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翰墨情緣在文化局揭幕 展出兩岸三地書畫作品
「翰墨情緣——兩岸三地展」,昨日於文化局展覽館揭幕,匯聚來自台灣國立藝術大學師生、金門在地書畫家以及中國廈門地區書畫名家等三地藝術創作者,展出逾60件書畫作品,呈現多元的藝術風貌。 由金門縣文化局主辦、金門縣美術學會承辦、國立藝術大學協辦的「翰墨情緣——兩岸三地展」,昨日上午十時在文化局展覽廳舉行開幕,文化局副局長洪蘋萱、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金門縣美術學會理事長唐敏達、金門縣水彩畫協會理事長楊天澤、藝術界人士參與活動。此次國立藝術大學師生也有參展,國立藝術大學陶文岳教授、金門旅台女藝術家王婷兩人專程來金參加開幕活動。 陶文岳教授感謝金門縣美術學會的邀約,促成這一次來自台北、金門和廈門兩岸三地藝術家共襄盛舉的展覽。陶文岳表示,這一次展覽作品,琳瑯滿目,各具創作的風格,也從作品中看到金門在地藝術家對於鄉土的熱愛,以在地的自然、文物、土地、山水等作為主題的藝術創作,以藝術創作轉化對家鄉的情感。參展的多位台北藝術家,有經過歐美的藝術洗禮,把中國水墨傳統和借鏡自歐美現代抽象藝術的嶄新技法融為一體。還有中國廈門地區書畫名家的精粹作品,呈現出傳統水墨、抽象藝術的多元創作交流。 金門縣美術學會理事長唐敏達感謝兩岸三地藝術界好友的參展,各家風采齊聚一堂,多元的藝術創作形式,讓民眾可以欣賞書畫藝術之美。唐敏達表示,展覽名稱「翰墨情緣」寓意深長,象徵著文化藝術超越地理藩籬,以筆墨為橋,串聯彼此情誼,此次金門和國立藝術大學的師生及廈門書畫家共同展出對話,也是最好的文化與藝術交流。 主辦單位表示,「翰墨情緣——兩岸三地展」,從7月19日起至8月5日,於文化局展覽館展出,作品有書法,亦有山水、花鳥、人物等題材之水墨創作,不僅體現藝術家對傳統美學的堅持,也展現當代語境下的創作實驗與文化回應。逾60件書畫精品,主要涵蓋傳統與現代的水墨畫類型。無論是沉靜內斂的筆法,或是奔放奔騰的墨韻,都展現出當代華人書畫藝術的傳承與創新。 參展者,包括有:郭博州(北師美術館館長)、蔡介騰(台藝大書畫系主任)、何堯智(台灣藝術大學書畫系教授)、譚國智(文化大學副教授)、陶文岳(台藝大美術系兼任助理教授),另外還有書畫家:黃碧惠、潘鈺、劉文德、王婷、青木、王錦芬、許宥閒、朱浚維等13位。 這次參展的水墨作品包含具象、意象與抽象風格,而書法以行草為主,可以觀看到台灣當代水墨的發展脈絡,充滿不同風格的觀念與技法創作。 廈門地區參展者,有林生(福建省花鳥畫學會副主席)、謝榮仁(廈門市書畫院專職書畫家)、鄭大陣(市職工文體協會書畫專委會主席)、曾華偉(福州大學工藝美術學院碩士導師)、林世忠(福建省美協會員)、魏芳(福建省美協會員)、李淑萍(廈門市美協會員)、康江林(同安區美協主席)、張明亮(同安區美協副主席)、陳志農(福建省美協會員)、鄭藝川(翔安區書畫家協會會長)、謝月水(翔安區書畫家協會監事長)、吳海明(翔安區書畫家協會理事以及中學美術老師),參展畫作表現了嫻熟的傳統技法,表現山水的磅礡景勝。金門地區參展者有唐敏達、吳鼎仁、翁清土、洪明燦、洪明標、徐心富、楊誠國、楊天澤、李苡甄、謝華東等,皆是本縣從事藝術工作的佼佼者;展出的作品主要是表現對地區美麗景勝和對鄉土風物的謳歌,更能激發觀賞者的共鳴。 此次展覽不僅展現兩岸不同風格水墨藝術創作,更展現兩岸三地風情,參展畫家們分別以水墨表現,取材於山川水湄、風土人情,更以大自然四季變化和生活寫照入畫,更有現代水墨創作、花鳥寫意、纖緻工筆,作品呈現多樣性與獨特性,表達對生命、自然、人文等方面感悟和思考。
