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安樂窩
每個家都是此家庭成員取暖的安樂窩,它除了可提供避風遮雨的地方外,最可貴的乃是充滿了令人感動的溫馨親情,例如父母小心的呵護著小孩、小孩誠心的孝敬著長輩等舉動;即使自然界的小動物也一樣會使出百般能耐的嘴巴銜著一根根的乾草葉,尋找最安全的地方將這些乾草葉一一放下以便築個安樂窩,好讓它跟後代們有個安全、溫暖的棲身之處! 當然,萬物之靈的人類更不例外,尤其是出外打拚的異鄉人,他們為了想在當地買個屬於自己或家人的安樂窩,而養成了省吃儉用、刻苦耐勞的好習慣,此無非是希望自己能夠快點存點足夠先支付安樂窩的頭筆款或整筆款,然後,再慢慢的還給銀行貸款或充實內部設施! 但是,以目前低薪、高物價的年代,個人如果真想在都市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安樂窩,似乎是需要花更多的時間與努力,或者有父母或夫妻另一方從旁協助才比較能夠順利的達成此目標,尤其在生活水準高的台北市想擁有屬於自己的安樂窩更是比其他城市要難! 俗諺說:「隨遇而安」,就因為每個人的家庭經濟能力各有不同的關係,因此,有些人的安樂窩是屬於比較高級的建築物、有些人是屬於普通建築,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因羨慕人家而起了忌妒心,其實,每個好壞安樂窩內的家庭氣氛都是一樣的,只要安樂窩能經得起颱風、地震及水災等天災的侵襲,家人也都能平平安安的話,就是最幸福不過了! 即使是跟別人所租來的暫時性安樂窩,或者動物界所謂的「鳩佔鵲巢」,只要有個棲身之地讓全家人能夠天天快快樂樂的生活在一起,而彼此互相關照,等待家庭經濟基礎建立起來時,再慢慢替自己或家人添置一間可以長居久安的安樂窩即可;千萬別因購屋的貸款太多而拖累了自己! 失業率高,失業人口便隨之增加,有些人則因自己或家人投資失敗而一籌不振,或者染上不良的習慣如賭博、吸毒等,又不知悔改,導致極少部分的人中年就流落街頭而居無定所,他們也必須在社會各個的角落找個可以度過寒冬酷暑、避風遮雨的野外安樂窩,或者到政府所提供他們的安樂窩取暖! 安樂窩可以說是每個人一生所生活過的最喜歡、最安全、最可愛的好地方了,所以每個人務必要懂得「知福惜福」的道理,盡自己的最大能力來保護自己安樂窩裡一起生活的家人,千萬別跟家人為了一點點的芝麻小事,而鬧得不愉快,甚至不歡而散! 一起維護安樂窩是家人每個人該盡的責任,當它受到天然災害而有了損壞或破壞得不堪使用時,大家就齊心協力的出錢出力去修補或重蓋它,讓它早日恢復如往日一樣的安樂窩!
