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請不要說我脾氣差
有沒有說過你說一個脾氣差的人嗎?對於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脾氣好壞的定義,依據每個人心中的那把尺,去衡量這件事情,這次,要探討一個人內在的那份心情,包含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的說詞,將針對一個人的想法進行比喻,能夠凸顯出內在的話語。 一個人,遇見可以讓自己心情好的事情,會讓人保持心情愉快,眼界和心胸都會特別的正向,想法也都是正面思考,儘管遇見倒楣的小事情,也會擁有好心情,如同陽光一樣的好;反之,若遇見不喜歡的人事物,會讓心情向下掉,負面情緒心情相擁而來,看見再好的事件,情緒都是低落,如同雨天一樣的難受,這是最一般人心情的說詞。 時常,會有人板著一張臉,展示著一號臉色,是俗話說的「撲克臉」,那是沒有表情、沒有心情、沒有話語的臉,經常會讓人誤以為心情不好,應該怎麼說呢?或許擺出這表情的人,心情難以形容,有一些微不開心、不願意說話的感受,一種自己與內心劇場的對話,在他人的眼光下,會顯得是心情不好的表現,這是多數人會經歷的感觸。有時候,不想說太多話;有時候,就是想一個人靜一靜;有時候,就是板著臉,真的沒有特別的心情好壞,只是有這樣的表現。 若有太多次這樣的表現,將會被貼標籤,貼著脾氣不好的標籤,可以試著看看自己的情緒變化,了解自己是一個怎麼樣的人,請記得,不管他人對你的評價如何,都不要太過難過,因為這才是你,才是真正的你,不論脾氣好與壞,都是你的個人特色,別人的意見,能夠參考改進,請永遠要記得,你是誰。不管是不是脾氣差,那不是別人,那是我。
-
【畫話小語】 花景─聖誕紅
季節轉換了,空氣中捎來一股寒意,歡樂的夜晚,一杯熱呼呼的茶伴隨大家度過美好時光。 大地一片冷颼颼時,她卻揮舞手中的魔術棒,將葉片由綠轉紅,鮮紅似火的「花」任大地染紅,形成美麗的花海。此刻為大地增添色彩,迎來一片喜洋洋的氣氛,也帶來歡樂的節慶。 聖誕紅紅色的苞片,紅而不退色,象徵永恆的生命。她讓人們擺脫寒冬,重歸溫馨的記憶及迎接燦爛的陽光。
-
浯島蚵女
苧蘿山下浣紗村, 沉魚羞月西施女, 臥薪嘗膽勾踐王, 誰記功成白紗塵。 烏江虞姬佐霸王, 漢宮昭君親單于, 司徒貂蟬計連環, 巾幗紅粉赧鬚眉。 九龍江外採蚵女, 海天為田育石蚵, 天命有時甘平凡, 撐起浯島半邊天。
-
在陽光燦爛的午後
數年來,我遵照醫生的囑咐,鮮少到公共場所,或參與外界各種活動。至於是基於什麼,我也不便多說,相信諸君必能瞭解我內心的苦楚。而此次決定到金大參加「2018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可說是一個例外。因為有兩位越南學者,準備在會中發表兩篇與我相關的論文,以及一篇攸關於文學與電影中的「特約茶室」。而且還邀請中華金門筆會會長、作家黃克全先生擔任主持人,以及三位專家學者參與討論,故而不得不把醫生的話暫時擺一邊,親自出席這場盛會,聆聽諸專家學者們的高見。 於是在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後,我夥同專程返鄉與會的友人來到金大陳開蓉廳。