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擬古詩懷】相思
朝霧、午風、晚霞 遠星、冬樹、燭花 眼水、眉山、華髮 相思燈下 人遠咫尺天涯
-
小人物的悲歌 ──話說《老枝伯仔》
二○一九年,我邊寫村史邊寫小說,兩件事同時進行對我來說並沒有衝突,因為它們已在我腦裡醞釀了一段時間。但相較之下,村史根據的是史實,只要資料蒐集齊全,不難發揮;小說創作憑藉的則是想像,要構思出一個完整的故事並非易事。而村史只定位在某一個村落,只有村人或關心它的讀者才會想去閱讀完;文學的領域則是無限地寬廣,讀者群來自四面八方。故此在我看來,創作的價值勢必凌駕在資料蒐集上。 但即使如此,當我把村史《阮的家鄉是碧山》與長篇小說《老枝伯仔》同時呈現在讀者面前時,內心的興奮不言可喻。一方面對村人有所交代,另方面想要告訴讀者們的是,一個在黃昏暮色裡徘徊的老年人,並沒有怠惰,仍然在島鄉這塊文學園地不斷地耕耘。即便《老枝伯仔》這部小說是衍生自民國五十三年,警總一份判決書給予我的創作靈感,也是島鄉小人物的一個縮影。但我欲詮釋的不僅僅只是它的故事,而是在以軍領政的戒嚴軍管時期,軍方對島民所造成不能彌補的傷害。而想不到多年後的現下,這段不欲人知的事,卻豐饒著我的創作靈感與故事情節。可是它畢竟不同於史實的呈現,而是一部以爾時為背景的現代小說。因此對於文中的人物和名字,讀者們毋須加以揣測。 回顧爾時,金門防衛司令部位於金城南門的新生大隊,它是情治單位針對思想有問題的政治犯,或是被歸類為匪諜的嫌疑犯,刑求逼供做記錄的場所,裡面全由經過訓練的情治人員負責掌控。一旦被收押而不配合詢問,為了達到取供的目的,他們往往會施予電擊、灌辣椒水、拔指甲、吊掛、鞭打、掌摑……等刑求,可說是無所不用其極,甚而不達到目的不罷休。倘若真是思想有問題,或是顛覆政府、為匪宣傳的匪諜,為了一網打盡以免危害社會,被抓去刑求逼供還情有可原。可是卻有許許多多的冤案,造成無法彌補的憾事,文中的林萬枝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若依彼時的處境,林萬枝遭人利用張貼反動標語,涉及為匪宣傳,理應受到法律的制裁,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可是當他被抓到新生大隊時,為了講義氣與信守承諾,甚至為了每次拿了人家五塊錢報酬,故而始終未供出指使者的姓名,以致遭受非人性的對待,而且還被判十二年有期徒刑。在爾時那個非常時期,一旦涉及「思想有問題」及「匪諜案件」,無不移送軍法審判。一經軍事檢察官依「戰時陸海空軍懲治叛亂條例」提起公訴,其刑期勢必超過一般法律數倍。但判輕或判重,多關幾年或少關幾年,公平或不公平,無不涉及受刑人的權益。尤其在戒嚴軍管時期的戰地金門,一經押解到新生大隊問口供,遭受刑求逼供的苦痛,以及身心承受的折磨,或許比失去自由更恐怖,更難於令人接受,這或許就是島民的宿命。而不管島民承受多少苦難,終究已事過境遷,何況,人只有享不了的福,沒有受不了的罪,這也是身為現代人應有的體認。 然而當林萬枝不幸遭遇命運的磨難時,則萬萬沒想到,自己被抓去關後,老婆竟忍受不了寂寞而紅杏出牆去討契兄,而且還生下一個兒子,甚至與她勾搭的就是指使他去張貼反動標語的張永福。