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做好政府與民眾溝通協調的橋樑││從縣府推動身心障礙者教養院興建的溝通不良談起
據報載,縣府為推動身心障礙者教養院的興建,原本縣府擇定楓蓮山莊,並委託財團法人晨光社會福利基金會經營管理,卻因事前的溝通不良,遭當地居民反對,雖經屢次說明仍無法妥善的解決。由此一事件來觀察,凸顯出政府的主管未善盡做好與民眾溝通協調的角色。誠如李縣長所言,這是一次經驗,也是一個教訓,要求各單位今後在推動縣政時務必記取教訓,事先做好溝通協調工作,以降低推動政策時的各種阻礙。 平情而論,身心障礙者教養院的興建,是一個幫助身心障礙者重新站起來的一個社福機構,它的設立是在照顧地區的身心障礙者,讓他們有一個溫暖的家園,不僅僅只是提供一個庇護的場所,更是鄉親發揮憐憫心與接納關懷的表示;換言之,並非如外界所言是一個精神病患的收容所,實有待主管單位做好溝通與協調者的角色,並應針對目前的困難做好宣導工作,方不致使政府的良好美意在執行面上產生的困難,進而影響到各項施政運作上推動的困擾。 其實,縣政的施展,是一種整體工作的表現,而在團隊當中,主管的角色尤為重要,除了要具備有一定的規劃政策能力之外,亦應有勇於任事的精神與積極處事的原則。此外,更需有溝通的協調能力,面對長官與下屬或民眾產生意見分歧時,能夠適時做好政府與民眾溝通協調的橋樑,避免產生民怨,進而損及縣府施政的推展。 當然,政府在制定一項政策時,容或有評估上的誤差,並不能完全的令人滿意,故在推出政策時,必定會產生一定的陣痛期,因此,在尚未施行前,應當做好宣導教育的配套措施,或訴諸民意來加以討論,以作為制定政策時之依據,期能得到民眾的肯定,來減少政策執行上的阻礙,並進而推展順遂。 舉例言之,目前政府在推行的各項政策,很多都面臨了執行面的困難,究其原因,並非政策上的錯誤,而是在宣導教育與溝通協調上做得不夠,諸如:中油儲油槽的興建、焚化爐的興建等等,這樣的公共建設整體而言,對於地區的整體發展是絕對必要且必需的,但由於諸多外在的因素使得執行面上產生了極大的困擾,這不僅僅讓地區本身失去了競爭力,也對於地區整體的發展產生了深遠而負面的影響,值得警惕。 綜上所述,一個政策的形成,乃是由民意之所需與政府管理之所趨,宜藉由公共領域的討論,來排除執行政策時的各種可能的阻礙。即藉助民意來為政策做推波助瀾之力,必可收事半功倍之效,達到政府與民眾合力推展縣政的雙贏目標。
-
拒菸兼反毒健康、幸福有保固
菸害與毒品,有如毒蛇與猛獸,不但戕害個人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嚴重者,甚而導致整個國家與社會沉淪!如能慎思與明辨,必能產生警惕與嚇阻效應。 正因為菸害與毒品之為害甚烈,識者避之惟恐不及,一般民眾更要與它徹底劃清界線,才能永保健康,受益一生。盱衡歷史上所加諸於國人的頭銜「東亞病夫」的封號,不啻是國人的奇恥大辱,也正是吸食毒品所換來的慘痛代價,有待當下一般青少年朋友引以為戒者! 談到「拒菸」與「反毒」宣教行動最力者,當推縣衛生局,衛生局經常藉辦活動之便,將「反毒拒菸」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中,寓教於樂,讓民眾加深印象,配合推動。諸如去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上午假縣立體育館後側廣場辦理「歲末聯歡拒菸園遊會」;以及當天下午在縣立文化中心演藝廳舉辦「煙害防制文藝競賽」活動,即是兩個明顯事例,收效宏大。 衛生局長陳天順更語重心長指出:根據可靠資料透露,去年國內每天就有四十八人因為抽菸而死亡,每位死亡者平均少活二十二年,抽菸的癮君子,不僅罹患肺癌機率是常人的三倍,更是罹患肝癌、喉癌的高危險群。衛生局適時藉宣導菸害的危險及相關衛生教育,透過活動讓民眾了解抽菸對身體及週遭親人朋友的危害,並灌輸民眾及小朋友們正確衛教與健康觀念,可謂用心良苦。 綜觀時下社會,尤其台灣地區,一些抽菸與吸毒的青少年人口每年都在不斷的提昇,十足危害社會治安,這種趨勢若任其無節制的發展下去,勢必釀成無法收拾局面,其傷害層面更是難以估計。甚至廢寢忘食,拋掉書本與工作,終日沉溺於網咖和PUB間,任由迷幻藥、搖頭丸肆虐,導致理智迷失,經常幹出不可思議的事。 也因為社會的不斷進步,五光十色,處處陷阱,如果缺乏堅定的意志力,必然無法克服社會種種魅力的誘惑。際此徬徨十字路口的一般青少年,此時此刻,正需要一股無形的力量從旁導引,這股無形力量就是雙親適時的關懷與教導,才能為孩子指出一條迷津。 談到菸害與毒品之為禍,可說人人皆知,也是當下一般青少年所應戒慎恐懼的。但是說歸說,還是能澈底禁絕比較重要;尤其以行動來表現,才是彰顯戒毒決心。青少年千萬不能存有好奇心,以為只試一次無傷大雅,只要沾上一次,毒癮就如影隨形不會放過你,到時想戒已來不及了。 因而,拒菸與反毒成效,除了依賴社會、學校、家庭三方面的努力輔導與督促之外;最重要的還是青少年本身的認知問題。拒絕菸毒為害,健康才能永固,幸福才有保障。
-
鼓勵移民金門活絡中轉商機一一從小三通兩週年成效民調不及格說起
根據報載:繼去年九月監察院糾正政院小三通成效不彰之後,日昨銘傳大學所作民調,顯示小三通實施兩年了,金門民眾認為對振興經濟毫無幫助,資金嚴重流向大陸,給這項政策打了五十八.六分,評為不及格! 或許,這是近年來學術單位對金門所作比較完整的一份民調,充分反映居民的心聲,道出對「小三通」政策的失望與困惑! 不容諱言,金廈血緣文化本一體,兩岸歷史淵源不可分,在國共長期軍事對峙下中斷交流五十年,隨著大環境時移勢轉,終於能順應時代潮流,實現「兩門對開」,兩岸人民重啟交流新頁! 然而,由於一邊堅持「一個中國」,一邊高唱「兩國論」,雙方敵意猶在,猜忌仍深,儘管民間通婚、買賣、投資置產十分熱絡,官方似仍處於「老死不相往來」的階段,加諸政策綁手綁腳,以致「小三通」常被顛倒過來唸,非但對振興金門經濟沒有助益,反而造成資金單向失血,長此以往,著實令人憂心,如何謀求因應之道,突破困境展新局,正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事實上,「小三通」的最大利基,在於冀望扮演人、貨中轉的角色,因為,每年台灣地區人民經港、澳往來大陸經商、探親、旅遊逾六百萬人次,這塊中轉商機大餅有一千五百億元,假如「小三通」配套措施能更加完善,只要能分享大餅的十分之一,即有一百五十億的商機,等於金門縣一整年預算或金酒產值的三倍,效益相乘的結果,金門各行各業還怕沒有生意做嗎? 誠然,依「小三通」中轉要件,需在金門設籍六個月以上,或經投審會登記有案,在福建投資的事業負責人、員工,及其配偶、直系血親,始得利用金馬地區中轉往返兩岸,只是很多台商是多年前「偷跑」登陸設廠,能名正言順申請中轉者寥寥可數,加諸大陸觀光客還不能「登門」,難怪「小三通」實施兩年以來,一直不見往來人潮,冷灶不見加溫,自然熱絡不起來! 其實,在大陸台商超過一百萬,在福建地區也有十餘萬人,他們若從金門中轉直航往返兩岸,不但回家的路更近、也更省錢,因此,少部份台商已悄悄將戶籍遷來金門,令金門設籍人口明顯增加。畢竟,根據憲法第十條規定,人民有居住及遷徙之自由,他們移民金門,有別於為選舉的「幽靈人口」,行為並不違法,既能方便回家,又能省時、省錢,何樂而不為? 平情而論,「有人潮才有買氣,有買氣才有商機!」政院試辦「小三通」成效不彰,正因設限門檻太高。我們認為應爭取全面放寬設限,至少應讓返鄉老兵、大陸新娘及旅外金門鄉親等,都能依「小三通」模式往返兩岸。此時,企盼相關單位先結合旅遊業者,多方鼓勵、協助國人移民設籍金門,活絡中轉實力,唯有金門有人潮,才能帶動商機,有助振興經濟發展!