-
【小說連載】島鄉往事
班長這番話,難道話中有話或意味著什麼?甚至現在早已超過他所說的年限,如此真能斷定他已不在人間嗎?以他粗壯高大的身軀而言,怎麼會輕易地死亡?現在局勢穩定又沒有戰爭,根本不可能在戰場上陣亡?而他當的又是伙伕,幾乎每天都蹲在廚房裡頭,更不可能發生什麼意外?凡此種種,都不能斷定班長已不在人間。可是既然在人間,又怎麼會音信全無?難道他有意把這兩塊金條送給他?如果真是這樣,當初為什麼不明講?讓他心中彷彿懸掛著一塊石頭,感到無比的沈重。但繼而一想,他與班長只不過是泛泛之交,怎麼可能送他兩塊金條。縱使他想送他,但所謂無功不受祿啊!他又憑什麼接受?這件事的確充滿著蹊蹺,讓他想也想不透、猜也猜不著,甚而傷透了腦筋。 儘管罔腰仔是他的好鄰居,但替別人保管貴重的物品卻也是一種無形的精神負擔,既然她已沒有再代為保管的意願,一旦到了年底,只好由他自己來保管。就憑他們家這棟破落的古厝,以及先人遺留下來的那幾畝旱田,誰會想到他們家,藏著兩塊各五兩重的金條呢?因此,即便房門不關,也不會有樑上君子前來光顧。況且,這件事從頭到尾,亦只有他和罔腰仔以及班長三人知道。而班長已行蹤成謎、不知去向,罔腰仔亦不可能出賣他,難道他會寫下:「此地無銀三百兩」來引起小偷的注意?想必他的神經線是不會那麼大條的。(一五二)
-
家鄉芳苑
總想將土生土長的家鄉歌詠一番,總想以如斯想念的心抒發無盡的酸甜苦辣。那是我家鄉--芳苑,屬於對它終生難以割捨的這份情懷。 誠然,每人都有故鄉,故鄉的故事總傾訴不盡、織就綿密、寫就無邊。片斷的記憶匣子,難裝回首來時路,年年月華如練,依舊人千里。芳苑,這偏遠之鄉,在似懵懂似清澈的隙縫,迴旋、盪漾。 難以想像,佔全縣面積之冠的小鄉,人口外流嚴重。我們曾在三十年前,聲嘶力竭,「天涯猶有未歸人」,田園荒蕪,寥落處處。年輕一代啊,此些待你回歸青綠的土壤,翹企你。 似乎,疾呼也難喚回什麼,凋零依舊;「難絕雙絲網」之情,依舊割捨,那聲無奈的太息,將現實活生生的寫上。我們有開門七件大事。 環保與經濟在趨避衝突的十字路口互使角力,迂迴徘徊。經過民意圖騰的沖洗,深思熟慮,「失去的健康不再回」,「環保」,終略勝一籌。 沒雙贏的策略嗎?昔去雪如花,今來花如雪,歲月反覆,徒留無法整頓的思惟。 唉,「不見人煙空見花」許是我鄉芳苑這一美得如詩如畫地名的宿命!呢喃於矛盾中,呢喃於恍惚中,這故鄉,終接受了淨土的原貌。 其實,我也是讚歎淨土的,田園的再造,不定然得和空污水污畫上等號,那是科技問題;農業也有科技。轉型不必是危及周遭環境,生活品質的確保,應不是長路漫漫吧。我癡癡的想。 芳苑,不是我唯一的家鄉,卻是我成長於斯住得最長的家鄉,伯叔嬸婆蟄居於此,雜沓林總的紛繁景物坐落於此,那吵了面紅耳赤的,那說翻臉就翻臉的,那三字經五字經的……,代表代代傳衍的次文化,在此生根。那向我借一碗平蓋米卻還我一碗尖頭米的,那將家中所有農曬品傾囊端出饗客人的,那家中母豬生幾隻小豬全村皆知的……,也在此保存發揚。 倍感溫馨的陳年舊事!無心機,無勾心鬥角的歲月,是純樸純真的歲月。 芳苑啊芳苑 總將您寫上 我記憶中稚嫩的印痕 莫復問 人生滄桑幾許 只道是 飄雨打萍 海浪濤濤 依然情摯語真 屬於芳苑的 我故鄉 而今爾後,異鄉情愫恆為情;惦念芳苑,天不老,情難絕。閒坐自悲,歌詠我鄉,念茲我鄉;休管幾度物換星移,瞇眼墊腳,昂首家鄉景物,總在斜陽外,迷離依稀……