當他假釋出獄知道這件事,內心的激憤不言可喻,回到家拿起菜刀就往學校跑去,他要殺死張永福這個忘恩負義的王八蛋。可是一個銅板不會響,自己的妻子也必須負很大的責任,一個不守婦道的女人,她還有什麼臉在這個純樸的村莊住下,又怎能為人妻、為人母?於是他決定把那個袂見笑、討契兄的臭查某掃地出門,以消心頭恨。 儘管這部十萬餘言的小說只是島鄉一個小人物的悲歌,然不也是人性的寫照和時代的悲劇麼?或許,碰到這種不幸的家庭變故,只好各自認命,怨不得任何人,而這個悲劇又是誰造成的呢?倘若沒有國共對峙,想必純樸善良的島民,怎會誤入陷阱、受人利用,去幫人家張貼反動標語;然後被抓,再受到電擊、灌辣椒水、拔指甲、吊掛、鞭打、掌摑……等等的刑求凌虐。設若林萬枝沒有被抓,他的老婆又怎麼會難忍閨房的寂寞去討契兄?故此,無風不起浪,事出必有因,與彼時那個動盪的時代必有很大的關聯。 假如沒有時代動盪,也不會有國共對峙的情事發生,這座小島怎會有匪諜潛伏,島民不就可以過一個幸福安康又快樂的太平時光麼?然而事與願違,國民黨軍隊偏偏在大陸打敗仗,被共軍部隊一路追趕,最後不得不撤退到這座小島整軍經武,並以「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為終極目標,並以金馬地區為跳板,試圖為反攻大陸舖路。也因此而在島上各海岸線遍佈地雷,並實施戒嚴宵禁,又以戰地政務委員會的名義,訂定一些不合理的單行法來約束島民,善良的百姓除了被以次等公民對待,多數均噤若寒蟬,敢怒不敢言。 彼時,倘若三五好友聚會,說幾句對當局或時政不滿的話,一旦被那些狗腿子線民聽到向上級反映,馬上被傳喚去問話,然後再羅織一些莫名其妙的罪名,最常見的就是思想有問題,必須移送到軍事法庭究辦;往往好好的一個人進去,出來時則精神異常。公務員下班或假日無聊時,打打百分、釣釣紅點,或是在旁邊觀看,萬一被人密報,馬上被以賭博罪論處,記兩大過後撤職。 當年因涉及賭博案遭撤職者,職位最高的公務員有薦五主任兼課長,警佐一階保安股長,國小校長;一般則有委任的主計員、衛生稽查員、副村長、村幹事、事務員、營業員、書記及教師、技士、技工、生產工……等等。在單行法實施的幾年間,因涉及賭博案被撤職者約有五十餘人。然而,當戰地政務終止後,銓敘部卻也有一份函件顯示:「金馬地區實施戰地政務期間,因賭博案或觀看賭博者,而依金門地區肅清賭博實施辦法規定一次記二大過免職之公務人員,於戰地政務期間,該地區公務人員之管理本有其特別規範,因此是類人員之免職處分與當時法令規定雖無不合,惟以現行及當時之相關法律規定對照衡酌,此等處分對金馬地區公務人員權益之維護及衡平性確有值得研究之處……。」它也是後來參照「戒嚴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復條例」之精神,給予「再任職」或核發「救濟金」補償之依據。 即使林萬枝並非公務員,《老枝伯仔》故事中也沒有涉及這些情節,但我欲凸顯的是彼時的社會樣貌,以及那些拿著雞毛當令箭的情治人員,在這座島嶼為非作歹、凌虐島民的醜態。當然,在以軍領政的戰地政務時期,我們也親眼目睹高官的無恥嘴臉。君可知,今天他高興時讓你風風光光上台就職,明天看你不爽就讓你黯然下台,這並非是依法行政或是適才適所,而是憑藉他們的喜惡、展現他們的官威和權勢。 而那些喜歡奉迎拍馬,或是以年輕貌美的老婆陪同高官吃喝玩樂,復蒙受他們特別關照和提拔者似乎也不必高興太早。