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散文詩】微觀
.蕪雜 秋陽穿過空瓶,瓶身蕪雜,光影昭然自清。 放棄某些,並非全空,有時換得了一切;結束或消失的,只是表相,外在的形體都是心識的投射和營造;瓶裡、瓶外,成、住、壞、空,皆娑婆……。 .用心 用心賞,會看進更內裡、更多愛,和清明,自是美好……。 《小王子》裡說:il faut chercher avec le code. 你必須用心,才能夠真正看得清楚。 我,用心用愛,書寫當下心情……。 .餘甘 吃著葡萄,甜中微酸,懂了:生活裡參雜著酸甜苦辣,會更珍惜苦後的餘甘……。 細嚼這一點點餘甘,會有糖蜜般的享受。 .不求 某些美好,只會在因緣俱足、恰恰時候自然示現,無須刻意追逐。 善,會隨美好而來,不善會慢慢消失,像漣漪一樣……。 .等待 從含苞到燦放,時間而已,分秒不曾歇。 希臘哲學家Epictetus說:果實亦然,先開花,再結果,最後成熟。 是的,大自然不會突然創造出偉大的事物,都需要時間,醞釀最後生成。 .繁簡 秋實豐碩,堅果落滿地,同是榛果,不同科屬,品相大不同。 大球像隻八爪章魚包覆,複雜尖銳,看似醜陋,實其內裡有寶;小朵的簡單花托承載,一目了然。不遮不掩,真實示現。 萬事萬物,切勿只輕看皮相,內裡才是核心價值。 .環境 困難,從來就是藉口;很多時候,環境也是人造成的(不論有意或無心)……。 我們當然也可以改變環境,阻力成助力。 .白圭之玷 薄雪清晨的屋頂,一片純白裡,藏不住任何汙點或色彩,人生,亦然。 它像會透視你心裏隱藏的任何念頭。 .沉澱 穿越茂盛的蓊蓊鬱鬱樹叢華蓋,遂懂了:秋之內斂真實,釀自春之嬌艷、夏之燦爛的精華,所謂的「純菁」。 所以,秋天知恩大方地以豐收回報給大地。 .如實 站在懸崖邊往下看深不見底的森林,就懂了:關鍵時刻,懸崖勒馬,如實。 臨崖需要慧眼勒馬,止奔需要膽識收騎。 (稿費轉贈金門家扶中心)
-
待業的日常下午
現在住的地方旁邊有河。 有河,有規劃好的河濱公園,還有一個大魚道--幫助魚洄游用的設施,散步的時候發現的。還有長長的腳踏車道、不怎麼乾淨的公廁、籃球場、狗公園,傍晚來的話會看到許多被主人帶著的狗。今天看到了三隻分別由不同人帶來的邊境牧羊犬,「大概整個區的邊境牧羊犬都聚集在這裡了吧」,看到的時候心底是這樣想的。 今天抵達的時候是下午,我沒有走太多的路,一到草地就找了一處坐下。前方有一棵樹,陽光打下來的樹影剛好適合一個人待著。前些陣子有時候會沿著車道一直走,一直走,走上兩個小時,到一些自己也不太清楚的地方去,有時候會遇到一些人和我搭話,有時候只有完全的自己。 二○二三年秋末冬初的冰涼空氣撲在我的臉上,感到一點點的悲傷。人為甚麼不能一直散步就好了呢?康德每天下午五點就會去散步;村上春樹筆下的男主角常會到高爾夫球場去撿高爾夫球;電影《列車上的女孩》的女主角每天搭著同一段火車來來回回。人為甚麼一定要工作、一定要做些有產出的事情,才能在這個世界生存下去呢,不能一直散步就好嗎? 