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兵馬俑
黃金梟雁逆飛時光甬道 毒蠍爬梳不朽的歷史 水銀江河裡奔騰著一個青銅年代 六層臺階上的碧苔 已斑爛 鯨魚膏燭火反照砌築的紋石和明珠 甲蟲驚醒千年神睡的片片鎧甲 繫著冷魂以強弩作機 矢求解開綠蝙蝠的巫語 忽略宮女的黑色悲傷 忽略工匠的漢紫彩繪 軍陣和銅馬車隊 誓死守護大秦 對陣的戰火硝煙無助化俑成蝶 誰也不想 塵封於仙夢
-
落花淚
這美麗的花朵;我用竹簍收集它們,陪我如歌的年華。 我的悲與喜,愛與情、在這一一收集的落花裡。春、夏、秋、冬,雖然花朵已不再有往日的鮮豔和芬香,卻從乾燥的花朵,在清清滾水中繼續綻放往日的花氣,撈起釋放最後美麗的花朵一剎那滴下了落花淚! 春天收集:桃花,杏花; 夏天收集:荷花,蓮花; 秋天收集:菊花,桂花; 冬天收集:梅花,梨花。 這些曾經綻放的,乾燥後的花朵,在多少個清晨黃昏,我細細掂起,輕吻這些粉紅、淡黃、紫艷、潔白的生命。 如美麗的蝶在我心中顫動…… 世界上有些東西彷彿專為我存在,這些落花就是一首首美妙的章節;欲聽還想听的歌謠…… 在清晨的黎明、輕吻希望花吐出的香氣; 在靜靜的黃昏、細想花朵昔日的光輝; 我收集它們,收集花之靈魂。美麗的生命在土地生生不息的力量結合一起;而不知名的野花嬌羞熱烈的開在鄉野田間,自開自落;詩的雨和雨中的田螺、蛙聲以及雨中落單的鳥鳴勾起陣陣鄉愁…… 我愛四季的花朵,每一季的每一種花。 每一朵都有它不可替代的角色,正如不能替代我生命中永遠滅不了的記憶,和深情!
-
金門海灘的軌條砦
軌條砦(又稱:反登陸樁)乃將臺灣鐵路之報廢鐵軌切斷,並將軌條以45度斜角置於混凝土方,延著金門海岸線設置,以防範敵人利用潮汐進犯。 1949年金門彈丸孤島,青年戰士與人民解放軍血染金西沙灘,中國海上孤島,一夕名聞中外,1958年823解放軍捲土重來,再戰英雄島,47萬發鋼鐵砲彈,日夜轟襲,血淚換取的勝利,金門幾成廢墟,人民大量遠離家鄉,不願棄守千百年先祖家園之島民,忠誠與青年戰士相依為命,自此,金門凡事以軍事安全為主,沙灘則佈滿45度斜角軌條砦。 歲月悠悠,戰爭已遠颺,惟這佈滿沙灘的軌條砦,在砲聲轟隆的歲月,著實乃金門海灘第一道防禦敵人船隻入侵之軍事工程,更是維護臺海和平一甲子的安定基石之一。
-
【小說連載】 烏番叔
「我們家鄉有一句俗語:『娶到好某,卡贏三個天公祖。』它的意思也就是說,娶到好老婆勝過一切,因為老天爺最大,所以就以天公祖來做譬喻。」烏番叔解釋著說。 「既然有緣結成夫妻,即便國籍、種族及文化有所差異,但夫妻倆除了相互尊重,也得相互體諒。如果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每日爭吵不休,還不如不要在一起,就各自去找相同種族及文化的伴侶。烏番經理,你說說看,屬下說的有理嗎?」 「當然有理。不過在我看來,妳一點也不像番婆,因為妳比我們金門女人更瞭解金門男人。」 「烏番經理,您抬舉了。番婆終究是番婆,因為我們的膚色及外貌,永遠脫離不了你們唐山人口中的番婆。但只要我年頭生一個、年尾又生一個,你一定會沒有遺憾。對嗎?」 「妳太瞭解我了。不過在我心中,妳永遠是我烏番的好老婆而不是番婆。將來一旦回到金門,我馬上就到政府單位為妳辦理歸化手續,到時妳不僅是中華民國國民,也是金門縣縣民。而且除去『番』保留『婆』,因為真正『番』的是我而不是妳;別忘了妳的名字叫沙瑪,我的名字則叫烏番。至於『婆』呢,除了是我老婆,將來孩子娶媳,妳必然也就媳婦熬成『婆』;年老時鄰人的小孩子也會叫妳『沙瑪婆婆』。所以這個『婆』字,除了較難聽的『番婆』以外,是有很多意涵的。」烏番叔解釋著說。(一九四)
