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重視洽公滿意度是提高服務業水準的起步
近日赴縣政府所屬單位洽公時,常發現有金門技術學院大學生出現在洽公場所,對民眾進行「洽公滿意度」調查,這些學生與過去隨機問卷調查的訪員略有不同,從證件配戴、服裝儀容、談吐內容與訪談技術,似乎是受過社會科學專業訪員訓練,令人耳目一新,頗具專業水準,原以為是台灣專業民調公司所為,後來才知道是縣政府研考室正針對縣民洽公滿意度進行調查。在此我們要肯定縣政府重視民眾洽公服務滿意度的表現,因為,這無疑是提高金門公私營服務業水準的重要起步。 首先,金門向來標榜觀光立縣,觀光休閒服務產業首重服務品質,而高服務品質必須建立在「顧客導向」的文化基礎上,惟過去軍管時期金門民眾大都屬「軍人服務業」,因阿兵哥機械式作息方式,其獨特消費特性與交易型態有利於賣方市場,久而久之,「以顧客為導向」的服務業文化並未能在金門生根。相反地,店一開門顧客就一定上門消費的時代早已過去,「軍人服務業」產值也已大幅銳減,取而代之的是有品味,且兼具高度議價能力的國內外觀光客,也宣告買方市場主導、消費服務時代來臨。縣府此時力求簡政便民,重視服務績效,重視縣民洽公滿意度,正是帶動民間重視服務品質的具體行動,殊值嘉許。 金門離島戶籍人口不足10萬(常住人口約5萬),工商業除金酒公司一枝獨秀,其餘私領域企業與民間社會尚處萌芽階段,以致「民眾辦事」皆以「洽公」為主,而「洽公」的領域與範圍,除少部分與中央部會駐金單位有關外,大部分皆與金門縣政府所屬機關有關,因此民眾對「洽公滿意度」與機關首長的「施政滿意度」雖有不同,但其「洽公滿意度」與認知印象,仍會影響縣政團隊評價偏好。 建立「顧客導向」、「績效管理」的現代化便民政府,確實能有效解決民眾洽公所帶來的困擾與不便,增進民眾洽公服務品質,提昇民眾洽公滿意度。政府制訂政策固然要符合民意,在執行政策的具體服務便民措施,包括:公務人員服務態度、對政策熟悉程度,以及各項硬體設施與軟體服務品質是否相配合,民眾們臨櫃洽公的實際體驗,其需求與期待是否被滿足,直接關係著對政府施政的「第一手」評價,對執政團隊施政的「口碑」好壞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更重要是,近年來金門外部環境變遷快速,兩岸關係合作形勢日趨強化,金門的定位發展亦快速展開,為建立符合時代進步與民意要求的服務性政府,政府必須高度敏感地掌握民意脈動,不斷將民眾需求的轉變,階段性納入簡政便民的具體措施,以金門離島特殊條件而言,甚至有條件對民眾特殊需求進行客製化(customization)專業服務,例如台北市政府的1999市民熱線就是最好的例證。 有了高品質的政府服務績效,也才能帶動民間服務業服務水平向上提升,例如,縣政府要打造金門成為一個精緻購物免稅島,設立免稅精品商店,如果我們的服務業還是停留在「軍人服務業」的階段,沒有「顧客導向」服務技術與價值觀,就算引進國際名牌的精品,透過免稅優惠環境來行銷,金門要吸引精品族跨海來金消費,缺乏以客為尊的精緻細膩文化,還是非常不容易成功的。 我們欣見縣府帶頭示範,相信這份調查完成後,縣府團隊將對各機關單位的服務水平了然於胸,期盼下一階段能再進一步強化簡政便民,並持續辦理此類調查,關注、追蹤各單位改善情形及民意動向,如此,不僅是全民之福,也是推動縣政繼續向上提升的不二法門。
-
