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阿嬤老師說什麼?】自得其樂,發現美

發布日期:
作者: 王素真。
點閱率:1,199
字型大小:

112學年度,我上課的班級有「戲曲樓」的歌仔戲與客家戲同學,還有一個戲曲音樂系的班級,教室位在「音樂樓」。當我上下課、進出電梯、走在校園裡,聽著同學吊嗓唱戲、拉彈吹奏,常會忍不住放慢腳步,多諦聽一會兒,也跟著哼起「我身騎白馬過三關,改換素衣回中原」,心情隨之愉悅飛揚起來,這是阿嬤老師生活中的「自得其樂」,快樂自己找啊。
人就該在尋常生活裡自己找樂子,「樂」就在你我身邊。值得一提的,是我天天樂見的一幅字,就在戲曲音樂系同學上課練琴的「音樂樓」五樓電梯口。那是建國百年(2011年)時,名書法家薛平南教授書贈本校的珍貴墨寶,筆酣墨飽、氣韻流暢,我很喜歡。薛平南教授寫的是唐代李白〈聽蜀僧濬彈琴〉詩: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峯。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鍾。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這首唐詩翻譯成白話,意思是:蜀僧濬懷抱一張綠綺琴,他是來自西面的峨眉峯。他為我揮手彈奏了名曲,我好像聽到萬壑松濤風。我的心靈像被流水洗滌,餘音繚繞和著秋天的霜鍾。不知不覺青山已披上暮色,秋雲也似乎暗淡了幾重。
我常想,我們何其有幸,竟然可以和李白一樣,聽蜀僧濬彈琴,洗滌身心,聽得忘我,不知不覺天都暗了。現在我們身在湖光山色的校園,日日聆聽同學揮手彈奏「風入松」,雖然手抱的不是名琴綠綺,但樂聲流淌,處處有知音,傳統戲曲音樂連結了多少個世代、多少人的藝術文化情緣,我們真的太幸運了,能夠徜徉在這美好的情境中。每周到校上課時,我在電梯口看到這幅蜀僧彈琴的書法,往往多駐足欣賞,並默念詩句,想像那美如萬壑松濤的琴聲,不知同學們是否也有同感?可看懂了這首詩?
因為,在這首短短的五律裡面,用了幾個典故,就有同學渾然不覺、也無心求知,讓老師有一點兒小失望。愛她之前,要先懂她。阿嬤老師就來說說跟這首詩有關的故事吧。第一個典故「綠綺」,是有名的古琴,漢代司馬相如有一張琴,名叫綠綺,因此後來綠綺便泛指名貴的琴了。「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峯」,說這蜀僧與李白同為四川人,他從峨嵋山下來,抱著一張名琴綠綺,這情境很有畫面,感覺是既親切又氣派,令人期待與渴慕的,一位高僧抱著名琴來了。
其次,李白詩中引用了伯牙與鍾子期的典故。「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揮手二字就是出自竹林七賢嵇康〈琴賦〉的:「伯牙揮手,鍾期聽聲。」伯牙與鍾子期二人是音樂上的知音,《列子》湯問篇:「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這就是「高山流水」典故的由來,借這典故來表示蜀僧和自己通過音樂成為知己。「客心洗流水」說得很含蓄,又很自然,映照前一句「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想來琴聲必是鏗鏘有力,如松風濤濤,撼人心弦,琴音流淌過我心,我們心領神會已成知音。
再接著下面一句「餘響入霜鍾」也用了典,「霜鍾」。宋代蘇東坡在《前赤壁賦》裡曾用「餘音嫋嫋,不絕如縷」,形容洞簫餘音,如絲如縷縈繞不絕,就在耳畔盤旋。更早的李白則以「餘響入霜鍾」來描述樂曲終止以後,聽得入迷的聆賞者沉浸其中,享受藝術饗宴時所產生的想像。「霜鍾」一詞源於《山海經》的中山經:「豐山……有九鍾焉,是知霜鳴。」郭璞注:「霜降則鐘鳴,故言知也。」點明時令,霜降時鐘聲響起,蜀僧揮手彈琴琴聲清脆、流暢,漸遠漸弱,和薄暮的鐘聲產生共鳴,這才發覺天色已經晚了:「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不著痕跡地將「餘響」、「霜鍾」與「秋雲暗幾重」做了連結、互相照應,琴聲之美、心靈感受與自然景觀融合一體,渾然天成的藝術美感,格外動人心弦。
當我站在電梯口,欣賞著大師的書法佳作,品味著大詩人李白當時的心情:聽完蜀僧彈琴,舉目四望,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青山已罩上一層暮色,灰暗的秋雲重重疊疊,佈滿天空,感覺時間過得真快。我心有戚戚焉的感覺,自然浮上了心頭。每天在校園裡,當我聽到同學們上課練琴、弦歌不輟,曲樂飄揚時,總會油然升起一份寧靜、喜悅與光榮感,李白的〈聽蜀僧濬彈琴〉詩寫得真貼切啊。我期待同學們到學校來學習音樂,從接觸音樂、認識音樂、到愛上音樂、更能樂在音樂,在音樂世界裡「自得其樂」;同時也能覓得知音,如伯牙遇到鍾子期一樣,高山流水,心領神會,曲樂繞樑三日而不絕,可以把這份生活、藝術、文化的美,散播出去,與更多人分享。
從欣賞音樂樓電梯口的書法名作,到讀懂書法內容的李白〈聽蜀僧濬彈琴〉一詩,令人歡喜,我想到法國雕塑家羅丹所說「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美的眼睛」,只要我們調整好心態,就可發現生活中處處充美麗的事物。所以,張開眼睛,打開耳朵,看看周遭,大家事事關心,必能發現處處有美事。當我們學習時,凡事好奇,肯去問、肯去學,具有不怕麻煩的ㄅㄆㄇㄈ精神,知識技能找到了、學到了、也練成了,必能自得其樂。發現美,自得其樂,訣竅就在:Just Do It!
阿嬤老師小格言:有不怕麻煩的ㄅㄆㄇㄈ精神,就可自得其樂,發現美。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