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期待兩岸定期航班帶來榮景
報載縣長李炷烽,日前利用率團赴大陸邀請湄洲媽祖金身來金巡安之便,曾對金廈兩門加強交流事務進行協商,其中有關「定期航班」、「金酒商標」註冊權申請等問題,經已獲得具體成效,並於返回金門接受記者訪問時指出,相關事項溝通已完畢,未來是行動的開始,將積極展開各項準備工作。 金廈定期航班,乃民意之所繫,期待殷切,果真「好事多磨」,即將如願實現;不啻是兩岸推動交流事務持續向前,出自善意之具體回應。消息傳來,有助沖淡一般民眾心裡存在「通三小」失望印象。 民意引導施政,施政必須順應民意;倘無民意基礎,政令無以施行。政府對於兩岸交流政策之推動,都能秉持一貫立場原則,不失根本,循序漸進,安全務實,平等互惠,一年以來,民間雖有「似通未通」反應,但也順利打破僵局,開啟了五十年兩岸隔絕大門,跨出劃時代第一步,寫下了珍貴史頁,為歷史作見證。 金門歷經無數烽火戰亂,在烽火中生存,在戰亂中茁壯,在「古寧大捷」扮演扭轉國家乾坤,也在戰地政務制度下,擔任實驗主角,政府試辦兩岸「小三通」交流事務,金門又負起了「擔綱」使命,無役不從,堅忍不拔,同德同心,群策群力,貢獻斐然,一次又一次,完成任務,貢獻厥偉。 停滯不前,終被淘汰;唯有齊力打拚,方能創造璀璨明天。再次之一步,是持續一大步,過去的「通」,只去不來;去的多,來的少,政治意義大於實質效益,無助金門之整體發展,不能滿足民眾期待。縣政領航者,看在眼裡,聽在耳裡,想在心裡,不斷向上反映請求,希望鼎力協助金門,找出一條出路,加大一點空間,而也結合中央與地方民意代表及各界之力量,共同發聲獻策。在不違悖中央政策法令規範,透過不同管道,不斷進行協商,兩岸「定期航班」及「金酒商標」在大陸地區申請註冊權,凡此攸關金門生存與發展能獲合意之結果,就是兩岸共同努力之結果。 當然,民眾急於衝破難關,期待願景立竿見影。但「操之在我」與「操之在人」的現實,則有明顯落差。需要本乎誠意,集中智慧,步伐穩健,以耐心結合信心,用時間換取空間,循序漸進,累積經驗,俾達最佳效果。政府一貫政策及施政方針,以民為本,民意優先,還望社會大眾,大家告訴大家,愛家鄉,應該兩岸認識金門、愛國家,該讓金門走向世界。 金門之重要,必須不斷行銷,這份宣傳責任,應由全民共同落實。而金門的未來,仰賴中央奧援與支持,對岸之善意配合,兩者缺一不可。時間就是推手,希望「定期航班」啟航之後,接著「中轉」、「團進不團出」、「簡化手續」等事務,也能水到渠成。
-
父母應培養孩子閱讀好習慣
我們經常可由閱讀過程,直接從別人的作品中得到無數珍貴的知識;以及自省的功夫,更能擁有無限的想像空間,倍增生活情趣。 身處多元社會,如想知識具有彈性與活力,勢必要有許多常識作為基礎,最好能將別人的經歷融入自己的認知。其實在很多地方都可以增廣自己的常識,那就是經由不斷的讀書和學習。尤其培養閱讀習慣,無疑是增進學問的管道,更為美化人生氣質的捷徑。 讀書必須出於自發性,不能強制,因為強迫是毫無意義的,不但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反而適得其反,徒勞無功。要使讀書風氣能推展開來,主要關鍵在於家庭中成員是否能建立共同閱讀的習慣,才能收到效果。 綜觀當下讀書風氣之所以不盛,甚而有每況愈下的現象,究其原因,關鍵出於受到社會頹廢風氣之影響,舉目所及,到處物慾橫流、道理淪喪、人心迷惘、社會價值觀被扭曲,以致導致金錢掛帥,一切向錢看,怪不得亂象頻生,犯罪率節節升高,讓民眾感到憂心不已。 