-
改變消費習慣終結塑膠垃圾
購物用塑膠袋及塑膠類免洗餐具限用政策第二階段,今年元旦起上路,希望透過政策的實施,改變國人對塑膠用品及免洗餐具「用後即丟」的不當習慣,改用可重複清洗使用的免洗餐具,進而達到垃圾減量的目標,讓我們的週遭環境更美好、生活品質更高尚。 的確,限用塑膠袋等包裝容器的目標,應該是一個立意甚佳的政策,主要是讓國人重視環保,並進而養成珍惜資源的消費習慣,且將是開啟一個清潔消費的社會運動,打造永續美麗的社會。 長期以來,國人使用一次即丟塑膠袋及免洗餐具的數量可觀,已造成垃圾災難,而對生態環境更是破壞甚鉅,政府推動限用政策,可說是邁向環保的一大步,如要政策能執行成功,國人的全力配合,才真正能終結濫用塑膠類製品,消費者應有深切體認才是。 這項政策開始上路後,經過民意調查顯示,國人有百分之三十七覺得不方便,百分之七十四支持限用,百分之八十相信自己能適應新措施。從這個數字看來,絕大多數國人支持限用政策,這是很好的現象,也充份顯示國人還是頗有全力高度配合的意願。 第一、二階段納入限用範圍店家共七萬多家,而今年元旦起納入限用共有六大行業,包括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量販店、超級市場、連鎖便利商店、連鎖速食業、有店面的餐飲業,限用行業中,難度較高、對民眾衝擊較大的,是有店面的餐飲業,對這些業者,環保署希望在六個月內,達到減量百分之三十的效果。 限用塑膠製品已起跑好幾天,全民將共同行動一場環保總動員,短期來看,這項政策可能帶給民眾一點不方便,長期而言,這對國人來說,亦如環保署所說,全民應多一點耐心,認真貫徹執行,才能開創更好的生活空間。 限用塑膠製品雖然已經開始,可是有一個半月的宣導期,要到二月十六日才真正實施取締。金門自開放後,塑膠製品使用量急驟增加,雖然沒有官方統計,但其氾濫程度和台灣沒有兩樣,站在環保的立場,金門由於是觀光勝地,更應該百分之百配合這項政策,重複使用塑膠製品,使我們的海灘、山丘、街頭看不到塑膠製品的垃圾廢棄物,這將是全縣各店家、軍民誠心以對的大事,以還我「整潔金門」的清譽。 購物用塑膠袋及塑膠類免洗餐具限用政策,自起跑以來據媒體報導,民眾配合意願很強,而店家方面「有店面的餐飲業」配合度較弱,這是政策公平性應檢討的地方,我們盼望政策再臻周延性,在全民大力配合,使此一政策媲美日本、美國、德國等先進國家,終結塑膠垃圾的大目標。
-
美化環境贏得健康
最近李炷烽縣長輕車簡從,在密集的公務活動行程中,不預期親自深入所屬鄉鎮機關學校訪視,藉此瞭解基層平日執行公務與教育實際情形,接近同仁袍澤,噓寒問暖,聽取建言,直接面對面溝通交換施政興革意見,以期謀求加強改進,予以必要協助解決,落實推動政策政令,提昇工作效率,貫徹便民利民要求。 當前地區整體環境衛生清潔工作,李縣長甚為關注,極表重視,早在縣政府每週一、四局室主管會報中,即已明確指示主管環保機關,應即研訂具體可行維護環境整潔計劃,分層負責推動,逐級實施檢查,并舉辦觀摩評比,藉以帶動高潮,全面蔚成風尚。 學校為灌輸人文知識,培養人才,言教身教與「德、智、體、群、美」五育齊頭併進之教育場所,且在「青年守則」規範中,也有「整潔為強身之本」之條文,因而各級學校即是地區「環境美化」之重點,藉由學校教師平日潛移默化宣導教育,誘導莘莘學子,養成日常生活整潔良好習慣,進而達到維護自己身心健康,保有健壯之體魄,將來步出校門,服務社會人群,報效國家,這份有教無類教育責任,當然應自學校開始,讓學生與家庭結合,推己及人,擴展至民間社會,發揮可長可久的效果。 大家都知道,說不如做;心動不如行動。根據了解:由於李縣長之倡導,已有不少學校在不影響學子課業原則下,全體師生同心協力啟動,先自校內整潔著手,再而擴及校外週邊環境,短短一週時間下來,即有立竿見影之效。李縣長同時提到金沙鎮多年國民小學校長黃奕展,甫經參加甄選上壘接長以來,到任尚且不及一個學期,即與全體教職員工同仁,積極從事校務改革,充分發揮團隊精神,但看該校對環境美化工作,即說即做,由內而外,井然有序,煥然一新。顯示主管用心,以身作則,同仁負責盡職,整體校務概況,值得肯定,足資借鏡。 環境整潔重要嗎?極其重要!蓋與每個人日常生活起居與健康,具有息息相關因果關係,整潔與健康,乃生命延續存在之表徵,對於吸引觀光人潮,繁榮地區經濟,也有密不可分之影響,茲值李縣長倡導全面推動地區環境整潔工作,別有一番深層之意義,至盼環保機關提出標本兼治而又週詳持久實施方案,儘快頒布施行,並也在此呼籲地區鄉親大眾,群起熱烈響應,全力投入推動,做到「不破、不爛」、「不歪、不斜」之要求,時時整潔,處處整潔,共同創造心曠神怡「整潔金門」之美譽。
-
迎向吉「羊」如意的二○○三年
揮別了二○○二年,全球進入了全新的二○○三年,而在中國人則是迎向象徵吉「羊」如意的「羊年」。在新一年的開始,不免俗的要祝福來年國家「國泰民安」、人人「羊年行大運」! 「國泰民安」、「羊年行大運」是大家都能琅琅上口的吉祥話,由最簡單的解釋就是希望國家太平、人民安樂。但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讓國家得以太平、人民能安居樂業,以國家的現況來說,就是政治清明、經濟繁榮、社會安定。而這三者之間卻又息息相關,試問如果政治不明、經濟衰敗,人民生活無以為繼,社會又如何能安、能定?人民的好運又從何而來? 過去一年,人民所最關切的還是民生經濟問題,這也是人民最為基本的生活要求。可是過去一年讓人民可以看到的卻是政黨之爭不斷、弊端不絕、失業率及人民痛苦指數也直線上升。而就在馬年的歲末年終時,政府推出了高達七百億元的「公共服務擴大就業」與「擴大公共建設」方案,希望經由擴大公共服務及建設,提供中高齡失業者工作機會,搶救日益嚴重的失業壓力,而這股壓力著實壓得政府、社會、許多家庭都幾乎快喘不過氣來。 不可諱言的,「公共服務擴大就業方案」是之前已經執行的「永續就業工程」、「多元就業方案」的延伸,經由政府更多、更大的經費投入,為失業的人民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即便這樣的工作機會是短暫的,是有期限的,但能適時的為失業的人民提供一個可以喘息、可以暫度難關的機會,用意原本也是可以理解、支持的。但這項方案一推出之後,由媒體的報導讓社會大眾清楚的看到,一通通急切的電話撥進就業服務處,媒體以「塞爆」電話線路來形容求職者的急迫及需求。也就在此同時,因為這項方案的預算問題,立即引發了立法、行政兩院,以及政黨之間的口水戰;這樣的「口水」對照人民往肚內吞的「淚水」,毋寧說又是一大諷刺! 雖然說,一般人民不一定全然了解政治運作及振興經濟的大策略,但至少知道要拚經濟、拚政治,不是如此的拚法。例如,可以為人民提供暫時救急的「公共服務擴大就業方案」,但不能以此視為解決失業惟一的方法,而是要為人民想方設法創造長遠的就業機會,才是萬全之計;要拚政治,要以人民福祉、利益為優先,才值得人民信賴。 在看到許多國人因為失業所面臨的壓力與痛苦之外,我們大多數的人應該可以更懂得要珍惜已有的工作機會,如果每個人能在自己的工作上努力、盡職,結合起來就是國家社會進步、經濟繁榮的動力與成就。我們也祈祝,希望經由政府具體有效的施政作為,以及人民的共同努力,二○○三年會是充滿希望,會是「三陽開泰」、得意「羊羊」的一年!