以園冶意念建構金門新社區
之前本報曾以「重新造鎮以建金門」為題指出,要發展金門,理應立即造鎮以建金門,並強調成功的新市鎮,都有其成功必要條件,那就是必須要有便捷的交通系統、廣闊的公園、優質的學校、現代化的市場及購物中心、餐廳、遊樂場,以及圖書館,甚至教堂、殯儀館、墓園等等,都是「造鎮」計畫中,必須考量與計畫的項目。此中之案例可以日本鐵道公司為例,他們鋪設鐵道之後,就在每個站區規畫新市鎮,新市鎮除了通勤軌道之外,還有商場、學校、托兒所,使得所有移民至此的新居民,在生活上得以無後顧之憂。披露以來,深得鄉親支持呼應,但是對鎮內各建物之意念卻大有不解,是以我們且就此議題申論之,那就是新市鎮內之各建物,應以園冶之意念來規劃之! 「園冶獎不只是頒一個獎,更是來自民間的建築運動!」推廣多年的《園冶》建築獎,不但對改善市容、營造社區空間有重大影響,更為近年來國際媒體對台灣最為深刻的報導之一,允為向以觀光自豪、卻是落後水泥建築的金門為鏡;期待有朝一日,金門自公部門乃至私人住宅,皆能以園冶意念來看待建案、住宅、公司行號等工程,方有可能使金門脫離吹噓自引的困境。是以我們敢以媒體建言之責,特別披文呼籲「以園冶意念建構金門新社區」,希冀為金門指引出一條至道來。 眾所週知,《園冶》本是我國明朝一本有關園林造景的書,該書是世界造園學最早、且有系統的一本專著。就目前資料所示,我國庭園發展,可上溯至黃帝的玄圃,當時僅為風景優美的舂山湖畔,種植蔬果花卉,而為飛鳥百獸聚集之處;周文王的靈囿,也不過是挖池築台、豢養禽獸的地方;漢朝才出現大規模的造園,上林苑已有聚土為山、銅龍吐水、珍禽異獸、奇樹異草等景緻,同時其他私園亦出現構石假山、激流水柱,中國園林的雛型已趨於完整。然而系統性的園林論著至明代才算出現,此時園林疊石之風盛行,裝折、鋪地等工程水準日益提高,計成等專業造園家也開始出現。中國園林在世界造景的地位甚高,可惜有系統的論著不多,全憑匠人口授心得,與文人的自我體會,《園冶》一書是難得的一本經典。且其中見解卻如今日的造園觀念與技術不謀而合。 而在台灣推行多年之園冶建築景觀獎之意念,即是藉「園冶」之名,希望建築業界擷取其中奧妙之處,興建具有特色的建築產品,喚起業界重視建築景觀設計,並於參與評審的過程中達到觀摩、承傳及成長的效果。就其中之意念觀之,不管是集合式大樓、透天住宅等,其評鑑標的無非是:中庭景觀、綠地規劃、人文意念等。因此,我們願再度呼籲,在此生活即生命之時代,相關單位應以新世代之美學意念規劃新市鎮內之建案,且應以此生活美學重建金門,則金門才有重生之日!
-
島嶼公民以身為金門人為榮
對於一個國家或城市而言,明確定位與永續發展始終是歷任掌舵著施政目標,好公僕可以讓施政目標早日實現,好市民則可以左右這個目標前進的方向,台北、高雄是如此,金門亦不例外。解嚴以來,金門戮力邁向未來發展,民眾自我要求成為島鄉不可忽視的一員,與期待縣府團隊能夠開拓新局同樣的重要。 金門要成為一個驕傲的城市,需要明確定位與發展目標,更需要自我定位明確與生活有目標的公民。掌舵者是城市的心臟,公部門是生理組織網路,而民眾則是城市體內重要的血液,唯有人人熟知並力行「個人、公僕與整座島嶼當形成密不可分的共同體」,金門才能穩固基業,永續經營。 兩岸解嚴開放,政治環境與經濟效應相互拉扯牽引,各縣市各憑本事向前發展,金門因地理環境等先天條件限制,總是期待藉由外力使力,突破現實發展困境。