-
唯美的聯想
李玟的暗示歌詞這樣說: 「心事不停累積/變成臉頰的淚滴/你始終沒留意/我特別在乎你/你卻像風一樣 左顧右盼而行/全世界只有你不懂我愛你/我給的不只是好朋友而已/每個欲言又止淺淺笑容裡/難道你沒發現我渴望訊息/我應該如何讓你知道我愛你/連星星都知道我心中秘密/今夜在你窗前下的一場雨/是我暗示你我有多委屈」。 李玟的激情讓人流下熱淚。她如果是激情,陳綺貞就是輕柔,帶點恬淡氣。 「你品嚐了夜的巴黎/你踏過下雪的北京/你熟記書本裡每一句你最愛的真理/卻說不出你愛我的原因/卻說不出你欣賞我哪一種表情/卻說不出在什麼場合我曾讓你動心/說不出/離開的原因」。 昨天不知怎麼的,突然哼起旅行的意義,像是從深層的心裡吐出不知名的外國語。 彷彿還記得那一天在台大,陳綺貞在唱著,我在陶醉,那一晚的夜色,伴隨著旅行的意義,顯得特別唯美。 從此,我愛上這首能洗滌我寂寞的歌,旅行是甚麼意義呢,也許就是在往後的日子回想起過去的日子時,會發現,旅行總不著痕跡的在人生某個階段搭起橋樑,讓一些模糊的人事物在遠端橋頭進入到近端的心頭。 因此,旅行的意義對我來說是,看見了別人的美好,與看見自己缺少了那份美好。那一對情侶來台灣的自助旅行,邊旅行邊戀愛邊拍照,有點震撼了我,讓我意識到我的旅行缺少了某些特殊養分,那就是戀愛與旅行的結合。 可能是習慣了一個人,長期把這種戀愛方式無限壓抑的結果,以至於忽然遇見陌生人的戀愛完美的結合旅行這檔事,讓我從壓抑的內心深處湧出帶點痛苦而無奈的傷感,在感傷中也讓我省思戀愛結合旅行的所有一切一切,都能讓完整的人生變得可能。 如果可以擁有這樣的旅行,即使踏入那一秒鐘的極短光陰也好,在光速飛過的不知名景象裡,那嘴角上揚而真心的微笑,都可以陶醉在落幕後。 但只有偶遇如果沒有緣份,還是一樣兩條不相往來的平行線,永遠沒有交會的一天,我們人一生的劇情已經夠讓人摸不著頭緒,往日情懷忽隱忽現,也許又再一次的嘆息與遺憾。
-
河岸單車旅行
已過立春,氣候卻依然充滿著詭異,不見百花齊放,只見霪雨霏霏。 清晨,我先推開窗扉,拉起了窗簾,讓光線佈滿著臥室,然後再探頭望去窗外,經過了一夜不知是否已雨過天晴? 沒想到一大早起床,窗外的雨水依然依舊,就在那瞬間,雨水便從鐵窗上的塑膠浪板,狠狠的滴落於我的髮稍,然後又漱漱的滑落在地面。 這段漫長的春雨季節,也讓我的心,注入了「懶散」的水注,流行性感冒病毒悄悄的肆虐起身體,鬱悶、陰晦,讓整個心靈中的角落,都長出了厚厚的霉斑。 盆地地區裡,處處可見被寒氣與溼氣的重重包圍,讓人不斷的期待著,何時可以看見春暖花開?可以徜徉在春陽裡,一同去踏青。 索性,沒有讓大家失望的等待太久,數日後,天氣暫時轉為晴,我便獨自從屋內走向戶外,先是伸伸懶腰,然後再做些簡單的體操,隨後又進了屋裡,我開始整理背包,換上輕便的服裝和運動鞋,騎著單車往河岸自行車道的方向而行。 此次之旅,我一開始就只想獨自出遊,欣賞那大雨過後的河水是否依然湍急?然後再順便去眺望著佈滿山嵐的遠山和那暮春曉色中的晨霧瀰漫……。 獨自去並不表示帶著孤獨,而是意味著自由與心靈沈澱。 經過一段碎石路後和鳥兒不停的啁啾陪伴著我,讓我一點兒也未感到寂寥,反道是感受到大自然中的一切美妙。 