最近常被這樣的問題困擾著。一邊這樣想著,一邊腦中會閃過各式各樣歌曲的旋律,今天腦袋裡放的是好樂團的「他們說我是沒有用的年輕人」,他們說我是沒有用的年輕人,只顧著自己卻不關心其他人。 在樹影下待著待著,天空就慢慢暗下來了,三隻邊境牧羊犬早已不見蹤影。橘紅色的夕陽,左前方河的方向,慢慢地將天空染成不同顏色,然後慢慢地降下去,本來前方視野可及的腳踏車道上、總會有的零星散步的人,一回過神來,也早已通通消失不見,這整個世界,彷彿剩下我一個人,處在這河濱的草地上。 可以散步的一天又結束了。可以當牙醫師的一天也結束了(或許還沒結束,晚診還可以看),可以當會計師的一天也結束了(這大概也還沒結束,會計師總是要加班),可以當大學生的一天也結束了(好像也還沒結束,晚上還要讀書),可以當研究助理的一天也結束了(或許晚上還會接到教授交付的任務),可以在魚道洄游的一天,也結束了。 話說回來,魚真的在晚上就不會洄游了嗎。有這種事嗎。用了這麼多括弧,在這個城市之中,到底有甚麼事、是真的會依著太陽下山而結束的?這問題簡直跟人為甚麼一定要工作一樣、令人難以回答。親愛的讀者呀,你能告訴我嗎。
-
古泉的願望
天上聖母的一滴水 吻過 蒸餾過 釀出滴滴黃金雨 花崗岩中 不發一語靜靜流淌 層層疊疊悉心穿越 要不是文人筆下把你 拱成寶月神泉 要不是當年那群老兵起鬨 將高粱小麥強勢入夥 哎呀 你只是小心思的 靜靜思墊墊想 邀周武王到古泉桌 下盤棋 邀姜太公到古泉井 釣個魚 聊聊人生有趣 談談三餐四季 順便卜個卦 算算陽壽還有 幾局
-
典雅恬淡如雲 --側寫《沈麗玉 2023油畫個展「與雲同行」》
在東西方美術家創作行列中,有些畫家選擇了離群索居的孤獨創作方式,例如美國當代重要的新寫實主義畫家安德魯.奈維爾.魏斯(Andrew Nowell Wyeth,1917-2009,又譯懷斯),其一生繪畫創作與當代藝術發展動向脫離,生活起居於家鄉獨自繪畫一輩子,留下諸多精彩畫作。 沈麗玉是我就讀國立藝專時候認識的學妹,當時她讀的是雕塑科,是一位具備善良、安靜、純真特質,說話不疾不徐、舉止優雅和衷心於藝術追求之女孩,畢業沒幾年,她選擇移居花蓮生活,於花蓮一所私立高職任教、作育英才,另開啟私人畫室教學。1989年我已回到國立藝專服務因為參加當時母校主辦的第一屆教師版畫研習營,沈麗玉也同時報名參加我們得以重新相遇,後來學校升格改制學院,她更復返學校,以兩年時間修完改制學院後美術學系西畫組在職進修學士課程,我得以有更多機會看到她的繪畫創作,那時候我熱衷藝術家的肖像攝影,在她板橋大觀路巷弄裡的畫室,拍了她幾張黑白照片,這些照片我至今仍非常喜歡,更後來她在花蓮舉辦了畫展,我寫了一首詩〈世界很靜-題沈麗玉的畫〉贈送於她。原詩如下: 世界很靜——題沈麗玉的畫/張國治: 世界靜靜地;/很靜。// 山很青,水很藍/世界靜靜地在腳下/一伸展,即可觸及。