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勿受文學評論干擾
從事文學創作的朋友,下筆以前,應該有一個理想和目標。開始創作,便是沿著自己的理想目標前進。寫作時,用不著觀察評論家的喜怒顏色,關注當時文學創作風尚,才不致受到干擾與影響。這是作家必須具備的寫作心理基礎。 清朝時,文學創作的正宗是詩詞歌賦,白話小說被鄙為不登大雅之堂、不入作家之列的東西。曹雪芹卻住在窮鄉黃葉村,埋頭創作《紅樓夢》。他並非不會寫詩詞歌賦,他是要將自己的「一技無成,半生潦倒之罪,編述一集,以告天下」。這樣的理想,促使他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嘔心瀝血寫作《紅樓夢》。他曾借了「石頭」的嘴,說出內心的願望:「只願世人當那醉餘睡醒之時,或者避事消愁之際,把此一玩。」換言之,作者是想寫出這部小說給廣大讀者看的。 若是曹雪芹為了迎合當時「文學正宗」風尚,受了文學評論家的干擾,他是無法寫《紅樓夢》的。 日本現代作家武者小路實篤說:「批評家的一廂情願的要求,置之不理就是。他們本不是真心希望看作家好起來,他們也是人,不會根本地懂得別人的作品的。」 我覺得武者小路實篤的這種看法,有它的科學性,值得重視。 《紅樓夢》問世以來,讀者有數千萬人,「紅學」專家也有數千人,但是真正懂得這部小說的卻不多,一般讀者也只關注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戀愛悲劇而已。從這點看來,武者小路實篤的論點是正確的。我們不必迷信所謂評論家的「看法」,包括胡適之等名流在內。否則便上了當,懊悔莫及。因為這些所謂評論家的觀點,有局限性、主觀性,而且不一定正確。 我們讀《紅樓夢》可以透視封建社會生活的現象,包括科舉制度、禮教習俗、男尊女卑傳統思想。學習古人,卻不能泥古,為了創新。這是讀中外名著的基本態度。 文學家對《紅樓夢》的評論,有些是難以讓人接受的。五桂山人在<妙復軒石頭記序>中說:「紅樓夢我能燒之,燒燒之火,且將人人贈一炬。」胡林翼說:「一部《水滸》,教壞天下強有力而思不逞之民;一部《紅樓夢》,教壞天下之堂官、掌印司官、督撫、司道、首府及一切紅人,專意揣摩迎合,吃醋搗鬼。當痛除此習,獨行其志。」﹝註一﹞甚至梁啟超在<譯印政治小說序>文中也說:「中土小說,雖列之於九流,然自<虞初>以來,佳製蓋鮮。述英雄則規劃《水滸》;道男女則步伍《紅樓》,縱其大較,不出誨盜誨淫兩端,陳陳相因,塗塗遞附,故大方之家每不屑道焉。」 若是曹雪芹地下有知,看了這些評論文章,他一定火冒三丈,跺腳罵娘的。 俄國小說家契訶夫對於評論家是輕視的,認為他們擺著法官的面孔,總像「審判別人」似的。他們是「打擾馬耕田」。並指責評論家是「馬虻」,專會吮吸人和牲畜身上的血,「一錢不值」。 我國十七世紀文學評論家金聖嘆(人瑞),曾對《水滸傳》、《西廂記》進行批改工作。但金聖嘆並沒有高過作者的文學地位。這正如《紅學》專家決不能超過曹雪芹的地位。兩者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上世紀三○年代,郭沫若曾致函李石岑:「我覺得國內人士只注重媒婆,而不注重處子,只注重翻譯,而不注重產生。」﹝註二﹞郭氏所說的「媒婆」,則是翻譯工作者。所指「處子」,便是埋首從事文學創作的人。 但是,二十世紀八○年代之後,海峽兩岸文學的優劣定論,似乎皆由紐約文學評論家夏志清教授操控,這是一件咄咄怪事。錢鍾書文句不通的長篇小說《圍城》,夏評論家竟評為經典之作;張愛玲、沈從文之作品也從他手中「敗部復活」。這些爭議,大抵已經真相大白,毋庸筆者饒舌了。 ﹝註一﹞見胡林翼致嚴渭春方伯函件。 ﹝註二﹞刊載《民鐸》雜誌二卷第五號,一九二一年二月版。
-
「五二○」感言
