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退休後
一般人退休後,都覺得太閒無聊。於是,有些人跑去擔任志工、有些人繼續進修或寫作、有些人含飴弄孫、有些人收集郵票、有些人爬山運動、有些人窩在股票或期貨市場……等,他們正在做著符合自己興趣的五花八門事情,以打發退休後可利用的時間以紓解孤獨至極的情緒! 在退休之前,我發現有幾位已從教職五五專案退休的中學同學及同事,五年後皆因病而離開,誠讓我覺得「人生無常」!所以退休人員總要找個事情做,讓心靈上有個寄託,才不至於讓憂鬱症、老人痴呆症及重症提早找上你。至於我退休後主要選擇寫寫新詩及散文等類文章投稿報社及雜誌,其次,我也喜歡看看電視、報紙,散散步,旅遊……等消遣休閒活動。 學農的內人退休後則回歸她的專業,選擇買一小塊農地,種些自己喜歡吃或跟朋友分享的有機蔬果,還種些美化環境的花草樹木。我本來也想當志工,但因我無其他專長又已年長而作罷,想進修則又被嫌太老、也太傷腦筋,因自己無孩子就無含飴弄孫之樂,且股票價格上上下下使人心寧不安而我當然也不敢碰! 據我長年所看到的事實是軍公教退休人員轉投資事業者,絕大部分常常因為對事業不內行而失敗者居多;或者受到子女經營事業失敗負債的牽累,幾乎把退休金耗盡,而影響了往後安定的退休生活;也有自己不好好照顧身體,操勞過度、熬夜打牌、大吃大喝而導致身體殘障、行動不便……等。 每天早上起床後,內人忙著在田園澆水、施肥,我負責準備簡單又營養的早餐,水果幾乎是當天在家裡果園採下自產的有機芭樂及木瓜,吃飽飯後約八點多,內人又繼續做些挖土、種菜及捉害蟲等農事。 我則騎機車到另一間房子的安靜書房裡靜下心寫作一個多小時,一篇文章初稿完成需要絞盡腦汁,經幾次反覆修改才能寄到各報社或雜誌審查。退休後,內人有做不完的農事、我有寫不完的文章,她需要用到重力的工作由我幫忙,我寫文章碰到瓶頸,她會提供給我一點建議。出外採買時,我便騎機車載她到市場。 偶爾,旅行社跟我們招募出外旅遊時,我們覺得有合意的行程,我們也會跟同事或左右鄰舍一起同遊,藉此多認識些朋友外,在旅遊途中所見、所聞、所想及所感,正可提供我寫作的題材,可以說是一舉兩得之事。當我所寫文章投稿後,因主編的賞識而被登出時,我倆便會一起閱讀,我也感到無上的喜悅與成就感! 由上可知,退休生活雖然有俗諺說:「退而再進為積極」的銘言作為鼓勵,但也應注重自己身體的保健,以免消耗健保局的醫療資源以及養老的老本,如此才會讓退休生活無後顧之憂,如有餘力再積極進取,貢獻給社會、國家!這樣才對得起國家長期的栽培!
-
金門的原生蜜蜂
中蜂蜜蜂也稱東方蜜蜂,土蜂,大陸叫牠們為中蜂,台灣叫野蜂,這種蜜蜂分佈在整個大東亞到南亞各地,適應能力極強。 金門也存在這種蜜蜂,牠們是金門的原生種,完全能適應金門在的環境。 中蜂相較於洋蜂:體小而黑飛行快,嗅覺敏銳能採到的花種類多,特別的是牠們能採到洋蜂很難採到的珍貴冬蜜,因為洋蜂在11度以下就不外出採蜜,而中蜂在野外溫度7度時還能外出採蜜。 古宅,大樹,石洞,土洞等都能築巢,在烈嶼南山頭據點入口大榕樹的樹洞,目前就住著一群中蜂。 清明時節是中蜂分家最頻繁的時候、特別是連日雨後的第一個晴天,老蜂王會帶一半以上的蜂離巢尋找新的住處,把原有的蜂巢留給下一代。 台灣目前養的蜂以洋蜂為主,全台唯一的野蜂產銷班在基隆,近幾年台灣的中蜂受到病毒的感染損失慘重,最差的情況是無論野外群或飼養群,只有正常時期的二成。現在正逐步復原中。 在金門的野生中蜂還沒發現感染,顯得格外珍貴,中蜂的習性和洋蜂不同,用具不同,養法也不同,為了養好中蜂我多次前往大陸學習參訪,期待金門本地土生土長的中蜂,能有更好的發展。
-