走過了連日來豪雨的河床邊,河水未有想像中的混濁,而是明顯又清澈,排排的行道樹上,正吐出翠綠色的新芽,地面上還有些被雨水打落的葉片,載浮載沈的落入了河道裡,就像是一艘又 一艘的輕舟不知要航向何方? 那河岸邊錯綜複雜,高矮參差不齊的大樓,也倒映在清澈的河面上,在忙碌不停的都市生活裡,不知有幾人能發現,其實春神已經將河岸美化的無限美麗? 再向前駛進,驀然發現碧綠如茵的河岸公園裡草坪中,有一座新建的石雕像,坐落於石砌水池裡,仔細地一看,裡面原來是個活水湧流的人造水塘,旁邊還插著一個木質雕刻的告示牌,上面寫著:「樂活湧泉垂釣區,小心水深,注意孩童,請勿戲水!」許多釣客,都紛紛從魚具箱裡,找出了釣,掛上魚餌,盡情盡興的垂釣,而旁邊的孩童們則張大著眼晴,仔細望著水面,等待魚兒上。 我只能帶著祝福他們的心情續繼駢馳在單車道之中,當車行經一段平坦路之後,眼前突然感覺路途有些吃力,緊接著又遇見一個急轉彎和岔路,一向沒有什麼方向感的我,雖然沿路有路標和地圖指示,但我仍然有些「霧裡看花」的感覺。 於是,我舒緩了一下心情,抬頭遠望著迤邐在天邊的雲朵,我選擇其中的一條路,然後加速換檔,駛向路的盡頭,這個路坡上有座小寺,寺裡供奉著各方神祇,停歇了片刻,順便採了一些野花供奉在小寺的香案前,並擎了幾炷香和燃起了紅燭,虔誠膜拜,我只祈求這次出遊一路平安。 離開之前,我看見小寺旁有一座年久失修,又出現許多龜紋的石碑,石碑上的金色字跡早已掉漆,但仍可以從石碑上得知,這裡原本在古早時代,曾經修竣過水圳,主要目的是為了灌溉,後來有些居民為了方便則在河岸前興建簡易的工寮,並種植一些蔬果,更有些居民以捕魚為生。也就說,這裡曾經有過聚落的形成,聚落人口稀少,但卻能自給自足。隨著時間的變化,因河道的淤塞加上疏浚工程的延宕,以致於每逢大雨過後河水必然氾濫,最後居民只好紛紛遷居,近年來,因工程施工法日新月異,採取截彎取直,這才平定了多年來的水患。 此後,居民們為了祈求風調雨順,便在此坡道轉彎處供奉著各方神址,因小寺香火鼎盛,便有信徒共同捐出善款,重建此寺。 隨著小寺晚鐘清澈,佛經彼此起落,夕陽緩緩地溶化於盪漾的河水裡,最後,河面便出現一片燦爛的金光。 此時已是華燈初上,橋面上車水馬龍,交通擁塞,人們都帶著疲憊的心情,準備返家休息。唯獨我,仍然帶著興奮的心情,繼續意猶未盡的追逐著河岸月光。
-
【小說連載】 島鄉往事
而當罔腰仔感到興奮的同時,卻也是福生哥煩惱的開始。原本只是受人之託代為保管,如今事隔多年物主則始終不見人影,別說要他來取回去,不知還要幫他保管到幾時?照理說,焦急的應該是物主而非保管者才對,但福生哥則偏偏存在著皇帝不急急死太監的心態。 假若遇到貪心的人,或許正暗中偷偷地笑著,這麼貴重的東西不來拿最好,以後即可把它佔為己有。但忠厚老實的福生哥並毫無貪念之心,他始終認為物應歸原主,保管者絕對無權佔有它。雖然辛苦一生、種一輩子田,收成再好也只是夠吃而已,那能存下什麼黃金。可是不管生活多麼地清苦,黃澄澄的金條也人人愛,但如果心存貪念,那是不足取的。至少,他和罔腰仔都不是那種見錢眼開的貪心人。 可是卻也讓他想起多年前那個夜晚,班長拿著手電筒來他家,託他保管金條的往事。即使當初他以各種理由推辭,但班長卻說:「如果寄放在你這裡,萬一被偷我也不會要你賠。而且我還有一個想法,反攻大陸回老家已是遙遙無期,說句難聽的話也是無望,我在台灣又無親無戚、無家無眷,假若有一天不幸陣亡或出什麼意外死亡,這兩塊金條勢必會被充公。現在交由你代替保管,如果十年八年後沒有我的消息,就證明我已不在人間,這兩塊金條就歸你和木興所有,往後你們要如何處理,就由你們來決定。一旦我下地獄,也不會變鬼來索討。你儘管放心。」(一五一)
