務品質優化作業滿意度評比「客運業者組」第一名。除提供優質、完善旅遊服務路線外,近幾年亦導入線上訂票、四國語言導覽服務等便民作為,並不定期提供票價優惠刺激旅遊意願,後續加強台灣好行金門線推廣力度,吸引遊客沉浸、體驗金門之美。 八、依據職業安全衛生法第22條及勞工健康保護規則第4條規定啟動車船處與浯江輪渡公司員工臨場健康服務,員工得透過諮商醫事人員尋求專業醫療建議,維護員工身體健康。 吳志偉期勉該處同仁應具優秀的工作能力與條件,而各項業務需透過同仁自身的常識觀念著墨、學習,但許多細節仍需親身體驗,或於團隊場合進行分工溝通協調,研擬具體解決問題方案後才有辦法突破自我,更加進步。另外,處內同仁肩負縣內大眾運輸任務、備極辛勞,第一線車運、船運同仁全年無休辦理疏運工作尤是如此,小三通同仁也需支援執行車、船運具防疫清消作業,工作時需秉持主動積極、親切熱忱的精神,落實為民服務,追求安全第一。 而車運業務諸如金烈公車路網資訊發布、車輛與人力調度營運管理計畫、友善候車環境建置等因應金門大橋通車前置作業之整備尤為關鍵,吳志偉也請同仁群策群力,在現有基礎上持續精進,結合大數據資料逐步導入智慧升級措施,創造更多施政亮點;浯江公司大小金船運業務,即使金門大橋通車在即,同仁仍應盡心盡力於船運工作,恪守份內職責,嚴格把關船舶航行安全,提供乘客一個便利、安全又放心的乘船環境。
-
高市府社會局長謝琍琍訪金江關懷據點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長謝琍琍,在專門委員陳绣裙、長青中心于桂蘭主任陪同下,前往金江(金門鄉親暨鹽埕區江西里)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視導,受到高雄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陳德順、據點的長輩及志工們的熱烈歡迎。謝琍琍除感謝同鄉會的熱情付出外,也期盼同鄉會提昇服務能量、增加服務時段,以嘉惠鄉親及社區的長輩。縣府駐南區主任蔡忠盼、副主任段宜君也連袂出席這項活動。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肯定金江關懷據點的績效,推薦其參與健康促進2.0專案。在長達三個月的時間裡,由物理治療師、營養師、心理師、藥劑師等組成的專業團隊,來進行志工培力及活動帶領。這對志工是增能、對學員是大利多。 高雄市金門同鄉會附設的金江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係鄉親蕭月娟講師一手媒合及帶領下而成立的。緣起於機場服務時,高高屏3個同鄉會人員彼此的分享。蕭講師認為高市金同會的場地、理監事參與的意願、鄉親及會館所在地(鹽埕區江西里)長輩人口數的比例,都符合設置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的條件。 在蕭月娟劍及履及的推動,以及高雄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陳德順、常務監事陳國明、總幹事李沃植、秘書許清練的大力支持下,金江關懷據點順利在110年10月1日正式成立。 近一年來,據點也陸續推出系列溫馨又有意義的活動,包括據點特色課程、防詐宣導等,執行秘書許清練還特別將刊登在金門日報的6篇活動報導,匯整成小冊,送給與會貴賓,受到一致的好評。 負責督導關懷據點業務的長青中心主任于桂蘭,十分認同金江關懷據點的願景,「活到老、學到老;玩到老、一起老。」很具體描述了關懷據點的設置用意。長輩來到關懷據點,學習新知、動動手與腦、透過運動器材等來增強體能、做做手工藝;彼此關心、相互交流,讓老年生活依然精彩。鹽埕區公所社經課長黃國梁也高度讚賞據點的課程多元、活潑而且充實。如果將來能增加服務時段,更是長輩之福。會館所在地的江西里,鄭錫國里長與同鄉會互動密切,他也大力請求社會局能給予經費的補助,讓同鄉會設置電梯,方便長輩免爬樓梯之苦。 縣府駐南區主任蔡忠盼除了認同同鄉會辦理關懷據點,不但資源可以共享,據點的業務費或多或少也能挹注同鄉會的水電及電話費等,算是不無小補。但更重要的是,設置關懷據點,真的是造福鄉親。蔡忠盼觀察金江關懷據點之所以能成功,理事長的態度很關鍵,特別是看到同鄉會的理事長、常務監事、總幹事,上課從不缺席。他笑著說「這把年紀還能拿全勤獎,要給100個讚」。