-
「精神標語」是大膽島上的好生意
一句標語可能影響整個民心士氣,一句標語可能化解兩岸對立,一句標語可能影響整個國家命運,大膽島將於七月二十六日對外開放觀光,吾認為島上最亮眼的就是林立的精神標語,標語走過戰爭,帶給島上官兵高昂之士氣,有許多的故事,是觀光的好生意,世界上自有人類以來,就有戰爭發生,一部世界史,可以說就是一部戰爭史。戰爭仍是個人以至於整個國家圖存最重要的事,沒有這種本領,便不能生存。戰爭藝術產生人之靈感、智慧、思想與意志之表現,而作戰致勝取決於「力、空、時」的巧妙運用。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方能產生雷霆萬鈞、銳不可擋之統合戰力,以「勝敵先勝」作為殲滅敵人,獲致「成本小,戰果大」的奇蹟。然「力、空、時」之利用,須著於「精神力」,其中包括情報、思想、心理、組織、謀略等,方能「佈局造勢」,致力於發揮作戰之預期效果,因此兩者之間關係猶如「斧」與「柄」,相輔相成,此乃古今兵家、名將必重視也。 士氣是精神諸力之總和為決定戰爭勝敗之主要因素,高昂之士氣、有賴於嚴明之紀律、維持士氣之養成、須以五大信念﹙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及三信心﹙信仰、信任、自信﹚為根源。由古今兵家、名將之各名言引證如下: 國父曾說:「精神者革命成功之勝券及保證也」。 蔣公說:「士氣就是對於戰爭精神具有決定性影響力的一種無形秘密武器」。 孫子亦說: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氣,此治氣者也。 拿破崙亦說:戰爭致勝的因素,士氣佔四分之三,人力佔四分之一,紀律是戰爭致勝因素之一,士兵在於能堅決的耐苦。 克勞塞維玆亦說:精神的諸力,貫注於戰爭全體全部戰鬥力受其操縱,精神諸力即產生士氣力量之泉源,而士氣是精神諸力總和的表現。 艾森豪說:任何種類戰爭的勝負士氣仍然為一決定性的因素,又說士氣是作戰致勝的因素。 約米尼說:全軍官兵的士氣對戰爭的命運具有重大的影響,因為精神因素往往產生物資的效力。 李德哈特說:在一切軍事的決定中,精神因素是居首要地位,戰爭和會戰結果,經常是以它為轉移之基礎。要使敵人發生癱瘓,在心理方面;就是要使它們的精神士氣瓦解。 猶如︰北伐期間,蔣總司令的精神號召「不貪財、不怕死、愛國家、愛百姓」作為革命信條,並以黃埔精神(犧牲、團結、負責)勛勉官兵,全軍上下,相互鼓勵,蔚成風氣,行動一致,為期不滿三年,完成北伐,統一中國。尤其是丁泗橋血戰、武昌的攻城、南昌、南京及濟南的會戰諸戰役,我軍戰志堅強,士氣高昂,奮勵無前,所向披靡。 對日抗戰,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抗日戰爭,國軍又以「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軍事第一,勝利第一」、「國家至上,民族至上」、「意志集中,力量集中」等精神口號,激勵旺盛戰志;提升高昂士氣,故能以寡擊眾,戰勝敵人。 然最後大陸剿匪戡亂,我軍以優勢兵力竟敗於朱毛劣勢之匪軍,主要原因乃國軍精神渙散、士氣低落、信仰不堅、紀律不嚴、行動不一致,致使戰役慘敗。 國軍退守台、澎、金、馬之後生聚教訓,積極加強官兵的精神思想教育及激勵官兵精神士氣,尤其在外島及各離島書寫許多激勵官兵士氣的精神標語;如我們的決心:獨立作戰、自力更生、堅持到底、死裡求生等及生活不怕苦、工作不怕難、戰鬥不怕死勉勵官兵才能贏得古寧頭戰役、八二三砲戰、大二膽戰役、九三砲戰、六一七砲戰的勝利。 