// 此刻,花蓮/七級海上大風浪/沈入世紀鼾夢中/九級大地震的餘威/ 被天神順化/嘆息也輕輕被天使帶走// 陽光影暗內/絲瓜慵懶伸出花蓮/最舒適的身姿/在暖暖風中/孵出春天一記快樂的夢// 一不留神,打個噴嚏/回頭,滿山的野百合/開始從畫框內/向你微笑招手,說話。// (刊於1987年6月15日《笠》詩刊199期) 這首詩收錄於我個人《紋身-張國治詩畫集》內,以平實的文字,口氣,卻是淡而有味的詩語言,傳達我對沈麗玉畫中的感受。如今事隔多年,我再次看到沈麗玉傳來的新作圖片,她即將展開的畫展《沈麗玉 2023油畫個展「與雲同行」》我仍有此同樣的感受。 「安靜」一詞於生命中是何其難達成的境界,當今世人追求身心靈課程中的療癒、入定、禪定或安身立命又是多麼不容易,如果容易,這些詞彙衍生的操作早不復存在。而藝術於現當代當中喧嘩多於安靜,理念知性多於畫面自我散發,論述思辨往往溢於創作自身感受,這已經是普遍的現象。 書寫至此,我立即聯想到年輕時喜歡過的日本風景畫家、散文家藝術家:東山魁夷(1908年-1999)其風景畫以西方寫實的眼光捕捉日本情調之美,卻散溢出一種和平、安靜,如夢似幻的超現實氛圍,色彩濃烈卻純粹,一匹白馬散步樹林中,充分映照畫家內心嚮往的孤獨之美情懷,也享受其中。其主要作品如散文集《聽泉》《和風景的對話》《探求日本的美》等,光從命名即大略感受到畫家之創作源頭及心境呈現。 或者我也浮現平山郁夫(1930-2009)之作品意象及色彩,其畫作以《佛教傳來》在日本美術界嶄露頭角,畫中平和安靜無比,流露出作者對佛教的洗滌及領悟。當然,看了沈麗玉近作我也懷想到十九世紀末象徵主義代表畫家迪隆.魯東(Odilon Redon, 1840-1916)他在畫面中創造出幻想或也可說屬冥想世界中的美好意象,卻是來自童年歲月中所見的荒涼風景烙印,日後反覆出現其作品內。魯東曾發表以〈夢中〉、《愛倫坡石版畫集》,成其一生重要的版畫作品,可在油畫和粉彩畫創作,卻是運用豐富華麗多變化的色彩,描繪出幻想中的神話題材,流動筆觸在花卉描繪表現上最能彰顯出其獨有的本事,色彩畫家名號不逕而走,他即使是用油彩作畫,也能畫出看起來有如粉彩般的浪漫質感,他應該不只是超現實主義畫家,亦呈現出其浪漫和象徵主義意味。 沈麗玉有著傳統70年代國立藝專一代人的質樸和理想性,沒有深奧的繪畫語彙,我不知道沈麗玉是否和我一樣,在年輕歲月的藝術追求中,是否一樣喜歡這些畫家中的安靜與和平、瑰麗與美好?在現、當代藝術發展中我曾亦步亦趨追求與時俱進的藝術思潮及論述、周旋於新媒材及新科技雜揉的當代神壇喧嘩藝界,而最終感到疲累不堪。在疲於奔命之後,驀然回首照見年輕時所見的純粹美好,原來藝術可以回到離群索居孤獨作畫如魏斯《克里斯蒂娜的世界》(1948)克莉斯汀娜.奧森(Christina Olson)麥田中爬行的背影之孤寂與堅強而感動,證明自己純粹初心還存在,不失對繪畫的純粹熱忱,我們的確是需要不斷回望,檢索美術史,再駐足閱讀如自己曾經喜歡過的東山魁夷、平山郁夫、魯東被自己遺忘或棄之的畫家,思索自己所真正需要的藝術為何? 