好幾年前,金門書法家泰斗張奇才先生在台北舉行書法展。我得這個消息,便欲躬逢其盛,先睹為快。因為我在金門,曾和張先生有幾度見面之緣,他那風流倜儻的文人風範,很令人著迷。還有他溫柔嫻淑的嫂夫人和內子是同學。有這麼多關係,我這個「金門女婿」那能缺席? 書法展是在台北市長的辦公室的走廊,作品不多,但都是一時之選,我不會寫字,什麼「龍飛鳳舞」、「鐵畫銀鉤」我全不懂,也分不出什是好?什麼是壞?好在那裡?壞在那裡?說不出一個名堂。在展覽場走了一圈,正欲下樓,回頭一看,看見市長馬英九先生和幾個年輕人在討論問題,從他們寫在臉上的表情來看,一定是談得非常愉快。 馬先生於民國三十九(一九五○)年七月十三日生在九龍,他「馬英九」三個字也各有來頭;「馬」是姓不能改,不談,先談「英」字,「英」是英國,因為當年九龍是英國的殖民地。「九」是九龍,九龍也是在英國的統治下的。至於為什麼叫「九龍」?也有一種版本,「九龍」原名是「八龍」,明朝有位皇帝到這裡遊玩,他問隨行大臣這裡叫什麼名字?大臣告訴他叫「八龍」,這位大臣很會諂媚上級,又用虔誠的話說:「陛下貴為天子,身居要津,自古亦稱之為『龍』,『八龍』加上陛下一龍,就是『九龍』了。」現今馬英九當上中華民國總統,總統也就是過去的皇帝,也是一條龍,九龍加上馬英九這條龍,可稱之為「十龍」了。(一粲!) 馬英九這條龍,得之匪易;自二○○四年,陳水扁獲得連任,民進黨執政八年,這八年來台灣無論在那一方面都少有作為。過去台灣是亞洲四小龍之首,現在是四小龍之尾。如果再讓民進黨執政下去,不要二、三年台灣就全部沒落。所以三月二十二日的選舉,國民黨中央及各種各樣的組織,都卯足全力,使出渾身解數,完成這次「生死存亡」的選舉。 三月二十二日的選舉,國民黨推舉的馬英九先生高票當選中華民國的十二屆總統,五月二十日就職,就職當天的活動,分別在三個地方舉行,總統府舉行就職大典、小巨蛋舉行就職晚會、高雄舉行國宴。無論在那裡的活動,都安排得十分周全,以慰嘉賓。 「五二○」這個看似平凡的日子,但也深藏著一些危機,因為過去一些社會運動,都曾在這一天發生。就以馬總統就職那天來說,在小巨蛋舉行的就職晚會就有人鬧場,雖然蚍蜉不能撼大樹,事件不大,但總會感到遺憾!所以,它可能成為政黨輪替的分水嶺,也可能成為禍亂的源頭,替歷史蒙上陰霾。把台灣的幾十年來孕育的民主風範付之東流。 票已投完了,就職典禮已看過了,一切活動都告一個段落,台灣社會若無其事的平靜,這是台灣的人民高水準的民主素養,堪與任何民主國家媲美。另記:台灣正熱烈的辦總統就職,大陸四川成都五月十二日發生了大地震,死亡人數已達數萬餘人。我家距成都僅三百餘公里,打電話回去問訊,都說:「很好玩,像坐在搖籃裡一樣!」因為我們貴州,從未發生過「地震」(這次成都發生地震的地方,也未曾有地震的記錄),他們不知道「地震」是什麼一回事?一九九九(民國八十八)年九月二十一日,台灣發生大地震,大陸曾給予援助,這次成都發生大地震,禮尚往來,台灣也給予增援,帶給大批的災民無限的溫暖。我常暗自思量:大自然帶給人類的災害已經夠多了,再不容許「人為的災害」替人類製造痛苦。有時甚至神經質似的「抱怨」,上蒼呀!您既然「製造」了我們人類,為什麼替人類「製造」這麼多痛苦?! 註:我因為幾年前做榮民口述歷史訪談,而有機會認識田興柱學長,喊學長是因為他和我一樣曾經擔任學校的軍訓教官職務。後來又有機會經由金門高中王先正老師的促成,田學長的「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五十周年紀念專輯由金門國家公園出版,田學長參與古寧頭大戰,在戰場上經歷出生入死,真正「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尤其其著作更受到諸多研究古寧頭大戰學者的應用與肯定,顯見其為學與考證功夫之深!是我極為敬佩與學習的對象。 五月二十日早上我才上班,學長就來電說今天是一個好日子!是一個重要的日子,我就鼓勵他把感動與感覺寫下來,高齡的他一字一句的寫了四張8k的紙,我才用電腦打字,希望與大家分享我們對國家與社會的關心。(陳秀竹補註2008.05.26.)