整裝待發
一生行囊,承載幾多不可知的重 一身輕裝,以心情遨遊可以掌握的天地 未知已是未知,何需將懼怕形於表相? 何苦自攬無明加重? 船過水無痕,風過竹仍挺 其實,每天都能重新整理過去的種種心情,從心出發 只要願意整裝待發,在意念堅定後, 大步邁開,就能無懼。
-
小單車
不與沙塵同光 不與櫻花爭春 乘著夢之翼 把自己騎成風景 讓風詠頌 以詩詞格律變換齒輪 咀嚼21段寂寞的同時 品味滾滾的當下 駛入綠野 全身披滿花草香氣 把自己輾成一隻金蟬 向世界大聲吟誦: 妳是我的 小單車
-
【小說連載】 老枝伯仔
只聽林萬枝痛苦悽愴的叫聲在這個小房間迴旋,拚命地想從椅上掙開,但並不能如願,只能開口高聲地罵道:「幹恁娘卡好咧!」、「幹恁祖公祖嬤十八代咧!」來抒發內心的痛苦和皮肉的疼痛。想不到這些土匪那麼殘忍,什麼酷刑都想得出來,幾乎沒有一點人性。然而,虐待似乎還沒有結束,軍官竟端來一大碗冰水,矮個子快速地把他鮮血直流的手指往碗內的冰水一浸,剎時,冰水變成鮮紅的血水,如此更讓他痛不欲生。 這些狗娘養的,以這種慘絕人寰的手段來折磨他、凌遲他,絕對會受到老天爺的懲罰,絕對會絕子絕孫、死袂出世!林萬枝不禁口又冒出粗話:「我、我、我幹伊老母卡好咧,恁這婊子囝!」話剛說完,軍官竟取來碘酒,拉起他的手就往被拔掉指甲的手指頭倒下,即便他們好心好意要幫他止血消毒,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痛苦的滋味比起浸冰水有過之而無不及。 然而,當他咬緊牙關忍住疼痛時,不免又以「幹恁娘卡好咧!」的粗話咒罵他們幾句,以消心頭恨。(十八)
-
生活之外
1 腳印剛鋪在心田 黏膩且猥褻的鑲出一枚思念 而怯怯的四月就已黃昏了 一堆風雷的閃爍即生即滅 我們的結局很像一冊斷章後裔 2 你在眼眸虹橋獨燃一盞燭火 可是能看得到的都是煙嵐瞬忽歲月 3 我們之間不是虛無主義裸裎問題 勾針縫補的愛才是活著的地糧 你已出走千帆之外。我尚留有你一款厚厚的背影 4 整個的島。整個的夜 睡醒之間的浩瀚無岸擱淺 月光疲睏的收拾回家的那盒炭火 窗外都是年代側臉殘留的盲點 午夜。有人舉槍朝向遠方瞄擊 回來的你平安的為我點上菸 為我披上冬寒裡的一襲溫婉肉身 然後小小聲的唱起旦增尼瑪的邊境之歌 然後一起淋雨。一起淋著詩句裡的暗礁 然後。哭聲像鐘鳴敲下夜的脈管 5 我們可能成為灰燼裡的火種 留下彼此尚有可燃的體溫 偷偷的在泥沼眼瞳升起一朵水仙 6 你夜行浪跡編號在我的前面 我讓你成為我仰望的數字靶心 數著茫然的步伐。前進的風暴 你像小說。勇敢的關鍵詞 俯臥之間。有雪的成形和雕塑的身姿 彷佛一部美術史裱在我的開啟胸脯 7 脫下十九年的向陽肌身 你的年輕是一隻孤飛的野鷹 你蒞臨於梵谷和海子的宿命刑場 你把青春敲成會哭的金屬呼嘯 8 出售一生二萬多的迂迴日子裡 偶爾俯首。偶爾回聲昂揚 一道道的虛線竟是自己走過的領空 砲火童年。磨損的中年以及達達主義的晚景 一淘洗就是一籮筐的破解夕陽 留給來日。留給時間繽紛的召魂 9 我圍在你蔓延的周遭求生 我是黑。你是白白的冷 為你承接下墜的渾圓句點 算計我們無解的圓周率 隨流質的信仰走出失焦的軸心 而你以豐饒的清教徒朝空出走 留下餵我以無名指及一勺單薄的唇舌
-
仙 姑