金廈首航之後,各地民眾在此進進出出,不時創造短暫的人潮,再加上民眾有遷徙自由,以及金門優渥的福利條件吸引下,致令眾多人口爭相落籍或定居金門,戶籍人口數儼然將突破十萬大關。 城市的活力並非取決於蜻蜓點水般的短暫人潮,對她毫無情感的民眾宛若幽靈人口,與其發展目標既無關聯,更不會關懷。城市和人一樣,總是期待有人對她好,當這個城市有情感、懂尊重的人越多,城市的生命力越強,當這個城市有自信、負責任的人越多,城市的競爭力越盛。民心如水,可以行舟,好公民是城市的活水,足以醞釀強勁動力,瞬間啟動城市發展的引擎,同時支持並鼓舞著好公僕們前進。 一個島嶼需要定位,現代城市公民更需要定位,金門島需要怎樣的市民,與她前進目標和發展視野息息相關。有些人愛金門,始終以利益為導向,有些人愛金門,則是出於真誠的疼惜。金門先民大都由漳泉等地而來,遷移順序雖有先後差別,疼惜鄉土的情誼卻是不分先後。金門人溫和純樸,常不知不覺成為時代的順民,現在則當好好疼惜家園,擔負起城市生命體內的血液角色,全民自我厚實力量,時時刻刻將金門擺在心房要地,並自許成為營衛家鄉的精兵。 金門為邁向未來,公僕們常藉由招商引資打拓新局,期能藉由富足的財政帶引經濟發展。然而,豐沛的鄉誼也可打開新局,這股力量正藏在歷史銀行裡等待聰明的施政者取用。就金門而言,島居的五萬人口是股力量,九萬戶籍人口也是一股力量,海內外百來萬的金門子弟更是一股力量,數位世代裡,再加上各地千萬個關懷金門的子民,則能形成一股沛然不能擋的強大力量,都是鄉誼金庫頗重的本金,而開取金庫的鑰匙,正是一個疼惜島鄉的金門人定位,祇要人人愛金門,同心為家鄉,發揮城市體內心血液般力量,則能為金門開創出無限的可能。
-
金門有機會改變也有能力改變
──支持縣政顧問許秀影倡議成立「金門縣專案管理推動小組」 成立於二○○三年的「金門縣政顧問團」,走過了七年後,隨著新上任的縣長李沃士亟思縣政改革,二○一○年三月,修正了部份「金門縣政顧問團設置實施要點」,五月十六日新聘七十七位來自各領域的同鄉領導人、企業家、專家學者組成的縣政顧問團,並在台北市國軍英雄館召開任內首度請益座談會,會中,資訊工程博士、管理學者許秀影強調「金門有機會改變,也有能力改變」,倡議成立「金門縣專案管理推動小組」的想法與作法,也讓人感受到縣政顧問的確可發揮對金門建設發展的諮詢、建言與提案的功能性,而李沃士所主張的「工程師治縣」,能否實現「五大願景、十二項建設」的美好願景,納入科學、務實的「專案管理」,也是改變金門不容忽視的一環。 提供縣政顧問參考,由金門縣政府研考室輯印的《中華民國99年度金門縣政顧問團請益座談會》大會手冊中,內容涵蓋了「會議程序表」、「會議討論議題」、「縣政顧問建言」、「縣長就職演說全文」、「第五屆縣長政見實施計畫彙整表」、「金門縣政府綱要計畫(草案)」等七項,其中「縣長就職演說全文」的完整呈現,無疑提供了縣政顧問了解、掌握縣長治理縣政理念、方向的重要依據。 李沃士題為〈傳承 清廉 交棒:金門縣第五屆縣長就職典禮演說全文〉裡的施政重點,在於「三高四就 五大願景」,三高指的是「收入高所得、環境高品質、生命高保障」,四就指的是讓金門人得到優質的「就醫、就業、就學、就養」;要推動的五大願景是:一、國際級觀光休閒島嶼;二、優質養生醫療健康島;三、高級免稅精品購物天堂;四、兩岸高等教育殿堂薈萃的大學島;五、酒香四溢、詩酒並雅的白酒文化島嶼;五大願景中又分出了各項建設:觀光建設│國際休閒觀光島,交建建設│通行無礙交通島,兩岸建設│兩岸雙贏和平島,醫療建設│養生醫療健康島,社福建設│安居樂業社福島:優質住宅社區,生態建設│永續環境生態島:生態保育特區,經濟建設│精緻購物免稅島:免稅精品特區,基礎建設│優質環境居住島,教育建設│全方位發展教育島:大學城,縣政建設│穩定成長縣政島,金酒建設│酒香四溢金酒島,文化建設│資產保存文化島。 