我大膽島四面環海、面面受敵、距離大陸甚近、懸孤在外、易於敵軍登陸攻擊、因此防衛作戰必須達成扼澳、 控灘、守點之要求、經過數十年如一日之戰場經營、每個據點、碉堡、陣地、工事之構築,必須綿密的現場偵察選定,期能發揮最大的火力,殲滅敵人,同時官兵生活必須和戰鬥結合在一起,並加以偽裝、阻絕、障礙等等,所謂「碉堡是我家,我愛我碉堡」,「生死榮辱與共,吃喝玩睡一起」,在面對殘暴的敵人中,軍事據點、碉堡、陣地、工事,特須強化精神意志力量,所以書寫各類精神標語,期勉官兵堅定信念,堅強意志及高昂士氣。從以下大膽島這些據點,碉堡、陣地、工事等,不難看出其精神標語的用意。大膽島有豐富多元的精神標語,保存完整,遺留大膽中的軍事史蹟皆有精神標語輔以展現,戰爭「只有精神激勵,才能令人衷心悅服,迫使為國家忠勇,效命疆場」離島中的離島,「大膽」可以為遊客留下一些戒嚴時代可貴的見證-精神標語。 以下針對遺留在大膽島上的精神標語摘其數則,將其來源、精神及其涵義分述如下: 一、「大膽擔大擔,島孤人不孤。」精神標語: 大膽島位於烈嶼西南,面積0、7900平方公里、雄峙閩海,與烈嶼、二膽互為犄角,形險勢勝,為海上重鎮,戰略地位極為重要。大膽原名大擔,民國四十年十月故總統經國先生於總政戰部主任任內,蒞島視察,題勉「大膽者,方能負起反共復國之大擔。」仍改「大擔」為「大膽」。民國三十九年七月二十六日中共意圖吞噬下大二膽島,爆發一場血戰,故總統經國先生特書「大膽擔大擔,島孤人不孤。」勉勵島上官兵,使發揮無比之信心與戰鬥意志。六十餘年始終肩負重責大任,駐島官兵不負眾望所歸。 二、「大智大仁大勇壯志獻身報國、膽識膽量膽氣誓復萬里江山」的精神標語: 大膽島在各級部隊長期竭力經營下,戰志昂,工事堅,以大膽島之名的大膽碉堡書寫精神標語自我勉勵、同時也看得出當初在島上服役弟兄的心境、「碉堡是我家,我愛我碉堡」榮辱與共,而今已成為海上公園觀光的景點、唯往者已矣!這些精神標語都留下許多官兵艱辛困苦歷史共同的回憶。 三、「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服務的精神,敬業的精神,接力的精神,種樹的精神」、「亡共在共,復國在我」精神標語: 民國七十五年係因應當時政治結構變化,時任金防部司令官趙萬富上將指示烈嶼守備區指揮官龔力將軍,於距離大陸較近之大膽北山,設置一座心戰牆,牆高3.2公尺,長20公尺,書刻「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精神標語宣揚國威,傳播自由、民主、均富之理念,心戰牆每夜七時至九時以多種不同變化霓虹燈閃爍其詞,使海峽對岸同胞能親眼目睹,而如今兩岸小三通,此一心戰牆、現已成為大陸遊客海上必經觀光的景點。 四、「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民主牆的另一面牆,也書寫多種精神標語,如我們的立場「生活不怕苦,工作不怕難,訓練不怕累,作戰不怕死」。我們的精神「服務的精神,敬業的精神,接力的精神,種樹的精神」,我們的決心: 「獨立作戰,自力更生,堅持到底,死裡求生」及我們的誓言:「有我無敵,有敵無我,我不殺敵,敵必殺我」,以勉勵島上之官兵,讓島上官兵都能凝聚戰力,同島一命,使大膽島真正成為世界著名的英雄島。 五、「亡共在共,復國在我」精神標語: 民國67年中美斷交,當時擔任行政院院長的經國先生勛勉國人要堅守「亡共在共,復國在我」的信念,尤其國共對峙,漢賊不兩立的時期,金門島上的心戰部隊更是以廣播、喊話、空飄、海飄和砲宣彈等方式,晝夜不停的向對岸大陸同胞傳達關懷和自由世界的消息,並提供投奔自由的方法,在當初的時空背景下,離島大膽官兵依照訓示立下「亡共在共,復國在我」之精神碑,勉勵官兵。 