除了參加首日論文發表會,卻又蒙受承辦單位「國立金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陳益源院長的安排,要我翌日和福建師範大學前文學院長陳慶元教授,及新加坡詩人寒川,同在閉幕典禮上致詞。當我接下這個任務時,曾不斷地思索要說些什麼,即便最後理出了一點頭緒,也把想說的話記在腦海裡,可是當輪到我致詞時,卻在驟然間把想說的話忘得一乾二淨。這或許是一個上了年紀的老年人,記得從前、忘卻現在的通病吧! 然而,當我定神望著台下的貴賓和好友,卻突然間想起,我並沒有忘記腳踏的這塊土地給我創作的養分,也沒有忘記鄉親父老給我的鼓勵。因為,沒有土地就沒有文學,沒有鄉親就沒有故事,沒有故事就構成不了動人的小說,沒有作品也就不會有專家學者撰文加以討論。所以我必須以一顆誠摯之心,感謝這塊土地賜予我創作的能量和鄉親的勉勵;更要感謝陳益源院長對金門文學的關注,特別選在今年舉辦的「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中,規劃一個攸關金門現代文學的單元,發表兩篇與我相關的論文,並邀請專家學者共同來討論,讓我這個自小失學的老年人備感溫馨和榮幸。 即便發表論文的越南「胡志明市國家人文與社會科學大學」文學系黎光長主任,與東方學系阮黃燕博士,以及擔任特約討論人的成功大學博士候選人鄭垂莊老師,係首次謀面,但在尚未晤談時,已從陳益源院長處對渠等略知一二。其他諸如擔任主持人的中華金門筆會黃克全會長,發表論文的臺灣師範大學石曉楓教授,參與討論的燕南書院楊樹清院長、中央大學陳慶翰教授,不僅是同鄉,也是我景仰的作家和學者。因此,我必須向上述各家致上最高的敬意和謝意。 在此次的研討會中,並非只定位在某一個區塊,所涵蓋的範圍可說相當廣泛。包括軍事工事、環境變遷、大眾運輸、傳統匠藝、生態環境、先賢宗師、聚落保存、宗族文化,以及現代文學……等等,可說面面俱到。從受邀的學者專家中,也讓我們見識到陳益源院長崇高的學術地位和人脈關係;甚至從開放報名隨即滿額的情況下,更可體會到各界對此次研討會的高度重視和期待。尤其在有限的經費下,竟能同時在兩岸三地舉辦,不得不佩服主辦單位的魄力和用心。 不可否認地,金門雖是一座小小的島嶼,但卻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島民在承受古寧頭戰役、九三、八二三和六一七砲戰的驚恐和苦難後,接踵而來的是長達三十六年的戰地政務實驗。在以軍領政下,民眾人身自由被剝奪,房屋土地被強拆強占,即使鄉親心中有怨亦有恨,如同是中華民國的次等公民。但在爾時那個年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只好乖乖地做一個戰地政務體制下的順民。尤其是忠厚老實的鄉親,縱然受到單行法的壓迫,也是百依百順、唯命是從,絲毫沒有抗拒的餘地。因為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出言恐嚇更是主政者慣用的伎倆;尤其是那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情治人員,鄉親受到欺壓而形成冤獄者更是不計其數,難道這是善良忠厚的島民的宿命? 彼時民防隊出操及出任務更是島民共同的記憶,男性從十六歲到四十五歲,女性從十六歲到出嫁懷孕,可說無一能倖免。每人一套制服、一枝老舊的槍枝,以行政村為集訓單位,由駐軍部隊派教官協助訓練。