李沃士經過縝密思考、精心規劃的「三高四就、五大願景、十二項建設」,每一施政理念與藍圖,在身兼縣政顧問、國防大學管理學院資訊系主任、中華專案管理學會理事長許秀影看來,不論是硬、軟體建設,都是一個專案計畫,且大部份是跨部門與跨年度的複雜專案,「這些專案計畫的執行都必須有詳盡的規劃、務實的執行、嚴格的監督與控制、有效的累積專案經驗,才能如質、如期、如預算的完成各項建設,以符合縣民的期待,當然,一旦這些施政成效一一浮現時,施政滿意度自然提高」,因此,許秀影建議縣府團隊成立「金門縣專案管理推動小組」,由縣長擔任召集人,並以研究室為先導小組,先進行公務專案管理師培訓,再擴大培訓金門縣各級公務人員,使每位公僕都懂國際專案管理知識,並將專案管理架構與流程應用於各專案中,「不僅可顯現『工程師治縣』的效率、成果,更能改變金門是偏鄉的傳統風貌」。 「專案管理」已是世界趨勢,中國大陸自一九八七年推動,於二○○○年起全面落實,而能在北京奧運、上海世博,展現驚人的成就,金門縣政顧問許秀影以管理專長提出成立「金門縣專案管理小組」,用以實踐縣長李沃士的「五大願景、十二項建設」,也能與兩岸接軌、世界同步;透過專案管理下的金門,誠如許秀影強調的,「金門有機會改變,也有能力改變」。
-
不刻字不題名不拍馬不逢迎
刻字題名曾是古來風雅事,不過,演變到今日,卻變成政治人物炫耀政績的虛華作為。日前,台灣就有某市長就任後,將前任市長的建設題字全部刮除,再題上自己名字的事件發生,原本的風雅事,竟變成鬧劇一齣,突顯今日題字文化的荒謬。其實,建設何必畫蛇添足予以題字?建設本身就是最好的刻名! 原本,古時候的題名刻字,深具古代文人舞文弄墨的視覺美感,但是,現今台省的各項建設,不論大小,動輒題名刻字,不但缺乏美感,也破壞整體景觀。究其原因,一是下屬逢迎拍馬,二是題名者不知藏拙,徒然惹來民眾笑罵話柄。 這些刻字題名,真能贏得民眾的感佩嗎?事實上不然,有時適得其反,變成民眾的笑柄、出氣的標的,相較於題名刻字時的風光,真是讓人情何以堪? 報載,立委翁金珠在彰化縣長任內從不題字留名,她認為首長用的是公家資源,不應邀功;台灣省主席林政則、前台東縣長徐慶元等人也有相同思維;中正大學四十多棟建築,找不到創校校長林清江的題字,他拒絕留名並說「這是大家的稅金、國家的建設,怎麼題我的名字?」無私坦蕩的胸懷,更讓人稱道佩服。 相較於政治人物汲汲於建設落成題名,被金門鄉親永遠感念的胡璉司令官,即使少見其題名刻字,「恩主公」的好名聲一樣長留浯島。 金門的各項基礎建設,大抵奠基於胡璉將軍,金門全島交通的闢建、地方產業的扶植、學校教育的推廣,胡璉絕對居首功,不只硬體建設成效卓著,胡璉還致力推動民敬軍、軍愛民,融合全島軍民情感,展現親民愛民作風,真要題名刻字,今日恐怕滿街都是胡璉將軍大名,但是,實際上並沒有,然而,即便缺少題名刻字,亦毫不減損胡璉在金門鄉親心中的「恩主公」美名。 有形的建設易題名,無形的建設無從題名,但其重要性、影響力,往往遠勝於有形建設,如果刻字題名文化不除,只會讓人競相致力於有形建設,而忽略無形建設的推動,對於社會、民眾來說,恐非福氣。 