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科幻沙龍】日食之亂
走在鵝卵石鋪成的街道上,蜿蜒穿過色彩繽紛的木屋社區,天色漸暗下來,新出爐的糕點香味在清新的空氣中飄揚,還隱約藏著咖啡香氣,好懷念的感覺。我剛從身後的陡峭雪山走下來,但寒冬仙境般透涼的空氣依然撲面而來,讓人精神不得不振奮起來。這些古老建築的狹窄小巷中,每個角落似乎都在低語著,讓我彷彿回到了小時候,又像是幾個世紀前。 不多久,夜空繁星逐漸密布,極光則像一首色彩交響詩,無聲地翩翩起舞,不過這熟悉的光幕並沒有讓我佇足觀賞,因為夜幕降臨的冷冽感,促使我寧可冒險進入任何一個未知燈光的誘惑。這是一間供應傳統食物的小餐館,我馬上點了燉鹿肉與煙燻鮭魚,如同品嚐著史前文物一般。在餐後,又點了一杯從小就很想嘗試的熱騰騰咖啡,但沒想到味道竟然這麼苦。然而配上窗外的雪花飛舞,我感受到一絲遙遠卻親切的歸屬感。 上一次來到這裡也是唯一的一次,當時我仍年幼,跟著父母,那是雪景絕美的時節,然而,那也是我對雙親僅有的記憶了。也許我的餐桌看起來太過熱情澎湃,一位居民上前攀談,渴望與我分享些什麼。 「你是從山的另一邊走過來的吧?看日食嗎?」 「是的,坐馬車太繞路了,跟走路一樣久。你們這裡消息已經傳開了嗎?」 「嘿嘿,能賺錢的門路怎麼可能不傳開!你找到住的地方了沒,我可以推薦。」 「價格不會漲太多吧?聽說貴了十倍。」 「當然不會,看你走路過來,這麼勤快又節省,我怎麼忍心敲竹槓呢?」 我們在歡笑聲中完成了交易,因為今晚住在哪裡並不重要,我原本是打算跟老闆商量一下在餐館打地鋪的。既然有人提供廉價的民宿房間,我也可以睡得舒服些。更重要的是,我打聽到正確的發生時間。這可是難得的消息,畢竟能夠算出日月交疊的時刻,對於我們農村的人來說,就跟魔法差不多神奇。而且聽說消息是從首都皇家數學院流傳出來的,可信度應該很高。 第二天早上,太陽在繁華街區東南方慵懶地上升,它好像預知了今天的命運,於是慢得像是不願被蛀蝕掉一般──不過這只是我的幻想,其實冬天的日出本來就比較晚。雪已經停了,天空雲層逐漸散去,街道上開始熙熙攘攘,空氣中似乎瀰漫著興奮。這個小城即將發生的罕見日全食,讓本地居民和四面八方來訪的遊客都熱切期待,渴望目睹太陽和月亮交會時的迷人光華。 日全食並不像每隔幾年就能看到的日偏食,聽說一輩子也不一定看得到一次,因此預言像野火一樣燃遍了人群,大家都想用這次奇觀做為狂歡與慶祝的藉口,紛紛舉辦許多聚會活動,有人還特地準備了用來敲打的鍋盆銅鑼,以仿傚古人曾經在恐懼驚嚇中做過的傻事。甚至有商店建造臨時觀測站,提供喝到飽的飲料,吸引大家齊聲讚嘆這場宇宙異象,還在佈告上提醒別喝太多,若醉倒就看不到了。 在人群中,有些是早就計劃好欣賞日食的旅程,並且提前一個月抵達,在這附近尋找合適的空曠處,以親眼目睹這輝煌的宇宙奇觀。隨著日子越來越近,他們期盼的心情也達到了極點。人們散佈在城區廣場、臨時觀測站和一些偏遠位置,我發現城南一個風景秀麗的山谷是個完美觀賞點,那裡已經聚集許多等待天象表演的居民與旅人。當太陽開始出現些微的凹陷時,周遭人們開始鼓掌,也有人開始狂敲與狂舞。 然而,命運另有安排。 日偏食的缺口並不像預期般越來越大並吞噬整個太陽,反而開始逐漸縮小,好似太陽頑固地在天空強化自己的光芒,不肯屈服於月亮的侵襲。隨著時間流逝,焦慮侵蝕了大家的信心,感覺越來越不對勁。