-
迎接新年除舊佈新從「心」出發
韶光易逝,歲月不居,過了今天,中華民國將邁入九十二年新的一年。寄望新年的到來能為國人帶來新希望、新願景。 為了迎接新年的開始,地區也將於明元旦日清晨六時三十分與全國同步,在各鄉鎮舉行擴大升旗典禮與全民自強晨跑。希望藉由升旗儀式與自強晨跑來激勵民眾的愛國意識和增進身心健康,意義深遠。至盼元旦早晨地區民眾能夠起個大早,呼朋引伴、攜家帶眷,大夥踴躍熱絡參與,共襄盛舉。 歲暮年終,回顧過去一年,國內無論在政治、外交、治安、經濟,以及兩岸問題協商等,都沒有多大進展;尤其在政治方面,由於適逢政黨輪替階段,朝野各黨派政治理念迥異,相互撻伐,以致造成國會殿堂政爭紛擾,無日或已。經常有一些重大施政措施不能取得朝野雙方共識,各擁一把號,各吹各的調,當然施政過程礙手礙腳,績效必然大打折扣。 再談到經濟成長率的急速衰敗,不斷亮起警訊,雖然是受到國際大環境的變動所導致的。不過,卻引發了國內產業外移與倒閉隱憂,為國人帶來偏高的失業率,舉國上下為這一波經濟不景氣所苦,連帶使搶劫與偷竊風氣更為熾盛,加劇治安上的惡化。以上這些重大問題,正有待新政府在新年度開始能為全民紓困解套,急切開拓一條希望之路。 金門地區今日的處境也好不到那裡,因為中央經濟拮据,所以歷年來對地區的補助也日益緊縮,許多既定的重大民生工程都不能如期施建,影響地區的發展至鉅。建設的腳步確實不容停滯,尤其目前正值地區發展觀光的時刻,應做的事更需要急切來完成,金門才能擁有美好的明天。 自李炷烽縣長上任以來,即不遺餘力揭示「讓兩岸認識金門,讓金門走向世界」的施政目標;並積極尋求商機,增加就業機會,以活絡地區經濟。諸如不斷爭取金廈兩岸小三通,當下金馬兩地的民眾每星期有兩次班船可自由出入大陸,不論是探親、旅遊、經商、就業、求學等,都大開了方便之門,另外力爭台商取道金門中轉大陸,以及宗教中轉直航等措施,開拓新客源。 另外,在日前已有蔬果業者遵循兩岸小三通機制,循由料羅港進入地區三千公斤蔬菜,接受碼頭檢疫過程,讓地區民眾享受既安全又廉價的蔬菜,兼而逐漸消除偷渡走私弊端。 適值新年伊始,地區全民務必除舊佈新,一切從「心」出發,改變過去不正確的心態與看法,勤勞節儉,全力支持與配合縣府的施政作為,金門才能更進展。
-
解除軍事管制區限制厚植地區觀光資源││試評金門的觀光前景
近日,有關金門的觀光前景樂觀與否等議題,見諸於本報言論廣場與縣府留言板上,引起了諸多廣泛的討論,如火如荼,所表述之言詞皆屬於從個人的角度切入,因而會有不一樣的聲音與結果。此項議題係屬針對於公共領域方面的探討,無非是想藉著報端抒發出個人對於金門觀光發展的看法與憂慮,所引發出來的個人觀察與建言,冀望金門的觀光產業能夠邁向成功之路。 平情而論,這樣的公共議題,是值得被提出來討論的,從各方不同的論述當中,讓政府在制定金門觀光產業政策的同時,能夠彙整出各個階層不同的意見,進而做出更嚴謹更有實質效益的政策出來,透過民意的發聲,對政策提出針砭,將意見表達給政府,這應該是個值得鼓勵的一種作法。 自金門解除戰地政務,開放觀光伊始,歷經十餘載,由於配套措施未臻完善,未做長遠發展的規劃,加諸金門的基礎建設百廢待舉,中央政策又未明的情況之下,使得觀光產業的發展被侷限在某一個層次裡,無法跳脫傳統而升級走向優質觀光的路線上,可謂是「先天條件不足,後天失調」的最佳印證,讓金門的觀光發展之路受到環境上的層層限制。 當然,若一味將觀光產業的發展困境歸咎於某一方,是不盡公允的。回顧既往,地方政府莫不絞盡腦汁就金門的觀光產業之發展尋求對策;在地方的基礎建設,屬可操之在我的部分,明顯的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在做觀光建設上的努力和改善是毋庸置疑的,雖然還有很多努力的空間;但相對而言,在一些不是可操之在我的部分,卻始終無法在政策上得到鬆綁,讓金門在觀光事業的發展上,產生了諸多的困擾與隱憂,是地方政府在觀光建設上莫大的障礙之所在。 舉例言之,地區的軍事管制區太多,禁限建範圍太廣,偌大的海岸線資源皆掌握在軍方的手裡,不願釋出。設若有財團有意願想在金門投資相關的觀光產業,然而,在這樣的禁限建的軍事管制區的重重限制下,倍受扞格,試問還有那一個財團或廠商會有那樣的耐性願意繼續來進行投資行為呢?只要「軍事安全」的大帽子一壓下,就讓我們的觀光產業只能在那帽緣上微縫的空間裡,尋找出一絲絲光亮喘息的機會。 再者,中央的小三通試辦已將屆滿二年了,地區民眾對於小三通的期待,逐漸的失去了信心,不滿意度是節節的升高;當初宣示的三項政策目標,猶未見有具體的政策形成,這對於金門的觀光事業發展與經濟的繁榮前景,顯然是相對的令人感到悲觀的,殊值得中央政府進一步的檢討改進。 基此,我們咸認金門的觀光發展前景,繫乎於軍事管制區的解除,以及中央政策上的明確與鬆綁,期盼軍方與中央政府能夠調整政策,讓地方政府在推動觀光政策上有所依循,厚植地區觀光資源,才能使地區的觀光產業發展有前景可期。
-
人權宣言連署落實人權治國