文化建設的推動,社會福利制度的建立,便民措施的落實,行政效率的提升,都是一個社會國家可長可久的關鍵,這些無形制度的推行,其重要性更勝於有形的各項建設,雖然這些無形建設都無名可題、無字可刻,但是,懷念感恩永遠烙印在選民的心上,不會因風吹雨打、時代更迭而褪色模糊。 我們確實應該推廣不刻字題名運動,也要為那些不隨波逐流,不貪戀虛名、腳踏實地以民為尊的主政者,給予最大的喝采,因為,能夠節制權力、拒絕刻字題名的名利誘惑,正是對大地的尊重、對生命的謙卑,更是個人修為的大氣展現。
-
投資金門航向夢想﹗
首件陸資來台投資觀光旅館業!投審會日前通過廈門華天港澳臺商購物有限公司,申請新台幣五千零七十六萬元,設立金門延銘有限公司,打算在金門設置休閒渡假村與國際購物中心,這不僅是首件陸資投資觀光旅館業的個案,更是金門首件陸資投資案。 金門近年來招商引資的腳步頗為積極,但實際在金門落戶的企業畢竟有限。此或囿於大環境的嚴苛,實則源於金門的投資條件還有待加強。我們憑什麼吸引外資加碼金門?就跟金門憑什麼和其他離島縣市,甚至台灣本島縣市比拚一樣,應先找到切確的答案、必勝的信心,投資人才可能聚焦金門、投資金門。 這幾年來,訪查金門的外商不絕於途,但金門的競爭力究竟何在,卻很難說明白。最近,最受矚目的投資案,當屬台開公司預計在機場外側投資近三十七億元的工商休閒園區,此案預計將創造一千五百個就業機會,更計畫將免稅街一併引進。我們應當理解免稅是金門重要的競爭利基所在,為此,縣府已責成金酒公司搭建免稅入門平臺,期讓金門的地方產業有更便利的發展舞臺,然而,我們以為單是如此,仍舊是不夠的。免稅產業有其經營的KNOW-HOW在,所謂「隔行如隔山」,單以金酒目前的編制人力及專業是遠遠不及的,金酒若不圖思與國內的免稅業者進行策略聯盟,便要花更多的成本在免稅事業的起步上,如此是否將影響本業的發展或資金調度,則又是另一個問題。總而言之,金門若定調以發展免稅島為願,自應早思圖謀,及早因應,以免徒喪先機,落入空轉的境地。 經常往返兩岸的朋友們當會理解,相較於大陸的建設進程及施政魄力,我們總是「說得太多,卻做得太少」。願景的存在,當是愉快經驗與想法的自我實現。馬總統強調,兩岸現在是異中求同,慢慢往前走;而胡總書記則說,只要是對台灣同胞有利的,就大膽去做。此或源於體制的迥異,卻也十足表明兩岸對於交流決策的積極度。當平潭島已經成為兩岸先試先行的綜合實驗區,跨海大橋一條接著一條建設時,僅止於大小金門間的金門大橋卻猶留於紙上談兵。如若金門不能在體制及地位上有突破,不要說競爭力,恐怕連身為廈門後花園的資格都沒有。還記得霧鎖金門兩日後,機場的混亂,以及對金門形象的戕害吧,如若一任頭痛醫頭,腳痛治腳,金門的未來又豈只是停滯而已? 對於所有落足金門的外資我們咸表歡迎,但歡迎之餘,必須積累更多的信心及底氣。良好的投資環境絕不只是嘴上說說,或是有多大的獎勵投資誘因而定,而是要讓投資人看得到未來,嗅得到夢想。未來隨著簽署ECFA後,陸資來台投資金額可望逐步向上提升,金門準備以何種姿態招商引資,又以如何的同理心去搭建必要的配合條件,要先能說服自己。 名著《小王子》一書裡提到:如果你要讓一個人去造一艘船,不是告訴他要先去蒐集木頭,再如何捆木頭、敲鐵釘,而是要去引發他對海洋的渴望。引發投資人對金門未來的渴望及夢想,才最重要的。願景,就擺在那裡,而我們,必須對金門的未來人生,有更多階段性的努力及期待;就像造船者一樣,我們指望的不是一艘華麗的船,而是從不失去對廣袤海洋的渴望!
