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孝親月-愚子隨思
二○○六年春釐,士農工商,迎新納福,大地萬物崢嶸,然而,終其一生,目不識丁,辛勤務農,諄誨忠厚誠信待人之先父,不幸撒手人寰,頓時,金東小浦頭磚瓦房厝,遺留滿屋寂寥,徒令愚子無限思量。 同年凜冽歲末,愚子化悲傷為力量,熱情響應愛鄉行動,毅然投入手足發起關懷浯洲古十七都後學村八卦街歷史正名暨保存案,幾番努力,前縣長責請文化資產單位,配合召開地方公聽會,並獲民意一致決議,保存這創建歷史久遠之自我防衛迷魂八卦街。 歲月悠悠,天地時序,依序往前輪轉八載,昔日信誓旦旦,說道戮力協助 振興自我防衛迷魂八卦街之政治人物,今何在?著實令忠厚誠信傳家之愚子,無限疑惑?總嘆人類文明一日千里,社會經濟物質充裕之際,人心卻不古。過往聖賢提倡之誠信,過往聖賢提倡之品德,現今被人們視為糞土,著實令人擔憂,不覺,人若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
【小說連載】島嶼天青
「現在志堅和志弦都已長大成人,也有了正當的職業和固定的收入,將來應該請人把他們父親的墳墓重新整修一番。」萬富建議著說。 「當年如果沒有你,添丁的屍體不知要在太陽下曝曬幾天;如果沒有戇嬸婆訓了村長一頓,他也不會出面幫忙。萬富,你們母子倆的恩德,我不敢忘啊!」添丁嫂有感而發地說。 「添丁嫂,不要說這些。當時村長的做法確實令人不敢苟同,經過我娘的教訓後終於領悟到,往後雖然做了很多善事,但終究還是抵擋不住病魔,算一算也死了好幾年了。 坦白說,我和添丁哥從小一起長大,又是多年的好鄰居,從來就沒有因不同的意見或誤會爭吵過,往後的相互照顧更是應該的。雖然添丁哥和我娘相繼去世後,我們走得較近,也造成一些好事之徒的誤會,甚至蜚言蜚語四處流傳,但我敢於說,我們都是清清白白的。添丁嫂,妳認同我的說法嗎?」 「萬富,這些都是我替你製造的困擾。如果你沒有教我犁田,如果你沒有幫我挑菜到市場賣,如果我跌倒骨折你沒有送我到醫院就醫,如果孫麻子心存不軌的那個颱風夜你沒有來相救,如果你沒有幫我那麼多、那麼多……的忙,別人也就不會說閒話。但是我們的清白則不容被置疑,所以我認同你剛才的說法。」 (一七八)
-
父親節感懷──父親才藝
現代學生,崇拜偶像,熱衷追求。其實在我年少時,即有類似風潮,只是沒有今日瘋狂,當年的男生,大都是武俠劇中武功蓋世的主角;女生則是文藝愛情劇中的英俊小生。而在我現實生活中,真正的偶像,父親當之無愧。打從我懂事開始,只要遭遇任何困難,父親就像一部活的百科全書,無所不能、無所不通,輕易化解我的難處,令我感佩萬分! 父親自奉儉約、惜物愛物,常說「有時可用」,一些「去頭剩尾」的材料,在父親眼裡皆是可用之物,所以家中藏了不少的「資源回收物」,這些常人眼中的「廢棄物」經過父親巧思妙用,立即搖身一變成為身價百倍的器物,父親真正落實雙手萬能,不僅是一位化腐朽為神奇的魔術師,也稱得上是環境保護的先行者。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一般商品不是買不起,便是買不到,就以家中板凳來說,今日大都花錢買來,以塑膠製品最為普遍,昔日無此產物。父親乃以長短不一的木板,經過裁鋸切齊之後,一張真材實料的木頭板凳立即呈現眼前。 兒時玩具短缺,父親經常就地取材自製玩具,印象最深的是削陀螺、做彈弓,或利用廢棄的彈藥箱,在兩側加裝輪子而成車輛,彈藥箱質地堅實,可乘坐一至二位小孩,可拉可推,皆是有趣的玩法。