基本教練、政治教育、兵器訓練和實彈射擊幾乎樣樣來。遲到要處罰,無故不到關禁閉,中午回家吃自己,如此之制度,一直延續幾十年。但除此之外,民防隊員仍然要出任務,從自備糧食挖戰壕溝、開馬路、築機場,到砲戰時帶飯盒協助軍方到碼頭搶灘搬運軍用物質,夜間還得輪流巡邏,以及臨時出公差……等等。他們內心所承受的苦痛,非三言兩語可道盡。 早年鄉下地方,露天廁所與豬欄和牛欄在村子裡處處可見,狗屎雞糞到處都是,兒童隨處大小便更是見怪不怪。村婦會在自家「後房」擺一只「粗桶仔」,做為大小便之用,而門後則放一只「粗桶」便於男丁小解。每當晚上或清晨,村婦會把粗桶仔裡的糞便端出去倒在「屎礐」,粗桶裡的尿液則必須等九分滿時再抬出去倒,兩者可說都是農家不可或缺的肥料。因此一旦踏入房門,首先聞到的總是一股嗆鼻的尿騷味;夏天更是強烈,甚至還會有一隻隻白色微黃的蛆在尿液上蠕動,或在粗桶上沿爬行,它也是彼時農家普遍的現象。即便現時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已徹底地改善,甚至家家戶戶都有衛浴設備,不能跟以前同日而語。然彼時的種種情景仍然歷歷在目,而且無不深深地烙印在鄉親的記憶裡。 於此,我的作品幾乎都與金門這座島嶼息息相關,無論是烽火歲月、農村情景、民情風俗、俗諺俗語,或是戒嚴軍管時期的不合理現象等等,無不經常在我的作品裡出現。故而,不管寫出來的作品被歸類為邊陲文學、島嶼文學,或鄉土文學,我非僅欣然接受,甚且亦以能書寫這塊生我育我的土地為榮,能喚起老一輩鄉親深藏已久的共同記憶更是我創作的目的。倘若不一一加以記錄,島鄉諸多故事勢必會淹沒在歲月的洪流裡。百年後,年輕一輩又何能知道這塊土地曾經遭受砲火的蹂躪,又何能體會先輩們在戰地政務體制下的生活情景。 發表論文與討論的場次係由中華金門筆會會長黃克全先生主持,克全會長為國內外知名作家,除了著作等身,對金門文學之瞭解亦無人能出其右;其作家夫人王學敏女士也特地陪同他一起返鄉與會,夫唱婦隨、鶼鰈情深,羡煞諸多人。遠從越南來參加研討會的黎光長主任,發表的論文題目是〈陳長慶先生的短篇小說及其越譯問題〉。這本短篇小說集收錄我六篇作品,承蒙陳益源院長的厚愛,委請黎主任及其團隊翻譯成越南文,並將在越南胡志明市出版。 無論越南讀者是否能接受我的作品,至少,它是金門文學邁向國際的第一步,即便是試水溫,卻是我創作生涯中最大的殊榮。可是在我的作品裡,為了凸顯鄉土色彩,我經常會在文中穿插一些金門的民情風俗和俗語話,當陳益源院長看過稿件後,為了慎重起見,曾把不解之處做上記號和我溝通,然後再把我欲表達的原意轉告黎主任。 然而,黎主任在翻譯時還是會遇到一些問題,就譬如「特約茶室」與「侍應生」這兩個軍中獨特的專用名詞,以及閩南語的「罔腰仔」,更讓他們傷透了腦筋。因為翻遍所有的參考資料,就是找不到關於「特約茶室」與「侍應生」的相關用語;而閩南語的「罔腰仔」用國語也不好唸,甚至唸不通,遑論是翻成外國文字。所以我能理解黎主任翻譯時的辛勞,以及遇到的瓶頸。 即便越南和中國是兩個不同的國家,可是越南卻是東南亞國家中,歷史上受漢文化影響最深,而且也是唯一一個接受儒家思想的國家,因此兩國之間的歷史文化有諸多相同之處。但越南卻有九千五百萬人口,有五十幾個民族,一百多種語言。倘若他們以不同的民族語言來書寫,譯者如要把它翻成中文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終究這本短篇小說集在他們費盡心思下已翻譯完成,訂107年十二月份在越南胡志明市出版面世,黎主任並帶來樣書,當場贈送予我。縱使我不懂越南文,但內心的興奮不言可喻,希望透過他們的翻譯,能讓越南讀者充分地瞭解金門的歷史文化和民情風俗。(上)