-
無力症患者
夜裡他總有兩個夢 不知道那個才是真的 不知該追尋那個夢 他的人生在兩個夢境間 徘徊 醒來時憂鬱地望著夜空 兩個月亮定定懸在窗前 看不出那一個更真實些 他終於滴下淚水 想起那失去的單純世界 想起從此要過著複數的生活 眼前總有複雜的眾生相 幸好,他的心還是單一的 守在病床前的 也還是他唯一的愛情 註:肌無力症患者眼睛會有複視現象
-
八八坑道
花崗石撐起的坑道 堅硬,如鋼 從遠古時期之海盜襲擊 至步兵與戰車捍衛寧靜歲月 在日出與日落之間 他們以生命書寫自己的 歷史,與這片土地的 滄桑 多年之後 馬祖酒廠讓高粱分批進駐 讓一甕一甕的酒香輸出 擦亮八八坑道 成為英雄煮酒的 唯一選擇 附記:八八坑道,主體由花崗岩構成,相傳是先民躲避海盜的藏身山洞;國軍進駐馬祖後,闢為戰車坑道,歷時約10年完成。民國63年竣工後,為慶祝蔣介石88歲誕辰,命名為八八坑道。民國81年,正式移交馬祖酒廠使用。
-
春耕,很忙碌
過完春節,大地春回,人間似乎在沉醉中甦醒,在各行各業開始新一年的忙碌和打拚,而農人更是如此,又積極振作的起早趕晚,開始展開新一季的耕種。 隨著季節的遞嬗,從立春、驚蟄過後,直到清明,這段期間依然春寒料峭,仍有不斷冷颼颼的寒流來襲,但一望無際嘉南平原的田野,處處漾滿無限的春意,眼前綠得徹底的大地,讓我也打從心底喜悅起來。 幾乎每天的下午,我都會從書房晃盪而出,或徒步,或驅車前往自家的田園,吸收一點大地新鮮的氣息,感染一些田野的生命力,參酌觀看四周的農地,向有經驗的務農者討教,全力準備新一期的春耕農事。讓心頭有些盤算,如田埂的鬼針草與牛樟草該除了,不該再偷懶了,再如何的腰痠手疼也要咬牙挺過去,一甲多的地該灌水了……該到育秧中心洽秧種稻了。 路過兩旁的田野間,三五成群的農夫、農婦散落在空曠的田地上,彎腰低頭的從事農作。總不忘跟幾位熟識的村人大打招呼,讚美他們栽種的聖女小番茄紅艷艷的,一定甜美而可口,他們也不吝地招呼我,要吃下來採摘啊,不必客氣,我怎忍心吃免錢的,因為番茄顆粒嬌小、採收的工作非常不易,彎腰或蹲著,或拿矮凳子坐著工作,又吹風日曬的,可謂粒粒皆辛苦啊!我只能快速離去,以免尷尬。 大小型的耕耘機具穿梭在田裡翻土整地,一趟又一趟,轟隆的引擎聲吸引數十隻雪白的鷺鷥呼朋引伴的飛來聚集,旁若無人地閒步,優雅地低頭啄食,牠們動感的姿影翩翩,是讓人永遠看不膩的春光,也特別能感受一份春耕又春暖的風情。 已灌滿水,等待擇期插秧映著藍天的秧田,很像一處處的埤塘,陽光燦然、白雲樂與群鳥優游共徘徊,各有美好、充滿詩意。讓人想起朱熹的(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大地就是我們的母地,是我們生命的活水源頭,應細心呵護照料,才能讓我們後代子孫得到滋養和有生生不息的未來啊! 兩人一組的插秧機也開始陸續的完成插秧工作,觸目所見,一塊塊的水秧田鋪陳在小徑的兩旁,少少幾根的小稻苗讓人想像和充滿希望,能在四個月後,有一大片黃金稻穀的豐收。