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高粱成熟時

發布日期:
作者: 陳順德。
點閱率:1,166
字型大小:

聽到那收割機隆隆的運轉聲,在高粱田裡馳騁的工作,一下子的功夫就把一大片成熟的高粱田收割完,並脫粒裝入袋裡,最後還把高粱田犁好,一貫收割作業的效率迅速,真羨慕機械帶給人們的便利,減少人力的浪費與辛勞。回首往日收割高粱的辛苦,簡直難以相比。

從小家裡種了不少的高粱,早期開始就有保價收購的措施,那是農家一項重要的經濟收入,祖先遺留那幾畝零星的田地,高低起伏不平,地質不甚肥沃,有的太乾旱,有的過於潮濕,因此高粱的收成總是不如人意,加上品種未經改良,每遇風雨侵襲便伏地不起。當時施肥大多以硫酸亞為主,容易造成酸性土壤,高粱形同得了侏儒症,妄想有好收成。

種子播下後,首先怕下大雨把種子泡爛了,發芽了又怕被鳥啄食或蟲蛀掉,許多天災人禍都可能降臨,要看老天的臉,能夠長成一片綠色的幼苗實在不容易,長約十公分高便著手刪除密集的幼苗,生長期間要經過三個月,施肥、鋤草、防蟲害都必須交替完成的農事,稍有疏忽便雜草叢生。好不容易長成一個人的高度就開花結果,頂端結穗纍纍,呈綠色再慢慢轉紅,大概是收成的時候。

每到收割的季節,又是農家忙碌的開始,拿起鐮刀將一畦一畦的高粱割下,在艷陽高照的七月天,站在密不透風的高粱田裡,令人有窒息的感覺,汗水直流,皮膚被塵埃抹過,奇癢無比。如果被風雨吹倒在地,七橫八豎的景象,正是考驗大家的耐心,從雜亂的高粱稈慢慢去撿拾,得多花一倍功夫。連稈帶穗割下七十公分長,捆成一束挑回家,放在曬穀場曬,便在巷子內的牆上槌打,好讓高粱粒脫落;有時候倒在馬路上讓來往的車輛輾過,成了鄉村特有的景觀,脫完粒後,利用風力的作用去蕪存菁,經過太陽曬乾,裝袋儲存,收割的工作才告完成。

走過農村生活的歲月裡,感受那土地散發的芬芳,雖然四十餘年前的事,如今回憶起來如昨日一般,體驗了農家的甘苦,增長了生活智慧,這些甜美的回憶永遠留在我心頭。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