-
挫 折
綜藝天王吳宗憲的女兒奪下51屆金鐘獎「最佳綜藝節目主持人」,典禮上吳宗憲對女兒吳珊儒說:「爸爸能給你機會,但給不了妳挫折。」 吳宗憲在藝能界是很資深的主持人,他講了許多詼諧幽默的話,仔細思考都十分有深意。他說他有兩方擔心,擔心沒得獎,但更擔心他的女兒太早得獎了。 我的母親是很傳統思維的女性,天色微亮,就到田裡採收大陸妹和地瓜葉,她總說趁夜露未乾採摘是最划算的,綁了兩大麻袋很勉強的塞到腳踏墊上,很飛速的騎往東門市場寄賣去,再如飛疾馳的趕回家,忙完小孩梳洗、上學後,緊接著朝九晚五的上班去。追著錢跑是很累很疲倦的事,因此媽媽總是捨不得讓我做家事,希望我能讀書讀到好學校,將來才不會那麼辛苦。很理所當然的我玩的時間不多,少了許多的體驗,我連受挫的膽量都沒有。 上了大學,校園裡高手雲集,每位學生的背景幾乎是名校來著,對生活傻呼呼的我,讓人一瞥見就能斷定是從鄉下來的,因為沒有自信,每天被很沉重的心給困擾著,當初推甄面試我的老師後來是我的班導,他對我說你們金門的學長姊都很優秀阿,有一位還重考考上醫學系,勤能補拙就是了。當在第一次期初考試從120人中考到16名後,心理開始舒坦,我才知道困住自己的是分數,後來就盡我所能進步到前6名。 而理解分數不是唯一的,已是進入職場的事了。 公司曾安排一堂溝通課,老師在課堂裡將我們學員的年代做了切割,40-50年代是榴槤,60年代是芭樂,70年代是草莓。透過媒體的渲染,形容70年代的年輕人,喜歡跟主管抗辯,抗壓性低,像草莓一樣脆弱,一壓到就壞掉,現在80年代開始出來工作了,質地更加軟弱,成了水蜜桃年代。 職涯轉換時,我遇到工作上的挫折,人際方面的障礙,當身為菜鳥又被主管打壓,上班壓力大,下班也心事重重,感覺就是可以打退堂鼓遞上辭職了,沒想到考慮再三硬是堅持了三個月,中階主管來了,局勢一下子物換星移,待久了也成了老鳥了。 以前我最喜歡的靜思語就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雖然真正體會和實踐是長大之後的事了,但是每當遇到困難,希望自己總能想起這句話,也就夠在事件中成長,獲得寶貴的經驗了,雖然每個人能夠掌握挫折的能力有很大的差異,但能勇於面對挫折帶來的沮喪感,並想盡辦法與之共存,最終才能克服問題。
-
聽午後清風搖響門鈴
雲霞,你踏著輕風而來 不忘思空 或多或少,不記得多少辛勞 與花與草間的蜻蜓點水 巷角一方陽光點醒石階上的青苔 青青澀澀鬱鬱,跫音滯留處呼喊每寸土地 與我一樣,是追風的浪人 累了,瞇眼片刻;餓了,以水草果腹 凝視倒影而能陶醉 萬絲纏繞又能找出唯一的線頭 不用斬麻功力,雖有千緒也能抽出完美的一句 美好的 孤單的 你說一張船票的航程最為浪漫 被撕了角後,誰也不知它終究去了哪裡 就隨著我思想捕捉它的旅程吧! 瓶中信會不會擱淺於小島 雁鴿是不是迷失了方向 脫帽向海致敬,脈脈地 默默地 見,弦月如刀劈風斬雲 或多或少,也不記得多少傷愁 雲霞,你又踏著輕風而走 不忘思空
-
陳景蘭洋樓
金門南方 地平線的那頭 尚卿洋樓矗立 取紙筆 摹寫 它的 生命故事 悲歡離合紋路 世事光澤 借 陳景蘭洋樓之眼 注釋
-
小三通暢遊武夷山