及至兩弟稍長,金門已有腳踩兒童三輪車,父親為弟妹裝上電池燈泡,夜間騎出,別有一番滋味。 每年元宵節前夕,父親總在公餘撥冗製作花燈,其中以宮燈最費心思,父親以竹篾為骨架,配上彩色玻璃紙,並以糖果紙摺成蝴蝶花樣裝飾四周,中心插著小蠟燭,立即呈現五顏六色的燈光。父親固定製作一對,懸掛客廳兩側,增添年節氣氛。除此之外,父親也製作關刀花燈、飛機花燈或汽車花燈,以粗鐵絲為骨架,做出造型輪廓,再以彩色玻璃紙包裝四周。為防風吹燭熄,父親特地以電池小燈泡取代,這在當年是極為先進的花燈,每次提到浦邊小街,旁人總是投以羨慕好奇的眼光! 兒時鄉下尚無水電,自然沒有電器,溽暑盛夏,屋內著實悶熱,父親就在餐桌上方懸掛大型布幕,並以滑輪定位、繩子牽引,只要用手一拉,布幕便像鐘擺一樣來回擺動,扇出陣陣涼風,不僅舒適涼爽,也趕走了擾人的蚊蠅,以此取代風扇,是父親疼愛家人的一項創舉。 家中藏書不少,父親以廢棄桌椅鋸成同等尺寸板面,而後刷上油漆,釘製成堅固牢靠的書架,又是一件「廢物利用」的家具,也為家中省了一筆開銷。 八二三砲戰期間,父親為了妻孥安全,在樓下自建簡陋的避難所,以空汽油桶為柱,厚門板為頂,覆上成堆的泥土、海蚵殼,以防深夜奔逃不及之用。 在何浦國校的年代,以浦邊洋樓充當校舍,曾目睹父親在洋樓外牆以油漆繪製地圖與幾何圖形,加強境教;並親手維修殘缺課桌椅,以節省學校花費,父親在教育上的用心,可見一斑。 吾家食之者眾、生之者寡,一家七口,唯賴父親固定薪水,母親勤儉持家,為了貼補家用,種植蔬菜、豢養禽畜。父親略懂土水,以磚石水泥建造豬舍及雞舍,並以木板、鐵絲網自製大型兔籠,禽畜所居,不假外人,幾乎出自父親一人之手。 早年金門治安,宛如「大同世界」,門雖設而常開,門口埕即是雞鴨「畜牧場」,雞鴨經常「非請擅入」客廳,父親以粗細鐵絲編織成一道「鐵絲網半門仔」,讓人畜隔離,時日一久,鐵網生鏽易斷,父親改以木條作半門,並且鋸出「花樣」」裝飾,鄰人來訪,誤為木匠師傅手藝,讚賞不已! 吾家門前有一片番石榴樹,約莫十來株,樹下後來成為雞鴨活動的「樂園」,為防雞鴨飛出,父親以手工織成長達二、三十公尺的鐵絲網圍籬,父親手法純熟,結網規格劃一,其精美有如機器編織一般,其恆心與毅力更令我感佩! 為了培養孩子正當休閒與有益興趣,父親養鳥蒔花,以木板鐵網自製鳥籠,設置籠門,開閉自如,並在門前一側,開闢小型花園,以木板釘製圍籬,美化家園。父親另以竹竿紗網製成捕具,清晨天色微亮,自往池塘施放自炒魚餌,待我們睡醒起床,小魚小蝦「滿載而歸」,逗得孩子開心不已! 父親喜好文藝,在書法、繪畫上具有深厚的興趣,每年農曆春節前夕,是父親忙於書寫春聯的階段,浦邊春聯大半出自父親手筆,並與一些書法好手組成「春聯服務隊」巡迴金沙各村里。父親也愛繪畫,家中收藏不少繡花枕頭套的花鳥畫冊,皆出自父親手稿。父親也愛音樂,常以口哨吹奏或哼些小調,家中收藏不少歌本及手抄本,現今何浦國小校歌歌詞,作詞者即是父親。 除此之外,父親不斷充實自我,好學不倦,永遠有說不完的古典小說故事,天文地理無所不談,也造就了父親不凡的文筆。父親教我游泳、下棋、珠算、書法……,父親不僅是我的偶像,也是我的老師。 孔子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父親自幼家境清寒、躬耕而食,凡事均需自己動手,加上父親勤學肯作,因而造就了一身才藝,在土木、水電、書畫諸方面均有涉獵,雖不專精,但能受用,可說樣樣難不倒他。父親背影,長存我心,在此父親逝世41周年前夕,恭撰此文,表達無盡哀思!
