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馬山播音站觀測所9/16-19暫停開放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為提升遊憩設施品質與安全環境,將辦理馬山播音站及馬山觀測所外便道改善作業,施工期間自114年9月16日至9月19日止,共計四日,兩處景點將暫停對外開放,請民眾及遊客留意行程規劃。 金管處說明,馬山播音站與馬山觀測所位於金門東北角,歷史上曾是對岸心戰喊話的重要據點,至今仍保存完整的戰地氛圍,是很多遊客必訪的地標景點。播音站內的展覽介紹過去冷戰時期的歷史背景,觀測所則提供開闊的視野,能遠眺廈門海域,兩者兼具教育、歷史與觀光價值。 此次施工主要針對外部便道進行改善,以提升通行安全與設施耐用性。由於該區域地勢特殊,常年受東北季風與海鹽影響,地面設施容易老化破損,因此管理處安排進行修繕工程,以利未來遊客能有更舒適、安全的參觀體驗。 金管處提醒,施工期間將全面暫停開放,建議遊客可改往鄰近景點參訪。金管處呼籲民眾配合施工規劃,避免進入工區,以確保安全。施工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金管處表示,工程完成後,馬山播音站及觀測所將以更完善的面貌迎接遊客,提供兼具歷史教育與觀光體驗的特色戰地遺址景點。
-
膠彩秘境工作坊中正登場 學童體驗土地與藝術對話之旅
由金門縣文化局主辦、中正國小協辦的「膠彩秘境:金門的土地與故事」藝術教育工作坊,近日在中正國小五、六年級美術班登場。活動以傳統東方繪畫中極具代表性的「膠彩」為核心,結合金門在地自然元素與文化記憶,帶領學童體驗一場與土地深度對話的藝術之旅。 此次活動邀請駐縣藝術家謝綺文擔任講師,她首先以生動的圖像與案例向學童介紹膠彩畫的歷史淵源與獨特技法。膠彩畫源自東方繪畫的發展脈絡,特色在於使用天然礦物顏料,透過層層堆疊,呈現出沉穩又璀璨的色彩效果。謝綺文現場示範顏料製作及畫材運用,並以金門常見的龍舌蘭植物為創作題材,展現如何從日常景物中萃取靈感,轉化為藝術作品。 在她的引導下,學童從熟悉的環境出發,逐步理解藝術如何與家鄉的自然景觀緊密結合。隨後的創作實作環節,孩子們從打稿、白描到色彩堆疊,循序漸進地完成屬於自己的一幅膠彩畫。美術班老師全程參與,與學生一同探索多元的藝術表達方式,師生之間互動熱絡,教學氛圍充滿啟發性。 中正國小校長陳為信表示,能在校園中引進膠彩這樣珍貴且少見的藝術媒材,對孩子而言是一次難得的學習經驗。透過以金門特色植物為靈感的創作,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幫助他們更深入理解家鄉的文化與自然環境。他特別感謝文化局與駐縣藝術家的用心,並代表學校頒發感謝狀,由文化局科長李海瑩出席接受。 文化局則指出,此次活動的意義除了藝術技巧的傳授,更是藝術教育與文化傳承的實踐。透過膠彩畫的學習,孩子能培養細緻的觀察力、專注力與美感經驗,並在創作過程中建立與土地的情感連結。文化局強調,藝術不僅是另一種表現方式,更是一種與生活、與社會、與家鄉互動的媒介。 未來,文化局將持續推動多元藝術教育計畫,把更多藝術資源帶進校園與社區,讓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能持續接觸並感受藝術的力量。盼透過這樣的扎根教育,有助於提升美學素養,強化金門獨特的文化底蘊,延續地方的美學精神。