-
●悼念八二三戰役五十週年改錄舊作之一阿利斯的倒掛四首
●一枚砲彈憤怒的價值是吾們合葬一穴的血肉 1 在山 在海 吾們泥琢的 面孔何以總被無由的塑成一顆 向天 瞪眼 炸 裂 的 頭 顱 吾總懷疑,吾總憐惜 2 六月的陽光般動 小 河 兩臂的堤岸,吾把吾及吾的牛種在 陽光下的 田 野 (七月的武不再武,七月的晤不再晤,七月的屋不再屋,七月的浯不再浯) 七月的吾把吾的牛 砍下的角吹成 烽火台 七月的陽光便 溺死在 墳與墳 與墳 與墳之間聳立的 碑石 七月的簪便不勝 簪了 八月的吾把吾醞釀著陽光的皮膚 飛 張 成 祠堂上一鱗鱗 一鱗鱗血紅色的 瓦 去兜取 滿天 破 碎 的 砲彈 (一九五八年吾們在 母親哭兒子兒子哭父親父親哭母親的行列裏走過) 3 胡二胡 埋在 南方 那年胡二胡抹著濡濕的眼睛用北方的口音向吾們訴說 北方的那場戰爭 去年胡二胡瞪著濡濕的眼睛且瞪著吾們證明了所謂 南方的這場戰爭 吾們或亦將在 北方用 南方的口音向一群毛孩子訴說 南方的這場戰爭 吾們或亦將瞪著眼睛且瞪著一群毛孩子來證明所謂 北方的那場戰爭 吾們或亦將 埋在 北方 吾們是 南方生長的孩子 4 吾們總用一壁含混的血肉來附合一枚憤怒的砲彈,吾們總用一張張草蓆 捲起一具具 破 碎 的 屍 體 埋入家後 的河畔,吾們總用很易水的傳說來修飾生苔的碑石 何?吾們獨未見 鵝卵石岸 低首無語的 蘆葦 何?吾們獨未見,獨未見 唉,吾們是很經濟的 (惟蘆葦 低首,蘆葦無語 碑石生苔,碑石亦無語) 一九七三、八、二十三前夕旅台 阿利斯的倒掛四首記事 此詩登表於1973年10月之中外文學,時我客居台北,詩末註明1973 . 8 . 23前夕旅台,是為八二三而寫的。 阿利斯或譯作阿其利斯,乃神話中之戰神也,倒掛者,反戰也。冷戰的年代,彼時台灣六十萬大軍誓言反攻大陸、全民備戰,反戰在當時是忌諱,是反動,是禁止的,只能將詩名搞的神秘兮兮。 此詩字句雕琢,形式賣弄,於今看來非是好詩,惟為烽火家鄉發聲之心一也。
-
●傳奇小說問鼎
交通篇 陸運:以平坦快速道為骨幹,輔以自行車道、休閒步道,以仙洲原生樹區隔串聯成一片林蔭道路網。願景是「汽、機車道分離;自行車、人行道獨立」;「夜光、簡明及國際化的交通標誌」。 海運:開闢台海間的藍色公路;重申民國八十七年時的主張:將金烈跨海大橋連到廈門經濟圈。 空運:將仙洲機場營造成一所國際機場。 網路:交通網規劃時,路到那裡,寬頻網路就到那裡,上面是路,下面是固網,以迎接全球村的時代。 垃圾篇 一、全縣設一焚化爐,焚燒溫度應達攝氏一二○○度以上,全部現代與機械化。 二、設二植物廢棄物所,絞碎送往掩埋場,再倒入一層土,相互層疊,最後以廢土覆蓋,一年後即可供種植,公園之用。 三、設一動物掩埋,坑內底層放乾草,第二層放廢土,第三層排放死屍,上灑除臭粉,最後覆蓋廢土,一年後即成肥沃再生土。 四、資源回收:大量設置醒目、乾淨、以圖代字的回收桶。 五、抽取廢棄物處理費用,誘使生產業者減低包裝污染之程度。 六、收取垃圾處理費:依垃圾桶大小收垃圾處理費用,以價制量。 基建篇 在環保的保障下,廣邀專家學者,組成一個諮詢團,爭取中央支持,全方位完成國際化且現代化水、電、大眾運輸、通訊、垃圾處理、金融及醫療等基礎建設。 排雷篇 由於全島海域遍佈地雷,其陰影永在心頭,若不根本解決淨除,則根本不用談觀光發展。所以此事一定要中央出面,以人造衛星等現代太空科技、交由聯合國專業處理才是長治久安的方法。 排水篇 應採歐美先進國家作法,全方位規劃建築區之污水處理排放,明文規定保護野生的溼地、沼澤、植被區及水源區,所有都市發展必需遠離這些區域,低窪地區更應全部禁建,以連貫各地的溼地作為排水系統的骨幹。
-
1到0的距離