-
提升體能與健管 衛生局將辦居家運動入門課程
為鼓勵民眾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金門縣衛生局將於8月2日、3日辦理「體能促進:居家運動入門課程」,活動地點遍及尚義、庵前、東門、大洋與浦邊等社區,邀請長者、體力衰弱者及病後復原者踴躍參與。課程特別邀請具專業證照的國民體適能指導員小葛教練擔任講師,帶領學員從暖身、肌力、平衡到伸展,透過簡單安全、容易學習且適合在家中執行的運動方式,協助建立規律運動的生活型態,提升身體機能與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衛生局表示,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6至109年國民營養狀況變遷調查,國人65歲以上的肌少症盛行率高達34.1%;此外,金門縣於112年辦理65歲以上骨質疏鬆篩檢時發現,整體平均骨質疏鬆率也達到33.1%。對長者而言,若缺乏適當的運動與身體活動,不僅容易導致體能退化、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亦大幅增加跌倒的風險。而多數長者常因運動空間有限、缺乏指導資訊,或擔心姿勢不當導致受傷,使得運動參與率偏低,對健康造成潛在威脅。 為改善此一現象,衛生局以「居家可行、動作安全、簡單好學」為核心理念設計課程內容,並融合高齡友善原則與實用指導,協助民眾在家中即可輕鬆從事身體活動,不受場地與時間限制。此次課程特別著重於實用性與安全性,講師將引導學員認識自身體能狀況,進行量力而為的運動練習。透過運用家中可得空間與簡易器材,如椅子、彈力帶等,即可在熟悉、安心的環境中進行動作,提升運動可及性與持續性。 小葛教練具備多年高齡族群運動指導經驗,擅長依個別體能條件設計適切運動處方,並以簡單易懂的語言進行教學,讓長者與初學者也能無壓力地參與運動。課程內容包括循序漸進的肌力訓練、改善步態與預防跌倒的平衡訓練,以及促進柔軟度的伸展運動,不僅能強化心肺耐力與身體協調性,也有助於舒緩身體不適與強化生活自理能力,進一步延緩老化。 此次課程以社區為單位推廣,預計於尚義、庵前、東門、大洋及浦邊等社區開辦,期盼透過地緣便利性與親切教學方式,鼓勵更多長者與其家屬參與,將運動融入日常生活,進一步打造健康、活力的社區環境。衛生局亦呼籲家屬與照顧者共同參與課程,透過陪伴與支持,強化運動成效,增進家庭互動與健康意識。 衛生局指出,推動全民健康不應只是口號,而是要從實際可行的作法開始。透過本次課程,將運動簡化為家中可執行、可持續的小步驟,讓民眾在生活中自然地培養運動習慣。未來衛生局也將持續推廣多元化健康促進活動,協助民眾養成規律運動、均衡飲食與良好生活習慣,共同邁向健康老化與提升生活品質的目標。 本次「居家運動入門課程」為免費參與,歡迎本縣65歲以上長者、體力較弱或病後復原者及其家屬踴躍報名參加,掌握自我健康、享受動起來的樂趣。相關課程資訊請洽衛生局健康促進科,聯絡電話:082-338863 分機710,李小姐。
-
在地創生規劃及文化元素盤點 實作課程免費報名