-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能力鑑定考前衝刺班9/27、28開課
因應行政院「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並配合縣長陳福海推動地區產業發展及跨域人才培育,金門縣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聯合國立金門大學生物科技暨健康產業研究中心及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持續推動「淨零碳排應用與管理人才培育研習課程」,打造金門成為「低碳永續島嶼」。 為呼應產業界對碳管理專才的需求,經濟部產業發展署自113年新增「淨零碳規劃管理師(初級)」能力鑑定考試。114年第三次鑑定將於11月1日在金門大學舉行。為協助考生掌握重點,工策會特別規劃於9月27日(六)、9月28日(日)舉辦為期兩天的「考前衝刺班」,並由崇世智慧淨零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課程內容涵蓋碳盤查、碳足跡、碳定價、碳匯、減碳技術、淨零政策、SBTi、PAS2060、CBAM、TCFD等核心議題。 今年3月間,工策會已率先於金門大學舉辦「淨零碳規劃管理師(初級)考證輔導研習營」,邀請顏崇恩講師團隊,深入剖析組織型碳盤查、產品碳足跡及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對產業的影響,讓百位學員收穫豐富。研習營奠定了良好基礎,本次「考前衝刺班」更將結合歷屆試題實作,全面提升考生應試實力。 縣長陳福海指出,淨零碳排已是全球不可逆的發展趨勢,縣府將持續推動在地「綠領人才」培育,並積極協助考生在金門即可應考,減少往返交通的不便。此次在金門設置考場,正是縣府、議員共同努力的成果,展現對地方永續發展與人才養成的高度重視。 金門縣工策會總幹事呂瑞泰則表示,在全球減碳趨勢與ESG政策推動下,各產業亟需透過低碳技術與綠色經濟模式強化競爭力。政府推出「淨零碳規劃管理師」鑑定,正是幫助更多人才掌握碳管理工具與策略。本次研習與衝刺班更針對非環境科系背景的學員,協助其掌握碳足跡盤查、減碳策略、碳權交易等核心技能,讓淨零碳管理成為未來產業的競爭優勢。 縣府與工策會共同期許,透過一系列培訓與考證安排,金門不僅是國際觀光勝地,更能成為具備低碳競爭力的「綠色永續島嶼」,在「2050淨零排放」路徑中扮演前進示範區的角色。 工策會表示,欲報名者可掃描QRCode(如圖)完成線上報名,名額有限,額滿為止。若有疑問,可聯絡金門縣工策會陳書賢,電話(082)318823分機63288。
-
二○二五年產業發展全解析職涯講座9/25登場 歡迎報名
進入數位創新與科技快速演進的時代當下,為了順利協助在地民眾提早洞悉趨勢,進而提升自身的職場競爭力,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基宜花金馬分署金門就業中心將預訂在九月二十五日(星期四)的早上九點到中午十二點,舉辦一場「掌握未來脈動–二○二五年產業發展全解析」職涯講座,帶領大家探索未來產業所需人才類型與技能新趨勢。 金門就業中心表示,這場產業發展全解析講座課程,完全免費,僅開放三十人報名參加,額滿為止。就業中心誠摯邀請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報名,報名專線為(082)311119轉分機8123,洽詢陳小姐。 