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妻 說
也曾巴洛克一個下午 影子走過溪洲 信仰走入旗山老街 五分車的旗尾糖廠 甜甜的夢 穿越時空的黑煙 留下妻的童年 土角厝的老屋 泥牆上有她留下的歲月 有她成長的刻痕 妻說再過去一點就是陳年往事 因為無法洗淨父親的記憶 一件蕉汁斑駁的外衣 是她永遠的痛
-
熱帶魚
神仙 神仙住在那裡 沒有人知道 經常在雲層中飛來飛去 還是像我家的神仙魚 沉默地在魚缸裡游來游去 日光燈 妹妹在日光燈下聽故事 聽著聽著 快樂地睡著了 在水族箱裡游動的日光燈 卻聽得忘了睡覺 泰國虎 有一種魚叫泰國虎 不喜歡住在森林 喜歡躲在水中的岩石裡 嘴巴很小 妹妹見了也不哭 小斑馬 上學時,馬路上有斑馬線 而我家也有斑馬線 在寬敞的水族箱游來游去 細細小小 不知道要給誰走 【備註】 神仙:常見的有斑馬神仙、大理神仙、金仙、陰陽神仙等。 日光燈:背部呈寶藍色,腹中間至尾端呈大紅色。 泰國虎:魚身米黃色,帶有黑色的斑紋。 小斑馬:魚身呈淺黃與黑色相間的線條,因體型靈巧可愛,被稱為小斑馬。
-
【小說連載】 老枝伯仔
你就先選擇一塊地把它整好,明年春天就可播種,幼苗我會幫你準備。如果老天能下即時雨,及適時加以施肥、除草、抓蟲,一定會有好收成。現在芋頭的價錢不錯,一畝地約可種植一千三百株,起碼能賣幾千塊,雖然辛苦了一點,但比種其他作物強很多。」國勝仔說。 「芋頭我種過,除了如你剛才所說的外,還必須注意一點,那就是今年種芋頭的田地,明年必須種植其他作物。因為芋頭的外皮有一種毒素,會存在田地裡,倘若年年都種植芋頭,將來芋頭長大,會有一個個小洞,也是我們所說的『蛀空』,賣相就不好。所以我們幾乎都是一季芋頭、一季地瓜輪流種。」林萬枝娓娓道來。(一○六)
-
仰望中秋夜空
是誰鬼斧 把每一顆礦石 雕琢成閃亮亮的星子? 可望不可及,璀璨的美鑽 愛作夢的人說 每一顆星子就是一張眼睛 偷窺滾滾紅塵 守護每一張綺麗的夢 交織真與幻的一生 月亮 一塊向太陽借光的璞石 糾結千古,有情人的心思 嫦娥長生不死 不知花容與悔恨 是否真的都不會老去? 玉兔,哪個神祕坑洞是牠的家? 日日夜夜伐桂的吳剛 砍不了中秋佳節的意興 能不能喘個氣 且與我對飲一杯? 把酒青天的東坡 對影成三人的李白 都哪裡去了? 月宮上築千年綿延不絕的夢? 紅塵依舊喧鬧 月亮還是月亮 是誰推移了歲月 走過,遍尋不著的足跡 卻在每個人的鬢髮上 結 霜
-
中秋節的回憶
中秋的夜晚,月兒份外明亮,爸爸邀約了老同事任伯伯一家來家過節。大人飲酒談話,孩子吃罷飯後各自溜出去找伴,任伯伯的幾個女兒仍乖巧的坐在庭院中,喝著茶剝著袖子,也吃著盤中的月餅,任家老三是我小學同學,她難得來,我只好坐著相陪。 任家大姐說我們來唱歌,唱什麼歌呢?他們家女兒都有音樂天份,可能與在教會唱詩歌有關,老三能彈得一手好風琴。大姐哼了一首藝術歌曲,我感覺太深奧了,問有沒有簡單好學的歌? 我的同學三女兒,大家都叫她「眉眉」,她說有一首歌很好聽也很好學,我問她是那一首,她回答:「月光小夜曲」。