-
物忌全得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日前在海悅民宿的大廳牆上,看見鼎仁兄台「物忌全勝、事忌全美、人忌全盛、涵容以待人、怡淡以處世」之書墨。另日也在宏濤兄祖宅大堂牆上看見金門鄉賢羅志超先生書寫之「花看半開、酒飲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爛漫,便成惡境矣!」之墨寶,內心感觸良多,這兩幅書墨內容意涵與我日前在日報副刊發表之「留餘」,有著相似意涵存在,看來這世間萬事萬物,至理皆同。 「葉家寶樹,偶有黃葉,青驄駿馬,瑕疵難免」,這世上實難有十全十美之完人,即使是偉人,也不可能毫無瑕疵,只是此瑕疵並不損及優質人格與風範罷了,正所謂「瑕不掩瑜」,很符合金門一句民間俚語,叫著:「壞壞美」(台語),因此瑕疵也是一種美,不必事事物物要求完美無缺。現在的人總是希望叫好又叫座,盡善又盡美,非但面子要,裏子也要,此種標準與要求,有時卻欠缺情理平衡原則,即使在理字站得住,但卻會落著一個薄情寡恩,貪婪無厭之譏諷。正所謂人太精無友,水太清無魚,如此在往後的日子裏,周遭朋友將清透剖析你、瞭解你,漸漸遠離你,因為你太精明了,一點小虧卻不肯讓退。 今年五月二十八日,女兒在高雄舉行結婚典禮,七月三日中午在台北北投儷宴廳餐宴請國科會與國研院的同事同仁,與高雄師範大學研究所師長及同學,以及女婿醫學院同窗好友與台北市政府同事,按往例我在宴客前二個禮拜寄發請柬,湊巧居住台北的某高中同學也在同一天同一個時段為兒子結婚補宴,這位同學算得上是「高瞻遠矚、深謀遠慮」,在宴席的前二個月即火速發出請柬,幾乎在台北的所有同學,不管是「親疏遠近」或是「交情平平」都接到了請柬,其中不乏有多對同學夫妻檔,原本答應夫妻分開,一邊去一個,但當太太與這位同學通完電話後,不知何故,我這邊全部缺席,此種改變,不言可喻,如此結局讓人有些遺憾。可惜這位同學未能領悟留有餘不盡之情,以圓同窗之誼,日後見面不知如何與我面對。 在人的一生當中,必須去學會「留餘」的修為,非但要留有餘不盡之福,以還子孫,還要留有餘不盡以還造化,使其留有一半進步與成長的空間,重要的是在這一半進步與成長的空間裏,學會謙卑、虛懷、不自滿的涵養。看看清朝康乾時期歷經三朝,做了二十八年宰相,死後牌位可以進入太廟供奉,殊榮的漢臣張廷玉,值得效法。雍正年間,恩科開考,其子張若靄在殿試中,憑其自己優秀的才學,得到進士及第的一甲第三名,即所謂的「探花」,張廷玉一則避免落人口實,遭人非議,二則使其孩子在將來能更努成長,堅持懇求雍正皇帝辭去探花之位,雍正皇帝深受感動,准予所請,改列二甲第一名也叫傳臚,但在當時一甲的狀元、榜眼、探花三名順理成章便是天子門生,又稱是可以直接派任官位或為翰林院編修職位,一甲的三名俗稱進士及第,在當時請求官場出身的官場文化是何等尊貴。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尊榮,而張廷玉竟然能捨得,難怪雍正皇帝下旨褒獎,傳諸全國。 而其子在往後的為官、為人、為學果不負父望,也成為朝廷的棟樑。觀之張廷玉能有此修為,在於他能參悟「留餘」-留有餘不盡之祿,以還朝廷;藏智、藏巧且藏勢,低調作人;懂得物忌全得,事忌全美,人忌全盛的道理。他那句「萬言萬當,不如一默」的處世佳言,至今仍流傳為人際佳皋。 