-
縣政顧問是榮譽也是責任
施政無假期。蕭規曹隨,泛指施政過程,一脈相傳,未竟縣政大計,必須接續推動,良好制度與績效,更需持續維護與保持,使之更上層樓,發揚光大。 李沃士縣長上任以還,針對縣政顧問團之設置,作了部分改革,亦即結構不變,人員逕行換新,終其目的,期待功能加強。 縣政顧問團之成立,旨意究竟為何?依照規章條文明定,則係參照早期設置「縣政諮詢代表會」之經驗,遴聘各行各業具有清望,富有服務熱忱之社會賢能志士,以其個人學識專業,為縣政把脈獻替,提供興革意見,作為縣政橋樑,擴大為民服務,促使政策政令順利推行。 換言之,縣政顧問之性質,其與「諮詢代表」並無二致。亦即化被動為主動,共為金門未來奉獻心力,協助政府爭取預算,兼為金門旅外鄉親之顧問與聯繫,同時對於其他縣政發展有關事項之諮詢,提供必要服務與諮商。 欣見強化後顧問團已然成軍,兩岸三地七十七位,包括縣籍大學校長、教授、專家、學者、社團負責人、地方士紳等,日前經由李沃士縣長手中接下聘書,任期即同縣長任期,預定每半年開會一次。屆時齊聚一堂,集思廣益,除聽取縣府提出階段施政得失檢討報告,而也藉此機會反映各方民意心聲,以為施政南針,可謂具有「積極性」與「功能性」。 根據了解,顧問團仍設首席顧問一人。縣政府研考室則置專人承辦顧問團有關業務。雖是體制外之組織,不惟縣長至表重視,地方各界寄望殷切。緣此,既是受聘者個人之榮譽,不啻也是一份責任。雖非什麼官位,卻有「名銜」在身,亟應秉持服務初衷,無私無我,既「顧」又「問」,竭盡「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為金門第一,鄉親為先而共同打拚。 再者:縣政顧問,地位超然,是公僕之「主人」,也是鄉親之「代表」,無給無職,洵屬服務,與其徒具其名,不如名副其實,否則,縱然黃袍加身,殊無特別意義。 有位曾在科技領域表現亮麗縣政顧問,坦然表示:「受聘之時,責任開始」。深感任重道遠,同時自我期許,願在科技方面,克盡顧問職志,提供金酒防偽技術,為全民謀求最大福祉,此也反映出李沃士縣長慎重其事,遴聘態度認真。 任何事務,貴在行動,縣政顧問除應例行出席定期會議,並為縣政興革獻策外,隨時「上情下達、下情上達」,尤其不可或少。俾在專業知識方面,為政府政策作宣傳與辯護,化異求同,消弭民怨,促使社會安定祥和進步。 公僕「依法行政」,為國為民。縣政顧問雖然不具公務員身分,卻也具備與公僕無異服務要件,如就「字義」以觀,「顧」即「觀看」,「問」即「了解」也,也即「顧問」應以輔助公僕人力之不足身分自居,各在不同工作與生活領域,為縣政發掘問題,了解民意,蒐集輿情,適時透過行政組織管道,或逕行提供縣長作為縣政改進加強與發展之參考。 而也在此建議縣府主管部門,應將受聘縣政顧問學能與專業及有關聯絡電話,予以分門別類彙整成冊,並循文書作業系統,分送所屬各級機關、學校、鄉鎮社團查照,如此既可增進雙方了解與感情,方便相互針對問題,解決問題,順應民意,疏解民困。畢竟縣政顧問,服務對象同是金門鄉親,經常聯繫,方便請益,相互尊重,誠屬必要。 成功源自改革與策進、團結合作與努力。隨著顧問團之成立,對推動縣政重大建設而言,自是一股強大力量,妥善運用,政績加分。
-
公共議題要攤在陽光下
綜觀金門近幾年發展,國立金門技術學院的成長茁壯,帶動金門繁榮發展功不可沒,不但成為鄉親進修高等學府的主要管道,招收台灣學生來金就讀,也初步發揮教育產業功效,活絡金門各行各業商機,促使學校附近地段欣欣向榮,地價水漲船高。更重要的是,透過當地學術平台匯聚專業技術,縣政發展亦能結合大學知識能量,推動縣政績效向上提升。金門技術學院稱得上是鄉親的幸福與驕傲。 在省主席薛承泰、縣長李沃士、議長王再生以及金門各界的支持下,金門技術學院再接再厲,八月一日即將升格為金門大學。李沃士縣長日前在縣議會的施政報告中指出,期望金門大學能起帶頭作用,進一步繁榮金門,未來朝向大學島、兩岸高等教育島目標邁進。然而縣府有一筆配合改名金門大學卓越計畫三億元預算案,卻遭到部分議員質疑其運用之正當性與合理性,主張將計畫退回。此舉已令關心金門高等教育發展人士憂心不已,擔心改名大學可能功虧一簣,甚至胎死腹中,值得關注。 議員身為民意代表,為民喉舌,質疑三億元卓越計畫預算用途,絕對有其正當性,也是對選民負責的態度,值得肯定。綜觀議員們針對這筆高達三億元基金所提出的質疑,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金沙校區遲遲未能實質進駐。二、師資不足問題為何由縣府編預算買單。三、金門高職招生名額為何缺招。