我很欣賞沈麗玉對繪畫執著不變的初心,在雄偉的東海岸礁岩海浪拍打、美麗的後花園堅持從土地、海浪、白雲,在幾乎離群索居中關掉手機聲,獨留浪濤聲響在心田中拍打不止,花蓮海濱如白色蕾絲般散開的浪花、上空朵朵形狀各異的白雲在她的眼前掠過,而每天可聞可見的花香四溢,促動她親吻著花蓮的美好和溫情。關於雲,我也想到:我的一首詩:〈無以名之的風景〉「無端的心對著/白白的雲/吶喊 白白的雲向著/ 沉默的山群/飄蕩 沉默的山群/撐起/空空的天幕 天幕之後/隱忍的淚/躲著」2002.6《張國治短詩選》銀河出版社1998.7.15《自由時報》自由副刊,另一首〈霧夜─來到元陽 〉其中有幾句:「黃昏/來到元陽,海拔二千五百公尺雲層之端/……/然而,只有白雲的流浪最自由/霧的迷離最美/黑暗的來臨最永恆/最虛無的光/最飄渺、最虛空/啊!只有天光雲嵐的無限最虛無」 (2009.11.14元陽之夜,張國治) 在我個人經驗中,即使白雲的流浪最自由,然而「無端的心對著/白白的雲/吶喊 白白的雲向著/ 沉默的山群」雲成為寄情吶喊訴苦的對象,也是飄蕩之心的隱喻。沈麗玉的「與雲同行」畫中卻是輕快的、美麗多色層的,既是造形變換的舞臺,亦是她造形園藝裡練功的對象、心之所向。她沒有流浪飄浮的心,卻是讓每一朵雲紮實栽種於畫面上。 臺灣貴為美麗的福爾摩沙,這塊島嶼有著兩百多座海拔三千公尺以上高山,五千多種原生種植物、七千多種蕨類。花蓮擁有鬼斧神工般峽谷的太魯閣、浪濤拍打東海岸、婉約秀麗的花東縱谷,住著臺灣最多原住民。海及浪濤聲、野生百合,還有詩人楊牧,及其被註文「後花園」的意象,都是我立即升起的花蓮印象,現在還有沈麗玉「與雲同行」之雲的彩筆呼喚。她的創作論述以詩語言表述:「在花蓮…日常的山頭白雲/麵包樹林裡/夾雜著檳榔花香水澤之畔/有野薑花鳶尾花/黑色岩石上原生百合/迎海風搖曳/無盡藍海的意象/脫俗絕美的峽谷步道/藝想哲思的山海森林我在花蓮的每一天/都豐盈入畫/宛如此心/與雲同行」她的文思完整、筆調極佳,語氣輕緩,充分呈顯出我所忽略的花蓮之美。她的畫中色彩以其主觀揮灑描繪,以極簡形態元素如雲、海天、花朵、野草、樹木構成畫面。流動似的畫面,觀之彷彿是人競走或漫步於海邊,穿過枯樹林、時而仰望雲朵、聽濤聲。在色彩表現上常利用粉紅粉青或燦爛的黃,架構其一直以來享受自然的生活方式,畫一如其人之性情,許多幅裝盛有花瓶的花之主題,使人想起布魯東的粉彩畫,花瓶不是對稱甚至歪斜一邊,實為有趣。白色浪花泡沫描寫如百褶裙之滾邊,層層島影堆疊畫面、海平面、黃昏的雲朵雖是平常意象之物,在她的多情表現中,卻出神入化為具有個人語彙的調性,那是一個人誠懇謙和、或是對天地禮敬的結果。和平山郁夫、東山魁夷有著重複性主題卻不單調之感。雖然學雕塑或美術學院系統出身,卻不拘泥於學院的傳統,反而帶著素樸的手法和意象之美指向美好,畫面出奇的和平與安靜,藝術提供的訊息是從現實具象轉化,再走入自己主觀的美化與修飾,這已經不是要超越自然或不超越的問題,而是轉譯自然為更美好之心,使觀眾受其魔法般的畫筆營造,隨其視覺的形體和色彩連結心靈起舞,這也正是藝術動人的力量和心靈淨化過程,讓人著迷之所在。