金門將於8月5日舉辦「在地創生規劃及文化元素盤點」實作課程,開放民眾免費報名參加。此次課程由澄楉永續有限公司主辦,響應「推動中小企業城鄉創生圈輔導計畫」,旨在促進地方創生能量與產業創新結合,透過實務操作與專家引導,協助參與者從盤整在地資源出發,發展永續行動方案,共同勾勒金門未來的新樣貌。 課程特別邀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謝政勳博士擔任講師,分享全臺各地在地創生實例與策略,並結合金門特色進行實作練習。當日課程分為上午與下午兩個場次,上午主題為「如何進行在地創生規劃」,下午則聚焦於「金門文化元素的辨識與盤整」,協助學員掌握地方創生的核心脈絡與文化資源應用能力。 課程將於金門縣金寧鄉伯玉路二段250號的Ms. W製菓舉行(喬安牧場斜對面),全程免費,限額30名,採事先報名制。為確保名額落實使用,報名成功者須先繳交新臺幣500元保證金,全程參與者可於課程結束當天全額退還。現場亦貼心提供咖啡、茶水、午餐及下午茶點。 有意參加者請填寫線上報名表單(https://forms.gle/pQ7cMACBde8BT2E26),或掃描QR Code,並依指示完成保證金繳交及回覆匯款末五碼,方視為報名成功。報名截止日期為7月25日,或額滿即提前截止。(https://forms.gle/pQ7cMACBde8BT2E26),並依指示完成保證金繳交及回覆匯款末五碼,方視為報名成功。報名截止日期為7月25日,或額滿即提前截止。 擔任本次課程講師的謝政勳博士,現任國發會地方創生南區輔導中心分區共同主持人,亦為台南市政府地方創生推動專案辦公室計畫主持人,並兼任高雄市政府多項地方發展及公民參與職務,長年耕耘於城鄉治理、公民參與與非營利組織發展領域,具備豐富的實務經驗與政策視野。 本課程特別歡迎社區工作者、公部門人員、返鄉青年及關心地方發展的民眾踴躍參與。透過專業知識的傳遞與行動導向的討論,期能激發更多對金門地方創生的想像與實踐,為地方注入創新與永續發展的動能。 此次活動由澄楉永續有限公司主辦,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工業技術研究院、圓頭肉乾、Ms. W製菓與偉晨商店協辦,相關報名與課程洽詢請聯繫陳小姐,電話:07-3451334,電子信箱:channel82988638@gmail.com。
-
強化應變能力 本縣城鎮韌性防空演習逼真
金門地區於昨(18)日上午10時至11時30分實施「2025城鎮韌性(防空)演習」,歷時90分鐘,過程緊湊紮實。在縣府、軍方與各單位的縝密規劃及通力合作下,圓滿達成演練目標,獲得視導長官高度肯定。擔任指揮官的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期許,透過此次演習,深化民眾居安思危的意識,建立自救互救的能力,並祈願兩岸和平發展,讓民眾永遠遠離戰爭威脅,安居樂業、生活無憂。 此次演習配合國軍「漢光41號演習」辦理,假想金門地區猝然遭受敵對勢力襲擊,由陸軍金門防衛指揮部發布防空戰情,地區所有機關、學校及民眾配合警報實施30分鐘防空疏散避難演練,驗證各項防空應變機制,並檢視跨機關聯繫協調的默契與執行力。 上午9時50分,指揮官李文良陪同統裁部指導官後備指揮部參謀長薛淵銓少將、內政部吳堂安常務次長、專門委員張瑞雲、行政院動員會報何文哲上校,以及擔任副指揮官的陸軍金門防衛指揮部李其桓少將一行,前往縣警察局3樓禮堂聽取演習簡報。與會人員還包括民政處處長許慧婷、社會處處長黃雅芬、消防局局長呂英華、衛生局局長蔡建鑫、警察局局長黃壬聰、金門縣後備服務中心主任許澤鑫等人;內政部警政署專員趙令宏擔任評核官,評核警察局及各分局防空疏散執行情形。 簡報後,一行人接續至警察局勤務指揮中心,視導防情傳遞與警報發放流程,並透過環島道路監視系統檢視用路人與民眾避難作為。10時整防空警報發放後,全縣旋即實施交通管制,員警與民防人員分布各路口協助引導人車疏散避難。由於期前宣導充分,民眾配合度極高,道路上出現難得的淨空畫面,顯示金門居民防空避難觀念深植人心。 李文良與指導官一行人前往金城市區、工務處、金城車站、大賀藥局與金城鎮公所,檢視員工及民眾疏散避難演練情形。