-
清大林世昌執行長率60餘位碩博士生移地金門教學
清大科技管理學院在職專班林世昌執行長日前率領Eric Lab研究室成員暨家屬60餘人,跨海來金門展開為期四天三夜的移地教學暨學術活動,期間並舉辦以女性崛起為主題的「當代女力工作坊」以及論文分享等一系列學術成果發表。 畢業於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經濟學博士的清華大學林世昌執行長,是目前國內大數據分析數一數二權威學者,兼具經濟、商學與實證分析專業,並擁有滿腔的教育熱忱,更以「利他」做為實驗室最重要的教育精神,林世昌指導的學生不計其數,不論畢業抑或在學研究生,皆能自動自發為實驗室的交流以及傳承盡一己之力,此強大的實驗室核心價值,讓團隊更趨茁壯團結,彰顯清華大學「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校訓以及「行勝於言」的實踐精神。 抵金移地教學的碩、博士學生涵蓋校務研究中心、經濟系、英國利物浦大學雙聯博士班、科管院在職專班的EMBA、Dual EMBA、MPM、MBA、HBA以及MFB等班別,林世昌利用此行機會再次建立起清大校本部以及金門教育中心博、碩士生的交流橋樑。 此行的重點活動是由林世昌於金門尚義機場會議廳主持的「當代女力工作坊」,第一篇論文由清大在職專班E22陳秀鳳分享「解析瑜伽參與、中斷練習及持續練習因素之計量分析」。接著由今年初取得英國利物浦與清華大學經濟學雙博士的Jac Thomas遠端連線報告有關兩性平權在台灣低生育率之下所扮演的角色,該文甫於Asian Population Studies接受刊出。最後也由MPM-22袁尉慈發表「領導人性別與政府體制是否影響新型冠狀肺炎下之防疫政策?」的研究成果。 林世昌隨後並帶領所有同學前往金沙鎮述美國小,除了為Eric lab成員劉界宏校長在述美國小任期的最後一天,贈花歡送表彰其任內的卓越表現,並設計「瘋狂抽獎」的分層隨機抽樣,由10位Eric lab同學發表三分鐘的研究發想、感想與心得,以此別開生面的方式慶祝劉界宏校長調任烈嶼西口國小。 此次金門行,林世昌還特別商請金門大學前校長李金振(現為清華大學金門教育中心總監)導覽金門大學,藉由李總監生動細膩的解說,同學們皆能體認金門大學從無到有,艱辛的建立過程,十七年孵化出十一棟建築物,面對重重挑戰與關卡。 同學們在行程尾聲也搭乘「初日號」,從海上近看即將竣工的大、小金門跨海大橋,以及近在咫尺的廈門,面對歷史浪潮來襲與轉型,清華大學致力於金門戰地高等教育深耕萌芽,加諸Eric Lab實驗室「利他」的核心價值,戰地堡壘與高教無違和感的浸潤結合,可以預見金門無可限量的學術、文化發展潛力,金門也注定將再次於歷史上寫下高教篳路藍縷的美麗篇章。
-
第31屆金城盃籃球賽頒獎閉幕 活動圓滿