氣氛變得緊張,造成這座小城一片混亂。幾個小時過去了,失望取代了期待,看著水盆反光或是針孔投影的人們,眼力已經用盡,放棄再看。太陽逐漸西移,失落與恐慌隨之而來,混亂的低語聲在人群中響起。 飯店房間被超額加訂,馬車則被大量退訂,因為竟然有謠傳說明天才有,大家寧可賭一下運氣。失望的遊客成群地在街上閒逛,隨著日落的逼近,希望越來越渺茫。最終,大家只能即興發揮殘存的遊興,癡癡地望著天空觀賞夕陽。人們沐浴在由淺至深緩慢調色的晚霞裡,看著雪地投射出超現實的橙色與紫色,然後在彼此的嘆息聲中互道晚安。我也步履虛浮地走回昨晚的民宅,希望他們還有床位。 餐館這幾天唯一的話題就是日全食為何沒出現,以及計劃被打亂後的各種抱怨。原本應該充滿驚奇和讚頌的和諧日子,現在變成了拚命聯繫與搶奪的時刻。數學家無法正確預測日食的消息已經傳播開來,引發了全國的注意。三天之後,遊客大多絕望地離去。我則在餐館聽到皇家數學院將要召開追查日食預測錯誤的會議,這消息強烈吸引了我。 幾個月後,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學家齊聚在首都的皇家議事廳,參加這次特殊的集會,並且開放一般民眾在皇家廣場一起參與。這讓我不得不敬佩皇室對於數學問題的開放態度,可以讓我這樣有興趣的普通人聽講。我向村裡長老請了好幾天的假,並轉搭好幾種大大小小的馬車與牛車,才抵達這輩子第一次見到的大城市。這裡新奇得令人眼花撩亂,不過我最為期待的仍是那場日食研究會。 會議一開始,先由最資深的首席數學家致詞:「由於預測失敗後,指責如流星雨般飛來,皇家的聲譽因無法揭開宇宙之謎而受損。即使大家了解預測無法分秒不差,但數學界面臨公眾對專業的信心減弱,以及未來的不確定性可能造成的旅遊災難,讓我們必須舉辦這場公聽會。」不過他也自嘲說:「太陽應食卻未食,其實對於地球另一端的古文明來說可是吉兆。」廣場上的人群聽見傳話者的轉述後,有人哈哈大笑,也有人不置可否。 隨後,首席數學家向與會者說明這場會議將持續兩天,由幾位重量級學者逐一報告日食計算問題與解決方案。緊接著是第一位研究者上台,他以天體學方面的專業知識而聞名全國,負責任務是皇家日食預報,也就是此次誤報的根源。這一次他採用新的解析度企圖揭示天體的複雜性,仔細分析過往數據與天體模式,並微調計算,帶領著一群計算團隊校正太陽和月亮運行時難以捉摸的路徑。 我一直努力擠向議事廳大門,直到充滿人影的大廳門外,終於直接聽到他那宛如峽灣瀑布一樣低沉壯盛的聲音迴盪在華麗的廳堂間。經過他的團隊好幾個月反覆驗算,甚至分為兩組互相檢視手算過程,然而仍有一種揮之不去的不確定性存在,兩組數據中存在著無法解釋的數小時差異,讓兩組數學家們陷入爭論。日食發生的時間籠罩在神秘中,就像缺少一片的拼圖,總是無法拼湊完成。在議事廳之外,廣場上人們一直屏息等待傳話人的複誦,但是第一場一結束,期待便轉為渾沌不明的喧嘩。 下午的第二場發表尚未開始,人群已經離去一半,因為沒有聽到一種簡單明瞭的解釋,讓大部份人難以持續聆聽下去。第二位數學研究者,提出了單位換算錯誤的可能,他強調這雖然是孩童等級的失誤,但是也常常出現在大人的運算中。之後並舉出計算過程某些單位不統一,以及轉換數值的不一致。不過第一位研究者馬上在當場計算出這些問題只能修正幾分鐘,並無法徹底解釋日全食為何沒有發生。(上)
-