金門就業中心表示,這次的產業分析講座特別邀請鴻元電子營運管理顧問蔣育仁擔任主講的老師,蔣育仁具備豐富的專業視野與實務經驗。課程安排方面,將以「求職者如何因應未來產業變革,提升自我競爭力」為核心,深入剖析二○二五年產業發展趨勢,協助學員精準掌握就業市場脈動,並透過實例說明,啟發大家如何在快速變動的環境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金門就業中心指出,隨著產業快速演進,勞動市場對專業技能與跨域能力的需求持續升高,該中心為了協助鄉親提升就業力,都會在每季度當中規劃「適性就業輔導活動」,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結合產業趨勢與職場經驗,提供民眾多元的學習機會,期望透過持續交流與學習,協助求職者職涯規劃,拓展更廣闊的就業視野。
-
陶瓷與咖啡 細細品嘗美學與生活交織的醍醐味
陶藝不僅僅是器物的創作,更能與生活緊密結合,展現不同的樣貌。近日金門陶瓷廠特別邀請「圭窯新彩燒」的陳威恩老師,帶來一場別具特色的「咖啡與陶藝的對話」體驗活動,讓同仁與現場顧客在滿室的咖啡香氣中,共同感受陶與咖啡交織的溫潤氛圍。 活動中,陳威恩先以專業而親切的方式,帶領大家從咖啡豆的挑選、手工研磨,到親手進行手沖沖煮,完整呈現咖啡的每一個細節。隨著咖啡粉受水流浸潤而慢慢綻放香氣,再倒入陶瓷器皿之中,濃厚與清新的氣息在空氣間交錯飄散,營造出一種沉浸式的感官享受。陳威恩特別指出,陶器不只是盛裝飲品的容器,其獨特的質地更能襯托咖啡的風味,使得每一口都更顯細膩與圓融。 在陳威恩的細心指導下,陶瓷廠同仁紛紛親手體驗手沖過程。有人沖出的咖啡清新明亮、宛如果香躍動,有人則沖得濃厚醇韻,帶來穩重與深沉的感受。正如陶瓷創作一樣,每一件作品都承載著創作者的心意與個性,每一杯咖啡也因此展現出不同的風味與溫度。陳威恩逐一給予回饋,分享注水手法、時間掌握與粉水比例等小技巧,讓大家在互動中更能體會手沖咖啡的精髓。 值得一提的是,這場體驗不僅限於同仁之間的學習交流,更邀請現場顧客一同參與。顧客們細細品味著陶瓷廠同仁親手沖出的咖啡,邊喝邊分享感受,彼此交流對陶器與咖啡的看法與心得。陶器與咖啡在此相遇,於溫潤的氛圍中,開啟了一場兼具美學與生活情感的美好旅程。 陶瓷廠廠長林蔚尚表示,陶瓷與咖啡看似是兩個不同的領域,但其背後都蘊含著相同的職人精神與細膩手藝。他希望同仁在體驗過程中,不僅能感受工藝之美,也能把這份專注、用心的態度延伸到日常工作與創作之中。陶瓷的溫潤,正如咖啡的韻味,都需要慢慢細品,才能領略其中的深度。 此次活動,不僅是一場咖啡體驗,更是陶藝與生活相互映照的契機。在咖啡的熱氣中,陶器的質感被重新詮釋,讓大家看見陶瓷除了實用功能,更具備生活美學的價值。現場參與者紛紛表示,透過這樣的活動,日常的咖啡時光被賦予了更多層次,喝的不只是咖啡,而是一份工藝與人文的交流。 值得期待的是,陳威恩的「陶藝家酒釀咖啡系列」現已在陶瓷廠內正式販售,獨特的風味與陶藝精神結合,讓人無論在家中或辦公室,都能隨時感受這份小確幸。陶瓷廠表示,未來將規劃更多「陶×生活」的跨界活動,讓工藝能走進更多人的日常,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林蔚尚誠摯地邀請大家,歡迎親自走進陶瓷廠,捧著陶杯,品嘗由陶器盛裝的現場手沖咖啡。透過五感的體驗,細細感受陶與咖啡交織而成的悠閒時光。
-
水試所金門西海岸創生工作坊 歡迎參加