日昨「聯合國/NGO/臺灣區世界公民總會」、「世界之愛和平總會」,與「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等單位專誠聯合蒞金,假金門縣政府大廳舉辦「二○○二年世界公民人權宣言」連署活動,吸引許多民眾參加,共襄盛舉。縣長李炷烽主持帶頭連署響應。他說:自由人權是金門民眾長期的渴望,他呼籲縣民珍惜、響應並努力推廣。李縣長也以激動感性的故事,說明他過去追求人權的親身經歷,更令與會者體認到人權的可貴與必要性。 據世界之愛和平總會曾雅琪表示:舉辦「二○○二年世界公民人權宣言」連署活動的目的,旨在藉由世界公民人權關懷,引導世人愛自己、愛別人,愛自己的國家,也愛別人的國家,並能尊重生命,維護自然,提升全球人權,共進平和新世紀。期能於公元二○○四年完成全球連署壯舉,再將連署結果一併送交聯合國,以維護世界和平。我們對諸民間團體,響應全球國際人權活動,支持政府人權立國理念,以具體行動推展人權到外島,致表敬意,我們希望臺、澎、金、馬有一天因對普世人權有卓越貢獻,而受到全球國際的肯定。 二十一世紀人權保障已經成為普世公認的價值,社會主流的議題時代,更是邁向國際合作及世界和平的康莊大道,只是臺、澎、金、馬才剛剛起步。現階段政府也正開始推動的人權政策與措施,是以充實陳水扁總統「人權立國」所需的基礎建設為主。陳總統曾說:「人權保障的提升,不僅是法律的問題,更涉及經濟、文化、社會、教育等層面的有效配合。所以未來政府更將與民間合作,積極推動人權各項教育、訓練、研究的立樁工作。」 人權是上天賦與人類基本的權利,與我們生命息息相關,舉凡生活中的水電、醫藥、食物,甚至國家社會安定和諧、人民生活安樂幸福,都與人權有關。回想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從家庭人倫悲劇、自殺殺人、八卦緋聞、偷拍光碟,以及戰爭的威脅、恐怖爆炸行動、政治鬥爭、抹黑口水戰,抗爭示威社會亂象叢生,令我們生活甚感鬱卒,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國人缺乏人權的認知,以及「人權立國」的未能落實。玆提供三點意見作為政府推展「人權立國」的參考: 一、邁向多元包容,促進族群融和:一九四八年「世界人權宣言」,是在人類經過慘烈戰爭後,人民生活陷入飢寒交迫、顛沛流離中誕生,我們應吸取歷史這一段痛苦的教訓,努力研究歷史的智慧,尋求足以借鏡之處,消除兩岸對立對抗,謀求和平安定,對內促進族群融和,確立多元包容的價值是人權保障的基石,讓臺、澎、金、馬的下一代更團結、更有氣度。 二、考評各校人權教育融入九年一貫教學:教育部分發「人權教育│推廣與深耕」教材到各學校,希望人權教育在教師界推廣,再深耕到學生身上。教育部長官應再研究一套考評落實的作法,才不致又是教教書而已,不能落實在生活行為上。 三、落實人權治國,共進平和新世紀:中央政府行政、立法、司法、監察等方面同時落實人權治國的理念與作法,確實推動改革措施,使國家安定,社會繁榮,民眾生活安樂。
-
以具體的政策及作為回應人民的期待
民進黨金門縣黨部日前在金門召開了一項「金門產業高峰會」,邀集了地區農漁工商觀光等各產業團體、民意機關、地方政府,以及中央相關部會官員參與。除了聽聽地方各產業代表的心聲及面對面的溝通意見,更重要的是希望中央相關部會官員在「聽」之外,更能對地方的產業發展困境加以重視,同時在政策面及相關資源的支持,協助離島的產業發展,落實照顧離島居民。 對於執政黨的地方黨部舉辦這樣的會議,同時也能邀請中央相關部會官員來金參與,基本上顯示了對這項會議及對地方發展相當程度的重視。而在會議中各產業代表也提出了六、七十項的建議事項,業務主管的部會就包括了經濟部、經建會、國防部、陸委會、財政部、農委會等,範圍極為廣泛;由各產業代表紛紛提出這麼多的建言,顯示了地方產業所面臨的諸多困難問題,真的希望中央的重視與協助,更說明了地方上對中央期待之殷! 我們認為,金門由戰亂、軍管,走向開放,產業及經濟的發展,走得極為辛苦,在島民及地方政府的努力之下,以及中央的協助,才能有今天的發展規模。但金門不能以此為滿足,金門也要跟著國家發展、兩岸發展,甚至世界的發展腳步,不斷的走向前,尋求島民永續發展的機會及道路,才能讓金門不會在殘酷的競爭洪流中被邊緣化、不被淘汰。 由金門過去到現階段的發展歷史經驗,說明了島民求生存、求發展的堅韌意志,可是島民的努力,仍然難以改變金門「離島」先天的缺憾,如資源不足、發展遲緩、產業競爭困難等等,尤其在整體大環境經濟低迷的時期,離島產業發展更是受到極大的影響。 我們也認為,金門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需求,也會有不同的困境,尤其金門在面臨兩岸小三通、以及未來兩岸全面的三通,對於在現階段必須解決的困難、必須做好的準備,都是刻不容緩的事情。簡單的說,解決了相關產業的困境,等於為產業發展加了動力與助力,讓產業能走得更順暢,也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金門是離島,除了本身自立更生的意志外,更少不了中央的支持力量,包括了政策、資源等各方面的支援,誠如福建省主席顏忠誠所說的,金馬兩個離島在發展上比台灣更是困難重重,尤其需要中央的支援與協助,他更強調,只有中央在政策的鬆綁,金門才有發展的生機。縣長李炷烽也表示,中央對金門的需求及發展瓶頸問題,不是不了解,而是一方面有財政上的困難,一方面也有少數意識型態的顧慮,因此中央相關部會不要再站在本位立場,要拿出具體的政策給離島偏遠地區,提供更多的支持與照顧,才符合離島居民的期待。 我們也要引用常用的一句話說──會議的結束,正是行動的開始。中央政府部門能不能有決心落實對離島的照顧,能不能以具體的作為回應離島居民的期待,人民正拭目以待!