我請她唱來聽聽,她略帶靦腆的開口唱:「月亮在我窗前蕩漾 投進了愛的光芒……」。 柔美的歌聲由她嘴裡哼出,真是好聽極了!我聽出歌詞裡有「月亮」、「窗前」,還有「愛的光芒」、「靜靜地想一想」、「猜不透妳心腸」,在夜色中構成美麗的畫面,原來這是一首情歌,一位情郎向他的情人訴著衷情。 我立刻請眉眉教我這一首歌。大人還在高談闊論,我們在一旁學歌自得其樂。於是她一句句教著我這首月光小夜曲,也頗符合中秋夜晚的情境。我的音樂細胞不足,但是喜歡這首歌的曲調與詞意,就努力的學著,唱著唱著大姐也從旁指導,因為旋律簡單,歌詞好記,很快我就學會了。 中秋節過後,她們就少來家裡了。沒多久在市場對面,軍方蓋了幾十戶新眷舍,任家因為孩子眾多,申請由原村的小坪數換到了新眷舍較大坪數,新屋前面還有一個小院子,圍牆外種了一排油加利樹,能擋著西曬的陽光,在當時是十分讓人羨慕的眷舍。 讀書的壓力,加上升上高中不同學校,我們見面少了。高中我們分別從省中畢業,準備參加聯考。炎炎夏日最清幽地方就是天主堂內,光可鑑人的磨石地板,厚重發亮的寬大木桌,彩色明亮的鑲嵌大窗,我們在教堂內伴著蟬鳴作最後衝刺。在這裡我又看到了眉眉,她沉靜不多言,不像我話多愛搞笑,話談太大聲,服侍主的伯伯就會過來看,我們只好安靜下來。 「你知道皮蛋在哪裡嗎?好久沒看到他了!」眉眉突然冒出一句話。我略為驚訝回她:「他在聯勤技校畢業後下工廠,工作忙很少見他回來。」眉眉、皮蛋我們三人幼稚園就在一起,皮蛋又跟我交情特別好,只要回村一定會來找我。眉眉交給我一張紙條,給我看內容:「皮蛋:好久沒見到你,不知你過得怎麼樣?我已高中畢業正準備聯考,七月以後如果你回來,我們見個面,到時候我已經考完試了,請××轉。」我收好夾在書裡,找適當機會交給皮蛋。 眉眉和我都報考了大學,當年考大學,如果不是公立,家裡供起學費非常吃力,但是慈愛的雙親總會想盡辦法讓孩子就讀。一個月後,一天午後郵差在家門口喊:「×××,掛號信!」我拿了印章領回一個大信封,上面是大學招生委員會寄來的,打開一看是通知書,我錄取了影劇系。 我高興的帶著通知單往任家,鈴響大門打開,眉眉滿面笑容的問:「你收到通知了?」「收到了,考取影劇系」。她說:「我也剛收到,錄取了×大外文系。」於是進了客廳,和任媽媽聊天,我和眉眉又成了大學新鮮人,任媽媽要我在台北多照顧眉眉。 大學校區非學大,教學區與生活區分的很遠,女生下課回到宿舍,上課又在自己的系館,如果沒有事先約定,我們也是很難得見到面。但是只要我校公演,她就會趕到後台來看我,給我打氣,同樣的,她系上有活動邀請我,我也會搭車過去捧場。 聽說四年級時她與班上一位男生交往,畢業沒多久就走上紅地毯,我因在外島野戰部隊,她的婚禮未能參加,一年後她生下女兒,但是休假回眷村探望她的父母,始終都未再見到她。等輪調回本島再去她家,這一天家裡氣氛怪異,她的姐姐終於忍不住哭了出來,告訴我:「眉眉離婚了,先生有了外遇,堅持不要這個家。」講到此處,她的媽媽、姐姐和妹妹都痛哭失聲,我只能默默坐著,無言以對。 大學畢業工作一段時間,眉眉帶了女兒到國外投靠妹妹,重新開始異鄉生活,自此我再也沒見過她。她不再與任何人聯絡,包括交情好的眷村友伴們。