平心而論,時下社會由於大部分成人不喜歡讀書,沒有養成閱讀好習性,以致給孩子做了不良的示範,這是為人父母者所該省思的。讀書必須養成互動的精神,如果當別人開始動起來,無形中也會刺激自己去做這件事情的慾望。目前,我們如果能利用各地的「社區發展協會」發起讀書運動,讓大家都動起來,相信會立即形成一股蓬勃讀書風氣。 有人說「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那麼讀書的孩子更會改變氣質,培養健全人生觀,遠離罪惡。經由讀書過程更能陶冶性情、增廣見聞,瞭解做人處世大道理;尤其不斷的讀書,必然會使學識不停的累積與增進,增強辦事效率,輔助自己邁向成功的途徑。因此,讀書對於我們來說,可謂好處多多,值得社會大眾大力來倡導。 縣立文化中心倡導讀書風氣自始至終不遺餘力,不但召集社會愛好藝文人士籌設「讀書會」的組織;並基於發揚中華文化的職責,經常在文化中心舉辦一系列的文化講座、書畫聯展,以及古玩、金石、盆景展覽,可說道地的扮演了一雙有力的文化推手。對於提升地區的藝文水平,維護善良風氣,居功厥偉,值得稱道,也使「文化立縣」的指標,更往前跨進一大步。 其實,讀書不是被動的,應自動自發;尤其應把讀書當做是一件快樂的事、一種消遣,每天樂意力行。再說,地區擁有非常良好的讀書空間,除可利用家中環境;還可借助縣立文化中心新建的閱覽室,以及各鄉鎮圖書館。只要你肯讀,讀書永遠不會嫌晚,為人父母應鼓勵孩子多讀書,但看書必須選擇優良書籍,才能助益人生。
-
發展觀光有待相關單位多加把勁
二○○二年台灣消費品廈門博覽會,本月二十九日起在廈門展出,金門特產將進軍大陸市場參與盛會,還有,今年的中秋節,地區將盛大舉辦兩岸詩酒節,將藉迎神賽會、美食品嚐、名酒展示、詩詞吟唱等系列活動,將金門強力推銷出去,發展金門觀光,更希望藉此打開金門特產包括金酒、貢糖、菜刀等能進軍國際舞台,很多人為此寄以厚望,希望金門的未來能更蓬勃發展。 地區自發展觀光,以前曾風光過一段黃金歲月,當時來一趟三天兩夜的金門遊,至少需要萬把塊錢,而且沒有門路還不容易訂得到機位,但曾幾何時,團費節節削價競爭,如今包吃、包住而且還含往返機票費用,五千元還找不到客源,究竟是什麼原因招攬不到觀光客,值得觀光業者深思。 地區觀光事業的發展,為何無法突破困境再創第二春呢?有人認為,是因為駐軍減少,來金觀光順便探親的觀光客也隨之減少,再來,以前地區因屬戰地而披上一層神秘面紗,因此令人嚮往,如今已無神秘感可言。 還有,也有人認為近幾年來國人生活水準提昇,每年都有上百萬人出國旅遊,沒有來過金門的當然想來,何況台金空中交通愈來愈方便,不過,問題是金門的旅遊場所,幾乎都是偏向於靜態的活動,觀光客來金只能走馬看花,因此缺乏吸引力,導致究竟有多少觀光客來過金門後還會想再來呢?何況有些旅行社因削價競爭,導致服務品質大打折扣,這也是地區觀光業發展的一大損傷。 其實地區有很多觀光資源值得去開發利用,諸如美麗的海岸線,夏天可以去戲水、挖蛤蜊、撿貝殼,像這種親子之旅值得推廣;又如翟山坑道、烈嶼四維坑道,其鬼斧神工的建築確實令人嘆為觀止,可惜的是,也只能走馬看花,如果能再加上一些動態的水上活動,相信將是一處很好的遊樂場所。 另外,最近縣府正規劃建功嶼,以及大二膽未來的開放觀光事宜,我們希望規劃單位務必能增設一些水上遊樂設施,藉以招徠觀光客,增加地區觀光賣點。 金門因位屬離島,島上資源有限,再加上人口不多,工商業的發展一直無法突破瓶頸,因此,發展觀光一直是地區努力的目標,以今年中秋節地區將舉辦的詩酒節為例,一來藉以連絡兩岸情誼,更重要的是能把金門強力推銷出去,希望因此能為地區招徠更多觀光客。 由於發展觀光是帶動地區經濟發展主要途徑之一,因此開發觀光資源,促銷地區特產有待相關單位與觀光業者多加把勁。