「哇!真是特別。光聽妳這麼說,就可以感覺到色香味俱全的米飯蛋糕在眼前了,有點嘴饞了呢。」 「呃?光是聽做法就會想吃?」 「妳才知道?這米飯蛋糕有多吸引人。」 也許吧!我的孩子一直很喜歡這種異於一般奶油蛋糕的米飯蛋糕,而我也樂得見到孩子的笑容。孩子真可愛,常是剛嚐過我做的米飯蛋糕,就開始預定隔年的了。 「妳這個媽媽真好,在生活裡加入了創意。」 說到了創意,我不禁還想要向你炫耀,我曾經把小雋不能穿的薄外套,拆解裁剪,再搭配另外一條不能穿的褲子上的圖案,縫製成一個可愛的門簾,就掛在小雋的臥室門框上。 「妳會使用縫紉機?」 你大約是猜想,現代的女性忙著上班,忙著開創自己的天地,哪有閒情逸致去玩弄母親那年代的女紅。然而這些卻都是我喜歡的。 「我學過裁縫,我會做簡單的衣服。」 我淡淡說著,卻看到你睜大的眼睛裡,填滿著不可思議。 「我喜歡家的感覺。我一直喜歡在生活起居上花心思。」 「妳家的人真是有福。」 我明白你話裡淡淡的羨慕,但我喜歡的,在生活中未必被接受,所以在這一部份,我是單獨舞動我的人生篇章吧。 有人說人生就像一隻舞曲,需要兩人配合著舞步,才能跳出一支好舞蹈。帶舞的人技巧要好,被帶的人悟性也要夠,才能在一前一後一進一退中,舞出美妙。 我常常會想起,想起自己笨拙的電腦操作能力,想起那個下午跳躍四百公里的互動,想起我在照片中去了的西班牙,想起那張合成照,想起照片中笑得開懷的,你我。 我覺得好像跳了一支舞,在那個你教我看合成照片的下午,和你跳了一曲華爾滋。 那麼,是你帶著我舞動這曲沒有音樂、沒有肢體碰觸的華爾滋嗎? 記得有一回你對著我們(包括孩子)說: 「我陪老外去過某某飯店,那飯店很奇怪,一邊舞池是柔和音樂,一邊是鏗鏗鏘鏘,吵翻天的勁歌熱舞,我不喜歡熱舞這池,太吵了。」你說著突然問起,「你們有興趣嗎?」 「去跳舞呀?」孩子搶著問。 「喜歡嗎?想去嗎?」
-
離退不是緣分的減分﹐而是情感的延伸增溫
在個人37年又24天的教職生涯裡,其中有34個年頭在我們述美國小教學相長,樂栽桃李,述美予我之恩,山高海深,永生不忘! 雖然,還要再七年,才達到德國宰相俾斯麥所界定的「65歲為老人的年齡」,但去年個人到台北故宮參加文物研習期間,在公車上,常受到年輕人很篤定的主動讓座,當下心想:「是該考慮退休了!」,今年初到醫院被看診時,台灣來的大夫看了看,打量了一下說:「阿伯,你要看什麼?」,於是我就把未來式的「考慮」,變成現在式的「行動」,更真實的說,其實早在2001年7月13日晚上,當電視機播出奧會主席薩馬朗奇宣布第29屆的奧運主辦城市─北京時,我就為自己的退休,預設一個時間點:「2008年退休,然後去看奧運會」,如今一切都能依自己的規劃實現,心中充滿了感恩與慶幸! 人常常會回憶往事,甚至偏好選擇性的回憶,回憶是靈魂的花朵,生命的延續。在述美34個春秋裡,我有以下3個感受較深的回憶:(1)得意的事蹟(2)遺憾的原罪(3)感謝的心意。 一、得意的事蹟:在個人教學生涯裡,對語文教育尤其是國語文競賽,著墨較多。近二十年內,若當年擔任六年級的導師,就自己輔導該班學生參賽,當年本校的國語競賽團體總成績,也都能進入全縣四名以內。與其他同仁共同合作輔導語文選手,迄今本校至少獲得八次全縣四名以內的團體總成績。而在輔導作文方面,近二十多年,每屆至少都能進入全縣六名以內,其中五次全縣第一名,一次全國第五名,一次全國第七名。這兩次是迄今本縣參加全國性語文競賽國小作文項目,成績最好的兩次。輔導其他語文項目,除寫字外,朗讀、演講、字音字形也常常獲得前幾名的成績。另外,民國七十一年,擔任本校教練,獲得全縣國小男子籃球錦標賽第一名,對自己更覺可貴。唯「俱往矣,數陳年往事,還看今朝」,相信同仁們會繼續努力,更創佳績! 二、遺憾的原罪:一個學校的存廢,其關鍵的因素是「學生人數」,有人說馬總統的原罪在省籍,而我們述美國小的原罪是學生數少。民國62年本校的學生數是523人(最巔峰時),今年只有65人,驟減之多,令人不勝唏噓,這雖是大環境的問題,如同「天要下雨,地要翻動」是沒辦法的事。