讀書日打卡虎井嶼
四月二十三我和殯葬工會 在虎井嶼讀一章國際儀式感 澎湖喜來登十二樓。追趕 一場失約的日出與日落回來 液態的晚風。吹開我 背包裡的一本詩集 太陽未露面的措詞 放在每個人臉上把心情 調侃成個小媳婦 我出航啦,在前方 雙手 捧舉的位置 來,追日大道碑牌前。來 讀一頁美詞吧 像墓誌銘上的遺蹟賦言 是我。我站在中間填充成 一株醒目的勿忘草 讓我幫秘境之地記住 每一位到此打卡的腳印
-
懼針
在生物學界領域中,我們目前最推崇的理論莫過於達爾文的「物競天擇」理論,進而也延伸出人們口耳相傳的話「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地球有45億年的歷史,從原本是一個被滾燙岩漿所包圍的火球,接著,經過漫長的一段時間後,地表降下大雨後,於是形成了海洋,並且開始了地球上最早的生物-藍綠菌。又過了數十億年後,自從恐龍大規模的滅絕後,人類最原始的祖先方問世。 自從人類生存於這塊「藍星」後,每日便不斷的需要在曠野中躲避猛獸的追捕以求生存。大概,也就是因為在那樣的環境下,促使人們形成了「原始恐懼」。「原始恐懼」是一個心理學名詞,解釋了人們為何一出生就會對於未知的事物感到害怕,比如:有些人一出生怕水、怕黑、怕高,乃至於在抽血時的怕針與怕血。 我在此分享一個臨床上有趣的小故事,前一陣子,我在檢驗科的抽血站幫病人抽血時,我目睹到鄰近的櫃台來了一個媽媽帶著1足歲左右嬰兒要來抽血。在抽血的過程中,當此嬰兒看到醫檢師拿酒精棉片幫他擦拭消毒皮膚時,年幼的他就開始嚎啕大哭,並且不斷地扭動著身體來抵抗抽血的行為。當然,身為醫事人員的我們,有自身的職責在身,也必須一方面安撫著嬰兒的情緒,一方面壓制他的身體,避免出現醫療的意外。然而,哭著哭著,當醫檢師拿出針具,並且準備要插入嬰兒的手臂時,嬰兒又哭得更聲嘶力竭了,仿如在年幼的孩子心中,面臨到了世界末日般。於是,我們改變了我們的策略,從原本的安撫他的情緒,轉換成利用小車子、小玩具吸引他的注意,藉此讓小嬰兒能夠不要把多餘的注意力放在疼痛與針尖上。後來,當我那天實習完後,我內心也思考著為何嬰兒對於抽血或打針行為會如此的恐懼,明明他們過去可能從未體驗或親身經歷過此經驗,也在心中更加相信了心理學所闡述的「原始恐懼」。 然而,原始理論雖然可以解釋為何嬰兒、學齡前兒童會有怕針的行為,但此理論卻尚未成為主流。我內心思考著,或許可能和古典制約理論也脫離不了關聯性。古典制約理論是一個滿有名的理論,舉個日常生活中最貼切的例子:當人們每次搖鈴鐺時,並且就同時會擺出一盤狗飼料,則剛開始狗狗會對於狗飼料流口水,但當時間一久後,只要狗主人一搖鈴鐺,狗狗就會無意識的留下口水,這同時也是俄國科學家-巴夫洛夫最廣為熟知的心理學制約實驗了。 我認為極有可能是當每次父母帶嬰幼兒到醫院就醫時,路過檢驗科後,嬰幼兒聽到其他孩子們在接受打針、抽血後所產生的哭聲,進而被制約,使他們就算沒有經歷過抽血的經驗,但也使其產生莫名的恐懼。 綜觀上述,不論是「原始恐懼」理論,抑或是「古典制約」理論,皆告訴著我們嬰幼兒並非不願意配合醫療人員的醫療行為,而是在亙久演化出的恐懼或是長久被制約而成的恐懼所生成的,因此,當下次在服務小病人時,我們可以多一點的耐心、多一點的安慰,應用一些注意力轉移,以及正增強(例如:給予口頭讚美、小貼紙)的方式來使他們更願意接受我們專業的醫療服務。