因此人必須要懂得知足,自然會捨得與放下修為,留有餘地也自然,會有好人緣,好口碑,懂得藏匿自然會隱藏鋒芒不遭人忌,而無災無難,同時更可以給子孫留下好模範、好榜樣,傳忠恕家風世代相承,載昌永熾。 職是之故,人必須懂得去惜緣又惜福,在人格修為與人際交流互動上,當懂得留餘的道理,體悟物不要全部囊括佔有,事不必要求十全十美或毫無瑕疵,全無缺陷,要留有一半的美好成果,以待有再一次的歡悅,而人的際遇或生長期程也不要一直要求昌盛順遂,要懂得月盈將缺,潮滿逐退,讓自己能有再創高峰機會或給自己有進步與成長的空間,故此,物忌全得、事忌全美、人忌全盛是人一生最應去學習修為的哲學境界。
-
每天來抱抱
好友志翔在當了爸爸後,對他唯一的寶貝女兒,可說是無微不至的照顧。從她出生後到現在,他必定會在她睡前,和太太輪流抱著她一分鐘,向她說「我愛你」。有趣的是,他始終沒有間斷這個習慣,女兒也習慣爸媽的擁抱,就算現在已經讀到高中,長得比兩老還要高,她總是不忘在睡前,和爸媽擁抱,撒嬌的表示「我愛爹地和媽咪」,對他而言,這可說是整個家庭裡,絕對不可或缺的儀式了。 他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以前在美國讀書時,所得到的啟發。那邊的美國家庭,一向都很注重情感的表達,習慣將「我愛你」掛在嘴邊,也付諸行動,父母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會主動的擁抱小孩,以表示對孩子的關懷。相較之下,東方家庭的長輩,就顯得含蓄多了,雖然同樣的愛小孩,卻不好意思表達出來。志翔覺得,人是需要互相鼓勵的,身為父母,必定都會疼惜小孩,那麼,為何不大方的表示出來呢?父母是小孩的學習榜樣,當爸媽可以大方的流露情感,才能讓孩子很真實的反應本身的感受,在受到關愛的環境下,健康的成長茁壯。 他的女兒,已是亭亭玉立的少女,不過,她和爸媽之間,並沒有溝通的障礙,就是因為志翔和太太每天在睡前的抱抱,帶給她安全感,將爸媽當成可以永遠守護她的天使。我想,只是一個簡單的擁抱,裡頭卻蘊含豐富的意涵,身為父母,無論小孩幾歲,也無需不好意思,只要能每天能大方的擁抱,相信親子之間的距離,就會拉近許多,所謂的代溝問題,必定可消失於無形。
-
父親的一句話
父親曾告訴過我的一句話,這句話至今仍然影響我甚深,讓年過半百的我,獲益匪淺,這句話就是「提早五分鐘,做事很輕鬆。」 有人說:這人世間是公平的!但也有人不以為然,唯有一樣事物,是我們大家共同認為「上帝是公平的」那就是「時間」。 沒錯!就是時間,無論是貧富貴賤,也不分男女老少、士農公商、販夫走卒,每個人的一天,都只有二十四小時可供利用,不多也不少。 現代的人都很忙,但到底從早到晚在忙什麼?不知道!同樣是一天擁有二十四小時,有人汲汲營營,有如無頭蒼蠅,認為時間總是不夠用。有人卻好整以暇,總是神釆奕奕,答案就在於個人的時間觀念,和不同的時間管理。 在這步調緊湊,時間就是金錢的社會,到處可見行色匆匆的人們,每天一早趕起床,趕公車,趕上班,忙業務,忙業績,公事私事一團忙,只因為他不知道,好好應用這句「提早五分鐘,做事很輕鬆。」的秘訣。無論你是學生或是上班族,皆必須學習一套完整的,有效的時間管理方法,但如果尚未修習這門課,那請記住,並活用這句話:「提早五分鐘,做事很輕鬆。」 