-
加強良性互動增進兩岸發展
今年以來,兩岸的各項交流往來特別頻繁,金廈之間也顯得極為熱鬧,各種以正常管道進行的交流,對於兩岸來說,都是一種可喜的現象。雖然目前各項交流都還是屬於專案的性質,但希望透由各種專案順利、成熟的運作,累積成兩岸互通、交流的良好經驗與基礎,相信對於兩岸未來的發展都有積極和正面的意義與貢獻。 兩岸之間的往來除了民間不定期的參訪之外,較大規模的如春節前台商由金門中轉返台過年、泉州木偶戲團來金巡演、元宵節花燈展,到最近將有五百多位台商再度經由金門中轉返台掃墓、李縣長率團赴大陸協洽金廈定期航班等事項、在廈門舉辦的金廈大橋研討會、接續四月底即將在廈門舉辦的二○○二年台灣消費品廈門博覽會、五月初湄洲媽祖直航金門巡安等等,交流性質涵蓋了文化、宗教、經濟、學術各方面;不論在那一方面的交流,都引起極大的迴響,兩岸之間展現的良好互動,相信也是兩岸所共同樂見的。 金門位在兩岸之間的中繼站,也是目前兩岸往來距離最短的管道,有其地理上的優勢及條件。經由各項的交流,除了讓金門擁有豐富的經驗,使得金門的優勢及條件能充分發揮及展現,也可以讓金門及早發現不足及需補強的地方,對於未來的全面交流能有所因應和準備。經由兩岸的往來頻繁,更希望及早確立金門扮演「中轉」的角色與功能,讓金門在面對兩岸發展中,甚至於未來進入WTO之後,仍然能保有其優勢的競爭力,使金門的產業永續發展,經濟永續繁榮。雖然目前兩岸有著許多良性的互動,但不可諱言的,兩岸之間的走私、偷渡等非良性發展也持續存在,影響所及的是治安、經濟,這些都是不利兩岸發展的現象。因此,經由合法、正常的交流,在消極面除了以此防杜走私、偷渡空間,更積極的是希望建立兩岸共同消弭走私、偷渡事件及打擊犯罪,建構兩岸和諧、安全的互動模式,促進兩岸穩定發展。 在樂見兩岸的密切往來之下,面對未來發展仍然要回歸到「基本面」來談,那就是兩岸政策的鬆綁及協助。比如金門能否具有明確的中轉功能,中央的政策是最後的關卡,金門能否與廈門共同發展成「閩東南雙子星」的願景,都要中央的政策開放與支持。當然兩岸之間協商機制的建立及未來發展模式,又非單方面的「一廂情願」而已。這些問題容或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談成的,但只要肯踏出第一步,釋出讓金門可見的希望,金門的發展就有樂觀的前途。
-
政府與民間共創觀光榮景
一項以探討金門觀光發展為主題的研討會,經過一連兩天的熱烈討論後閉幕,與會學者專家也針對多項相關議題提出精闢見解及建言。 在靜態的研討會「坐而言」之後,相信也是「起而行」的時候,未來政府、民間業者更應緊密結合,共同迎向新的挑戰,而中央政府也要正視離島在面臨兩岸關係發展下的必然趨勢,以更明朗的開放政策,協助金門的觀光、經濟發展。 發展觀光是現代城市所必須選擇的一條路,藉由觀光相關產業的推動,以突顯當地歷史、文化、產業特色,同時促進區域的經濟發展。金門過去是「戰地」,在走向開放、經濟發展的道路上,觀光發展自然也是必走的方向,尤其金門站在兩岸發展的轉捩點上,未來觀光轉型也是大勢所趨,因此也必須加以盡早規劃,以因應未來的需求,使金門的觀光產業能夠在台金及兩岸之間接軌,尋求永續經營的未來;在這樣的前提下,政府部門舉辦的研討會,也可見地方政府對觀光事業的關注與用心。 金門自開放觀光以來,有其發展上的優勢,如戰地神秘色彩、豐富的自然生態、歷史人文、特產等獨特的觀光資源。可是在經歷多年之後,觀光產業卻無法持續成長,原因當然不是單一的,如外在環境的影響、觀光特色無法持久吸引觀光人潮、業者惡性競爭、品質下降等等因素。 