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慧重啟兩岸正向交流
2024大選結束後,瀕臨谷底的兩岸關係並無起色,農曆春節後金廈海域還接連發生兩岸漁船碰撞或翻覆的嚴重海事事件,讓已然毫無互信的兩岸關係更形雪上加霜。
就在國際形勢與兩岸關係氛圍不利於兩岸重拾對話之際,2024年4月1日,馬英九前總統應中國大陸邀請,率領「大九學堂」青年學子赴對岸訪問,是繼2023年以回湖南祭祖為名首度訪問中國大陸後,馬前總統再次前往對岸訪問,期間參訪廣東、陝西與北京市,並出席「甲辰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馬前總統並與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會面,也是馬、習於2015年在新加坡首次會面後的第二次會面。
在馬前總統之後,立法院國民黨團16名立委也赴對岸訪問,定位為和平破冰之旅,希望恢復兩岸關係和交流、降低仇恨,行銷台灣農漁產和推銷觀光,在立委訪問團返台後,大陸相關部門果然也釋出善意,日前,大陸文旅部宣布:將開放大陸福建民眾赴馬祖旅遊,並將在平潭與台灣海上客運直航恢復後,恢復福建民眾來台團客旅遊。
對此,交通部觀光署表示,去年就希望兩岸之間的觀光恢復常態,雖然目前還沒有收到官方正式消息,但對於恢復大陸民眾赴馬祖旅遊一事認為是件好事、樂見其成。主管兩岸事務的陸委會則指出,早在去年8月,陸委會即會同交通部公布,依對等原則處理恢復兩岸團體旅遊事項,針對陸客依「試辦金門馬祖澎湖與大陸地區通航實施辦法」申請到金門、馬祖旅行部分,併同規劃及處理。
檢視前揭序列事件,不難發現,對於逐步開放兩岸觀光交流,兩岸政府皆抱持正向態度,選擇從馬祖做起,也寓有自小而大、逐步擴大開放的意味,只是雙方或囿於面子,或是中斷交流過久、缺乏互信,似乎就是不願意以更為正面與積極的語言文字進行表述,以至於總有意猶未盡、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感受,甚至令人有高來高去、言不由衷之感,任誰都可以知道,從雙方主其事者的發言內容,兩岸關係在馬前總統、國民黨立委訪問對岸後,雖有改善之契機,但仍遠遠不到冰釋誤會、盡棄前嫌的地步。
尤有甚者,就在對岸文旅部宣布開放陸客前往馬祖旅遊之際,福建海警近日又高調宣布在金門海域「依法開展常態執法巡查」,對岸軍方媒體更提到,福建海警除關注海上狀況,還要保護輸水管道等海底設施不受破壞,這亦是大陸官方首度將保護輸水管線納入執法巡查的範圍,未來是否真的成為「常態執法巡查」,值得進一步關注。
無可諱言,兩岸交流已停擺多年,僵局不可能一夕化解,然而,也正因為如此,雙方更應逐步累積善意,堆疊和解氛圍,除了開放陸客赴馬祖旅遊並逐步恢復福建民眾來台團客旅遊,考量因撞船事件造成的金廈海域緊張情勢,對於緩解金廈海事爭端引起的紛擾,兩岸權責單位更應儘快恢復對談,速謀妥善解決之道,讓紛爭早日落幕,更應同步開放陸客來金旅遊,以重新活絡金廈漳泉的交流與經濟發展。
兩岸關係受到主客觀環境制約,要從對峙僵局步入正向交流,需要兩岸主事者主動拋出善意與明確作為,再過幾天就是「520」,期待新任總統就職演說能展現高度與格局,以智慧與善意重啟對話,讓兩岸回復正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