誠然學生人數少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環顧金沙鎮的4所國小,也唯獨我們述美的學區裡,沒有一個集體建築的國民住宅群,留不住一些成家立業的時下年輕人,較少迎接新生兒。坦白說;一個學校若有面臨裁撤的疑慮,對老師、家長、社區都是有影響的,這也是我在述美任職,內心最大的遺憾。真誠希望我述美能夠像四川人所說的「雄起」,「努力加餐飯,盡力多『做』人」,希望我們述美國小,永遠都是「山,還是那山;水,還是那水」,因為,「心若在,夢就在」。 三、感謝的心意:我常認為一個公職人員,什麼時候退休,這不只是他一個人的事,而是他整個家庭的事,決定須慎重。非常感謝內子歐陽雪音對我退休決定的支持與理解。也感謝她多年來,每逢下雨當時,都會專程接送我上下班,以及對我工作的扶持、生活的照顧。感謝內子對我「看山還是山,看水仍是水」,不因我的退休而看走樣。同時;我也自私的希望:廚房的師傅,洗衣機的主人,不要因我的退休而辦理移交。 對於一個即將退休的人來說,握緊拳頭,看到的只有掌心;放開拳頭,所擁有的卻是掌握中以外的世界。此時我帶著感恩退休,懷著歡喜退休。如果說退休是人生的後半段生活,那可真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不過,這句話稍嫌悲涼,而我寧願這樣的自我期許與樂觀:「夕陽無限好,彩霞滿天邊」!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同樣地;對我來說:「退休不是別情義,心繫述美更昌隆」。相信「離退不是緣分的減分,而是情感的延伸增溫」。 祝願我們述美國小「絃歌繼續盈耳,桃李更加芬芳」,最後我要感謝校長、會長,暨各位賢長、委員、同仁、好朋友們,如同我在「退休報告書」裡所陳述的:「任職期間,蒙照顧之情,無任感激」,再次衷心的感恩,謝謝!
-
1到0的距離
「可是……妳剛剛說妳都自己製作…」你愣住了。 「不是西點的蛋糕,我做的是米飯蛋糕。」 「米飯蛋糕?」你納悶那是什麼東西。 「米飯蛋糕,一來可以不需另外準備奶油蛋糕,另一方面又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他們就會喜歡吃飯了。」 「嘿嘿,對孩子妳真有一套。」 「其實沒有一套,我只是喜歡在飲食上做變化,有時把白飯捏成飯糰,再在上半部蓋上一小片海苔,毛豆放兩顆上去,就是一個小人頭了。」 「呵呵,真妙,不過,還是說說妳的米飯蛋糕,我現在可有興趣呢!」 瞧你那樣子,還真像我孩子吵著要我做米飯蛋糕。 我通常會在一個圓形容器內,先鋪上一層事先煎好並切好的蛋絲,再蓋上一層米飯。第一層米飯上鋪上一層小黃瓜絲,之後再鋪上一層米飯。為了配色,也為了吸引孩子,我會鋪上火腿絲在第二層米飯上面,最後再蓋上一層米飯。最後取出一只大盤子,將壓得緊緊的飯,倒扣在盤子上,就是一個三層米飯蛋糕了。然後我依照不同季節,在油亮亮黃橙橙的蛋絲上,放上草莓或櫻桃,這就更吸引孩子了。
-
同安孔廟﹐金同文明的載體
孔子(前五五一──前四七九年),據載其母顏徵在(世稱「聖母」)懷孕孔子時,曾「私禱尼丘之山以祈焉」。周靈王二十一年陽曆九月二十八日(農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誕生時,因「首上墟項(頭頂凹邊),故名丘,字仲尼」。 孔子是我國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中國儒家的鼻祖。他晚年刪詩書,定禮樂,讚周易,修春秋,設館授徒,弟子三千,通六藝者七十二人。他的學說思想成為二千五百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統,被稱為東方文明的象徵,受到世界各國的崇敬。