金門縣水產試驗所預定在9月17日(星期三)、9月19日(星期五)、9月20日(星期六),以及10月份辦理「鬥陣來講金門西海岸ㄟ代誌工作坊」,屆時將邀請在地文化、投入地方產業者或是對地方創生有興趣並願意投入的民眾報名參加,報名將在今(16)日截止,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水試所表示,「鬥陣來講金門西海岸ㄟ代誌工作坊」活動是由海洋委員會補助辦理,活動地點在路易莎咖啡廳二樓以及台開一樓會議室,有意參加的民眾,可以透過線上表單(https://reurl.cc/ZNv7aM)或掃描QR Code(如圖)完成報名手續。 此次工作坊,水試所特別準備了五大互動關卡,邀請大家一起來腦力激盪、交換想法與分享資源,從「創意藏寶箱」中挖掘聚落的特色與資源,到「好鄰居大集合」體驗跨聚落合作,再到「夢想許願池」把社區的願景描繪出來,接著進入「行動挑戰賽」吸收案例、玩出自己的行動點子,最後更要一起拼湊出專屬西海岸的「永續藍圖」。 工作坊時間與主題分別為:9月17日下午17時到21時在露易莎咖啡廳二樓,主題為「聚落產業共創工作坊」;9月19日下午17時到21時在露易莎咖啡廳二樓,主題為「跨聚落經營共學工作坊」;9月20日下午1時到5時在台開風獅爺商店街西棟一樓,主題為「地方願景工作坊」;第四場次的產業型動共學工作坊,以及第五場次永續發展藍圖工作坊的地點則待定。水試所指出,整個工作坊以傾聽、對話、遊戲和笑聲,讓大家在輕鬆的氛圍裡不只交朋友、說說西海岸ㄟ代誌,更能一起找到聚落的行動方向與未來藍圖。
-
假賣車真詐財 城警與銀行行員及時阻詐
金門金城分局近日成功阻止一起網路中古車詐騙案件,民眾李姓男子原本欲在網路平台購買中古車,幸好銀行專員及時發現異常,通報警方介入,避免遭詐騙損失。 據了解,李姓男子日前在網路平台「抖音」觀看直播主銷售中古車,看到直播中介紹的價值45萬元名車後,聯繫直播主表示有購買意願。對方以貸款購車後可將車放在車行做租借,且租金可支付貸款,同時每月還可分紅幾千元等高額福利誘導李男購買。 依照直播主指示,李男至土地銀行金門分行辦理約定轉帳設定,準備支付新臺幣1萬元訂金。所幸銀行專員林建廷察覺有異,立即通報金城派出所,警方隨即派員到場了解案情。金城分局副所長蔡宗翰與員警到場後,向李男說明此類為常見詐騙手法,並引用過往案例解釋詐騙集團話術特徵,使李男終於恍然大悟,停止轉帳設定,順利避免財務損失。 警方表示,詐騙集團常以高額回饋、輕鬆貸款或分紅等方式誘導民眾匯款,若不慎上當,將可能損失辛苦所得。金城分局分局長朱政憲提醒,民眾購車應循合法管道及正常交易程序,不貪圖便利或高額回報,以免因小失大。若在交易過程中有任何疑慮,可立即向附近警察機關洽詢,或撥打165反詐騙專線尋求協助。 此次案件成功阻止李男受騙,亦突顯銀行人員與警方密切合作的重要性。朱政憲強調,民眾在網路交易時務必保持警覺,對陌生人提供的高利誘因、快速付款要求及異常流程務必多加核實,才能有效防範詐騙發生,保障自身財產安全。 金城分局呼籲,民眾若遇到疑似詐騙的網路交易,應立即暫停交易並通報警方,切勿輕信陌生人承諾,透過正規管道購買商品,才能確保交易安全。
-
全力配合中央政策 縣府攜手移民署推動通關升級
