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嶼札記】那些美好的軍旅生涯
當許多人視當兵為畏途,很多家長也有疑慮,不放心自己的兒子去服兵役,男生入伍有時是有些「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的易水情節。台灣人在日據時代當兵時,全家合影,當局總以「光榮入伍」慰藉家屬。因為活著回來的機率太低。到民國政府時代,當兵還是一件令男人痛苦的事。
因為操練苦,加上長官的磨練,學長的壓制,當兵初期可謂有苦無樂,班長釋放一點時間就被視為莫大的福利,例如課間到福利社買飲料這事,多五分鐘就彷彿是極大的恩典,野外訓練時可以向阿伯買飲料也是一種恩賜。
也許太苦,我的許多文章裡描述當兵種種,朋友說總是苦少樂多,說我當的是涼兵,其實是苦樂參半,在小金門烈嶼當兵的一年九個月裡,可說是倒吃甘蔗,表哥教我厚黑學,要懂得察言觀色知進退,退伍多年再回首,總能印證「回憶總是甜美的」這句話,因為苦澀逐漸沉澱,那些痛苦的差事或經驗轉化為甜蜜的果實時,才真的要心存感恩。
例如犯錯時被原諒沒被批鬥,或只是小小的懲罰,避免下回再犯。又譬如當年我們的張師長交代,各連隊至少每星期有一個晚上要帶士官兵到國光戲院看電影,一來調劑官兵的身心,二來可增加文康收入。那時印象最深刻的是武俠片「笑傲江湖」,觀眾把電影院擠得水洩不通。
我們的術語「平安夜」,是不必站大夜班的衛兵,至少不必被切割時間,有比較完整的睡眠時間,對於排衛兵時段的班長簡直奉為大恩大德,只差沒有五體投地。
長官心情好的時候,辦個慶生會,在文康中心吃蛋糕,看到長官平日難得一見的笑容,才知道他釋放壓力多麼困難。
演習結束之後補休或是夜行軍補休,或檢查業務之後收拾善後,學長一句「我請客」,都是一種幸福。
夏日黃昏點名吃飯前,在龍蟠山上看夕陽及十八羅漢礁石,享受短暫的美麗光影,迎接夜色來臨,金夏水域中的點點漁船,簡直就是民歌手黃大城所唱的「漁唱」的情景,只是歌曲美矣,現實生活中那些漁民還是要和大海搏鬥的,而我們遠觀者增添一些幻想的空間。
利用出差時間爬上大山如太武山、陽山、大山頂等,登高臨下,覺天地之壯麗。或跑三千公尺回來也不累,覺自己體力還可圈可點,或參加集訓隊結訓了,告別魔鬼小隊長,平安回到自己連隊,慶幸成長茁壯。
在他鄉吃到應景的食物如月餅,雖然經過貨運過程破碎了,仍然當成手抓餅來吃。還有老家郵寄來的肉乾香腸,寄到時只剩下三條,弟兄說被大老鼠吃了,還補充一句:「他算有良心,還留三條給你!」我當時只是哭笑不得。
投稿文章被錄取,國魂月刊社寄來2000元稿費,當年二兵薪餉才三千元而已。大夥哄著要請客,我買了一堆糖果餅乾飲料請大家吃也做公關,所以日後有文章登出來的時候,旁邊的人都很高興,當我在爬格子的時候,就不會有人在一旁說風涼話了。
這些後來都被當成茶餘飯後的話題,人常常多往正面想,就會分泌一種腦內嗎啡,有幸福和滿足感,還有一股動力在這世界上持續努力下去。對於曾經是侵略者如日本,我們說「可以原諒,但不能遺忘」,至少放下心結,再來面對未來種種,也許不如意事仍然是十之八九,但還有一、二件如意的事,讓這可能是微薄的好事,帶給我們力量,繼續迎接其他挑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