-
深情面對世界
隨著歲月的流轉,我逐漸察覺:人生其實是一條漫漫長路,總是順逆更迭,悲喜交錯,無有止時。 這般的起伏不定,然而,主導權卻未必能由我。這便是我們覺得人海漂泊之苦的原因了。無法篤定地走,總以為一切彷彿虛幻。歡樂有時,哀傷有時。平順有時,拂逆有時。 有時,我們也嘗盡人情淡薄,幸好依舊有人願意給予溫暖。或許是憑藉著那樣的善意,我們才得以繼續活了下來。 久了,我們便也學會堅強面對,勇敢是必須。世上哪有走不過的關卡?只要堅持到最後,不是得到,便是學到我們終究有所得。 於是,我告訴自己:還是要懷抱熱情,絕不要讓自己變得冷漠。一旦心冷了,必然不快樂,未來的路恐怕是走不下去的。 我一再鼓勵自己:依舊要深情的面對世界,讓深情燃起心中的善意和溫暖。(稿酬贈金門家扶)
-
永遠的典範
五歲以前的記憶,大多都是透過照片或別人口述而記下的,在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中,我印象深刻的也就是那少少的幾件事情,但是小時候殘存不多的記憶中,留下來的往往是難以抹滅的。在我心中,阿公是個腳踏實地、純樸而接地氣、用他堅強的信念去做好每一件事情的慈祥阿公。 出身於大家族中,經歷過八二三戰爭的洗禮,話不多的阿公從來沒有跟我們講過有關於八二三炮戰中的任何事情,或許是不想回憶那段在與砲擊時間中搏鬥的日子吧!而了解過往參與搶灘這段回憶則是由外婆和媽媽口述而來……。小時候都是備受寵愛的!從小阿公就很疼我,在他做買賣的時候想要順道來我們家,因為那時候我們剛剛搬出去住,一時間忘記我們家的門牌號碼,還挨家挨戶地問,對當時還在讀幼稚園的我,第一次阿公來我家,又走長遠的路,幼小的我卻好奇遠過於心疼,對阿公隨身攜帶的秤感到好奇,那是古老的秤仔!跟現在電子秤很不一樣,我不停好奇的摸摸秤、碰碰秤錘、想要知道這個東西到底要怎們用才能秤出重量,對於當時對很多事情都好奇的我,雖然有時候會爆出一些無厘頭的問題,但是能回答的阿公都會回答,不知道怎麼回答的也笑笑帶過。因為當時爸爸在上班,所以阿公來看一下我們後又扛著貨物踏上歸途了,看著阿公健步如飛的身影,年幼的我覺得阿公離去的背影好帥氣。 務農人家的子弟,在農忙的時間總是會全家人一起出動幫忙,像是春天的時候種植花生,以前阿公是有養牛的,幼時的我對巨大的動物感到害怕,特別是尖尖的牛角我都好怕牛突然生氣衝過來,會用牛角攻擊嘛!因此我拿著水默默守在田埂邊,不敢過去!阿公發現我後會一邊犁著田、等一下後便大聲的喊了聲「噓」!就讓牛休息一下,到田邊接過我的水一邊笑我膽小。種花生是每年必備的重頭戲,當然拔花生也是,這可是檢視今年花生成果的日子!我們就會拿著小板凳就定位置開拔!大人們總是會說:「看誰先拔完一勾籃,就會有獎勵喔!」整個家族在農忙的這段時間感情也更緊密結合了。阿公的菜園裡一年四季都種植新鮮蔬菜,小時候阿公都很怕我們靠近「加洛」,怕我們不小心掉進井裡,看著阿公熟練拉著「加洛」把水倒進漏桶裡澆水,我都會想要幫忙,但是阿公看我這個可憐的小臂膀,一看就知道肩不能提重物,說不定還會受傷,每次都笑笑婉拒幫忙,都會說要吃什麼菜自己去拔!其實不只農忙,外公外婆家靠海,我們也靠海吃海,我的童年就在田裡田間生活與海邊玩耍中渡過。 小小的古厝中,有著我童年玩樂的身影,在阿公那個年代經濟不富裕,媽媽說小時候她們還跟別人租地種高粱,阿公阿嬤辛苦拉拔他們長大,這份慈愛也用在我們孫字輩上,常常關心我們是不是有吃飽、天冷了衣服要多穿點。