六、明威公園「北風正捲南夷舸,山疊金屯水站兵」精神標語: 大膽島上的「明威公園」於民國八十一年五月初動工,八十一年九月中旬完成,係紀念清明威將軍於康熙四十六年奉剿寇,大獲全勝,濱海居民莫不交相頌德。將軍於五十七歲釋宮,歸隱於大、二膽,卒時乾隆、因其功於國家特封「明威將軍」以昭武德,公園正門書題「北風正捲南夷舸,山疊金屯水站兵」之精神對聯標語,供島上官兵除戰備之外、應效法將軍盡忠報國之精神、以保衛國家安全。 七、北安寺「北征除魔興大業,安邦顯法復河山」精神標語: 大膽島上北安寺是於民國五十四年建造,供祀玄天上帝,並於七十九年由國軍誠實部隊改造,寺中題有「北征除魔興大業,安邦顯法復河山」之精神標語對聯,據島上官兵傳說於「八二三」砲戰時,全島平均每一平方公里落彈三至五發,唯北安寺周圍及本身未受波及,爾後為紀念其神蹟而成為島上官兵的精神支柱,更為全島官兵的信仰中心、至今仍然香火鼎盛、保佑官兵弟兄在島上戰備及生活工作服役平安順利。 (上)
-
記 憶
海上折騰飛行光線成愛的角度 拋射意境渲染肅穆氛圍 沿岸碎片玻璃清楚整個故事 小小崗哨一片天地 禪示如此明白 端著夕陽灑落的遼闊 眼淚好遠好遠 在20歲交換日記左岸 在風囂張狂野的那時 浪一直沒變拍擊的聲音 交換是某些時間更迭 破著礁岩小立 沒有重來的慾望 陽光斯文起來 在褪下的S腰帶和槍枝間 我們逐漸柔軟的腦袋 配合身材散落 僅僅留下惟一的紀念 記憶 (稿費捐大同之家)
-
一首歌的意義
她告訴我生命中的一首歌:「往事只能回味」。是劉家昌為尤雅寫的歌曲,人年紀大了,許多往事只能回味呀!她才四十多歲卻已成洗腎的腎友,她苦笑著說年輕時不會設想,飲食不正常,不懂得養生,如今受這苦惱。又一位腎友說她要聽「雨中鳥」,她的心境也似雨中孤鳥那般淒涼。朋友聽完我的口述,問說:「哎呀,接觸那麼多病患,情緒會不會被感染呀!」還好耶,我是帶著正能量去到醫院的,傳送歡樂給大家,即使點歌當中有甚為悲涼的也可聽聽他們的故事,讓對方有一個抒發的窗口。 我居住的社區前里長,每回有餐會,只要有他唱歌的機會,必點「心在故鄉」這首歌,我可以感受他在開票時輸給新對手一百多票的心境。後來他接任宮廟的主委,把更多心思放在宮廟的經營上面,就少聽他發牢騷了,再一回就聽他唱著「黃昏的故鄉」,我猜想他還有著東山再起的念頭,只有默默祝福他。 每個月我們到養老院(或稱養護中心)去付出,到點歌時間我都不慌張,我不是全才,因為我們有幾位精通樂器的好夥伴,只要我的歌本沒有的或是不會唱的,總有人跳出來,吹奏或彈唱來化解危機。某回一位老伯要聽羅時豐的「買醉」,臨時找不到救兵,我靈機一閃,搜尋手機內的歌詞,清唱加上旁邊朋友打鈴鼓伴奏,阿伯聽完後滿意地點頭,這真是臨時抽考。原來阿伯年輕時嗜酒,後來人生變成黑白的,如今肝臟常常出狀況,唱完之後,再陳述:各位鄉親大家保重喔! 有位活潑的阿嬤要聽「癡癡的等」,問她原因,她說家人好久沒來看她。有位阿桑總愛唱「可愛的家庭」,一定淚流滿面,她唱完也得到情緒的抒發。這個月再去時,那位阿嬤沒有出現在大廳,我也不敢多問,做好當下的工作。 曾經有個周日上午,因為大家有事缺席,彼此沒有聯繫好,某安養中心的住民一直等待我們,他們「等無人」十分懊惱(或氣惱),我自責又去電向社工道歉。 我就這樣在醫院、養老院和樂齡中心、日照中心等地,陸續彈唱了五年,中間雖然曾經「卡關」,遇到瓶頸暫停幾回,然而理智總是告訴我,一個有正能量的人,充電之後如果不再去付出,那些電還是會慢慢流失殆盡,所以還是要再出發啦!
