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鄭善禧的金門情─自序

發布日期:
作者: 鄭善禧。
點閱率:1,011
字型大小:

在此特別向當年保國衛民防守前線的軍民同胞們致敬。
我故鄉就是福建廈門背後的石碼鎮,在抗日戰前金門與石碼的船隻往來極為密集,民船都直接停泊在江岸邊,我家就在石碼溪口三層樓房的謙成商行。
門前是謙成碼頭,一上岸就是店門前,店中經營進出口商品,代理煤油、肥田粉、北方大豆、高粱酒、土產花生、稻穀、並設機器輾米廠,出產白米,大量運銷金門泉州一帶,金門漁民也常帶著高級海產到謙成三樓兜售,因為樓上大客廳經常是鎮上大老闆茶敘會商市場糧價行情之處所,自日本攻佔廈門,遂和金門隔絕,大家逃避日本軍機空襲,市場變得冷冷清清,本來金門和石碼是連成一氣,風土相同不分畛界。抗戰勝利後又是國共之爭戰,共產黨佔據家鄉,我們兄弟也就分散逃亂先後來到台灣,可說是掃地出門一無所有,各自尋找工作生活,所幸我順利考進公費師範學校,畢業後分發教職工作,其間台灣常有組團金門勞軍,我即參加其中,金門民宅及華僑興建小洋樓,一如家鄉景象,到了金門即如返鄉,對我有濃厚的鄉情。
在軍管時代,我曾畫烈嶼遠眺廈門,一片灰濛濛漁村景象,稀落的小型漁船散浮彼岸,哪能想象有今日高樓大廈的場景,當時我即以畫面建議在古寧頭立哀愍公墓,紀念當年戰死於此的共軍,幾十年來無人關心我的建議,何以政戰軍官們都不念〈封神榜〉姜子牙封神,不但封周朝的功臣,也封殷的烈士,既有國軍英雄公墓,相對也當有犧牲於此的哀愍同胞公墓,當時我畫對岸遠景面對金門海面,就想到九龍江水經過石碼鎮而流到此間,這浮泛的浪濤,是否帶了些許故鄉訊息?故鄉之人幾人在?生活是否安好?
幾年來許多台灣畫家來金門寫生,大部份都是畫此金門古厝或華僑興建的洋樓,認為是金門的特色,我卻是側重戰爭的史跡和海上島嶼,波濤湧盪,浪花拍岸的景象。我看到古寧頭長長一段紅土斷崖,使我想起三國時代的長江赤璧,於是我便畫此一景,題上長江赤壁一戰三國鼎立,金門赤壁一役兩岸分治,多少人來此馬山看到播音站而未及此段紅土赤壁,這將是金門觀光的一大景點。此地沿海水邊成排有序的「軌條砦」,也是金門國防獨特的造景。凡昔日服役駐守金門的同胞,一見此景即能想起金門,島上碉堡、迷彩營房、坑道砲口,這些都是金門當地的特色。
最近幾年來多次旅遊金門,也受金門文化局之邀,特地來此遊覽寫生。二零一七年四月,受國立中正紀念堂之邀請於第一展廳舉辦大型的書畫展,其中大量金門之作,頗得觀者之稱賞,之後金門文化局又邀請,將金門專題作品全部帶來,搭配部份書畫於金門文化局展廳展出,想金門鄉親看了必然更有親切感。適逢過年假日期間展覽,便於大家光臨指導。順此向鄉親問候,祝大家事事如意,身體健康。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