如果沒有真本事,往往爬得愈高、摔得愈重,自己怎麼死的有時竟渾然不知,留下的則是鄉親茶餘飯後的笑柄,以及自身所受的窩囊氣。如此之景象,在爾時的島鄉經常可見,島民亦是見怪不怪。誰是什麼來頭,誰靠的是什麼裙帶關係,彼此心知肚明,只是不願拆穿他們虛偽的面目而已。 縱使島民生長在一個不一樣的年代,有些人甚至要承受身心的雙重磨難,但他們卻也不得不認命。當林萬枝假釋出獄面對老婆討契兄的醜事後,有時不得不當著春蘭的面罵幾句粗話來出出氣。然而,即使內心的憤懣難消,但罵歸罵,卻不忍心對春蘭討契兄所生的兒子海建加以苛責。因為他始終認為孩子是無辜的,出生時並沒有選擇父母的權利。 而且孩子申報戶口時,春蘭竟然矇騙識字不多的村指導員,在父欄裡寫下林萬枝三個字。當孩子叫他「阿爸」時,起初他並不能接受,可是孩子卻有異於一般同齡兒童的天賦,待人也彬彬有禮。縱然與他沒有血緣關係,豈能忍心傷害他的自尊心、不認他這個孩子。故此,除了對他關懷有加,也一路栽培,讓他受完整的教育。而相較於討契兄的春蘭,並沒有孩子的好運,他經常以不堪入耳的粗話來辱罵她,兒子結婚也不讓她參加,簡直恨她入骨。(上)
-
阿嬤的口述歷史
一、在我小時候 我其實不知道戰爭是什麼時候開始,不知道那確切的日期,只記得我總共經歷了三次戰爭。第一次,是九三戰爭;第二次,是八二三戰爭;第三次,是六一七戰爭……。 打八二三那一年,我十二歲,記得是農曆六月底,某個禮拜三的下午四點多,我跟阿母(你們要叫阿祖)在家裡挑撿著自己種的花生,我好喜歡吃花生,從至田裡拔起來到下鍋炒的每一個步驟,我都興高彩烈的參與。那時候生活困苦,我只給我阿爸養了九年,九歲阿爸過世後我便跟著阿母討生活照顧整個家,父母把我生的好手好腳,別人能吃的苦我也行,於是小小年紀已經什麼都會做了,炒花生可以說是雕蟲小技吧!戰爭發生的當時,我跟阿母開心的聊著天,開心到連砲彈打下來的轟隆聲,我都遲疑了好幾秒才領悟過來─又開打了。阿母畢竟是身經百戰了,她知道那些震耳欲聾的砲彈聲是不容許我們有任何遲疑的,於是馬上拉起我跟妹妹的手,往巷口的防空洞奔了過去。我們住得近,鑽進防空洞裡時裡面還沒有什麼人,過不了多久卻已是人滿為患,好像整個村子的人都躲了進來一樣,不過後來想想怎麼可能?那個年代什麼都沒有,就屬防空洞最多了,大家應該都有自己「專屬」的防空洞吧。從那天起,我們算是定居在防空洞裡了!年紀小嘛!剛開始覺得好玩,後來才真正體會到住在防空洞的不便。下雨時防空洞裡會積水,常常一積就是好幾天乾不了,那怎麼辦?家家戶戶便開始拆門,把門板一塊塊蓋在爛泥上,就這樣坐了。夏天時,天氣熱,防空洞裡更是得悶得嚇人,於是大家便拿塊草蓆或是麻布,鋪在洞口便睡,聽到砲彈聲便躲進去。後來因為實在麻煩,而且炸久了也就不怕了,我們便搬回家,只在聽到砲彈來時,意思意思往床底下一躲罷了。 二、吃飯皇帝大 當時環境不好,大家都窮,但姑且不論好壞,家家戶戶都有一塊自己的田,不打仗時自己種種菜種種地瓜日子還是過得下去的。但仗一打,砲彈一炸,有的人田被炸了剩一片焦土、有的是路程遠不方便也不敢去(別看金門小小一個島,當時砲彈亂飛的情景下能不出門便不出門),幸好村子裡大家感情好,田還完好的便開放大家自由去挖地瓜,也沒有米,也沒有鹽,麵條米粉也都沒有,家家戶戶都吃地瓜粥,煮多就分人吃,少了就往鄰居家一鑽吃粥去,大家齊心協力,能讓多少人吃飽是多少。