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在某些方面我會心不在焉,甚至是一個很「混」的媽媽。 女兒從英國遊學回來,星期六是她們的成果發表會。老公在LINE裡邀請我,與他一同去看她們的成果發表會,我選擇已讀不回,其實我心裡是不想去的,總覺得應該會很無聊,很浪費時間才對,一堆小毛頭上台演說英文,應該很沒有看頭,只想趁著假日,把家裡澈底清除打掃一遍。 心裡另一頭的聲音卻說著:「妳是媽媽,好歹嘛看一下,至少這是女兒成長的軌跡啊!」心裡掙扎了一下子,最後還是選擇與老公一同前往,去看她的成果發表會,畢竟這種機會不多。 進場時,看到講台上已經在成果發表了,旋即找了個空位坐下來。女兒從小就很獨立,與兒子很不一樣,很少讓我煩心,我常覺得她是生來報恩的。 打從她一歲多開始,會坐上餐桌吃東西之後,幾乎都是她自己吃,很少我餵食;青春期第一次MC來時,我也只告訴她一遍衛生棉的使用方法,及應該注意的細節。可能是小時候母奶餵食到二歲多,抵抗力很夠的關係,很少生病,偶爾犯感冒,頂多喝點溫開水,睡上一覺,也很快自己會痊癒,與她的相處就好像朋友一般,很舒服,很讓人窩心的一個女孩子。 我很喜歡她「守信」的個性,每次麻煩她做任何事情,雖然都是芝麻綠豆的小事,例如:煮晚餐時,我可能在忙別的事情,呼喚她與兒子下樓來幫我,同一時間回應說:「好的,馬上下來。」可是屢試不爽,下來幫忙的總是她。 像她這樣順順意的孩子,不叫人喜歡還真的很難,我也發現她在學校的人緣很好,由她每年生日時收到的小卡片,堆積如山的禮物,及來家中一同做科展的同學們口中,便可探出端倪。 她的一些生活習慣,在我眼裡都是屬於高標的,有時候我這個做母親的都自嘆弗如,像這次的英國遊學之旅,我只是負責把錢湊足,讓她完成繳費的動作,及幫他換了英磅六百元,當作她在遊學期間的旅費,其餘的行李及民生必需品,都由她自己親自操刀,完全不假他人之手,只覺得一個十四歲的女孩子,怎麼能打理得如此完善,回想當年十四歲的我,也是如此能幹嗎?印象當中十幾歲的我,好像沒她如此機靈,比她還「呆」一點,也「懶散」一些。 小孩子愈是獨立,父母愈是省心,可是無形當中,注意力、關心程度就會少了一點,或許常會忽略,我必須很誠實,兒女當中父母通常也會有濟弱扶傾的傾向,會花時間在需要惱人的人身上,對於自己能夠自立自強者,就會少花點心思。 總覺得女兒是生下來報恩的,正如她所說的:「她是天上的星星下凡來,做我寶貝女兒的!」
-
月夜獨白
憂愁使我像一道彎月, 擁抱著自己的陰影。 無邊無際的虛空, 長長久久的旅程, 靜悄悄、黑漆漆、孤零零…… 隨處散落的淚珠, 化作閃爍星光點點。 縱使有萬家燈火明滅, 有百川湖海映照, 我的心皎潔的光亮, 到底是寒冷到失去了所有的伴侶。
-
芳香萬壽菊
您曾體會過親手摘下盆栽中的香草葉為自己沖泡一杯茶飲嗎?那真是療癒! 最早栽種的香草是甜薰衣、馬鬱蘭、甜菊,但都很難過酷暑。直到在台中買到了一盆可愛的芳香萬壽菊,才深刻感受所謂的「知難行易」!原來美花盆插(艷黃色花朵給人溫馨的感覺)之後可延續其生命! 芳香萬壽菊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飄散出甜中帶野的百香果氣味,葉片有似水果的香氣,也帶有一些檸檬與少許薄荷的味道。而乾燥後的萬壽菊飄散著濃郁的香氛味,泡茶飲用能達到紓壓芬芳。 沖泡方式:親手採摘後酌量熱水沖泡,靜置3-5分鐘後,為自己送上一杯清純淡雅的散發出淡淡的百香果味茶飲(葉子背面有一粒粒的,為香味來源)。爽口而健康喔! 若再加上數朵沒有加任何味道的蝶豆花以及檸檬變幻出漸層的藍色、紫色……,邊飲邊看著美麗顏色令人身、心、靈放鬆!