-
台灣教育熱血教師報導紀事——林語珊
惠風徐徐,溫暖的陽光從薄薄的雲靄中透射出來,為大地萬物帶來了些許盎然。枝葉扶疏、百花競相齊放,也更使得這片土壤繽紛許多,仿如受到春之女神的恩澤,讓原本從水落石出的石塘、枯株朽木的大地又恢復了本身的朝氣。 院中的薔薇十分綻放,開得如此艷麗,紅紫交錯,色彩斑斕,香氣十足。然而,縱使薔薇在春天時如此絢爛,一片生機,但總會有枯萎、凋零的時刻。不過,仔細想想,若是薔薇到了生命終期時,若是其落下的花瓣能夠帶給大地滋潤、養分,豈不是一件美德之事呢? 那此觀念應用在人世間,又何嘗不是一個相同的道理呢?人的壽命有限,不論多麼養生,總會有大限之至,但若能將無私的愛、奉獻留傳給社會,那又未嘗不是一件崇高的懿德呢? 今天,我們要來介紹一名經歷十分特殊的教師—林語珊(緬甸華文教育服務團的創辦者兼團長)。林老師畢業於政治大學教育系,並且也取得教師證,原本該擁有一個很穩定的教師生涯,然而,在大學時由於曾參加過泰北的國際志工,體認到貧窮落後國家資源、教育、醫療等的匱乏,於是,她不甘於僅成為一位國內的國中老師,卻另闢蹊徑,選擇奉獻自己的教育學專業以及聯合國內的非營利組織,透過募款、捐贈書籍以及協助緬甸克埌當地數間小學校教導數學、華語文、科學等知識。 隨著當時跟隨著林老師的步伐前往緬甸當地的博愛中小學一起擔任華語文老師,內心多少也十分有感觸。博愛中小學內的學生們,大部分的家境都不是很好,有些是孤兒(因緬甸長期發生戰爭,成年男性們有些在戰爭中犧牲),有些則是由於父親在遠地打工掙錢,要養家活口,因此,當我接觸到這些孩子們時,我觀察到的景象十分的不忍與內心佩服。一個年紀不到5歲的孩子,卻獨自砍材、燒水、洗碗等,表現異常的成熟。 在訪談的過程中,得知林老師傾盡所有的資源、犧牲掉原本的鐵飯碗,卻仍堅信著教育是改變世界最強大的武器,期許自己能夠透過無私的愛與奉獻,幫助孩子們能夠提升教育,脫離貧窮之路。 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曾經說過:「僅僅一個人獨善其身,那實在是一種浪費。上天生上我們,是要把我們當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因為我們的德行尚不能推及他人,那就等於沒有一樣。」無私的大愛精神使得世界充滿溫暖,使得人世間存有許多的溫情。
-
這是一個多麼美麗的世界啊!
拜科技之賜,現在網路非常發達而且幾乎人手一機,不知不覺,我們已經生活在一個非常便利的世界。 網路上說,楓樹河濱公園的蒜香藤花開了,而且蒜香藤的花期很短,才七至十天而已,我們得把握機會趕快前往。 漫步在蒜香藤廊道,看著美麗的花在陽光下搖曳生姿,聞著來自它們的蒜香,開心地擺姿勢與它們合照,秋風輕輕地拂過你我的臉龐,在最美的季節看到最美的花,我們是多麼幸福快樂的人兒啊! 這是一個多麼美麗的世界啊!