10時30分警報解除後,隨即進行戰災搶救演練,由消防局模擬中華電信機房遭敵空襲導致建物倒塌、火災及設施損壞,展開緊急救援行動。衛生局則在金城衛生所設立急救站,依檢傷分類標準,對輕症者進行現場包紮止血,重症患者緊急送往金門醫院搶救。 社會處與金城鎮公所在金門城活動中心開設救濟站,實施災民轉移收容演練,現場提供安置收容、生活物資、膳食供應、婦幼照護與醫療救護等服務,驗證跨局處橫向聯繫與即時應變能量。 統裁部指導官薛淵銓少將講評指出,當前戰爭型態與以往大不相同,敵人投射的武器系統可涵蓋台灣全島各地,任何城鎮都可能成為攻擊目標。他指出,防空演習已從行之46年的「萬安演習」改名為「城鎮韌性防空演習」,重點在於強化民眾面對複合式災難的應變能力,以減低空襲帶來的損害。 薛少將肯定金門居民在聽聞警報後,能迅速進入防空設施避難,展現高防衛韌性。他指出,金門居民的避難掩蔽觀念與能力,遠比台灣本島來得強烈,這是因為金門長年做為戰地前線,無論坑道、碉堡、地下室都蘊藏無數戰爭記憶與教訓,這種面對危難的反應,早已融入DNA中。 薛少將分享自己過往來金門服役與執行公務的印象。他感性地表示,金門的軍民融合與全民防衛觀念,是台灣最值得珍惜與效法的典範。他期勉所有縣市及民眾,都能透過每次演習累積實戰經驗,真正落實在生活中。 曾在金門當兵的內政部常務次長吳堂安表示,金門近二、三十年來的發展已完全顛覆他過往的印象。他也高度肯定此次演練整合與應變能力,從警報發放、防情傳遞、戰災搶救、急救站到安置收容站,都展現金門對防災的高度重視。吳次長感謝慈濟等民間團體在物資與心靈輔導上的協助,展現公私協力守護家園的精神。他呼籲全民除關注戰爭風險,也應將極端氣候天災納入演練考量,建立全方位的防衛與災防韌性。 副縣長李文良總結時表示,每次參與演習都深感動容,因為戰爭對金門老一輩來說,是「刻骨銘心」的親身體驗,那種面對生命財產危機時的應變能力,早已融入金門人的DNA。他坦言,雖然不願戰爭發生,但一旦發生,民眾必須具備自救能力,保護好自己,軍方才能專注於防衛任務,而無需分神照顧民眾。 李文良指出,金門「軍民一家」與「愛民敬軍」的精神深厚,民眾若有餘力,甚至能反向支援軍方後援物資。他強調,「韌性強調的是恢復能力,若能做好萬全準備,災害與戰爭造成的損害必定降到最低,人民生活也能更快恢復常態,這才是全民防衛最終的目的。」 此次演習圓滿完成,不僅展現金門縣政府與軍方的高度整合與執行力,同時透過軍民合作,強化全民防衛意識與整體社會的韌性。金門縣目前列管防空避難設施共134處,可容納約59,269人,資訊已公布於警政署「警政服務App」、消防署「消防防災e點通App」及金門縣警察局航空疏避專區供民眾查詢。 李文良代表縣長陳福海感謝中央各級長官的支持與指導,以及各單位及民眾的認真投入,並勉勵所有防救災人員持續精進專業能力,深化跨局處合作,攜手打造金門成為「最安全、最具韌性的幸福家園」。
-
金門縣政府研議公車路網精進案 研擬烈嶼先行試辦幹支整合 提升交通服務效益
為精進金門地區大眾運輸系統,提升民眾通勤便利性與交通資源運用效率,金門縣長陳福海近日召集車船處、教育處、觀光處與社會處等相關單位,召開會議研議「金烈公車路網精進案」。針對路線調整、小黃公車搭配、學生與身障接送、電動巴士營運等重點議題進行深入討論,期透過幹支整合模式優化交通網絡,形塑更符合地方需求的公共運輸系統。 會中,縣長陳福海指出,改善公車路網是他一直以來很想要推動的重要工作,相關計畫過去遲未落實,如今時機成熟,應積極檢討實施。他表示,站牌設在地方多年,一旦要取消或調整,必然會遇到挑戰,但若能讓整體交通服務更有效率,我們就應勇敢面對、務實調整。 針對公車幹支整合計畫,經研擬可自烈嶼鄉率先試辦。該區因地形單純、轉乘需求明確,具備做為示範區的潛力。