-
【小說連載】 烏番叔
公司新造的遠洋漁船「長春號」不日即將交船,曼麗老闆娘將親自來印尼主持下水典禮並擲瓶,是否會順便到公司看看則不得而知。於是烏番叔和沙瑪莫不神經緊繃,惟恐出什麼差錯。然而,曼麗老闆娘此次來印尼則是透過關係,由班達亞齊特區政府某單位負責接待,並決定於典禮結束後隨即搭機回新加坡,這才讓烏番叔和沙瑪放下心來。但烏番叔身為公司經理,當然也得到造船廠的船塢參加下水典禮。他惟恐當日有印尼的官員或名流參加,而自己的印尼話則是一竅不通,只好帶著沙瑪在有必要時充當翻譯。 是日上午,新船已拉起五彩的綵帶,掛上紅色的彩球,並用紅色的細繩綁著一瓶香檳酒吊在空中。參加典禮的貴賓已陸續來到,曼麗老闆娘在班達亞齊政府官員的陪同下,乘坐一部黑色的高級轎車來到港區。她華麗高雅的穿著和妝扮隨即引起一陣騷動,烏番叔見狀趕緊上前致意,她則親切而大方地和他握手,並交代他說:「典禮結束後我有話說。」隨即走到人群中和官員名流寒暄。 不一會,下水儀式開始,來賓致詞後就是擲瓶。只見曼麗老闆娘從一個墊著紅布的禮盤,拿起一把精緻的小斧頭把酒瓶擊碎,船身隨即滑入海中,並拋撒彩帶、嗚笛慶祝,來賓也鼓掌慶賀。(一八九)
-
【大內啟示錄】 掉了一本「紅皮書」
一、前置 這故事裏頭要講的「紅皮書」,可不是上個世紀的六、七十年代對岸「文化大革命」時期空飄到戰地前哨金門─俺們司空見慣的《毛主席語錄》(簡稱《毛語錄》),而是當年「七海內衛區指揮所」為國家安全緊急機制啟動前須即時通知各軍事首長聚會應變所專設的通訊名錄,因封面紅色故以「紅皮書」稱之。彼時通信工具尚無B.B.Call,更無手機以資聯絡,僅能仰賴有線電話以及打電報聯繫唄,本事件標的之《通訊名錄》據當時肇事者-通信官梁所供稱略以,內容除記載各重要軍事主官級職、姓名、並含家眷在內的住址、電話,以備不時緊急通訊之需。 那年,經國先生準備繼任大統,幾已成定局,職司內衛特勤之本官邸「指揮所」亦將隨形勢擴編為「指揮中心」,梁通信官就是這個時候由老「士林官邸」的隊部指揮中心先遣過來大直要塞的「七海寓所」(經國先生指示,對其官邸稱「寓所」)內衛區重疊訓練俾順利交接任務的,只記得梁為顯擺自個地位之重要,除了向所內同仁張揚這本其所保管之紅色封面上印「極機密」「限閱」名錄的重要性外,並常隨身攜帶,不時向衛士們炫耀之,以及休假外出置於透明上衣口袋內,有藉機抬高自己之不凡身分意圖;猶記當時文件等級的區分,依高低序分有「絕對機密、極機密、機密、密」等四個等級,當時為了擴充成「指揮中心」之前置作業需求,「小兵仔」辱承內衛區指揮官劉副座之抬愛,忝為《內衛區反空降防衛計畫》助理修編,乃有機會首次接觸到同列「極機密」等級之該原訂計畫書,足見「極機密」層級文件之重要性不一般!合先闡明。 二、前奏 由於指揮中心擴編在即,「小兵仔」事先已被通知不久即將調離該所,蓋指揮中心將回歸由編制軍官執勤。劉副說:「看看你想去哪裡,想好告訴我,預做安排。在尚未接到新職派令前,我有個不情之請,還是要麻煩老弟多辛勞,幫忙策訂完成諸防衛計畫,以及協助隊部程士官長完成簡報相關圖表設施含兵棋檯之初步規劃建置工作,先犧牲輪休,等諸工程告一段落再一次讓你休個夠,你看怎樣?」 