緣起 我們在民國106年5月,經由小三通進入福建,暢遊武夷山後,從金門搭機返回台北;小三通自民國90年元旦開通後,對福建地區的商旅大有助益,目前已經從早期的「兩門對開,兩馬先行」,擴增了臺北港、臺中港到平潭的定期渡輪,使得旅遊更加有彈性。由領隊協會主導的麗娜輪武夷山廈門五天團,交通工具包含渡輪、遊覽車、高鐵、小三通渡船、遠航班機,行程兼及兩岸福州、廈門、金門三城市,還有武夷山、鼓浪嶼兩個風景區,在第三天晚上安排欣賞印象大紅袍;是一趟相當別致的行程,個人感覺此行收穫頗多,願與大家分享。 行程介紹 第一天早上由臺北港,搭乘麗娜號渡輪,穿越臺灣海峽,中午到達福建省平潭縣海壇島,在福建的第一大島上用過午餐後,改乘遊覽車前往福州,因為路上有幾段路堵塞,我們于黃昏時分扺達福州,走過三坊七巷,趕往林則徐紀念館,又因一路上小雨不斷,以致錯過進入紀念館的時間,只能在館外攝影留念。 福建平潭與臺灣間,目前有臺灣經營的麗娜輪,臺北港與平潭間每日往返;以及大陸經營的海峽號,平潭與台中港間每日往返,可充分解決臺灣本島與福建的交通問題。 省會「福州」之名始於唐開元十三年(西元725年),福州的西湖公園、鼓山,西禪寺和三坊七巷等,都是有名的風景區。同樣因時間不夠,只能走馬看花的參觀三坊七巷;三坊為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為楊橋巷、郎官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現存有明清建築約三百幢,其建築特色:風火牆建築,俗稱馬鞍牆,前有門罩,進門後有石鋪天井,正廳旁有花廳,花廳與後院間有花園假山,許多老宅前還留有門當與戶對(門當:就是門擋;戶對:就是門楣上的磚雕或木雕凸出物,用來表示其社會地位);目前三坊七巷均已劃定為步行街區,部分建築物內同時販賣茶葉、田黃石、印章石等當地特產,買東西時走進古建築的內部參觀。我們由南後街的文儒坊進入參觀,步行到林則徐紀念館後,始進用晚餐。 第二天一早,由福州搭乘高鐵北上,一個多小時就到達武夷山站,隨即換遊覽車進入武夷山風景區,參訪天遊峰、雲窩、水簾洞、一線天等景點,以天遊峰與一線天最為壯觀。 武夷山自古以來,便以特殊的「丹霞地貌」吸引人,所謂「奇秀甲東南」;由雲窩向上走進奇峰峻拔、巨石參差,標高410 公尺的天遊峰,號稱「武夷山第一勝地」,有人說「不登天遊,等於白遊」,因此我們用了一個多小時,攀登上風吹雲蕩天遊峰的最高點;在天遊閣停留時,向下俯看九曲溪,溪盤山繞,山轉水婉的美妙景象,是其他風景區難得見到的山水景觀。途經「武夷精舍」,是朱熹在武夷山,講學、著述和生活50餘年的所在。一線天景點部份,在武夷山群峰中,二曲溪南面有一座巨岩,宛若城廓,岩傾斜而出,覆蓋三個毗鄰的山洞,其頂有裂隙,岩洞非常狹窄,寬度不到30公分,我們必須取下背包側身通過,通過時因為洞穴又黑又窄,需得小心行走,在洞中抬頭從裂隙中仰望,只能見到一線天光。 第三天繼續遊覽武夷山風景區的九曲溪、仿宋古街、虎嘯岩等景點,晚上安排去看,張藝謀編導的印象大紅袍大型山水劇場。 遊覽九曲溪最佳方式,就是坐傳統的竹筏,這種由雙竹筏並接的古早遊船上,放置六張座椅,坐在古意盎然的竹筏上,其上無遮頂阻擋視野,我們從上游九曲的星村碼頭,一路漂流而下,飽覽「九曲十八彎」的轉折濚洄,共有八灘五潭,長約9.5公里,山光水色令人心曠神怡。虎嘯岩是一個獨具泉石天趣的佳境,在武夷山中,一岩而兼有群峰之勝。 