阿公非常的節儉,這也可以從某些小地方看出來,以前生活的不富裕造就阿公阿嬤節儉的性格,三歲時阿公就失去了母親,因為家裡兄弟頗多,在金門生活不易,所以伯公們去南洋打拚,存錢會寄回金門。在整理東西的時候才發現當時來往的書信,原來不只媽媽、阿姨、舅舅們,阿公也寫了一手好字!我想阿公唯一一次出遠門的時候就是伯公過世那次吧!阿公去了新加坡送自己哥哥最後一程。阿公很喜歡搭公車出外走走,也喜歡飯後來個一根菸,小時候不喜歡菸的味道,也會跟阿公說身體要健康少抽點菸!長大了,阿公慢慢開始走不動、也不再搭公車了,他總是偷偷地塞錢給我要我幫他買包菸,或者在我們要回家的時候偷偷跟上說要順便搭我們的車去買菸,長大後,我覺得或許抽菸是老人家唯一的消遣,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默許了。第一次看到阿公哭的時候是當家族中的男丁要去當兵時,不知道是不是當兵這兩個字太過沉重,或者勾引出老人家一些傷心地往事,雖然他笑著跟阿公說當兵一年而已,很快就回來,但阿公默默進房間拿出幾張鈔票塞入孫子手裡,有點哽咽的語氣說要好好保重,我想這是我成人後第一次看到一向堅強的阿公難過的身影……。 阿公擁有一顆赤子之心,話雖然不多,為人節儉,但是他為我們留下許多典範,還曾獲選為優良父親!對我們這麼好的阿公,就在前年安詳的去世了,去了一個沒有病痛安樂的世界。阿公這一生,有苦有樂,感謝他的付出,後代兒孫也都很爭氣!燒著金紙,看著裊裊上升的香煙,雖然心底還是很難過、捨不得,感情的深厚很難用言語表達,但是我相信阿公會知道的!而我們也笑著懷念起過往的一切……阿公的身教、言教是我們永遠的典範,會一直深藏在我心裡!謝謝您!
-
稻草龍美麗風采
稻草是晒乾的稻莖,看似平凡無奇卻潛藏藝術創作的能量,以稻草為素材,注入鄉土情感,常能帶來新風采。 旅遊宜蘭特地造訪冬山珍珠社區,此聚落早期稱「珍珠里簡」,轄屬平埔族噶瑪蘭三十六社之一;綠野平疇的田園和純樸的鄉土風情,連結成宜人的農村景色。 社區設有「稻草工藝館」,由於館藏相當有特色,專程前往參觀;館前樹立有幾個稻草人,生動的模樣,彷彿傳送友善笑靨歡迎遊客來訪,讓人倍感親切。 走入館內,各種稻草作品琳瑯滿目;生活類有織袋、草鞋……等;藝術類有面具、草編畫……等;最吸睛的是有一條稻草龍,導覽志工很開心為大家介紹:「這條稻草龍為全國首創,由工藝老師帶領鄉親編製的,大家興緻都很高,由於工法精巧細緻,曾多次獲邀參加大規模的喜慶活動,十分受到歡迎……。」的確,稻草龍融入了藝術思維與對鄉土的愛,仔細觀賞,由稻草編織的龍身栩栩如生,稻草緊密交織,彷彿融合著莊稼人堅毅與樸實的精神;的確,用心就能帶來美麗風采。 稻草龍,鋪陳文創與藝術的生命力,稻草是農業時代的寶,用途相當廣泛,可用作牛的乾糧,亦可編製草繩及作為堆肥……等,隨著時代改變,珍珠社區秉持愛物惜物的情懷,將原本可能面臨廢棄的稻草,蛻變成賞心悅目的藝術品,煥發歲月靜好的幸福風情,值得喝采。
-
留學生打工