我們幾個孩子的任務是每天早上去挖幾條地瓜回來(阿母特別叮嚀就挖一天的量,大家都餓),而她自己則是每天去砍柴撿樹枝,不然那時候也沒有瓦斯爐,沒有火怎麼煮粥?阿兵哥也沒得吃,只能等飛機空降罐頭跟米,但我們不能撿,也撿不到,還是就天天吃地瓜粥。後來美國送東西來了,送奶粉,送麵粉,小時候也不知道那是什麼,只聽大家都叫「美國粉」,比較不打仗後,也分衣服,一人一件,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去村公所領東西了。 三、戰時的生活 砲彈天天打,光靠政府和阿兵哥挖的防空洞不夠,於是下令大家都要自己挖防空洞。隔壁阿婆的小孩當兵去了,便跟著我們一起挖,天天就是在那挖防空洞,砲來時便躲,砲聲稍歇大家又開始出來工作了。我的老家房子裡也有開洞,春天潮濕,我們就偷偷把洞填起來,怕房子會垮。你們的叔公後來搬去住阿兵哥的碉堡了,交換條件便是打仗時也必須提槍上陣。這樣的人也不少,但只收男生。那段日子事情都不能做,就是過著邊躲邊挖防空洞的生活。 四、六一七戰爭 那是我經歷的第三場戰爭,我這輩子活到了八十幾歲, 都還記得。八二三後期開始單打雙不打的政策,打完後又過了一陣子沒有砲彈飛來,我以為不會再打,沒想到那卻是我最接近死亡的一次,不是我自己,而是我看著別人受傷和死亡。當時年紀已較大,阿母便派了砍柴這個重大的任務給我。有一天,一如往常的,我跟著一群大人和一些年紀跟我差不多的朋友們一起去砍柴撿樹枝,突然間砰!砰!砰!的好幾聲,我沒有反應過來,直到旁邊的老伯大叫:快點跑!砲來了!又有砲了!快點躲洞!總覺得好久沒有砲了!我很緊張,大家也都很緊張,但沒有人跑,可能是有了之前的經驗知道砲其實不常打到老百姓(不知道是老共故意避開還是大家都躲起了,應該是大家都很會躲吧),也可能是到處都有防空洞讓大家安心了一點,我們仍然記得先收拾砍下的柴,再一群人浩浩蕩蕩的向防空洞跑。但最可怕的事發生了,有人被砲彈炸到了!不是有人,是不少人!那些跑得慢落在後面的,都倒在地上了。我很害怕,被附近的大人硬是拽著往防空洞奔去。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只知道回家後阿母抱著我一直哭一直哭,從此我沒再一個人去砍柴過了。 五、歷歷在目 已經不記得是哪一次戰爭了,有一晚在防空洞中過夜,本來已經沒有這個習慣的我們,那天阿母卻說心裡不知道為什麼很慌,感覺澀澀的,很不踏實,於是便帶著我們又進防空洞住了一晚。那晚,有很大聲的爆炸聲,離我們好近,防空洞搖了起來,我們不敢睡,阿母也不敢睡,便抱著我們一群孩子,陪在隔壁阿婆身邊。阿婆很平靜(人老了都是這樣的,我活到八十幾歲也已經可以平靜的回憶這些往事了)要我們一起念經,我聽不懂也不會,只是心裡一直想著你們叔公是不是打仗去了。隔天回家一看,我們老家被砲彈開了一個洞,就在我們平常睡的房間那裏,洞不大,鄰居說可能沒有直接打到,但我們心裡卻已經被開了一個大大的洞。又有一次,我們站在防空洞口,看著遠遠的砲彈掉下來,然後碰的一聲爆炸,我們都看到它掉下來,都看到它爆炸,我那時候想,這次是炸到誰家的房子呢? 六、結語 戰爭時,吃飯也不正常,生活也不正常,晚上連燈都沒有,也不能用火爐,但我們也就這樣過了,如果是你可以忍受這種辛苦嗎?我看了這麼多,經歷過這麼多,我只說你們要惜福,懂得你們現在有多幸福,不要再讓自己回去過我們以前那種苦日子了!