2022年「第31屆金城盃籃球賽」經過6天共34場的激烈賽程,於昨日下午正式畫下完美句點,社會組由烈嶼鄉公所拿下冠軍金盃;菁英組方面,冠軍金盃由能仁家商抱走。金城鎮長李誠智感謝所有球員及球迷的熱情參與,並和大家相約明年再見。 金城盃閉幕典禮於昨日下午4時許在縣立體育館舉行,由金城鎮長李誠智主持,縣府社會處長董燊、教育處副處長陳家輝、縣立體育場場長蔡木川、金城鎮民代會主席陳天成、代表郭永隆、胡凱宇、翁沂杰、賢庵里長顏士強、昇恆昌經理劉雅均等貴賓出席,並且擔任頒獎人,頒發獎盃給予前幾名的隊伍,祝賀獲獎的球隊。 近幾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兩岸大學籃球交流暫時中斷,為了不讓引頸企盼的球迷們失望,近年來,金城盃菁英組賽事特別邀請國內關注度最高,同時也是最拚搏、最熱血的HBL全國高中籃球聯賽、110學年度前八強—光復高中、南山高中、能仁家商、泰山高中、東泰高中、錦和高中、108學年前八強南湖高中,以及國手級的中華台北U16男子籃球代表隊同場競技;而社會組則有烈嶼鄉公所、金門高中、金門農工及沃皮斯潮流組隊共襄盛舉,場場都吸引眾多年輕學子到場觀賽。 鎮長李誠智並感謝金城盃籃球邀請賽裁判長李增輝率領的裁判團隊,本屆金城盃籃賽,特別邀請國內P. LEAGUE+聯盟裁判長林錦龍,以及賴建忠、陽和平、黃振峰、洪永昱、伍銳威、王立昌及張瑋峻,T1聯盟黃永助、SBL聯盟張峻橋、黃少伯(金門籍)、UBA張弓弘及WSBL楊翔燁(金門籍)等裁判老師們,陣容堅強,為金城盃做最公正、專業的執法。 李誠智表示,要在金門舉辦菁英組賽事,的確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但就像愛因斯坦說的「唯有那些異想天開的人,才能完成不可能的事」。金城鎮公所樂於為所有籃球愛好者打造一個跳脫窠臼、精益求精的賽事舞台,更願意藉此鼓舞所有人:「擁有夢想的人,不做選擇題,只做證明題」。他也感謝所有運動員用認真的態度、拚搏的精神,帶給觀眾們場場精彩、難忘的籃球賽事。 縣府社會處長董燊表示,這屆金城盃籃賽,讓他感受最深的是球隊年輕朋友展現活力、愛運動,場邊的垃圾會自己撿,顯示教育成效佳,並歡迎台灣球隊明年再來金門比賽。 社會組方面,由以烈嶼鄉公所贏得冠軍,獲得獎金新台幣2萬元及獎盃一座;亞軍為金門農工,獲得獎金新台幣1萬5千元及獎盃一座。最佳球員獎分別是:(烈嶼鄉公所)洪維航、(烈嶼鄉公所)蔡松益、(金門農工)楊人翰、(金門農工)徐聖祐、(沃皮斯潮流)余明駿、(沃皮斯潮流)蔡士雍(增列)。最有價值球員:(烈嶼鄉公所)陳令飛。 菁英組方面,由戰績六勝一負的能仁家商贏得冠軍,獲得新臺幣3萬元及獎盃一座;亞軍為泰山高中,獲頒新台幣2萬元及獎盃;季軍為東泰高中,獲頒新台幣1萬5千元及獎盃,最佳五人獎則為(能仁家商)王翊仲、(能仁家商)吳宇撒、(泰山高中)張祐偉、(泰山高中)李垣宏、(東泰高中)蔡承翰。最有價值球員:(能仁家商)鄒子羲。
-
古寧頭李氏宗親會理事長就職 楊鎮浯頒當選證書
社團法人金門縣古寧頭李氏宗親會昨日中午舉行第七屆理事長就職活動,縣長楊鎮浯頒發當選證書予新任理事長李正騰。楊鎮浯向新任理事長及理監事道賀,希望新的理監事會能在既有的基礎上發揮組織的運作,繼續來服務宗親,推動宗親會會務。 楊縣長也以李氏宗親就像一家人,尤其在縣府團隊中就有很多優秀宗親協助縣政推動,是感謝李氏宗親的牽成,並領受這很重要的一份情。看到李氏宗親會團結、凝聚力強,是期在新任理事長李正騰接任帶領下,積極展現作為,會務愈來愈好。縣府也會在相關建設儘量配合,縣政整體施政更能一起繼續合作打拚。 金門縣古寧頭李氏宗親會第七屆理事長就職暨幹部授證典禮,昨日上午十一時起在盈春閣餐廳舉行,印信交接典禮在常務監事李敏豐監交下,新任理事長李正騰與原任理事長李增財完成印信交接。縣長楊鎮浯頒發當選證書予新任理事長李正騰,再由李正騰頒發當選證書予各理監事和會務幹部,正式就職。 金門縣金寧鄉湖峰楊氏宗親會理事長楊肅元,也特別親自到場,並致贈書有「敦親睦族」匾額祝賀;李氏宗長李錫榮因腿傷未克出席參加,是由媳婦盧淑惠代轉他捐出三萬元做為宗親會會務基金。 卸任理事長李增財謙虛表示,八年理事長做得不好,要向宗親致歉,也感謝宗親的支持,並期在新任理事長帶領下,李氏宗親會更團結和諧。 李正騰也頒發證書予常務理事:李汶泱、李銘坤、李開陣、李明瑄。