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澄懷觀藝書法展

發布日期:
作者: 洪明燦。
點閱率:857
字型大小:

傳統書藝不外乎真草隸篆行,一般學書法的人都知道,能在這五種書法類型中專擅個一二,就足以使人紅顏變白髮。若想五種兼得,樣樣皆精,那即使是天賦異稟且能池水盡墨者也不一定能達成。

2005年三月十二日,書法學會年度第一檔次書法活動正式開跑,這一主要由學會成員擔綱的展覽,是每年固定的活動。開幕的前一天下午佈展,先通知幾位較有空閒的會友前來協助,經大家的分工合作,短短兩個小時之內,就大功底定。見時間還早,便仔細的欣賞了一遍,覺得整體的面貌,雖然和往昔無太大差別,仍照著「傳統書藝」的模式走,但一種思變求好的氛圍,瀰漫著整個展場,參展者那種往上提升的心意令人欣慰。因深怕那只是初次瞥見的錯覺,這兩天特地又跑了幾趟,仔細推敲作品內涵,思索相關的細節後,心中仍是維持著先前的想法。

這種思變求好的氛圍,主要來自參展者,都能隨著自己的拿手絕活,就比較熟悉的書體去發揮,倒也使得展場內各體兼備,琳瑯滿目。

現在就從真書(楷體)談起吧,真書是五種書體中最晚發展出來的,故而它也是具備最繁複筆法的書體。今年寫楷書的人不少,張前理事長奇才用顏體筆法寫的對聯:「心無物欲乾坤淨;室有琴書歲月香」,很有溫潤沉厚,體態清雅的氣象,文意與字跡皆顯露出他近年來專心禮佛,鑽研經典的心境。孫國粹對聯:「澄懷清似水;養氣靜如山」,也是顏體字,寫得雄勁挺拔,四平八穩,展現出他在顏字數十年的浸淫工夫。溫仕忠的集滕王閣序對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和陳炳仁:「向陽門第春先到;積善人家慶有餘」,兩位老先生的字體,雖不是那麼的熟練,但字裏行間所散發出的那份溫文儒雅,不慍不火的特質,卻是發於中而形於外的性格使然。陳篤居用褚體筆勢書寫的「蘇東坡詩題西林壁」,行氣均整,清雅脫俗。鄭有諒「歸真」大字榜書,能以魏碑方筆入紙,頗有氣度,往後可以在「潤」的韻味上多加琢磨。蔡顯吉的「杜甫解悶詩」,穩健的歐體筆法,已有漸入佳境的模樣,章法上再加把勁就更妙了。

其次說說篆隸,這兩種書體屬於秦漢以前盛行的字。一般來說,篆屬長形字,中鋒用筆。隸多偏扁,舖鋒為之。吳鼎仁甲骨文聯對:「會心於似無似有;通神在不即不離」,中鋒提頓,乾墨飛白,有著蒼勁的意味。林金龍的百壽和百福兩張篆字,字體不大,寫得認真,如此高齡還這般賣力,不容易的,但還是要建議他多寫大字碑刻,從運筆的暢快中去感受書法的樂趣吧。許文科篆字:「讀聖賢書行仁義事;立齊家志存忠孝心」,運筆嚴謹,字跡端整,若能在「渾樸」二字去下工夫,會有另番景象。洪啟義篆書中堂書寫:「韋應物滁州西澗」之作,筆調流暢,體勢雍容,顯現出他沉潛書藝數十載的功力與自信。傅子貞隸書對聯:「英才卓越文華國;雅度雍容德潤身」,顫動的用筆,方整的字形,有著穩若泰山,臨危不懼的氣概。楊清國以曹全碑筆法寫的:「萬人廣修戒定慧;千家常明日月燈」,流利樸茂,引人駐觀,已見不到昔日輕滑而銳利的筆觸,頗有進步。這些年他任金門佛光會會長,禮佛讀經,身體力行,能將書藝與佛理熔匯一爐,既是書藝也蘊含著移風易俗的教化之功,這份心情與張前理事長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每年繳件的作品當中,行草總是佔較大的比重。這真是應了南投書法篆刻家侯澔所說:金門的書法家沒有市場的壓力,可以隨心所欲的寫。但我更要進一步的說,行草率意自然,不受拘束,或許更能呈現出書寫者創作當時的心情起伏吧?那種「一管在握,任我揮灑」的得意狀,只有親歷其境的人,方能領悟箇中三昧的。

陳理事長添財幾幅對開的行書,筆勢流暢,字形特異,頗有可觀。唐敏達的:「寒生煙柳綠;風定雪梅香」,字體險峻,牽絲細膩,有著奔雷墜石,絕岸頹峰的氣勢,這都得歸功於他這些年在漢魏碑版的努力。李贊發「潭水寒生月;松風月帶秋」的草書對聯,一改他之前標準草書的形態,用濃墨乾筆率意為之,有著逆入澀進,樸拙沉厚的趣味。洪明標一闕蘇東坡的「平山堂」詞,行草穿插互用,筆勢隨走隨變,很能應和著蘇詞那種豪邁不拘,放懷天涯的意境。張水團用行書寫的小字「蜀道難」中堂,墨韻飽滿,字體老練。陳為庸對聯:「清香滿堂佛應喜;明月出海天為高」,行草書體,稱得上平整穩重。洪松柏三幅全開的行書,體勢端整,走筆流暢,那是他多年來在行書範帖上耕耘的結果。李根樂自撰的行書聯:「金門陳年高粱酒;天下香酥花生糖」,用書法歌誦金門美味,反應現實生活。書法究竟要寫什麼?古詩詞是一個選項,但不必盡是如此,根樂兄已提出一個讓會友可以去開拓的方向。呂光浯的兩幅行草亦甚精采,看他錯落的佈局,粗細的筆致,那種意欲跳脫出原有窠臼的企圖相當明顯。張瑞心三幅草書,行筆流利,映帶自然,書體有乃父之風,站在創作的觀點,適度的區隔還是必要的。陳有利在本次的展出最用功,一本蘭亭序摺頁洋洋灑灑攤在櫥窗內,字雖不特別突出,但中規中矩,寫得用心。也正因為如此,他的那幅對聯:「奔濤戲浪遨海闊;追風逐月遊天空」,才能那樣飽滿靈動。小犬柏齡的「節臨集王字聖教序」行書,態度專謹,運筆不茍,雖難掩生澀,若假以時日,自有可觀。個人今年拿四張行書唐詩條幅參展,寫得放逸,不刻意雕琢,只想隨字體本身的性格去鋪陳,也算是心境的投射吧!

書法學會接受文化局的經費補助,每年總要在地區舉辦四、五個檔次的展覽,期間為了讓會友都能有所成長,每年都會讓會員至少有兩次參展的機會。這些年,會友之間已有過無數次觀摩切磋,才能逐年進步,達到目前的水平。

當然「學海無涯,惟勤是岸」,會員目前雖已奠定一個好的基礎,但路還長得很呢!期盼大家把握現階段這有利的書寫環境,持續鞭策自己,相信有朝一日,誰都可以獨當一面。到那時刻,若有人想一窺「閩南書風」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必然要以朝聖的心情,到素有「海濱鄒魯」之稱的金門島來走一遭。

乙酉仲春寫於北樓燈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