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它分秒流逝,一去不回,我們要珍惜時間並善用時間,把握當下的每一分鐘。時間管理的準則,不外乎以下三點;區分出事情的輕重緩急,事先擬定計劃,以及應用零碎時間。 記得當年考駕照時,汽車教練場的教練,他告訴我「倒車入庫」的技巧,他說訣竅就是「早打有救,晚打無救」意思是說:「方向盤要早點打,早打還有放的空間,但如果方向盤太晚打的話,就來不及了。」這與我父親告訴我的「早」字訣,不謀而合。 晚上不早睡,早上不早起,匆匆盥洗吃早餐,匆匆趕搭公車,匆匆上碼頭趕渡輪,豈知,閩南語有句話說:「駛船的人不等父。」意思是開船的時間一到,就要開航,不能因為是自己的父親,就延誤大家時間,這是不可以的,所以出門搭乘車船,寧可早點到達,也不要匆匆忙忙的。 「提早五分鐘,做事很輕鬆。」雖是一句通俗話,但其中所蘊含的智慧與道理,卻是言簡意賅,淺顯易懂。如今我把這句話提供出來,謹供參考,期盼對大家有所助益。
-
【小說連載】島嶼天青
在傳統的習俗裡,清明、中元、冬至及過年,為民俗的四大節日,除了祭拜祖先,清明節還得掃墓。而在政府尚未硬性規定人死後必須葬在公墓時,之前一旦有親人過世,往往都是請地理師擇日擇地來安葬。而且大部分都是以自家耕地週遭之田埂為主,復經由地理師用羅盤擇位,然後再開挖墓穴下葬。而當年遭受匪砲擊斃的添丁哥,以及萬富的母親戇嬸婆,因受到砲戰的影響,並沒有請地理師勘輿,都是草草安葬在自家耕地的田埂上。 早在清明節前夕,添丁嫂就囑咐萬富說:「萬富啊,添丁的墳墓幾乎都快被野草藤蔓包圍起來了,甚至找不到墳頭了。孩子們又遠在台灣,我今年的體力跟去年比起來簡直差太多,連鋤頭都快拿不動了。我看你得找個時間幫我一點忙,去清理、清理,清明節那天才方便去掃墓。」 「妳放心好了,我會去清理的。但是我也必須說,添丁哥去世的那年,正好是砲戰最激烈的時候,只好草草地把他安葬。所以覆蓋在墓穴上頭的亦只是紅土和白灰的混合物,經過二十餘年的風吹雨打太陽曬,可能都已經風化成沙土了」。(一七七)
-
【金門現代詩人選】許水富論
這篇文章,原來是從回憶多年前跟詩人的一件交酬應接開始的: 詩人許水富跟我在永和四號公園八二三戰史館裡喝咖啡,他從背包取出五首詩擺在桌上,香港某詩刊要用,要我幫他挑兩首。我先表明,如果這純屬個人喜好,我可以在其中挑出兩首。他接著又要我就這兩首作一評語,這我便不免為難了,可是他一再客氣地央求,最後,我勉為其難作了以下兩點建議: 一、盡量把每一行詩寫短一點。 二、這第二點是跟前面第一點相關的,那就是詩寫短,其中詞性便不容易用錯。 當時許水富同意了我對他的詩的觀察。後來我對自己的孟浪有了自省,我聯想起七等生回答某位學者對他的質疑,他表示,當他正緊密地追索著自己的理念時,這時要去追究語法的洽當與否,毋寧是不合理的。嚴羽《滄浪詩話》不也說:「夫詩有別材,非關書也;詩有別趣,非關理也。」推衍 / 解讀 ( 或反解讀 ) 嚴羽的話,詩人或的確儘可以在詩國度裡打翻檢字盤,破壞詞性的規矩!? 