-
【小說連載】 烏番叔
「那我們就帶著孩子一起上船,慢慢划,划回金門去。」 「你念念不忘金門,我能理解你對原鄉的想念,可是現在畢竟不是時候。總有一天,我一定帶著孩子陪你歸鄉,若被鄉人叫番婆我也心甘情願。」 「沙瑪,妳終於能體會一個遊子的心情,我前天竟然還做了一個夢。」 「是不是夢見春枝說你沒有良心,在這裡娶番婆?」沙瑪認真地問。 「不是。我夢見春枝跟人家跑了,古厝沒人住、沒人修,經不起風吹雨打而倒塌,祖龕裡的神主牌位被壓在瓦礫底下沒人祭祀。果真如此,我實在太對不起祖先了。」 「幸好是春枝先跟人跑,過後你才娶番婆,要不,你們王家祖先一定不會原諒我。」 「妳可要記住,妳們信仰的是回教,我們信仰的則是道教。如果有一天妳和孩子跟我回金門,可得跟我一樣,拿香、跪地、拜袓先。」 「你放心,我知道入鄉隨俗這個道理。雖然你娶的是一個番婆,但我保證,番婆不會讓你在村人面前失禮。」沙瑪信心滿滿地說。(一九三)
-
厝邊左爿的苦苓樹
苦苓樹不顯眼的立在那兒,並不知道它的來由,也不清楚什麼時候開始生長的。 它卻自自然然的生長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在樹下過生活,一切是理所當然的。 特別是夏天收穫的季節,它就是一把高張的大傘,在涼爽的陰影下,我們忙著農活,雞鴨成群地在樹下轉來轉去,吵鬧、嬉戲、撿食。涼風拂來,舒爽了忙碌又焦躁的心情,讓農忙的煩躁得到清涼的片刻,也加速了農活的進度。 在我們加添冬衣時,苦苓反倒褪去一身的綠葉,只留下硬筆描繪出的骨幹與枝條,望天伸展,不管呼嘯的北風,顯出一身傲骨。走出厝門,我習慣性的向左一望,欣賞一種望天挑戰的性格與不畏懼寒冷的志氣。在寒氣叫我畏縮在厚厚的冬衣裏時,那寒風卻只能在苦苓樹幹間穿梭、挑戰而無法叫它有丁點的怯意。 在北風漸遠,冬衣漸次收藏,大家展開一年的忙碌時,苦苓再次添上綠意,葉間漸漸開滿低調的淡紫色小花。花兒舖滿地面,樹上也在不經意間佈滿一粒粒不起眼、小圓形的綠色果實。果實轉黃、掉滿地面,綠葉更濃厚,苦苓又再次張開那遮陽的大傘迎接我們的生活。 在青一色的木麻黃路樹中,苦苓樹是少見的。木麻黃總是不動聲色,不論寒暑,一整年都是「清湯掛麵」一成不變的,一副戒嚴尺度的「學生頭。」木麻黃也有風獅爺的威嚴,鎮住了狂野的北風,田裏的沙土得以安生,不致漫天飛揚,減輕了生活的苦處。細長的木麻黃葉像是柔弱得掛不住似的,整年都掉一地,尤其在寒風吹襲時,更是掉得厲害,不清掃,就堆成厚厚的一層。枯黃的木麻黃葉總是被一掃而空,成為灶裏燃燒的熱力,轉變「大鼎」裡的食物,餵飽飢腸。木麻黃毬也有浪漫的時候,在製作「糕仔粿」時,是天生的模子,在切成菱形的糕上,印上整整齊齊的紅色花海。 在他鄉遇到苦苓樹,卻有一種「遇故知」的親切感。公園裡有一個區域是用挖池子的土堆起的月牙形小土丘,就著月牙隆起的部份,在外圍種植了一圈苦苓樹。跟厝邊的苦苓樹一樣,季節轉換,它們的容顏也跟著變換。 假日的午后,我到公園裡繞圈子。公園裡像市場一樣的擁擠、同樣的熱鬧,仿若人生百態的博覽會。小嬰兒在父母的襁褓中,不時享受全般的呵護,只要把嘴角上揚,父母仿若得了全世界最大的獎項一樣開心不已。