一日輾轉聽村中人說,眉眉又再婚,但是婚姻生活仍不美滿,我無法理解以她聰慧賢淑個性,如何會有這樣的人生坎境?她雖內向但個性亦強,在家庭生活方起步之際,就遭遇失婚打擊,自尊心受到創傷,自此脫離了朋友圈,寧可在異鄉受煎熬也不返回,我們小學畢業四十年同學會都已辦過,如今即將進入五十週年,她會回來嗎? 突然我憶起近半世紀前那個中秋夜晚,她一句句教我唱的月光小夜曲,是我學會的第一首流行歌曲。依稀記得她柔美的歌聲: 「我怕見那月亮光/抬頭把那窗廉拉上/啊~我心兒醉心兒慌/啊~月光」。
-
秋,博餅
炎夏之後,嚴冬以前 敲落幾片楓紅,飄起風沙幾許…… 眾人圍繞桌邊 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擲出六個骰子翻滾在碗裡 也在眾人眼底閃爍著 拚手氣,放手一搏! 自明朝鄭成功時流傳至今 從鄉試、會試、殿試 一路過關斬將博狀元得彩品
-
龍眼樹
到中秋節前,各村莊裡一顆顆的龍眼樹紛紛的展開,正是大盛時期。 我喜歡在龍眼樹下品嚐,甜不甜、肉飽不飽滿,一嚐就知道,其實吃也吃不多,但……就是過個乾癮。 前些天在迎賓館對面,拜訪了一位阿姨,我瞧她家的龍眼,摘了幾顆品嚐,我跟阿姨說:「好吃欸」,阿姨直說:「好吃多摘點,不要客氣。」她說:「要不是我手酸,我就摘給你吃」她拉著我的手說:「這裡 這裡」,突然被阿姨的熱情給甜起來,這棵龍眼不只好吃,還滿滿的濃厚人情味。我倆只是初識,她卻如此款待我。 每年這個時候,我老跟我的姐妹淘分享哪裡龍眼好吃,兩個人只差沒結黨去採龍眼;往往……我都會準備一袋給她享用,這都不知道是第幾年了,我們還要一直一直吃龍眼,直到我們慢慢變老。 敬─龍眼;敬─我們快二十的友誼!
-
中秋月圓,人團圓
中秋節,通常為農曆8月15日,國曆9至10月之間,古代稱為仲秋,民間稱為中秋、八月半,月娘節,乃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中秋,最早出現於周禮, 禮記月令:「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提到拜月活動。唐代始,中秋節成為君王賞賜群臣的節日,明清以降,成為中國傳統重要節日,明代正德江寧縣誌記載:「中秋夜,南京人必賞月,闔家賞月,稱為慶團圓,團坐聚飲,則稱圓月,出遊待市,稱走月」。我國以農立國,立秋為8月8日至8月23日,農曆8月為秋季的第2個月,中秋時分,乃農作物收穫的季節,更是秋季慶祝豐收的日子,亦會祭拜土地神,中秋節,實乃慶祝豐收及團員的日子! 中秋節,在金門金東榮湖畔的后浦頭慈德宮,會於農曆8月15日及16日連續2天作醮,慈德宮建於清光緒20年(1894),乃鄉彥黃卓科前往南洋募款集資後興築,費時8年完工,建築風格為傳統燕尾廟宇,惟興築年代久遠,部分建築毀於祝融及戰火,俟於民國88年(1999)經指定為金門縣定古蹟並進行修復,主祀明代進士黃偉,明朝正德九年(1514)中進士,初授南京刑部主事,而其治獄係以清、慎、明、恕等著稱,後來升至南雄知府,省徭役、明禮教、禁游女、去淫祠,授朝廷當道所荐,因而改任松江府,為官清廉,勤政愛民,並屢有治績,後來因直疏無諱,不附和朝廷當道,因而返回金門後水頭家鄉養親講學,人稱品德完人。 