來美國的留學生中,不少學生會選擇在課餘時間打工,賺取工作經驗和生活費,同時減輕經濟負擔,畢竟,除了高額的學費以外,房租與生活費也是項重大的開銷。 打工賺錢的方法五花八門,對拿學生簽證的留學生來說,有規定學生在校打工時數和性質,避免學生本末倒置,以來美國念書的名義,實際卻花大把時間在工作上。 以正規的工作來說,有些學生會當TA(教學助理)或是在校內辦公室、體育館、宿舍櫃檯等地服務學生與訪客,亦或是暑假時到校外找實習的公司實習。 如果是非正規的,便是大家所知的打黑工,學生打黑工的地點多是在華人或是亞洲人開的餐廳,做著服務員或是幫餐廳送外賣的工作。有一次跟同學搭著計程車到郊區一家火鍋店用餐,裡面的其中一名店員是我們學校碩士班的學長Joseph,Joseph認出了我們是同校的學生,便幫我們用餐的費用打折。當我們用完餐準備離開時,他主動提出要開車送我們回市中心的家,費用只要10美元,我們當下欣然接受,因為回市中心的計程車費大約要18美元,他也樂得賺這項外快。 後來過不久,我又與同學在一家吃到飽的日式壽司店遇到Joseph,他不只在一家餐廳打工,事後我問他為何會花那麼多時間在餐廳工作,原來Joseph是家裡貸款供他出國念書,但生活費的部分家裡無法支援他,他必須自己想辦法,因此才會在兩間餐廳兼職,賺取房租和生活費。 但打黑工的學生並不被法律保障,有些餐廳老闆之所以錄用學生打黑工,是為了能給比較低的薪資。除此之外,還會在各種手段苛刻對待員工,例如跑外賣時,老闆會要求學生上繳顧客給的小費,更惡劣的還會用各種名目來扣取學生的薪資。學生也只是敢怒不敢言,一旦暴露這些打黑工的事實,最後影響到的還是自己的學生身分。 經濟壓力沒那麼大的學生會當司機開車載同學到目的地,賺點額外的車費,或是接線上家教課,還能存下一點錢。在美國表面光鮮亮麗,實際上也充斥著許多不為人知的辛苦面,辛苦的學生們都在奮力奔跑著,讓自己在資本主義下努力生活下去。 或許有人認為學生的本分是顧好課業,而不是花時間在對未來發展沒有幫助的工作上,這讓我想到了一段話:「能歲月靜好,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我們要感恩得來不易的一切,珍惜自己能夠無所憂慮地放心求學、完成學業。
-
全員到齊了
回憶一家兄弟姊妹七人能全員到齊,一起和父母圍個圓快樂吃頓飯,那記憶早就遠得模糊了。 我五歲時,大姊早就嫁做人婦,接著二姊、三姊……陸續成家,二十年前我也有自己的小家庭,只有輕度智能障礙的大哥和父母住一起,大家有機會聚首的時間,就是逢年過節了。 從小生活困頓,姊姊們受的教育都不高,大姊不識字、二姊國小畢業,其他三位姊姊也僅是國中學歷,相對的,討生活也靠著勞力努力掙錢。大姊務農、二姊賣陽春麵、三姊在幼稚園當廚媽、四姊經營炸海鮮小攤、五姊則在夜市擺攤賣烤肉,大家都為掙一口飯努力著。 就因為生活不易,所以,逢年過節能全員到齊的機會幾乎沒有,儘管該團圓的春節期間亦然。大年初二回娘家的日子,該是姊姊們回娘家的機會,但傳統的大姊、二姊得招待也回娘家的小姑;四姊趁過年生意好,忙著做生意;當然我也得載著太太回娘家,就這樣,直到三年前大哥意外過世時,我們才再有機會全員到齊吃個飯,但,缺了大哥,氣氛盡是悲傷。 那回特別邀約了一個平常日,我邀請姊姊們務必排除所有生活瑣務,全員到齊,和漸漸失智的老父母吃頓飯。 「星期六中午,我們大家全回家和爸媽吃個飯。」和四姊聯絡時,她說:「不行啦!假日我最忙,抽不了身!」四姊是苦怕了,隨時都忙著賺錢,從做生意開始,就不曾在大年初二回過娘家,然而大家都是這樣苦過來的,所以能體諒她把握每次生意大好的機會,知道她的「捨不得」。 