-
那一年盛夏的邂逅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但一月初的這幾天,熱得叫人汗流浹背,猶如盛夏!不禁回味起那火傘高張的夏天,與鍬形蟲第一次的邂逅……。 說是第一次美好的相遇,卻也是最後一次的探望!因為山老鼠的濫砍、人為的汙染、水土的破壞……等,鍬形蟲就坐著通往死亡特快車,走在人間與地獄一線之隔的道路上,在彈指之間步步接近,一路走向絕種的道路。身為萬物之靈的人們,應該守護牠們,在鬼門關的路上,搶救命在旦夕的鍬形蟲。 天地的淬煉使牠成為森林的勇士,太陽與月亮夜以繼日的千錘百鍊,使牠日益堅強;而這個吸收萬物精華的勇者、同時也是天地的試金石,卻在爐火純青的那一刻,漸漸消失無蹤,叫人不勝唏噓!全球暖化、空氣汙染、臭氧層破洞……,使牠不敵人們的貪念,因而消失;牠的消失,劃破了自然長久以來的寧靜,劃破了平靜又熱鬧的山林,牠,鍬形蟲,自然的勇者、山林的長老,披著盔甲的戰士跌入了死亡與黑暗的那一端。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一隻鍬形蟲讓我掛心了!短短的百年歲月,夜不閉門的純樸人們,去哪兒了?為獲得利益而無惡不作的人們,破壞大自然猶如殺雞取卵!近年來,人類破壞自然的功力,不減反增啊!原本與大自然互利共生的人類,居然重演歷史的錯誤,「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澳洲無情的一場大火,正恣意蔓延中,燒死數以億計的動物,大火觸目,死亡數目更是令人驚心!記取這一場一發不可收拾的災難,好好愛護大自然吧!期待今年夏天再與鍬形蟲有最美麗的邂逅,而不是空前絕後!
-
羅山村風情
一個微風的早晨,我來到睡蓮浸拂著大埤塘的橋畔,水面波紋底下,一隻斑文鳥銜水掠過,驚動的魚群滑溜而去,只有藻類、昆蟲在水流中漂浮移動。 看哪!羅山瀑布沖刷而下,像光眩目閃亮,懸垂於半空。彷彿中,我聽到三五隻紅嘴黑鵯,或近或遠,洋溢著熱烈的歡歌,而五色鳥、朱鸝、灰喉山椒鳥的叫聲,也同時在響,在山澗、在小溪、在青巒中四處迴旋。 我所記得的羅山,是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下富里鄉的一個小村落;七○年代曾是斗笠的出產地,二○○二年,是全台第一個有機示範村。而羅山大魚池,是斷層帶湧水及泥漿堰塞而成的湖泊,在日治到光復初期,當地居民稱為「大埤塘」,也是灌溉梯田的水源,如今已成為遊客生態觀察之處。 此時,一隻大白鷺沿著梯田,飛入林中……周遭是如此純淨,向著太陽呼展大氣。我看完了大魚池,再往前走,經過一條長徑,老遠都聞得到野薑花清淡的幽香。這裡,還有珍稀植物鹵蕨;走了不久,便來到泥火山泥漿區。可惜的是,與我想像的光景已截然不同。這次,周遭是靜寂的,沒有看到泥漿口的蒸騰或攪起朵朵泥漿泡泡。 歸途,在休憩區停車場前,欒樹開花了,搭配九重葛的紅紫色彩景象,和周邊的藍空白雲產生空間上的呼應。不知為什麼花東縱谷下那豐收前的田疇總吸引我,而羅山村的山坡上,處處都有著竹林,間雜稀疏陽光的樹影,鳥聲該是尋常的。 啊,從幾條蜿蜒小路,深入山丘,細細領略羅山的面貌。我像是在飛翔,清風吹拂,葉灑石階。是的。我希望再看見──看見羅山,再回到這純淨的山中來作客。
-
填題備忘錄六則