在面對觀光產業不景氣的情況之下,業者及政府本應攜手同心,為未來產業的發展共謀出路,如果單靠一方面的力量,絕對無法將觀光產業向上提昇,往前發展。尤其金門自去年開啟小三通,無異是為金門的觀光產業打開一條大路,但接下來的道路能否走得平順,走得久遠,業者、地方政府、中央政府與對岸都是關係密切,如何使台金廈的觀光相結合,達到相輔相成、互蒙其利的效果,正是未來必須深切思考的課題。 對於未來金門觀光發展的課題,在靜態的研討之外,應將學者專家的意見形成可行的策略,使之具體呈現,使金門的觀光不僅在「量」與「質」上都能永續提昇。 此外,觀光事業的發展,除了地方政府的努力,也需要中央政府在經費、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尤其在面臨兩岸交流、互通更趨頻繁的未來,中央政府在政策開放的腳步、方向上明確與否,正足以決定今年觀光發展的命運。 在政府部門的政策、輔導之外,業者本身的配合、自律也攸關觀光產業的良窳,惟有業者能共同配合,維持良性競爭,不斷提昇服務品質,才能使觀光產業有亮麗的明天。
-
溝通已完成行動正開始
金門縣長李炷烽率團赴大陸訪問,洽談邀請湄洲媽祖金身到金門巡安、金廈定期航班、金酒商標註冊權申請等問題進行協商。日前李縣長結束任內首度大陸行返金指出:相關事項溝通已完成,頗具成效,未來正是行動的開始,將積極展開各項準備工作。 李縣長在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此次率團訪問曾赴廈門、福州、湄洲、北京四個地方,拜會了市台辦、省台辦、國台辦,他們對於地區所提的意見也相當重視,接見的層級也相當高,此行曾會見了國台辦副主任李炳才、海協會秘書長李亞飛、福建省台辦主任梁茂淦、廈門市台辦主任黃呈建等政府官員。 就在李縣長率團訪問大陸返抵金門的同時,陳總統水扁也正在「第九屆CSIS台北圓桌會議」致詞:重申與中共重啟對話,促進關係正常化的意願。陳總統再向對岸釋出善意,我們認為李縣長親自率團與對岸對話協商,就是最具體善意的行動表現。 陳總統認為追求一個「平衡的兩岸關係」,不僅符合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利益,更有助於兩岸關係的正常化。他說:「兩岸關係的平衡應該包括政治的平衡、經濟的平衡和軍事的平衡。」「政治的平衡」在於去異求同,不預設立場,儘速展開接觸和對話,以「建設性的合作」取代「排他性的對抗」。「經濟的平衡」在於追求兩岸共同繁榮的雙贏互惠局面,促進兩岸經貿、文化的統合與亞太經濟蓬勃發展。特別是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兩岸之間更應該「多經濟、少政治、多接觸、少誤會、多信任、少打壓」。「軍事平衡」,則體現在不擴充軍力、不軍備競賽、不以武力要脅對方。 陳總統進一步指出:現階段中共正面臨政權接班與經濟轉型的關鍵時刻,全世界都在重視中共領導人如何展現一個潛在大國的風度責任,如何順利接納國際建制的規範。甚至如何以民主、和平、理性的方式來處理與台灣的關係,對此他願意再次重申與中共重啟對話,以促進兩岸關係正常化的強烈意願。 在此我們希望中共珍惜歷史的教訓,兩岸不可以再敵對,更不可再發生戰爭。兩岸應以各有的所長,互補優劣,共謀新中國之和平統一。 我們也希望陳總統落實「金馬小三通」的政策,去突破兩岸的僵局,讓金門成為大陸與台灣的中繼站,方便台商由金門進出大陸,貨物由金門轉運,協助金廈定期航班,協助金門如同廈門規劃為經濟特區,協助金門興建金烈大橋,以促使大陸興建金廈大橋來相連接,使金廈成為和實驗平區。