-
敢為理想打拚行行出狀元!--從鄉親陳永圍開創「新茶店仔傳奇」說起
最近,有一位土生土長的金門青年陳永圍,用堅韌的生命力,在異鄉台灣打拚,其點石成金賺錢有術的創業奇蹟,被寫成「新茶店仔傳奇」的專書,在書報攤廣泛上架,成為讀者搶購的寵兒! 是的!書中的主角「樣板茶」企業董事長陳永圍,是道道地地的「金門囝仔」,既沒有傲人的學歷,也沒有顯赫的家世背景,卻能赤手空拳在台灣的大都會發跡,揚名異鄉,著實令金門鄉親同感與有榮焉! 事實上,十年來,來自金門的陳永圍,憑恃堅毅不拔的精神與巧妙的主題構思,大膽地顛覆曾經風靡大街小巷的泡沫紅茶業,成功地在全台開設超過一百家的「樣板茶」店,創造新的流行時尚。因為,每一家店的開張,其店面設計充滿創意的人性空間,都在當地造成轟動,令消費者趨之若鶩。 當然,成功絕非偶然!出生在金門水頭村的陳永圍,家中世代務農,童年也得下田幫忙農事,或上山撿拾牛糞當燃料,十五歲離家負笈南台灣唸五專,選擇美術工藝科,每天抱著紙筆四處塗鴉,追尋藝術創作的春秋大夢!然而,家裡並不支持,咸認整天畫圖將來不能當飯吃,因而求學之路走得非常艱辛,靠著打工半工半讀才完成學業。 所幸,從美工科畢業的陳永圍,為了證明美工設計也能糊口,發揮金門人刻苦耐勞的特性,瘋狂地投入工作,直到被徵召入伍的前一天,還放不下手中的美工設計案子;當兵退伍旋即投入職場,在一家日商公司找到工作,棲身倉庫鐵皮屋,老闆注意到「金門囝仔」與眾不同,渾身充滿工作熱忱與活力,多次授權他赴日買辦,除了廣開眼界,體認流行風潮,也結識廠商,奠定往後創業的根基! 其實,陳永圍的創業,曾經涵蓋藝品、服飾、泡沫紅茶及造型裝潢,每一家店的開張,皆「勇於改變、勇於嚐試」,善於檢視市場,特別是大膽地改變茶店的空間和地點,從社區轉戰至熱鬧的商圈。由於造型奇特,不僅吸引顧客目光,更成為媒體與電視爭相報導的焦點。 值得一提的是,陳永圍的創作靈感,均來自對金門的鄉愁,因而成功之後仍不忘本,處處顯露對故土的眷戀,難怪在新書的自序表白深植心中的想法,決定五年後要回到故鄉──金門,希望做一件理想中的事,完全不帶商業色彩,讓自己的理念忠實呈現出來! 平情而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年頭想要在人群中討生活不容易,更遑論在大都會商圈開創大事業,因此,陳永圍創造的「新茶店仔傳奇」,著實彌足珍貴,也為金門爭光!我們同感欣喜之餘,深深覺得其創業奮鬥的歷程,在在說明只要敢為理想打拚,行行亦能出狀元,更值得作為青年朋友效法學習的榜樣!
-
年關在即,慎防宵小,注意安全
縣警局又破案了,一個侵入民宅行竊宵小盜賊,正在暗自歡喜得手十八萬元現金贓款之際,即被尾隨警探逮個正著,當場人贓俱獲,面對紋風未動的贓款,俯首坦承賊星該敗,認命移送法辦,聽候法律公平審判,真箇偷雞不著蝕把米,料想必亦悔之已晚! 時間又如飛箭,轉眼年關又將到來,隨著節令迫近,生業活動日趨熱絡,忙碌的景象,幾乎到處都可看到,特別是職司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福祉的機關公僕同仁們,為了加強便民利民服務,帶給全民幸福快樂,已經開始停止輪休,全勤堅守工作崗位,夙夜匪懈,艱危不避,默默付出,勞苦不辭,此時最需要大眾的配合支持與鼓勵,如果每個人都能體認並主動投入一點心力,則社會整體治安,也就多了一分的保證。 因為全球性經濟蕭條,職場人力大量萎縮,謀生機會銳減,歹徒宵小應運而生,且看當前社會諸多刑案與治安事故之發生,無一不是歹徒宵小為所欲為的結果,此等鼠輩膽敢橫行鄉里,欺壓漁肉善良,真正本事,除了逞強鬥狠,目無法紀,不知廉恥的惡劣本性,就是觀念與心理的嚴重偏差,全民的覺醒與反制力量,該是發揮的時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確保整體安全,維護整體安定工作上,不能完全依賴法定建制機關人員,要求他們一肩挑起全部因果責任,不久前警察局執法團隊偵辦一起駕車傷人致死案件,嗣經民眾密報檢舉,旋在金城警察所所長林興財率同屬員全力積極深入調查,即有員警機警眼尖,循線查到涉嫌人及車輛,並針對車輛輪胎上留下的血跡等證據進行科技鑑定中。顯示警察機關對於社會動靜態有效掌控,平日重點建檔資料齊全,按圖索驥,手到擒來,長期來地區整體安全無慮,就是軍民、檢調、警憲共同努力的具體成果。 隨著年關將至,如何預防亂源不法,正是社會大眾日常生活必需認真面對之課題,不亂即是安定,終其目的,在求國安、民安、你安、我安、大家平安,因而每個機關團體及行業,乃至民間家戶,都應劍及履及,切實做好安全「預防」工作,防止一切災害及宵小不法活動,如有一人置身事外,則將留下罅隙,予人可乘之機,貽害社會大眾。 對於預防工作,尤需用心去做,不打折扣,切實做好,以下三點淺見,可供各機關公僕同仁及社會大眾參考: 一、時時警覺─警覺與生俱來,人皆有之,所謂天有不測之風雲,即在勉人要有警覺,因為沒有警覺,則有危險,舉一反三,共同將潛在危害因素發掘出來,提供權責治安機關對症下藥,加強防患未然,消弭問題於無形。 二、事事謹慎─謹慎就是務本,每個人不論對人對事,都應秉此原則,是非清楚,善惡分明,凡事三思後行,謹慎穩健,實事求是,潔身自愛,做該做的事,說該說的話,人人如此,卒免禍端,也就不會吃虧上當,後悔莫及了! 三、處處留心─留心不但可以達到自保的目的,也能見微知著,洞察平日週遭萬事萬物,透過自我經驗判斷,避免危險受害,一旦發現可疑人、事、物,則應立即密報檢舉,讓壞人無所遁形、壞事無由發生,確保社會大眾安寧與安全,是積德也是行善。
-
紀念行憲日落實民主憲政