所以我們也許從后現代的系譜學裡入手,遊戲地、陪襯著讀詩人許水富的文本為宜,首先參照島子《后現代主義藝術系譜》一書所述,從修辭學、語言學、文學理論、哲學、人類學、心理分析、政治科學、神學等等各種領域比較一下現代與后現代文本的差別: 前者是浪漫主義、象徵主義,後者是元物理學 / 達達主義;前者是關聯、封閉的形式,後者是斷裂的開放的反形式;前者是目的,後者是遊戲;前者是設計,後者是機會,前者是等級森嚴,後者是無政府主義;前者是講究技巧/邏各斯,後者是疲憊/沉默。 前者是藝術客體/完成之作,後者是過程/調整/偶發;前者是距離,後者是參與;前者是創造 / 整體性,後者是反創造/解構;前者是綜合,後者是對舉;前者是存在/有中心,後者是缺失/分散;前者是體材/邊界分明的,後者是文本/互文;前者是語義學/語句組合,後者是修辭/符號合成。 前者是主從關係句法/隱喻,後者是無關聯詞/轉喻;前者是選擇,後者是組合;前者是根/深層,後者是塊莖/平面化;前者是解釋/閱讀,後者是反解釋/誤讀;前者是所指/可讀的/為讀者,後者是能指/手跡/作者的;前者是敘述的/正史,後者是敘述/野史。 前者是偉大的密碼,後者是個人習慣語;前者是症狀/類型,後者是欲望 /變異;前者是生殖的/陽物的,後者是多形態的/雌雄同體;前者是妄想症,偏執狂,後者是精神分裂症;前者是上帝即父親,後者是神聖的鬼魂;前者是玄學,確定,超越,後者是反諷,不確定,內在性。 或者,針對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另作註釋,譬如「人性的喪失」這一項議題,儘管兩者都同樣把古老的現實主義給予終結,逐漸代替以幻覺主義。但后現代主義反現代主義而行的是反精英、反權力主義、反本我的擴散;藝術變成公社的,可選擇的,接受的;反諷變成激進的自我消耗的遊戲,意義之熵 ( Mmtropy of meaning )。荒誕喜劇、黑色幽默、瘋癲的滑稽模仿、滑稽戲 (Slapstick )、否定;從抽象走到極端,再回到新具象 ( New concreteness ):隨手拿來的實物,非虛構物,其範圍以從抽象的概念藝術到具體的環境藝術。( 依我們中國哲學的說法,相當於從理一 「理」到「氣 」。) 我們還可以引德國彼德‧科斯托斯基對現代主義與后現代主義文化模式的對照,譬如說前者是功能性的,將諸生活領域分割開來,後者是脈絡性的,諸生活領域互相滲透………。走筆至此,我們不得不承認羅門老師嗅覺知敏銳的,早在十年前詩人出版那本《多邊形體溫》時,他就稱許許水富是台灣少見后現代派的 ( 那麼在金門詩壇更是異類了 ) 。翻開《多邊形體溫》,全書隨處可見打破常規的「詩」,充斥著「裝飾性」,我們隨機翻閱書中二三,再試著管窺一下這種「裝飾性」其中可能隱藏著什麼蹊蹺?譬如在本書第五十八頁這首題為「逃」的詩作,整頁四周加框,框內黑網為底,文字不分段落,沒有標點符號,分成粗黑體和黑體兩種字體,塞得滿滿的: 那個叫ㄅ的男孩有許多身體清倉除貨蹲在斑馬線勃起骯髒的夜晚雨是一場木魚和聖經讓黑暗很乾淨證明達爾文和佛洛伊德有一樣傅柯想法其實迫近肉身邊界穿過月色很黃澄的慾望那個ㄌ的男孩用扣指甲計算道德是很重要的叮嚀不理會不景氣的沉重是因為虛線有最美的水平有可以釀造故事那個ㄉ男孩有第七次平方的夢遺突然悔悟看窗外有許多太陽流鼻血有人在收葬儀社費用腐敗的閱讀是在逗點的中間逃亡之後發現為什麼賤是動詞用得太多我們要繼續長大買一本莊子和襪子用來安靜不能安靜的反面可以 這首詩的詩題是「逃」,但全詩並沒有一主軸來構築或說暗示「逃」的意象或意涵,詩的文字的意指和所指脫鉤、斷裂。