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活中落實「體適能」
我們學校每年總要辦理一次班級學生越野賽跑。每次看到每組跑在前面那幾名學生的矯健背影,彷彿讓我看到了從前小時候的我們一樣,爬樹摘果、翻牆倒立、猴般靈活的身手;但看到那些被遠遠拋在後頭,跑起來氣喘如牛的小選手,不管是男生或女生,那臃腫虛胖的身子,卻由不得要讓人感嘆現在孩子的可憐!
我們的學校是屬於小型的鄉村學校,學生來自附近的十幾個小村落,距離學校最遠的也不過三、四公里之遙。每當上、放學時段,大、小車子常排滿了校門口,把校門口堵得像停車場似的。很多住在學校附近的家長,不放心孩子自己上下學,或是不忍心孩子太早起,讓他多睡片刻又擔心他會遲到,所以也會騎車送他來學校。日復一日,年年如此。因為家長的過度保護,孩子失去了鍛鍊腳力、訓練體能的大好機會。
除此外,每次從各班教室走廊走過,總是可以從窗戶瞥見學生桌上的瓶瓶罐罐,各種加糖的飲料,是每張桌上必有的陳列品。下課時,更可以看見人手一包的景象,全是色、香、味俱全的垃圾零食。沒有設福利社的我們學校,學生都會自備零食、飲料來上學,更何況那些開辦福利社的學校,學生不吃正餐的惡習能不增長嗎?
落實體適能計畫不應只是口號,而是學校與家庭應共同攜手努力的課題,它更應從日常生活中落實。在安全的考量下,家長應儘量讓孩子步行上下學;鼓勵孩子多喝白開水,而不是為他準備飲料和零食;烹煮食物盡量捨油膩、香酥的烹調方式;多鼓勵孩子吃青菜、水果;假日帶孩子出外打球、爬山,多從事戶外活動,不但有益身心健康,更可增進全家人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