唉,「小兵仔」我能怎樣?想當初我因政治考試及讀書心得論文競賽著有佳績,承您看得起,將我調離「站2歇6」的衛哨勤務,安置在人人稱羨的指揮所內當班,也便於國防部蒞臨政治大考前,預為模擬試題迭次施測於內衛區奠定決勝基礎(彼時「士林官邸」我隊轄有三個區隊,俺們這邊兩個區隊,為隊部出題普測前,雙方各由一位副隊長領軍互別苗頭爭取榮譽,「小兵仔」我可是使出渾身解數卯足全勁以赴,乃能技壓士林,略勝一籌,不負所託,莫不把士林另一愛面子之劉副氣得老羞成怒(後來等到機會,一俟俺退前調進士林「內衛區隊」其所屬地盤,也就藉機狠修一頓),而士林那邊預作模擬測試者,正是隊部職司普測之賈政戰官出題,敗北結果當然是令其咬牙切齒自不待言。詎知三年以後,物換星移幾度秋,退伍後的賈政戰官與「小兵仔」相逢於公務人員考場同為應考生,放榜時 「小兵仔」以優異成績名列在前,惟遍尋不著老賈名號,自是名落孫山矣),由於副座您的關照,我「常士役」八年半再簽留營一年做為報答知遇之恩,孰料時移勢易,再不能同甘共苦並肩作戰,夫復何言? 也就在「小兵仔」完成任務後補休假期間,斯時同在指揮所「士代官職」之衛士莊XX(金門下莊人,曾以「隊上那些領導幹部都沒什麼才能,卻領高薪」為誘因企圖說服俺,邀同往專修班受訓「大丈夫當如是也」以開展錦繡前途,終被予婉拒之,該員後來雖如願晉至上校,然天不假年,終以病歿,故事容另敘)匆匆來住所通知取消休假,有要事須急返部報到云云,經火速歸營始知:通信官所保管之極機密的「紅皮書」不見了! 三、前搜 在尚未釐清究係保管人自己攜出遺失,抑或同仁等有竊取之嫌之前,除再三調查套取當事人口供以利偵搜方向外,並同時要求內衛區所有官士坦白從寬,或能亡羊補牢,也不知以金門籍居眾之衛隊成員誰出的神主意─竟然一尊神像也被請了來安放在劉副寢室邊間,一俟劉副逐一垂詢所屬調查畢,官士們一一向神像舉香立誓絕對句句屬實不敢隱瞞,否則……就差沒斬雞頭灑狗血呢!蔚為當年內衛區「不信蒼生信鬼神」神鬼交鋒之一大奇觀。 也就在不敢上報,暫時封閉自行處理之步步驚魂中,有一住盤山頂堡籍之衛士翁增恆(與「小兵仔」同為野戰部隊甄選入邸─為我11梯次「雙獅護盾」隊徽之始創者,如附圖)突然憶起不久前站崗適逢通信官外出休假,交會趁機彼此攀談,親睹該紅皮書置梁左胸前白色透明上衣無扣口袋內清晰可辨,嗣經對質見證、反復推敲比對當事人遺失時間點若合符節,爰鎖定梁員攜出遺失最具可能。於是,沿著營區出口北安路連接一號警衛走廊(圓山監察哨轉中山北路南走),還有梁員休假最常流連忘返「撿落翅仔」的西門町一帶,即刻動員責成當地憲警「地毯式」搜索,就連沿途草坪樹叢、垃圾桶、天橋、地下道、陰溝亦不輕易放過,另分兵一路─派我隊人員直趨梁住家翻箱倒篋,後來據參與其事烈嶼籍衛士洪南賓返稱:「就連梁兄哥的老婆褻衣褲皆一一抖開,鉅細靡遺詳加搜尋,狀極狼狽!真叫『情何以堪』!」 四、前途 此事(搜查「紅皮書」下落)可以預知是不了了之,蓋以梁員攜行遺失可能性極大,卻已經歷數日,黃金搜尋時間已然流失,再行搜索如同大海撈針,自然落得屍骨無存,最終結局僅能對人做出處置:調梁員至台中中興嶺的第X軍團任職,若非該員其父在海3軍區任上校政戰主任職,恐怕其就得循例調外島。