和其他四位姊姊商討後,我們採取折衷方式,改在星期六晚上大家都有空時一起帶父母上館子,圍了個圓,開心吃頓晚餐。 爸媽都八十五歲了,儘管失智正同時找上倆老,但在他們全然失去記憶,忘了我們這些孩子之前,只要能聚首的機會,我想都該把握。 晚餐,我們特別到了鄰近小鎮上的小館子吃餃子,也點多道爸媽從未吃過的菜餚,吃什麼,爸媽都不在乎,在乎的是我們全都回家陪他們,阿爸開心數數在座的人數後,說:「喔!要是孫仔、乾子孫們都回來,不就要開上好幾桌。」「我們有多少個孫子?乾子孫咧?」他轉頭望向母親問,母親掐掐指頭,孫女、外孫、曾孫總數老是兜不齊,就索性說:「一二三十多個咧!」這把阿爸樂得笑不攏嘴。 那天的聚餐,也是最後一次全員到齊的聚餐,緊接著的是母親過世後的圍圓、又一年不到的父親走後的圓滿桌,能歡樂的陪著父母圍圓吃飯,只剩記憶了。 現代人都以忙碌賺錢養家,犧牲了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哪天錢多了,而人卻少了時,全員到齊相聚的機會是再多錢也買不回的,屆時就連記憶也沒,就可惜了!
-
遭 遇 (散文詩兩首)
說說而已。 後視鏡倒退的身影像潮汐。你是水域靠岸攀爬的水鳥。困在遭遇的春天。 濺起月下水花。長出青藍眼線。一望便是漫出心口的天涯。 你仿一卷凋萎山水。讓蛙嗚落款。讓一叢芭蕉夜雨填寫燈火宋詞。 你是辛棄疾。你是李清照。你在慢世中等遠方的浪人。 而我備妥淺酒。肉糜。和一葦渡江的岸礁。 等你。架橋。伸出老繭的手。看看我們一生有多長。 七年過去了。留下河岸邊的椅子。查無此人。此人帶著自己出走了。 留下疑問重重的世界。人世低吟。沒有人知道你曾經來過這裡。 花神咖啡館。西藏野店。淡水河畔。你一直住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在海邊。在荒墟的過境。在已讀不回的天涯。 親愛的你。很多的昨天。我叩門問你。發現我們只活在時針的剎那。 你不斷的出走。但不知道能走到那裡。 給自己一把椅子。歇歇吧。迢迢千山萬水面前。用自已腳步寫自已的斷代史。 累了。就坐下來。看看一生最美的黃昏。
-
正義與我──寫在百年校慶之前
另外,民國67年我南師剛畢業分發到小金門的卓環國小,那時我喜歡打桌球,遇到老長官林水綠校長也喜歡打桌球,於是他就鼓勵我訓練女桌球隊,沒想到第一次參加全縣比賽,就得團體第四名,後來到正義國小我就把原來的興趣專長帶進來,也開始訓練起女桌球隊,配合當時訓練男桌的王維撰老師,和體專畢業訓練籃球也訓練桌球的王叔偉老師一起推動,使當時的正義國小打桌球蔚然成風,後來還打到全縣桌球賽團體和單打季軍,當時的學生陳玉霞後來也成為國小體育老師。68年到71年三年的國小教師生涯,帶了一年畢業後就從小一開始帶起,小一生很可愛但也很難集中注意力,理解力也不夠,常要很會變把戲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而且也要很有耐心和愛心去理解和接納學生,讓這些少不經事的幼兒們健康正常的成長。