-
青年節談時代青年應有認知與責任
今天欣逢青年節,全國各地都提前熱烈舉行慶祝大會,以表彰青年楷模,塑造英勇典範,激發青年做個有理想、有抱負的現代國民。 回顧九十一年前的今天,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犧牲性命,拋頭顱、洒熱血,為換取自由民主,不惜挑戰強權。雖然功敗垂成,未能達成革命目的,但是這股澎湃革命風潮卻一直在全國各地激盪鼓舞,終究喚醒全民的愛國意識,於同年十月十日武昌起義,一舉推翻腐敗的專制王朝,肇建了中華民國。 黃花崗烈士對國家民族的認同、對道德倫理的執著、對自由正義的嚮往,則是亙古長青的,是現代青年所該學習效法的典範。雖然時空轉移,環境有所差別,現代青年所肩負責任與角色也有所不同 ,不過從大前提體察,其可貴的愛國情操應是一致不變的。 當下,青年面對大環境的衝擊與變遷,怎樣在思維觀點上順應社會潮流,避免陷入文化失調的虛象,淪為時代的淘汰者,確實值得我們深思。青年務須堅持理性的思維,並非一股腦兒盲目順從或迎合社會怪異現象。尤其對於社會問題的探討,應包含國家意識和社會倫常,依此類推,則目前社會種種脫序與光怪陸離的行為,必將無疾而終。 我們認為,青年的特徵是一種積極、熱忱、奮發、純潔的表露,青年人應勇於負責、肯於奉獻。因此,做為一位現代青年,更應具備先知先覺共識;最重要的,無論在思想與行動上,都不能落在時代的後面,而是走在時代的尖端,勇於接受挑戰與考驗。 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依存性非常的高,但也由於利害關係而導致人際間的疏離,這種現象正寄望青年人的投入導正。所以青年人絕不能自甘於失落的一代,相同的,更要急起奮發,拓展視野,成為社會中流砥柱。 一般青年除了應有時代責任外;更要具備道德觀認知,將自己塑造成衛道者,視移風易俗為己任,全力改造社會風氣。如果青年人一旦迷失方向,踰越道德規範,必是衍生社會不安的主要因素,更屬亂源之所在。 慶祝青年節,時代青年更要創造新生命、開創新里程、迎合新世紀,以塑造成為全新完人。我們認為時下青年應積極全面做到以下幾點: ●敦品勵學:在此多元性時代,品德與學識並重,青年人一方面要重視道德修養,另方面更要不斷汲取新知,充實學識,以肆應多變社會。 ●追求卓越:青年人要培養強烈鬥志與旺盛企圖心,追求更高更好成就,以及遠大抱負。 ●自律自重:青年人應抱持純真之心,在愈開放脫序環境,愈要自我約束,範式社會。 我們殷盼社會更進步、國家更強盛,惟有寄望青年朋友能發揚捨我其誰的服務理念,以及飲水思源的奉獻精神。
-
金酒公司應對仿冒酒品拿出具體對策
近期地區平面媒體連續刊出談論「酒」事之社論或專論,對於金酒公司出產的金酒,都有一定程度之探討與論述,特別談到警察機關先後兩次在出產金酒地區,查獲大批仿冒假貨,呼籲大眾提高警覺,以免受騙買到贗,而也期盼大眾付諸行動,踴躍檢舉,揪出不法之徒,共同捍衛金門金酒招牌。 查獲多達四千瓶仿冒金酒,突顯出此風不可長,將有危及金酒公司生存空間之虞,後果嚴重,不言可喻。對此金酒公司全體工作同仁,相信必然體認深刻;過去在台灣地區發現類似情事,一經傳來消息或見諸新聞,金酒公司莫不主動進行瞭解,或是派員跨海赴台一探究竟,惟恐金門名酒盛名遭受戕害。而此次連續在地區查獲仿冒事件,金酒公司更應積極採取因應措施,將決心付之行動。 金酒馳名,歷程艱辛;且是地區經濟命脈,每年創造鉅額盈餘,提供縣政府從事地方建設,社會福利共享,也由金酒得利挹注而來。