這件事明白告訴俺們:朝裡有人好做官(本案株連有:時調「警安組」的原政戰官賈少校、以及俺集訓時區隊長姜〈專修班畢業的砲兵少校〉,渠等同為當年與梁兄哥假日花天酒地臭味相投、徜徉西門町者)!不像俺同梯戴XX(其弟曾為中和區里長、民代)因酒醉壯膽,一時衝動為解長年受壓抑禁錮之心靈,竟心血來潮冒充起督導官,闖進「中衛區」大直忠烈祠對海軍儀隊作緊急集合耍耍官威,旋被識破,我隊即行檢討處置─外調金門俺的老東家─班超部隊步兵營,那年休假巧遇於金城新車站,他說:「運氣甚不好,剛好下基地準備營測驗……」語甚悲苦。 而多年後,原七海第1據點坐班哨精英衛士─國慶兄戮力從公─晉為中和市主秘,曾語予曰:「戴XX在其弟民代關係運作下,得以充任清潔隊員,惟常在公所見其(民代)弟一身西服革履人模人樣對其兄頤指氣使、指指點點,語多不敬與不遜……」。 鄉親啊!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試看當年外省二代郎,不憑本事靠關係【註1】,方能躋身大內「禁軍」間【註2】,一旦事發難擺平,終有依恃仍保官位只是任職單位改。唯有可憐金門人,朝裡欠缺關係兼背景,遭受不平待遇時有之,即以禁軍統領不過上校缺,就是不給金籍子弟膺此榮譽職,須知衛隊乃為金門特勤子弟發跡處,幾成浯鄉子弟薈萃大本營,有歷史傳承光輝史頁昭然在;昔有「無湘不成軍」,兩蔣任內倘無浯島鐵桿兄弟獻身難成禁衛軍,平素輸忠心、披赤膽,終是難討歡心掌領大內親衛隊,徒令多少基層上爬特勤上校浯鄉子弟寒心之餘長留遺憾在人間【註3】。 【註1】當年由外部調邸軍官,除借重部份政戰學校體育專長者入邸傳授戰技外,率皆具關係背景之外省二代,即以本案主角通信官為例,倘無其身家背景庇蔭,以其五短身材、其貌不揚,談吐庸俗,寫字奇醜不如小學生等等實際之拙劣條件,能被挑選進邸服務乎? 【註2】史載:唐高祖曾由太原起義的軍隊中選拔出三萬禁軍,負責皇宮的守衛工作,稱為「元從禁軍」;到了北宋,禁軍可分為殿前軍及侍衛親軍,殿前軍為主要精銳部隊,相當於民國之國府衛隊(大陸時期組織龐大,全盛時期號稱「總隊」,首長編階少中將銜),也就是撤退抵台後時勢變遷為以大多數金門人為骨幹的「精忠衛隊」。 【註3】曾有多位當年效忠大內官邸晉至上校階離退者語予曰:「我們金門士校出身晉至軍官上校者最是可憐,升遷時刻常為有權之上司瞧不上,往往金門人居多數的衛隊之首長出缺,硬是不給金門人,說什麼學歷低、素質差……」。有司殊不知當年兩岸對峙的年代,雙方國家領導人(蔣、毛)並未具備什麼顯赫之學歷,老毛固毋庸論矣(但當年土八路對國軍歸順官員曾諷刺曰:「你們用人講的是學歷經歷,我們這裏端看能力」洵一語中的);即以老蔣為例,雖身分證上登錄的最高學歷是「日本士官學校」,但有幾分證據講幾分話的李敖曾於談話性電視節目中明確指出:「遍查日本士官學校各期畢業學生名錄就是查無蔣介石其人」其學歷可見一斑。職司國家重責大任之領導人並不以學歷為依歸,一個總綰大內鷹犬衛隊統領具備「赤膽忠心」不是更宜優先於學歷考量嗎?