孩子們在溜冰場上,全副武裝,學著以優雅的姿態,滑進人生的競技場,父母又擔心又專心的,眼睛隨著一圈又一圈地轉動。愛跑跳的另一群,在草地上追逐,或在空地上你追我趕,或在不允許騎乘的腳踏車上橫衝直撞。愛狗的人,讓狗在走道上隨意奔跑,狗兒相遇時,不時以最「狠」的熱情相互打招呼;只有少數依照規定在規劃好的遛狗區域讓狗兒放鬆心情,盡情跑跳。籃球場上,不服輸的志氣,舉起雙手,一次又一次地拋向籃框,在空中劃出成功或失敗的曲線。在亭子裡高歌一曲的,用盡全力擠出嗓音,在空氣中迸出哀怨的老音符。大榕樹下,音樂帶動了舞步,讓大媽們反轉時空,暫時回到青春舞曲。大草地上,勤養生的,伸展腰身,揮動手臂,用功地讓逐漸僵硬的人生,得到稍微柔軟的片刻。更多的低頭族,盯著手機前進,公園只是路過。抓「夢可寶」的,某個時間點會擠在圖書館前的空地上,動作相似,專心致志的抓取手機中的寶物。那些滿臉風霜,坐在輪椅上的,按照時間表坐息,在幫傭的推動下,集結在不同的角落,輪椅橫著排成一列,整齊劃一,是人生成果的展示;幫傭們則聚在一旁,交換心得或食物。看著他們盯住前方的呆滯眼神,時間似乎有點多餘,這個世界似乎正在慢慢的靜止了。 苦苓樹以五公尺的間距栽植,步伐往前,苦苓的姿態也跟著轉動。一株消失在背後,另一株出現在眼前,用伸展的枝子互相交會,像是無止境的圈圈。在有陽光的日子,苦苓的身影會長長的投射到小土丘上,好像苦苓在說,這一天已經站累了,躺在草地上休憩片刻吧。 厝邊左爿的那塊空地,苦苓樹兀自地生長著,不問世間的冷暖。
-
鴿子與世貿大樓
1991年,我到波士頓參加「家族治療研習」後,順道去紐約旅遊。在帝國大廈八十六樓的觀景台,遠眺紐約天際線、俯視曼哈頓美景時,發現這隻鴿子停在護欄,這兒將近有三百多公尺高,牠像老鷹般雄偉的看守這座城市,敬佩之餘,就以牠為主角怕下照片。 近日翻拍這張照片,鴿子的影像逐漸隱去,在牠背後哈德遜河畔的世貿大樓,逐漸的清晰起來,黏住了我的凝視。也許,2001年911恐怖攻擊事件,目睹雙塔被毀受到的間接傷害,現在還留在心底。世貿大樓在照片裡,當初只是「背景」,現在變成「形象」了吧! 心理學家曾提出「形象與背景」論點說:人類的知覺有限,不能同時處理所有的訊息時,會將自己特別在意的訊息或刺激,視為「形象」,然後讓其他的訊息或刺激成為「背景」,幫助我們能夠專注在該專注的地方。 鴿子與世貿大樓之間,形象與背景間的轉換,宛若人生境遇的起伏無常,發人深省、啟示良多。
-
外公欸芋仔
「阿公,你要出去喔?」 「對阿,去種菜。」退休數年的外公,在這一兩年重新找到新的興趣,就是種田。 在距離家大約兩公里的河堤步道旁有一條模糊地帶,跟河堤一樣長、寬約三公尺。地被劃分在步道內,卻沒有被建設,任由其生長雜草。漸漸地就形成了群雄割據的狀態,一個個老爺爺跟老奶奶各據一方來種田,剛好父親工廠在旁邊,所以也佔到面積最小的一塊。 在晚餐的談話中,外公得知有這塊地的存在,隔天天未亮從家中深處找出鋤頭,戴上斗笠配著菜籃,腳踏車一踩就騎向田地。中午吃飯時間家人焦急著找不到他,才接到父親的電話說外公還在太陽下整理田地。 在他的巧手下,原本雜草群生的田地改造成有著木製棚架的開心農場。除了下大雨讓他無法出門外,兩年來幾乎天天到田裡報到。