《印象大紅袍》以武夷山景為劇場場景,由大陸知名導演張藝謀籌畫的「印象系列」作品之一,在2010年3月底正式開演,演員多達300人,並首創360度旋轉觀眾席,讓觀眾享受前所未有的視覺饗宴。該劇場以「茶」為主題,整場表演圍繞著武夷山岩茶文化、山水傳說與岩茶製作技藝打轉,演出分為五段,整場表演長達70分鐘。觀眾在觀看演出時,可感受武夷山最著名的大王峰、玉女峰突然現身眼前又瞬間消失,讓觀眾驚歎連連,這也是印象系列最引以為傲的手法,把山水實境化為舞臺的一部份。導演真正的意圖是希望觀眾能「放下」,放下煩惱、放下鬱悶、放下抱怨、放下痛苦,然後拾起輕鬆、拾起幸福、拾起感激……。 第四天早上由武夷山站再次搭乘高鐵到廈門市,先坐渡輪遊鼓浪嶼,傍晚回到廈門,參訪海上明珠塔,坐太陽能電瓶船來一趟篔簹雅遊,飽覽廈門夜景。 鼓浪嶼是廈門市思明區的一個小島,面積不到2平方公里,人口約2萬,有「海上花園」、「萬國建築博覽會」、「鋼琴之島」的美稱。除環島電動車外,不允許機動車輛上島,因此氣氛幽靜清新,我們進入菽莊花園的鋼琴博物館參觀,展示有古今中外200多架的鋼琴。回到廈門後,在傍晚時分,去到海上明珠塔,登上195公尺的塔頂,可360度全景鳥瞰海上花園都市夜景;俯攬懸浮式的海滄大橋,美麗的白鷺洲公園。篔簹雅遊係採用純太陽能的遊艇,在大型的海水人工湖內,觀賞湖中心的鷺島,遊湖同時也飽覽環湖四周的廈門夜景。 第五天早上遊覽廈門南普陀寺、五通燈塔公園,午餐後坐渡輪到達金門,參觀莒光樓,採購金門特產後,搭機直飛台北松山機場。 廈門市別稱鷺島,是大陸最早對外開放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南普陀寺是一座具有千餘年歷史的佛教寺廟,香火興旺,環境清幽,寺內有絢麗的佛像,寺外有蓮花池,都能引人入勝。五通燈塔為一有紅頂高70公尺的燈塔,原設計為翔安隧道上方的通氣孔,園中有別具一格的燈塔文化,塔身四周浮雕有世界著名的10座燈塔。前往燈塔的途中,可看到「一國兩制統一中國」的標語,與大膽島上「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大幅標語,遙遙相望;展現著民國70年代,中共對台灣與蔣經國對大陸的政策遺跡。 由廈門碼頭乘搭小三通渡船,一小時左右便到達金門,金門原名浯州,過去是反共大陸的要塞。莒光樓高三層,建於民國41年,表彰在古寧頭戰役和八二三炮戰的英勇國軍官兵,鎮館之寶為胡璉將軍的青天白日勳章。貢糖、鋼刀、一條根、牛肉乾還有馬家麵線,則是當地代表性的特產。 結語 五天的武夷山行程很快就過去了,但的的確確讓我留下深刻印象,我有三點感想,說明如后: 第一:我能登上天遊峰,雖然只是一個半小時的山路,還是有賴平時多走路的訓練,否則就應了:「不登天遊峰,不算到武夷」那句話了;出外旅遊,總不能不用到兩腳走一走,所以有志旅遊的同好,別忘平時多勞動你的雙足。 第二:在廈門五通燈塔,看到30年前留下的標語:「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以及「一國兩制統一中國」,如今三十多年過去了,究竟是誰統一了中國?我們不要再作井底蛙,要打開心胸面對事實,才能找出解決擾攘兩岸近七十年的老問題。 第三:《印象大紅袍》山水劇的啟發,希望觀眾能「放下」,放下煩惱、放下鬱悶、放下抱怨、放下痛苦,真是一帖醒世良藥,放下之後我們才能重拾起輕鬆幸福,倘佯在無憂無慮的心安世界裡。這個意境與《紅樓夢》第一回,跛腳道人唱的《好了歌》,有異曲同工的妙處,轉錄於後,希望有助益「放下」,並為本文作一結束: 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