就像幾個月前旱地耕種的,曾是幼苗弱不禁風的菜苗,現在已成三四手掌大的翠綠高麗菜、鮮綠欲滴讓人想咬一口的美生菜、成排整齊的頭好壯壯的結頭菜、如天上雲朵的綠花椰菜等等蔬菜均已可以成熟採收了。 有的則開始新一期的種植,搭鐵條拉繩子成半圓形的棚架種番茄苗,有的灑種豆種花生、有的則插竹竿鋪黑網撒芹菜種……,點點滴滴的的農事,大家各忙各的,我心頭溢滿著春意,感受大地的生機盎然!也天真的幻想著,有一天我會成為更專業的農耕者。
-
菜市場‧記憶
不管是炎熱或寒冷的日子,不管是周末或是上班日,這條街道的磨石路面總是蒸騰著熱氣,那是人們的雙腳和地面磨擦的氣息。當城市還未甦醒,這裡已經充滿朝氣,懷著人們的豐收與努力,一筐筐的蔬果已排放整齊,一桶桶的早點已準備就緒,帶著晨露,菜市場裡的商品總是讓人目不暇給,四處充滿驚喜。 露水未乾,公雞未啼時,在傳統菜市場就已擠滿了熱鬧,有著屬於獨一無二的規律作息。瞧那青菜鮮綠,那蘋果紅臉;聽那活蝦擺尾齊跳,那金鯧雙鰓鼓譟;聞那麵線飄香,襯出淡淡芫荽的味道,那粥糜環繞,透著點點紅蔥油的酥爽;嚐那越塞越多,粒粒豐盈的白肚,是阿婆手上包進營養愛的飯丸,那漸漸上色,擦上金黃的身軀,是煎板上躺著準備加上醬油的蘿蔔糕……。嗅著這街上的每一吋聲響,看著時而尖銳時而宏厚的叫賣聲,時而甜時而鹹的空氣,無疑是振奮人心的吸引力,激勵著早晨起床逛菜市場的動力。妳說,到菜市場怎不令人嚮往? 逛菜市場一定要買很多很多東西?不,像我總是吃個早餐順便享受這專屬的快樂氣息。與趕集的人們擦肩而過,與琳琅四周商品相互點頭,與婆婆媽媽的三姑六婆微笑。這裡,應有盡有。獨自肩著一個小包,在菜市場肆意轉動,隨著人聲拉拔群體聚集,又或隨著眼球瞳孔與跳動的味蕾駐足。到菜市場走一遭,最享受的是與人的互動味道,有別於便利超商上死死的標價與統一的口號,在這一來一往的對答問候,更增加生活的新鮮與趣味。 在台中念大學的時候開始養成逛菜市場的良好興趣,學生的我當然無法購買生鮮魚肉,可以帶回去久存的也就只有水果,因此蔬果區是必經區域。菜市場兩旁道路總是商家林立,而店面前總是聚坐了一些個體蔬果的販人,有的披著帆布,有的裝著竹籃,有的推著推車,而有的停著發財車……各式的生財工具一字排開,相互競爭相互協助。妳只要不小心稍稍一個眼神或腳步透露,就會被她們神準得抓住妳的細微心思,「妹妹,要買水果嗎?」「我這是早上剛從卓蘭來的……」有時候就是在這聲聲呼喚、強烈的推薦或是無法抗拒的減價行銷下成為我手上提的戰利品。 而我常常光顧的是在大馬路距離兩條小巷的一家水果店,位於整個東興市場的邊緣,要畢業的那一年才發現它的存在。水果店的櫃檯是特別的,它用粗糙的木頭做成一個斜面,是由合成木條經由手工隔成的框格,一些尚未熟透的淡黃色香蕉,瘦小的奇異果,尚待宰割的鳳梨,紅半臉的蘋果躺在裡面。種類總是不多,依季節改變陳列,而當季盛產水果則放在旁邊停著一輛專載水果的小貨車上,像躺在豐收的山坡上與你對望。水果店的老闆是一位大叔,長得粗獷,濃眉,有一點兒鬍渣,說話不囉嗦,總是穿著短袖,時而刁著一根菸。他總是靜靜的在一旁等你挑選,妳有詢問或主動跟他說話時她才會搭腔推銷架上的水果,不然他就自顧的與店前賣碗粿的大嬸聊天。 話雖如此,他的攤位前人潮卻不曾間斷。