-
向過去的自己告別
隨著年齡增長,視力退化,那些看待世間是非對錯的標準界線,也日漸模糊了起來。 從前覺得要緊的事物,現在回頭望,也已無關輕重。生命中到底有什麼是絕對不能失去的呢?黑髮失去了烏溜,皮膚失去了緊緻,皓齒失去了白皙,眼神失去了夢想耀動的光澤。無論手握得再緊,時間依舊泰然自若的從容流逝。既然如此,那就放下吧!鬆開拳頭,放下包袱,捨棄窠臼,輕輕的,向過去的自己告別。 向過去的自己告別,為了迎接更燦爛的未來。失去既是必然,得到也毋須竊喜,只要珍惜曾經共度的時光,存封沿路的風景,在還沒失去記憶的時候細細咀嚼品味,在還沒失去勇氣的時候慢慢展翅,飛翔。
-
【小說連載】 烏番叔
「妳說的不無道理,但它是兩種不一樣的情境。聊天固然能增加彼此間的感情和瞭解,但親密則能生小孩啊!妳不是說要年頭生一個、年尾生一個嗎?如果不經常親密是達不到這種成效的!妳說是嗎?」 「我肚子裡不是有一個了嗎?所以今晚就不必多此一舉了。好好休息休息、養精蓄銳,今年年頭幫你生一個,年尾保證再為你生一個。這樣你該滿意了吧!」 「沙瑪,我可是精力充沛,並不需要養精蓄銳,一旦戰爭爆發,照樣能衝鋒陷陣啊……。」 烏番叔一翻身,夜已更深了。他們的親密行為雖非新鮮事,但仍然如膠似漆地纏綿著。倘若這一胎真能得男,烏番叔勢必會高興得跳起來。儘管孩子的母親有印尼人的血統,出生時或許會有類似母親的膚色,可是他的父親則是標準的金門人,原鄉的祖先正等待著他們回去祭祀。如沒有沙瑪這個番婆替他生兒育女,烏番叔勢必要斷後,所以他會珍惜與她所生的每一位子女。即使被一些無聊之徒說是番仔囝,他也將欣然接受;沙瑪若被稱為番婆,他依然會終生守護著她、愛她,不會有所改變。(一八八)
-
再見「毋忘在莒」
「好漂亮的青天白日滿地紅」迎風飄逸的旗幟下,藍色海軍、綠色陸軍、黃色空軍,陸海空三軍將上齊力撐起插在綠油油金門島上的國旗,齊賣力、心一致專致的神情,「保衛金馬」四個紅色大字,印在「第五屆軍人節紀念」的郵票首日封上。鮮紅總統府郵戳印著「台北」兩字,右上角一枚棕色版畫刻製的郵票上,「毋忘在莒」四字深深刻印在巨大石頭上。 「『毋忘在莒』,蓋有軌於齊安平君田單,以區區莒、即墨之地,盡復齊七十餘城,特勉國人毋忘此義,必日以反攻復國之志相勉也。」幾乎所有人都忽略旁邊被樹叢擋住的「毋忘在莒本義」碑。明白告示提醒前線軍民,毋忘失去大陸之恥,效法「齊安平君(田單)」之反攻復國精神,並鼓舞台、澎、金、馬軍民光復大陸的士氣。 「中華名國四十八年九月三日」圓戳蓋在郵票一角,烙下歷史性的一日。距今,盡四十年頭。郵票雖泛黃,在金門「枕戈待旦」的歲月依舊鮮明……。 「船已到料羅灣,全副武裝,準備搶灘……」急促哨音夾雜連長斥責聲:「還不快,想被老共砲火打死呀!」黑夜中摸索,窸窸窣窣聲中,摸不著頭緒的大兵們,已被秘密分發進各單位。 「這是什麼鬼地方呀!手錶上才顯示七、八點時候,除了白牆壁,整間「招待所」雖隔著厚厚兩層窗簾,可以感受外漆黑一片,除海浪拍擊沙灘的撞擊聲,連蟲鳴鳥叫聲都聽不見,更別說是鼎沸人聲。在台灣,現在正是華燈初上,都市才開始沸騰哩!鄰近電視聲,街頭叫賣聲,車燈亮晃晃奔馳,喇叭聲浪不曾間斷。 怎麼,來到金門第一天夜晚,腦海裡台灣帶來的歌舞昇平景象,在此,黑夜裡彷彿看見一把上緊刺刀的長槍,正悄悄瞄準心口隨時虎視眈眈桶你一刀。 接下來由飯來張口、茶來伸手的「寶島台灣」公子哥兒,蛻變「戰地金門」枕戈待旦同袍共吃大鍋飯的捍衛戰士。 一年的軍旅生活,歷經防守大小金門,「毋忘在莒」雖不曾親炙,四字深深刻印在腦袋裡,直至移防台灣,卸甲歸田後回復「老百姓」生活。 「團結奮鬥,雪恥復國」八個字的意義,戍守盡門時,不僅朗朗上口,還一度刻骨銘心,返台後呢?如今,「毋忘在莒」印象漸漸模糊,那已是彼端「戰地金門」曾經響起的鐘聲呀! 「毋忘在莒」石碑前,絡繹不絕喧嘩嘻鬧的「大陸」遊客,早已取代荷槍實彈日夜捍衛國土的軍士們。 國共敵對氣氛依舊,敵我對立意識仍存,震撼人心的軍歌已隨歲月遠逝……。 再見「毋忘在莒」,「毋忘在莒」再見!