美國《名人年鑑手冊》將孔子排在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世界宗教議會把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語錄作為世界最高道德的金規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置的最高教育獎就是孔子獎,現在世界各地設立的「孔子學院」就有一百多所。 孔子以博大精深的思想體係被後世尊為「大成至聖先師」,各地立廟奉祀。尊崇孔子的廟宙在漢代稱「宣尼廟」,北齊各地郡學於坊內設「孔顏廟」,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六三○年)詔令各州縣立孔子廟,開元年間改為「文宣王廟」,明永樂八年(一四一○年)改稱文廟,民國三年規定統稱「孔子廟」,民國五年九月頒佈農曆八月二十七日為孔子聖誕,按陽曆換算這天是九月二十八日,故民國四十一年台灣以九月二十八日為孔子誕辰紀念日及教師節。 金門原屬同安縣轄地,同是朱熹「過化」之區,「海濱鄒魯」之地。自古兩地文人士子「同讀聖賢書,共拜孔子公」。一座承載著千年儒家文化的同安孔廟,凝聚著金同人民共建歷史文明的心血。 1、金門人創建、維修同安孔廟 同安於西晉太康三年(公元二八二年)設縣,唐貞元十九年(公元八○三年)置大同場,五代後唐長興四年(公元九三三年)閩王王延鈞升場為縣,正式實施縣治,陳洪濟為首任縣令。陳洪濟(九一九──九九六)字天澤,號毅齋,是五代閩國承事郎、鎮管浯洲(金門)鹽場陳達長子,也就是「浯陽」陳氏二世。陳洪濟的次子陳綱字夢周,是宋淳化三年(公元九九二年)進士,志載「為宋同安登第之始」,人稱「開同進士」。父子二人啟開了同安歷史上的兩項「首位」,即首位「縣長」和首位進士。陳洪濟在同安縣令任上注重教育,在縣治之南登龍坊創建儒學,這也是同安縣歷史上第一首官辦學校(亦稱縣學)。雖然儒學不等於孔廟,但萬事總有個過程,如「大同場」是同安縣的前身,朱熹《大同志》為縣志所自始明隆慶二年洪受《滄海紀遺》是金門最早的志書。儒學是以儒家經典作為教學的內容,孔子是儒學的創始人,因此學校必然把尊孔、祭孔列入重要的活動內容。況且漢明帝永平二年(公元五十九年)已經詔令學校皆祀孔子。同安既已正式立縣,按製應建文武廟,可能時機尚未成熟,同安縣城也是立縣二百一十二年後(即一一四五年)才由知縣王軾創築。當時陳洪濟創建的儒學雖然沒有後來孔廟的規模,但它承擔著學生「讀聖書,拜孔子」的功能,因而說陳洪濟首建的儒學就是同安孔廟的前身也未嘗不可。 同安孔廟歷經興廢,其中有不少金門籍人士參興維修工程。如: 許盛,字際斯,號武巖,俗稱「許百萬」,金門後沙許氏四房十世孫。他幼時家貧,以討海為生。清康熙三年(一六六四年),自海上率眾歸清。先後任參將、南贛總兵、左都督等職,多次隨征噶爾旦,捍衛國土。歸籍後「捐資三千八百金,修邑文廟及明倫堂、鄉賢祠」(民國版《同安縣志》卷三十四),看出當時許盛捐資的數額多,維修的工程大。可惜他重建的明倫堂(堂以明倫名,欲使父子、君臣、夫婦、長幼、朋友各盡其道)於國十八年遭受回祿,焚為平地。許盛因軍功顯赫,盡忠報國,康熙皇帝敕賜「矢志忠貞」匾額。其子廷瑞為商邱知縣,廷瑜為通判,廷瑤為常德知府。 顏孔輔(一六四五──一七二八)字永卿,號仁塘,浯江顏氏二十世,住後塘(今五顯鎮),鄉飲大賓。生平樂善好施,凡邑中大役,或獨立出資,或倡首樂捐,義聲遠播。康熙五十八年獨肩修葺輪出文公書院,五十八年又斥巨資修整同安孔廟,使「文廟繚垣,易土以磚,堂廡俱極堅固「(乾隆版《泉州府志》卷六十一); 還先後移建關帝廟、重建西安橋、董構浯江祖祠(在賢厝)。顏孔輔生有六子,孫子顏茂華得娶馬巷林芳德(俗呼「林百萬」長女,曾孫顏士畏分居台灣。 