1情愛 十二月了 十九層樓窗口開滿玫瑰 許多唇語開始七嘴八舌的腫脹 2 電梯 會跑步的數字 我聽到1到39之間的喘氣聲 有人把數字送達想要的墜落 3 斑馬線 來往的人都穿上囚衣 大剌剌的成為時間的現行犯 4 刺青 備妥一方僻室入口 豐饒的違建 紀錄一則臣服的諾言 5 私人俱樂部 銅幣嫵媚的笑聲 商女不知亡國恨 6 男女之間 遭遇的性 唯恨以及慾而已
-
旅人歇腳
繞過無數的巷弄 清涼秋風來回搜尋 最後找到 「忘憂的天空」 茶樹婉轉 山野盤坐 豎起耳朵 自爬籐矮牆探索青春 自秋深光影撫摸「流光」 我在孤燈下漂泊 有些疲累的歇腳 一波波的紫羅蘭 垂掛暗夜夢境 冷調野百合油畫 驚醒秋日翅膀 經一處飽經滄桑古厝 歇腳如帆 期待遠揚
-
日常生活小札
售後服務 冰箱冷藏庫的橡膠邊條故障,每次開門拿了東西,門關不緊,明顯的縫隙,冰箱的冷空氣外流,溫度上升,擔心冷藏的食物腐壞,每次關門,推壓好幾次,冰箱的門還是關不緊,造成生活上的小困擾。 去電生產工廠的客服中心,告訴客服人員,冰箱故障的問題:「冷藏庫的門關不緊。」告知住處地址、電話,客服人員承諾: 「今天早上公司派人維修,有人在家嗎?」 確認後完成報修手續。 三個鐘頭以後,公司很快派遣一位維修的人員到家裡來。 他沒有拿任何的工具,走進廚房,打開冰箱的門,彎下腰,把冰箱的門底下的壓條掰開,不到一分鐘的時間,輕鬆的說: 「修理好了,下次再有同樣的情形,只要把邊條重新拉出來,就能夠解決問題。」 道理很簡單,冷藏庫的門使用了一段時間,邊條受到了擠壓鬆脫,冰箱門就關不緊,只要拉出來恢復原狀,困擾好幾天的問題迎刃而解。 維修好以後,公司的人員叫我在維修單上簽字,因為沒有更換零件,不必收車馬費。熱誠的服務,讓消費者建立信心,對該公司產品的信賴。以良好售後服務的態度,得到顧客的信賴,比任何的行銷廣告更有效果。 兒子動手修衣櫃 假日兒孫回家,平時兩老無法修補的工作,告訴兩兄弟損壞的情況,由他們設法修補,解決家裡的問題。 臥室裡頭的衣櫃,固定在牆壁上,使用近四十年,右側的衣櫃另一扇門因為折疊的鐵片腐朽,門板脫落。 老妻子一大早就去找平常為我們家修補小工程的老闆,六點多就外出工作,沒找到人。兩個熟識的木匠的朋友年紀大都退休了,不好意思再找他們來維修。 小小的維修工程,找木匠來維修,相當麻煩。我就決定假日回來,跟兒子們商量,有沒有辦法自己進行維修工作。 么兒拆下衣櫃門板的折疊鐵片,到五金行去尋找相同的零件回來裝修。結果找不到,因為年代太久,早年折疊鐵片已經停產。 五金行老闆建議更換現在使用的蝴蝶式的摺疊鐵片,更改釘牢的位置,雖然不美觀,但只有這樣才能解決問題。 買回零件,么兒拿工具,大兒子當助手,進行維修工作,花了一個鐘頭的時間,順利完成。 為了美觀,門板上釘牢鐵片的地方貼上膠布遮掩,大功告成。化解來幾天來的困擾。 家庭維修的小工程,家人能夠自己維修,不必去請專業的工匠來,方便又經濟,具備維修的技巧,不必尋求工匠來維修。 守候翠鳥 下午到公園散步的時候,在水池邊看到一位賞鳥人士,架起放大的鏡頭,俗稱「大砲」的相機,對著假山,等候目標出現。 攝影的朋友是為中年人,全副武裝,全神貫注等候主角的出現。問他「拍什麼鳥?」 「翠鳥。」 這種鳥對我來說非常陌生,以前沒有看過,也沒有聽說過。不知道長什麼樣子? 他看我滿臉的疑惑,他立刻操作攝影機剛拍攝的檔案說:「這一隻翠鳥是母鳥,一個鐘頭前拍到的鏡頭,你看看吧!」 我看到了相機螢光幕上的一隻鳥,背部是藍色的,胸部者是橘紅色,色澤艷麗,頭部長白色的斑點,十分可愛。 