規劃將金城車站與烈嶼轉運站連結為快捷幹線,由大巴車穩定發車,配合小黃公車於烈嶼鄉內部執行支線接駁,並以每整點與半點出發,離峰時段則採APP或電話預約派車,提升彈性與效能,避免空車資源浪費。 縣長陳福海指出,烈嶼地區近年交通結構變化快速,大金門與小金門間已有大橋連結,民眾搭乘習慣也逐漸改變,傳統公車運作模式難以滿足即時彈性需求。因此推動幹支分流、轉運串接的模式,不僅是交通政策的轉型起點,更是對地區資源配置的重新檢討。 在會議中,車船處簡報指出,烈嶼轉運站將強化候車空間與設施,並配合設置LED動態資訊及照明,打造友善轉乘環境。陳福海也強調,轉運系統應兼顧高齡與身障者的使用便利,請相關單位通盤考量候車空間無障礙設計。 針對學生專車營運,簡報指出委外平均每車次成本高達新台幣4,000元,若每日派車40班,整體開銷驚人。陳縣長表示,若委外成本高昂且運能有限,應由車船處整合人力執行,並請教育處協助統計學生實際搭乘需求,據以調度,避免資源浪費。 針對電動巴士營運,會中說明已有14輛老舊車輛完成報廢作業,目前全數20輛電動巴士皆已上線服務。陳縣長認為,未來若全數改為電動車應待2030年車型更成熟再行評估,現階段維持既有規模即可滿足派車需求。 至於無障礙復康巴士服務,由於市面上難以找到可支援輪椅上下的車型,加上民間經營意願不高,陳縣長認為仍須由車船處持續協助營運,並妥善因應駕駛人力不足與加班費高漲問題。車船處表示,近期已有司機因工受傷住院、休假情形頻繁,希望縣府可給予車船處三名調節缺額,強化調度彈性,降低加班負擔,維護駕駛權益與行車安全。 會中多位與會人員亦針對幹支系統的執行方式、資源整合與人力調節提出建言,初步形成共識將烈嶼鄉做為實驗示範區,後續視實施成效逐步擴大至其他鄉鎮。 針對後續施作與推動,縣長陳福海表示,交通服務不僅是便民,更是連結醫療、教育、長照等基礎機能的重要平台。他指示,未來請車船處定期提報成效分析,並視民眾實際反應進行滾動式修正,必要時也會親自與鄉鎮長或村里民溝通。 陳縣長強調,此次路網精進案不只是交通問題,更關係到民眾日常生活品質與政府施政效能,請相關單位儘速完成路線及成本效益評估,並邀集民政處、教育處、觀光處、社會處等單位定期檢討精進方案,務求讓金門的大眾運輸更便捷、財政更永續、服務更貼心。
-
台北夏季旅展金門館熱鬧開幕 人潮絡繹不絕
「台北國際夏季旅展」昨(18)日起至21日連續4天在台北世貿一館盛大登場, 金門縣政府攜手觀光相關業者,展現金門夏季家族旅遊的多元魅力,現場更推出超值優惠價的特產及行程、打卡活動、DIY活動,以及全館滿額抽獎禮,內容豐富精彩,吸引滿滿人潮,成為旅展焦點。 觀光處長許績鑫表示,為落實縣長陳福海「友善金門、多元旅遊」施政理念,此次展館除展售特產與旅遊商品外,著重推廣金門的「友善親子旅遊」為核心形象,其中為期二個月的「金門親子嘉年華」,強調「週週有活動」,內容涵蓋親子手作、戶外探索、文化體驗等,打造適合全家共遊的行程。此外,結合「台灣觀光100亮點捲動國旅方案」主題的「金門秘境時光機」活動,精心設計穿越歷史時空的行程體驗,帶領旅客探訪四大亮點景點與軍旅文化路線,活動更設置創意打卡裝置,其中最吸睛的「巨大公仔盒」以莒光樓為背景,將歷史建築與現代創意巧妙結合,成為最新、最熱門人氣拍照熱點。 昨日金門館開幕,由縣府觀光處長許績鑫、金門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翁炳信及金門縣陶瓷廠廠長林蔚尚等人到場共襄盛舉,並於開幕活動特別加碼贈送單程來金機票一張,現場氣氛十分熱烈,吸引眾多參觀民眾參與;幸運獲得機票的游小姐表示,要帶家人一起去金門旅遊。 金門館還有多個公部門單位共同參展,烈嶼鄉公所主推「習山湖」觀光亮點與「光影烈嶼」攝影比賽;金沙鎮公所推出「高粱.