-
【滿庭芳】 詞詠鄧麗君
大眾情人, 敬軍歌后, 名魁華語歌壇。 〈雲河〉〈海韻〉, 曲曲沸臺灣。 歌影視--揚三擅; 樂慈善--佳譽騰喧。 悔年少, 金陵輟讀, 赴美夢重圓。 窘途於日本, 返華義勞, 聲播中原。 大小鄧, 分持日夜雙邊。 君在金門前哨, 笑納了--十億人緣。 悲其猝! 「褒忠」麗女, 香魄入「筠園」。 這首「滿庭芳」採用的格式是:雙調,前後段各十句,共九十五字。依《詞林正韻》押「四平」韻。 鄧麗君是「軍中情人」,更是「大眾情人」。她曾被美國《時代》雜誌列入「世界七大女歌星」和「世界十大最受歡迎的女星」;二零零九年,她獲得「中國最有影響力文化人」網路票選第一名。 發行過的歌曲有:〈星〉、〈雲河〉、〈海韻〉、〈甜蜜蜜〉、〈原鄉人〉、〈小城故事〉、〈假如我是真的〉、〈我一見你就笑〉、〈路邊的野花不要採〉、〈月亮代表我的心〉……,還有〈思君〉、〈為君愁〉、〈君心我心〉、〈月下送君〉、〈何日君再來〉……。 她在日本歌壇獲致成功,但也曾因護照事件帶來無妄之災,反而開啟了人生的另一個契機,名氣迴響整個東亞。 「小鄧」在大陸擁有眾多歌迷,被與中共前領導人鄧小平並稱,民間流傳了「白天聽老鄧,晚上聽小鄧」的笑談。 她經常參與勞軍義演。一九七四年首次到金門演出;一九八零年又到金門演唱;一九八一年於金門巡迴義演一個月;同一年獲頒「愛國藝人」獎座;同年,台視為她播出兩個小時的特別節目--《君在前哨》。一九八四年,她以「十億個掌聲」為題,舉辦《15週年亞洲巡迴演唱會》。一九八九年,她在金門「馬山觀測所」的播音站向大陸發聲。 這位演唱天才、一代巨星的本名是鄧筠君。她於一九五三年生於雲林縣褒忠鄉。一九六七年從金陵女中休學;一九七九年到美國南加州大學進修。一九九五年五月八日猝然殞落後,於同年五月二十八日長眠在金寶山筠園。
-
不朽的人
終於看了《冲天》。這部紀錄片講述的是,中華民國空軍在中日戰爭時力抗強敵的故事。 這部紀錄片有其企圖心,對這場戰爭提出超越傳統觀點的歷史解釋,包括新的中華民國史觀(而非舊的黨國史觀)、大量的女性視角,還有一點點的日本觀點等。但是平心而論,其史觀以及對於那個時代的解釋,仍然顯得單薄、脆弱,而有不足之處。 不過沒關係,「歷史」還是留給歷史學家傷腦筋吧!片中講述的「故事」很動人。 這些空軍健兒志在沖天,面對強大的敵軍來犯,結局是眾多年輕生命的殞落。我想,他們不是不怕死,而是相信生命有值得追求,而且高於恐懼死亡的價值。 片尾列出這些年輕飛行員的照片與殉國年齡,都是二十幾歲的小伙子,頂多三十歲,沒有一個人活到我現在的年紀。 相比之下,他們的生命如此短暫,卻已是不朽的人。
-
樂讀園內護魚記