倘因仿冒金酒入侵,可以預見擁有之強韌而廣大的市場秩序必將大亂。而縣政堅實自籌財源後盾,也會因此無以為繼,屆時遑論推動建設大計,既有縣民免費搭乘公車、學生營養午餐等社會福利,唯有停辦或縮減一途。事實畢竟騙不了人,全民孰能置身事外不加關心! 根絕仿冒,捍衛金酒,事屬當務之急,金酒公司應該趕快拿出標本兼治辦法來,對症下藥。不僅要使贗品進不來金門,更要使營私假貨從此絕跡,否則諸多「買到假酒,喝到假酒」等等流言,也將以訛傳訛,導致惡化,帶來不堪收拾之後果。綜觀兩次查獲仿冒事件,媒體報導甚詳,源自何處,幾可了然;兩岸三地不肖私梟相互勾結,從事不法牟利佐證明確,站在業主受害立場,金酒公司也要主動深入了解,配合有關機關展開全面調查追緝,借助軍警檢調機關力量,形成聯防,才能有效根絕。 金酒公司現有員工,多達數百之眾,人力來自地區各村莊角落,生於斯,長於斯,就地成家立業,人地熟悉,瞭若指掌,良莠好歹,盡在腦中。何況買賣仿冒金酒已經不是新聞,有人高價專門收購仿冒可用空置酒瓶,也是眾所皆知之事,凡此種種,酒廠員工自亦必有耳聞,何以不能掌握機先?發揮團隊投入防冒、檢舉查緝力量?顯示亟待針對「操之在己」部份,透過加強教育要求,促使全體員工「愛廠如愛家」,人人建立憂患意識,動員負起防冒與查緝責任。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金酒公司對於治安機關主動查獲或是民眾密報破案,都應即時辦理獎勵,藉表謝忱。李縣長僕僕風塵,自台公幹得到信息,返金時迫不及待,立即親往警察局詢問案情,並對查緝出力人員嘉勉有加,關切之情,溢於言表。當茲社會大眾期盼金酒公司檢討過去,策勵將來之際,除應檢討加強軍、警、檢、調機關平日協調連繫與配合,以宏查緝事功,欲期持續穩健向前邁進發展,還需金酒公司上下同心協力動腦筋、想點子,積極拿出具體有效措施,齊向假酒宣戰。
-
落實綜建方案促進金門發展
經過半年多規劃完成的「金門縣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已送內政部離島建設指導委員會,這項以建構與廈門互補共生形成「閩東南雙子星」為主軸的方案,未來能否達成預期的成效,就有賴中央的大力支持,以及兩岸之間的發展。我們也期盼在中央的重視下,形成具體的政策,進而有效的推動,落實協助離島建設發展的目標。 這項由金門縣政府委託台大城鄉研究所規劃的方案,以「閩東南雙子星」為發展主軸,整合十大部門共九十個分項計畫,期望以八項策略來達成目標,該項計畫總經費達一百八十六億二千六百餘萬元,其中爭取離島建設發展基金補助一百八十億五千八百餘萬元,其餘五億六千八百餘萬元由縣府自籌。 在方案中所規劃的八項發展目標包括了兩岸客運中轉樞紐、台金廈旅遊圈、台商幹部培訓基地、閩東南僑鄉文化研究與區域發展研究重鎮、台商子弟安心就學基地、地方產業升級與轉型、資源互補的金廈生活圈、研擬支持性制度等。 由方案的發展目標及策略中,可以清楚了解整體規劃已思考兩岸未來發展,尤其是金廈互補共生的發展願景。而從日前在立法院所召開的公聽會中,更可以由產、官、學界人士口中,肯定這項方案的前瞻性,也相信這個方案的發展目標是絕對符合金門居民的期待。 過去金門實施了四十多年的軍管,由於地理環境、資源等因素的影響,整體的建設發展受到了極大的限制,這些情況在過去兩岸關係緊張的年代中,都是可以獲得充分理解,但在兩岸關係和緩、小三通已經展開的現在及未來,金門和大陸一水之隔的地理位置,不應該還是推動金門發展的「不利因素」,反而應該是發展的「優勢」與「機會」,就只看如何善加利用。 