洎一九八七年六月,在黃水珍代縣長、劉水在縣長任上,浯江顏氏三十世顏立水受命主持維修同安孔廟。歷時三載,按照「修舊姑舊」原則,除修復戟門、兩廡、祭台、大成殿主體建築外,還維修林公祠、蘇公祠「增修圍牆,重建觀瀾亭,清理明倫堂前的泮池,徵集和陳列歷代石雕碑刻,創辦同安孔廟博物館,形成現在佔地面積六千四百三十平方米,建築面積一千四百多平方米的建築群體。 2、同安孔廟歷史沿革 同安首任縣令陳洪濟建儒學於縣治之南登龍坊,建隆二年(公元九六一年)邑令林滂遷於縣治西北(即後爐街兩科太守坊),祥符九年(一○一六年)邑令張師顏遷於縣治東南,宣和間又遷回登龍坊舊址,至紹興十年(一一四○年)邑士陳彥先等遷建今址(即東門內東溪西畔)。二百年間五遷其址,現在同安孔廟的基址,迄今也有八百六十八年的歷史。南宋紹興二十三年(一一五三年)朱熹首任同安縣主簿,重教興文,於大成殿後建經史閣(同安最早的圖書館),於明倫堂左立教思堂,同時建志道、據德、依仁、遊藝四齋,還在孔廟南側創建「蘇丞相正簡祠堂」(即紀念北宋丞相、科學家蘇頌的祠堂),同時把東門內的榮義坊改為紀念蘇頌的丞相坊(現石坊立柱及樑枋尚存),這樣就擴大了孔廟的規模。元至正十四年(一三五四年)孔廟與朝元觀、梵天寺、郡馬府等古建築同毀於寇。自元大德至民國十二年六百年間,同安孔廟歷經三十九次的重建、維修、增修、拓建工程(其中僅康熙朝就有九次的維修)。明天順五年縣丞劉珣器建「興賢育才」坊,成化九年推官柯漢於城堞上建觀瀾亭、十二年知縣張遜建鄉賢祠,嘉靖間於孔廟南側建紀念「理學名宦」林希元的林公祠,萬歷四十四年知縣徐應秋捐俸維修孔廟時蔡復一(金門蔡厝人)作記。清道光十年(一八三○年)修葺明倫堂時,同時維修泮池、泮橋,全以石砌。泮橋(又稱狀元橋)由七十二塊長形石板(包括欄杆石)構成,隱喻孔子門下七十二賢人。「興賢育才」坊也改為石構並移於泮池之北,石坊明間立柱有儒學訓導兼理教諭陳震曜題刻楹聯:入黌宮遊泮水蹈矩循規修其天爵,崇正學守聖經提綱挈領教以人倫,道出了儒家教學的宗旨。 現在同安孔廟的主體建築(戟門、兩廡、大成殿)是乾隆三十二年(一七六七年)知縣吳鏞重建的規製,大成殿中的孔子像是二○○一年由馬來西亞丹斯里拿督黃琢齊鄉賢捐資敬塑。同安孔廟不但是古同安(包括現在的金門、廈門島、集美、翔安、龍海角尾等地)文教昌明的標志,也是歷代地方官祭祀孔子的場所。民國版《同安縣志》對於祭孔的典禮、儀式(括所奏器樂、樂章)、祭器都有十分詳細的記載,可為整治後的祭孔活動提供歷史依據。 同安孔廟於一九八二年被同安縣人民政府列為文物保護單位,一九九六年八月被列為廈門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二○○五年六月升格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3、金門要建孔子廟 民國八十年增修的《金門縣志》記載:「前清金門不當一縣,不立明倫堂。文武官吏,每遇萬壽聖節,及恭接詔書,俱於書院(即浯江書院朱子祠)行禮」。民國四年自思明縣畫出大嶝、小嶝、金門、烈嶼設立金門縣,但來不及建孔廟,所以「每屆春秋二季,(在朱子祠)設位致祭孔子如儀」。清代以前許多金門讀書人,不像蔡復一在東山有壺隱山房書室,蔡獻臣在縣城南門外有望洋庵和怡園別墅,陳健在松田有讀書房,陳基虞在西門內有「陳大厝」,許琰在桐嶼有故居。他們可以在縣城讀書,直接參加童試(縣考、府考、院考)、鄉試、會試、殿試。居住金門本島的讀書人。雖然有燕南、浯洲、金山、浯江等書院可以就讀,但仍然要按時到縣城參加縣考(即童生考秀才,原在孔廟舉行。乾隆二年知縣唐孝本於蔡復一故宅建雙溪書院後,縣考移此),這就使許多儒童有「因風波之險,出入之際,往往難之」的不便。 金門素有「文化之島」稱譽,歷代科舉出進士四十七人,當今則有博士三百多人,所以修建孔廟的時機已經成熟。