回家時,總會望一望門前的街道,看看仙姑是否出來走走。仙姑,現在已成了失智症老人,許多傳說在她身上不脛而走,現在也只剩單純肉身苟活,由她孩子聘請的外籍看護照料日常,像是個當初她治癒的活死人,但現在她自己變成這樣,除了她自己以外,根本沒有任何人可以幫她,這也是矛盾的地方,畢竟無藥可醫。 仙姑,是我們的鄰居,也是雙親的忘年之交,在我們那個街道,沒有一個人不認識她的,說的誇張一點,大概很難找到沒被她收驚過的人。仙姑的年紀,大概能當我的阿嬤,平常很愛開玩笑,但辦事的時候神情嚴肅認真,可能大家都覺得有效,所以一傳十,十傳百,平日就有不少人在仙姑家等候,假日更是絡繹不絕。 第一次看仙姑收驚的過程,是姪子車禍後去收驚,那時候年紀還小,看不懂為什麼要這樣做,只見仙姑看到姪子時臉色大變。隨即回到家裡神壇取出法寶,然後開始為他收驚,接著透過我看不懂的科儀,跟她口中唸唸有詞的咒語,然後就看到姪子原本虛弱的模樣漸漸好轉。冥冥之中,或許就像仙姑說的,他有被煞到。 我也有被收驚的經驗。某日午後,我突然感到身體不適,雙親帶我去附近的診所看完醫生後,說是感冒,開了藥,叫我休息,但我還是覺得很不舒服,而那一年剛好是參加完某親人的喪禮。於是,母親提議給仙姑收驚,用電話約好時間後,見帶我去見仙姑。那是我第一次被仙姑收驚,應該說,不是她平日的樣子,一踏進神壇,她彷彿有感應,就問我說最近有沒有參加喪禮,說我好像因此被沖煞到。 那時候還沒進入神壇,在外面只見仙姑剛用法器幫人收完驚,好像精力流失,一臉蒼白,攤坐在椅子上。母親上前表明來意,並說有預約,只見仙姑點頭,然後轉頭用眼神緊盯著我,讓我覺得緊張。沒過多久,就像上面所說的一樣,仙姑開口說:「你這個孩子被煞的很嚴重,還好你有趕快帶來找我,我可以幫你。」 接著仙姑進到她專屬的房間,過一會兒,她就準備了幾炷香與白米、雞蛋,然後說她要開始進行收驚,請母親迴避,我見她口中唸唸有詞,外表看不出來什麼特殊之處,但待在她身邊卻有一股安心的感覺。後來很神奇地,我原先的那種不舒服的感覺漸漸消失,而仙姑用的白米與雞蛋內的蛋黃居然變成黑色的。仙姑說,她處理好了,回到家我只要好好休息,喝幾碗她為我準備的符水,就會康復。 很神奇的是,隔天我的身體就好了,也不用再吃感冒藥。以前我總不相信什麼神鬼之事,更不習慣去收驚,經過這一次,我才深刻體會到仙姑的厲害,雖然我不知道她是怎麼辦到的,但確實她有一定的功力,否則怎麼會那麼快就可以痊癒。 這些年,我因為到外地工作的緣故,就沒有再看到仙姑。最近才從雙親口中得知,仙姑居然得了失智症,雙親的朋友說,本來神明叫她收手,不要再隨意幫人,但仙姑還是堅持要幫助人,所以才會有那樣的下場。我不知道那種說法對不對,或是有沒有詳細的依據,而我只知道她曾經幫助過我,現在看她變成這樣,心中有些不捨,覺得一個好人最後也會變成這樣,我想,這是大家都始料未及的變化。 幸虧她的孩子都很有成就,雖然在外地工作,但也幾乎每周都會來照顧母親,也幫她請了看護,讓她度過晚年。不知道仙姑當初有沒有想過自己會有這樣的下場,還是她其實已經知道,但她為了大家還是堅持做下去,這就不得而知了。不過我想,如果提到收驚,在我們家那條街道,大家還是會想到仙姑,雖然她已經無法收驚了,但她所帶給我們的,卻是一份難以報答的恩情,讓眾人難以忘懷。
-
向黃昏揮手
沒有才情,縱是瀟灑揮揮衣袖 雲彩也不理我 我靜默吟哦水調歌頭 不知今夜星兒能有幾朵 陪明月在水面上湧動 那是後話,又怎能揣摩 鵝蛋黃被塵囂壓得沉重 思緒堤岸潰決 剎那,漫開了天際的墨黑 染黑了我的剪影,愧對 東方那早起映照我身的明月 我揮手向黃昏 就換上一襲黑裝吧 我會用矍鑠如星子的眼神 陪你在漫漫黑夜 滾滾濤聲裡一起浮沉……
-
鳳凰花
以為花謝會再開 以為龍眼樹和土芒果行道樹 果實纍纍的盛況會再來 以為昨日的笑顏今天仍在 為什麼鳳凰花怯去年紅? 波斯菊花海大不同? 為什麼土芒果樹果實難覓? 龍眼到底長在哪裡? 我可以期待 期待來年花繁果豐 只是難再 難再見到那 慈祥的笑容 (稿費捐金門家扶中心)
-
【小說連載】 老枝伯仔