適逢第五十五週年行憲紀念日,國人皆感無比欣慰,畢竟一部神聖憲法為我們開創了安定、進步的生活。尤其國人追求民主憲政的堅定意志,以及落實憲法精神與推展憲政改革的積極作為,更贏得世人的交相讚譽。 值此新世紀到來,面對世界民主風潮不斷推波助瀾,當下國家憲政改革已有了重大突破,人民已能當家作主,選自己的總統、表達自己的意願,其心情的感觸的確有其不同於曩昔。展望國家的未來,我們有信心會走向一個更穩健、更進步、更成熟的民主境界。 回顧前塵,中華民國憲法是國民大會於民國三十五年十一月廿五日受全國國民付託,依據國父孫中山先生創立中華民國之遺教而制定,並於次年十二月廿五日公布實施。自此,中華民國邁入世界民主憲政之林,其過程是艱辛的、偉大的。迄今,中華民國憲法經過數次的修正,已卓然超越歷史的藩籬,脫胎換骨地成為一個以人民自由意志決定公共事務的民主國家,實現了「主權在民」的政治理念。 在過去兩年多來,國內遭受了不少新的衝擊,雖然也突破了許多發展瓶頸。不過,從整體而言,卻受到國際大環境變動的影響,導致經濟不景氣、失業率偏高、民眾痛苦指數不斷增加,這些嚴重的問題,確實有待新政府努力去解套改善的。 我們在紀念行憲五十五週年的時候,應當瞻前顧後,緬懷憲政得之不易。雖然過去幾次修憲的成效卓越,使我們充滿信心,但是我們不能以此自滿、驕傲,未來的光明遠景,正召喚我們再次整裝待發的動力。盼望在此新世紀來臨,應以既有憲政改革的基礎,不斷提升民主制度素養,以朝向全面有利於國家與民眾的福祉。 盱衡大局,紛紛擾擾,橫在國人面前的國家前途確實多艱,已使大部分國人產生危機感,失去了對政府的信心,這種現象委實不容存在。在此,我們寄望於新政府能夠深思熟慮考量國家肇建的不易,民眾幸福的確保,除了迅速研擬如何使國內經濟復甦,找回全民的自信外;更要放棄意識形態與台獨色彩,釋出善意,真心誠意處理兩岸種種問題,讓兩岸從此不再有爭議,兩岸的民眾能過著和平、安定、繁榮的日子。 在野各政黨更應站在國家與民眾的立場著想,停止政爭,開闊視野、消除恩怨,不記前嫌,全力支持與配合新政府的施政措施,大家努力一齊拚經濟,鞏固這部神聖憲法,才是國家之福。紀念行憲五十五週年,民主憲政礎石已趨穩固與堅牢。當下,我們更面臨新的挑戰使命,但願政府與全國民眾,和衷共濟,奮發精進,再次締造更輝煌的民主成果,以告慰先賢先烈的犧牲與奉獻。
-
建立業者評鑑制度提昇旅遊品質──從一位客居金門的導遊之投書所給予我們的省思
日前,一位客居金門並從事實務操作的旅行業導遊,投書本報言論廣場現身說法,道出了一位客居金門的導遊對於金門觀光業前景的悲觀想法,並針對目前業者如何的做法與實際狀況做了分析說明,羅列了現階段觀光業者們的經營心態,凸顯出業者們一賭觀光客「消費能力」的普遍現象,造成地區的觀光品質每況愈下,殊值得我們省思。 李縣長日前亦於會議中提及,認為如果旅行業者惡習不改,政府投入再多資源都只是業者惡性競爭的「墊背」,能不打壞金門這塊招牌就已經萬幸了,更遑論前景要如何一片光明? 的確,政府每年就觀光市場的促銷,莫不絞盡腦汁的籌辦各種活動,投入數以千萬計的經費與人力,期盼能藉由各種活動的舉辦,提昇金門的能見度,進而增加吸引觀光人潮,為金門觀光事業提振景氣,創造更多的旅遊人口。 然而,由於業者本身對於政府策辦的各項活動參與度不高,沒有正面與積極的回應。因此,每每各種針對觀光議題活動的舉辦,演變成是政府花了大錢,卻反而吃力不討好,使得各種活動的籌辦,事倍功半,難以達到原有的美意與成效,讓人倍感憂慮與遺憾。 平情而論,地區的觀光旅遊品質低落與業者的經營模式及導遊素質參差不齊是一大主因;業者惡性削價競爭,導遊的解說欠缺一個標準的規範或準則,或是添油加醋,或是因其未曾探究其背景根據如何,就似是而非的講了一長串,莫衷一是,諸如此類的事不知凡幾。 因此,如何遏止相關的旅遊業者將「觀光團」變成「採購團」,導正業者心存「利」字的心態,注意其經營旅遊的品質,莫為了蠅頭小利而賠上本身的企業形象;同時也使金門的觀光形象倍受考驗,是個值得相關單位去思考與改善的實質問題。 此外,地區的旅遊業者的規劃與行銷能力有待不斷提昇,業者間存有同行相忌的心態,不能團結一致,使得地區的業界間血拚如此,旅遊品質日益下降。換言之,實乃是地區在發展觀光事業上的一大隱憂,諸多的問題有待政府與業者共同做一良好的溝通與協調。 基此,我們認為政府的公權力應適度的介入,導入專業的評估工作,由政府相關單位主導,建立業者的評鑑制度、專業導遊制度,讓觀光旅遊朝向制度化、專業化方向發展,促使市場機能步入正軌。淘汰不肖的旅遊業者與不夠專業素養的導遊,藉以提昇業者規劃旅遊品質的能力與專業導遊人員的素質,導正市場的商序,才能使地區的觀光品質能夠有效的提升,也有助於金門在推動觀光產業的腳步上得以有效的落實。
-
實施限制使用塑膠袋政策
五仟多位塑膠業者及勞工日前上街抗議遊行,要求行政院環保署,暫緩實施明年元月一日開始的限制使用塑膠袋政策。但遭環保署長郝龍斌斷然拒絕,並強調正確的政策會堅持下去。郝署長也提出七億就業計劃,預計可輔導八千多名失業勞工就業。我們贊同支持郝署長正確的政策會堅持下去,如期實施限制使用塑膠袋政策。 由於這是繼教師、農漁民、勞工上街頭之後,新出現的一波抗爭,許多人都說這個政府最怕群眾運動,只要上街頭,會吵鬧抗爭,就有回應,就有糖吃。不管如何,我們認為此次的抗爭,不宜與前幾次的教師、農漁民、勞工等訴求相提並論。因為這項措施影響到我們台、澎、金、馬未來立足的土地,與永續生存發展的根本,歐洲、美國、日本及世界先進國家,乃至經濟開發中的國家如中國大陸者,對於塑膠袋及保麗龍等不易處理的容器使用,大都採取限制使用的態度。 日前國科會正好公布一份「永續台灣的願景與策略白皮書」,認為台灣目前的寫照是「賺得全世界,卻失去台灣」,以當前政府毫無規劃的土地政策,及民間對於生態環境的破壞,越來越走向「不永續」的境地。對於這項警訊各界都不宜等閒視之,因為一旦我們立足的土地沒有了,生存的環境破壞了,我們還能談其他的政治、經濟、科技乃至於人生的理想嗎?最近一遇下大雨就淹水,就山洪暴發,就土石流,據新聞報導,都是由於埋在地下,不能腐爛的塑膠袋及保麗龍等不易處理的垃圾所惹的禍,如此已危及我們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平情而論,政府限制使用塑膠袋、及保麗龍免洗餐具的政策,只是一個早實施或晚實施的政策,塑膠袋、及保麗龍免洗餐具的這行業,也早已是可以拖多久,就拖多久的行業,講明白一點是一個「夕陽產業」,業者的抗爭與訴求,是值得同情的,然再多的同情,都不能改變它是夕陽產業的現實。而且政府從年初開始宣導,也選擇大型賣場、政府機關、學校餐廳為開端,試行限用塑膠袋、及保麗龍免洗餐具,宣布實施期限,相關業者當然不會不知道,如果要轉型,也該早就開始了。不過為業者的生計,也為了業者的長遠生存利益考量,早轉型當然比晚轉型好,如延緩實施,根本上沒有解決任何問題,只是讓問題拉得更遠,更麻煩而已。 當今政府應積極補助鼓勵各廠商雇用塑膠勞工,設想更完善措施來保障他們基本生活問題,對於可能關廠的塑膠袋、及保麗龍免洗餐具的廠商業者,政府應輔導他們轉型為環保塑膠生產廠商,但必須指出,對那些家庭工廠的塑膠生產廠商,轉型問題大,政府希望他們主動推動業界合併,以克服資本及技術等問題,不但可以因此落實輔導廠商轉型,對國內環保工作也才有助益。最後我們再建議環保署加強資源回收重複使用的計劃與宣教,改良浪費者用一次即丟的不良浪費行為,才是治本的環保之道。