坦言之,這三個問題只要充分溝通,要創造雙贏並不是難事。 首先,不論哪所學校或單位,欲進駐金沙校區,都必須先行整修原先不堪使用的瑕疵館舍,因此,該筆三億元基金,有近三分之一的預算就是用在整修工程上面。議員一方面要求盡快進駐,卻又不讓工程預算通過,豈非要巧婦勉為無米炊。師資部分,據了解,金技院先前曾多次向教育部力爭教師員額,但因近年來國庫窘困,加上教育部基於「少子化」趨勢, 2008年起即凍結員額,該案因此遭擱置。事實上,此次金技院得以通過審查改名大學,其中最重要的關鍵之一,就是這項「卓越計畫」,展現了地方政府與民意的強烈支持,才能說服教育部同意在一個戶籍人口不及十萬的離島設置國立大學。至於改大後高中、職招生員額問題,先前本報也透過社論提出呼籲,建議金中「直升金大」能夠「名額外加」,同時讓未來的金門大學保留一定技術類科系員額以招收高職畢業生。相信只要地方上能凝聚共識,這些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教育產業」是一項兼具教育、文化與經濟綜效的投資,且有短、中、長期三種綜合收益,短期來說,學生人數的增加,當能帶動一地之經濟發展,中長期而言,尤其高等教育學府,往往是培育地方人才的搖籃。此刻尚有陸生來台的利多。縣長李沃士將「大學島」列為施政主軸之一,毋寧是一項深具遠見的決策。 李縣長上任雖不足半年,政績卻已卓然有成,尤其金門技術學院升格為國立大學,更是成就大學島願景的重要一步。目前教育部雖已通過改名金門大學的審查,然改大計劃書卻仍在行政院進行最後審議,尚未完全定案,此時正是緊要關頭,任何的意外或插曲,都可能造成強大的破壞力,茲事體大。因此,我們必須誠懇呼籲,縣府與金門技術學院應詳盡向議會說明計畫內容與運用情形,也建議議會儘快排定相關議程,讓縣府官員與金技院校長有機會列席專案說明,將公共政策與資源分配議題攤在陽光下。
-
活水泉源閱讀金門
由行政院新聞局及中華民國圖書發行協進會共同舉辦的「全國讀書月活動」已於五月一日熱鬧展開。「全國讀書月」的活動主旨為希望透過各種媒體來創造新聞話題,邀集北、中、南書店同時舉辦書展,傾全力散播「以書為友」的親書、近書、買好書的購書閱讀精神。而今此項活動已告一段落;但面對金門讀書風氣之欠缺,頗值有心人擔憂,敢以此意念論述之。 「閱讀才能站在智慧的巨人肩上遠見宇宙!」一個城市、國家公民素質良莠與否,文化是一項公認指數。從音樂欣賞、歌劇品味、文學創作,乃至文化園區、博物館的質量等,而其關鍵就在於閱讀;因為閱讀才能站在智慧的巨人肩上遠見宇宙! 金門!雖號稱文化之邑;但卻是最無讀書風氣者!為了重振金門文風,倡導閱讀才是唯一之道,更是金門活水泉源之根本,因此我們以為,且不管此次金門對全國讀書月之應對如何,來者可追,或可從舞動讀書風氣、閱讀經典來全面迎頭趕上。試議如下: 其一、舞動讀書風氣。這是一個全民閱讀好書的運動。如何挑好書?中時、聯合等報系,每週(年)都有邀請學者專家,針對國內外圖書作一評比,挑選所謂好書運動,內容含及學術、散文、小說、科技、休閒及兒童讀物等,可說老少咸宜,雅俗共賞。因此,可以挑選歷年評鑑之優良讀物,作為好書之範本,舉辦買書、藏書、讀書、讀書心得、文學創作等比賽活動,其經費當然是由「金雞母」支援,由金酒出資舉辦各類「舞動讀書風氣」活動;這更是「福利政策應改弦」一文之主要原因。使這項優質活動有生命力,不分男女老少,人人愛讀書,人人讀好書,形成一片讀書風氣,這才是重振金門文風之道。 其二、閱讀經典。前年商業周刊以「思考的原點」為題指出:二十一世紀的閱讀有新趨勢,從台灣、英國到美國,全球都掀起閱讀經典書的熱潮。經典書也是書的「原點」,透過閱讀經典可以提升競爭力;尤其是閱讀經典,不僅可力挽淺見寡識的習氣,更可厚植博大精深的思想!美國經濟歷史學家乃孚(John U. Nef)曾說:「任何時代都需要具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家,來界定與引導學術與文化,進而培育社會深遠的思考與創意!」而此思想如何涵育?依博蘭霓(Michael Polanyi)的知識論,可藉由深讀經典來培育!哈佛大學一項研究也指出:各行業中最有成就者,都有一項特質,那就是在生活上都有閱讀經典的習性。牛津大學亦早已規畫學生閱讀經典,芝加哥大學社會委員會,更是以經典作為博士資格考試書單。 「不知所師從,不知所效法,則無以為心!」面對今日這個以創意為主導;以知識為核心的時代,且讓我們以舞動讀書風氣為先鋒,以閱讀經典為基石,深耕人心,重振金門!