林萬枝唯一想知道的是,大陸同胞會不會因幫人家貼幾張標語而被抓去拷打的,甚至傷口還被潑灑鹽水,以及從鼻孔灌辣椒水來折磨他,又讓他吃糙米飯拌鹽水,且只是一小碗怎能填飽他的肚子,明明是想置他於死地,相信大陸同胞是不會遭到如此對待的。何況他只是貼幾張標語而已,又不是犯下殺人放火的滔天大罪,怎麼能如此地對待一個善良的老百姓,說他們是土匪一點也不為過。或許,這些土匪吃的是國民黨的飯,必須擎舉著忠黨愛國的旗幟,也必須跟著領導人做著反攻大陸的美夢。 故而,只要發覺有極端分子批評政府,或私下集會者,便會被那些情治人員視為欲誅之的反動份子。也因為他們有這種心態,今天才會讓他淪為被拘禁的囚犯。因此,林萬枝愈想愈氣憤,愈想愈不是滋味,心裡卻也不免想,即便打死他,他也不會把張永福拖下水,就讓這幫土匪自己去查、去抓吧!或許,張永福早已知道他為了幫他張貼標語、而被國民黨的情治人員抓走的消息,所以不得不謹慎,短時間內一定不會找人去張貼,但似乎也不會從此而消聲匿跡,等風波過後,勢必又會死灰復燃。因為他們吃共產黨的奶水長大,理應替共產黨服務,更應信仰馬克斯主義,所以必須為他們偉大的毛主席賣命。只要他們這夥人繼續潛伏在這座島嶼搞分化,一旦時機成熟而裡應外合,必可達到解放的目的。 經過拷打、傷口潑灑鹽水,及從鼻孔灌進辣椒水的酷刑後,林萬枝以為這些情治人員再也變不出什麼把戲。想不到在無法獲得他的口供後,更殘酷的刑求跟著來到。士兵把他綑綁在靠背椅上,高個子猛力地按住他的肩膀,矮個子拿著類似扁鑽的銳利器具,把他的手背壓在桌上,就直接朝著他的中指指甲一撬,指甲已被撬起,然後用鉗子鉗出,不一會指甲已脫落、鮮血也直流,這也是情治人員施以嫌犯酷刑的一種,叫著「拔指甲」。(十七)
-
談天樓
我的爸爸黃金其先生在1949年來到了台灣,轉眼過了四、五年,一天他在西門町閒逛,遇到一個算命先生硬是要幫他算命,並且說他不日即將遠行,父親心想,從上海到台灣,離開家已經很遠了,還有比台灣更遠的地方嗎?相士之言姑妄聽之。不想在金門承包工程的表伯父,因人手不足急召在台北的父親前來支援。於是在民國43年父親提著簡單的行囊來到金門太武山下蔡厝村;彼時大陸救災總會因毀於古寧頭戰役中的民房,為安置無處居住的鄉親,而在蔡厝村外建立一批平房提供需要的人入住,後來名為「民享村」。父親領著工人住在村外搭建工寮,日常生活用品則到蔡厝村內的小店舖開銷,從而認識雜貨舖的女兒--我的媽媽陳書壁女士,從此結下一段美滿良緣。 爸爸媽媽結婚之後,民享村的工作也大功告成,緊接著為了承造金門縣衛生院(金門醫院舊址)的建築工程,所以便舉家遷到新市定居,那時新市里一片荒蕪,父親傾囊中所有買了一塊地,他和媽媽胼手胝足,一磚一瓦建造了一間可以遮風擋雨的房子,我們也才有了真正的家。 父親常年在外工作,家中弟妹相繼出生食指浩繁,幸有外婆幫忙操持家務,為了開拓財源,唯有作生意一途,當時駐軍多為外省老兵,假日聚會無甚消遣,以喝茶聊天為多,幾經商量之後便準備開茶館,只需準備茶葉開水、提供桌椅場地,工作不至於繁瑣。開店作生意,店名至關重要,老鄉黃開柵伯伯學問淵博,幫父親想出了「談天樓」的名字,那時營業場地延伸至二樓,又以喝茶聊天為主,甚為切題,黃伯伯很自豪的說:日後這個店名,行人路過就是不進來,他也會唸一遍。果真如此,談天樓就這樣越叫越響。 大弟結婚之後,爸爸放下手頭工作把店務交給年輕人接手,過著退休生活,自己在四樓上養花蒔草,山水林園盡在方寸之間。有雅好者慕名而來,他必熱情招待,人來熙往高朋滿座。台中的韋叔叔詩書高才,亦是座上嘉賓,感念父親待客以誠,特餽贈親撰佳聯「山外欣賞山外景,談天樂登談天樓」,此聯應景又切題實乃不可多得的佳作,可以作為傳家之寶! 父親一生坦蕩磊落,待人以誠,樂於助人,所以處處也都有貴人相助,行事風範是我們做子女的表率!