我們認為中央的態度及立場,對於任何方案都有絕對的影響力,尤其當這項方案不僅是地方的發展建設計畫,同時也和國家整體政策無法脫鉤時,中央的政策支持與否,就是整體方案最後能否如願實施的決定者。因此,我們也認為中央應認真思考金門以及兩岸的未來,如何讓金門在面對兩岸發展中,扮演更重要而積極的角色,而這樣的角色扮演絕對是有利於兩岸未來整體發展願景及希望的。在這樣的願景及希望之下,中央實應全力支持「金門縣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並促其實現。 除了我方中央政府的態度之外,和對岸的溝通、協商管道及機制也應建立,以利雙方推動合作的腳步,在整體規劃方案中心建議成立金閩交流民間組織等計畫,都是必須加以有效推動。 這項攸關「兩岸三地」發展的方案,最終還是有賴台金及大陸建立起共識,進而攜手合作,才能創造兩岸人民的褔祉。
-
「創造力教育」定能「創造卓越」
教育部所公佈的「創造力教育白皮書」中,曾提出「培養終身學習,勇於創造的生活態度」、「提供尊重差異、活潑快樂的學習環境」、「累積豐碩厚實、可親可近的知識資本」、「發展尊重智財、知識密集的產業形貌」以及「形成創新多元、積極分享的文化氛圍」等五大願景。 日前教育部研訂為期四年的「創造力教育中程發展計畫」,預定自下(九十一)學年起,依教育白皮書所定的面向五大願景,逐年開始推展。 首先將推動創意教師行動研究及創意學子培育計畫,其目的即是培養學生創造力,提昇教師知識創新能力。 在創意行動研究計畫方面:將邀請大專院校專家學者與中、小學(含幼稚園)教師,共組「創造力行動研究團隊」,特別強調創造力學理研究下之具體教學實踐,以培育中小學(含幼稚園)學生創造力,提昇中小學教師知識創新能力,培育創意種子教師,改善教師行動研究能力,及加強教育理論與實務的溝通等為目的。 在創意學子培育計畫方面:將推動大專以上學生及專家學者,透過學生課程與活動的多元學習,共同組成跨系、跨校、跨社團之「創造力學習團隊」,以社會服務、專業學習創新、擴大國際視野、加強生態關懷、帶動媒體創新等為目的,培育大專院校學生多元的創造力,提升大學生知識創新能力、生活創新能力與生命創造力,並鼓勵大學生透過系際與校際活動的參與,延伸專業的學習為知識的探索行動。 展望未來,在教育部已定的教育政策方針下,我們希望我國的教育建設仍應本諸「滿足人民身心發展的基本需求」、「滿足國家發展的人才需求」與「促進社會平等」的現代國家三大基本教育目標前提邁進。其中,尤應將因應全球化時代與加入WTO後,因應全球性競爭卓越人才的培養,列為首務;但絕不可能因此忽略了在國民教育中「從根改起」,提升「創造力」身心發展的基本需求,以及因為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及其相繼而來的社會階層化與文憑化社會的窘境。平實而論,此三項教育目標的均衡發展,也就是如何在「平民教育」與「菁英教育」之間,在「社會整合」與「個人創造力」之間以及在「優勝劣敗」與「社會平等」之間,取得平衡,這也是過去幾年來教育改革有所成效以及未來將繼續面臨挑戰的所在。 潮流不斷地遷變,隨著時代的進步,「後工業化社會」與「資訊化的社會」的來臨。「心智創造力」已被公認為資訊社會與全球化知識經濟的主流生產力時,我們以為教育的目標,不僅僅是為了加入WTO及培養新的卓越人才而已,更是為了開發全體國民的潛能,普遍使國民基本創造力從根提升,以及與此相適應的,在全球化過程中的新文明存續與發展。我們相信「創造力教育建設」,一定能夠創造傲的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