-
從「永續」到「多元」就業之路
金門縣政府日前初審通過九十一年度第二梯次的「多元就業方案」計畫,將提報行政院勞委會複審,如經複審通過後,預估最快明年元月份實施;預估將進用人數為九十九人,僱用期間為九個月。 「永續就業」及「多元就業」計畫是行政院勞委會為了紓緩失業問題,所提出的輔導就業方案,目的在於以政府的資源提供中高齡失業者就業機會,協助他們走過失業的困境,除了解決失業家庭的生計,也避免社會問題的發生。自這兩項計畫實施以來,確實創造了不少工作機會,政府投入的金額在「永續就業」階段就超過新台幣二十億餘元,在現階段經濟景氣依然低迷的情況下,更是對於許多家庭提供了最實質的幫助,勞委會的政策值得肯定。 我們也體認,不論是「永續就業」或是「多元就業」方案的推動,對於受僱者都有僱用期限的限制,最主要的用意是在於協助中高齡失業者在度過短暫的失業危機之後,能夠有重新出發的機會。因此,不論是政府或是民間,以及受僱者,對於這些得來不易的資源都應該加以珍惜,並發揮最大、最實際的效用。如金門縣政府在辦理這項業務時,還特別成立了「管制室」,對於各項作業都嚴加控管,讓這項業務能順利的推動之外,同時執行成效更和其他少數縣市獲勞委會評比為全國最優的縣市,也同樣值得肯定。 我們也認為,這項政策能夠獲得地方政府及民眾的認同和支持,一方面顯示了政策的正確性,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地方上的實際需求及迫切性。因此,中央政府應該思考是否讓這項政策形成「永續性」的資源,也就是經由中央的政策及經費的支持,形成地方政府常態性的施政計畫之一,就如「以工代賑」、「失業救助金」等措施,讓失業者都能獲得適時而有效的協助;或者是將一年為階段的時程延長為至少兩年或三年以上,也可使整體工作有更長遠的規劃,讓一些必須持續推動的工作能夠減少受預算、政策或其他不可預知的變動因素影響,進而真正落實推動且更見成效。 此外,中央在統籌規劃、推動這項工程時,除了勞委會的全力投入外,更重要的是要充分的結合中央相關部會資源,以及鼓勵民間企業、團體的參與,以擴大參與及協助的對象,讓真正需要幫助的民眾能因政府的政策及資源而受益。 而政府在審核、分配資源時,應考量各縣市不同的特性,對於如金門等偏遠離島等資源缺乏的地區、執行成效良好的縣市,優先給予補助,在經費、名額,以及僱用的條件等方面,都可以思考放寬或給予相當的彈性,以符合不同的地方特性需求。 政府的良法美意能否落實執行,能否達成預期的效果,都需要每個參與其事的部門能夠全力投入,由規劃、執行、管理、考核都要確實要求,而受僱者更應善加珍惜,全心投入所擔任的工作。我們也確信,只有政府及民眾的合作及努力,這項工程才能永續推動,也才是民眾之福!
-
縣長有信心縣民有希望一一賀李縣長就職一週年,期待金門新願景
昨天,是李炷烽宣誓就職金門縣長一週年的日子。 去年,以一萬四千多票當選金門縣第三屆縣長的李炷烽,揭櫫「讓兩岸認識金門,讓金門走向世界」的施政總目標宣誓就職,以「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決心與堅持,希望在未來的任期,逐一完成對鄉親所作的競選承諾。 的確,時間過得真快,轉眼之間,一年過去了。在鄉親殷切的期盼下,當初提出包括交通、農漁、工商、都市、觀光、文教、醫療、社會的一百零五項政見,縣府團隊已積極著手推動,逐步促其實現! 然而,過去的一年,適逢全球經濟不景氣和國內統獨爭戰日熾,造成股市崩跌、產業大量外移、失業率不斷攀升,很多民眾繳不起健保費、學童沒有錢吃營養午餐,甚至,連許多鄉鎮公務員都發不出薪水;換言之,中央財政日益艱困,早已自顧不暇,豈有餘力照顧離島? 更具體而言,李縣長上任以來,面臨中央人事預算緊縮,員額零成長,工友、技工全面凍結,加諸現行文官制度,人事佈局困難重重,縣府團隊運作倍感吃力。而且,金門駐軍大幅裁減,市場萎縮,大陸貨又低價傾銷,農漁民生計陷困境。再者,金酒是金門的命脈,卻遭逢入關實施煙酒稅新制,以及仿冒私酒的挑戰,喝酒的人少了,稅反而增多了,金酒產銷面臨瓶頸,縣府未來財政收支勢必更加困難,可以管窺一斑! 因此,李縣長盱衡時局,認為金門不能坐以待斃,「關鍵時刻、關鍵選擇──金門要走向自己的明天」,因而積極尋求商機,曾率團赴大陸洽談開闢金廈航班,終於在今年五月順利開航,企盼藉「小三通」人貨中轉、台商子弟來金就讀與在金設台商加工出口區等等,冀望增加就業機會,活絡地區商機;也曾取道廈門赴汶萊辦商展,尋回「先民的路」,便利華僑返鄉探親旅遊與投資。 除此之外,致力拓展觀光,舉辦兩岸三地迎湄洲媽祖活動,開啟兩岸宗教直航新里程;也曾為擦亮金酒招牌,舉辦「兩岸中秋海中會,共同敲響團圓鐘」的詩酒文化節活動,讓金門美酒溶入「名人、名瓷、名酒、名畫」,藉媒體傳播躍登國際舞台,呈現在亞洲數十億華人面前,不僅充分闡揚「觀光立縣、文化金門」,更使浯島仙洲綻放光芒,有助提升國際形象,厚植觀光資源! 總之,過去的一年,李縣長宵衣旰食,戮力從公,雖然,當前金門發展面臨「四大困境、七大難題」,路途滿佈荊棘,但仍堅定信心努力不懈,勇敢的走下去,尤其,在重視民意、校長遴選、清廉自持等方面獲得廣泛的肯定與認同;在拓展兩岸關係、觀光、社會福利等多項施政獲得具體成果。我們深信,經過一年的耕耘佈局,未來將有更多的豐收,但願鄉親不吝繼續給予加油的掌聲,畢竟,面對金門未來的前景,縣長有信心,縣民有希望!