教完正義的第三年也是我教育生涯的第一個轉折,那時已決定要從金門保送至台師大就讀,七月份的某一天中午學校設宴要歡送我去讀師大,回家後接到縣政府文教科(現在的教育處)第一股(現在的學管課)股長李炷烽來電通知說:我保送不成了,因為當時剛通過國民教育法,原有的戰地教育人員服務優惠辦法廢除,也就是我師專公費五年必須要任教服務五年才能保送師大,原本我可減半服務滿三年就可保送,而我第四年保送也算是享受優惠,但晴天霹靂!我的保送竟然搞砸了!而且原有學校的缺也被人介聘了,後來在校本部許丕府校長的協助下,我才調至校本部服務,並且在隔年由省教育廳保送至台師大教心系就讀。正義國小任教的三年是我教師生涯的啟航和轉折點。 鮭魚返鄉的使命 105年內子瑞芬遴選上正義國小的校長,我也因此較有機會跟母校的師長、家長、社區和校友互動,也常陪內子參加很多社區長青、校友和志工隊的聚會餐敘,發現學校的家長、校友、社區居民都很和善熱情,我也偶而會協助學校管樂隊的演出,甚至我的薩克斯是和學校的小學弟學妹一起學習的,甚至有一年還在管樂夏令營和他們一起上台。內子以音樂專長和對推展音樂的熱情,在寧中小時將一堆破銅爛鐵的樂器打造成一支占學校學生四分之一強的亮眼管樂團,常帶著學生走出校園服務人群。每年辦理「溫馨母親節(聖誕節、端午節)」寧管獻音情」,不僅到大同之家為長輩們演奏,還到監獄裡表演給受刑人欣賞,或是參加金寧鄉石蚵小麥文化節表演等。 將寧中管樂團打造成一支亮眼的學生藝文團隊,她也因此獲得「師鐸獎」的殊榮,後來就任正義國小校長後,也本著「把活力帶進來,把資源引進來,把學生帶上來,讓家長笑開懷」的初衷,將一個五、六十人的學生的學校,成立佔三分之一以上人數的管樂團,並運用擔任兩任金門縣音樂協會理事長的機會,鼓勵學生參加管樂夏令營和管樂生根活動,讓學生玩樂器、學樂器;並說服家長支持和鼓勵孩子學習管樂器。其實國小孩子要學習管樂器是不容易,不管是身體的肺活量和承載量,但是只要選對樂器,如較輕型的木管樂器像:長笛、豎笛、薩克斯風、銅管的小號、法國號和打擊樂器,小學生還是可以學習,而且透過聘請台籍專業的樂器分部老師長期的指導教學,學習正確的吹奏方法,學生可塑性高,再加勤加督導練習,學生表現可說是進步神速、可圈可點,而且主動安排到各個社福機構如:大同之家、福田家園和華山基金會進行公益演出,或應邀在各種音樂會和開幕活動演出,甚至率領學生至遠赴台灣或國外馬來西亞的姐妹校進行參訪交流演出,將金門學習管樂的成果行銷出去,拓寬學生視野、為學生創造舞台和培養自信,也贏得老師和家長的信任和支持,一路以來我這位枕邊人都看在眼裡且參與其中,有時看到她這麼辛苦實在心有不忍,當她無助求援時我心中即使不願意,也只能接受,畢竟那是造福和照顧母校的學弟學妹的好事啊! 中國人說機會難得到「千載難逢」,但較實際的是「百年難得一見」,忝為啟蒙於正義國小的校友、曾任職三年的正義國小教師,又自己的太太是承擔百年校慶重擔的校長,我深感光榮和倍覺珍惜,人生不滿百,要遇到一所學校一百週年實在不容易,這一百年的歷史猶如一條洪流,大江東去,浪淘盡多少英雄人物,我在其中也許只是其中幾道浪潮,卻也曾激蕩出美麗的漣漪和浪花,那怕是瞬間出現的美景,卻也是烙印在內心深處的永恆記憶裡,正義雖小,但不微小,際此百年校慶前夕籲請正義校友們踴躍回娘家,與尚健在的師長、同窗和學長姐、學弟妹們,一同回首前塵、重拾舊夢、把酒言歡、共聚一堂,寫下百年校慶的輝煌的歷史新頁,也祝未來的正義國小校運昌隆,再創新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