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生活趣談
參加退休聯誼會聚餐,老同事相見寒暄過後,免不了隨口問退休後如何打發時間,答案雖然不盡相同,但看得出來每個人都對自己選擇精神寄託的怡情悅己方式感到滿意,並且樂在其中!
大致說來約有下列數種:含飴弄孫、樂在寫作、看花賞景、尋幽訪勝、回歸田園、擔任志工,五花八門,各取所需!
沉緬在弄孫之樂的人說:「以前,每當我看到阿公帶孫的情境,總認為帶孩子很麻煩,是一件苦差事,想不到在親近孩子後,不僅讓我忘記老之將至,也能讓我享受弄孫之樂,實在是我始料未及的呢!在我和四歲孩童對話、互動中,我發覺兒童成長過程充滿喜悅,使我平淡的退休生活,變得逸趣盎然!」
喜愛寫作的人說:「寫作與投稿,使我每天都生活在希望中,精神有了寄託,心靈得到慰藉,生命充滿活力。當我完成一篇作品投寄出去後,就會憧憬稿子的命運,留用或退稿;有幸博得主編青睞時,便會期盼發表時的喜悅,領到稿費時也帶給我「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人生觀,因此使我樂在其中。退休後有了更多的閒暇時光投入寫作,儼然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選項。因為既毋庸依靠稿費安身立命,也非想藉文章發表沽名釣譽,故而顯得輕鬆自在。」
陶醉在看花賞景的人說:「淺深紅白宜相間,先後仍須次第栽。我欲四時攜酒去,莫教一日不花開。」宋.歐陽修的這首〈謝判官幽穀種花〉,把他對種花人的期望,與他賞花的心境,描繪得躍然紙上。的確,在賞花的歷程中,看到繁花似錦,隨著季節的遞變,在大地舞台上循序上場吐芳綻豔,總是讓人心花怒放;尤其花姿百態,更是各異其趣,有的含苞待放,猶如媚眼含羞合;有的恣意綻放,恰似丹唇逐笑開,心中的喜悅,實非筆墨所能形容盡致!」
熱中尋幽訪勝的人說:「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旅行是我的最愛,我到過歐洲、大陸、日本走訪名勝古蹟,寄情山水之間,讓視覺飽覽湖光山色的美景饗宴;讓心靈遨遊於天地之間,放浪於形骸之外,有時候雖然免不了要花錢,也是值得的!」
留戀回歸田園的人說:「種植蔬果能活動筋骨,強健體魄,每天看綠意盎然,欣欣向榮的景象,使我感到充滿朝氣與活力,尤其收穫帶來的喜悅,更讓我自得其樂,如果不是親身經歷很難體會!」
投入擔任志工的人說:「為善最樂,貢獻所學無條件付出,助人為快樂之本,有時候遇到生活同好,相談之下欲罷不能,彷彿遇到人生中的知音,真是讓你覺得三生有幸呢!」
當然也有從事投資理財,或股票買賣,本不足為奇;最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居然有樂觀的人只想生活在希望中,愛簽「樂合」彩,他有此一說:「每注25元,每天簽6注150元,中一注一千多元,萬一連續四、五天未中,只要中一注就可翻本,因此『樂』此不疲!」,我聽了哈哈一笑,就當是一樁趣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