-
激發榮譽與責任建構安定社會
榮譽心與責任感是做人必備的條件,一旦喪失這必備的條件,不但毫無成就可言,亦將黯淡虛渡一生。 有榮譽心的人,對於自己的責任感會更為重視,甚至將榮譽心視為第二生命。榮譽心則是從個人內心所散發出來的光采,認為是自己無所旁貸,所應確實力行的義務。因而,榮譽心不僅具有外在的價值與意義,還具備了內在的尊貴。 嚴格說,榮譽並非虛榮,虛榮只是一種愛現的表徵,不但於事無補,反而是事業成功的絆腳石,聰明的人惟恐避之而不及。而榮譽它不僅是表露於外,為眾人所稱頌、讚美,更可以接受外界的檢驗,形象卓然,歷久而彌新。 再說,責任感是對事情要有一份責任心和認知,並能對於自己的行為舉動負責,被視為人品道德的準繩。有榮譽心與責任感的人生,是高貴、光榮的,其一生的行事風格都是光風霽月的,更是至高無上的風評。至盼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能具備榮譽心與責任感,期以對自己負責;進而對國家、對民族負責。 無庸置疑,人生在世,除了追求騰達的事業、強壯的體格、幸福的家庭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學習做人做事的大道理;尤其追求榮譽心與責任感,更是一生至高無上的指標,也是完美人生的典範。當目標達成之後,相信你的人生必將走得更平順、更紮實,活得更有尊嚴。不啻能贏得大眾的敬愛,促進人際間的和諧關係,更使自己感到無比的欣慰。 無可否認的,榮譽心與責任感委實是社會安定、祥和、進步的支柱。假如一般社會大眾皆俱有此共識,則人人講信修睦、潔身自愛,盜竊亂賊而不興,大夥和樂相處,相互關懷,爾虞我詐之事必不多見,無形中將益增整個社會的和諧。 綜觀今日的台灣社會,當下所浮現的種種亂象,追根究柢,大部分是經濟不景氣所導致的;但也不排除有一些是人為的因素。就是一般人罔顧榮譽心與責任感,根本不把它當作一回事,所以平時的所作所為,經常逆向操作,違背榮譽心與責任感約束,因此,才會淪為今日的景況。 適值景氣低迷的時刻,公務員更要以身作則,格外重視榮譽心與責任感。有了榮譽心與責任感的鞭策,隨時都能糾正自己的偏差行為,檢視道德良知,是否對得起本身這份工作?是否堪稱克盡職守的好公務員?一位公僕只要能具備榮譽心與責任感,必能奮發精進,一心一意為民服務。 只要有榮譽心的激勵,必定提升高度責任感。希望吾輩公務員深體斯意,相互鞭策與鼓勵,則行政效率必然提高,社會也會更安定和進步。
-
是公僕應親切熱忱誠懇服務
縣長李炷烽日昨在縣府主管會報中指出,公務員應以「親切、熱忱、誠懇」的態度為鄉親服務,對於許多攸關民眾權益的申請案件,相關單位要加強宣導通知或協助民眾提出申請,以免民眾權益受損,造成民有怨言。 關於公僕為民服務問題,素為政府所重視,分層負責,要求至善,而且不斷透過宣導教育,希望公僕一本初衷,體認民眾才是主人,要有顧客永遠是對的的服務新觀念,讓主人滿意,以免影響政策政令之推行。 祇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由於成份摻雜,良莠不齊,公僕素質,難能求得一致,因而常常會有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發生,一個機關出現一個員工的言行違常,損害了機關整體平日辛勤耕耘開創累積下來的聲譽與威望。俗云:「一粒老鼠屎,搞混了一鍋粥」,少數人的不當言行,就像擋路的石頭,唯有搬開,施政運作才能順暢。 縣政府為能深切瞭解行政團隊為民服務品質,特別組成專案小組,針對政府公務機關推動「電話服務」實際情形,全面進行抽查測試,結果發現同一服務事項,出現兩種不同的反應。也就是說:由上而下透過「詢答」方式,測試兩個同一類型機關承辦人員回答同一服務事項,其所應答服務內容竟然不同,其中最大的差異,即是答詢內容不具體,應答的態度禮貌令人心生不悅,接聽電話不作身分表示,三言兩語,掛掉話筒,或是任令鈴聲作響,久久才作回應,如此服務態度,迄今依然普遍存在,那能提升服務品質,是公僕,能不深思慎改乎? 服務態度,藏之於內,而也形之於外,每個公僕不能不懂,時時為民眾福祉著想,處處為民眾紓難解困,即是「親民、便民、利民」,俱屬公僕所應為。親者:親切對待,視民若親,態度和藹謙遜,讓民眾樂於接近,傾訴心聲。便者:即是簡便,提供快捷優質之服務,能辦馬上辦,或依法令規章不能辦理者,即時溝通詳作說明,並予必要之協助,使民眾不再有所疑慮。利者:入公門好修行,每做一事,都要設身處地,為民著想,為民興利,創造美好願景。如此理論與實際結合,說與做趨於一致,公僕付諸行動,民眾最為期待,要讓民眾看得見,唯有身體力行,深入宣導教育,促使民眾都能瞭解政府重視民意、關心民瘼、為民服務心志,永遠不變。 當茲民眾面對整體經濟蕭條,就業不易困境之際,申建一棟棲身房舍,有些地區依法要受「禁限建」之限制,但作業繁複冗長,公文往返,少則數月,多則一年半載尚無結果,即是軍方會辦延宕,承辦人公事公辦,得過且過,文書稽核制度,流於形式,以致在缺乏主動、對口不通情形下,成為「公文旅行」結局,在民眾才是頭家的今天,類似情事應該徹頭徹尾檢討改進,雖然國防部經已作出善意的回應,表示爾後軍方受理「禁限建」申建會辦案件,將以最速件處理,並於二十日內完成回復,但願民意的督促,李炷烽縣長的倡導,真正成為地區公僕努力之指標定向。
-
落實行政革新提升整體服務品質一從縣府庫款支付業務通過標檢局ISO認證談起
昨日,縣府財政局「庫款支付業務」,經過了九個月的努力,終於通過二千年版「ISO9001」國際標準品質管理系統認證,成為金門地區第一個取得ISO認證的行政機關。能獲此殊榮,誠屬不易,以「品質最佳保證」來形容縣府的服務形象,一點也不為過。 誠如李縣長在致詞時強調,受證只是行政革新的開端,期勉公務同仁秉持以客為尊的態度,以財政局為師,持續朝效率提昇、顧客滿意等目標努力。 的確,行政機關的服務態度,向來為民眾所詬病,形成政府在施政上的一大困擾,讓民眾對政府既存有負面的印象,久而久之,民眾想當然耳的將公務員定位為官僚文化,對政府整體形象而言,實是項斲傷。 在現今以服務為導向、民意為依歸的民主新時代,公務員的心態實應做相對的調整,切忌再有存乎官僚的心態與作風,應以服務民眾為優先,一視同仁,不管是達官顯要貴人,抑或是一般的市井小民,都應以最熱忱、最積極、最親切的態度來受理每一項申請的案件,把民眾的小事當成自己的大事,扮演好「公僕」的角色,除尊重每一位民眾的意見外並加以講清楚、說明白,建立起公務員的新形象。 一般而言,民眾對於法令之認識,繫乎個人的立場和素養,若是知識份子也未必就能清楚正確的認識某法令的內容與真義,更遑論是一般的小民了。再者,就以老年人口甚高的地區來說,不認識字的老人家們,對於法令更是「莫宰羊」。因此,身為「公僕」的公務員,就應當以熱忱的服務態度為民眾解惑,盡其專業知識的給予詳加耐心的解說,方不致讓民眾對政府產生不必要的誤解與反感。 當然,法令是非常僵化的,依法行政是身為公務員所必須去貫徹遵守的,絲毫不得馬虎,稍一不慎就有違法之虞。然而,我們期待各單位的服務同仁們,在面對民眾的困難問題時,能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之下,從民眾的角度來思考,保留更大彈性的空間,進而為民眾找尋適法性,讓民眾來申請的案件都能獲得合理的解決,締造民眾滿意度與政府品質提昇之雙贏的局面。 有云:「政府是在為人民解決問題的,而不是在拒絕問題」,人民對於關乎自己權益的事務,容或有些對於法令不夠熟悉而產生誤解或據本身主觀想法的判斷而有所曲解。但相對而言,承辦的業務人員,應當對於相關的法令能夠有相當而正確的認識,才不至於有損於民眾的權益,並招致民眾對政府的不滿。 落實行政革新,提昇整體服務品質,應擴及地區每個單位,期盼政府相關各部門,能夠以縣政府財政局庫款支付業務為標竿,以服務民眾為公務員最大的榮幸為首要,提昇政府的行政效能,重塑公務員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