內政部移民署副署長陳建成日前率隊拜會金門縣長陳福海,雙方就金門是串連兩岸往來的重要樞紐,以及如何優化通關服務與基礎建設,進行廣泛而深入的討論。隨行人員包括移民署金門召集人鄭明昌專委、金門國境隊副隊長朱世權、移民署佐理員吳芷佑;縣府則由參議陳祥麟、觀光處長許績鑫與綜合發展處長王中聖陪同出席。 陳福海縣長在會中指出,金門是連結兩岸往來的重要樞紐,更是提升服務品質的第一線。他強調,通關設施的升級不僅代表行政效能的展現,更是國家形象的具體呈現。縣府將全力配合中央政策,並在資源許可範圍內提供必要協助,確保金門的服務品質與環境美感能夠展現最佳狀態,讓旅客自踏上金門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細緻與用心。 拜會一開始,陳建成副署長即轉達移民署署長的關心與謝意,特別感謝縣府長期以來對移民署同仁的照顧。他指出,金門國境事務隊的工作性質特殊,經常面臨高度挑戰,而縣府的支持讓基層同仁能專注於本務,進一步提升服務的穩定性與專業性。他並特別指出,金門不僅是離島,更是台灣對外往來的重要門戶,從基礎建設到人員服務,每一步進展都承載著國家形象的意義。尤其在交流頻繁的時刻,設施水準、服務態度與應變能力,都充分展現出台灣的專業與友善。 雙方討論的核心議題之一,是如何讓小三通旅客的通關流程更加便利。隨著往返人數逐年增加,縮短通關時間、提升順暢度已成為民眾最直接的期待。陳建成副署長說明,移民署正積極規劃引進第四代自動通關系統,以兼顧安全維護與效率提升。目前金門部分設施仍採用第三代設備,逐漸不符實際需求,移民署預計在年底前完成新系統建置並啟動試營運。 縣長也補充說明,金門的發展不僅是地方事務,更是國家層面的策略。正因如此,縣府要求所有工程品質須達到最高標準,並在設計上兼顧美感與細節。無論是新大樓的建置,或是港口外觀的呈現,金門追求的不只是功能,更是形象與價值的傳達。他也強調,若中央預算有所限制,縣府將全力配合並提供協助,共同推動設備汰換與整合,確保通關服務持續精進,並與國際標準接軌。 針對水頭港大型旅客服務中心與港口設施的進度,縣長強調,這不只是基礎建設,更關係到旅客抵達金門時的第一印象。他指出,建設完成後將能帶來全新的體驗,縣府會持續督導施工品質,確保工程如期如質,並在外觀與環境美化上展現精緻度。 會議最後,陳福海縣長表示,金門的建設推動,不僅著眼於硬體進步,更要讓整體環境與形象同步提升。未來縣府將與中央協力合作,讓金門不僅是往返兩岸的重要樞紐,也能成為展現台灣形象的最佳窗口。他並提出,要將金門打造為「美麗的海上綠化島嶼」,透過景觀美化、建築設計與周邊綠化,使金門不只是中轉站,而是代表台灣文化的重要國際門戶。
-
縣府政風處深入基層 宣導廉政治理與反詐
為深化廉潔理念、強化全民防詐意識,金門縣政府政風處攜手廉政志工,特別設置廉政暨反詐宣導攤位,向民眾傳遞誠信治理與防詐知識。此次活動以寓教於樂的方式進行,吸引不少家庭、學生與觀光遊客駐足參與,現場氣氛熱絡。 宣導攤位設計結合多元主題,包括「企業誠信」、「公益揭弊者保護法」、「消費者保護法」以及「反詐騙」等重點議題。透過有獎徵答與趣味互動遊戲,參與者在輕鬆氛圍中就能掌握重要法令,並提升對誠信治理及防詐騙的認識。無論是長者或年輕學子,都能在互動過程中學習到如何面對詐騙手法,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保護自身權益的觀念。 縣府政風處指出,誠信治理是社會運作的根基,廉政意識的養成更需從日常生活落實。近年詐騙手法推陳出新,從假投資、假網購到冒名親友詐騙,層出不窮。民眾若缺乏相關知識,往往容易受騙上當。因此,藉由結合大型公共活動設立攤位,能在第一時間將最新的防詐資訊傳遞出去,讓廉政與反詐概念更貼近群眾,發揮即時的教育效果。 此外,活動特別強調「公益揭弊者保護法」的重要性。政風處透過簡明的解說與案例分享,提醒民眾若發現不法情事,勇於舉報是守護社會正義的重要行動,而法律亦提供揭弊者完整的保障措施,避免因揭發不法而遭受不當對待。這不僅強化了民眾對法治的信心,也讓社會更具備自我淨化的能力。 政風處強調,廉政與防詐觀念需要長期深耕,縣府將持續結合各項大型活動與社區場域,攜手廉政志工深入基層,將誠信治理、防貪倡廉與反詐宣導普及化,讓正向價值在日常中生根發芽。
