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大學夢
時光飛逝,轉眼間經過四年多努力不懈的苦讀,我在一百零二年夏季修完空大學分完成畢生心願。回首學習路上,有辛苦有壓力也有喜悅,也曾想放棄,內心曾經過多次天人交戰,最終秉持毅力和堅持,直至最後的里程。
文憑在現今社會已式微,但對我這個新移民女性卻顯得珍貴,沒有學歷如睜眼瞎子,只能從事體力等低收入工作。我雖有「牛不怕犁,只怕無田犁」的精神,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在一次當志工的路上出車禍,讓我的膝蓋受創,日後從事負重勞動會加速我的關節退化。因此,我必須另謀出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修讀專業技能是我未來的謀生之路。學費是身為家庭主婦的我面臨的窘境,先生一份薪水養一家四口已不容易,左思右想痛下決心,先拿數千元修兩科科目試水溫。之後,我便有一份為期半年的臨時工作,這好比上天給了場及時雨解了學費之旱象。
回到闊別一二十年的教室,心情既緊張又興奮,緊張的是兩岸不同的文化差異,不知可否勝任,興奮的是重溫學生生活,展開圓夢之旅。在教室遇到熟識的朋友和不同年齡層的同學,大家好隨和,心想學習路上將不孤獨,心中懸著的石頭終於可以放下。有次我瞄見隔壁同學的作業近滿分,而我的作業雖打勾,成績只有九十分,疑惑之下,我向老師請教並表明身分,老師先是驚訝,接著拿其他同學作業與我看看那作業,除字跡端正整潔,還條理分明,兩者相較之下,我的作業相形見拙,字跡潦草,為省紙張顯得雜亂無章,有學習改進的空間。之後老師對我的作業特別注意,訝異為何作業不曾出現簡體字。孰不知我的繁體字老師是-李艷秋老師,來自廈門的我自幼就收看華視「每日一字」節目。
此時的我,面臨職業婦女、學生和家事多重角色的衝突,從緊張的工作環境回到家,繫上圍裙下廚房準備好晚餐,緊接著接上補習班的孩子回家,回到家進食完畢,整理完家事,趕緊伏案寫作業或看書。有道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一學期最多只有四次面授,能學到的知識有限,空大主要是靠個人自修,平日須隨身攜帶著學習重點,找空閒時間閱讀,考試前的挑燈夜戰,抱著課本打盹。而後發現年少時是死讀書,現今經過社會的洗禮歷練,豐富的生活經驗,較能把課程內容和生活經驗做連結,融會貫通,掌握一些讀書方法,修到後期,逐漸發現有些科目的內容和另一些的科目內容相似,可以套用,考試前的猜題方向亦會和時事相融,還命中幾次考題,運氣好的話還可以拿到獎狀 。
日積月累的勞累,生理開始出現紅燈,肩頸僵硬,胸口好像壓著塊石頭,喘不過氣,我明白這就是超過身體的負荷而出現的壓力。心理琢磨著一紙文憑要修一百二十八個學分,何苦來著,這把年紀還花錢找罪受。為免半途而廢,蹉跎時光,浪費金錢和精力,也開始檢討學習進度,學習成就固然重要,但身心健康更重要,減修科目和停止暑修,給自己留一個喘息的空間。
在學習的路上,發現要及格容易,要拿高分除個人資質,還需後天努力和讀書技巧。偏重理論的科目是我花最多時間讀,卻總考不理想;和生活相關或感興趣的科目總能輕鬆過關。讀書和考試的確是件有壓力的苦差事!因此對孩子的親職教育,能站在學生的立場,以同理心對待,不再苛責孩子的成績。例如:女兒的國中數學成績,我常要求九十分以上,而讀高中時,面對數學成績不佳時,轉而安慰她,高中數學很難讀,不及格是正常事,若聽她考到六十分以上,我就歡呼及格萬歲。在競爭激烈的高中學習環境,女兒有時會有學習上的挫折感,這時我要用所學的親職教育知識:傾聽、我的訊息和同理心。肯定她的努力,媽媽有看到她的努力過程,不要跟別人比,和自己比。讀書重要,身子骨更重要,無論如何要在十一點以前睡覺,以免傷身子。
身處競爭激烈和爾虞我詐的社會,來到空大卻是可以放下所有防禦面具,同窗之誼,互相幫忙找重點整理或作業答案,真窩心!我也與時俱進,學會運用網路資源讀書、下載作業或考古題。令人意外的事是可以拓展人際關係,認識來自不同領域的同學,四年多下來,我和一些同學如相識多年的老友,無話不說。更讓人感動的是二手書的交流,只見數面竟能大方借書與我,匆匆留下電話和書,卻不怕我未能按時還書。只是在考完的當下,即刻奉還,要記住「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做人要講「誠信」二字,還要會「投桃報李」,我也會把用過之書,借給有需求之人,書要有人翻才不會被蟲蛀或蒙塵。
宋代黃庭堅曾說過:「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面目可憎」,外表可透過打扮粉飾,內在則在言談舉止間透露個人的涵養和深度;我不知自己生命的長度,但可在當下拓展自己生命的寬度。雖說有學歷不代表有工作,但「有夢最美,築夢踏實」,感謝空大為我開啟這扇窗,讓我像小鳥一樣,在知識的殿堂遨遊飛翔;像枯萎的花朵受到雨水的滋潤,挺起頭綻放美麗;像一盞明燈,指引我向前尋找出路。
穿上學士服,戴上方帽,我和同學樂得合不攏嘴,開心的合照,笑得好燦爛,終於等到這一天,我擁抱著大學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