二○○六年七月十一日,金門縣長李炷烽向筆者頒發縣府顧問聘書時,曾征詢金門建立孔廟的意見。回銀城後,我先後在《金門日報》發表兩篇文章,闡述金門修建孔廟的歷史和現實意義,並提出現在正是修建孔廟最佳機遇的拙見。在官方和民間共同努力下,金門孔廟的建設藍圖已經出爐。他們組織專人考察了同安、泉州、安溪等地現在孔廟的建築特色,規劃在蘭湖公地興建一座五進閩式建築,二○○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縣議會也審查通過了三百五十萬(新台幣)的規劃設計費。在李炷烽任上,一座氣勢恢弘,美輪美奐的孔廟將在「貴島」矗立,《朱子遺風》」倘若先師復活到金門,也將莞爾於今」的歌聲也會在仙洲上空迴蕩。 附:同安孔廟的「兵馬俑」 同安孔廟北側泮池和觀瀾亭之間的曠地,陳列著三百多件歷代石質文物。這些文物原本散落在荒山野嶺,田頭地角,池邊廁旁,都是文化大革命「破四舊」時被棄的遺物。二十八年前,顏立水先生在普查全縣(包括現在的翔安區)文物時,用心發現了這些珍貴的文物,並在他文化局長任上趕在不法分子盜竊石雕歪風之前搶回了這些瑰寶,這些文物品種繁多,內容豐富,價值連城。有記敘詔敕、德政、水利、橋渡、寺廟、宗祠、物產、貨幣等內容的石碑記;有祠堂、宮廟、墓葬、橋樑等處形態各異的石像生;還有反映農耕時代民眾榨糖、染布、磨面、舂米、洗衣、餵馬、習武等生產生活工具。時間跨度長,又沒有斷代。有唐代的鎮墓獸,五代縣學的石柱礎。北宗西安橋的石獅爺,南宋魏王玄孫趙叔霦墓前的石將軍,元代的墓志銘,明代的石馬石羊,清代的乾隆御筆坊匾,民國護國戰爭莊、潘烈士紀念碑刻等。其中明代陳甫吉(陳健長子)靜管院的石獅墓手,陳榮祖(陳健孫)禾祥山墓前石馬,蔡復一夫人李氏墓志銘;清代禾山劉塘陳觀泰墓石龜,東園張對墀書題的「明齋」石匾額等,還是金門與同安歷史上「無金不成銀」親緣關係的物證。 同安孔廟露天石雕園,由於排列著五十多件石人(翁仲)、石馬、石羊、石虎、石獅等石像生,琳琅滿目。蔚為壯觀,因而遊人有「同安兵馬俑」戲稱。
-
●浯江詩選島嶼和他的情人
小島的情人從很遠的地方來 那是一個只存於想望中的 蒸騰水鄉 她獨身沿長江水一路奔流 蜿蜒過沉默的峻嶺 和霧裡迷茫的憂傷 划經月光粼粼的 藍色海洋 遇見,一座寂寞島嶼 漫長的旅行於焉告終 小島的情人到五月時節,每年 總會為他褪下 冬日淤積的頹敗 換上 悠淡的純白羽絮 一齊偎挨過許多 春雨跌宕的白晝
-
●傳奇小說問鼎
不想今日復見漢軍之威儀!……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看來今天的全島遊街造勢,已足夠一掃多日來之陰霾;一掃自地檢署回來後之陰暗氛圍,重耳不禁有點王師出征前的昂揚亢奮;一種鷹擊千里,斬除污穢選風的快感。想到此不禁得意拿出早上剛到的文宣,這份有女兒「小記者赤山社區暨澄清湖生態報導夏令營」照片在內的文宣,令重耳一看再看,看得雯娘都吃醋:「你是在看文宣還是在看你女兒!」 「真是有女萬事足;可惜兒子太小,無法來參與!」重耳邊看文宣邊自言自語地說著: 打出血路共創21世紀的新仙洲--重耳參選政見書 願景篇 重振仙洲,捨我其誰!期使仙洲擁有國際觀的管理人才;擁有又快又低廉的運輸體系?擁有現代化的物流管理體系;擁有吸引知識經濟人員居住的文化環境?使仙洲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有生存的空間! 空間篇 人性化的生活空間是現代化的表徵,尤其是所謂的生態都市。除必要之建築外,應將其餘空間致力於種樹及種草皮,以改善仙洲荒廢的景觀,增加觀光的誘因,創造工作機會及維護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