老街.風獅爺文化季」;全台唯一官窯「金門縣陶瓷廠」則展出客製化主題酒瓶,展現陶藝文化魅力;金門縣公共車船處推廣「台灣好行金門線×主題遊程自由配」,旅客可透過大眾運輸串聯經典景點,自由安排行程,輕鬆暢遊金門,全面感受金門多元魅力與精彩風貌。 縣府觀光處表示,金門業者帶來很多超值優惠價,特產業者天之桂貢糖、金拌麵及浯記一條根;旅宿業者金湖飯店;平尚國際的藍色公路遊程;全台唯一的官窯「金門縣陶瓷廠」的客製化主題酒商品,及最新的「金門柳營多元極限體驗園區」,讓現場民眾非常開心。而且於金門館消費滿千元,還可參加「消費滿額好禮二重送」,消費者參加第一重的刮刮樂通通有獎,還可參加第二重的抽獎,有機票、住宿券、金門特產、金廈船票、大膽島船票等大獎;另外還有打卡送「金門觀光小天使—阿特證件卡套」、DIY體驗等好康吸客活動。 金門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翁炳信表示,金門館的買氣相當熱絡,由公會組成PAK推出「金門親子嘉年華」自由行3天2夜的「機+酒」旅展價(平日價,需2人同行),詳情可電洽082-312976。 此外,喜歡客製化行程的民眾,可選擇多家旅行社推出的多元路線,如金環球旅行社「金門親子同遊 聚落巡禮」、淘寶國際旅行社「好酒不見 涼夏金門三日」、華府旅行社「金門自由選」、鄉村旅行社「轉動金門—烈嶼新魅力 跳島三日遊」及金廈旅行社「金門金好玩 大小金門三日」,歡迎民眾把握難得超值機會,規劃夏日金門小旅行。
-
金門往返五通、石井小三通船班 今全天停航
本週受到低壓及颱風外圍環流沉降影響,金門氣象站表示,近期將會有持續炎熱的天氣,週日起受低壓帶影響,天氣轉為不穩定。此外,中央氣象署已經針對輕度颱風薇帕發布海上颱風警報,金門縣港務處昨(18)日下午宣布,金門往返廈門五通、及金門往返泉州石井的小三通航班,今(19)日將全天停航。 近期的天氣狀況,今日因熱低壓逐漸進入南海,高溫持續上升,濕度會略減,但是要特別注意防曬以避免中暑;明日則是因受低壓帶影響,天氣不穩定,將有短暫雨。 金門氣象站說明,在低壓接近前,天氣仍十分炎熱,有高溫發生機會,注意防止熱傷害;週日在低壓通過後,金門在低壓帶範圍,有連續降雨機會,外出記得攜帶雨具並注意安全。氣象站提醒這幾日的紫外線偏高為過量級,外出仍須注意防曬並補充水分;此外空氣品質方面呈現「普通」情形,對敏感族群可能產生的咳嗽或呼吸急促症狀需多加注意。 同時,中央氣象署已經針對在巴士海峽上生成的「輕度颱風薇帕」發布海上颱風警報,颱風在昨日凌晨2時發展為輕度颱風,上午8時的中心位於鵝鑾鼻東南方六百公里,向西北轉西進行,預計會以通過呂宋島北端沿海至巴士海峽後進入南海,再朝廣東海面的機率較高,預測昨日下半天至今天會最接近臺灣。 針對颱風對離島天氣的影響,中央氣象署預測受颱風外圍環流沉降影響,今天新竹市、新竹縣、臺中市、彰化縣、金門縣等縣市發布高溫資訊(黃色燈號),並提醒民眾注意高溫,屆時避免非必要的戶外活動、勞動及運動,同時注意防曬、多補充水份、慎防熱傷害。室內保持通風及涼爽,建議採取人體或環境降溫的方法,如搧風或利用冰袋降溫等。老人、小孩、慢性病人、肥胖、服用藥物者、弱勢族群、戶外工作或運動者,遠離高溫環境。受地形影響,背風側小區域可能產生焚風或類似焚風的效應,可架設防風設施或噴水、灌水降溫,防範農損。 同時因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從昨日下午至今日晚上為止,針對金門縣在內的十二個縣市局部地區發布陸上強風特報,將可能會有平均風力六級以上或陣風八級以上發生的機率。 由於颱風的靠近,金門縣港務處依照小三通天候影響停航機制辦理,宣布因受薇帕颱風外圍環流影響,經與陸方協商,7月19日(星期六),從金門水頭往返廈門五通(共24航次)、金門水頭往返泉州石井航線(共4航次)全天停航,旅客搭船前務必預先向船公司確認航班資訊。