-
金門限定
在台南市區看到這個車牌,倍感親切,從前,我國小時候60年代中華民國台灣只有二個直轄市--台北市及高雄市及一個台灣省。 車輛上掛的車輛也是只有見過這三種--台北市及高雄市及一個台灣省。 緣分到金門當兵,才知道鈔票也是印有「金門限定」。 這些原本是金融市場的控制,穩定經濟發展的步驟。所以我除了當兵遠離家鄉,其實從國小到大學,很難離家背井。 雖然,當初是無辜無奈的說,想不到在金門當兵,卻是我晚年屆退生活最愉快的回憶。 金門,曾經最苦、最苦的日子.卻是最甜美、最甜美的記憶,真是始料未及的收穫滿滿,記憶滿滿。 打開我36年前的莒光日記,跳出一張「金門限定」的百元鈔票,夾帶一張過期發黃的金門公車票。都令我感動不已,想念我的當兵一年十個月朝夕相處的老伙伴老兄弟們。 想念金門那一整幕無盡無垠的星星密佈。 想念金門筆直再不能筆直的木麻黃樹。 想念金門小麥田裡樹立一根根的反空降樁,想念金門海浪聲催眠的歌曲。 甚至,今天在台南路上,遇到熟悉的「金門縣」的車牌號碼,都像遇到一位老朋友般親切聊聊,聊起那段令人回味無窮起光輝的時光: 一種金門限定。
-
新年新方向
新年來了!對此得來不易,在各方面都重獲新生般自由的我,新年伊始適合鼓勵自己振作起來。吾人是否意識到必須以不同的方式奮鬥的想法?如果可以,我希望每個月至少做一件新事,或改正一個不好的習慣。或許過去數十年,我彷彿一直往某個方向義無反顧行進,如今是該往相反的方向,或者不介意迂迴欣賞沿途景色。 腦海中回想許多想要做的新事,確實有許多新事想做,最想做的事就是把理科生必須學好的數學、物理和化學都重新溫習起來,長久以來做著文科生相關的職業,當我重新回到學校修讀博士學位,因寫論文閱讀大量古籍時,駭然發現自己熱愛中醫學和西醫學,可是發現此愛好時,卻已在知天命之齡真是扼腕啊。當時留意後學士醫科入學考,必考生物、化學和物理,在尷尬之年才發現興趣真愛,似乎快要沒有能力去追求。 如今將進入耳順之年,我勇敢地在新年給自己一個新方向,從不在壓力下複習國中的理科開始。實乃持續發現,若我不學習新事物,生命就好像一灘死水,而學新事物從複習基礎起始。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這句話換我來說,必然會是:「我學習故我在」。 以前學文史哲學時,除了在學校修課,那時樣貌與大學生較像,也時常到各大學旁聽。近年學習法學時曾去旁聽,外貌明顯太過成熟,容易給任課教師太大的壓力,實在不好意思再去。有位數學教授建議我,可以自行在網路上學習,無論哪個階段的基礎學程,在網路上都很容易找到可以系統學習的視頻。近日順利向畢業不久的晚輩討要需要的教科書,正好幫其處理已不需要的舊教科書,歲末迫不及待要開始學習了。 某些宗教有神識輪迴之說,無論是否為真,或許可以先熟悉這些理科基礎,萬一有下輩子,或許可以直接用上了。即或不然,能無怨無悔樂在學習理科才顯此為真愛。當然,多年所一直在學的文科,亦不容放棄仍須學而時習之,如此在新的一年就加倍的「不亦說乎」了。 PS.「不亦說乎」是原典的用法---今人用「不亦悅乎」亦可。
-
元旦的婚禮