頂多可以說,全詩文字密密麻麻被匡在一框內,給人有要逃出的衝動。但總體來看,后現代文本的諸多特徵,在這首詩中幾乎都可以獲得印證。譬如說全詩先後出現ㄅㄌㄉ三個男孩,這三個男孩用ㄅㄌㄉ符碼標示,是同一個人,具三種身分?或者是三個人?讀者也無妨把粗黑體字句跳接起來讀,即變成「那個叫ㄅ的男孩有清倉除貨蹲勃起骯髒的夜晚讓黑暗很乾淨(下略)」,而黑體字跳著連接起來則變成「許多身體在斑馬線雨是一場木魚和聖經證明達爾文和佛洛伊德有一樣傅柯想法穿過月色很黃澄的慾望(下略)」。這裡展現的或是反諷,不確定,內在性,而全詩則拋露出是元物理學;是斷裂的、開放的反形式;是遊戲;是機會;是無政府主義;是疲憊、沉默;是參與;是過程、調整、偶發;是參與;是反創造、解構;是對舉;是缺失、分散;是文本/互文;是修辭/符號合成;是無關聯詞/轉喻;是塊莖/平面化;是反解釋/誤讀;是能指/手跡/作者的;是敘述/野史;是個人習慣語;是欲望/變異;是精神分裂症……等等。 若干年前,我曾經為許水富寫一序〈未要曾郎借齒牙一怪傑許水富其人其藝〉,如今看來,文中觀點仍然可以用來審諦許水富至今的文本: 許水富文本集文字、圖像兩大元素,且是頗具相互指涉、辯證性的互文的(interextulity),其文字部分,在在含攝著生活暨生命的不安、躁動及煩悶,而其圖像部分,卻相反地,呈現出一派冷寂及抽離。莫非矛盾、衝突、交互指涉正足以表現出許氏文本特有的一種自我懷疑、自我對話、辯證的特質? 除了上述這類后現代文本,許水富還有兩種題材 ( 與體裁 ) 的詩作,一種是鄉愁,另一種是對自身內或外在景境的凝睇,試舉其2014年出版的《中間 和 許多的旁邊》書中這首〈數字〉為例: 生死間。數字脈搏瀰漫救贖的征服 途經輝煌與殘缺巡行諸多的陳釀 您是今天。我是後天。他是未知 我們在時針和分針的重疊或夾角處活著 出生和死亡進進出出。病老高懸凋落 這一切隸屬於萬物生滅代謝和啟示的縮寫 歲月前面曝光著我們隱密的傲慢 荒誕時序佈列陰霾靈魂和肉身移動的勳章 我們繼承不破公開的挫敗。絕美。富貴。卑賤 每個他者居所在自己搭建的歷史窟窿裡 我們之間都是天地自然律的緘默送行者 那些猝然墜落的數字。鏗鏘迥響。美麗而哀傷 父親72。李白61。舅舅88。雪萊30。伯母103 大哥68。孔子73。侄兒49。母親98。梵谷37 海子25。大嫂72。二哥76。元朝90。民國103 這首詩在許水富文本群裡,算是比較傳統平易的,但還是有點許氏詩的不馴風格。詩的內容集鄉愁和對自身內或外在景境的凝睇於一爐。詞性的混亂及字句的拖沓阻礙了讀者進入一窺其堂奧。譬如「數字脈搏瀰漫」大概是指脈搏的跳動,但緊接著「救贖的征服」本身,或接在前句「數字脈搏瀰漫」,就陷入晦澀迷霧了。「荒誕時序佈列陰霾靈魂和肉身」這字句我們也能瞭解,但緊接聯結著「移動的勳章」就太屬於作者個人內在性了。 但這或是正也反映出許水富內在的迷惑、混亂,或竟是一種自我阻斷理性之悟的手段,亦未可知? 許水富在短短十幾年來共出版十幾本詩集,聽說尚未結集成冊的更多,他已習慣每天都寫幾句詩,別人是「人寫詩」,或許他是「詩寫人」?這位怪傑詩人其言其行,莫非已超出了我們所能理解的範圍? 讀者也無妨把粗黑體字句跳接起來讀,即變成「那個叫ㄅ的男孩有清倉除貨蹲勃起骯髒的夜晚讓黑暗很乾淨(下略)」,而黑體字跳著連接起來則變成「許多身體在斑馬線雨是一場木魚和聖經證明達爾文和佛洛伊德有一樣傅柯想法穿過月色很黃澄的慾望(下略)」。