攝影的朋友姓林,他從事鋼琴調音的工作,不必固定的時間上下班,接到工作的時候就去調音。閒暇的時間,就背起相機,到處拍攝鳥類的活動。 早上鳥友通知他:林口竹林寺公園的水池邊,出現了翠鳥,打電話叫他來碰碰運氣。 很幸運的拍到了母鳥的鏡頭,架起長鏡頭,默默的守候公鳥的出現。 等了一個多鐘頭,公鳥一直不肯露臉,耐著性子守候,聊起翠鳥特殊習性。 春夏之間是翠鳥求偶的季節,公鳥為了取得母鳥的歡心,必須先補捉小魚,餵飽母鳥,才會心甘情願的接受公鳥的求歡,愉悅的交配,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 聊了半個鐘頭,公鳥還是沒有出現,勸他: 「明天再來吧!天都快黑了,公鳥體力不濟,今天沒辦法完成任務了。」 業餘攝影朋友的堅持,守候鳥類的耐心,辛苦拍攝的照片,樂意與陌生朋友分享的度量,令人敬佩。 回到家了上網查資料,翠鳥又叫魚狗,名字通俗多了。捕魚為生,因此必須在湖邊才能生存。林先生告知:「翠鳥經常出現停在湖中水泥彫塑的和尚頭上,等待機會捕魚充饑。」 今後散步的時候,我可以多留意他們的蹤影,帶著相機來捕捉他們艷麗的身影。
-
殤篇
1 蜷伏著 戰俘一般的沙袋 似在砲擊過後的 隕石坑中 聆聽光年外的潮汐 2 陳年的酒罐之下 蒙著臉的孩子 恍若深窖裡 釀藏的豐饒與生命 在戰殤之後的孕育 3 禁錮的迷彩的框限 後方 回望著的是 幽微的島嶼 什麼不熄滅的火光 在無語之人的張望裡 4 (和風)在影像的暗處 甘雨見神恩 軍人走過時投射 無可名狀的陰影 5 戰鬥之島 孩子用跳躍的姿勢定格 全島的脈搏 樹的枝葉血液一樣綻放 無盡地綻放 6 鋼刀舖裡 展示著砲彈殼 稱是從八二三層疊而來。 淬鍊的炮擊記憶 人頭從海報上望出來 7 你們是怎麼望著領袖的 遮擋的姿勢是 膜拜或畏懼 在流年過去的離島,此刻 你們是怎麼望著權力的 當銅像嘉年華式地插在地標 與心裡 記憶或遺忘? 8 遠方稜稜的橋與建築 殘酷的清晰 隔著白化的時間 望斷的神祇 9 羅網裡的掙扎 對於他們來說 或許是錦緞下面 流動的舞蹈 盛宴著的曲線 10 陸與海的匯合處 你的頭首 成為遠方地雷紀念物的造景 轟鳴成殤的高音
-
窗
輕輕一開就能瞧見外面的世界 陽光照耀著……留下了希望 外頭景色交替、時光飛逝 幾年過去……窗也老舊了 當年的回憶卻仍然清晰
-
一生的顏色
嬰兒 是紅紅的愛心和著奶香的粉紅色 口水,你的、父母的 閃亮著額 粉粉的,柔柔的 十幾歲 是「不知為何」的慘綠色 若得向陽,還能閃耀金黃 若背面,黑衣,便吞噬了暴走的色澤 愛戀的青春 是紅得過火的紫色 放閃,好快樂 火不小心滅了 便成了藍色憂鬱的世界,顆顆! 四、五十了 是重重的布朗色 為生活拚得焦頭爛額 咖啡裡望著鬢白 是僅有的寬待自我的時刻 六十是白色 空巢了,卸官了 只剩頭頂上白的殘雪 天天在青山綠水間招呼白雲 活動的雙腳 企盼用距離多換點歲月 年老了 灰了!灰了! 看不清輪椅踏板前的落花,視力灰了 不知為何而撐,心志灰了 晚輩吼著,你麥擱烏白灰 原來是 聽力灰了 記憶灰了 心灰 骨灰
-
【山脊上的行旅.阿爾卑斯山脈】 孤 高
來到披星戴月霜風雪雨的山巔 來到無華無欲無畏無懼的年歲 來到秋璀與冬瑟交界 啊 不勝寒的高處 極目無涯的視野 坐擁孤芳俾倪一生 原來江湖多麼虛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