-
全國中小學科展金門代表隊表現卓越屢創佳績
第65屆中華民國中小學科學展覽會114年7月於新竹市隆重舉行,來自全國各縣市的優秀學子齊聚一堂,展現創新研究成果與跨域思維。金門縣今年共計八組學生隊伍代表參賽,涵蓋國小、國中及高級中等學校各學科組別,展現出本縣在科學教育上的深厚實力與蓬勃能量。 在本屆競賽中,金門代表隊表現亮眼。其中,中正國民小學以化學科作品《「過」關斬將-不再為髒污「碳」息》,由學生許原榕、吳宸旻、楊昕叡、劉軒妤組隊,指導老師為王毓鳳老師,榮獲國小組大會獎佳作,展現小學生對於環境議題與化學實驗的結合思維;國中組方面,烈嶼國民中學學生洪宇峰則以數學科作品《殊途同歸-不可思議的七線共點》,在指導老師黃國綸老師的帶領下,勇奪大會獎第三名佳績,展現中學生對幾何之奧妙的深入理解,實屬難得;高級中等學校組方面,國立金門高級中學由王昱翔、郭政昇與洪嘉穗三位同學組成的團隊,以作品《圓內接多邊形西姆松線的延伸思考》在數學科領域亦有出色表現,榮獲大會獎第三名,指導老師為楊玉星老師與陳維廷老師,為金門高中再添榮耀。 除了獲獎隊伍外,其餘參展隊伍同樣展現高度水準與研究熱情。中正國民小學在物理科以《舞動靜默-空間迴音高問題探討》為題,由陳宥叡、陳羿妃、李卓翰、張允霏與洪語彤五位學生共同完成,指導老師為盧志鎮老師與盧則宇老師。金城國民中學吳政陽與許彥群同學則以《ECO智慧校園》參與生活與應用科學科(一)競賽,從實務中思索科技與永續的可能性,展現跨領域素養。 高級中學組方面亦可圈可點。國立金門高級中學林河宏與郭家澤兩位學生以《以光反射法放大氣球膜的共振模態》挑戰物理領域之極限,指導老師為李育賢老師及楊素菀老師。該校另有地球科學領域作品《以校園望遠鏡觀測NGC7092星團外圍天區》,由楊甯鈞學生獨立完成,展現天文觀測與資料分析的能力,指導老師為李育賢老師及薛郁潔老師。電腦科學方面,蔡秉翰與陳玟安同學則研發《防跌守護,步步安心》系統,著眼於智慧生活與行動安全,指導老師為楊素菀老師。 本屆展覽不僅讓學生獲得跨域知識整合的機會,也讓他們在公開展示與互評過程中培養溝通表達、自主學習與團隊合作等多元能力。所有參展作品皆展現出高度的創造力與對生活的關懷,獲得評審高度肯定,亦為金門縣在全國舞台上增添光彩。 金門縣政府與各級學校將持續推動科學教育向下扎根,鼓勵學生勇於提問、主動探索,並善用科技工具解決問題,期望未來有更多學子投身研究,拓展國際視野,為臺灣科學發展注入源源不絕的創新動能。
-
終身學習不中斷 烈嶼樂齡中心打造高齡友善學習環境
烈嶼鄉公所過去一年來推動執行「烈嶼樂齡學習中心」業務,提供銀髮長輩多元化的學習課程,足跡遍佈全鄉19個社區,樂齡學員超過500人,展現終身學習新活力。西口國小接續辦理樂齡業務,持續推展樂齡學習,鼓勵銀髮長輩多學多動,享受健康生活。 烈嶼鄉長洪若珊帶領鄉公所團隊執行「烈嶼樂齡學習中心」業務,深入全鄉社區,提供銀髮長輩多元的學習課程,吸引社區長輩的參與,學員人數從43人成長到506人,全鄉19個社區,其中固定拓點有7個,分別是青岐、西方、東林、上庫、上林、楊厝、東坑等社區,而非固定拓點則有10個。中心目前開設有樂齡核心、自主規劃、貢獻服務、自主學習等課程規劃,其中結合烈嶼鄉特有的低碳電瓶車,提供「景觀特色巡禮」及「電瓶車低碳旅遊」課程,為烈嶼樂齡中心的主軸特色;另也搭配全金門唯一的「烈嶼鄉環境教育場所」辦理樂齡環境教育課程,讓長者瞭解家鄉獨特的地質風貌。