金門后浦頭(原名汶浦,又稱大浦頭)位處金門金東汶水溪西北岸,村前為后水頭(汶水頭),村後則是金東之政經中心-沙美,過往村前乃一片海域(即今日榮湖),源自石鼓山水流經東蕭、蔡店至此注入金沙灣,而金沙溪亦匯集斗門溪、光前溪水量自洋山角入海,舟船可行溯至后水頭、斗門、東蕭及蔡厝等聚落,乃明初永樂(1403-1424)年間,自福建同安金柄遷徙金門當鹽戶之黃佛信、黃佛宗兄弟定居汶水頭(后水頭),明中葉黃良沛分居至汶浦繁衍之子孫,以黃氏血緣為主之聚落,村內亦有李姓住民,俟於清初再有二房十一世黃應龍及黃應豹等再分居至小浦頭(沙美老街旁),大(小)浦頭聚落。 過往,金門榮湖畔的后浦頭慈德宮於中秋節作醮時,當日午後,將原本安置宮埕外神轎、旗幟與黃府大王爺及三太子等乩童隊伍,一路浩浩蕩蕩至后浦頭及小浦頭境內吃三牲粿,而其遶境隊伍所到之處,鞭炮聲響徹雲霄,好不熱鬧,夜幕低垂時分,宮埕前臨搭戲台,已唱起表彰節義之戲曲,句句扣人心弦,看戲的外公,已從大地村走路來沙美小浦頭作客,這時是他老人家的快樂時光,亦是戰地兒女期待許久的作醮及歡樂犒賞五臟廟日子,以及表彰節義的精采廟會。
-
【小說連載】 老枝伯仔
「勝國仔,謝謝你帶那麼多東西來,不過我們得先講好,我現在既沒有養牛又沒有農具,你可得先借我使用。」林萬枝懇求著說。 「不管是鋤頭、三齒、畚箕,或是犁、耙、粗桶等農具,全都放在我家櫸頭,你隨時要用隨時去拿。至於牛嘛,就拴在牛欄,什麼時候準備犁田,你就自己去牽。但你已多年沒有犁過田,我看就牽那頭老母牛,牠走起來雖然慢點,但卻很溫馴,較好駕馭。如需要水肥,你就自己去挑,不必向我打招呼。」勝國仔囑咐他說。 「必須先整地,其他都還早。」 「邊整地、邊配合季節準備播種,如果等你把全部地整好再播種,會錯過許多播種的機會。」勝國仔提醒他說。 「說來也是。整整被關了八年,關糊塗了,竟搞不清春夏秋冬和播種的季節。」一絲苦笑掠過林萬枝的嘴角。 「我們生來就是作穡命,不出幾天,田裡的大小事都難不倒你。而且你們家的田地本來就不少,春蘭因為是個女人家,力氣沒有男人大,耕種的幾乎都是距離村莊較近的田地,較遠的多數已荒蕪,但其地質則較濕潤又肥沃,你以前不是種芋頭嗎?(一○五)
-
【小說連載】 老枝伯仔
仔細想想,為了男人的自尊,既然不想跟那個不守婦道的春蘭生活在一起,如果自己再不打起精神勤於農耕而自甘墮落,將來勢必沒有好日子可過。屆時村人取笑他的並非只是涉及匪諜案被抓去關,或是老婆討契兄讓他戴綠帽子,而是他自己不爭氣、不事生產,導致家徒四壁、三餐不繼!果真如此,他這個不肖子孫,怎麼對得起祖龕裡的列祖列宗?想著、想著,竟然又睡著了。 翌日一早,勝國仔為他提來一小鍋地瓜稀飯,以及炊事用的鍋碗瓢盆,還有現成的地瓜和少許的白米。既然他不想跟春蘭一起生活,往後三餐必須自己料理,而這些配備是少不了的,站在朋友的立場,只好尊重他的選擇。(一○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