小時候,我不喜歡陪著爸媽一起參加婚禮,因為儀式總是很冗長,婚禮的每項行為似乎都要合乎良辰吉時,否則必然會受到長輩的責難,內心也會感到疙瘩。最令人無奈的一點,往往是喜帖上與開桌時間不會相同,當開桌的鞭炮聲響起,在座的賓客都已等待半小時以上,甚至是一個小時,逾時彷彿是常態,只能望著菜單止飢,或拚命喝飲料解渴,等到主家確認時辰到了,外面鞭炮聲一響,婚禮的第一階段也算完成了。我們唯有見到料理上桌,才能覓得用餐的一道曙光。 爸媽拿到的紅色炸彈或喜餅,是他們生活圈的親朋好友到家雙手奉上,或是用寄的,那是一種情感交流的證明,人與人之間要搏感情談知己非得要「陪綴」一下,即使沒辦法到場說聲恭喜,至少禮數不能少,去電說聲恭喜並說要託人拿紅包,代表沒有忘記對方或是對方子女的終身大事。而雙親參加的婚禮,多數是自己要好的朋友與親戚,雙親有一喜餅盒,鐵製的,沉甸甸的裝了許多「陪綴」的紀錄,好像每過一個時段拿出來看,日久彌新,喜事本來就是大家都喜歡的事,但等待與菜色必然是直接衝擊參加者,還有那些經常叫錯的名字,叔叔阿伯阿姨姑姑表姊堂弟之類的,接著就被拿來比較,舉凡學歷、功課、工作等,幾乎沒躲過大家的話題,可能說者無心,但聽者總是有意,不論羨慕或忌妒都得概括承受。 長大後,反而一改過去的作風,喜歡參加朋友們的婚禮,有了自己的朋友圈與社會圈,比較熟的好朋友好同學,就會捎來紅色炸彈,但都會事先有人創立群組,接著在群組貼上好消息,幫忙的人還會另立群組,相互提醒是當日幾點要到,再開一個群組,是提及責任編組,婚禮結束後就會解散,等下次有機會再出現。 之所以長大後會喜歡到婚禮現場,總覺得婚禮舉辦就像一場夢,有時又精彩得像場秀,更重要的,是一直關心自己的人通通都到現場給予祝福,像我與朋友來說,在努力也要請假,說明無法到場的原因,無論有多遠的距離,一定也是清晨就出發,無論有多遠都沒關係,只要早點下山就可行,畢竟天氣不穩定,能夠早點到就早點到,提前可以到現場協助,或是有多餘的時間可以聊天,游刃有餘。 自從前些年新冠肺炎肆虐人間後,就幾乎都沒收到過紅色炸彈,一些飯店、餐廳進行整修,撐不下去的店家轉型,開啟飯店的第二春,賣便當賣保健食品等苦撐,直到疫情逐漸解封的時刻,一些原本計畫要結婚的親朋好友,才開始廣發喜帖,開始訂餐廳、廚師時間,以及規劃原本熱鬧的氛圍,讓精彩婚禮可以重現。 元旦,適逢連假,一月一日,是一年之始,妻的表弟結婚,他們在十月已經在漂亮的莊園舉行過婚禮,然後很快的就登記結婚了。這次婚宴,是補辦的,等於是在新郎的故鄉所舉辦的。席開十來桌,坐的七、八成,就鳴炮送餐,畢竟已經接近一點鐘,餐廳的人為了晚上的生意,也是得控制好時間,而且給出空檔。 這一年開始,就有不少人宣布喜訊,為新的一年度寫下新頁,伴隨著疫情在世界與台灣逐步解封,各行各業正摩拳擦掌的準備新年,以一年的第一天參加婚禮,我還是第一次遇到,期盼新的一年疫情早日過去,大家能夠恢復正常,婚禮的溫馨與幸福,帶來一年的好運,我也相信周遭的親朋好友,好消息會接踵而來。
-
一日之計在於晨
雞,雞的美德,定時啼叫,尤其早晨破曉,像時鐘一樣,為人稱道。 名聲天曉:唐詩有云:「雄雞一聲天下曉」,祝福大家,人生奮起飛揚,聲譽遠播。
-
金門之熊
誕生於全球動盪的年代 狼煙遍地 當二戰烽火方歇 卸下階段性任務與榮耀 靜臥在菲律賓熱帶蠻荒叢林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驀然海峽煙硝又起 戰袍重披 鋼鐵般的靈魂瞬間甦醒 在古寧頭海岸大展雄風 一夜砲聲隆隆 伴隨潮水漲落 威震沙場迎來勝利曙光 赫赫戰果輝煌 時代巨輪依然轉動著 功成身退後 默默停駐在戰史館前 繼續守護斯土斯民 歷史在此定格 雄壯威武的身影 已成一道最閃亮風景 (稿費捐贈金門家扶中心)
-
總算才想起
總算才想起 外島 外島 外島 不只是虛幻的口號 不只是選舉才被需要 不只是旅遊勝境 自然不自然 島 在這裡在那裡 無論在何處 都只是一樣 不只是 只是總算才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