值得一提的是,烈嶼樂齡中心113年各項課程的申請總時數為378小時,實際執行時數420小時,執行時數遠超計畫預定的時數,執行率達111.11%。 洪若珊指出,邁入高齡社會,為提供長者更適合的學習環境,烈嶼樂齡學習據點拓展至全鄉19個社區,課程豐富多元,有生活安全、運動保健、心靈成長的知識性課程,以及配合地方特色的藝術文化、人文歷史、自然產物等特色課程,還搭配全金門唯一的「烈嶼鄉環境教育場所」,辦理樂齡環境教育課程,提供各社區樂齡長輩就近學習機會,不出遠門就能就近學習,鼓勵樂齡長者經由學習、建立自信、積極參與社會公益及回饋社會。 東林社區及西方社區樂齡長者經常性的表演,展現銀髮長者「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和生命活力。 烈嶼樂齡學習中心指出,113年度樂齡業務運作,展現這一年來銀齡學員快樂學習的成果,包括配合當地環境特色的樂齡環境教育課程,讓長者深入瞭解家鄉獨特的環境,期能持續透過良好服務和課程,促進長輩活躍參與。
-
金湖花蛤季今登場 9天活動精彩不斷打造夏日歡樂派對
金門年度夏季盛事「2025金湖海灘花蛤季」即將於今(19)日至27日在金湖鎮82據點熱鬧登場!活動期間每日下午4點至晚間10點,為期9天的系列活動,從白天到夜晚精彩不間斷。金湖鎮長陳文顧誠摯邀請鄉親與遊客一同前來,共享陽光、沙灘與海風,盡情體驗最熱血、最歡樂的夏日派對。 花蛤季系列活動自舉辦以來深受在地居民及遊客喜愛,每年暑假吸引大量人潮前來金湖海灘感受盛夏氣氛。今年活動內容更豐富、規模更盛大,包含水上體驗、親子同樂、趣味競賽、市集娛樂與晚間音樂表演,將金湖海灘打造成全齡共享的夏日歡樂基地。 金湖鎮鎮長陳文顧表示,花蛤季不僅展現金湖鎮活力與創意,更是結合在地資源、推動觀光與社區參與的重要平台。今年活動地點選在景致優美的82據點,不僅保有金門海岸線的自然風光,也具備良好的活動場域條件,無論是白天參與沙灘競技、水上體驗,或是夜晚欣賞舞台演出、感受微涼海風,都是絕佳選擇。 花蛤季期間每日活動精彩連連,白天主打多元互動體驗,讓大小朋友都能暢快放電。沙灘項目包括沙灘排球、迷你足球、沙灘躲避球等團體競技項目,邀請熱血好手組隊挑戰;水上活動則設有SUP立式划槳、獨木舟與射擊體驗,讓遊客在金門海面上盡情揮灑汗水;另有氣墊城堡、親子互動遊戲與創意市集,滿足家庭旅客需求。 在兼具趣味與消暑效果的競賽部分,今年特別推出「吃西瓜比賽」與「呷冰大賽」,吸引參賽者踴躍報名、比拼速度與趣味。傳統牽罟活動也將重磅回歸,帶領大小朋友親自參與早期漁民的捕魚方式,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與樂趣。 除了日間活動,花蛤季的夜晚同樣精采。舞台區每晚安排不同主題演出,結合音樂派對、社區表演與在地藝人演唱,讓整個海灘化身為夏夜歡樂的音浪世界。歡笑與音符交織出動人夜色,適合全家人或朋友們攜手共度。 此外,活動現場規劃設有美食市集與在地農特產展售攤位,邀請遊客在享受活動之餘,也能品嚐在地風味、選購伴手禮。金湖鎮公所並特別重視活動期間的交通疏導與安全維護,安排交通指揮與引導,確保參與民眾能夠安心遊玩、快樂返家。 今年花蛤季也配合環保政策推廣,鼓勵民眾自備環保杯、環保餐具參與市集與飲食活動,並設有分類回收站與定時清潔巡查,希望在享受夏日派對的同時,也共同守護海灘環境。 金湖鎮鎮長陳文顧再次邀請所有金門鄉親與全台遊客,不妨趁著暑假呼朋引伴、攜家帶眷前來金湖,一同參與這場屬於大家的夏日盛會。「2025金湖海灘花蛤季」將以最繽紛的節目、最熱情的氛圍、最友善的服務,讓每一位參與者都能留下一段難忘又美好的金門夏日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