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父母親感到欣慰
孔子曾說過:「父母唯其疾之憂。」最讓父母親擔心的莫過於就是子女。只要孩子們一有不舒服或些許感到受涼,父母親總是想盡各種方法讓孩子們的負擔減少一些,但也因此父母親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想要將我們照顧得無微不至,但我們知道珍惜嗎?或許現在的我們並不懂得珍惜父母親對我們的疼愛與關愛,只會無理要求,完全不顧慮到父母親的壓力有多重?身為子女的我們也要時時關心父母。
漢朝有位年僅九歲的黃香,母親過世之後,他一肩扛起家裡大大小小的事情,而且一心一意照顧年邁的父親。夏天天氣炎熱時,拿把扇子為父親的涼蓆搧涼,而且在房間裡先讓蚊子們叮飽,才讓父親進房入睡;而在寒冷的冬天裡,黃香自己躺在被子裡,等到被子溫暖,才留給父親蓋,使得父親能舒服入眠。才九歲便懂得孝順,或許只是簡單一個動作,但總能帶給父母親舒適、溫暖,那種心情感覺是溫馨,即使累了也願意去做。
在「孝道」這一本書裡有許多令人為之敬佩的孝順故事,每一則的故事內容隱藏著一股無形的感動,他們的行為總能引起我反省自己是否有真的好好孝順父母?是否為他們做過一些事情?是否完成他們對我的期望?這些問題總是繚繞在我的腦海最深處,但,我真的因這樣而有所改變現在的一切行為嗎?或許以前沒有,不過現在卻很難說。透過書裡的各種孝順故事讓我明白,其實有時只要能為父母親搥搥背,或在一旁說笑逗弄,使得父母親感到快樂,那便是孝順的一種!
人生猶如是場夢般,總是隨風而逝,所以更應珍惜身旁的親人及朋友。父母親總是以孩子的事視為第一,無時無刻不為孩子及家人努力付出,而忽略了自己。孔子說:「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善,一則以懼。」父母的年齡,一年一年的逐漸老去,而做子女的應將此牢牢記住,要竭盡自己的所能去孝順父母,讓父母親能感受到那一份屬於自己長久以來努力所得到最大回饋,那莫過於子女們的孝心。
孝順,是無所不在的,即使是一個溫馨的舉動也能使父母親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