【國境之西.大膽日月系列】大膽老兵之淚
所有當過兵的男人,談起軍旅生活無不口沬橫飛、意氣風發,彷彿神龍再現,然而若有機會回到當年軍中駐地,當下的心境又會是如何呢? 107年5月因報名大膽島志工,有機會回到闊別30年之後的金門前線禁地,雖然當年弟兄早已失聯,我仍然隻身前往。當船隻靠近大膽碼頭時,聽到熟悉的一長二短警示鐘聲,不禁心情激動。上島後在一片芒草荊棘中,找到初下部隊的中央連03據點平台,一股電流衝擊全身、心跳加速,環顧四周,景物依舊人事全非,眼眶的淚水在打轉,想我當兵時再苦、再累、再想家,也沒掉過淚,此時不知為何,就是想哭。 中03據點門口,是軍犬來福的籠舍,當年排副戴著護具,在這裡訓練牠咬合;前方寬闊的視野是監視水鬼上岸的絕佳景點,大膽指揮官曾在夜間來此訊問我海岸敵情;晚上水鬼丟石頭試探是常有的事;下面的小崗哨,是我當菜鳥時為大家餐後洗碗的地方。大石椅還在,到現在也不知它有何典故;下方坑口戰防砲是我跳砲操的地方;打蒼蠅、構工、灌水泥、爆破、扛石頭、吃戰備口糧,眼前一幕幕像放電影般的回放我的記憶。排副!各位弟兄!你們還好嗎?如今安在?我們有生之年還有機會見面嗎? 感動、想哭,是所有大膽老兵初上島的共同心境,這種情感會發生在其它駐地的老兵身上嗎?也許因人而異吧?我在台中成功嶺45天的大專訓、在高雄仁武一個月的新兵訓,即便在大金門四個月的報務訓,都沒有讓我有重返駐地的感動,唯獨大膽島上一年的軍旅生活,深深的烙印在我心靈深處,不管你樂不樂意,穿上這身草綠服,拿上槍桿子,就要有隨時和敵人拚命的戰鬥思想。同島一命是大家的信念,有人因此付出了生命,有人因此落下殘疾,最大的期望卻僅僅是平安退伍,這輩子這樣的經歷,那裏能遇得到呢? 幸運退伍後,每個弟兄各奔前程、為了生活而打拚,慢慢的也就淡忘了這一段刻苦銘心的記憶,直到兒女成群、事業有成、歲月催老,再回到這塊英雄島上,無法控制的打開了情緒的潘朵拉,觸景而泣!泣的是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回到大膽島,泣的是荒草漫漫,弟兄都到那裏去了?泣的是這裏曾經有我青春歲月的奉獻!我們還會再回來,回來的時候,希望大膽島已經是兩岸的重要觀光景點,不再有戰爭、不再有你死我活。帶著兒孫前來,訴說自己當年的英勇事蹟。
-
金門砲戰的砲管變花瓶
在靠近建國北路的瑠公圳公園裡,看到一個藝術裝置作品,據說是一位日本藝術家設計的,我覺得頗有創意。 原來,他申請使用金門823砲戰時,我國軍艦使用過的砲台和砲管為基座,那砲管直立後,他在上面蓋一小屋,裡面是台灣傳統客廳擺飾,有電視、電扇、茶几、沙發……等等,典雅而舒適。 神奇的是,那砲管最前面細長部份,延伸、穿過小屋的地板和茶几桌面,在茶几化身成兩個花瓶,分別插上台灣常見的薔薇和百合花。 藝術家的構想,在於用大砲代表戰爭時期,對比舒適客廳的承平時期。但以砲管尖端化身成花瓶,也是少見的創意了。 我們遊客,則是可以在散步時,走累了,就爬上小屋裡,俯視綠意盎然的公園,小坐片刻,看看書,聞聞花香了。 社區公園,有國際藝術家的裝置藝術擺飾,也可增長我們市民的視野和創意素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