-
凌晨三點九分的啟示
半夜起床時,本想上個廁所,再倒頭繼續睡,瞥見樓下依稀還有微弱的亮光,循著光的方向,沒戴眼鏡的我,看著兒子模糊的黑色身影,守在電腦面前挑燈夜戰-打電玩。 看了掛在牆上的時鐘,顯示著凌晨三點九分,我看到了他臉上的表情,先是驚訝,後來轉成生氣,應該是「見笑轉生氣」,一個聲響門「碰」了一聲,廁所門關了起來--尿遁,我不似平常在門外頭大罵,只烙下了一句,請他仔細看清楚現在幾點鐘。心想這真是最誇張的一次,以前最高紀錄是到凌晨一點鐘,經過幾次的折衝,已經許久都沒再犯,但是,今夜真的太誇張了! 憤怒的言語,漫罵的話語,已經不想從我嘴吧說出口,當場沒收了他的手機及電腦旁的wifi,請他趕緊滾回床上睡覺,其它等明天早上再說。 其實,我不是想責備他玩電玩的不是,而是心疼他怕被我們發現打電玩,在微弱的燈光下,長期使用眼睛,造成視力增加眼睛受損,及睡眠不足造成身體的傷害。 有時「罵在兒身,痛在娘心」,真是一點也沒錯,打罵教育已經不適合長得比我高快二個頭的兒子身上。可是,畢竟他還是個國中生,心智尚未臻成熟,對於很多事情的判斷,及時間的拿捏,都沒有大人的準確。可是一昧地漫罵,已經得不到效果,反而造成他情緒性的反彈,當下的我告訴自己,得忍住情緒性的發洩,想其它的法子解決這件事情。 再回床上的我失眠了,反覆思忖,如何面對明天的兒子,繼續用打罵教育?還是當作若無其事,船過水無痕呢?仔細思量後,選擇了後者,而且要比平常對他更好才是,只是得在言語當中,點醒他今日的脫序行為,請他想出自發性的改善方法。 我也自身反覆思量,我這樣指責兒子的行為,是不是我自己的身教也出現了問題,平常看韓劇時,看到精彩階段,也會偶爾失心瘋的熬夜趕進度。兒子,也曾在入睡前跑到我的房間,提醒我別再沈迷,趕快入睡。 我想,我會不會太小題大作了,剛考完會考的兒子,偶爾放縱一下自己,我卻像警察捉小偷的心態,死盯著他,難怪他心理會反彈,人怎麼也不可能像聖人一般,處處謹慎不犯錯? 翌日,我拾起母親的尊嚴,叫醒仍在賴床的兒子。看著他一臉惺忪的模樣,沒再像平常潑婦罵街似的責備他打電玩的不是,只是輕聲的說:趕快去洗臉、吃早餐,等會兒媽咪會開車載你去上學,免得上學遲到。 可能我一反常態的沒再責罵,當轎車行駛到校門口時,在他下車的那一剎那,反而輕輕的對我說:「媽咪,昨天晚上,對不起,我錯了。」 我相信昨夜,我忍住脾氣沒發飆,隔天又一反常態的送他去學校,讓他感覺我滿滿的關心,才會自願的說出,他寧死不屈的「對不起」三個字。 經過此次事件後,我與他約法三章,他得看一本課外讀物,看完後再寫400-500字的讀後心得,才能把手機領回。他得學會自我克制3c產品的使用時間,並寫下使用的起迄時間。我不知道這樣的情況能夠持續多久,但至少在這次的事件中,他願意自我反省,承認這是自己的不對。 我也做了自我反省,我是個媽媽,身教要重於言教,少看會讓我失心瘋的韓劇。因為,小孩子也是睜大眼睛,看我是否言行合一?
-
【畫話小語】雨天
天空佈滿朵朵烏雲,轟隆隆,打雷了;嘩啦啦,雨來了。腳踩著水滴激起小漣漪,聽著雨聲,跟著節奏跳躍。一瞬間,跨越時空的寧靜,時間似乎停止了。 想像自己是小水滴輕鬆自在的流動,望著你也靜靜享受著雨滴下的音符,陶醉在雨聲的氛圍裡,雖然雨同傘不同,但在雨聲停止的那一刻,我們都笑了。 (稿費捐金門家扶中心)