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老廚

發布日期:
作者: 李綺敏。
點閱率:915
字型大小:

今為給大哥好好好燉一鍋牛骨湯,補補身子改善一直以來營養不良的身體,一早到市場買了牛尾巴,回到娘家進入睽違三、四十年護龍裡的老廚房,這裡是培養我食膳料理的起點,一進廚房第一竈呈現最想念的一幕是老父親與小花貓坐在小火爐邊泡著濃濃黑黑的嶢陽熟茶,身影彷彿昨日,此刻我好想俺爹,但已然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
 咱爹已仙逝43載,偶爾他會在夢裡回來看我們,場景多半在這燻黑的小瓦屋廚房內。父親一雙好手藝,從這小廚房裡,料理數不盡的美食佳餚。大宴、小酌款待過無數的有緣人。能同享共餐就是有緣人,外加親戚好友。家裡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很喜歡請人吃飯。
 雙親皆是大手筆之人。印象非常深刻,在6、7歲的時候,每年小年夜,父親就會用28吋的大竹蒸籠蒸年糕,蒸好的年糕放涼後就直接用扁擔挑著送去給村子旁的陸軍49師通信連戰士弟兄,以慰離鄉背井佳節思親之愁(父親曾是徐蚌會戰的戰士,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俺娘則炒花生米準備做紅龜糕的餡材,以備正月初九天公生拜天公。炒好只是半成品,碾碎加糖才能成餡。等待加工中,半路殺出程咬金,來了一群通信連的戰士,一見炒花生樂歪了,高聲喊叫大嫂(我娘)花生可吃嗎?想吃就吃吧!你一把,我一把,兩下子一筐盤的炒花生寸草不留。小時候猜謎,「上開花,下結子,大人小孩愛吃死」,謎底就是它─花生,也叫長生果,順間秒殺是必然的。阿母就繼續再炒吧!分享就是一種幸福也是快樂。
 父母留給我們的不是錢財,而是無價之寶的觀念:「助人為快樂之本,不嫌貧愛富,知足常樂,正心正念慈悲為懷」,人生的旅途才會寬廣,有善良的心即能化險為夷。
 民國47年我的大哥是金門第一位由「農復會(農業署的前身)」保送台灣就讀高級農業學校的學生。47年正逢823戰役。在砲火中,受戰士們的協助,父親將老哥送上登陸艇軍艦,赴台讀書。真是:烽火連三月,送兒去進京;進京為救國,一如牆上標語:「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
 「民以食為天」,金門的土地貧瘠,所種多為旱作,幾乎是看不到水果;青菜也不多。對於農業的改善及發展是必要,故農業人才的培養是急需的;農業學校當然就是保送生的首選,才能回鄉發展農業,改善家鄉農民的生活。
 哥哥一畢業馬上就被招回金門縣農會職掌「四健會」指導員一職。四健會有農事班、農政班、家政班,成員就是務農的農村男女青年,利用農閒辦理「種子教育培訓計畫」。我也曾經做過3、4年無給職的義務指導員,雖無薪資,但所學到的卻是銀兩沒法可收購的。
 各種班各有不一樣的教育方式:農事班是實務農夫;農政班學習農業知識理論及提升農作物改良實施計畫;家政班即是未婚的農村姑娘們所學習的是裁縫、烹飪、育兒……等等,可說是婚前教育訓練。
 教育好一個女孩等於教育一個家庭。在中國人的觀念裡,廚房就是女子的專屬,所以才有君子遠庖廚。當下已是今非昔比,大餐館、大飯店的大廚幾乎清一色是男性,但基本單位家庭入廚房還是由女性操辦,因而在這培訓計畫裡烹飪課是重點,一家人的健康就在廚房掌勺者。我家的掌勺大廚是我的父親,今天走進老廚房更是難以形容對父親的思念。我將思念的心轉為烹飪廚藝,調理好給大哥補充營養,希望俺哥身體日漸康復。長我20歲的大哥就像父親,長兄如父!
 這小巧的護龍在母親的打理下有條不文紊,有條有理、井然有序。黑忽忽的小廚房裡亦是一塵不染(燒柴火的廚房多一樣會被燻得黑漆漆)。大竈、小竈、小火爐,各有不同的用途。
 大平時煮豬食,所煮內容為地瓜、豆餅、野菜、麥片、黃豆,頂豐富的。當下這些食物已變成一些有錢人的健康食物,真是有趣呀!(農家養豬也是收入經濟的一環,補貼孩子的學費等等)。特殊節氣春播夏種秋收(高粱、玉米、花生),煮玉米當孩童的點心,煮花生曬乾待冬藏。重要節日:清明節蒸發糕,端午包粽子,中秋蒸紅龜,過年蒸年糕。大、大有你真好,重要日子全由你包!
  小竈是每個家庭必備的做飯器物─紅土竈臺,大鐵鍋,一家全看這一鍋是雞鴨魚肉,還是五穀米果?那個時代這些少有,人生珍貴在此時刻,人間美味即是鹹菜豆腐、豆豉地瓜粥,也叫美味人生。小火爐是我們家一天的開始,父親一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小火爐升火燒水,泡著黑嚕嚕的嶢陽茶;再來就是泡兩包王子麵給讀高中的三哥和讀國中的二姐當早餐。那時候是泡麵剛出來,老父親只要有新的產品就會買回家,讓一家人嘗鮮。落筆至此,心疼啊!爹,你可知憨傻的丸仔已經沒那麼呆了?幾度夢裡相見醒來我哭濕了雙眼,因為爸爸又走了。
 最後,用火爐餘溫又煮了一鍋地瓜粥,那是一家子的早餐。
 下雨天是小火爐子最忙時刻,雨天窩在家裡出不了門下不了田,老爹就開始做創意料理─蒸、煎、煮、炒、烤,樣樣有,這是別人家沒有的。我小時候的那一夥狐群狗黨,就是現叫「髮小」的童年玩伴,都非常羨慕我們家料理與眾不同。當然一定是與他們分享。這間廚房、這個爐教我快樂成長教我知足;教我怎麼圍爐,團聚友愛分享。有爐可圍請好好珍惜。我將耳順之年,大哥也八十歲了,小弟也知天命了。兄弟姐妹八人,喔!八仙過海耶,加起來四、五百歲有餘,人生至此夫復何求?
 哥哥、姊姊、弟抽個空一起回到咱家的老廚房吧!我們回爐我們的家。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