數年前與周前主任至水族館購得錦鯉十尾、蓋斑鬥魚卅餘尾,置放於「樂讀園」苑內小池。一來池塘盎然生趣,增添娛情養性舒解案牘壓力,二來藉魚兒之吻,滅孑孓孳生,以維苑囿詩情。 倏地寒暑飛逝,人事已非,唯魚兒日漸肥碩,悠游自在。偷閒之餘佇足池畔觀賞群魚之樂,「樂讀園」為中正圖書館內仿古苑囿造景,林木扶疏,幽蘭謐靜、書香瀰漫別有洞天。苑內植桂花樹二株高碩於人,幽淡撲鼻、醒人清芳。池塘兩側聳立山茶花兩株,每於秋寒臘月之季,喜迎泠冽風雨乍開嫵媚,然不敵料峭雨瀑,憔悴殘謝,曇花一現實為憐惜。另有櫻花古木一株,昔落英繽紛為校內勝景,好景不常近年因染病遭斷枝修治,形如佝僂不復盛年英姿奪目。 苑有拱牆一面石獅殘存一座,前嵌「樂讀園」碑文、後有校歌碑記,立其間如置身騷人墨客之境,思古幽情油然而生。旁參天杉木與玉蘭花各一聳立,如似壯勇護持,林蔭遮日好不愜意。另竹柏、椰林、鐵樹與花卉圍繞頗有潑墨山水典雅之韻,僥倖得此職場之務可謂天降福氣。 每日至池畔觀賞,似入莊子:「鯈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之幻境,快意舒暢,無案牘勞形之倦卻有忘物世外之悅。殊不知惠子︰「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一語成讖,此景非魚不樂,悵然驚愕,焉知錦鯉與鬥魚色澤纖彩麗紋引來覬覦。初驚喜夜鷺棲息而不知危殆,猛回醒數尾錦鯉無蹤,唯存四尾匿跡偶見其探頭游於石縫與枯葉青苔下,鬥魚孳生無數尚不憂慮矣。 然四月見白鷺鷥翩然到訪,哀哉!群魚逃生不及,方知禍已深,獨存錦鯉一尾,鬥魚不及十尾。此景引來注目,遂上演一齣人鳥捉迷藏之戲,徒嘆弱肉強食,不忍驅離。 經數旬觀望,倖存者日不出游,漣漪不興,「樂讀園」內池魚無戲卻見水黽浮遊鏡月、鬥娘遨遊花叢間、蛛網騰開若荒原。憂孑孓趁虛而入,未雨綢繆,眾人皆議待夜鷺與白鷺鷥遠去,再來購置魚苗,一興風生水起,二滅孑孓之禍。 註:「樂讀園」為中央大學中正圖書館(舊圖),為名建築師陳其寬先生設計,方型建築物外為迴廊高挑浩然壯闊,內為天井庭苑盎然詩意。
-
【小說連載】 烏番叔
「我知道你是一個務實的人,我的選擇是沒有錯的,縱使將來帶著孩子跟你回金門,我也心甘情願。有人說,你們這些從唐山來的男人,一旦娶我們當地女人叫著娶『番婆』,生出來的孩子叫著『番仔囝』,即使這樣的稱呼含有一點嘲笑的意味,但番婆就番婆吧,我是不會在意的。」 「其實我們金門人到南洋叫著『落番』,所謂『娶番婆』也就是娶當地女人的意思,沒有嘲笑的意味啦!」烏番叔解釋著說。 「我們這裡的人因為種族的不同,不管是男是女生出來時皮膚就較黑。儘管和你們結婚,有黃種人的基因,但生出來的孩子有些還是會和母親一樣,皮膚黑黑的、眼睛大大的,一眼就看出是番仔囝。將來如果生番仔囝你可不能怪我喔!」 「不管生番仔囝也好,生金門囝也好,反正都是我們的囝,我們沒有不疼惜的理由。」烏番叔說後,輕輕地吻了她一下臉頰,低聲地說:「我們只顧著聊天,竟忘了還有更重要的事。」 「你不覺得有時聊聊天,增加彼此間的瞭解和感情,比在床上親密還有意思嗎?」(一八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