理事:李天送、李增遠、李開盤、李國輝、李朝金、李再杭、李智能、李世瑤、李錫東、李誠智。常務監事:李敏豐。監事:李麗興、李志鴻、李水思。同時聘任總幹事:李俊彥,副總幹事李有財、李成志,出納李增鑫,會計李逢慶。 金門縣古寧頭李氏宗親會由新任第7屆理事長李正騰代表致贈紀念牌予卸任第6屆理事長李增財、第1-5屆總幹事李開陣、第6屆總幹事李琳瑯,感謝為會務奉獻心力。 李正騰也感謝宗親的支持,表示當選是責任的開始,未來將在既有基礎上,致力會務創新,以及加倍努力於會務發展、推動。更感謝縣長楊鎮浯以存好心、多做事,清廉正直用心縣政施政,是呼籲宗親繼續支持他連任。 昨到場除李氏宗親會宗長、宗親外,立委陳玉珍、前縣長李沃士、縣議員李應文、李養生、縣府社會處長董燊、建設處長李有忠、金門縣衛生局長李錫鑫、金城鎮長李誠智、金寧鄉長楊忠俊、金城鎮民代表會主席陳天成、金門縣翁氏宗親會理事長翁明楷、前國民黨金門縣黨部主委石兆瑉等,均到場祝賀參與,場面熱絡。
-
避免重複感染 縣府籲鄉親完整接種疫苗
金門昨(7)日新增104例COVID-19確診(K10412-K10515),全縣個案累計10,515例,約占常住人口15.83%。縣府表示,確診者自然抗體會隨時間消失,仍有穿透性第2次感染可能,目前金門計有13人有重複感染情形,提醒仍應完整接種疫苗。 金門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說明,ACIP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李秉穎指出,一開始大家認為得過新冠會獲得無敵星星,但現在知道並沒有無敵,有時還會穿透性第2次感染,免疫力不知道可以撐多久,自然感染抗體還是會消失;且打疫苗不會讓慢性病更嚴重,慢性病或潛在疾病者,可在病況穩定下接種,有效降低感染後重症的風險,對可能出現的BA.5疫情,仍有保護效果。因此,呼籲確診者也要打疫苗。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7月1日曾宣布「COVID-19重複感染之定義及個案處置原則」,重複感染之定義包含二類別:(一)已解除隔離治療之確診個案,如於發病日或採檢日1至3個月內症狀惡化,且PCR檢驗陽性且Ct值<27或抗原\核酸快篩陽性;(二)已解除隔離治療之確診個案,於發病日或採檢日間隔至少3個月後再次PCR檢驗陽性且Ct值<30或抗原\核酸快篩檢驗陽性。以上這兩類民眾將被判定為二次染疫,目前金門縣已有13人有2次染疫的情形。地區指揮中心建議,確診者仍要完整接種COVID-19疫苗基礎劑及追加劑,高風險者,如長者、免疫低下族群,更要接種第2次追加劑,不管有沒有確診都要完整接種;而確診者,從發病日或確診日(無症狀感染者)起,間隔3個月且無急性症狀後,就建議施打後續尚未完成接種的疫苗劑次,完成COVID-19疫苗基礎劑及追加劑接種。 地區指揮中心並指出,目前中央已開放50歲以上成人、機構住民、免疫力低下或不全者等對象接種第2次追加劑,尤其65歲以上長者感染後導致重症風險高,應儘速接種,以提升免疫保護力。此外,醫事人員、機場港埠、居家檢疫、航空機組員等相關工作人員,也可評估自身染疫風險及意願接種。 金門昨新增104例確診,個案累計10,515例,約占全縣常住人口15.83%;目前收治中69例,其中無症狀或輕症61例,中症5例,重症3例;確診者居家照護749例。另經衛生局疫調,密切接觸者新增匡列居家隔離者109人,目前居家隔離261人,解除居家隔離115人。此外,目前醫院負壓及專責病床總計40床,已使用18床(含1位居隔個案),尚有空床22床,顯示地區各單位的應變得當與醫療資源能量充足。
-
社區清潔日 金湖鎮22個社區動起來