-
海內存知己期待全民「世界金門日」來臨
一年一度的後浦城隍盛典熱鬧翻天,讓金城街市再度出現難得的人潮氛圍,官民同心,人神共度一個延續三百餘年的重要節日。在喧鬧的人群當中,喧天鑼鼓敲擊出眾人心願,有歡樂、有平安、有懺悔、也有所期待,這個集眾多人員血汗與智慧而成的結果,儼然蘊涵著小型金門日的重要元素,這些元素即是成就金門躋身國際舞台的基石。 民俗信仰為百姓重要的生活文化,不外是庶民生活面對無數壓力後,萌起對居家安康的期待,並經過千萬個日子累積與沈澱之後,演變成為當下多樣的面貌。農曆春節,民眾返鄉團圓即是個最典型的民俗節慶,先民開拓浯洲一千六百年至今,旅外金門鄉親返鄉過年已成習俗,回家成為金門人對家鄉歸屬與認同代名詞,不僅交融著炙熱的親情與鄉誼,同時見證著愛鄉力量仍是一個島嶼發展的重要元素。 經濟的起飛、政治的進步,促使全球民眾生活水準普遍提昇,不僅是半世紀前所不能相比,更遑論民國以前了。現代化的生活,早已嚴格打破十九世紀前尚且流行的專政帝制,民眾不僅可參政,且對生活目標要求更多更高,卻因為各種客觀環境因素影響,生活中仍然存有諸般壓力,在現實中未能自我滿足時,「信仰」依然是庶民最為重要的依歸,情感寄託所產生的力量不容忽視,當海內外金門鄉親將返鄉塑成一種信仰,豐沛能量實為金門最為重要的資源。 金門解嚴並開啟觀光序幕後,吸引著各地賓客蒞金參訪,金廈小三通更為金門開啟一個嶄新序幕,帶來人潮,也縮短兩岸暨海內外鄉親的距離,另外一個流行因應而生,百姓生活中有困苦,總是期待縣太爺能夠協助解決,親民日適時設立;而鄉親由兩岸返金作客,或是由海外回來,不論有否公私議題,總是以和縣長見面為榮,和招商引資對象不一樣的是,鄉親們心中更懷抱著濃郁的鄉誼,見到縣長就如同探訪至親長輩一樣,讓返鄉行感到踏實,鄉親們對仙洲首僕的信任,實則是對全體公僕的期待,信仰的力量,鼓勵著公僕們更加踏實前進。 「百年城隍,一日節慶」,「農曆返鄉,闔第團圓」,分別交織著諸多豐富的元素,值得策辦「世界金門日」參考。一個屬於海內外全體鄉親的日子,應是像民俗節慶一般,是草根化、生活化、情誼化,藉由母親島土地裡自然散發出來的熱能,才能召喚金門鄉親血液裡流動的鄉情元素,啟動那「回家」的信仰力量,帶領更多鄉親返鄉參與。民俗信仰並非官方足以刻意左右,然而,公部門卻可塑造一個屬於全體鄉親嶄新的團圓日,當海內外各地鄉親都能以信仰般精神返鄉,看看至親,看看父母官,當「世界金門日」由活動成為節慶,並成為信念時,必能點石成金,無形之中,錢潮、人潮將緊隨鄉誼之後蜂擁而至,世界即已跟金門緊密相繫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