-
縣府啟動跨部門稽查 強化陸客騎乘微型電動二輪車管理
近年隨著金門觀光發展,陸客來金旅遊人次大幅增加,為地方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也讓在地觀光產業注入活力。然而,在龐大的觀光潮流背後,因部分旅客不熟悉交通規則與微型電動二輪車的使用方式,時常出現違規行為,不僅衍生交通安全隱憂,也對在地秩序與居民觀感造成影響。如何在觀光成長與交通安全之間取得平衡,成為縣府的重要課題。 有鑑於本年度大陸五一長假期間,大量陸客來金旅遊觀光,雖為地方觀光產業經濟帶來長足的效益,然而也因為瞬間量能的增加,以及大陸旅客未諳交通規則和電動微型二輪車的使用習慣,造成地方亦有不同聲音。 為落實本縣交通安全管理、維護金門良好觀光秩序,金門縣政府於五一後旋即辦理檢討,召開「縣內微型電動二輪車衍生問題及管理機制研商會議」,訂定分階段推動跨部門聯合稽查行動。第一階段針對監理單位提供的業者名單進行清查,第二階段則採「隨機抽查」及「接獲檢舉即查」原則執行,逐步建立常態性稽查機制。 延續前述管理機制,第一階段針對監理單位提供的業者名單進行稽查,已於6月底、7月及8月間,陸續完成對縣內擁有5台以上微型電動二輪車的租賃業者與民宿,共計19家之稽查作業。 第二階段縣府於9月12日起將持續偕同金門縣警察局於金城車站周邊地區執行針對陸客騎乘微型電動二輪車的實地聯合稽查行動及宣導。本次稽查及宣導重點包括:車輛是否合法、騎乘時是否有戴安全帽、旅客是否符合騎乘年齡限制(滿14歲)、是否雙載、是否清楚違規責任與罰鍰繳納方式等。 觀光處表示,陳福海縣長相當關心陸客來金對整體觀光產業的提升,同時也強調應有一定程度的規範,甫於9月11日縣務會議要求應超前部署,提早透過跨機關協作,確保旅客騎乘行為的「安全」、業者營運的「有序」,並致力營造整體觀光環境的「友善」氛圍。 此次稽查由觀光處偕同警察局執行,現場除進行車輛查驗與身分確認外,亦預擬交通安全問卷訪談陸客,了解其對交通法規的認知狀況,並針對理解不足者,由稽查人員即時說明與宣導,以提升其交通安全與守法觀念。稽查過程中亦發現,有業者提供兩頂安全帽給單人租車旅客使用,恐使陸客誤認可雙載,進而觸法。 縣府提醒,業者應落實乘車前的安全告知及必要說明、確實落實安全帽配發原則,避免誤導旅客產生違規行為。縣府後續將持續針對相關情形加強取締與輔導力度,以保障合法經營者權益及消費者使用安全。 縣府強調,本次行動是第二階段首次針對陸客進行隨機抽查,後續將持續辦理聯合稽查,並逐步建立長期性的稽查制度。除了行政執法外,縣府也將結合教育宣導,形成「輔導與稽查雙軌並行」的管理模式。這樣的制度設計,既能防範旅客因誤解規則而違法,也能杜絕業者未善盡責任而造成的安全風險。 縣府期盼透過這一系列措施,讓金門的觀光交通環境更安全、更有序,也更具友善氛圍。金門是一座觀光島嶼,維護良好的交通秩序不僅攸關旅客安全,更影響整體觀光形象。縣府將持續加強跨部門合作,兼顧觀光發展與交通管理,打造一個讓旅客安心、居民放心的優質觀光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