-
【一件事一啟示】 口袋花園
創造思考的教學是一種思考的鍛鍊、一種開放的教育。 創造力是人類獨具的天賦,也是社會進步的原動力,每個孩子都有創造的潛能,創造力受後天環境和教育影響最深。多年來我培訓無數的幼教創造思考教學師資,我特別強調透過「發問」,來啟發孩子的創造力,是一種最簡易的技巧。 有一位幼兒園老師上課時,要小朋友把衛生紙拿出來。 老師發問:「有沒有人知道拿出衛生紙要做什麼?」小朋友爭先恐後的回答:擦鼻涕,擦桌子,擦臉,玩遊戲……等等不同的用途。 接著,老師要各組長準備水,並將衛生紙沾濕。小朋友問老師為什麼要把衛生紙沾濕?老師便反問小朋友,於是小朋友又七嘴八舌的亂猜一通,老師一樣未予以回答對或錯。 然後老師發給每位小朋友一個小塑膠袋,請小朋友將濕的衛生紙放入塑膠袋中,並問小朋友為什麼?小朋友又開始思考,作腦力激盪。 老師又從口袋中拿出一個信封,並搖動發出聲音,讓小朋友猜信封中是什麼東西?最後有人猜是小豆豆,於是老師便由信封中拿出小豆豆,並發給每個小朋友三顆小豆豆放在塑膠袋中,告訴小朋友:「現在你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口袋花園』,以後每天要看看裡面的小豆豆有什麼不同哦!」 過了幾天,有一個小朋友突然很高興的大喊:「老師我的豆豆發芽了!」 大家才想起被遺忘的「口袋花園」,紛紛拿出來看,發現有的豆芽已經很長了,有的還很短。 老師又發問:「為什麼有些豆芽長,有些豆芽短?」 小朋友開始很熱絡的猜各種可能原因。老師說:「你們可以回去看看書,或者問問爸爸媽媽為什麼豆豆同時放在口袋花園,有的芽比較長,有的芽比較短。」 隔天上課,老師問小朋友有沒有人發現什麼祕密?一個小朋友舉手說:「我知道,阿寶比較胖所以種子長的特別快。」老師問為什麼?小朋友回答:「溫度加濕度,所以種子就發芽了」老師很驚訝問:「你怎麼知道的?」小朋友說:「我爸爸告訴我的,他是師大生物系的教授。」這堂課,大家都好興奮。 這位老師用一張衛生紙、一個小小的塑膠袋種豆豆,取代過去用養樂多罐等容器種豆豆的方式,更能吸引小朋友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動機。同時,老師不直接給小朋友答案,讓小朋友把問題帶回家和家人分享討論,另外也特別邀請生物系的教授家長到班上來講解生物成長的過程,把社會資源帶到學校,增加小朋友學習的深度與廣度。這就是一種創造思考的教學,一種思考的鍛鍊、一種開放的教育。 種子發芽的原理,如果直接告訴孩子,也許只要花一分鐘或三十秒,但是這樣孩子很快的就忘記了。透過不斷摸索的過程,孩子可以獲得更多,想得更多,而這些就是孩子需要的「思考」能力。創造的教育不要只「講」、「背」、像餵奶式或罐頭式的教育,老師應該要給學生機會,讓孩子自主,有思考的時間和空間。 學校教師或家長都可透過「提問」來啟發孩子,只要把握以下三個原則: 一、問題沒有單一標準的答案,問題必須是開放性,而非單獨的選擇題或是非題。二、問題的答案不僅限於現有教材的內容,鼓勵孩子從閱讀中發現知識的奧妙。三、問題的敘述應以孩子的知識經驗為基礎,不要好高騖遠,也不要求好心切。 我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激發孩子創造思考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