金湖鎮長陳文顧昨(7)日在「金湖鎮社區環境清潔日」,特別前往山外社區及下莊社區與社區志工們一起打掃環境,除感謝山外社區理事長陳自強及下莊社區理事長薛逸璞率社區志工一起來打掃,他同時感謝金湖鎮22個社區志工全力動員,讓金湖鎮社區更整潔、景觀更美麗、同時也讓長輩們身體更健康。 陳文顧表示,自他上任以來,鼓勵社區志工響應及參與每月一次的「社區環境清潔日」,一起動手打掃社區內外環境;除鎮公所環保課課長李博豪率領清潔隊員,平時針對登革熱孳生源、髒亂點及巷道雜草環境清理外,並動員志工伙伴協力進行各社區內環境整理服務,期能帶動民眾自主參與社區環境清潔整理維護,改善環境衛生,減少病媒蚊孳生,並請志工對於空屋、空地、公園、地下室及菜園等高風險場域或列管點,加強巡檢及清理作業,提升居家生活環境品質,營造健康清淨的生活家園,以達清淨家園、環境美化及防疫、登革熱防治的雙重功效。陳文顧也呼籲鄉親,養成定期清掃環境的習慣,維護居家周邊品質,並和大家相約下一次的「社區清潔日」,一起再來奉獻心力,營造清淨家園、優質環境。 陳文顧再次提醒大家,目前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期間,勤洗手、佩戴口罩,做好個人衛生防護措施,降低呼吸道疾病傳染風險,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共同維護社區安全。
-
述美國小音樂展演 金門遇見凡爾賽大提琴
述美國小大提琴社團成立至今已有六年,為提供暑期正當休閒活動,並精進學童音樂技能,述美國小暑假音樂營隊展開為期兩周培訓課程,強化學生的大提琴演奏能力,日前在金城國中藝文中心舉辦發表會,除述美及縣內其他各校學生,更有來自台中大提琴師生,橫跨金台兩地的聯合音樂盛會,融合金門人文薈萃,台中的豐富多彩、法國的精緻優美,奏出完美的仲夏樂章。 述美國小暑假音樂營隊大提琴營隊指導老師陳怡潔平時指導學生音樂,亦邀請任教於中二中、南投高中音樂班林泱珊老師擔任分團老師,共同辦理暑假音樂營隊,參與的有述美國小大提琴社團學生,亦包含城中、沙中、開瑄、多年、柏村等校學習大提琴的學生共同參與。 新任述美校長楊恭墉表示,述美國小大提琴社團由前任校長劉界宏與留法大提琴老師陳怡潔於二○一六年成立,自樂團成立以來,學生利用課後進行團練,並定期結合其他大提琴學習學生及團體,舉辦盛大的音樂發表會,除提供述美學生表演舞台外,並透過與其他學生的交流,以增強音樂學習技能,更透過交朋友的方式,強化音樂學習的動力與興趣。 歷經兩周的培訓課程後,述美國小暑假音樂營隊在八月五日晚七時三十分在金城國中藝文中心舉行發表會,表演現場除家長熱烈參與外,教育處社教科長楊珮瑤到場為參演學童打氣加油。另述美前任校長劉界宏、新任校長楊恭墉都至現場全程參與,陪伴展演學生到結束。劉界宏表示,樂團能夠成立,要感謝非常多人的協助,包含了樂團指導老師陳怡潔、學校謝宜庭老師及行政團隊、家長和學生。 在其發表會表演曲目首由年紀四歲到六歲的C團小朋友與B團小朋友的小星星變奏曲拉開序幕,小小孩初試啼聲,讓台下家長和聽眾聆賞充滿童趣的旋律樂音。接著,由B團、A團小朋友接續演奏,曲目包含合奏與獨奏,跳動的樂符,展現出學生平常紮實的訓練外,聽眾也都安靜欣賞,展現出好國民的禮儀,是一次成功的音樂展演,也是一次成功的欣賞表演的機會教育。 楊恭墉表示,學校除在既有學術課程學習外,並要為學生建構舞台,讓孩子平時的技能培訓有一個表現的機會,未來對於學校原有推展良好的學習社團也會接續辦理,提供學生不中斷的學習機會,也勉勵社團成員能堅持到底,才能有良好的學習成果。此外,此次音樂會也邀請縣內國小老師翁醇溶、徐元妤擔任鋼琴伴奏,讓音樂會順利進行。音樂會下半場,則由陳怡潔、林泱珊老師合奏的波凱里尼迴旋曲,優美樂曲展現兩位老師精湛的琴藝,讓縣內愛樂者一起共享美好的音樂饗宴。最後,其展演學生、指導老師、與會貴賓家長、學校團隊與工作人員一起拍攝大合照,為活動劃下完美的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