有收成時的夜晚,飯桌上他都開心的跟大家分享成果,軟嫩的地瓜葉、香甜的絲瓜、清脆的小黃瓜再配上他好不容易栽種成功的芋仔。 愛好食物的個性來自於原本廚師的工作,雖小卻井然有序的田地、雖少卻肥美豐盛的作物,讓經過河堤旁的人都忍不住多看一眼。同樣在河堤栽種的人們,也常常向外公討教方法。他會細心講解後再去幫忙栽種,時常把自己的作物拿去與人分享,還把自己的芋仔做為種子拿給隔壁田地的阿伯,跟他一起種植好吃的芋仔。 近八十歲的外公,身體一年不如一年,半夜會被腰疾痛醒,後來只好穿上護具、拄著枴杖,漸漸地減少他的外出活動。後來每天都待在家中的外公,在父親回家之後都會好奇的詢問,他的芋仔長好了嗎?地瓜葉應該可以採了,有空的時候去一趟吧! 那陣子父親剛好工作繁忙,相隔兩星期後回到田地,地瓜葉田空了、棚架上一條小黃瓜也沒有,但最疑惑的是,芋仔呢?父親走進田裡看著被人拔的亂七八糟的景象,才發現原本種植芋仔的地竟然被圍進了隔壁阿伯的範圍裡。當初外公為了方便幫隔壁拔草,阿伯就將兩地之間的網子拆掉,如今網子被重新拉了起來,外公最喜歡的芋仔田也被佔據。 憤怒的父親在數小時再度前來找隔壁的阿伯,語氣平淡的詢問他說:「為什麼我岳父的芋仔被圍進你的田了?」 「哪有,這全部都是我自己種的啊。」大約五十歲的他咬著檳榔,一臉不屑的說著。 「我岳父都在這裡種兩年了,地多大我們會不知道?而且你當初開始種芋頭,不就是我岳父給你的嗎?」 「唉,你講這麼多不就是想要芋仔,算了啦,你要的話就隨便你拔,不要說我沒肚量,連一個兩個都要跟你計較。」氣頭上的父親不想與他繼續說話,轉身就離開。 回到家後,外公再次提起田裡的事,父親不想讓他難過,便應付著這幾日會過去看看。過後他與母親討論該怎麼做,母親說道:「既然他說隨便我們拔,那我們就去拔芋仔,諒他也不敢說話。」 隔日上午父母驅車前往田地拔了兩顆芋仔。就在那日下午,父親再度前往想要收拾田地,這段時間暫時停止種菜,發現隔壁阿伯的芋仔被拔的一乾二淨,跟早上完全不一樣,他問阿伯:「你的芋仔呢?」 「不知道哪個死沒水準的給我偷摘,我就把它們全部摘掉,甘願不吃也不要給那種偷摘別人芋仔的小人。」 「是我摘的,說隨我摘又說我是小人。那我問你,把八十歲阿公的芋仔整片占為己有的人是什麼人?」他惶恐的轉了轉眼珠、嘴巴一開一闔的想要辯論些什麼,父親只是靜靜地盯著他等待回答。 「我……我這次就不跟你計較了啦!」他丟下這麼一句話,就坐上摩托車離開這尷尬的場合。父親將地整理乾淨後,把兩顆芋仔拿回家給外公。 「這芋仔生的金水。」外公開心的拿進廚房,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沒聽他提起種田的事。
-
風中的情話
因為我不是你 像天那樣高 我只能低空掠過 我的時空鳥飛翔 窮目所及 立夏的夕陽是專屬的視窗 帶著另一種顏色 飛向更遠的海洋 像我們所詠歎的風景 跳動而燃燒的霞光 逐漸在我們周圍褪色 對於無法上岸始終存在 始終是海水撩撥的前方 我們沿著晃眼的嚮往 將款擺的風 交付一浪趕過一浪 去旅行,去那不曾到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