水果新鮮,與大馬路旁的那幾間水果販比較價錢便宜,五年前的暑假我還買過兩顆五十元的關山鳳梨、一斤六塊錢的香蕉,妳說在市區哪裡買得到?對於今日物價來說,都以經是回不去的回憶了。在電子磅秤來秤斤論兩,熟客老闆會幫妳捨去尾數,跟妳搏個交情,一來一往的交易,爽快、滿意,皆大歡喜。 而在過去的是橋頭有間雜貨店,裡頭都是童年的糖果與零嘴,在大四實習的那段日子,這裡成為給學生增強物的補給站。店外總是坐著兩三位婦人,時而悠閒,時而激情的闊論;而店裡櫃台坐著是一位老婆婆,約莫五十多歲了,對人態度不是那麼的不友善,第一次進商店她便用極度沙啞的聲音問妳:買什麼?如果只是逛逛還會被白眼伺候。不過這裡也還是小學生熱愛的地方,是要買這一個還是那一個?孩子們猶豫討論著,面對如此多的不同的零嘴,眼神頓時感到有些茫然,就像數學考試時,碰上了萍水相逢試題。一元五元就能得到甜滋滋的餅乾糖果,不用整份整包的購買,單看口袋的深度來決定購買的量數,或許就是這間雜貨店依然存在的原因。 「叭叭叭!讓開讓開!」在市場最不喜歡有人騎乘車輛橫行。一次為了跨年火鍋,我被指派處理菜市場購買任務。徒步走往生鮮肉品聚集的區域,只見一個粗漢騎在一台老舊野狼125上,雙腳踩在黑黝黝的地面上,車後架著一籃豆腐,僅單手扶依靠著背。人們只能迅捷退到了一旁,讓他滿足通過。 眼神尋覓一檔豬肉鋪,厚木板面上攤著一塊塊豬肉,老闆娘正坐在木椅上沒有太理睬我。我輕輕問候,這老闆娘才回過神:「妳要什麼?」我眼神四處張望,老闆娘馬上跟我推銷我不可能會買回去的豬內臟:「這兩塊豬腰剛賣剩的,炒來吃很好!」我立刻跟她說明來意,只見她身手俐落的拿起掛鉤上的排骨,俐落切下我要的部分完成裝袋,快步離開非常不熟悉的生肉區。 無論在市場最後有無買到喜歡的戰利品,又或其實這才是真正的目的,離開前一定要來吃一下早點。人家說,市場是美食的發源地,妳相信嗎?人不是盲從,而是善良的相信其他人的眼光,所以,買東西或吃東西時,善良得我一定就會先鎖定隊排最長、人坐最多的店家,入境隨俗的跟風一下。 有多久沒有到市場逛逛了?有多久沒有因為感受到這令人興奮的氛圍?妳問一個年輕女孩子怎麼那麼喜歡到菜市場?我說因為他有一種特別的記憶。
-
夢的解析
夜深了 天暗了 眼皮隨著重力向下沉淪 雙眼被蒙蔽 眼睛開始與大腦相互運轉 摩擦碰撞 如同電影般 三 二 一 開麥 演出一個以自己為主角的影片 誕生了一部 歷史影劇 夢境 須彌漂泊 變化萬千 無影虛幻 看似虛假 卻又與真實緊緊相扣 我想 夢是現實和願望的融合體 不盡然地 栩栩如生的呈現 驚訝與迷茫交融為一體 那是我心情的寫照 多數夢的碎片 都被遺忘在潛意識的無底洞 唯有驚醒的瞬間 夢才會栩栩如生的出現 有驚險 有難過 有開心 那都是夢中自我 那都是自己最真實的模樣 今天 你夢見什麼?
-
沒有手機的日子
不再低頭 囚禁所有訊息 走向荒漠 每一條墜失的符碼 匯出交響曲 徐徐颼颼又颯颯 糾纏著自自然然 不再黏近耳朵與眸子 讓驟雨澆下 冷冷鬱鬱顫顫 剎時 敲醒了晨曦 一幅畫 氤氳渲開 滴落的訊號 總那般愜意 鋪成矇矓的狂野 遐想擦身而過 一則訊息的慵懶 心底裡的電光 投射幾行字句 別說失去了啥 曠野天籟的追逐 沒有手機 日子依舊亮麗 仰望藍天 孵化 夢 不再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